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5367A - 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55367A CN101355367A CNA2008102112487A CN200810211248A CN101355367A CN 101355367 A CN101355367 A CN 101355367A CN A2008102112487 A CNA2008102112487 A CN A2008102112487A CN 200810211248 A CN200810211248 A CN 200810211248A CN 101355367 A CN101355367 A CN 1013553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efficient vector
- filtering
- impulse response
- channel impulse
- filter coeffic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01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 H04L25/0301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daptive, i.e. capable of adjustment during data rece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248—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apparatus
- H04L25/03292—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apparatus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circui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其通过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为非零常数;并根据该边界约束条件和代价函数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可以快速简便的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并进行干扰消除,可以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网络的性能,现有技术中提出了DARP(Downlink Advanced ReceiverPerformance,下行链路高级接收机性能)解决方案,通过使用较低的频率复用因子有效的提高网络容量,但同时必须使用抑制邻小区的干扰消除算法。
现有技术中的干扰消除算法基于MMSE(Min Mean Square Error,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实现,将接收信号经过滤波器p滤波后,令下列(1)式的代价函数最小:
其中:r[k]为时刻k的接收信号,d[k]为发射数据符号,p[n]为滤波器系数,h[n]为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Qp为滤波器抽头数,Qh为信道冲击响应抽头数,k0为固定延时。
将上述代价函数(1)写为矩阵的形式,即:
J=||Rp-Dh||2 (2)
其中,R为接收信号矩阵,D为数据符号矩阵,p为滤波器系数向量,h为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其中
现有算法都是在这个准则的基础上,建立方程进而求解滤波器系数p。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要在J=||Rp-Dh||2代价函数下求得p,h,需要对p或h进行约束,以避免零解,下面以约束h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对p进行约束。
约束||h||2=1,则:
p=(RTR)-1RTDh (4)
h=eigvecmin(DTD-DTR(RTR)-1RTD) (5)
其中eigvecmin(A)表示矩阵A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使用反幂法以及迭代求解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时,需要较大的复杂度及实现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干扰消除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方法,包括:
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条件中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非零常数;
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根据所述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根据所述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包括:
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为非零常数;
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数据符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根据所述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根据所述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为非零常数;
第一变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变换单元获取的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第一干扰消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为非零常数;
第二变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数据符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变换单元获取的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第二干扰消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可以快速简便的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并进行干扰消除,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扰消除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扰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扰消除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通过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可以快速简便的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并进行干扰消除,可以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性能。如图1所示,该干扰消除方法包括:
步骤s101、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非零常数。
步骤s102、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步骤s103、根据所述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步骤s104、根据所述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干扰消除方法的具体实现。以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为例,该约束条件为:对于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的值为1。这里只是以边界约束条件为1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设置为其它非零常数(包括实数和复数)均可。
以约束h(0)=1为例,则代价函数Rp=Dh+n可变形为:
其中n为干扰噪声向量,比D少第一列,比h少了第一个元素,d为D的第一列:
可将p,h看作一个向量,上式写为:
然后由LS(Linear-least Square,最小二乘)算法,可以得:
上述式(9)中,左侧矩阵的两部分分别与p,h相关,而式(9)的右侧表达式中,d为发射数据符号,R为接收信号矩阵,D为数据符号矩阵,即式(9)中右侧的各变量均为已知。因此根据式(9)的右侧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对应的得到滤波器系数向量p、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的值。根据该滤波器系数向量p、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的值进行干扰消除。
上述实施例以设置的约束条件为h(0)=1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干扰消除方法。除了该h(0)=1的约束条件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约束条件,以设置h(i)=1(i为大于0的正整数)的约束条件为例,则代价函数Rp=Dh+n可变形为:
可将p,h看作一个向量,上式写为:
然后由LS算法,可以得:
根据该式(13)同样可以对应的得到滤波器系数向量p、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的值。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通过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可以快速简便的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并进行干扰消除,可以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性能。如图2所示,该干扰消除方法包括:
步骤s201、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为非零常数。
步骤s202、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数据符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步骤s203、根据所述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步骤s204、根据所述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干扰消除方法的具体实现。以对于滤波器系数向量p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例,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的值为1。这里只是以边界约束条件为1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设置为其它非零常数(包括实数和复数)均可。
例如设置p(0)=1,则代价函数Rp=Dh+n可变形为:
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相似的步骤,同样可以得到:
上述式(15)中,左侧矩阵的两部分分别与p,h相关,而式(15)的右侧表达式中,d为发射数据符号,R为接收信号矩阵,D为数据符号矩阵,即式(15)中右侧的各变量均为已知。因此根据式(15)的右侧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对应的得到滤波器系数向量p、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的值。根据该滤波器系数向量p、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的值进行干扰消除。
上述实施例以设置的约束条件为p(0)=1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干扰消除方法。除了该p(0)=1的约束条件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约束条件,以设置p(j)=1(j为大于0的正整数)的约束条件为例,则代价函数Rp=Dh+n可变形为:
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相似的步骤,同样可以得到:
根据该式(17)同样可以对应的得到滤波器系数向量p、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的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方法中,通过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可以快速简便的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并进行干扰消除,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性能。以本发明中的LS算法为例,设矩阵阶数为N,则LS算法的求解复杂度与N3相当。而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反幂法和迭代法,反幂法的求解复杂度与N3相当,一次迭代的求解复杂度与N2相当。与现有技术中一次求解需要一个反幂法运算以及至少数十次迭代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显著降低了求解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11,用于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非零常数;
第一变换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第一获取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变换单元12获取的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第一干扰消除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3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具体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第一设置单元11可以具体用于:对于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1。
第一变换单元12可以具体用于: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到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具体为:
其中h为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D为数据符号矩阵,p为滤波器系数向量,R为接收信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比h少第i个元素,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比D少第i列,d为D的第i列。
第一获取单元13可以具体用于,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具体为: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21,用于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为非零常数;
第二变换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数据符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第二获取单元23,用于根据第二变换单元22获取的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第二干扰消除单元24,用于根据第二获取单元23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具体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第二设置单元21可以具体用于:对于滤波器系数向量p,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1。
第二变换单元22可以具体用于,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数据符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具体为:
第二获取单元23可以具体用于,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具体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装置中,通过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可以快速简便的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并进行干扰消除,在较低的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性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非零常数;
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根据所述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根据所述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具体为:
对于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1。
5、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为非零常数;
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数据符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根据所述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根据所述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具体为:
对于滤波器系数向量p,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1。
9、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非零常数;
第一变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数据符号矩阵、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变换单元获取的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第一干扰消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对于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h中的一个元素h(i)的值为1。
13、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滤波器系数向量的边界约束条件,所述边界约束条件中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为非零常数;
第二变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代价函数进行变换,获取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数据符号矩阵、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滤波器系数向量以及所述约束条件下的接收信号矩阵的关系;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变换单元获取的关系获取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
第二干扰消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滤波器系数向量和滤波后信道冲击响应系数向量进行干扰消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对于滤波器系数向量p,设置边界约束条件为滤波器系数向量p中的一个元素p(j)的值为1。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12487A CN101355367B (zh) | 2008-09-19 | 2008-09-19 | 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
PCT/CN2009/073831 WO2010031314A1 (zh) | 2008-09-19 | 2009-09-09 | 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112487A CN101355367B (zh) | 2008-09-19 | 2008-09-19 | 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5367A true CN101355367A (zh) | 2009-01-28 |
CN101355367B CN101355367B (zh) | 2012-05-23 |
Family
ID=40307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112487A Active CN101355367B (zh) | 2008-09-19 | 2008-09-19 | 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55367B (zh) |
WO (1) | WO2010031314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31314A1 (zh) * | 2008-09-19 | 2010-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
CN103392318A (zh) * | 2011-02-24 | 2013-11-1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单时隙自适应多用户信道承载语音业务(vamos)模式防止挂断呼叫 |
CN103430292A (zh) * | 2011-03-30 | 2013-12-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二极管,使用二极管的电路及制造方法 |
CN107431548A (zh) * | 2015-03-13 | 2017-12-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模拟干扰消除的稳健系数计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56897B1 (en) * | 2000-09-27 | 2005-10-18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Reduced rank adaptive filter |
CN101123449A (zh) * | 2006-08-11 | 2008-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
KR100949290B1 (ko) * | 2006-11-17 | 2010-03-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
CN101355367B (zh) * | 2008-09-19 | 2012-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
-
2008
- 2008-09-19 CN CN2008102112487A patent/CN101355367B/zh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9-09 WO PCT/CN2009/073831 patent/WO201003131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31314A1 (zh) * | 2008-09-19 | 2010-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
CN103392318A (zh) * | 2011-02-24 | 2013-11-1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单时隙自适应多用户信道承载语音业务(vamos)模式防止挂断呼叫 |
CN103430292A (zh) * | 2011-03-30 | 2013-12-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二极管,使用二极管的电路及制造方法 |
CN107431548A (zh) * | 2015-03-13 | 2017-12-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模拟干扰消除的稳健系数计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5367B (zh) | 2012-05-23 |
WO2010031314A1 (zh) | 2010-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25127B (zh) | 分布式无线电系统 | |
US9729277B2 (en) | Signal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2547740B (zh) | 干扰消除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06789764A (zh) | 联合加权阈值去噪与均衡判决的变换域二次估计方法 | |
EP1751941A1 (en) | Fourier-transform based linear equalization for mimo cdma downlink | |
CN101355367B (zh) | 干扰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259298B (zh) | Otfs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1136896B (zh) | 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频域迭代均衡方法 | |
CN110855328A (zh) | 一种基于天线分组的差分空间调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1834693B (zh)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7094043B (zh) | 基于块迭代法的改进后的mmse低复杂度信号检测方法 | |
CN106130936A (zh) | 一种Alpha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下的非线性信道均衡方法 | |
US807778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ransmission symbol using lattice-reduction matrix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 | |
CN102984103B (zh) | 扩频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1951619A (zh) | 一种认知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的宽带信号分离方法 | |
CN105978609A (zh) | 一种相关信道下大规模mimo线性检测硬件构架及方法 | |
CN104737463B (zh) | Mimo接收器中的预滤波 | |
CN102075220B (zh) | 一种基于时域降噪的信道估计装置及方法 | |
CN103384180A (zh)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空时译码方法和装置 | |
CN102176666B (zh) | 一种匹配滤波方法 | |
CN102832986A (zh) | 一种多天线分集合并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05553899A (zh) | 基于线性方程组求近似解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7248876B (zh) |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广义空间调制符号检测方法 | |
CN106375254B (zh) | 基于分层多分辨率经验模式分解的数字解调方法及系统 | |
Zhao et al. |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prototype filter design for oriented side lobe energy suppression in FBMC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2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