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2816B -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2816B
CN101322816B CN2008101447464A CN200810144746A CN101322816B CN 101322816 B CN101322816 B CN 101322816B CN 2008101447464 A CN2008101447464 A CN 2008101447464A CN 200810144746 A CN200810144746 A CN 200810144746A CN 101322816 B CN101322816 B CN 101322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portions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47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2816A (zh
Inventor
李俊生
曾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1447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2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2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2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8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包括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其中,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地龙10~20份,土鳖虫10~20份,杜仲10~20份,牛膝10~20份,泽泻10~20份,川芎10~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5~10份,黄芩5~10份,生地黄5~10份,甘草5~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成份全部是中药,药源充足,价格相对便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作方法简单,所需设备少,通过内服与外部热敷,使药力直达病灶,促进局部的微循环及血液循环,起到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活血化淤的功效。本发明效果好,有效率为91%,优良率为83.5%,患者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人在探讨其病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来改变其预后不良的状况。肩周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它的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肩周炎的病因还没有完全被阐明,肩周炎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围,以利湿通络,温经散寒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肩周炎的成因,大多由于水湿外侵、复感风邪,或外感风邪,兼以挟湿,以致发病,或筋络拘急,或麻木不仁等症,且往往迁延日久,形成慢性疾患。
肩周炎的发病机理有内外二因。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卫气不足,或劳累过度,正气损伤。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外因主要有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机体,搏于气血,不得宣通。因此本病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形成恶性循环,其痛彻骨,迁延难愈。
根据2007年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目前肩周炎的患病率已达到9.63%。一旦患有该病,往往缠绵难愈,症状呈多元化,影响肩部神经、血管,出现头晕、头痛、颈肩背酸痛、上肢麻木、放射痛、下肢疲软无力等症状,不仅长期折磨患者本人,也给整个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影响人们享有健康的重要障碍之一。该病已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迄今为止,对于肩周炎所引起的疼痛所使用的中、西药物中,或是消炎效果好但不止痛,或是止痛却不消炎。而且内服药物容易产生难以避免的副作用,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现有抗体内外炎痛药物,多采用口服或注射全身性用药,使整体药浓度达到一个有效水平,才能在发病部 位达到消炎的目的,这样造成了给药量的加大和浪费,也同时带来肝脏分解、肾脏排泄、肠胃刺激,增加代谢等负担,产生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中药制剂的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协同作用,利用中草药的内服和外敷达到内调、热敷、渗透为一体,药物以分子状态,通过人体的内部吸收及毛孔及扩张的毛细血管进入到肩部肌腱、韧带及周围组织,促进局部的微循环及血液循环,增强局部乃至机体免疫功能,起到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之功效。着眼于全面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正常免疫机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并加强抗炎止痛,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散寒,治疗肩周炎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其中,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0~20份,穿山甲10~20份,丹参10~20份,当归10~20份,石决明10~20份,天麻10~20份,黄芪10~20份,桂枝10~20份,木瓜10~20份,五加皮10~20份,威灵仙10~20份,独活10~20份,白芍10~20份,柴胡10~20份。
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地龙10~20份,土鳖虫10~20份,杜仲10~20份,牛膝10~20份,泽泻10~20份,川芎10~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5~10份,黄芩5~10份,生地黄5~10份,甘草5~10份。
所述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薏苡仁10~15份,穿山甲10~15份,丹参10~15份,当归10~15份,石决明10~15份,天麻10~15份,黄芪10~15份,桂枝15~20份,木瓜15~20份,五加皮15~20份,威灵仙15~20份,独活15~20份,白芍15~20份,柴胡15~20份。
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地龙10~15份,土鳖虫10~15份,杜仲10~15份,牛膝10~15份,泽泻15~20份,川芎 15~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5~8份,黄芩5~8份,生地黄5~8份,甘草5~8份。
所述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薏苡仁15~20份,穿山甲15~20份,丹参15~20份,当归15~20份,石决明15~20份,天麻15~20份,黄芪15~20份,桂枝10~15份,木瓜10~15份,五加皮10~15份,威灵仙10~15份,独活10~15份,白芍10~15份,柴胡10~15份;
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地龙15~20份,土鳖虫15~20份,杜仲15~20份,牛膝15~20份,泽泻15~20份,川芎15~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8~10份,黄芩8~10份,生地黄8~10份,甘草8~10份。
所述内服药物可以为草药汤剂、散剂、蜜炼丸剂或水合丸剂;所述外敷药物可以为散剂或膏剂、膏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内服药物散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原料用水刷、洗干净,捞出晾干;将石决明、桂枝、当归分别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分别将其粉碎成细末,过筛;将晾干后的桂枝、木瓜、五加皮、独活、白芍、柴胡分别送入切片机中切成小薄片,再将上述处理过的原料以及其余原料送入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外敷药物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原料用水刷、洗干净,捞出晾干;将地龙、土鳖虫、牛膝分别放入砂锅炒成炭,用粉碎机分别将其粉碎成细末,过筛;将晾干后的仙鹤草、生地黄、甘草分别送入切片机中切成小薄片,再将上述处理过的原料以及其余原料送入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按所述比例在放入装有植物油的锅中煎熬且不停地搅拌,其温度为280~330℃,时间为35~50分钟,之后经过滤得药汁;
将上述的药汁加热,其温度为180~220℃,同时不停地搅拌,熬2~3小时得药膏。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过筛所用的筛子可以为90~110目;所述 搅拌时间可以为40~45分钟。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对混合后的细末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的步骤。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份全部是中药,药源充足,价格相对便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内服药物可以为胶囊或丸剂,服用方便,可避免打针的疼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外敷药物可以为散剂、膏剂、膏药,制作简单,所需设备少,操作容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效果好,经临床试用122例,具有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并经检查确诊的病历。有效率为91%,优良率为83.5%,患者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着眼全面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正常免疫机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并加强抗炎止痛,改善微循环障碍,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散寒。
其中,内服药物中:
薏苡仁健脾,渗湿,止泻,排脓。用于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还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
穿山甲有消肿排脓的功效,能使痈肿未成脓者消,已化脓者速溃,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
丹参根主含二萜醌类色素,丹参酮(tanshinone)I,II A,II B,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丹参酮(isotanshinones)I,II,异隐丹参酮(lsocryptotanshinone),丹参新酮(miltirone),丹参酸甲酯(methyltanshinonate),羟基丹参酮II A(hydroxytanshinone),二氢丹参酮I(dihydrotanshinone I),丹参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参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和鼠尾草酚(salviol)。另报道合铁锈醇(ferruginol)、Δl-丹参新酮(Δl-dehydromiltirone)、Δl-丹参酮II A(Δl-dehydrotanshinone IIA)、丹参新醌丁(danshenxinkun D)和1,2.二氢丹参醌等。除二萜醌类化合物外,尚含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β-谷甾醇和D(+)β-(3,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丹参酸甲),以及缩羧酸化合物(salvianolic acids)A,E等。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 用①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②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当归含基本内酯(ligusiilide)、正丁烯酰内酯(n-butylidene phthalide)、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
石决明平肝熄风,潜阳,除热明目,主治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虚劳骨蒸、吐血、青盲内障。
天麻甘,平。归肝经,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黄芪益气固表,固表止汗,补脾益气益养后天,在《日华子本草》谓: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增加对外界恶性刺激的抵抗力。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五加皮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威灵仙祛风活络,祛风湿。根据《药品化义》:威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养阴溢血,缓极止痛。
独活辛、苦,温。入肺、脾、肾三经。疏风解毒,活血祛瘀,止痛。用于痘疮,跌打损伤,头痛、腰痛等症。
白芍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1.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另四川产 者含一种酸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外敷药物中:
地龙清热,镇痉,利尿,解毒。
土鳖虫破瘀血,续筋骨,利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杜仲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王好古:“肝经气分。”《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牛膝气味苦酸平,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久服轻身耐老,长于补益肝肾,强腰膝以及活血、引血小行的作用。
泽泻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有泻泄相火作用。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滞。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al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仙鹤草内含的仙鹤草素鞣质及维生素K都是局部止血的有效成份。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
生地黄含梓醇、地黄素(Rehmanin),维生素A样物质及多糖类:水苏糖(Stachyose)约48.3%、D-半乳糖、D-果糖、D-葡萄糖胺(D-glvcosamine)、蔗糖、棉子糖、毛蕊草糖、D-甘露糖等。此外,尚含氨基酸类: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磷酸约1.3%。甘露醇(Mannite)C6H8(Oh)6、铁质等。
甘草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
本发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内服药物可以为草药汤剂、散剂、蜜炼丸剂或水合丸剂;外敷药物可以为散剂或膏剂、膏药。
内服药物散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原料用水刷、洗干净,捞出晾干;将石决明、桂枝、当归分别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分别将其粉碎成细末,过筛;将晾干后的桂枝、木瓜、五加皮、独活、白芍、柴胡分别送入切片机中切成小薄片,再将上述处理过的原料以及其余原料送入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对混合后的细末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外敷药物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原料用水刷、洗干净,捞出晾干;将地龙、土鳖虫、牛膝分别放入砂锅炒成炭,用粉碎机分别将其粉碎成细末,过筛;将晾干后的仙鹤草、生地黄、甘草分别送入切片机中切成小薄片,再将上述处理过的原料以及其余原料送入粉碎机粉碎成细末;对混合后的细末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按所述比例在放入装有植物油的锅中煎熬且不停地搅拌,其温度为280~330℃,时间为35~50分钟,之后经过滤得药汁;
将上述的药汁加热,其温度为180~220℃,同时不停地搅拌,熬2~3小时得药膏。
过筛所用的筛子可以为90~110目;所述搅拌时间可以为40~45分钟。
本发明组合药物在使用时,内服药物与外敷药物组合使用;先服用内服药物汤剂,30min后,使用外敷药物。外敷药物散剂使用时,应将散剂放入纱布袋中,置于搪瓷盆内,加水2000-5000ml,隔水蒸40min后置于肩部患处,湿敷患处30min,每日两次,每剂药使用2天,10天为一个疗程;外敷药物膏剂、膏药使用时,应使用文火将膏剂、膏药化开,趁热敷于肩部患 处60~120分钟。内服药物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水煎早晚两次分服,10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1:党女士,33岁,上肢右肩肿痛3年有余,逐渐加重,诊断为:肩周炎。右上臂屈伸不利、功能受限、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用下列处方:
内服汤剂:薏苡仁10g,穿山甲10g,丹参10g,当归10g,石决明10g,天麻10g,黄芪10g,桂枝10g,木瓜10g,五加皮10g,威灵仙10g,独活10g,白芍10g,柴胡10g。
外敷膏药:地龙20g,土鳖虫20g,杜仲20g,牛膝20g,泽泻20g,川芎20g,附子20g,仙鹤草5g,黄芩5g,生地黄5g,甘草5g。
用药2周后肿痛减轻,行动灵活,精神转佳,继续用药1个月,肿消痛止,各项检查恢复正常,为了巩固疗效,患者停止内服,但仍坚持外敷2个月。1年后追访,告病愈未见复发。
实施例2:刘女士,48岁,每逢天气变化,左肩部病痛,严重时,左手上举困难,诊断为肩周炎。用下列处方:
内服汤剂:薏苡仁10g,穿山甲10g,丹参10g,当归10g,石决明15g,天麻15g,黄芪15g,桂枝15g,木瓜15g,五加皮20g,威灵仙20g,独活20g,白芍20g,柴胡20g。
外敷散剂:地龙10g,土鳖虫10g,杜仲10g,牛膝10g,泽泻15g,川芎15g,附子15g,仙鹤草8g,黄芩8g,生地黄8g,甘草8g。
患者只要天气变化,就使用本方剂,连续内服、外敷二个月,疼痛明显减轻。
实施例3:赵先生,23岁。肩部疼痛板滞,手臂麻木二年余。二年前始发肩部疼痛板滞不舒,并逐渐加重,现疼痛难忍,夜间尤甚,痛致难以入睡。并有手臂麻木,头晕畏寒,二便尚可,胃脘不适。检查:苔白腻质紫,脉弦细。用下列处方:
内服汤剂:薏苡仁15g,穿山甲15g,丹参15g,当归20g,石决明20g,天麻20g,黄芪20g,桂枝10g,木瓜10g,五加皮10g,威灵仙10g,独活15g,白芍15g,柴胡15g;
外敷散剂:地龙15g,土鳖虫15g,杜仲15g,牛膝20g,泽泻20g,川 芎20g,附子15g,仙鹤草10g,黄芩10g,生地黄10g,甘草10g。
1月后复诊时,疼痛已缓,但手麻尚有,苔薄脉细。继续使用本方剂2月,再诊时,症状已缓。
实施例4:蒋先生,35岁。颈肩疼痛3年,伴右半身麻木,右手无力,持物不稳。检查:右手握力3级,便溏溲多,夜寐失宁,苔薄腻,脉沉细。
用下列处方:
内服汤剂:薏苡仁20g,穿山甲20g,丹参20g,当归20g,石决明15g,天麻15g,黄芪15g,桂枝10g,木瓜10g,五加皮15g,威灵仙15g,独活15g,白芍10g,柴胡10g。
外敷膏药:地龙20g,土鳖虫20g,杜仲20g,牛膝20g,泽泻15g,川芎15g,附子15g,仙鹤草8g,黄芩8g,生地黄8g,甘草8g。
1个月后复诊,体松肢轻,右手麻木减少。复检:右手肌力正常,再使用本方剂3个月后,诸症状均见缓解。
本发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遵循中医基本原理,注重“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外理好扶正与祛邪治标与治本的关系,补气养血,结合中药现代研究成果,增强机体的自稳状态,促进本病痊愈,方中黄芪、当归、白芍、川芎、地龙可改善微循环,对肢体血管有扩强作用,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防止理化因素所致的毛细血管透性增加,改变血液流变性,提高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改善代谢障碍,迅速建立侧支循环,减轻脊髓神经根的变性坏死,并促进其修复过程。天麻可改善血液循环,扩强小动脉,增加血流量,对基底动脉收缩有拮抗作用,可恢复中枢性血管紊乱和痉挛。另外,益气活血药还有促进炎症吸收及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杜仲、牛膝可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祛风湿,引药下行。从上述药理可以看出本发明可减轻局部组织细胞水肿、瘀血、渗出、粘连等反应性炎症的刺激及血管的痉挛和狭窄,从而解除临床反应的症状,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试用122例,具有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并经检查确诊的病历。有效率为91%,优良率为83.5%,患者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Claims (5)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其中,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0~20份,穿山甲10~20份,丹参10~20份,当归10~20份,石决明10~20份,天麻10~20份,黄芪10~20份,桂枝10~20份,木瓜10~20份,五加皮10~20份,威灵仙10~20份,独活10~20份,白芍10~20份,柴胡10~20份;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地龙10~20份,土鳖虫10~20份,杜仲10~20份,牛膝10~20份,泽泻10~20份,川芎10~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5~10份,黄芩5~10份,生地黄5~10份,甘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0~15份,穿山甲10~15份,丹参10~15份,当归10~15份,石决明10~15份,天麻10~15份,黄芪10~15份,桂枝15~20份,木瓜15~20份,五加皮15~20份,威灵仙15~20份,独活15~20份,白芍15~20份,柴胡1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地龙10~15份,土鳖虫10~15份,杜仲10~15份,牛膝10~15份,泽泻15~20份,川芎15~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5~8份,黄芩5~8份,生地黄5~8份,甘草5~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5~20份,穿山甲15~20份,丹参15~20份,当归15~20份,石决明15~20份,天麻15~20份,黄芪15~20份,桂枝10~15份,木瓜10~15份,五加皮10~15份,威灵仙10~15份,独活10~15份,白芍10~15份,柴胡10~15份;
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地龙15~20份,土鳖虫15~20份,杜仲15~20份,牛膝15~20份,泽泻15~20份,川芎15~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8~10份,黄芩8~10份,生地黄8~10份,甘草8~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物为草药汤剂、散剂、蜜炼丸剂或水合丸剂;所述外敷药物为散剂或膏剂。
CN2008101447464A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2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47464A CN101322816B (zh)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47464A CN101322816B (zh)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2816A CN101322816A (zh) 2008-12-17
CN101322816B true CN101322816B (zh) 2011-07-27

Family

ID=4018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474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2816B (zh)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28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2930B (zh) * 2013-03-06 2014-09-10 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 治疗肩周炎的软胶囊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5697A (zh) * 2005-06-03 2005-11-16 李伟阳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5697A (zh) * 2005-06-03 2005-11-16 李伟阳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立锋等.肩周炎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国医药导报》.2006,第3卷(第15期),69-7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2816A (zh) 2008-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6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526C (zh)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的中草药
CN103156972B (zh) 一种治疗骨折、骨裂和跌打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12632B (zh)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40202A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
CN104306540B (zh) 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188A (zh) 一种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巴布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237B (zh) 中药骨伤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1767B (zh) 一种治疗跟痛症的中药洗剂
CN102641471B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
CN101352517B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2816B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306880A (zh)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
CN104740142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
CN103330798A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制剂
CN104758754A (zh) 一种治疗肾气虚衰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381168B (zh) 一种腰痛宁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8534B (zh) 一种用于舒筋活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577A (zh)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02847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69013A (zh) 一种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剂
CN104784478A (zh) 一种治疗肾阴虚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858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61656A (zh) 一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中药物
CN103566117A (zh) 用于骨外伤出血症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