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7293A -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7293A
CN101357293A CNA2008101956981A CN200810195698A CN101357293A CN 101357293 A CN101357293 A CN 101357293A CN A2008101956981 A CNA2008101956981 A CN A2008101956981A CN 200810195698 A CN200810195698 A CN 200810195698A CN 101357293 A CN101357293 A CN 101357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ste gas
absorption tower
mixed acid
acid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956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一飞
刘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HENGNU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HENGNU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HENGNU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HENGNU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1956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72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7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7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3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perfluorocarbons [PFC], hydrofluorocarbons [HFC] or sulfur hexafluoride [SF6]

Abstract

一种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属于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混酸废气引入管,该混酸废气引入管与吸收塔的下侧部连结,吸收塔下方的另一侧由第一管路与循环贮槽相通,在吸收塔的底部延设有排污管,吸收塔内的中部设有填料,吸收塔的顶部由第二管路与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联结;一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和一循环机构,该循环机构分别与所述的吸收塔、循环贮槽和所述的含氮化氢混合液贮罐相联结。优点:能达到排放标准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能回收氢氟酸而体现循环经济。

Description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酸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对在酸洗过程中所产生的氢氟酸与硝酸的混酸气体即混合废气处理并且加以回收氢氟酸,使最终排放的气体中含氟化氢的量得以控制并且达到排放标准。
背景技术
混酸是指氢氟酸、硝酸的混合物,在酸洗不锈钢过程中,需要用浓度为1~3%的氢氟酸与浓度为12~15%的硝酸及82~86%的水配制成酸洗液对不锈钢酸洗处理。酸洗工艺的温度控制在60~70℃,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混酸废气(HF、NOx),由于混酸废气对外界环境有破坏性,因此不允许向外界排放,必须加以处理。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碱性液体来吸收,简称碱液吸收法。这种处理方式的缺点之一,经处理后NOx废气往往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小于240mg/m3的要求;二是产生二次污染,如氟化物(HF+NaCO3→NaF+H2CO3)和硝酸盐类(NO2+Na2CO3→NaNO3)及亚硝酸盐(NO+Na2CO3→NaNO2)会影响环境,因此国家明令禁止向大气排放氟化钠、亚硝酸盐;三是处理成本高,因为需要大量消耗碱原料;四是不利于体现循环经济,例如不能回收氢氟酸(液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对混酸废气处理而藉以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成本省以及能体现循环经济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它包括一混酸废气引入管,该混酸废气引入管与吸收塔的下侧部连结,吸收塔下方的另一侧由第一管路与循环贮槽相通,在吸收塔的底部延设有排污管,吸收塔内的中部设有填料,吸收塔的顶部由第二管路与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联结;一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和一循环机构,该循环机构分别与所述的吸收塔、循环贮槽和所述的含氮化氢混合液贮罐相联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混酸废气引入管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的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的排污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填料为波尔环填料或拉西环填料。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填料为拉西环填料。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循环贮槽为开挖在地坪上的并且经浇铺后所构成的池或安置在地坪上的预制容器。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制容器为不锈钢罐或搪玻璃罐。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循环机构包括电机、液泵和第三、第四、第五管路,液泵与电机相配接,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液泵的出液口连接,另一端伸展到吸收塔内的上部,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液泵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探入到所述的循环贮槽内,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液泵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接至所述的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其中:在第三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在第四管路上装有第五阀门;在第五管路上配有第六阀门。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管路所伸展到所述吸收塔内的上部的管体上间隔设置有喷咀。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的下侧部延接有一第六管路,在第六管路上安装有第七阀门。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包括炉体、排烟管、炉排和出灰口,炉体支承于地坪上,排烟管连接在炉体的顶部并且与炉体的炉膛相通,炉排位于炉膛的下方,出灰口对应于炉排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管路与出灰口相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混酸废气引入管将酸洗不锈钢工艺所产生的混酸废气引入吸收塔,经循环机构循环后,使氟化氢气体溶解于水中,即由水吸收氟化氢并且在达到所定的浓度后引入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内,而自吸收塔顶部引出的氮氧化物废气由第二管路引至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处理,从而达到排放标准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能回收氢氟酸而体现循环经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实质和积极意义,申请人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是,凡申请人对实施例的说明都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等效性的变化、替代都应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范围。
敬请参见附图,混酸废气引入管1与吸收塔2的下方的侧部连接,在第一阀门11开启的情况下,由混酸废气引入管1将混酸废气引入吸收塔2,这里所称的混酸的概念已在背景技术栏中作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吸收塔2内的中部区域设置填料21,填料21为波尔环或拉西环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选择拉西环。在吸收塔2的底部延接有排污管22,并且在排污管22上配置有第三阀门221。吸收塔2的下侧部连接第一管路23的一端,而第一管路23的另一端接入到循环贮槽3,并且在第一管路23上安置有第二阀门231。吸收塔2顶部由第二管路24引接至下面还要描述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6。循环贮槽3内所盛置的是清水,也就是说由清水作为吸收氟化氢气体的介质,因为业界所知,氟化氢气体易溶于水,使氟化氢气体变为氢氟酸(HF液体)。
作为循环机构4的电机41与液泵42按照公知常识实施组配并且安顿在支架或墩子411上。第三管路43的一端即图示的右端与液泵42的出液口配接,而第三管路43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左端伸展到吸收塔2内。为了体现第三管路43对吸收塔2的水喷淋效果,因此在位于吸收塔2内的第三管路43的管体上间隔设置一组喷咀432,图中示出了三个喷咀432,但显然不受限制,此外,在第三管路43上还设有第四阀门431。第四管路44的一端即图示的右端与液泵42的进液口相接,第四管路44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左端延伸到循环贮槽3内,并且在第四管路44上加装有第五阀门441。第五管路45的一端即图示的下端与液泵42的出液口相通,第五管路45的另一端即图示的上端接至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5的顶部,并且在第五管路45上设有第六阀门451。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5的下侧部连接配有第七阀门511的第六管路51,开启第七阀门511,便由第六管路51将贮存于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5内的氢氟酸(HF液体)放出付诸使用。
仍请见附图,本发明所推荐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6的结构及功用是与中国ZL02263020.1大致雷同的。该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6的炉体61支承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在对应于炉膛611的下部设置炉排63,炉排63用来盛置燃料631,燃料631例如焦炭。对应于炉排63的下方为出灰口64,当要清除灰碴时,则打开出灰口门,上面所讲的第二管路24接至于出灰口64的部位。炉体61的顶部延接排烟管62,该排烟管62也可称为烟囟。
申请人描述本发明的使用,开启第一阀门11,由混酸废气引入管1将混酸废气从吸收塔2的下侧部引入吸收塔2内,此时,第三阀门221、第六阀门451和第七阀门511处于关闭状态,其余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在循环机构4(也可称水循环机构)的工作下,使进入到吸收塔2内的混酸气体中的氟化氢气体溶解于水中,当通过对循环贮槽3中的液体即氢氟酸液体取样测知达到所需的浓度时,则关闭第一阀门11和关闭第四阀门431以及关闭第二阀门231,开启第六阀门451,而循环机构4的电机41照常工作,通过第四管路44和第五管路45将循环贮槽3中的氢氟酸液体引入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5中。待循环贮槽3内的液体抽尽后,重新向循环贮槽3内引入清水。在上述过程中,未能被水溶解或称未能被水吸收的氮氧化物废气则自吸收塔2的顶部由第二管路24引至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6,具体是由该机构焚烧,即用焦炭把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经对排烟管62排放的空气测定,氮氧化物废气的含量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小于240mg/m3的要求。因此,实践证明本发明所推荐的技术方案具有申请人在优点效果栏中所记载的积极意义。

Claims (10)

1、一种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混酸废气引入管(1),该混酸废气引入管(1)与吸收塔(2)的下侧部连结,吸收塔(2)下方的另一侧由第一管路(23)与循环贮槽(3)相通,在吸收塔(2)的底部延设有排污管(22),吸收塔(2)内的中部设有填料(21),吸收塔(2)的顶部由第二管路(24)与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6)联结;一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5)和一循环机构(4),该循环机构(4)分别与所述的吸收塔(2)、循环贮槽(3)和所述的含氮化氢混合液贮罐(5)相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酸废气引入管(1)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11),所述的第一管路(23)上设有第二阀门(231),所述的排污管(22)上设有第三阀门(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波尔环填料或拉西环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拉西环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贮槽(3)为开挖在地坪上的并且经浇铺后所构成的池或安置在地坪上的预制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容器为不锈钢罐或搪玻璃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机构(4)包括电机(41)、液泵(42)和第三、第四、第五管路(43、44、45),液泵(42)与电机(41)相配接,第三管路(43)的一端与液泵(42)的出液口连接,另一端伸展到吸收塔(2)内的上部,第四管路(44)的一端与液泵(42)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探入到所述的循环贮槽(3)内,第五管路(45)的一端与液泵(42)的出液口相通,另一端接至所述的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5),其中:在第三管路(43)上设有第四阀门(431);在第四管路(44)上装有第五阀门(441);在第五管路(45)上配有第六阀门(4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管路(43)所伸展到所述吸收塔(2)内的上部的管体上间隔设置有喷咀(43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氟化氢混合液贮罐(5)的下侧部延接有一第六管路(51),在第六管路(51)上安装有第七阀门(5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酸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机构(6)包括炉体(61)、排烟管(62)、炉排(63)和出灰口(64),炉体(61)支承于地坪上,排烟管(62)连接在炉体(61)的顶部并且与炉体(61)的炉膛(611)相通,炉排(63)位于炉膛(611)的下方,出灰口(64)对应于炉排(63)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管路(24)与出灰口(64)相通。
CNA2008101956981A 2008-09-04 2008-09-04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Pending CN101357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956981A CN101357293A (zh) 2008-09-04 2008-09-04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956981A CN101357293A (zh) 2008-09-04 2008-09-04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7293A true CN101357293A (zh) 2009-02-04

Family

ID=4032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956981A Pending CN101357293A (zh) 2008-09-04 2008-09-04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72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7720A (zh) * 2012-11-16 2013-04-03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洗钛卷时减少酸雾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
CN109589750A (zh) * 2019-01-04 2019-04-09 许世民 一种铝电解烟气的经济型脱硫、去氟工艺
CN11282385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处理等离子裂解有机氟的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7720A (zh) * 2012-11-16 2013-04-03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洗钛卷时减少酸雾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
CN109589750A (zh) * 2019-01-04 2019-04-09 许世民 一种铝电解烟气的经济型脱硫、去氟工艺
CN11282385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处理等离子裂解有机氟的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7793U (zh) 一种同时从焦炉烟道废气中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装置
CN103055675B (zh) 一种基于高级氧化作用的工业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4359113B (zh) 一种废气、废液焚烧系统及方法
CN106984161A (zh) 一种船舶废气污染物和压载水综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92332A (zh) 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负压焚烧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357293A (zh)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CN104056538B (zh) 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与烟气净化方法
CN107875855A (zh) 一种船舶柴油机废气污染物综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253537Y (zh) 混酸废气处理装置
CN103949145B (zh) 一种消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及纳米烟气脱硝系统
CN106731601B (zh) 一种溶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07361825U (zh)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与垃圾焚烧烟气NOx污染物协同治理的系统
CN204254633U (zh) 一种废气、废液焚烧系统
CN106731558B (zh) 一种溶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方法
CN202315678U (zh) 酸性尾气吸收罐
CN201253536Y (zh) 含氮氧化物废气处理装置
CN201815227U (zh) 一种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CN207680333U (zh) 尿素直喷型sncr+scr烟气脱硝系统
CN108144416B (zh) 一种吹溴尾气全过程回收方法及设备
CN205700077U (zh) 一种脱除焦炉烟道废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装置
CN106315518A (zh) 一种烷基化废酸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6229174U (zh) 油田燃油注汽锅炉尾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
CN112999848A (zh) 烟道气中氮气回收装置
CN206285688U (zh) 一种填埋场气体回收处理系统
CN102631840A (zh) 一种玻璃窑炉脱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