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3458A -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3458A
CN101323458A CNA2008101226175A CN200810122617A CN101323458A CN 101323458 A CN101323458 A CN 101323458A CN A2008101226175 A CNA2008101226175 A CN A2008101226175A CN 200810122617 A CN200810122617 A CN 200810122617A CN 101323458 A CN101323458 A CN 101323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acid
emulsion splitter
residue
iso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26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3458B (zh
Inventor
莫祥银
俞琛捷
王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1226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3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3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3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首先将石油酸渣、碱渣与一类破乳剂直接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9;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干石灰粉处理后精制生产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塔喷雾干燥后浓缩得到成品固体硫酸钠,用于生产芒硝;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和酸溶液,搅拌;进一步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作为燃料油;分离出的水相经中和后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膏状磺化沥青。本发明使酸渣、碱渣两种较难处理的废物综合治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标,可以广泛用于炼油厂、化工厂中酸渣、碱渣的治理。

Description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程类,提供一种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技术背景
当前世界上各大炼油厂每年有数百万吨酸渣、碱渣产生。这些酸渣、碱渣不仅存放及运输十分困难,而且难以利用,同时还污染环境,对周围农田及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酸渣、碱渣治理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迫切。目前,现有技术对于酸渣、碱渣主要采用焚烧法或热解法加以处理,这些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只能满足于处理,并不能真正做到综合利用。中国国内尚无好的酸渣、碱渣综合利用的方法,主要采用掩埋或者坑贮。这样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深入开展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研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新方法将解决石油酸渣、碱渣存放及运输困难,和污染环境、危害周围农田、水体的问题。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首先将石油酸渣、碱渣与一类破乳剂直接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9;
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干石灰粉处理后可精制生产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塔喷雾干燥后浓缩得到成品固体硫酸钠,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
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和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
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膏状磺化沥青。
本发明采用的一类破乳剂为无机破乳剂与有机破乳剂的混合物;其中,无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60%~90%,有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10%~40%。其中的无机破乳剂可以是氯化钠、磷酸钠、碳酸氢钠等同时使用或任意比例构成的无机破乳剂的多元混合物;其中的有机破乳剂可以是醇胺、磺化油、醇酸树脂等同时使用或任意比例构成的有机破乳剂的多元混合物;一类破乳剂的总加入量为酸渣和碱渣总重量的1%~5%。所述的二类破乳剂为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同时使用或任意比例的多元混合物,二类破乳剂的加入量为剩余渣重量的0.6%~5%。所述的碱溶液为质量含量30~45%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的酸溶液为质量含量90%~98%的浓硫酸溶液。
以上所述的无机破乳剂、有机破乳剂、二类破乳剂的加入比例的优化方案是:所述的一类破乳剂中,无机破乳剂中氯化钠、磷酸钠、碳酸氢钠的重量比分别为60%~70%、20%~30%、10%~20%。所述一类破乳剂中,有机破乳剂中醇胺、磺化油、醇酸树脂的重量比分别为40%~50%、30%~40%、10%~30%。一类破乳剂的总加入量为酸渣和碱渣总重量的3%~4%。其中,无机破乳剂占破乳剂总量的70%~80%,有机破乳剂占破乳剂总量的20%~30%。所述的二类破乳剂中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的重量比分别为60%~70%、20%~30%、10%~20%。二类破乳剂的加入量为剩余渣重量的3%~4%。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使酸渣、碱渣两种较难处理的废物综合治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标,可以广泛用于炼油厂、化工厂中酸渣、碱渣的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石油酸渣、碱渣、一类破乳剂直接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9,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干石灰粉处理后可精制生产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塔喷雾干燥后浓缩得到纯度为70%~90%的成品固体硫酸钠,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加入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6,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1
将酸渣900kg、碱渣100kg、一类破乳剂加入50kg,加入质量含量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9,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5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90%成品硫酸钠5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30kg,加入质量含量为98%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500kg膏状磺化沥青。
其中,无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60%,有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40%。无机破乳剂是氯化钠、磷酸钠、碳酸氢钠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其中的有机破乳剂是醇胺、磺化油、醇酸树脂等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所述的二类破乳剂为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任意比例的多元混合物。
实施例2
将酸渣850kg、碱渣150kg、一类破乳剂加入40kg,加入质量含量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8.5,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4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85%成品硫酸钠45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24kg,加入质量含量为98%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550kg膏状磺化沥青。
其中,无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90%,有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10%。无机破乳剂是氯化钠、磷酸钠、碳酸氢钠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其中的有机破乳剂是醇胺、磺化油、醇酸树脂等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所述的二类破乳剂为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任意比例的多元混合物。
实施例3
将酸渣800kg、碱渣200kg、一类破乳剂加入35kg,加入质量含量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8,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3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85%成品硫酸钠45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24kg,加入质量含量为95%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600kg膏状磺化沥青。
其中,无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80%,有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20%。无机破乳剂是氯化钠、磷酸钠、碳酸氢钠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其中的有机破乳剂是醇胺、磺化油、醇酸树脂等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所述的二类破乳剂为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任意比例的多元混合物。
实施例4
将酸渣750kg、碱渣250kg、一类破乳剂加入30kg,加入质量含量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5,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2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80%成品硫酸钠4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12kg,加入质量含量为95%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650kg膏状磺化沥青。
其中,无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60%~90%,有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10%~40%。无机破乳剂是氯化钠、磷酸钠、碳酸氢钠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其中的有机破乳剂是醇胺、磺化油、醇酸树脂等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所述的二类破乳剂为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任意比例的多元混合物。
实施例5
将酸渣700kg、碱渣300kg、一类破乳剂加入20kg,加入质量含量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1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75%成品硫酸钠35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6kg,加入质量含量为90%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6,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700kg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6
将酸渣650kg、碱渣350kg、一类破乳剂加入10kg,加入质量含量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0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70%成品硫酸钠3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6kg,加入质量含量为90%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6,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750kg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7
将酸渣900kg、碱渣100kg、一类破乳剂加入45kg,加入质量含量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4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80%成品硫酸钠4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24kg,加入质量含量为98%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550kg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8
将酸渣850kg、碱渣150kg、一类破乳剂加入50kg,加入质量含量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5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90%成品硫酸钠5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30kg,加入质量含量为98%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500kg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9
将酸渣900kg、碱渣100kg、一类破乳剂加入25kg,加入质量含量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9,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2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75%成品硫酸钠35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12kg,加入质量含量为95%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6,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650kg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10
将酸渣750kg、碱渣250kg、一类破乳剂加入35kg,加入质量含量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8,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3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80%成品硫酸钠4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18kg,加入质量含量为95%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6,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600kg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11
将酸渣700kg、碱渣300kg、一类破乳剂加入10kg,加入质量含量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8,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0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70%成品硫酸钠3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6kg,加入质量含量为90%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750kg膏状磺化沥青。
实施例12
将酸渣650kg、碱渣350kg、一类破乳剂加入15kg,加入质量含量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8,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石灰粉干燥浓缩后可精制生产110kg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喷雾塔干燥后浓缩得到70%成品硫酸钠300kg,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等的多元复配物)12kg,加入质量含量为90%的强硫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5,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碳酸氢钠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700kg膏状磺化沥青。

Claims (3)

1、一种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首先将石油酸渣、碱渣与一类破乳剂直接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碱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直至中和反应后剩余渣的pH值为7~9;
其中,所述的一类破乳剂为无机破乳剂与有机破乳剂的混合物;一类破乳剂的总加入量为酸渣和碱渣总重量的1%~5%;
经过沉降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油经干石灰粉处理后可精制生产防锈剂;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用活性白土脱色、过滤,进入干燥塔喷雾干燥后浓缩得到成品固体硫酸钠,用于生产造纸用芒硝;
分离出的剩余渣中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类破乳剂和酸溶液,在搅拌下充分作用;
其中,二类破乳剂的加入量为剩余渣重量的0.6%~5%;
经过进一步的沉降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相可以作为燃料油;沉降分离后分出的水相经中和后可循环再用;分离出的剩余渣趁热加入碱溶液中和反应后制得膏状磺化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类破乳剂中,无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60%~90%,有机破乳剂占一类破乳剂总量的10%~40%;
所述的二类破乳剂为聚醚、乙醇和硬脂酸及脂肪酸衍生物任意比例的多元混合物;
所述的碱溶液为质量含量30~45%的氢氧化钠溶液;
所述的酸溶液为质量含量90%~98%的浓硫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破乳剂是氯化钠、磷酸钠、碳酸氢钠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所述的有机破乳剂是醇胺、磺化油、醇酸树脂任意比例构成的多元混合物。
CN2008101226175A 2008-06-03 2008-06-03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Active CN101323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26175A CN101323458B (zh) 2008-06-03 2008-06-03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26175A CN101323458B (zh) 2008-06-03 2008-06-03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458A true CN101323458A (zh) 2008-12-17
CN101323458B CN101323458B (zh) 2010-09-15

Family

ID=4018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26175A Active CN101323458B (zh) 2008-06-03 2008-06-03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345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8522A (zh) * 2010-04-02 2010-08-11 王国庆 一种酸渣油脱酸方法
CN102002411A (zh) * 2010-09-20 2011-04-06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利用炼油酸渣生产固体燃料的方法
CN101712039B (zh) * 2009-10-28 2012-06-27 上海河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中和抽提氧化碱渣处理工艺
CN102874958A (zh) * 2011-07-11 2013-01-16 凯膜过滤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和回用含硫酸钠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3319138A (zh) * 2013-05-29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工业废碱渣浆液沉降后强度的方法
CN104415963A (zh) * 2013-08-28 2015-03-1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酸渣和脱硫灰联合处置方法
CN109593543A (zh) * 2018-12-28 2019-04-09 新疆天蓝水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炼油废渣的综合处理工艺
CN110813218A (zh) * 2019-11-14 2020-02-21 刘有望 应用转化剂处理油类废料的方法、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2039B (zh) * 2009-10-28 2012-06-27 上海河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中和抽提氧化碱渣处理工艺
CN101798522A (zh) * 2010-04-02 2010-08-11 王国庆 一种酸渣油脱酸方法
CN101798522B (zh) * 2010-04-02 2013-05-01 王国庆 一种酸渣油脱酸方法
CN102002411A (zh) * 2010-09-20 2011-04-06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利用炼油酸渣生产固体燃料的方法
CN102874958A (zh) * 2011-07-11 2013-01-16 凯膜过滤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和回用含硫酸钠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3319138A (zh) * 2013-05-29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工业废碱渣浆液沉降后强度的方法
CN103319138B (zh) * 2013-05-29 2015-09-16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工业废碱渣浆液沉降后强度的方法
CN104415963A (zh) * 2013-08-28 2015-03-1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酸渣和脱硫灰联合处置方法
CN109593543A (zh) * 2018-12-28 2019-04-09 新疆天蓝水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炼油废渣的综合处理工艺
CN110813218A (zh) * 2019-11-14 2020-02-21 刘有望 应用转化剂处理油类废料的方法、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458B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3458B (zh) 综合处理石油酸渣、碱渣的方法
CN107855104B (zh) 煤气化粗渣制备复合介孔材料的方法及制得的介孔材料
CN102381820B (zh) 基于水热改性技术的污泥处理工艺
CN101570341B (zh) 一种含硫固体废弃物综合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11234880A (zh) 一种固废危废清洁资源化处置方法
CN102234170A (zh) 一种快速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Sarrion et al. Fate of nutrients during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food waste
CN103145288A (zh) 一种处理与回收己内酰胺生产废液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Sarrion et al. Acid-mediated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sewage sludge for nutrient recovery
CN102557366B (zh) 污泥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CN105121604B (zh) 用于制造柴油燃料范围内的热解液体的水热分解方法和设备
CN103614168A (zh) 一种污泥液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工艺方法
CN103274381A (zh) 一种真空碳酸盐法焦炉煤气脱硫脱氰废液资源化方法及装置
Yang et al. Calcium oxide-enhanced phosphorus recycling using sewage sludge degradative solvent extraction technology
Leghari et al. Research advancements in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its speciation and behavior during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sludge–A critical review
CN100503015C (zh) 利用锅炉烟道尾气治理造纸黑液的工艺
Cheng et 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a product perspective
CN109593543A (zh) 一种炼油废渣的综合处理工艺
CN101723566B (zh) 一种水厂污泥的处置方法
CN111735062B (zh) 一种低污染排放的污泥资源化焚烧方法及系统装置
CA3207915A1 (en) Process for the combined recycling of phosphate and nitrogen from sewage sludge and optionally biological waste
CN1814546B (zh) 黄姜加工废水干法生产普通过磷酸钙的方法
Wang et al. Evolution of phosphorus with the promotion of KOH in 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of dewatered cyanobacteria from ion perspective
CN109403416B (zh) 金属表面处理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水平衡系统
CN113816349A (zh) 利用含氟废弃物合成五氟化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SHU NJNU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207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46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215500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23

Address after: 215500 Changshou City South 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Jin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Academy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Ya Dong New District Yuen Road 210046 in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City No. 1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No.88, Xianshi Road, high tech Zone,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8 Jindu Road, Changshou City South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