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3456B - 指向性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指向性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3456B
CN101303456B CN2008100956804A CN200810095680A CN101303456B CN 101303456 B CN101303456 B CN 101303456B CN 2008100956804 A CN2008100956804 A CN 2008100956804A CN 200810095680 A CN200810095680 A CN 200810095680A CN 101303456 B CN101303456 B CN 101303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light
polarisation
imag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56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3456A (zh
Inventor
滨岸五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Technology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03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3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02B30/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involving active lenticul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指向性显示器,在纵向和横向配置中,在各观察方向高精度分离显示图像。在以第一方向配置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在液晶透镜中折射能力被无效,并且使从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使得从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中,从第一偏光区域射出的光被偏光板遮挡,从第二偏光区域射出的光透过偏光板,由此将多个图像相对于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在以第二方向配置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在液晶透镜中折射能力被设定为规定大小,并且使从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使得从偏光控制部入射到液晶透镜的光,不管是来自第一偏光区域和第二偏光区域的哪个区域的射出光都透过偏光板,由此基于折射能力将多个图像相对于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

Description

指向性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向性显示器,在从多个方向观察2画面显示器或3D显示器(立体显示器)等情况下,可以在各个观察方向上同时显示不同图像。
背景技术
在以往,3D显示器等指向性显示器,在液晶面板等的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的前面,配置视差屏障或双凸状透镜、光学滤光器等图像分离器,分别限制表示各图像的图像光的射出方向,由此实现在各个观察方向上显示不同的图像(以下称为“指向性显示”)。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关于使用了视差屏障的指向性显示器的例子,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关于使用了光学滤光器的指向性显示器的例子。
作为以往的3D显示器的指向性显示器中,存在如下问题,只有在以预先确定的方向(以下,称为“基准方向”或“纵向”)配置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面的纵和横的方向情况下,才能显示3D图像(三维图像、立体图像),在相对于纵向配置以相反方向(90度旋转的方向,以下,称为“横向”)配置图像显示面的纵和横的方向的情况下不能显示3D图像。另外,作为以往的2画面显示器的指向性显示器中,无论纵向还是横向2画面的分离都是可能的,但存在纵向时分离方向变成水平方向(横方向),而在横向时变成垂直方向(纵方向)这一问题。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指向性显示器,解决上述问题,不仅在纵向配置即使在横向配置中也和纵向情况相同,从多个方向观察时,可以在各个观察方向上同时显示不同图像。
此外,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3以及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利用第一偏光控制单元和配置在第一偏光控制单元前面的第二偏光控制单元的组合解决了上述问题点的指向性显示器的发明。可是,在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的指向性显示器中,相对于第一偏光控制单元的偏光控制区域的图案高精度设置第二偏光控制单元的偏光控制区域的图案很困难,所以横向配置时多个图像的分离性能不充分。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81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3316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337496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6-3378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向性显示器,其不仅在纵向配置中即使在横向配置中也和纵向配置时一样,从多个方向观察时可以在各个观察方向上分别高精度分离显示不同图像。
本发明是为达成上述目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以作为下面的方式或适用例实现。
[适用例1]一种指向性显示器,可以在相互不同的多个观察方向上分别分离显示在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面上显示的多个图像,具备:
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前面的偏光控制部;
配置在所述偏光控制部的前面的液晶透镜;以及
配置在所述液晶透镜的前面的偏光板,
所述偏光控制部具有使入射的光分别变化为具有相互不同偏光轴的光的第一偏光区域和第二偏光区域,
所述液晶透镜包括透镜层和液晶层,该透镜层包括具有规定折射率的多个透镜,通过使所述液晶层的取向状态发生变化,能够使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使所述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发生变化,并且使入射到所述液晶透镜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
(i)在以所述图像显示面的纵和横的方向被预先确定的第一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在所述液晶透镜中,将所述折射能力无效,并且使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使得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中,从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射出的光被所述偏光板遮挡,且从所述第二偏光区域射出的光透过所述偏光板,由此相对于所述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所述多个图像,
(ii)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使所述图像显示面的纵和横的方向颠倒的第二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在所述液晶透镜中,将所述折射能力设定为规定大小,并且使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使得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到所述液晶透镜的光,不管是从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的哪个区域射出的光,都透过所述偏光板,由此基于所述折射能力相对于所述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所述多个图像。
在适用例1的指向性显示器中,在将显示面板配置为第一方向(纵向)的状态下,从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中、从第一偏光区域射出的光被偏光板遮挡,从第二偏光区域射出的光透过偏光板,由此可以分别限制多个图像的观察方向,可以在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多个图像。并且,在将显示面板配置为第二方向(横向)的状态下,根据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得以分别限制多个图像的观察方向,可以在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多个图像。由此,无论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哪个配置,从多个方向观察时,都可以在各个观察方向分别高精度的分离显示不同的图像。
[适用例2]根据适用例1记载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按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状态下,沿着相对于所述图像显示面的纵方向和横方向倾斜的方向配置。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第一偏光区域和第二偏光区域,在以第一方向配置了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可以分别限制多个图像的观察方向,在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多个图像。
[适用例3]根据适用例1或适用例2记载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的所述透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按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状态下,半圆柱状的所述多个透镜沿着横方向具有曲面地排列多个。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液晶透镜的透镜层,在以第二方向配置了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可以分别限制多个图像的观察方向,在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多个图像。
[适用例4]根据适用例1至适用例3中任一个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控制部由具有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的相位差板构成。
[适用例5]根据适用例1至适用例3中任一个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控制部由具有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的液晶面板构成。
通过上述适用例4或适用例5那样构成偏光控制部,在将显示面板配置为第一方向的状态下,能够用偏光板遮挡从第一偏光区域射出的光,在偏光板中透过从第二偏光区域射出的光,在将显示面板配置为第二方向的状态下,无论是从第一偏光区域和第二偏光区域的哪一个射出的光,都能够透过偏光板。
[适用例6]根据适用例1至适用例5中任一个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设为小于所述规定大小的中间状态,在所述多个观察方向上显示相同的图像。
通过将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设为小于规定大小的中间状态,可以在多个观察方向上显示相同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指向性显示器的显示部和驱动部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纵向配置时的显示部10的内部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从观察者30侧观察纵向配置时的液晶面板14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从观察者侧观察纵向配置时的相位差板16的相位差层162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纵向配置时的液晶透镜17的说明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在纵向配置时透过显示部10的图像光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在纵向配置时观察者30以左眼30L视觉识别的图像和以右眼30R视觉识别的图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纵向配置时透过了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光被遮挡,只有透过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光到达观察者30的理由的说明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在横向配置时透过显示部10的图像光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从观察者30侧观察横向配置时的液晶面板14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在横向配置时观察者30以左眼30L视觉识别的图像和以右眼30R视觉识别的图像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横向配置时从各像素射出的光无论是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和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中的哪一个都透过偏光板18的理由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显示部
10D…面
11…背光灯
12…显示面板
13…入射侧偏光板
14…液晶面板
15…射出侧偏光板
16…相位差板
17…液晶透镜
18…偏光板
20…驱动部
30…观察者
30L…左眼
30R…右眼
141…入射侧玻璃基板
142…液晶层
143…射出侧玻璃基板
161…玻璃板材
162…相位差层
162a、162b…偏光控制区域
171…入射侧玻璃板材
172…透镜构件
172a…圆柱形透镜
173…液晶层
174…射出侧玻璃板材
1000…指向性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实施例按照下面顺序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A.指向性显示器的概要:
B.纵向配置时的构成和动作:
C.横向配置时的构成和动作:
D.效果:
E.变形例:
A.指向性显示器的概要:
图1是示意地表示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指向性显示器的显示部和驱动部的说明图。本实施例中的指向性显示器1000,由显示部10和驱动显示部10的驱动部20构成。该指向性显示器1000,无论在如图1(A)所示那样将显示部10设为基准配置(称为“纵向配置”)和如图1(B)所示那样将显示部10设为横向配置中的哪一种情况,都将在显示部10显示的不同的2个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离为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方向和右眼30R的方向,能使观察者30视觉识别,是3D显示器。此外,下面将用观察者30左眼30L视觉识别的第一图像也称为“左眼用图像”,用观察者30右眼30R视觉识别的第二图像也称为“右眼用图像”。
在这里,所谓“横向配置”意思是,在作为基准配置的纵向配置中,在从观察者30侧观察显示部10的面10D(下面,称为“图像显示面”)内,将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作为A(横方向),将沿着垂直方向的方向规定为B(纵方向)的情况下,为了将方向A作为垂直方向将方向B作为水平方向而使显示部10旋转90度配置。
下面,关于本实施例中的指向性显示器1000的构成和动作,分纵向配置时和横向配置时进行说明。
B.纵向配置时的构成和动作
图2是示意地表示纵向配置时的显示部10的内部构成的说明图。显示部10,如图2所示那样,具备背光灯11、配置在背光灯11前面的显示面板12、配置在显示面板12前面的相位差板16、配置在相位差板16前面的液晶透镜17、配置在液晶透镜17前面的偏光板18。此外,相位差板16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本发明的偏光控制部。
显示面板12由液晶面板14和夹住液晶面板14而配置的2个偏光板(入射侧偏光板和射出侧偏光板)13、15构成。
入射侧偏光板13和射出侧偏光板15,分别只透过入射的光中具有等于设定的偏光轴的偏光轴的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入射侧偏光板13具有从观察者30侧看以水平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约135°的偏光轴。此外,下面,只要没有特别的记载,偏光轴的角度表示从观察者30侧看以水平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另外,射出侧偏光板15具有约45°的偏光轴。
液晶面板14,具备液晶层142和夹住液晶层142而设置的2个玻璃基板141、143(入射侧玻璃基板、射出侧玻璃基板)。入射侧玻璃基板141上设置着像素电极(图示省略),射出侧玻璃基板143上设置着对置电极(图示省略)。并且,在被这2个玻璃基板141、143夹着的液晶层142中,按照驱动部20(参照图1)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变化(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化,使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变化。此外,驱动部20输出的驱动信号基于表示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号生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构成液晶层142的液晶,使用TN(Twisted Nematic)液晶。这时候,根据各像素(图中,用虚线表示的区域或用单点划线表示的区域)的电极间的施加电压各个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变化,对应施加电压低的液晶部分即OFF状态的像素,使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变化约90°射出,对应施加电压高的液晶部分即ON状态的像素,几乎不使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变化直接射出。
图3是示意地表示从观察者30侧观察纵向配置时的液晶面板14的状态的说明图。液晶面板14如图3所示,沿着A方向(水平方向)和B方向(垂直方向),矩阵状配置多个像素。各像素如上述,根据由驱动部20(参照图1)分别给出的驱动信号,使来自入射侧偏光板13的入射光的偏光轴变化并射出。这时,射出侧偏光板15,只透过来自液晶面板14的入射光中具有等于射出侧偏光板15的偏光轴的偏光轴的光。该结果,从显示面板12射出的光,具有等于射出侧偏光板15的偏光轴的偏光轴,并且,是按照基于图像信号生成的驱动信号亮度变化的光,成为表示图像信号表现的图像的图像光。
此外,纵向配置时的液晶面板14的各像素中,左眼用图像Lp(第一图像)的像素和右眼用图像Rp(第二图像)的像素分别被分配成方格状(阶梯状)配置。另外,液晶面板14的各像素中,设置着沿B方向排成条状的R(红)、G(绿)、B(蓝)的颜色滤光器(图2中图示省略)。
图2的相位差板16具备玻璃板材161和玻璃板材161的板面上设置的相位差层162。相位差层162由具有2种不同偏光轴的偏光控制区域162a、162b构成。
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配置在连接对应液晶面板14的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用单点划线框表示)和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线(虚线)上,同时配置在连接对应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用虚线框表示)和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线(虚线)上。另外,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配置在连接对应液晶面板14的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和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线(单点划线)上,同时配置在连接对应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和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线(单点划线)上。
图4是示意地表示从观察者30侧观察纵向配置时的相位差板16中包括的相位差层162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4的各像素中,因为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和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以方格状分配着,据此,2个偏光控制区域162a、162b,如图4所示,配置成方格状(阶梯状)。
另外,相位差层162的偏光控制区域162a、162b,具有使透过的光的偏光轴变化为相对各自偏光轴线对称的偏光轴的功能。具体的,相位差层162的偏光控制区域162a、162b,具有对入射的光赋予λ/2的相位差的功能,相对各自的偏光轴例如具有角度α的偏光轴的光,变化为相对各自的偏光轴具有角度-α的偏光轴的光射出。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有着约75°的偏光轴,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有着约15°的偏光轴。
液晶透镜17,具有按照由驱动部20施加的驱动信号,以有折射能力的状态和没有折射能力的状态2种状态工作的功能。
图5是示意地表示纵向配置时的液晶透镜17的说明图。图5(A)示意地表示从观察者30侧看液晶面板17的状态,图5(B)示意地表示沿着图5(A)的a-a线从侧方看液晶透镜17的状态。如图5所示,液晶透镜17具备入射侧玻璃板材171、射出侧玻璃板材174、透镜构件172和液晶层173。2个玻璃板材171、174,表面具有透明电极(图示省略),作为基板整体具有透光性。
透镜构件172由具有透光性的物质组成。作为透光性物质,可以采用作为紫外线硬化树脂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等合成树脂或玻璃等折射率基本恒定的物质。透镜构件172如图5(B)所示,是多个圆柱形透镜172a沿着B方向排列的双凸状透镜。
液晶层173由透镜构件172和射出侧玻璃板材174之间填充的液晶构成。该液晶按照2个玻璃板材171、174所设有的透明电极(图示省略)之间的施加电压取向方向发生变化,由此折射率变化。具体的,例如,具有以下特性,施加电压是0V时将液晶层173置为OFF状态,同时折射率变为N2,施加电压是规定的电压V1时,将液晶层173置为ON状态,同时折射率变为N1(<N2)。这里,施加电压是0V时的折射率N2和构成透镜构件172的透光性物质的折射率(N2)相同。此外,作为构成液晶层173的液晶,可以采用例如三联苯类液晶或二苯乙炔类液晶等。并且,从这些多种液晶中选择折射率的变化范围内包括折射率N1、N2的光学特性的液晶。折射率成为N1时的电压V1可以通过实验求出并设定。
此外,在纵向配置时,该液晶透镜17,利用驱动部20将施加在透明电极间的电压设置为0V,由此将液晶层173置为OFF状态,同时折射率成为N2,透镜构件172的折射能力(液晶透镜17的折射能力)被无效。另一方面,在后述的横向配置时,利用驱动部20将施加在透明电极间的电压置为V1,由此将液晶层173置为ON状态,同时折射率成为N1,透镜构件172的折射能力(液晶透镜17的折射能力)被置为有效。
图2的偏光板18和显示面板12的入射侧偏光板13以及射出侧偏光板15一样,只透过入射的光中具有等于设定的偏光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振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偏光板18设为具有和显示面板12的射出侧偏光板15相同约45°的偏光轴。
图6是示意地表示在纵向配置时透过显示部10的图像光的说明图。从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向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方向行进的光SLb,透过偏光板18入射到左眼30L。另外同样,从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向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方向行进的光SRb,也透过偏光板18入射到右眼30R。另一方面,如后面所述,从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向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方向行进的光SLa,被偏光板18遮挡,不到达观察者30的右眼30R。同样的,从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向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方向行进的光SRa,也被偏光板18遮挡,不到达观察者30的左眼30L。即,在纵向配置时,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光被遮挡,只有透过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光到达观察者30。据此,如图7所示,观察者30的左眼30L只能视觉识别左眼用图像Lp,观察者30的右眼30R只能视觉识别右眼用图像Rp。另外,图7是示意地表示在纵向配置时观察者30以左眼30L视觉识别的图像和以右眼30R视觉识别的图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纵向配置时透过了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光被遮挡,只有透过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光到达观察者30的理由的说明图。此外,在图8中,虚线表示显示面板12的2个偏光板13、15,相位差板16,液晶透镜17以及偏光板18的偏光轴的角度。另外,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入射光的偏光轴的角度,带箭头的实线表示透过光的偏光轴的角度。
从背光灯11射出的具有随机的偏光轴的光中,只有具有等于入射侧偏光板13的约135°的偏光轴的偏光轴的光,透过入射侧偏光板13。射出了入射侧偏光板13的光,入射液晶面板14,以偏光轴旋转90°的状态被射出。即,透过了液晶面板14的光,有约45°的偏光轴。并且,射出了液晶面板14的光,透过具有约45°的偏光轴的射出侧偏光板15。并且,透过了射出侧偏光板15的光入射到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或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
入射到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和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光,变为相对各自偏光轴线对称的偏光轴并透过。具体的,如上所述,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偏光轴是约75°,入射到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光的偏光轴是约45°,因此从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射出的光的偏光轴变为约105°。另一方面,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偏光轴是约15°,入射到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光的偏光轴是约45°,因此从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射出的光的偏光轴变为约165°。
并且,射出了相位差板16的光,透过液晶透镜17。此时,液晶透镜17,因为将透明电极间施加的电压置为0V,液晶层173被置为OFF状态,所以液晶透镜17的液晶层173作为使入射光的偏光轴变化为具有相对规定的偏光轴线对称的偏光轴的光的功能部动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液晶层173有约120°的偏光轴。因此,入射到液晶透镜17的光,变化为相对约120°的偏光轴线对称的偏光轴,透过液晶透镜17。具体的,从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射出的光,成为约135°的偏光轴,从液晶透镜17被射出,从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射出的光,成为约75°偏光轴被射出。
从液晶透镜17射出的光中,透过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具有约135°的偏光轴的光,具有相对偏光板18的约45°的偏光轴垂直的偏光轴,因此得以被偏光板18遮挡。如图2所示,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配置在连接显示面板12的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和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线上,所以可以抑制从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入射到右眼30R。并且,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配置在连接显示面板12的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和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线上,所以可以抑制从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入射到左眼30L。
另一方面,从液晶透镜17射出的光中,透过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具有约75°的偏光轴的光,相对偏光板18的约45°的偏光轴不垂直,因此通过偏光板18变化为具有约45°的偏光轴的光,从偏光板18射出。如图2所示,相位差板16的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配置在连接显示面板12的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和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线上,所以可以使从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入射到左眼30L。并且,相位差板16的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配置在连接显示面板12的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和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线上,所以可以使从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入射到右眼30R。
如上,在纵向配置时,只有表示左眼用图像Lp的图像光入射观察者30的左眼30L,只有表示右眼用图像Rp的图像光入射观察者30的右眼30R,由此观察者30得以用左眼30L只视觉识别左眼用图像Lp,用右眼30R只视觉识别右眼用图像Rp。其结果观察者30得以视觉识别3D图像。
C.横向配置时的构成和动作
图9是示意地表示在横向配置时透过显示部10的图像光的状态的说明图。
这里,横向配置时,液晶面板14的各像素中,如图10所示,左眼用图像Lp(第一图像)的像素和右眼用图像Rp(第二图像)的像素,以和图2所示的纵向配置时不同的状态分配。
图10是示意地表示从观察者30侧观察横向配置时的液晶面板14的状态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横向配置时的液晶面板14的各像素中,左眼用图像Lp(第一图像)的像素和右眼用图像Rp(第二图像)的像素,按照沿着A方向(垂直方向)排列的像素列交替排列,分配成条状配置。
另外,液晶透镜17在横向配置时如纵向配置时的说明中使用图5说明的那样,通过驱动部20(图1)驱动,相对透镜构件172的透光性物质的折射率N2将液晶层173的折射率设为N1(<N2),以使折射能力有效。此外,作为双凸状透镜作用的透镜构件172的各圆柱形透镜172a,和作为图像分离器使用了圆柱形透镜的3D显示器的情况相同,将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列和从观察者30侧看其左边横排的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的1列作为一组,对应各组排列。例如,图9所示中心的圆柱形透镜172a(2)对应中心的2个像素PL2、PR2,左边横排的圆柱形透镜172a(1)对应左边横排的2个像素PL1、PR1,右边横排的圆柱形透镜172a(3)对应右边横排的2个像素PL3、PR3。
此外,关于上述构成以外的其它构成,除了配置的方向不同这点,基本和纵向配置时构成相同,所以说明省略。
横向配置时,从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和从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射出的的图像光,如后面所述,无论是入射到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和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哪一个,都透过偏光板18。并且,例如图9所示,从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PL2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对应配置的圆柱形透镜172a(2)的光SL1,通过圆柱形透镜172a(2)的折射能力被导入以在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位置成像。另外同样,从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PR2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对应配置的圆柱形透镜172a(2)的光SR1,通过圆柱形透镜172a(2)的折射能力被导入以在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位置成像。即,各圆柱形透镜172a,将从对应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在观察者的眼睛的位置成像这样构成。另一方面,从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PL2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没有对应配置的圆柱形透镜172a(1)的光SL2,不导入观察者30眼睛的位置。同样,从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PR2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没有对应配置的圆柱形透镜172a(3)的光SR2,也不导入观察者30眼睛的位置。此外,从其它像素射出的光也相同。据此,如图11所示,观察者30的左眼30L只视觉识别左眼用图像Lp,观察者30的右眼30R只视觉识别右眼用图像Rp。此外,图11是示意地表示在横向配置时观察者30以左眼30L视觉识别的图像和以右眼30R视觉识别的图像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横向配置时从各像素射出的光无论是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和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中的哪一个都透过偏光板18的理由的说明图。此外,在图12中,虚线表示显示面板12的2个偏光板13,15、相位差板16、液晶透镜17和偏光板18的偏光轴的角度。另外,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入射光的偏光轴的角度,带箭头的实线表示透过光的偏光轴的角度。
和纵向配置时相同,透过了显示面板12和相位差板16的光中,透过了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光成为具有约105°偏光轴的光,透过了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光成为具有约165°的偏光轴的光。
并且,射出了相位差板16的光,透过液晶透镜17。此时,液晶透镜17,因为将透明电极间施加的电压置为V1,液晶层173被置为ON状态,所以液晶透镜17的液晶层173不具有在OFF状态下具有的使入射光的偏光轴变化的功能,入射的光的偏光轴直接透过。具体的,从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射出的光,保持约105°的偏光轴从液晶透镜17被射出,从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射出的光,保持约165°的偏光轴从液晶透镜17被射出。
从液晶透镜17射出的光中,透过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的具有约105°的偏光轴的光,具有相对偏光板18的约45°的偏光轴不垂直的偏光轴,所以不被偏光板18遮挡,变化为具有约45°的偏光轴的光被射出。另外,透过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具有约165°的偏光轴的光,也具有相对偏光板18的约45°的偏光轴不垂直的偏光轴,所以不被偏光板18遮挡,变化为具有约45°的偏光轴的光被射出。
因此,从左眼用图像Lp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和从右眼用图像Rp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无论是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和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中的哪一个,都能够透过偏光板18。据此,从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了各自对应的圆柱形透镜172a的光被导入,在观察者30左眼30L位置成像,观察者30的左眼30L只能视觉识别左眼用图像Lp。另外,从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了各自对应的圆柱形透镜172a的光被导入,在观察者30右眼30R位置成像,观察者30的右眼30R只能视觉识别右眼用图像Rp。
如上,即使在横向配置时,只有表示左眼用图像Lp的图像光入射观察者30的左眼30L,只有表示右眼用图像Rp的图像光入射观察者30的右眼30R,所以观察者30得以用左眼30L只视觉识别左眼用图像Lp,用右眼30R只视觉识别右眼用图像Rp。其结果是观察者30视觉识别3D图像成为可能。
D.效果
本实施例的指向性显示器1000,纵向配置时,由驱动部20驱动液晶透镜17,使液晶透镜17的折射能力无效,用偏光板18遮挡从左眼用图像Lp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向观察者30的右眼30R入射的光,同时用偏光板18遮挡从右眼用图像Rp射出的图像光中,透过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向观察者30的左眼30L入射的光,由此使左眼用图像Lp只入射左眼30L,同时使右眼用图像Rp只入射右眼30R,可以使观察者30视觉识别3D图像。另外,在横向配置时,由驱动部20驱动液晶透镜17,使液晶透镜17的折射能力有效,使从左眼用图像Lp射出的图像光在观察者30的左眼30L位置成像,同时使从右眼用图像Rp射出的图像光在观察者30的右眼30R位置成像,由此可以使观察者30视觉识别3D图像。因此,本实施例的指向性显示器1000,无论在纵向配置了显示部10和横向配置了显示部10的哪一种情况下,使观察者30视觉识别3D图像都是可能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指向性显示器1000中,纵向配置时,为了遮挡从对应液晶面板14的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被射出、朝向观察者30右眼30R的图像光,同时遮挡从对应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被射出、朝向观察者30左眼30L的图像光,只要高精度设定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和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的配置就可以了,横向配置时,为了使从对应液晶面板14的左眼用图像L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在观察者30的左眼30L的位置成像,同时使从对应液晶面板14的右眼用图像Rp的各像素射出的图像光在观察者30的右眼30R的位置成像,只要高精度设定液晶透镜17的透镜构件172中包括的各圆柱形透镜172a的配置就可以了,所以无论纵向配置和横向配置的哪一个,实现画质恶化低的3D图像显示都是可能的。
E.变形例:
此外,上述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以独立权利要求要求权利的要素以外的要素是附加的要素,可以适当省略。另外,该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方式下实施都是可能的,例如如下的变形也是可能的。
E1.变形例1:
上述实施例的指向性显示器1000,以通过使观察者左眼和右眼分别视觉识别不同图像,具有使观察者视觉识别3D图像的3D显示器功能的指向性显示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具有向多个观察者分别提供不同的2维图像的多画面显示器功能的指向性显示器也可以适用。
E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具有2种不同的偏光控制区域162a、162b的相位差板16,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液晶面板。即,可以使用能实现作为偏光控制部的功能的各种光学构件,该偏光控制部具有可以将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分别变化为2种不同偏光轴的2种偏光控制区域。
E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相位差板16的偏光控制区域162a、162b以方格状(阶梯状)配置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此,将相位差板16的偏光控制区域162a、162b沿规定的方向(图4的B方向)延伸配置也可以,沿着相对方格状以外的水平方向(横方向)以及垂直方向(纵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配置也可以。
E4.变形例4: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的液晶面板14,使用利用具有90°旋光性的TN液晶的TN方式,夹着液晶面板14而相对配置的入射侧偏光板13和射出侧偏光板15,具有相互正交的偏光轴,以上述情况为例说明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VA(Vertical Alignment)方式和ECB(ElectricallyControlled Birefringence)方式等其他方式的液晶面板。这种情况,例如,如果使用VA方式,则由具有相同偏光轴的偏光板构成夹着液晶面板14而配置的入射侧偏光板13和射出侧偏光板15,同时为了对应液晶面板14、入射侧偏光板13以及射出侧偏光板15的偏光轴,设定相位差板16、液晶透镜17和偏光板18的偏光轴就可以了。
E5.变形例5: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了将入射侧偏光板13、射出侧偏光板15、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液晶透镜17和偏光板18的偏光轴分别设定为约135°、约45°、约75°、约15°、约120°、约45°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入射侧偏光板13、射出侧偏光板15、相位差板16的第一偏光控制区域162a、第二偏光控制区域162b、液晶透镜17和偏光板18的偏光轴设定为上述值以外的值。这时候,通过优化偏光轴,在横向配置显示部的情况下,希望减少入射到偏光板18的光的偏光轴变化为偏光板18的偏光轴时产生的损失。由此,使观察者视觉识别明亮的图像成为可能。
E6.变形例6:
上述实施例的指向性显示器1000,基本上是使观察者视觉识别3D图像或多画面图像的装置,但由驱动部20驱动液晶透镜17,以使液晶透镜17的液晶层173的状态为ON状态和OFF状态的中间状态,将多个图像的分离置为不完全状态,由此将2维图像提供给观察者也是可能的。

Claims (9)

1.一种指向性显示器,可以将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面上显示的多个图像相对于相互不同的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显示,该指向性显示器具备:
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前面的偏光控制部;
配置在所述偏光控制部的前面的液晶透镜;和
配置在所述液晶透镜的前面的偏光板;
所述偏光控制部具有使入射的光分别变化为具有相互不同偏光轴的光的第一偏光区域和第二偏光区域,
所述液晶透镜包括透镜层和液晶层,该透镜层包括具有规定折射率的多个透镜,通过使所述液晶层的取向状态发生变化,能够使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使所述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发生变化,并且使入射到所述液晶透镜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
(i)在以所述图像显示面的纵和横的方向被预先确定的第一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在所述液晶透镜中,使所述折射能力无效,并且使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以使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中,从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射出的光被所述偏光板遮挡,且从所述第二偏光区域射出的光透过所述偏光板,由此相对于所述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所述多个图像,
(ii)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使所述图像显示面的纵和横的方向颠倒后的第二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在所述液晶透镜中,将所述折射能力设定为规定大小,并且使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的光的偏光轴发生变化,使得从所述偏光控制部入射到所述液晶透镜的光,不管是从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射出的光都透过所述偏光板,由此基于所述折射能力相对于所述多个观察方向分别分离所述多个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按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状态下,沿着相对于所述图像显示面的纵方向和横方向倾斜的方向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透镜的所述透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按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状态下,半圆柱状的所述多个透镜按照沿横方向具有曲面的方式排列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透镜的所述透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按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状态下,半圆柱状的所述多个透镜按照沿横方向具有曲面的方式排列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控制部由具有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的相位差板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控制部由具有所述第一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偏光区域的液晶面板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设为小于所述规定大小的中间状态,在所述多个观察方向上显示相同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设为小于所述规定大小的中间状态,在所述多个观察方向上显示相同的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向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配置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液晶透镜的折射能力设为小于所述规定大小的中间状态,在所述多个观察方向上显示相同的图像。
CN2008100956804A 2007-05-09 2008-05-07 指向性显示器 Active CN101303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4306 2007-05-09
JP2007124306A JP5018222B2 (ja) 2007-05-09 2007-05-09 指向性表示ディスプレ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3456A CN101303456A (zh) 2008-11-12
CN101303456B true CN101303456B (zh) 2011-05-11

Family

ID=3952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56804A Active CN101303456B (zh) 2007-05-09 2008-05-07 指向性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23188B2 (zh)
EP (1) EP1991009B1 (zh)
JP (1) JP5018222B2 (zh)
KR (1) KR20080099782A (zh)
CN (1) CN1013034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4905A (ja) * 2004-03-24 2005-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2011029161A (ja) * 2009-06-26 2011-02-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立体表示装置
JP2011017825A (ja) * 2009-07-08 2011-01-27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359829B2 (ja) * 2009-12-03 2013-12-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レンズと、それを用いた焦点距離可変眼鏡
TWI407195B (zh) * 2009-12-30 2013-09-01 Unique Instr Co Ltd A full-scre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1086874A1 (ja) * 2010-01-12 2011-07-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US8223279B2 (en) * 2010-01-20 2012-07-17 Shenzhen Super Perfect Optics Limited Three-dimensional (3D)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KR101707607B1 (ko) * 2010-03-04 2017-0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5630045B2 (ja) * 2010-03-19 2014-1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TW201133032A (en) * 2010-03-23 2011-10-01 Unique Instr Co Ltd Multi-function LCD parallax grating device
JP2012063704A (ja) * 2010-09-17 2012-03-29 Sony Corp 表示装置
CN102156353B (zh) 2010-10-15 2012-06-27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二维/三维可转换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个人数字助理及电脑
TWI551893B (zh) * 2011-01-24 2016-10-01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3d顯示裝置及3d顯示系統
TW201243434A (en) * 2011-04-29 2012-11-01 Unique Instr Co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screen bending
KR20130012780A (ko) * 2011-07-26 2013-0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2438166A (zh) * 2011-10-12 2012-05-0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CN102426409A (zh) * 2011-10-27 2012-04-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自聚焦液晶盒及相应的液晶显示屏
KR20130080517A (ko) * 2012-01-05 2013-07-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3차원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US8928824B2 (en) 2012-11-15 2015-0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lens unit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CN102944962B (zh) * 2012-11-15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组件以及立体影像显示器
JP6028975B2 (ja) * 2012-12-05 2016-11-24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TWI533032B (zh) * 2013-10-23 2016-05-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顯示器
KR20150053428A (ko) * 2013-11-08 2015-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렌즈 패널,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605214A (zh) * 2013-11-21 2014-02-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
CN103676302B (zh) * 2013-12-31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2d/3d显示切换的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方法
KR20150092430A (ko) 2014-02-04 2015-08-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524617B2 (ja) * 2014-06-26 2019-06-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986214B2 (en) 2014-07-22 2018-05-29 Barco, Inc.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time multiplexing of projection screens and projectors
KR20170088329A (ko) 2014-07-22 2017-08-01 바르코 인코포레이티드 색상의 파장 다중화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6014560A2 (en) 2014-07-22 2016-01-28 Barco,Inc.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polarizing reflective screens
KR102161620B1 (ko) * 2014-09-30 2020-10-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제어 유닛
US9726968B2 (en) 2014-10-27 2017-08-08 Barco, Inc.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screens with an array of micro-lenses or micro-mirrors
CN105093550A (zh) * 2015-09-02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2463171B1 (ko) 2015-12-24 2022-1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레이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274719B2 (en) * 2017-08-21 2019-04-30 Liqxtal Technology Inc. Optical system
US10810971B2 (en) * 2018-12-31 2020-10-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view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8355B1 (en) * 1996-12-17 2003-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 light shielding film to control incident light
CN1705906A (zh) * 2002-10-17 2005-12-0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和显示器件装载设备
CN1873471A (zh) * 2005-05-31 2006-12-06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6613B2 (ja) 1995-05-30 2000-10-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JP3426821B2 (ja) * 1995-12-07 2003-07-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縦方向および横方向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GB9623682D0 (en) * 1996-11-14 1997-01-08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US7292296B2 (en) * 2002-10-17 2007-11-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nd device including same
GB2403815A (en) * 2003-07-10 2005-01-12 Ocuity Ltd Birefringent lens array structure
JP2005181668A (ja) 2003-12-19 2005-07-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3次元映像表示装置
GB0500420D0 (en) * 2005-01-10 2005-02-16 Ocuity Ltd Display apparatus
JP4841868B2 (ja) 2005-06-03 2011-12-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94129A (ja) * 2005-09-29 2007-04-12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8355B1 (en) * 1996-12-17 2003-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 light shielding film to control incident light
CN1705906A (zh) * 2002-10-17 2005-12-0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和显示器件装载设备
CN1873471A (zh) * 2005-05-31 2006-12-06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81668A 2005.07.07
JP特开2006-337844A 2006.12.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91009A3 (en) 2014-03-12
JP5018222B2 (ja) 2012-09-05
US7623188B2 (en) 2009-11-24
EP1991009B1 (en) 2018-07-18
US20080278639A1 (en) 2008-11-13
EP1991009A2 (en) 2008-11-12
CN101303456A (zh) 2008-11-12
JP2008281674A (ja) 2008-11-20
KR20080099782A (ko) 200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3456B (zh) 指向性显示器
US7929066B2 (en) Stereoscopic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mplementation thereof
KR101277223B1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KR101201848B1 (ko) 입체영상 변환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CN102067020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97865B (zh) 多视图显示装置
JP2007219526A (ja) 立体画像変換パネル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063704A (ja) 表示装置
CN102809865A (zh) 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透镜
KR2012011514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1217855A (en) Multi-view display device
CN103926704A (zh) 透镜显示设备、液晶显示设备和驱动显示的方法
US2012003885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 barrier device
CN107728363B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78777B (zh) 立体影像显示器的显示面板
KR20120059953A (ko) 크로스 토크를 줄인 패턴드 리타더를 사용한 3차원 영상 표시장치
CN101923253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057441A1 (en) Three dimensional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286652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04028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CN102364385A (zh) 一种三维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KR101940763B1 (ko) 하이브리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CN202166803U (zh) 一种三维显示器
KR102041152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20140055532A (ko) 3차원 영상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12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12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