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6195B - 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16195B CN101316195B CN2007100999379A CN200710099937A CN101316195B CN 101316195 B CN101316195 B CN 101316195B CN 2007100999379 A CN2007100999379 A CN 2007100999379A CN 200710099937 A CN200710099937 A CN 200710099937A CN 101316195 B CN101316195 B CN 1013161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figuration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interface card
- information
- test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包括:定时对网络探针的配置进行检测;当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时,从预先定义的配置信息库中获取该网络探针的各种配置信息;利用所述配置信息更新监测服务器中与该网络探针对应的配置信息。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利用本发明可以在完成网络探针配置的更新后,自动获取网络探针中的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对监测服务器中的相应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避免现有技术采用手动配置的方式导致的操作复杂、工作重复、出错率高的问题的出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租用电路是电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的数据网络通信业务所使用的电路,它包括有数字数据网、帧中继、异步转移模式、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接入等电路。
租用电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信息,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为了先于客户即使发现租用电路上的错误信息,实现对租用电路的告警、性能等服务质量的监视,便于及早发现问题,为租用电路的使用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服务,网络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此功能。
图1为该网络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网络监测系统包括采集客户租用电路上的数据的网络探针200和用于分析错误信息的监测服务器100,其中,所述网络探针200将从所述租用电路上采集到的错误信号传输给监测服务器100进行检测。
为了实现网络探针与监测服务器进行正常通讯,必须保证网络探针200上的配置参数与监测服务器100的配置数据库中的配置参数一致,否则网络探针200采集到的数据将不能传输到监测服务器100或传输不全。
图2示出了目前主要实现上述配置参数一致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用户手动在网络探针上进行网络探针参数配置;
步骤S20:用户手动在监测服务器上输入上述网络探针已经配置好的各项参数。
可以看出,该方法采用分别在所述网络探针和监测服务器端分别进行手动参数配置的方式,需要将在网络探针上配置好的参数再在所述监测服务器手动输入,不可避免将会产生以下缺陷:
智能化较差,需要使用人员了解监测网络详细参数配置情况;
操作复杂,需要在监测服务器上输入大量配置参数;
工作重复,在网络探针上配置好的参数需要在监测服务器中再次进行参数配置。
出错率高,由于网络探针和监测服务器中的配置参数均为手动配置,容易配置错误,造成参数配置不一致,导致监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耗时较长,上述的手动步骤花费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网络探针与系统服务器传递配置参数的用于实现所述监测服务器与所述网络探针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技术方案的方法是:
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包括:
定时检测网络探针的配置;
当确定该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时,从预先定义的配置信息库中获取该网络探针的各种配置信息;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更新监测服务器中与该网络探针对应的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探针信息、测试接口卡信息、测试接口卡的端口信息和链路信息。
优选的,更新监测服务器中与该网络探针对应的配置信息由以下方式实现:
创建与探针信息对应的探针对象;
分别创建与测试接口卡信息、端口信息和链路信息对应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
分别将测试接口卡属性、端口属性和链路属性设置到对应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中;
利用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替换所述配置数据库中与所述探针对象相对应的配置信息。
优选的,按照以下步骤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所述网络探针在配置更新完成后生成更新标识;
所述网络探针向所述监测服务器发送所述更新标识;
当所述监测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更新标识时,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优选的,按照以下步骤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所述网络探针在配置更新完成后生成更新标识;
所述监测服务器定时询问所述网络探针是否有更新标识;
当所述监测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更新标识时,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包括网络探针和监测服务器,还包括:配置信息库、检测单元和配置更新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库设置于网络探针中,用于保存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所述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发送通知;
配置更新装置接收到该通知后,从所述配置信息库中获取所述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更新监测服务器中的相应的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探针信息、测试接口卡信息、测试接口卡的端口信息和链路信息。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网络探针中,所述配置更新装置设置在监测服务器中。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配置更新装置中。
优选的,所述配置更新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端口对象生成单元、链路对象生成单元和更新单元;其中,
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中的测试接口卡表的测试接口卡信息,并根据该信息生成测试接口卡对象;
所述端口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中的端口表中端口信息,并根据该端口信息生成端口对象;
链路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中的链路表的链路信息,并根据该链路信息生成链路对象;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利用分别由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生成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生成单元生成的端口对象和所述链路对象生成单元生成的链路对象,对监测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中保存的对应的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端口对象生成单元、链路对象生成单元和更新单元的工作过程和工作顺序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配置更新装置还包括探针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监测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相对应的探针对象时,根据网络探针的信息,生成探针对象,该探针对象与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相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的采用手动配置的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检测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当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库的配置信息发生更新时,自动从所述配置信息库中获取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对所述监测服务器中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更新,避免了手动配置导致的操作复杂、工作重复、出错率高的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监测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三的配置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实施例四的配置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为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五的配置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为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检测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当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库的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从所述配置信息库中获取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对所述监测服务器中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为了便于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现有的网络监测系统的网络探针200是由测试接口卡、接口管理单元、故障分析单元、信息比较单元、报警单元、网卡、中央处理单元、内存单元、主板和硬盘组成。该网络探针可以插入若干测试可口卡,该测试接口卡包括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转移模式)测试光口卡、以太网测试光口卡、以太网测试电口卡、Pos(Pocket over SDH,在SDH传输数据包)测试光口卡、E1测试电口卡等,根据容量、测试侧重点的不同,这些测试接口卡分为不同型号,以用于测试不同类型的客户租用电路。各个测试接口卡由对应的接口管理单元进行管理,所述网卡用于与监测服务器100进行正常通讯,将从客户租用电路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所述监控服务器100。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预先定义配置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该配置信息库与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一一对应,当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变化时,该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随着发生变化,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测试接口卡表、端口表和链路表。
所述测试接口卡表的表项内容包含测试接口卡标识、测试接口卡类型、测试接口卡型号和测试接口卡端口数,其中测试接口卡标识为该测试接口卡表的索引。所述端口表的表项内容包括测试接口卡标识,端口标识、端口类型、端口对应线路类型和端口速率,所述测试接口卡标识和端口标识组成的信息作为该表的索引。所述链路表的表项内容包含链路标识、所属测试接口卡标识、所属端口标识、链路上的数据通信协议和链路速率,其中,链路标识作为该链路表的索引。
一个网络探针中可以插入多个测试接口卡,每个测试接口卡可以有若干端口,每个端口可以配置1条或多条链路,用于监视1条或多条客户租用电路。例如标识为Suprobe III探针有一个MTWAN卡,此卡有两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配置为监视1个2M的链路或者31个64K的链路,并指定每个链路的链路层协议,如PPP,以监视1个或31个以内的客户租用电路。探针在开始监视时,自动通过指定的链路层协议如PPP,检测上层各级协议是什么,例如PPP上层有IP,IP上层有UDP和TCP等,这样,链路之上的通信协议可以在mib中以链路通信协议字段体现出来,如(3(PPP),4(IP),6(TCP),7(UDP))。
该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定时检测网络探针的配置;
步骤S102:当确定该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时,从预先定义的配置信息库中获取该网络探针的各种配置信息。
步骤S103:利用所述配置信息更新监测服务器中与该网络探针对应的配置信息。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网络配置一致的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读取探针信息,并创建探针对象。
在预先定义的配置信息库中读取探针信息(例如:探针名称为”probe01”,探针类型为3(NC_Probe III),硬件版本号为v1.0,软件版本为V1.6)。
步骤S202:获取测试接口卡信息,创建测试接口卡对象。
获取测试接口卡信息,并依次读取测试接口卡表索引,为每一行创建一个测试接口卡对象。
测试接口卡信息如:测试接口卡索引为1,测试接口卡类型为1(PDH),测试接口卡型号为2(Super_E1),测试接口卡端口数为4.
步骤S203:读取测试接口卡的属性,并设置到对应的测试接口卡对象中。
读取每一列的测试接口卡的属性,并将其设置到对应的测试接口卡对象中。
步骤S204:获取端口信息,创建端口对象。
端口信息例如:测试接口卡标识为1,端口标识为1,端口类型为1(E1),端口对应线路类型为2(e1_PCM31),端口速率为2048000bps。
获取端口信息,依次读取端口表索引,并为每一行创建一个端口对象。
步骤S205:读取端口属性,并设置到对应的端口对象中。
按照所述端口表索引读取所述每一列的端口属性,并设置到对应的端口对象中。
步骤S206:根据端口属性设置父端口。
步骤S207:获取链路信息,创建链路对象。
获取链路信息,依次读取链路表索引,并为每一行创建一个链路对象。
链路信息例如:链路标识为257所属测试接口卡标识为1,链路所属端口标识为2,链路上的数据通信协议为3(ppp)、4(ip)、6(udp)、7(tcp),链路速率为1984000bps。
步骤S208:读取链路属性,并设置到对应的链路对象中。
按照链路表索引读取每一列的链路属性,并将其设置到对应的链路对象中。
步骤S209:根据所述链路属性设置所属测试接口卡。
步骤S210:根据链路属性设置所属端口。
步骤S211:更新监测服务器配置数据库中的配置信息。
利用所述探针对象、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更新监测服务器配置数据库中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原来配置数据库中已经存在此探针对象,修改探针对象的信息,如果没有此探针对象,则在配置数据库中新建一个探针对象。如果原来此探针关联的测试接口卡中已经存在,(根据测试接口卡标识确定),则更新此测试接口卡信息,如果还没有存在这个测试接口卡,则创建此测试接口卡对象。如果原来的探针关联的测试接口卡在内存列表中不存在,则删除此对象,端口处理与测试接口卡处理类似。
将所述探针对象、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保存进监测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更新的效率,可先分别将探针对象、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保存在内存中,再统一保存至监测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检测探针的配置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网络探针定时检测自身的配置信息,当检测出配置信息发生改变时,发送通知至监测服务器,由该监测服务器执行上述步骤S201-步骤S211,实现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监测服务器配置数据库中的信息一致。
2、监测服务器定时检测所述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时配置信息发生改变时,执行上述步骤S201-步骤S211。
上述实施例一通过检测探针的配置信息,并当探针的配置信息发生改变时,将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按照顺序导入监测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中,实现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监测服务器配置数据库中的信息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检测服务器和所述网络探针之间采用的协议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也可以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ission Control Protocol)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Datagram Protocol)。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执行上述方法流程的系统,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监测服务器100和网络探针200,所述监测服务器100包括配置自动更新装置111,所述网络探针100包括检测单元211和配置信息库212;所述配置更新装置11用于从配置信息库212获取探针的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对监测服务器100中的配置数据库112中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所述检测单元211用于检测网络探针200配置信息库212中的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并在所述配置信息库212中的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发送通知信息至配置更新装置111;所述配置信息库212用于保存网络探针200的配置信息。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检测单元211周期性检测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其检测出所述配置信息库212中的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发送通知信息至所述配置更新装置111,所述配置更新装置111接收到该通信信息后,从所述网络探针200的配置信息库212中获取该网络探针200的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更新监测服务器100中的配置数据库112中的配置信息,由此保证监测服务器100的配置信息和网络探针200的配置信息保持一致。
所述配置信息库112保存该网络探针100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测试接口卡表、端口表和链路表。所述测试接口卡表的表项内容包含测试接口卡标识、测试接口卡类型、测试接口卡型号和测试接口卡端口数,其中测试接口卡标识为该测试接口卡表的索引。所述端口表的表项内容包括测试接口卡标识,端口标识、端口类型、端口对应线路类型和端口速率,所述测试接口卡标识和端口标识组成的信息作为该表的索引。所述链路表的表项内容包含链路标识、所属测试接口卡标识、所属端口标识、链路上的数据通信协议和链路速率,其中,链路标识作为该链路表的索引。
所述检测单元211可以设置在所述网络探针200中,也可以设置在监测服务器100中,当然,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网络探针200和所述监测服务器100而存在。如图6和图7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当检测单元211设置在所述网络探针200中时,其遵循的技术协议必须与所述监测服务器100所遵循的协议相适配。当该检测单元211独立于所述网络探针200和所述监测服务器100时,其遵循的技术协议必须与所述监测服务器100和所述网络探针200所遵循的协议相适配。例如,所述检测服务器100和所述网络探针200之间采用的协议可以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也可以为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ission Control Protocol)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DatagramProtocol)。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三的配置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更新装置111可以包括控制单元113、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114、端口对象生成单元115、链路对象生成单元116和更新单元117。其中,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114用于在控制单元113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212中的测试接口卡表的测试接口卡信息,并根据该信息生成测试接口卡对象;所述端口对象生成单元115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113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212中的端口表中端口信息,并根据该端口信息生成端口对象;链路对象生成单元116用于在控制单元113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212中的链路表的链路信息,并根据该链路信息生成链路对象;所述更新单元117用于在控制单元113的控制下,利用分别由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114生成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生成单元115生成的端口对象和所述链路对象生成单元116生成的链路对象,对监测服务器100的配置数据库112中保存的对应的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所述控制单元113用于对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114、端口对象生成单元115、链路对象生成单元116和更新单元117的工作过程和工作顺序进行控制。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当控制单元113接收到检测单元211发送的通知信息后,控制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114、端口对象生成单元115和链路对象生成单元116按照顺序生成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并控制所述更新单元117利用该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对监测服务器100中的配置数据库112保存的相应的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114利用测试接口卡信息生成测试接口卡对象的具体过程、所述端口对象生成单元115利用所述端口信息生成端口对象的具体过程以及所述链路对象生成单元116利用链路信息生成链路对象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部分的实施例中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9,为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实施例四的配置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装置还可以包括探针对象生成单元118,用于当所述监测服务器100的配置数据库112中不存在与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相对应的网络探针对象时,根据网络探针的信息,生成探针对象,该探针对象与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相对应。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五的配置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配置信息更新的效率,本装置还可以包括缓存单元119,用于保存分别由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114、端口对象生成单元115和链路对象生成单元116生成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并统一提供给更新单元117,由更新单元117对监测服务器100的配置数据库112中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配置更新装置111可以设置在所述监测服务器100中,也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功能实体。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当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库的配置信息发生更新时,自动从所述配置信息库中获取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对所述监测服务器中的配置信息进行自动更新,避免了手动配置导致的操作复杂、工作重复、出错率高的问题的出现。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包括:
定时检测网络探针的配置;
当确定该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时,从预先定义的配置信息库中获取该网络探针的各种配置信息;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更新监测服务器中与该网络探针对应的配置信息;
所述更新监测服务器中与该网络探针对应的配置信息由以下方式实现:
创建与探针信息对应的探针对象;
分别创建与测试接口卡信息、端口信息和链路信息对应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
分别将测试接口卡属性、端口属性和链路属性设置到对应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中;
利用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替换配置数据库中与所述探针对象相对应的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所述网络探针在配置更新完成后生成更新标识;
所述网络探针向所述监测服务器发送所述更新标识;
当所述监测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更新标识时,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所述网络探针在配置更新完成后生成更新标识;
所述监测服务器定时询问所述网络探针是否有更新标识;
当所述监测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更新标识时,确定网络探针的配置发生更新。
4.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系统,包括网络探针和监测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信息库、检测单元和配置更新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库设置于网络探针中,用于提供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到所述配置信息库中的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发送通知;
配置更新装置接收到该通知后,从所述配置信息库中获取所述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并利用该配置信息更新监测服务器中的相应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更新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端口对象生成单元、链路对象生成单元和更新单元;其中,
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中的测试接口卡表的测试接口卡信息,并根据该信息生成测试接口卡对象;
所述端口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中的端口表中端口信息,并根据该端口信息生成端口对象;
链路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获取配置信息库中的链路表的链路信息,并根据该链路信息生成链路对象;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利用分别由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生成的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生成单元生成的端口对象和所述链路对象生成单元生成的链路对象,对监测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中保存的对应的网络探针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生成单元、端口对象生成单元、链路对象生成单元和更新单元的工作过程和工作顺序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探针信息、测试接口卡信息、测试接口卡的端口信息和链路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网络探针中,所述配置更新装置设置在监测服务器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配置更新装置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更新装置还包括探针对象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监测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相对应的探针对象时,根据网络探针的信息,生成探针对象,该探针对象与所述测试接口卡对象、端口对象和链路对象相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999379A CN101316195B (zh) | 2007-05-31 | 2007-05-31 | 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999379A CN101316195B (zh) | 2007-05-31 | 2007-05-31 | 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6195A CN101316195A (zh) | 2008-12-03 |
CN101316195B true CN101316195B (zh) | 2011-02-16 |
Family
ID=4010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999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6195B (zh) | 2007-05-31 | 2007-05-31 | 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161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10511B (zh) * | 2014-10-27 | 2018-07-06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8768916B (zh) * | 2018-03-13 | 2020-11-13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安全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14070707A (zh) * | 2020-11-10 | 2022-02-18 |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互联网性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
CN113641384B (zh) * | 2021-08-09 | 2024-04-09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探针的升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9335A (zh) * | 2003-03-14 | 2004-04-14 | 吉林中软吉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网集中监控监测系统 |
CN1878080A (zh) * | 2005-06-09 | 2006-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管理系统对通信设备进行轮询的方法 |
-
2007
- 2007-05-31 CN CN2007100999379A patent/CN10131619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9335A (zh) * | 2003-03-14 | 2004-04-14 | 吉林中软吉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网集中监控监测系统 |
CN1878080A (zh) * | 2005-06-09 | 2006-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管理系统对通信设备进行轮询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6195A (zh) | 2008-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2067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ble data collection on a computer network | |
EP1553723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l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709184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an alarm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630817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y sto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bout two or more configuration states of the network | |
JP2000209201A (ja) | ネットワ―ク管理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ク管理システム | |
US20160315826A1 (en) | Data communications performance monitoring | |
CN106411629B (zh) | 一种用于监控cdn节点的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5871584A (zh) | 一种键值对数据库中的客户端配置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1316195B (zh) | 实现监测系统中配置一致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5763387A (zh) | 网络流量监控方法和装置 | |
CN110912751A (zh) | 一种网络设备拓扑图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0440796C (zh) | 一种获取网络关键性能指标的方法及关键性能指标组件 | |
CN102340791A (zh) | 一种用于实现数据一致性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4138771A (zh) | 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0505643C (zh) |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CN113810238A (zh) | 网络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3903264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 |
KR100500836B1 (ko) | 매트로 이더넷망의 장애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6603418B (zh) | 一种网络拓扑更新方法及流量分析设备 | |
CN108875977A (zh) | 基于区块链的多机构维修管理系统 | |
Cisco | Cisco WAN Manager Release Notes, Release 10.5.10, Patch 3 | |
JP2006065619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障害原因切り分け装置及び該障害原因切り分けプログラム | |
CN109412861B (zh) | 一种终端网络建立安全关联展示方法 | |
EP1622310A2 (en) |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 |
CN113395179B (zh) | 提高ip网络中bgp对等体抖动告警信息可读性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Zheng Chen Inventor after: Tong Mingjun Inventor after: Sun Xiangguang Inventor before: Tong Mingjun Inventor before: Sun Xiangguang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TONG MINGJUN SUN XIANGGUANG TO: ZHENG CHEN TONG MINGJUN SUN XIANGGUANG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