CN101364678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4678A
CN101364678A CNA2007100259336A CN200710025933A CN101364678A CN 101364678 A CN101364678 A CN 101364678A CN A2007100259336 A CNA2007100259336 A CN A2007100259336A CN 200710025933 A CN200710025933 A CN 200710025933A CN 101364678 A CN101364678 A CN 101364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terface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hyoplas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259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4678B (zh
Inventor
何家勇
郑启升
顾浩
茆玉龙
乔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259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4678B/zh
Priority to JP2008172351A priority patent/JP4891294B2/ja
Priority to US12/228,390 priority patent/US758844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36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4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堆叠设置有结构不同的第一、第二插接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安装于第一、第二插接口内的第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设有分布于第一舌板下侧的第一弹性对接部,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延伸而成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还设有若干第一附加端子,该第一附加端子设有分布于第一舌板下侧的板状对接部,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延伸而成的焊接脚,所述若干第一附加端子的板状对接部与第一弹性端子的第一弹性对接部沿第一舌板的长度方向呈两排分布,可简化电连接器结构,提高信号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信号传输速率的堆叠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发布了1.0,1.1及2.0等版本。
上述USB 1.0,1.1,2.0版本分别支持下述三种传输速率:(1)、低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5兆比特每秒,多用于键盘和鼠标;(2)、全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2兆比特每秒;(3)、高速模式传输速率为480兆比特每秒。
然而,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即使USB 2.0的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某些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例如,在传输音频或视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传输速率往往高达1G至2G每秒(1G=1000兆比特)。电连接器领域内的另外的两类接口,如PCI-E(传输速率可达2.5G每秒)及SATA接口(传输速率可达1.5G至3.0G每秒)的传输速率已经明显超过了USB 2.0接口。
但是,PCI-E及SATA接口由于应用远远不及USB,且这两类接口的端子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尤其是经堆叠设置后端子的排子的排列更加复杂,很难适应未来电子工业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
USB插座电连接器一般安装于主机电路板上,符合USB协会规定的USB 2.0版本A型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舌片、固持在绝缘舌片上的四根接触端子及金属壳体。所述四根接触端子位于绝缘舌片的下表面,并向下突出绝缘舌片的下表面。所述接触端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沿绝缘舌片的高度方向上运动。该四根接触端子包括一根电源端子、一根接地端子(GND)、一根正信号端子(D+)及一根负信号端子(D-),其中,正信号端子与负信号端子组成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组位于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GND)之间,所述金属壳体围绕在绝缘舌片外围以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USB插头电连接器以达成相互之间的信号传输。
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其基于USB 2.0接口并可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且与其他连接器堆叠设置后结构不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速率较高的堆叠式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堆叠设置有结构不同的第一、第二插接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安装于第一、第二插接口内的第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设有分布于第一舌板下侧的第一弹性对接部,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延伸而成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还设有若干第一附加端子,该第一附加端子设有分布于第一舌板下侧的板状对接部,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延伸而成的焊接脚,所述若干第一附加端子的板状对接部与第一弹性端子的第一弹性对接部沿第一舌板的长度方向呈两排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连接器在原有的若干弹性端子的基础上增加若干第一附加端子,从而可提高该种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速率,又可简化不同规格的插接口相堆叠设置时的该种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结构,顺应电子产业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八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6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九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3及用以定位导电端子2的定位块4。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及堆叠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下方的第二绝缘本体11。
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呈上下并排设置有相同的两个第一插接口101,所述第一插接口101的形状与标准的USB2.0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接口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插接口101设有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的插接面。所述第一插接口101内分别凸设有第一舌板102,所述第一舌板102的尺寸与业界标准的USB2.0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舌板尺寸相同,所述第一舌板102分别设有相对的上表面1021及下表面1022,所述第一舌板102上表面1021上并排凹设有五个间隔设置的连通第一舌板102前端及第一绝缘本体10后端的第一收容槽1023;所述舌版102下表面1022凹设有若干不连续的第二、第三收容槽1024、1025,所述第二收容槽1024在第一舌板102前端与第一收容槽1023相连通,所述第二收容槽1024对应于第一收容槽1023并排设置为五个并靠近于第一舌板102下表面102前端设置,所述第三收容槽1025并排设置为四个并连通第一绝缘本体10的后端,所述第二收容槽1024与第三收容槽1025之间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设有一定的间距。所述两个第一插接口101之间设有一隔板103;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设有顶壁104、底壁105及位于顶壁104及底壁105之间的两侧壁106,所述两侧壁106位于第一舌板102两侧,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两侧壁106上对应每一第一插接口101分别设有一贯穿侧壁106的开口1061;所述底壁105向下凸伸有一固持块1051,所述底壁105前端形成有一肋部1052。
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1设有底壁110及两侧壁111,由所述底壁110及两侧壁111形成第二插接口112,所述第二插接口112设有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的插接面,所述第二插接口112沿第二绝缘本体11横向延伸的宽度大于第一插接口101沿第一绝缘本体10横向延伸的宽度。所述第二插接口112大致呈十字型构造,其为标准的外部串行ATA(Serial ATA)接口,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1还设有一基部114,自所述基部114向前延伸设有一延伸入第二插接口112内的第二舌板113,所述第二舌板113设有相对的上表面1131及下表面1132,所述上表面1131上凹设有若干贯穿基部114前后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33;所述两侧壁111与底壁110之间分别自侧壁111前端向后凹设有一凹槽1110,所述两侧壁111上分别设有一凸块1111,自所述两侧壁111内侧上端分别设有一长条状槽道1112用以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下侧的固持块1051相扣持,从而可将第一、第二绝缘本体10、11固持在一起;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1两侧壁111顶端可呈台阶状设置,从而可使侧壁111顶端与第一绝缘本体10下端的肋部1052相抵持以防止第二绝缘本体11向前运动。
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是分离设置,诚然,该绝缘本体1也可成一体式设置,在该一体式的绝缘本体1上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插接口101、112,从而简化组装过程。
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分别固持于第一插接口101及第二插接口112内的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21;
所述第一端子20成两组分别分布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两个第一插接口101内,所述两组第一端子20对应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固持于上层第一插接口101内的第一端子20比固持于下层第一插接口101内的第一端子20长。因此,此处仅对其中一组端子进行描述,所述第一端子20包括四根第一弹性端子201及若干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第一附加端子202,所述第一弹性端子201与标准USB2.0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端子相同,所述第一弹性端子201设有延伸入第一插接口101内的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与绝缘本体1相固持的第一固持部2011及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焊接部2012;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第一舌板102的宽度方向上左右并排布置。所述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突出于第一舌板102的下表面1022。另外,所述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悬臂状地收容于对应地第三收容槽1025内,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沿第一舌板102的高度方向上运动,便于与插头电连接器(未图示)的板状端子相接触。
所述第一附加端子202设有分布于第一舌板102下侧的板状对接部、与绝缘本体1相固持的固定部、连接板状对接部与固定部的连接部及自固定部向下弯折延伸而成的焊接脚。所述第一附加端子202包括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020及一根第一接地端子2021。所述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020中,其中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用于输出高速信号而另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用于接受高速信号。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021位于每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020之间,用以降低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020在传输信号时产生的串扰。每一个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020均沿第一舌板102的宽度方向上左右并排布置。所述第一附加端子202的板状对接部包括设于每一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020上的第一板状对接部2022,所述连接部包括自第一板状对接部2022前缘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023,所述固定部包括自第一连接部2023向后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024,所述焊接部包括自第一固定部2024后端向下延伸的第一焊接脚2025,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2024与第一板状对接部202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固定部2024与第一板状对接部2022均大致为平板状的长条形。另外,所述第一焊接脚2025垂直于第一固定部2024。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021的结构与每一个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020的结构均大致相同,从而所述第一附加端子202的板状对接部还包括设于第一接地端子2010上的第二板状对接部2026,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自第二板状对接部2026前缘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2027,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自第二连接部2027向后延伸的第二固定部2028,所述焊接脚包括自第二固定部2028后端向下延伸的第二焊接脚2029,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2028与第二板状对接部2026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固定部2028与第二板状对接部2026均大致为平板状的长条形。另外,所述第二焊接脚2029垂直于第二固定部2026。当所述第二附加端子202固持于第一插接口101内时,所述第一固定部2024及第二固定部2026均收容于第一舌板102的上表面1021的第一收容槽1023内。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2023、2027包覆于第一舌板102的前端。所述第一、第二板状对接部2022、2026位于对应的第一、第二固定部2024、2028的下方且比对应的第一、第二固定部2024、2028短。所述第一、第二板状对接部2022、2026收容于第一舌板102的下表面1022的第二收容槽1024内且与下表面1022。所述第一、第二板状对接部2022、2026位于第一舌板102的前排;所述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位于第一舌板102的后排,即第一、第二板状对接部2022、2026相较于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更靠近第一舌板102的前端。由于下表面1022的第二、第三收容槽1024、1025是不连通的,所以第一、第二板状对接部2022、2026与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在第一舌板102的长度方向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即它们彼此不接触,以防止信号传输的混乱;且将该第一、第二板状对接部2022、2026与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设置于第一舌板102同一侧的前后方向,从而可充分利用第一舌板102的空间,防止所有对接部2010、2022、2026位于同一排时,各第一端子20间的距离较小而容易产生信号串扰;此外所述第一弹性端子201的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呈弹性突出于第一舌板102的下表面1022,而第一附加端子202的对接部2022、2006设置为板状收容于第一舌板102下表面1022的第二收容槽1024内,从而可方便两种不同的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的插接,即在插入标准的USB2.0A型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时不会抵接到第一附加端子202的板状对接部2022、2026,而直接与第一弹性端子201的第一弹性对接部2010相抵接以防止发生信号串扰;而插入另一种不同的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时,可保证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上的两个不同的接触点均与本发明电连接器100有效接触,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所述第二端子21自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1后端向前安装于第二插接口112内,所述第二端子21设有与第二绝缘本体11的基部114相固持的第二固持部210,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10向前延伸入第二插接口112内的第二对接部211及自第二固持部210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12,所述第二对接部211分布于第二舌板113上表面1131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33中。所述定位块4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子21的下端,所述定位块4上对应于每一第二端子21分别设有若干贯穿定位块4上下的收容孔41,用以将每一第二端子21下端固持于所述收容孔41以防止其左右晃动。
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覆盖于绝缘本体1前表面及两侧壁的前壳体30,覆盖于绝缘本体1上表面及后端的后壳体31,安装于每一第一插接口101内的第一内壳体32及安装于第二插接口112内的第二内壳体33。
所述前壳体30设有前表面300及垂直于前表面300的两侧壁301,所述前表面300对应于每一插接口101、112设有若干通孔302,所述侧壁301上设有若干向前延伸的弹片303,所述侧壁301后端还设有若干扣持孔304,自所述两侧壁301下端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对安装脚305。
所述后壳体31设有顶壁310及后壁311,所述后壁31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一对卡扣部312用以与前壳体30上的扣持孔304相扣持。
所述第一内壳体32分别安装于第一绝缘本体10的第一插接口101内并包覆于第一舌板102,所述第一内壳体32上下表面及两侧壁上分别向内延伸设有抵压弹片320用以于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相扣持,所述第一内壳体32前端向外凸设有凸缘321用以与前壳体30内侧相抵持以实现接地效果。当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第一插接口101时,抵压第一内壳体32两侧壁上的抵压弹片320,从而将两侧壁上的抵压弹片320穿过第一绝缘本体10侧壁106上的开口1061与前壳体30侧壁301上的弹片303相抵接从而实现接地效果。
所述第二内壳体33顺着凹槽1110组装于第二插接口112内并包覆于第二舌板113,所述第二内壳体33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1两侧壁111上的凸块1111相扣持的缺口330。所述第二内壳体33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向内延伸的抵压弹片331用以与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所述第二内壳体33前端向外凸设有凸缘332用以与前壳体30内侧相抵接以实现接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电连接器100是在业界规范的USB插座电连接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020及一根接地端子2021,从而可增加电连接器的传输速率,又其整体体积没有改变,当与外部串行ATA(Serial ATA)连接器堆叠设置后,结构较为简单,即可顺应电子产业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又可提高整个电连接器100的传输速率。
参阅图6至图7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该较佳实施例中绝缘本体5为一体成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相同的第一插接口50仅设有一个,而第二插接口51为标准的USB2.0接口,该第二插接口51内设有第二舌板510,所述第二舌板510下表面分布有四根标准的USB2.0的弹性导电端子,可供标准的USB2.0插头连接器进行插接(未图示)。该实施例中,第二插接口51位于第一插接口50的正上方。
参阅图8至图9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该较佳实施例中绝缘本体6为一体成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相同的第一插接口60仅设有一个,而第二插接口61为标准的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即该第二插接口61大致呈D型设计,第二插接口61内设有第二舌板610,所述第二舌板610上、下表面设有若干板状的第二端子,从而可提供给标准的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DMI)插头连接器(未图示)进行插接。
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相同的呈堆叠设置的第一插接口70位于绝缘本体7下侧,而第二插接口71位于第一插接口70的上侧,所述第二插接口71为标准的DIN连接器接口,即第二插接口71内设有一圆柱状凸台710,所述凸台710上设有若干贯穿绝缘本体7前后的端子收容孔711,所述第二端子即为安装于所述端子收容孔711内的DIN连接器的导电端子。
参阅图11至图12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较佳实施例中的绝缘本体8包括第一本体80、第二本体81及第三本体82;其中第二本体81设有上下两个容置空间810,所述第一、第三本体80、82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810内。所述第一本体80上设有一向前凸设的呈D型的第二插接口800,从而该第二插接口800的插接面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突出于第一插接口101的对接面。该第二插接口800为一标准的模拟信号转接连接器(D-SUB)的接口,所述第二插接口800上设有若干贯穿第一本体80前后的端子收容孔801,所述第二端子即为安装于该端子收容孔801内的用以收容模拟信号转接连接器(D-SUB)的导电端子802;该第三本体82上设有一个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相同的第一插接口820;即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一插接口与一标准的D-SUB连接器的接口相堆叠。
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相同的呈堆叠设置的第一插接口90位于绝缘本体9下侧,而第二插接口91位于第一插接口90的上侧,所述第二插接口91为业界规范的USB B型接口,及该种第二插接口91内设有第二舌板910,该第二舌板910上下表面分别分布有一对弹性第二端子911。
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七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第二插接口为业界规范的新数字接口(DisplayPort),则第二舌板呈U型设计,第二端子分别分布于第二舌板的上下表面。
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八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第二插接口为宽度及高度分别大于高效能串列汇流排(IEEE 1394A)规格的插头连接器的宽度,则所述第二插接口可供IEEE1394A规格的插头连接器插接。
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九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第二插接口为宽度及高度分别大于高效能串列汇流排(IEEE 1394B)规格的插头连接器的宽度,则所述第二插接口可供IEEE1394B规格的插头连接器插接。
由该等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堆叠式电连接器结构简单,可顺应电子产业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又可提高整个电连接器100的传输速率。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诚然,本发明电连接器还可以是由所述第一插接口与其他类型,例如业界规范的光纤连接器(POF)、模组连接器(MODULE JACK)等接口进行堆叠设置,或所述第一插接口与不同规格的其他多种接口进行堆叠,因此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堆叠设置有结构不同的第一、第二插接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安装于第一、第二插接口内的第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设有分布于第一舌板下侧的第一弹性对接部,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延伸而成的第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设有若干第一附加端子,该第一附加端子设有分布于第一舌板下侧的板状对接部,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延伸而成的焊接脚,所述若干第一附加端子的板状对接部与第一弹性端子的第一弹性对接部沿第一舌板的长度方向呈两排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舌板的尺寸与标准的USB 2.0 A型插座电连接器的绝缘舌片的尺寸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设有相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凹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固定部贴靠于第一收容槽内,所述下表面凹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板状对接部贴靠于第二收容槽内,所述板状对接部与固定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附加端子还设有连接所述板状对接部与固定部的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下表面还凹设有贯穿绝缘本体后端的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与第三收容槽沿绝缘本体前后方向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安装于第三收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对接部呈弹性突出于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端子包括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及一根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位于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之间,所述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与第一接地端子沿第一舌板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口内设有第二舌板,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分布于第二舌板上的第二对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第一、第二舌板两侧的两侧壁,所述第二插接口沿绝缘本体横向延伸的宽度大于第一插接口沿绝缘本体横向延伸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内设有一个呈圆柱状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若干用以收容第二端子的端子收容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插接口分别设有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的插接面,所述第二插接口的插接面突出于第一插接口的插接面,该第二插接口上设有若干用以收容第二端子的端子收容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堆叠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另一个第一插接口。
CN2007100259336A 2007-08-10 2007-08-10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1364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59336A CN101364678B (zh) 2007-08-10 2007-08-10 电连接器
JP2008172351A JP4891294B2 (ja) 2007-08-10 2008-07-01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12/228,390 US7588445B2 (en) 2007-08-10 2008-08-11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ignal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59336A CN101364678B (zh) 2007-08-10 2007-08-1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678A true CN101364678A (zh) 2009-02-11
CN101364678B CN101364678B (zh) 2010-09-08

Family

ID=4039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259336A Active CN101364678B (zh) 2007-08-10 2007-08-1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91294B2 (zh)
CN (1) CN101364678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205A (zh) * 2011-02-28 2011-09-14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2185213A (zh) * 2011-02-28 2011-09-14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412467A (zh) * 2010-09-19 2012-04-11 蔡周贤 电连接插座
CN101895024B (zh) * 2009-05-19 2012-10-31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989695B (zh) * 2009-10-12 2013-08-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005655B (zh) * 2009-09-17 2014-09-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复合接口连接器
CN104600454A (zh) * 2015-01-15 2015-05-06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6450890A (zh) * 2015-06-11 2017-02-22 蔡周贤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8418053A (zh) * 2018-05-15 2018-08-17 深圳市益晟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插拔连接器
CN110148855A (zh) * 2018-02-10 2019-08-20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559932B2 (en) 2010-07-19 2020-02-11 Chou Hsien Tsai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ircuit board
CN111987545A (zh) * 2019-05-24 2020-11-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具有所述连接装置的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0465A2 (en) * 2010-04-14 2011-10-20 Molex Incorporated Stacked connector
WO2013020359A1 (zh) 2011-08-05 2013-02-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9413087B2 (en) * 2014-05-30 2016-08-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ata and power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1412B2 (ja) * 1989-10-17 1998-06-04 三信工業株式会社 筒内噴射式内燃機関
JP4068384B2 (ja) * 2002-03-07 2008-03-26 鴻海精密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組合せ式コネクタ
TW543245B (en) * 2002-05-17 2003-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making the same
TW577654U (en) * 2003-04-01 2004-0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tack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651994Y (zh) * 2003-07-31 2004-10-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674678Y (zh) * 2003-10-31 2005-01-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024B (zh) * 2009-05-19 2012-10-31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005655B (zh) * 2009-09-17 2014-09-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复合接口连接器
CN101989695B (zh) * 2009-10-12 2013-08-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826254B2 (en) 2010-07-19 2020-11-03 Chou Hsien Tsai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high and low surfaces and combination of the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do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559932B2 (en) 2010-07-19 2020-02-11 Chou Hsien Tsai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ircuit board
US10680393B2 (en) 2010-07-19 2020-06-09 Chou Hsien Tsai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ircuit board and combination of the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do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412467A (zh) * 2010-09-19 2012-04-11 蔡周贤 电连接插座
CN102185213A (zh) * 2011-02-28 2011-09-14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185205A (zh) * 2011-02-28 2011-09-14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600454A (zh) * 2015-01-15 2015-05-06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600454B (zh) * 2015-01-15 2023-09-0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6450890A (zh) * 2015-06-11 2017-02-22 蔡周贤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06450890B (zh) * 2015-06-11 2021-02-19 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110148855A (zh) * 2018-02-10 2019-08-20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418053A (zh) * 2018-05-15 2018-08-17 深圳市益晟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插拔连接器
CN111987545A (zh) * 2019-05-24 2020-11-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具有所述连接装置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91294B2 (ja) 2012-03-07
CN101364678B (zh) 2010-09-08
JP2009043713A (ja) 200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4678B (zh) 电连接器
CN101409395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US79096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grooves dividing contacts
US77583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US83428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ing bars therein to reduce cross talking
CN1029315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577392B (zh) 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US7517253B1 (en) Connector socket for eSATA and USB plugs
US765487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ditional mating port
CN102082341B (zh) 连接器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932689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3076Y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1204275Y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34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097426Y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27903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007320B1 (en) Com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30059479A1 (en) Combo connector
US20100009569A1 (en)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ble arrangement and convenient assembly
CN10293152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097428Y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101316012A (zh) 电连接器及该电连接器的插接方法
CN104348040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