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6112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6112A
CN101356112A CNA2006800504878A CN200680050487A CN101356112A CN 101356112 A CN101356112 A CN 101356112A CN A2006800504878 A CNA2006800504878 A CN A2006800504878A CN 200680050487 A CN200680050487 A CN 200680050487A CN 101356112 A CN101356112 A CN 101356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in rope
sheave
rop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04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丸山直之
安藤英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6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8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66B11/004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在井道的上部设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以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驱动绳轮。第一和第二主绳索悬吊共同的轿厢,且悬吊共同的对重。在井道的上部设有:将第一主绳索导向轿厢的第一轿厢侧偏导轮;将第二主绳索导向轿厢的第二轿厢侧偏导轮;将第一主绳索导向对重的第一对重侧偏导轮;以及将第二主绳索导向对重的第二对重侧偏导轮。此外,在井道的上部设有转换第一主绳索的方向的水平转向轮。在水平转向轮上绕挂有第一主绳索的位于驱动绳轮和第一对重侧偏导轮之间的部分。第一和第二主绳索,以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从第一主绳索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与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从第二主绳索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消的方式,分别绕挂在驱动绳轮上。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轿厢和对重依靠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在井道内升降的曳引式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实现井道的高度尺寸的缩小,而提出了在井道的上部水平地配置薄形曳引机的电梯装置。薄形曳引机的驱动绳轮通过扁平的薄形电动机而以配置在铅直方向上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此外,在井道的上部,设有相对于驱动绳轮在水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轿厢及对重由依次绕挂在第一转向滑轮、驱动绳轮及第二转向绳轮上的多条主绳索悬吊(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48450号公报
但是,由于在各转向滑轮上绕挂有全部的主绳索,所以需要在各转向滑轮的外周设置用于绕挂各主绳索的许多槽,各转向滑轮的厚度尺寸增大。因此,对于外侧的槽,主绳索在相对于沿着槽的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进入槽中,所以不能缩小各转向滑轮和驱动绳轮之间的间隔。
此外,由于全部的主绳索绕挂在驱动绳轮的同一侧的外周上,所以驱动绳轮从各主绳索受到的力的方向全部为同一个方向。因此,必须由驱动绳轮的旋转轴来支撑所有从各主绳索受到的力,驱动装置会大型化。因而难以实现井道的节省空间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可实现井道的节省空间化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驱动装置,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驱动绳轮;第一主绳索和第二主绳索,它们分别绕挂在驱动绳轮上;共同的轿厢,其由第一主绳索及第二主绳索悬吊,并通过驱动绳轮的旋转而在井道内升降;共同的对重,其由第一主绳索及第二主绳索悬吊,并通过驱动绳轮的旋转而在井道内升降;第一轿厢侧偏导轮,其将第一主绳索导向轿厢;第二轿厢侧偏导轮,其将第二主绳索导向轿厢;第一对重侧偏导轮,其将第一主绳索导向对重;第二对重侧偏导轮,其将第二主绳索导向对重;以及水平转向轮,其上绕挂有第一主绳索的位于驱动绳轮与第一对重侧偏导轮之间的部分,该水平转向轮用于转换第一主绳索的方向,第一主绳索及第二主绳索,以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从第一主绳索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与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从第二主绳索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消的方式,分别绕挂在驱动绳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可升降地设有轿厢2及对重3。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4。
在机房4内,设有产生使轿厢2及对重3升降的驱动力的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是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的薄形曳引机。驱动装置5具有包括薄形电动机的扁平的驱动装置主体6、和依靠驱动装置主体6的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绳轮8。驱动绳轮8以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7(图2)为中心旋转。驱动装置5以旋转轴7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方式水平地配置。此外,驱动装置5以驱动绳轮8为驱动装置主体6的上方的方式配置。
在驱动绳轮8上,分别绕挂有多条第一主绳索9及多条第二主绳索10。各第一主绳索9具有第一轿厢悬挂端部9a及第一对重悬挂端部9b。各第二主绳索10具有第二轿厢悬挂端部10a及第二对重悬挂端部10b。轿厢2由第一轿厢悬挂端部9a和第二轿厢悬挂端部10a悬吊,对重3由第一对重悬挂端部9b和第二对重悬挂端部10b悬吊。即,各第一主绳索9及各第二主绳索10悬吊共同的轿厢2,而且悬吊共同的对重3。
在机房4内设有:将各第一主绳索9导向轿厢2的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将各第二主绳索10导向轿厢2的第二轿厢侧偏导轮12;将各第一主绳索9导向对重3的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以及将各第二主绳索10导向对重3的第二对重侧偏导轮14。此外,在机房4内,设有用于在水平方向上转换各第一主绳索9的方向的水平转向轮15。
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及第二轿厢侧偏导轮12配置在轿厢2的上方,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及第二对重侧偏导轮14配置在对重3的上方。此外,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第二轿厢侧偏导轮12、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及第二对重侧偏导轮14分别为不同个体,并且相对于驱动绳轮8在水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分别配置。再有,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第二轿厢侧偏导轮12、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及第二对重侧偏导轮14分别能够以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水平转向轮15能够以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此外,在水平转向轮15上绕挂有各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之间的部分。再有,水平转向轮15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在比驱动绳轮8离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更远的位置处。
在轿厢2的上部,设有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之间留有间隔地配置的第一轿厢绳头组合部16及第二轿厢绳头组合部17。第一和第二轿厢绳头组合部16、17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关于轿厢2的中心对称地配置(图2)。在第一轿厢绳头组合部16上连接有第一轿厢悬挂端部9a,在第二轿厢绳头组合部17上连接有第二轿厢悬挂端部10a。
在对重3的上部,设有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之间留有间隔地配置的第一对重绳头组合部18及第二对重绳头组合部19。第一和第二对重绳头组合部18、19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关于对重3的中心对称地配置(图2)。在第一对重绳头组合部18上连接有第一对重悬挂端部9b,在第二对重绳头组合部19上连接有第二对重悬挂端部10b。
各第一主绳索9从第一轿厢悬挂端部9a到第一对重悬挂端部9b依次绕挂在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驱动绳轮8、水平转向轮15及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上。此外,各第二主绳索10从第二轿厢悬挂端部10a到第二对重悬挂端部10b依次绕挂在第二轿厢侧偏导轮12、驱动绳轮8及第二对重侧偏导轮14上。
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水平转向轮15上的部分、和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部分彼此反向地弯曲。此外,第一主绳索9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互相之间没有相交地连续绕挂在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驱动绳轮8、水平转向轮15及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上(图2)。
此外,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以在朝向沿着驱动绳轮8的旋转轴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将驱动绳轮8夹在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之间的方式,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即,第一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8的、与绕挂第二主绳索10的外周部分相反一侧的外周部分上。此外,各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地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部分(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绕挂部)20、与各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地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部分(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绕挂部)21,在朝向沿着驱动绳轮8的旋转轴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关于驱动绳轮8的旋转轴7对称(图2)。
这里,驱动绳轮8的旋转轴7从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各第一主绳索9及各第二主绳索10分别受到与旋转轴7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的力。由于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绕挂部20和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绕挂部21关于旋转轴7对称,所以旋转轴7从各第一主绳索9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和旋转轴7从各第二主绳索10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消。
各第一主绳索9及各第二主绳索10通过驱动绳轮8的旋转而移动。轿厢2及对重3通过各第一主绳索9及各第二主绳索10的移动而在井道1内升降。
在此类电梯装置中,分别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分别有选择地绕挂在各偏导轮11~14上,通过用水平转向轮15在水平方向上转换第一主绳索9的方向,来用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悬吊共同的轿厢2及共同的对重3,所以可防止所有主绳索绕挂在各偏导轮11~14上,可减少分别绕挂在各偏导轮11~14上的主绳索的数量。由此,可减少各偏导轮11~14的槽的数量,进而能够减小各偏导轮11~14的各自的厚度尺寸。因此,可在使主绳索相对于各偏导轮的槽的进入角度处于预定范围内的状态下,使各偏导轮11~14接近驱动绳轮8,可实现井道1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的缩小。
此外,由于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以旋转轴7从各第一主绳索9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与旋转轴7从各第二主绳索10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消的方式分别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所以可减小驱动绳轮8的旋转轴7实质上支撑的载荷,可实现驱动装置5的小型化。由此,可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化。
此外,由于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绕挂部20与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绕挂部21,在朝向沿着驱动绳轮8的旋转轴7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关于驱动绳轮8的旋转轴7对称地配置,所以可有效地抵消旋转轴7从各第一主绳索9受到的力与旋转轴7从各第二主绳索10受到的力,可进一步实现驱动装置5的小型化。
此外,在轿厢2上设置有与第一轿厢悬挂端部9a连接的第一轿厢绳头组合部16和与第二轿厢悬挂端部10a连接的第二轿厢绳头组合部17,第一和第二轿厢绳头组合部16、17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关于轿厢2的中心对称地配置,所以可稳定地悬吊轿厢2。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在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没有设置实施方式1中的机房。即,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为无机房电梯。此外,驱动装置5、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第二轿厢侧偏导轮12、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第二对重侧偏导轮14及水平转向轮15设置在井道1内的上部。
图4是表示图3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在图中,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水平转向轮15上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部分彼此同向地弯曲。此外,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之间的部分,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彼此相交。在该示例中,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水平转向轮15和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之间的部分彼此相交。
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以在朝向沿着旋转轴7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绕挂部20和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绕挂部21夹着旋转轴7的方式,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再有,在该示例中,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绕挂部20和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绕挂部21各自的位置从关于旋转轴7完全对称的位置偏离。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此类电梯装置中,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水平转向轮15和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之间的部分,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彼此相交,所以可使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水平转向轮15上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部分彼此同向地弯曲,可实现第一主绳索9的长寿命化。
此外,由于驱动装置5、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第二轿厢侧偏导轮12、第一对重侧偏导轮13、第二对重侧偏导轮14及水平转向轮15设置在井道1内的上部,所以可取消机房,可进一步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化。
实施方式3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在图中,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水平转向轮15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之间的部分,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彼此相交。此外,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绕挂部20与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绕挂部21,在朝向沿着旋转轴7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只有一部分作为主绳索重叠部31而相互重叠。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这样,即便使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水平转向轮15之间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位于驱动绳轮8和第一轿厢侧偏导轮11之间的部分,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彼此相交,也可使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水平转向轮15上的部分与第一主绳索9的绕挂在驱动绳轮8上的部分彼此同向地弯曲。因此,可实现第一主绳索9的长寿命化。
此外,由于第一主绳索9的接触绕挂部20与第二主绳索10的接触绕挂部21在朝向沿着旋转轴7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只有一部分相互重叠,所以可增大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分别与驱动绳轮8的接触面积。因此,可防止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相对于驱动绳轮8打滑。
再有,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连接在轿厢2及对重3上的第一和第二主绳索9、10来悬吊轿厢2及对重3,但也可在轿厢2及对重3上分别设置轿厢吊轮及对重吊轮,将分别绕挂在轿厢吊轮及对重吊轮上的第一和第二主绳索的各端部连接到井道1内的上部或机房,从而悬吊轿厢2及对重3。

Claims (6)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装置具有:
驱动装置,其具有以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驱动绳轮;
第一主绳索和第二主绳索,它们分别绕挂在上述驱动绳轮上;
共同的轿厢,其由上述第一主绳索及上述第二主绳索悬吊,并通过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而在井道内升降;
共同的对重,其由上述第一主绳索及上述第二主绳索悬吊,并通过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而在上述井道内升降;
第一轿厢侧偏导轮,其将上述第一主绳索导向上述轿厢;
第二轿厢侧偏导轮,其将上述第二主绳索导向上述轿厢;
第一对重侧偏导轮,其将上述第一主绳索导向上述对重;
第二对重侧偏导轮,其将上述第二主绳索导向上述对重;以及
水平转向轮,其上绕挂有上述第一主绳索的位于上述驱动绳轮与上述第一对重侧偏导轮之间的部分,该水平转向轮用于转换上述第一主绳索的方向,
上述第一主绳索及上述第二主绳索,以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从上述第一主绳索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从上述第二主绳索受到的力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消的方式,分别绕挂在上述驱动绳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主绳索的接触地绕挂在上述驱动绳轮上的部分、与上述第二主绳索的接触地绕挂在上述驱动绳轮上的部分,在朝向沿着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轴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关于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轴对称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轿厢上设有与上述第一主绳索连接的第一轿厢绳头组合部、及与上述第二主绳索连接的第二轿厢绳头组合部,
上述第一和第二轿厢绳头组合部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关于上述轿厢的中心对称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主绳索的位于上述驱动绳轮和上述第一对重侧偏导轮之间的部分、与上述第一主绳索的位于上述驱动绳轮和上述第一轿厢侧偏导轮之间的部分,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彼此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主绳索的接触地绕挂在上述驱动绳轮上的部分和上述第二主绳索的接触地绕挂在上述驱动绳轮上的部分,在朝向沿着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轴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内,只有一部分互相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上述第一轿厢侧偏导轮、上述第二轿厢侧偏导轮、上述第一对重侧偏导轮、上述第二对重侧偏导轮及上述水平转向轮配置在上述井道内的上部。
CNA2006800504878A 2006-06-01 2006-06-01 电梯装置 Pending CN1013561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10991 WO2007138707A1 (ja) 2006-06-01 2006-06-01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6112A true CN101356112A (zh) 2009-01-28

Family

ID=38778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504878A Pending CN101356112A (zh) 2006-06-01 2006-06-01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22744A4 (zh)
JP (1) JP5031558B2 (zh)
KR (1) KR101011280B1 (zh)
CN (1) CN101356112A (zh)
WO (1) WO20071387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27136A (ja) * 2012-04-26 2013-11-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EP2842902B1 (en) 2013-08-26 2016-02-03 KONE Corporation An elevator
JP2016166063A (ja) * 2015-03-09 2016-09-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4999B2 (ja) 1999-08-16 2010-0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5289532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0590053C (zh) * 2004-09-22 2010-02-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WO2006038256A1 (ja) * 2004-09-30 2006-04-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装置
WO2006040813A1 (ja) * 2004-10-13 2006-04-2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31558B2 (ja) 2012-09-19
JPWO2007138707A1 (ja) 2009-10-01
EP2022744A4 (en) 2013-01-30
EP2022744A1 (en) 2009-02-11
KR20080095841A (ko) 2008-10-29
WO2007138707A1 (ja) 2007-12-06
KR101011280B1 (ko) 201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4743B (zh) 跃层电梯和跃层方法
KR100971519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CN101166686B (zh) 电梯装置
CN101804936B (zh) 电梯
JP2002080178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0540438C (zh) 电梯的绳索张力调整装置
CN105366507A (zh) 无机房电梯的改装方法和无机房电梯
CN101356112A (zh) 电梯装置
JP477442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1356111B (zh) 电梯装置
CN101356110B (zh) 电梯装置
EP1431231B1 (en) Elevator without machineroom
EP1535875B1 (en) Elevator device
CN100528728C (zh) 电梯装置
EP1792867A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100534887C (zh) 电梯装置
CN101622186B (zh) 电梯装置
JP2000344450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94082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5306513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31650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741953B (zh) 电梯装置
CN101044083A (zh) 电梯装置
CN101010250A (zh) 电梯装置
KR20150046400A (ko) 엘리베이터 승하강 구동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