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8748A -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8748A
CN101338748A CNA2007101229677A CN200710122967A CN101338748A CN 101338748 A CN101338748 A CN 101338748A CN A2007101229677 A CNA2007101229677 A CN A2007101229677A CN 200710122967 A CN200710122967 A CN 200710122967A CN 101338748 A CN101338748 A CN 101338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chamber
embedded
impeller blade
gea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29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斐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GUA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GUA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GUA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GUA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229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8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8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8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包含壳体、第一轴以及第二轴。其中,壳体形成有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与驱动腔室,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第一轴穿设于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马达定子的内部。第二轴穿设于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第二叶轮片与第二齿轮恰与第一叶轮片与第一齿轮相耦合。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Description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泵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马达直驱式的空气泵浦,其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空气泵浦运作。
背景技术
对于公知的鼓风装置而言,主要包含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耦合、且互朝反方向回转的叶轮。当其中一个叶轮经过进气口时,其与壳体之间所捕捉的定量空气,通过叶轮回转而移送至出气口吐出。此回转动作反复进行,鼓风装置因而得以送出一定比例的定量空气。
先前技术中,第US4772187号美国专利提供一种具有驱动阀与活塞的螺旋泵浦。驱动阀设置有多个外部的弧面与多个内部的弧形凹部在主要的轴上,活塞设有多个半椭圆形的叶片及上升部。其中,泵浦由外部动力源带动活塞旋转,使泵浦内的液体在压力驱使下,将进口处的液体带到出口处。
先前技术中,第US6948915号美国专利提供一种螺旋压缩机,压缩机本体包含一对互相耦合的螺旋齿状公转子与螺旋齿状母转子。压缩机本体与另一壳体连接,壳体内设置高转速电动马达,马达包含马达转子、马达定子与输出轴,其输出轴可带动至少一公转子与母转子,且输出轴的转速与至少一公转子与母转子的比在2∶1至1∶2的范围内。
先前技术中,第US6439865号美国专利也提供一种空气泵浦,包含一个泵浦腔室,其设置于壳体中,且形成一个吸入部、压力部与转换部。泵浦腔室设置有一对相互耦合的转子,转子上各设置至少三个叶轮片,两转子的叶轮片为不同方向,因此定义了叶轮片间的空间,形成空气泵浦。
上述的公知真空泵浦、压缩机及空气泵浦其原理大致类似于鼓风装置,乃鼓风装置的应用,主要有一个容置空间,容置空间设有成对且互相耦合的叶轮,通过外部的驱动装置(例如马达)带动,使叶轮或转子将容置空间内的空气或液体由进口处到出口处。
公知鼓风装置均需通过连轴器(coupling)连接至外部的驱动装置(例如马达),方能具有动力而运转,然而也因此使得鼓风装置整体的体积过大,占据安装空间,且零件数量过多,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体积较小,零件数量较少的空气泵浦,以解决上述先前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新颖性与创造性的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具有壳体、第一轴以及第二轴。其中,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压缩腔室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与驱动腔室,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另外,第一轴穿设于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马达定子的内部。此外,第二轴穿设于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第二叶轮片与第二齿轮恰与第一叶轮片与第一齿轮相耦合。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具有较小的体积。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具较少数量的零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马达动力的传输损耗较少。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具有较小的体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具较少数量的零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马达动力的传输损耗较少。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具有较小的体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具较少数量的零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马达动力的传输损耗较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剖视图;
图4A~图4K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直驱式空气泵浦的轴承设置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十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剖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一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二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结构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  1       壳体          10
左盖体              101     右盖体        102
辅助盖板            1021    中央间隔部    103
圆柱状周缘          1031    压缩腔室      104
空气进口            1041    空气出口      1042
外部空气管路        1044    传动腔室      105
驱动腔室            106     马达定子      1061
马达转子            1062    轴承          107
第一隔板            108     间隔环        1081
第一轴              11      第二轴        12
第一叶轮片          13      第一齿轮      14
第二叶轮片            15     第二齿轮            16
马达                  17     第一壳体            18
第二壳体              19     气密环              20
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  2      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  3
第二隔板              109    凸起                1091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为披露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其中所利用的空气泵浦的空气传输原理,已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明了,因此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为表达与本发明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也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盍先叙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的立体图、图2的爆炸图与图3的剖视图,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1具有壳体10、第一轴11以及第二轴12。其中,壳体10以左盖体101、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右盖体102进一步可设置辅助盖板1021便于装配。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104,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1041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1042开设于压缩腔室104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105与驱动腔室106,驱动腔室106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1061。
第一轴11穿设于壳体10的中央间隔部103的两侧,第一叶轮片13嵌设于第一轴11位于压缩腔室104的一端,第一齿轮14嵌设于第一轴11位于传动腔室105的一端,马达转子1062嵌设于第一轴11位于驱动腔室106的一端且恰容置于马达定子1061的内部。第二轴12穿设于壳体10的中央间隔部103的两侧,第二叶轮片15嵌设于第二轴12位于压缩腔室104的一端,第二齿轮16嵌设于第二轴12位于传动腔室105的一端,且第二叶轮片15与第二齿轮16恰与第一叶轮片13与第一齿轮14相耦合。从而,马达17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压缩腔室104的第一叶轮片13与第二叶轮片15,并使空气泵浦1运作。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的齿数比等于第一叶轮片13与第二叶轮片15的叶数比,又或者,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具有相同的齿数。此外,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1可以进一步包含控制电路(图中未示)以控制马达17的运转。
请参考图3,中央间隔部103以进一步往左边、或右边、或同时往两边延伸圆柱状周缘1031,以供左盖体101或右盖体102盖合,且驱动腔室106较传动腔室105更向外凸出。
请参考图4A至图4K,为依据本发明所提出的轴承设置剖视图。此实施例中,中央间隔部103、左盖体101及右盖体102皆可设置轴承107。轴承107的安装位置可视运转平衡的要求而任意组合。例如,轴承107可安装于左盖体101供第一轴11嵌设处、或左盖体101供第二轴12嵌设处、或右盖体102供第一轴11嵌设处、或右盖体102供第二轴12嵌设处。轴承107也可以成对设置,例如成对设置于第一轴11位于左盖体101与中央间隔部103的嵌设处、或成对设置于第二轴12位于左盖体101与中央间隔部103的嵌设处、或成对设置于第一轴11位于中央间隔部103的左右嵌设处、或成对设置于第二轴12位于中央间隔部103的左右嵌设处、或成对设置于第一轴11位于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的嵌设处、或成对设置于第二轴12位于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的嵌设处、或成对设置于第一轴11位于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的嵌设处、或成对设置于第二轴12位于左盖体101与中央间隔部103的嵌设处。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剖视图。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具有壳体10、第一轴11以及第二轴12。其中,壳体10以左盖体101、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105,另一容置空间具有压缩腔室104与驱动腔室106。压缩腔室104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图中未示)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图中未示)开设于压缩腔室104的侧壁,驱动腔室106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1061。
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为传动腔室105邻近于驱动腔室106,第二实施例则为压缩腔室104邻接于驱动腔室106,而其余的特征则如第一实施例所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剖视图,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1具有第一壳体18、第二壳体19、第一轴11以及第二轴12。其中,第一壳体18以左盖体101、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105,另一容置空间为压缩腔室104,压缩腔室104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图中未示)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图中未示)开设于压缩腔室104的侧壁。第二壳体19盖设于右盖体102的外侧,从而形成驱动腔室106,驱动腔室106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1061。
第一轴11穿设于传动腔室105、压缩腔室104与驱动腔室106,第一叶轮片13嵌设于第一轴11位于压缩腔室104的一端,第一齿轮14嵌设于第一轴11位于传动腔室105的一端,马达转子1062嵌设于第一轴11位于驱动腔室106的一端且恰容置于马达定子1061的内部。第二轴12穿设于壳体中央间隔部103的两侧,第二叶轮片15嵌设于第二轴12位于压缩腔室104的一端,第二齿轮16嵌设于第二轴12位于传动腔室105的一端,且第二叶轮片15与第二齿轮16恰与第一叶轮片13与第一齿轮14相耦合。从而,马达17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压缩腔室104的第一叶轮片13与第二叶轮片15,并使空气泵浦1运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的齿数比等于第一叶轮片13与第二叶轮片15的叶数比,又或者,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6具有相同的齿数。此外,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1可以进一步包含控制电路(图中未示)以控制马达17的运转。
中央间隔部103可以进一步往左边、或右边、或同时往两边延伸圆柱状周缘1031,以供左盖体101或右盖体102盖合。
依据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轴承设置,中央间隔部103、左盖体101、右盖体102及第二壳体19皆可设置轴承107。轴承107的安装位置可视运转平衡的要求而任意组合。例如,轴承107可安装于左盖体101供第一轴11嵌设处、或左盖体101供第二轴12嵌设处、或中央间隔部103供第一轴11嵌设处、或中央间隔部103供第二轴12嵌设处、或右盖体102供第一轴11嵌设处、或右盖体102供第二轴12嵌设处、或第二壳体19供第一轴11嵌设处、或第二壳体19供第二轴12嵌设处。同时,轴承107也可以成对设置以达较佳的平衡效果。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的剖视图,其特征如前述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然而,空气压缩机相较于空气泵浦的气密要求较高,方能提供压力较高的压缩空气。因此,此实施例中,中央间隔部103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有气密环20,例如O型环;而左盖体101与中央间隔部103的接合处也可视需要设置有薄片状的气密垫圈1011。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的剖视图。其特征如前述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然而,空气压缩机相较于空气泵浦的气密要求较高,方能提供压力较高的压缩空气。因此,此实施例中,中央间隔部103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有气密环20,例如O型环;而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的接合处也可视需要设置有薄片状的气密垫圈1021。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的剖视图,其特征如前述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述。然而,空气压缩机相较于空气泵浦的气密要求较高,方能提供压力较高的压缩空气。因此,此实施例中,中央间隔部103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有气密环20,例如O型环;而右盖体102与中央间隔部103的接合处也可视需要设置有薄片状的气密垫圈1021。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第七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七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结构特征主要如第一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所述,而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当马达的输出动力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使真空泵浦运作,将外部空气管路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口抽入而自空气出口排出,外部空气管路便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第八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八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结构特征主要如第二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所述,而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当马达的输出动力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使真空泵浦运作,将外部空气管路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口抽入而自空气出口排出,外部空气管路便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第九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九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结构特征主要如第三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所述,而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当马达的输出动力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使真空泵浦运作,将外部空气管路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口抽入而自空气出口排出,外部空气管路便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剖视图。其基本特征如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进一步地,壳体10的中央间隔部103以邻近压缩腔室104的第一隔板108与邻近传动腔室105的第二隔板109组接而成,且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第一隔板108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20,例如O型环;第二隔板109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107。从而,可避免水气的聚集,而使空气泵浦1运作更为顺畅。
此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的组接处,可以位于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相对面的四个角落。组接处进一步设置有间隔环,以使第一隔板108与该第二隔板109间形成开放空间。或者,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于组接处延伸有凸起(图中未示),也可使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形成开放空间。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一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剖视图。其基本特征如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进一步地,壳体10的中央间隔部103以邻近压缩腔室104的第一隔板108与邻近传动腔室105的第二隔板109组接而成,且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第一隔板108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20,例如O型环;第二隔板109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107。从而,可避免水气的聚集,而使空气泵浦1运作更为顺畅。
此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的组接处,可以位于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相对面的四个角落。组接处进一步设置有间隔环,以使第一隔板108与该第二隔板109间形成开放空间。或者,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于组接处延伸有凸起(图中未示),也可使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形成开放空间。
第十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二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的剖视图。其基本特征如第三较佳实施例所述,进一步地,壳体10的中央间隔部103以邻近压缩腔室104的第一隔板108与邻近传动腔室105的第二隔板109组接而成,且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第一隔板108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20,例如O型环;第二隔板109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107。从而,可避免水气的聚集,而使空气泵浦1运作更为顺畅。
此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的组接处,可以位于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相对面的四个角落。组接处进一步设置有间隔环,以使第一隔板108与该第二隔板109间形成开放空间。或者,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于组接处延伸有凸起(图中未示),也可使第一隔板108与第二隔板109间形成开放空间。
第十三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十三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基本特征如第十较佳实施例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较于空气泵浦的气密要求较高,方能提供压力较高的压缩空气,因此除了第一隔板108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20之外,例如O型环,进一步地,左盖体101与中央间隔部103的接合处也可视需要设置有薄片状的气密垫圈1011。
第十四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十四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基本特征如第十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较于空气泵浦的气密要求较高,方能提供压力较高的压缩空气,因此除了第一隔板108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20之外,例如O型环,进一步地,左盖体101与中央间隔部103的接合处也可视需要设置有薄片状的气密垫圈1011。
第十五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十五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基本特征如第十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较于空气泵浦的气密要求较高,方能提供压力较高的压缩空气,因此除了第一隔板108供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20之外,例如O型环,进一步地,左盖体101与中央间隔部103的接合处也可视需要设置有薄片状的气密垫圈1011。
第十六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十六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结构特征主要如第十实施例与第十三实施例所述,而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当马达的输出动力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使真空泵浦运作,将外部空气管路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口抽入而自空气出口排出,外部空气管路便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第十七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十七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结构特征主要如第十一实施例与第十四实施例所述,而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当马达的输出动力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使真空泵浦运作,将外部空气管路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口抽入而自空气出口排出,外部空气管路便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第十八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第十八较佳实施例,为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结构特征主要如第十二实施例与第十五实施例所述,而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当马达的输出动力直接驱动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使真空泵浦运作,将外部空气管路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口抽入而自空气出口排出,外部空气管路便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他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变更或改进,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中。

Claims (18)

1.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与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2.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具有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3.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为置空间为压缩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
第二壳体,盖设于该右盖体的外侧,从而形成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传动腔室、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4.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一个传动腔室与一个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左盖体与该中央间隔部的接合处、该中央间隔部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皆设有气密环,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5.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具有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右盖体与该中央间隔部的接合处、该中央间隔部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皆设有气密环,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6.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为压缩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
第二壳体,盖设于该右盖体的外侧,从而形成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传动腔室、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第一壳体的右盖体与该中央间隔部的接合处、该中央间隔部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皆设有气密环,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7.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与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该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真空泵浦运作,将空气自该空气进口抽入,而使该外部空气管路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8.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具有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该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真空泵浦运作,将空气自该空气进口抽入,而使该外部空气管路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9.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为置空间为压缩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
第二壳体,盖设于该右盖体的外侧,从而形成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传动腔室、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真空泵浦运作,将空气自该空气进口抽入,而使该外部空气管路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10.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与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11.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具有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12.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为置空间为压缩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
第二壳体,盖设于该右盖体的外侧,从而形成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传动腔室、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泵浦运作。
13.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与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该左盖体与该中央间隔部的接合处设有气密环;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14.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具有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该右盖体与该中央间隔部的接合处设有气密环;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15.一种马达直驱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为压缩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
第二壳体,盖设于该右盖体的外侧,从而形成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传动腔室、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该第一壳体的右盖体与该中央间隔部的接合处设有气密环,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空气压缩机运作,自该空气出口输出压缩空气。
16.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另一容置空间具有传动腔室与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该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真空泵浦运作,将空气自该空气进口抽入,而使该外部空气管路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17.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置空间具有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该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
第一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真空泵浦运作,将空气自该空气进口抽入,而使该外部空气管路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18.一种马达直驱式真空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壳体,以左盖体、右盖体与中央间隔部形成左右两个容置空间,其中一个为传动腔室,另一容为置空间为压缩腔室,该压缩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与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开设于该压缩腔室的侧壁,该空气进口用于连接至外部空气管路;
第二壳体,盖设于该右盖体的外侧,从而形成驱动腔室,该驱动腔室的内部周缘设有马达定子;
第一轴,穿设于该传动腔室、压缩腔室与驱动腔室,第一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一齿轮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马达转子嵌设于该第一轴位于驱动腔室的一端且恰容置于该马达定子的内部;以及
第二轴,穿设于该壳体中央间隔部的两侧,第二叶轮片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压缩腔室的一端,第二齿轮嵌设于该第二轴位于传动腔室的一端,且该第二叶轮片与该第二齿轮恰与该第一叶轮片与该第一齿轮相耦合;
其中,该壳体的中央间隔部以邻近压缩腔室的第一隔板与邻近传动腔室的第二隔板组接而成,且该第一隔板与该第二隔板间于组接处之外具有不接触的开放空间供空气流通,该第一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气密环,该第二隔板供第一轴与第二轴穿设处设置有成对的轴承;
从而,马达的输出动力无须经过额外的联轴器而可直接驱动该压缩腔室的第一与第二叶轮片,并使真空泵浦运作,将空气自该空气进口抽入,而使该外部空气管路逐渐形成真空状态。
CNA2007101229677A 2007-07-04 2007-07-04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338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29677A CN101338748A (zh) 2007-07-04 2007-07-04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29677A CN101338748A (zh) 2007-07-04 2007-07-04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8748A true CN101338748A (zh) 2009-01-07

Family

ID=4021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29677A Pending CN101338748A (zh) 2007-07-04 2007-07-04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874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8309A (zh) * 2010-06-12 2011-12-14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结构
CN103089612A (zh) * 2011-11-02 2013-05-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尿素溶液泵结构
CN111425399A (zh) * 2020-03-10 2020-07-17 上海方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8309A (zh) * 2010-06-12 2011-12-14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结构
CN103089612A (zh) * 2011-11-02 2013-05-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尿素溶液泵结构
CN103089612B (zh) * 2011-11-02 2016-09-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尿素溶液泵结构
CN111425399A (zh) * 2020-03-10 2020-07-17 上海方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61552B1 (ko) 다단 루츠 건식 진공 펌프
CN103306979B (zh) 新能源车辆刹车真空助力器用电子真空泵
EP1882856A1 (en) Complex dry vacuum pump having Roots and screw rotors
US20150354572A1 (en)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vap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including the hermetic compressor
JP5370298B2 (ja) ルーツ式流体機械
US20170089624A1 (en)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vap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including the hermetic compressor
CN103502650B (zh) 真空泵、真空排气装置及真空泵的运转控制方法
US20100260639A1 (en) Screw compressor
CN101338748A (zh) 马达直驱式空气泵浦与应用及制造方法
JP2012219664A (ja) 空気圧縮機
CN107255073A (zh) 一种电机内置式齿轮泵
CN109505819B (zh) 一种嵌套式摆动油缸
CN215762238U (zh) 螺杆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06419205U (zh) 一种多螺杆串联的制冷压缩机
US20080304981A1 (en) Motor direct drive air pump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13417851A (zh) 螺杆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06942993U (zh) 一种电机内置式齿轮泵
KR20180005928A (ko) 압축 장치
CN208474109U (zh) 一种成对转子转轴独立的直排大气的多级罗茨干式真空泵
CN205453440U (zh) 一种永磁电机
TWM406658U (en) Multi-stage spiral type compressor
CN215890463U (zh) 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4464890U (zh) 一体式双主机两级压缩螺杆压缩机
KR20190117916A (ko) 터보 압축기
CN212296856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双作用叶片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