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7551B -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7551B
CN101317551B CN2007101560509A CN200710156050A CN101317551B CN 101317551 B CN101317551 B CN 101317551B CN 2007101560509 A CN2007101560509 A CN 2007101560509A CN 200710156050 A CN200710156050 A CN 200710156050A CN 101317551 B CN101317551 B CN 101317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y
true octopus
young
pond
octop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60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7551A (zh
Inventor
常抗美
吴常文
吕振明
徐梅英
迟长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ai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DONGHAI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ai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DONGHAI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ai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DONGHAI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ai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560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7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7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7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7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75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真蛸人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真蛸亲体强化培养、产卵孵化、幼体培育、真蛸稚体培育等育苗步骤;本发明能使真蛸实现室内自然产卵,并获得优质精、卵,而且受精与孵化率高,能够实现全人工培育真蛸苗种,顺利培育出健康、优质的真蛸稚体,而且育苗工艺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足类海洋生物的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化真蛸人工育苗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头足类海洋生物中的许多种类为世界海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这些种类的开发和利用也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近年来,随着部分海洋头足类海洋生物资源的日益衰退,人们对头足类海洋生物的研究重点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海洋资源调查、评估逐渐转向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增殖等技术层面。至今为止,在头足类海洋生物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头足类海洋生物的增养殖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例如Mangold(1971)对地中海章鱼Eledonecirrosa的繁殖生物学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Laptikhovsky等(2001)研究了冷水种枪乌贼Loligo gahi的卵子发生和生殖腺发育,Markaida等(2001)则对加利福尼亚海湾Dosidicus gigas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为头足类海洋生物的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头足类海洋生物的苗种培育研究方面,Crawford等(2002)研究了Loligo pealeii的人工授精、孵化过程;Parra等(2000)研究了人工孵化条件下头足类Octopus vuigaris晚期卵子和幼体的呼吸率;Koueta等(2001)研究了Sepia officinalis幼体在实验培养条件的生长规律;这些工作为其它头足类的苗种培育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在人工养殖方面,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某些头足类进行了小规模的人工养殖试验,例如,Moltschaniwskyj等(1998)研究了温度和食物对Sepia elliptica生长的影响;Koueta等(2002)研究了强化过的天然饵料对Sepia officinalis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Domingues等(2001)则研究了极端温度条件下Sepia officinalis的生活状况。这些工作也为我们对头足类资源的养殖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头足类商品化的生产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开展起来,在我国的福建省,章鱼Octopus sp.已经开始被慢慢小规模的试养起来,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头足类的商品化养殖会逐渐推广开来。另外,在头足类的增殖保护方面,针对头足类自然资源的衰退,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进行了头足类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放流试验,例如摩洛哥等国近年来对章鱼资源的保护工作,日本等国对长枪乌贼、金乌贼的增殖放流工作等。我国在90年代初,山东日照在海州湾所进行的金乌贼的增殖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从总体而言,迄今为止,国际上有关头足类开发所进行的工作都是片段性,往往局限于实验室。在人工养殖方面,目前虽然有个别头足类品种已经能被小规模的养殖,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开始进行头足类品种大规模的繁育和工厂化的人工育苗;所以现有技术中从蛸卵到稚蛸人工繁育仅于室内实验。目前,真蛸养殖生产苗种都来自野生的稚蛸。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无法突破规模化头足类海洋生物人工育苗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获得大量优质、健康受精卵并进而培育出大量真蛸稚体的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亲本强化培养:选择真蛸亲本,放入育苗池中进行强化培养15~30天;
B、产卵孵化:将上述经过强化培养后的真蛸亲本确认性腺成熟后,移入产卵池中产卵,在池中放入附卵器,并投喂饲料,日换水量100%~300%,保持池中水温为20~26℃,盐度30~40;待真蛸亲本自然产卵后,收集受精卵进行孵化;
C、幼体培育:将孵化后的真蛸幼体放入到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其中幼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4-26℃,盐度30~40,日换水量30%~100%,日池底吸污1~2次,光照强度为500LX~1000LX,饵料为轮虫、卤虫、挠足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幼体经过培育30~45天后变态为真蛸稚体;
D、稚体培育:将上述的真蛸稚体放入室内吊挂有隐蔽物的水池中进行培育,其中稚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2-26℃,盐度30~40,日换水量100%~200%;光照强度为500LX~1000LX,饵料为挠足类、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中一种或多种;待稚体密度达到300~1000只/m3进行分池培养。
本发明根据海水头足类苗种繁育的基本原理和真蛸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其繁殖生理及幼体生态特征,针对现有海水头足类苗种培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独特的方法进行亲体强化培养、产卵孵化、幼体培育、真蛸稚体培育等育苗步骤,可以使真蛸实现自然产卵,能够获得优质受精卵,进而实现真蛸苗种的工厂化人工培育,并培育出健康、优质的真蛸苗种,而且育苗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
在上述的真蛸人工育苗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亲本强化培养条件为:保持水温20~28℃,盐度30~40,日换水量100%~300%,饵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8%~15%。从野生或养殖环境得到的真蛸亲本性腺不完全成熟,通过对亲本的强化培养,可以使真蛸亲本性腺得以完全成熟,并自然产卵,从而有效的获得健康受精卵。
在上述的真蛸人工育苗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附卵器为直径为10~30cm的黑色塑料管,所述的饲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8%~15%。上述的黑色塑料管可以是聚乙烯等黑色塑料管,由于真蛸显现负趋光性,在隐蔽的环境中摄食更为活跃,所以采用黑色塑料管既可以作为附卵器又可以作为隐蔽器,而且真蛸喜食活饵,所以采用鲜活虾蟹作为饵料。
在上述的真蛸人工育苗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孵化过程为:将附有受精卵的附卵器放入到水族箱内,采用流水、微充气孵化;其中所述的流水量为50%~150%;采用流水和微充气孵化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改善水质。
在上述的真蛸人工育苗方法中,步骤C中每日投喂轮虫的密度为4~6个/ml,卤虫的密度为3~5个/ml,挠足类的密度为1~2个/ml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的系列饵料,根据动物饵料的个体的适口大小,投喂时从小到大;投喂饵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在上述的真蛸人工育苗方法中,步骤D中所述的隐蔽物为贝壳、网片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真蛸稚体培育中采用贝壳、网片作为隐蔽物能够起到较好隐蔽作用,符合真蛸的生态习性。
在上述的真蛸人工育苗方法中,步骤D中每日投喂挠足类的密度为2~3个/ml,其中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每日投喂量占真蛸稚体体重的50%~100%;所述的鱼糜要进行训食。本发明采用系列饵料,动物饵料的个体的适口大小,投喂时从小到大;投喂饵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采用鱼糜训食目的解决真蛸要不要吃得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真蛸人工育苗方法突破了现有技术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进行真蛸人工育苗技术难题,实现了真蛸苗种的工厂化全人工培育;
2、本发明的人工育苗方法根据真蛸的特性,通过亲体强化培养、产卵孵化、幼体培育、真蛸稚体培育等育苗步骤,可以使真蛸实现自然产卵,能够获得优质受精卵,实现真蛸苗种的全人工培育,不仅培育出健康、优质的真蛸苗种,而且育苗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选择18只,25Kg真蛸亲本,放入育苗池中进行强化培养30天;其中强化培养条件为:保持水温20℃,盐度30,日换水量100%,饵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8%,经过强化培养后的真蛸亲本确认性腺成熟后,移入产卵池中产卵,在池中放入长35cm,直径为20c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制成的附卵器,并投喂鲜活虾蟹作为饲料,日换水量100%,保持池中水温为20℃,盐度30;待真蛸亲本自然产卵后,采受精卵30.5万粒;收集附有受精卵的附卵器放入到水族箱内,采用流水、微充气孵化;其中流水量为50%;经31天室内人工孵化,孵出幼体22.0万只,胚胎孵化率72.1%;
幼体孵出后立即放入培育池中,幼体2天龄开口,以经营养强化后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日投喂轮虫的密度4-6个/ml;幼体3天龄后,日池底吸污1次,日换水量30%,以后逐渐加大,至幼体后期日换水量要达到80-100%,保持平均水温24℃,盐度30,光照强度为500LX,并在幼体10天龄后的不同时间段投喂不同种类的饵料,日投喂卤虫的密度为3~5个/ml,挠足类的密度为1~2个/ml;幼体经45天培育后变态为真蛸稚体12.1万只,幼体培育成活率55.0%;
将上述的真蛸稚体放入室内吊挂有网片或贝壳作为隐蔽物的室内水池中进行培育,其中稚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2℃,盐度30,日换水量100%~200%;光照强度为500LX,日投喂大型挠足类的密度为2~3个/ml,其中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每日投喂量占真蛸稚体体重的50%~100%;其中鱼糜要进行训食;待稚体密度达到600只/m3进行分池培养。
实施例2
选择18只,25Kg真蛸亲本,放入育苗池中进行强化培养20天;其中强化培养条件为:保持水温25℃,盐度35,日换水量200%,饵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12%,经过强化培养后的真蛸亲本确认性腺成熟后,移入产卵池中产卵,在池中放入长35cm,直径为10c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制成的附卵器,并投喂鲜活虾蟹作为饲料,日换水量200%,保持池中水温为25℃,盐度35;待真蛸亲本自然产卵后,采受精卵31.0万粒;收集附有受精卵的附卵器放入到水族箱内,采用流水、微充气孵化;其中流水量为100%;经31天室内人工孵化,孵出幼体22.7万只,胚胎孵化率73.2%;
幼体孵出后立即放入培育池中,幼体2天龄开口,以经营养强化后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日投喂轮虫的密度4-6个/ml;幼体3天龄后,日池底吸污2次,日换水量30%,以后逐渐加大,至幼体后期日换水量要达到80-100%,保持平均水温25℃,盐度35,光照强度为800LX,并在幼体10天龄后的不同时间段投喂不同种类的饵料,日投喂卤虫的密度为3~5个/ml,挠足类的密度为1~2个/ml;幼体经35天培育后变态为真蛸稚体13.1万只,幼体培育成活率58.0%;
将上述的真蛸稚体放入室内吊挂有网片或贝壳作为隐蔽物的室内水池中进行培育,其中稚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4℃,盐度35,日换水量100%~200%;光照强度为800LX,日投喂大型挠足类的密度为2~3个/ml,其中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每日投喂量占真蛸稚体体重的50%~100%;其中鱼糜要进行训食;待稚体密度达到1000只/m3进行分池培养。
实施例3
选择18只,25Kg真蛸亲本,放入育苗池中进行强化培养15天;其中强化培养条件为:保持水温28℃,盐度40,日换水量300%,饵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15%,经过强化培养后的真蛸亲本确认性腺成熟后,移入产卵池中产卵,在池中放入长35cm,直径为30c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制成的附卵器,并投喂鲜活虾蟹作为饲料,日换水量300%,保持池中水温为26℃,盐度40;待真蛸亲本自然产卵后,采受精卵30.2万粒;收集附有受精卵的附卵器放入到水族箱内,采用流水、微充气孵化;其中流水量为150%;经31天室内人工孵化,孵出幼体21.6万只,胚胎孵化率71.5%;
幼体孵出后立即放入培育池中,幼体2天龄开口,以经营养强化后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日投喂轮虫的密度4-6个/ml;幼体3天龄后,日池底吸污1~2次,日换水量30%,以后逐渐加大,至幼体后期日换水量要达到80-100%,保持平均水温26℃,盐度40,光照强度为1000LX,并在幼体10天龄后的不同时间段投喂不同种类的饵料,日投喂卤虫的密度为3~5个/ml,挠足类的密度为1~2个/ml;幼体经35天培育后变态为真蛸稚体11.7万只,幼体培育成活率54.0%;
将上述的真蛸稚体放入室内吊挂有网片或贝壳作为隐蔽物的室内水池中进行培育,其中稚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6℃,盐度40,日换水量100%~200%;光照强度为1000LX,日投喂大型挠足类的密度为2~3个/ml,其中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每日投喂量占真蛸稚体体重的50%~100%;其中鱼糜要进行训食;待稚体密度达到300只/m3进行分池培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Claims (7)

1.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亲本强化培养:选择真蛸亲本,放入育苗池中进行强化培养15~30天; 
B、产卵孵化:将上述经过强化培养后的真蛸亲本确认性腺成熟后,移入产卵池中产卵,在池中放入附卵器,并投喂饲料,日换水量100%~300%,保持池中水温为20~26℃,盐度30~40;待真蛸亲本自然产卵后,收集受精卵进行孵化; 
C、幼体培育:将孵化后的真蛸幼体放入到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其中幼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4-26℃,盐度30~40,日换水量30%~100%,日池底吸污1~2次,光照强度为500LX~1000LX,饵料为轮虫、卤虫、挠足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幼体经过培育30~45天后变态为真蛸稚体; 
D、稚体培育:将上述的真蛸稚体放入室内吊挂有隐蔽物的水池中进行培育,其中稚体培育的条件为:水温22-26℃,盐度30~40,日换水量100%~200%;光照强度为500LX~1000LX,饵料为挠足类、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中一种或多种;待稚体密度达到300~1000只/m3进行分池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亲本强化培养条件为:保持水温20~28℃,盐度30~40,日换水量100%~300%,饵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8%~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附卵器为直径为10~30cm的黑色塑料管,所述的饲料为鲜活虾蟹,其中每日投喂量占真蛸亲本体重的8%~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孵化过程为:将附有受精卵的附卵器放入到水族箱内,采用流水、微充气孵化;其中所述的流水量为50%~150%。
5.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每日投喂轮虫的密度为4~6个/ml,卤虫的密度为3~5个/ml,挠足类的密度为1~2个/ml。
6.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隐蔽物为贝壳、网片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真蛸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每日投喂挠足类的密度为2~3个/ml,其中糠虾、毛虾、鱼糜、小鱼虾每日投喂量占真蛸稚体体重的50%~100%;所述的鱼糜要进行训食。 
CN2007101560509A 2007-10-10 2007-10-10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7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60509A CN101317551B (zh) 2007-10-10 2007-10-10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60509A CN101317551B (zh) 2007-10-10 2007-10-10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7551A CN101317551A (zh) 2008-12-10
CN101317551B true CN101317551B (zh) 2010-12-01

Family

ID=4017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60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7551B (zh) 2007-10-10 2007-10-10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75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9094A (zh) * 2015-04-22 2015-08-19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5188B (zh) * 2009-01-05 2011-04-20 宁波大学 一种长蛸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1984791B (zh) * 2010-10-22 2012-09-05 浙江海洋学院 章鱼一年两茬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5660465A (zh) * 2016-01-15 2016-06-15 霍山县安绿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龙虾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5941212B (zh) * 2016-05-05 2018-11-1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雾化式真蛸浮游期幼体培育方法
CN107455615B (zh) * 2017-07-21 2020-05-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适于真蛸浮游幼体培养的卤虫营养强化方法
CN108293926A (zh) * 2018-01-29 2018-07-2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长蛸幼体的生态培育方法
CN109463318B (zh) * 2018-11-08 2021-04-09 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真蛸幼体的培育方法
CN111280093B (zh) * 2020-03-04 2021-08-2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用于真蛸亲体培育、产卵及受精卵孵化的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国敏等.我国头足类增养殖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南方水产》.2007,第3卷(第3期),第61-66页. *
廖永岩等.中国产章鱼的研究和增养殖.《水产养殖》.2006,第27卷(第5期),第11-15页. *
杜佳垠.水产养殖新品种_真蛸.《河北渔业》.2005,(第141期),第13-14页. *
林祥志等.蛸类养殖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展望.《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45卷(第2期),第213-218页. *
蔡厚才等.浙江南麂岛真蛸网箱和水泥池养殖试验.《南方水产》.2007,第3卷(第2期),第66-70页. *
郑昇阳.章鱼人工增养殖技术研究.《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第17卷(第4期),第356-359页.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9094A (zh) * 2015-04-22 2015-08-19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装置
CN104839094B (zh) * 2015-04-22 2018-07-17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7551A (zh) 200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551B (zh) 一种真蛸人工育苗方法
CN102232362B (zh) 一种海马生态养殖方法
CN102124974B (zh) 一种黄姑鱼人工育苗方法
CN104273074B (zh) 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
CN201393474Y (zh) 三疣梭子蟹亲本循环水养殖装置
JP2011223908A (ja) 二枚貝の養殖方法及び施設
CN109122443B (zh) 澳洲淡水龙虾循环水抱卵孵化系统及育苗方法
CN102428884A (zh)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3444610B (zh) 一种云南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2626057B (zh) 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206620700U (zh) 一种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
CN101103710A (zh) 一种利用大棚繁殖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03404470B (zh) 一种黄鳝网箱生态育苗的方法
CN102388834A (zh) 一种斑头雁孵化养殖方法
CN106259118B (zh) 一种大鳞鲃鱼苗培育方法
CN106852281A (zh) 一种许氏平鮋人工繁育的方法
CN103053476B (zh) 专性孤雌繁殖的轮虫种群培育方法
CN102657131A (zh) 一种将鲍鱼池改造后进行大规模海马养殖的方法
CN102077790B (zh)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6386607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分级池塘多茬养殖方法
CN105309355A (zh) 一种中华鳖新型生态养殖方法
CN107087560A (zh) 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生态混养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CN103814853B (zh) 一种进口对虾亲虾自然淘汰的选育方法
CN102318572A (zh) 一种刺参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2090357A (zh) 古蚶贝工厂化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