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0387B - 筛鼓 - Google Patents

筛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0387B
CN101300387B CN2006800406108A CN200680040610A CN101300387B CN 101300387 B CN101300387 B CN 101300387B CN 2006800406108 A CN2006800406108 A CN 2006800406108A CN 200680040610 A CN200680040610 A CN 200680040610A CN 101300387 B CN101300387 B CN 101300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ylinder
receive path
screen
mesh wire
feeding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06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0387A (zh
Inventor
K·林德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met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Metso Paper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so Paper Oy filed Critical Metso Paper Oy
Publication of CN101300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0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0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0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D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EFORE PASSING TO THE PAPER-MAKING MACHINE
    • D21D5/00Purification of the pulp suspension by mechanical mean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D5/02Straining or screening the pulp
    • D21D5/16Cylinders and plates for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per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一种筛鼓,该筛鼓包括筛缝(3)和接收通道(8),该接收通道(8)用于引导进给到筛鼓(1)的进给侧(10)的纤维浆悬浮液的渗过所述筛缝(3)的部分到筛鼓(1)的接收侧(9)。至少一个进给侧面(4)设置在筛缝(3)之间,所述接收通道(8)包括接收通道(8)的至少一个第一表面(5)和至少一个第二表面(6)。接收通道(8)整个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沿着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设置,该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1)的切线(18)的法线(19)进给,并设置为通过筛缝(3)。

Description

筛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和筛选纤维浆悬浮液的筛鼓,该筛鼓包括筛缝和用于将纤维浆悬浮液的渗过筛缝的部分引导到筛鼓接收侧的接收通道,所述纤维浆悬浮液进给到筛鼓的进给侧内;至少一个进给侧面设置在筛缝之间,该接收通道包括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一表面和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筛鼓的筛网丝,该筛网丝包括:至少一个基本上被指向筛鼓的进给侧的方向的进给侧面;至少一个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基本上被指向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基本上被指向和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方向相同的方向。
背景技术
筛鼓用于例如净化和筛选纤维浆悬浮液。例如,可通过将肩并肩紧靠在一起的平行筛网线紧固成圆柱形来制造筛鼓,从而需要尺寸的筛缝保持在筛网丝之间。筛网丝形成筛鼓的筛子或分选面。在使用筛子时,纤维浆悬浮液内的液体和筛缝尺寸决定的纤维部分能流过筛面的筛缝,从进给侧或筛鼓的进给空间到接收侧或筛鼓的接收空间,而在筛鼓进给侧的碎片、大尺寸的纤维、纤维束和欲筛留物质的剩余部分如同不合格品被从筛子除去。依靠实施例,筛鼓可以这样的方式实施,即筛鼓的接收侧形成在筛鼓的内侧或外侧。
图1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2的端部看时,现有技术中的筛鼓1和筛网丝2。图1示意性示出了三个筛网丝2,它们以一定距离一个接一个相邻设置,从而在它们之间保持有筛缝3。为了清楚起见,图1没有示出支承网丝或紧固筛网丝2的支承杆。根据图1,该筛网丝2包括:进给侧面4,基本上被引向筛鼓1的进给侧10或进给空间10的方向;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以及接收侧的端面7,该端面连接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6。当筛网丝2一个接一个放置时,在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6之间因此形成接收通道8,该接收通道从筛缝3延伸到接收侧9或接收空间9。因此,筛网丝2的进给侧面4在一起形成筛鼓的筛面16或分选面16,该筛鼓在筛网丝2之间具有筛缝3。从图1示出的筛鼓1的位置可以看出,筛鼓的进给侧10或进给空间10在筛网丝2的上面,而筛鼓1的接收侧9或接收空间9在筛网丝2之下。
在根据图1所示的筛鼓1中,筛网丝2的进给侧面4相对筛鼓1的切线倾斜,从而在筛网丝2一个接一个相邻设置时,在沿着箭头A所示的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上,进给侧10的若干表面4之间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台阶,即沿着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在前筛网丝2的进给侧面4的后部4’设置得高于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方向上,在后筛网丝2的进给侧面4的前部4”。这样的筛网丝2的进给侧面4的外形,其目的在于提供箭头B所示的顺时针旋转的剧烈的转动,从而分开纤维之间的粘结。之后,纤维浆悬浮液流入对纤维浆悬浮液里边的大颗粒形成机械障碍的筛缝3。在筛缝3之后,接收通道8的横截面积增大,在被引导进入接收空间9之前,纤维浆悬浮液的流速变慢。
箭头B表示的旋转在进给侧10的上方形成,因此,在筛缝3之前,所述旋转回转纤维浆悬浮液的流动方向,该回转方向和箭头A所示的筛面16上的纤维浆悬浮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因此,在沿着筛网丝2的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即如图1所示,箭头C示出的接收通道8的左侧边缘渗过筛缝3之后,纤维浆悬浮液打算继续该流动,这样,在接收通道8的右侧形成了更慢的流速区,如图1所示,在该区域内,流动更慢的纤维浆悬浮液中很容易形成箭头D表示的回流旋转,这会导致纤维旋转以及筛子压力损失的增加。在筛网丝2的进给侧面上更容易形成的是聚集杂质的停滞点11,由于从筛缝3到进给侧10排出时,冲洗流不能被引导到与筛面相同的方向,因此箭头E表示的筛网丝2的冲洗流不能净化所述杂质并将其沿着接收通道8往后引导。
US6273266公开文本示出了通过筛子冲洗流保持筛面清洁的方案。该公开文本示出的方案中,在筛网丝的进给侧上形成在筛缝上延伸的扩展,并沿着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方向,部分地在下一个筛网丝的进给侧面上延伸。根据该方案,所述扩展以这样的方式实施,从而在扩展的下表面与筛网丝的进给侧面之间形成角度,该角度范围从3到45度,优选地从5到25度。这样的扩展,使得在进给侧流体转动方向上,冲洗流沿着筛网丝的进给侧面的过程中,被从接收通道引导到进给侧上。此外,在流动可能转向到逆时针转动旋转过程中形成顺时针转动旋转。在筛网丝进给侧面上的停滞点的流动期内,沿着筛网丝进给侧面的冲洗流和逆时针转动旋转的冲洗一起形成一层流体,因此筛子比之前保持得更干净。然而,根据US6273266公开文本,筛子仍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接收通道上形成一部分流动更缓慢的纤维浆悬浮液,那么这里如前所述容易形成回流旋转,从而导致纤维旋转和筛子压力损失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改进的筛鼓。
根据本发明的筛鼓,其特征在于至少接收通道整个长度的三分之一沿着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相反方向设置,该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切线的法线进给到筛鼓内,并设置为穿过位于接收通道第一表面一侧上的筛缝的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筛鼓的筛网丝,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和进给侧面之间的角度是至少90度。
筛鼓包括筛缝和接收通道,该接收通道用于将进给到筛鼓进给侧的纤维浆悬浮液的渗过筛缝的部分引导到筛鼓的接收侧;至少一个进给侧面设置在筛缝之间,该接收通道包括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一表面和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接收通道全长的至少三分之一沿着与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流动相反方向设置,该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切线的法线进给到筛鼓内,并设置为穿过位于接收通道第一表面一侧上的筛缝的边缘。整个长度或接收通道的长度是指筛缝与筛鼓的接收侧之间沿着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测量的距离。
所述筛鼓具有这样的优点,即接收通道不会急剧打开,这样不会在接收通道产生更缓慢流动的区域,否则会导致纤维转动和筛鼓接收侧压力损失的增加。
根据所述筛鼓的实施例,所述筛鼓包括形成筛鼓筛面的多个筛网丝,筛缝设置在所述筛网丝之间,该筛网丝包括:至少一个进给侧面;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一表面和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这样筛网丝进给侧面设置为形成筛鼓的筛面,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上的在前的筛网丝的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与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上的在后的筛网丝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设置为在上述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接收通道。当通过筛网丝形成筛鼓时,会相当容易地实现该筛鼓。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的端部看时现有技术中的筛鼓1和筛网丝。
图2示意性示出了筛鼓轴向方向上,筛鼓基本结构的剖视总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端部看时的第二筛鼓和筛网丝。
图4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端部看时的第三筛鼓和筛网丝。
图5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端部看时的第四筛鼓和筛网丝。
图6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端部看时的第五筛鼓和筛网丝。
图7示意性示出了第六筛鼓,和
图8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端部看时的第七筛鼓和筛网丝。
为了清楚起见,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用简化方式示出。在附图中,类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意性示出了在筛鼓1的轴向方向上的筛鼓1的基本结构的横截面。筛鼓1包括围绕筛鼓整个圆周以便形成筛面16或分选面16的筛网丝15。筛缝3设置在筛网丝15之间,纤维浆悬浮液的液体通过该筛缝进给到筛鼓1的进给侧9,或者这种情况下进给到筛鼓1内;纤维中想要的部分能从筛鼓1的进给侧9流动到接收侧10,或者这种情况下,流到筛鼓外,同时碎片和太大的纤维、纤维束和其它要被分离的物质留在筛鼓1内以作为不合格品被除去。筛网丝15通常紧固到支承杆12或支承网丝12上。支承杆12在筛鼓1的轴向方向上以适当间隔设置,从而使筛网丝15保持足够的刚性而牢固地保持在合适的地方。支承环13也可以围绕支承杆12安装,所述支撑环支承住支承杆13并在筛鼓1内接收由压力差所产生的力,该压力差由筛鼓的不同侧上压力不同的变化产生,并因此加强了筛鼓1的结构。图2还示出了安装到筛鼓1端部的端环14,所述端环使得筛鼓1被支承在筛子的框架上。
图2至6以及8示出了筛鼓1由筛网丝15形成的筛面16。筛鼓1的筛面16也可以由初始密封的圆柱结构,通过在该结构上设置筛缝3和接收通道8,例如使用机械加工或电火花加工而形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同筛子和筛鼓的结构、制造和操作原理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图3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15端部看时的第二筛鼓1和筛网丝15。为了清楚起见,图3没有示出筛鼓1的支承杆12和支承环13。图3示出了三个筛网丝15一个接一个相邻放置,上述筛网丝至少部分地沿筛网丝15的纵向进程一个接一个地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在筛网丝之间设置筛缝。每个筛网丝15都包括进给侧面4,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和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筛缝3将图3中示出的筛网丝15左侧上的表面分为两部分,从而在筛鼓1的进给侧10上的与所述筛网丝15的表面的筛缝3相关的部分为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而在筛鼓1的接收侧上的所述筛网丝15的表面的部分是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因此,筛缝3是限制从进给侧10到筛鼓接收侧9通过的纤维尺寸的结构。实际上形成筛缝3的是一点,该点在纤维浆悬浮液从筛鼓1的进给侧10流动到接收侧9时,相邻两筛网丝15彼此的距离、或者其它筛缝3之间的距离、又或者相应结构的表面是最小的,这意味着在该处,相对于纤维浆悬浮液流动方向基本上为横向的两相邻筛网丝15批次的距离,或者由筛缝3形成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又或者相对于纤维浆悬浮液流动方向基本上为横向的相应结构彼此的距离是最小的。筛网丝15相互相接设置,从而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上,第一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上,后一个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一起限制了接收通道8,通过该接收通道8,纤维浆悬浮液渗透筛缝3的部分从筛鼓的进给侧10转移到接收侧9。纤维浆悬浮液基本上沿筛鼓的圆周方向进给,这意味着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因而基本上沿筛鼓的圆周方向,如图所示。依靠所述实施例,筛鼓1自然也可以这样的方式实施,即筛鼓1的接收侧9设置在筛鼓1内。
根据图3,每个筛网丝15还包括接收侧的端面7,该端面7与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以及第二表面6相连。在图3所示情况中,端面基本上为圆周的一段圆弧形状。此外,根据图3的筛网丝15包括进给侧的端面17,该端面17与进给侧面4以及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相连。在图3所示情况中,端面基本上是一平面。图3的筛鼓1中,筛网丝15也可以彼此相邻设置,从而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上,如箭头A所示,在相邻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间形成台阶,从而,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上,在前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的后部4’要高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上,在后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的前部4”。因此,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在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流动方向A上倾斜地升高。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形成筛鼓1的筛面16。
根据图3,筛鼓1的筛面16设置有梯度,从而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上的在前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的后部4’要高于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上的在后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的前部4”。因此,在筛面16上欲达到的目标是顺时针转动的汹涌的旋转,如箭头B所示,这样纤维之间的粘结物被分开。之后,纤维浆悬浮液流到对大颗粒造成机械障碍的筛缝3。
根据图3的筛鼓1的筛网丝15如此实现,从而进给侧面4、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和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都形成连续的弯曲表面。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如此实现,从而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的仰角γ设置在筛缝3处,在筛鼓1的切线与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之间,所述切线在图3中以虚线18表示。该仰角范围例如从0到45度,优选地从5到20度。仰角可以是不变或改变的,它也可以在进给侧面4的一部分为0,但该仰角平均应大于0以便在纤维浆悬浮液的流动方向上与筛缝3形成台阶,该台阶产生箭头B表示的旋转,这是筛子的操作所必需的。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这样实现,从而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的方向角度α设置在筛鼓1的切线18和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之间。方向角度α的大小可发生改变,至少在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是例如90到170度之间,优选地在110到16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130到150度之间,这取决于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的仰角γ。方向角越大,靠近筛缝3的纤维浆悬浮液的流动方向在回流旋转B的方向上改变越小,压力损失减少,那么筛鼓1的进给侧10的表面上以及接收通道8的表面上出现的磨损越少。因此,优选地,选择足够大的方向角α。然而,限制接收通道8在进给流动方向A的相反方向上的走向的是接收通道8的延伸,并因此导致能量消耗的增加,接收通道8的净化可能更复杂。
依次形成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从而开度角β设置在由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和相邻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形成的接收通道8上,该开度角在往筛鼓1的接收侧9传递时增加或减小。开度角β的范围可以是5到45度之间,优选地在10到30度之间。根据图3,筛网丝15内的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以这样的方式改变,即在往筛鼓1的接收侧9传递时减小,这意味着图3中示出的β1大于β2。此外,根据图3,形成了筛鼓1内、筛网丝15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6,从而保持在两个相邻网丝15之间的接收通道8设置为在朝向筛鼓1的接收侧9打开之前,接收通道8转向筛鼓1的径向方向。
根据图3的筛鼓1和其筛网丝15实际上实现了这样的方案,在该方案中筛网丝15之间的接收通道8其整体设置在与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该纤维悬浮液相对于筛鼓切线18的法线19或想象的法线19进给到筛鼓1内并设置为通过筛缝3的边缘,该筛缝3位于接收通道8的第一表面5的一侧。因此,将筛鼓1切线18的法线19设置为穿过筛缝3的边缘,该边缘是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流动方向A上,筛缝3的后边缘。这个位置在图3中用箭头P表示。图3中,用虚线19表示筛鼓1切线18的法线19。实际上,该方案意味着接收通道8并不是急剧地打开,而是逐渐增大,这样不会由于突然地方向改变或分级而在技术上妨碍了悬浮液的流动,因而不会在接收通道上产生更慢的流动区域,否则会导致接收通道8内的回流旋转,并进一步导致筛鼓1的接收侧9,纤维旋转和压力损失的增加。此外,箭头B表示的、已经相对于纤维浆悬浮液在筛鼓1进给侧10的进给方向A往后转向的流动,可沿着这样一种方式形成的流动方向被引导到筛网丝15之间的筛缝3,该方式是指首先几乎不改变方向,该情况下纤维浆悬浮液的流速没有降低,在筛鼓1进给侧10产生的压力损失几乎可以忽略。
所述方案还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接收通道由箭头C表示的纤维浆悬浮液的流动方向在筛缝3之后不会突然地从切线方向转到射线方向,这也会导致不必要的压力损失。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箭头E表示的冲洗流或回流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即回流有效地冲洗筛网丝的进给侧面4,在筛缝3发生的由回流冲击导致的损失保持很少。在回流中,由附图标记F表示的逆时针转动旋转可在接近进给侧面的地方产生,该旋转加强了筛面16的净化。当接收通道8转到筛鼓1的射线方向时,筛鼓1的接收空间9的切线流不会影响筛鼓1或筛网丝15在筛子不同侧的操作。
当朝向筛鼓1的接收侧9传递时,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不是增大的,而是在往筛鼓1的接收侧9传递的过程中减小或保持不变。当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首先是足够大时,在接收通道8形成足够大的流动空间,提高了接收通道8的通过量。然而,开度角也可以不是很大,这样流体从接收通道8的壁上脱离。从一开始,在目前类型的接收通道上便形成了足够大的流动空间,接收通道8的流体横截面积优选地沿着接收通道的整个长度以这样的方式增大,即流体保持和接收通道8的壁的脱离。因此,接收通道导致的压力损失保持很小,避免了接收物质的卷曲,流体保持薄层状。考虑到这些因素,接收通道8保持高的通过量。接收通道8的流体横截面积的减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增加了流速,并在移动接收通道时很可能再次减小。这样额外的流速增加和减小可带来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接收通道8往接收侧9的流体横截面积减小可反过来也导致降低了接收通道8的冲洗流的效率,这样会使接收通道8部分没能净化,甚至被堵塞。因此,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的减小以致接收通道8的流体横截面积减小是不可取的。
图4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15端部看时的第三筛鼓1和筛网丝15。为了清楚起见,图4没有示出筛鼓1的支承杆12和支承环13。除了图4的筛网丝15进给侧面4上具有基本上直的表面外,根据图4的筛鼓和筛网丝15其基本上完全与图3所示方案一致。
图5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15端部看时的第四筛鼓1和筛网丝15。为了清楚起见,图5没有示出筛鼓1的支承杆12和支承环13。在图5所示的方案中,除了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是由两个表面部分5’和5”形成之外,根据图5的筛鼓1和筛网丝15其基本上完全与图4示出的方案一致;其中在接收通道8的延伸方向上,或者沿着筛鼓1的半径R方向在筛缝3之后的第一表面部分5’是连续弯曲的;而第二表面部分5”基本上是直的,并且在图5所示情况中也是沿着筛鼓1的半径R的方向,尽管该第二表面部分5”也可以自然地和筛鼓1的半径R成一定角度设置。考虑到流体没有急剧的方向改变或分级,表面部分5’和5”可方便地连接在一起。
此外,考虑到流体没有急剧的方向改变和分级,根据图5的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优选地由两个表面部分6’和6”连接在一起形成。在接收通道8延伸的方向上,在筛鼓1的半径R方向上设置在筛缝3之后的第一表面部分6’是连续弯曲的;而后一个表面部分6”基本上是直的,并且在图5所示情况中,也是在筛鼓1的半径R方向上,尽管它也可以自然地和筛鼓1的半径R成一定角度设置。根据图5的方案,设置在紧随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1是19度。在接收通道8的弯曲部分的末端,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2是22度,而在接收通道8直的部分的开度角β自然地为0度。根据图5的筛鼓1,也具有接收通道8变化的开度角β,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开度角β在接收通道8延伸方向上首先增大然后才减小。
在根据图3到5所有的方案中,接收通道8至少具有一个部分,该部分中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持续变化,即至少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或第二表面6包括持续弯曲的表面部分。
图8还示出了图5所示类型的筛鼓1,但该筛鼓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面部分5’和第二表面部分5”、以及接收通道8的第二表面的第一表面部分6’和第二表面部分6”没有角度地连接在一起。
图6示意性示出了从筛网丝15端部看时的第五筛鼓1和筛网丝15。为了清楚起见,图6没有示出筛鼓1的支承杆12和支承环13。在图6所示方案中,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6基本上是直的表面,接收通道8朝向筛鼓1的接收侧9以标准角度β打开。因此,接收通道8不会转到筛鼓1的半径R方向上。
图3到6、图8示出的方案共有的特征是在筛缝3处,筛网丝15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的至少90度的方向角α设置在筛鼓1的切线18和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之间。因此,图3到6所示方案所共有的是筛网丝15之间的接收通道8其整体都设置在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该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1切线18的法线19或想象的法线19进给到筛鼓1内,并设置为通过位于接收通道8第一表面的一侧上的筛缝3的边缘。
此外,在根据图3到6及图8的所有方案中,筛网丝15的进给侧的端面17在筛鼓1的半径R方向上,该情况下,与筛鼓切线18的方向形成90度角。上述与筛鼓1的切线形成的角度的范围也可在例如45到135度之间,优选在70到100度之间更可取。
图7示意性示出了第六个筛鼓1,其中接收通道8的整个长度没有沿着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放置,所述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1切线18的法线19进给到筛鼓1内。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接收通道8的整个长度的超过一半设置在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所述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1切线18的法线19进给到筛鼓1内。然而,根据该方案,接收通道8的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设置在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所述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1的切线18的法线进给到筛鼓1内,即接收通道8的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以其整体(即其整个流动横截面)设置在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所述纤维浆悬浮液将相对于筛鼓1的切线18的法线进给到筛鼓1内。在一些情况下,取决于将处理的纸浆性质,接收通道8的整个长度的至少一半设置在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所述纤维浆悬浮液相对于筛鼓1切线18的法线进给到筛鼓1内,以便确保筛鼓1适当的筛选和分选操作。然而,根据图7的筛鼓中,筛鼓1的切线18与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之间、接收通道第一表面的方向角α,在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的筛缝3之后至少为90度。实际上,在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筛缝3之后,该方向角α可以改变,例如在90和170度之间,优选地在110和160度之间,更优选地是在130和150度之间,这取决于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的仰角γ。在接收通道8的后部,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的方向角α可以小于90度,如图7所示,这意味着接收通道其后部设置为转到与纤维浆悬浮液进给流动方向A一致的方向上。
还是在根据图7的方案中,在从筛缝3往筛鼓1的接收侧9传递时,接收通道8设置为增大。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可以是,例如5到45度,优选地10到30度。
还是在根据图7的方案中,在筛鼓1的进给侧10,已经相对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方向A往回转向的流体可以沿着流动方向被引导到筛网丝15之间的筛缝3,该流动方向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首先其方向几乎不发生变化,该情况下,纤维浆悬浮液的流速不降低,在筛鼓1的进给侧10没有压力损失。此外,由于接收通道8开放而不产生对流体形成技术妨碍的方向和梯度的急剧变化,因此在接收通道8上不会形成更缓慢流动的区域,其将导致在接收通道8上发生回流旋转,从而也导致在筛鼓1的接收侧9上使纤维旋转和压力损失增加。
图3到5、7和8所示的所有筛鼓都具有接收通道8,也就是说接收通道8的流体中线和接收通道8的壁至少在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沿纤维浆悬浮液从筛鼓1进给侧10到接收侧9的流动方向不断弯曲地成形,或形成曲线变化的表面。当接收通道8的壁至少在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是弯曲成形时,流体以曲线方式被沿着表面引导而不会碰撞表面,并且流体经过导致的磨损可以忽略。流体通道内,方向锐角化的改变可以导致流体撞击接收通道的表面,这将导致撞击区域的不良磨损,因而筛选结果退化。当接收通道的表面是连续并没有任何锐角时,流体阻力减小,流体变得平缓无障碍,接收通道的通过量将提高。
至少在接收通道的第一部分内,弯曲的接收通道也具有如此的优点,即制造短的接收通道,尽管其初始方向从筛鼓1的半径R方向已经变成几乎横向。直的接收通道8从半径的方向转为横向可以很长。当接收通道8由于至少第一部分的曲线形状制造得很短时,接收通道流体横截面积测量的变化将保持很小,并且筛缝3内的空间范围也保持很小,这种情况下,流体阻力变得平均并保持很小。这带来了高容量及有效的筛选,通过该筛选生产出更匀质的纸浆。当接收通道8的长度保持很短时,制造具有小范围缝隙空间的筛面更容易也更便宜。
因此,筛鼓1的筛网丝15包括:至少一个进给侧面4,被基本上指向筛鼓1的进给侧10的方向;至少一个第一表面5(被基本上指向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或者筛鼓1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表面5;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表面(被基本上指向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同的方向)或者筛鼓1的接收通道8的第二表面6。进给侧面4和形成接收通道8的第一表面5的表面之间的角度,即图3到6所示的方向角α与仰角γ之间的角度是至少90度,优选地是115到180度,最优选的为135到160度。筛网丝的长度可以取决于筛鼓而不同。筛网丝15可以沿着筛鼓的整个高度或部分高度设置。在图3到6所示实施例中,筛网丝15沿筛鼓轴向设置在筛鼓周围,但也可以相对筛鼓轴向成角度设置,或部分沿着轴向高度,而部分与轴向高度成角度设置。筛网丝也可以部分地在筛鼓的高度上或全部地在筛鼓的高度上成形为在筛鼓1的圆周上的曲线。筛网丝15的总宽度典型地在1-10mm,但也可以更窄或更宽。筛网丝15的宽度通常是2-5mm。筛网丝进给侧面4在筛鼓周向方向上的尺寸或宽度决定了在筛鼓周围可以设置多少筛缝3,而这又反过来影响通过筛鼓的排放量。当可取的尺寸较窄时,通过筛鼓1的排放量通常是增加的。选择该尺寸以适合应用的对象。在周向上,接收通道的表面5和6的尺寸或宽度的选择,尤其是半径方向上尺寸的选择,对通过筛鼓的排放量的影响要小于在前的一个,假设正确选择了所述表面的方向确定的角度。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管其它特征使用这些应用中的特征。这些应用中显示的特征,如果需要,可以组合以便获得不同的组合。
此外,附图和说明的结合仅是用于阐述本发明的思想。本发明的细节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图3-6的实施例只示出了网丝鼓,但如上所述,所示出的方案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筛鼓,甚至是这样的筛鼓,这些筛鼓的筛缝和接收通道例如使用机械加工或电火花加工形成在封闭的圆环内。筛鼓中以这些方式形成的筛缝和接收通道结构的重点在于上面所描述的。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净化或筛选纤维浆悬浮液的筛鼓,该筛鼓(1)包括筛缝(3)和接收通道(8),该接收通道(8)用于将进给到筛鼓(1)的进给侧(10)的纤维浆悬浮液的渗过筛缝(3)的部分引导到筛鼓(1)的接收侧(9),至少一个进给侧面(4)设置在筛缝(3)之间,该接收通道(8)包括接收通道(8)的至少一个第一表面(5)和接收通道(8)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6);
其特征在于:整个接收通道(8)沿与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设置,该纤维浆悬浮液沿筛鼓的圆周方向相对于筛鼓(1)的切线(18)的法线(19)进给到筛鼓内,并设置为通过位于接收通道(8)的第一表面(5)侧上的筛缝(3)的边缘,接收通道(8)的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6)至少在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是彼此沿相同方向弯曲的,从而接收通道(8)的第一表面(5)和第二表面(6)设置为沿着筛鼓(1)的半径方向弯曲,这样该接收通道(8)至少在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是弯曲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鼓(1)包括多个形成筛鼓(1)内的筛面(16)的筛网丝(15),在筛网丝(15)之间设置有筛缝,所述筛网丝(15)包括:至少一个进给侧面(4);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一表面(5)和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6),从而筛网丝(15)的进给侧面(4)设置为形成筛鼓(1)的筛面(16),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上的在前的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二表面(6)和在纤维浆悬浮液的进给流动方向(A)上的在后的筛网丝(15)的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设置为形成它们之间的接收通道(8),进给到筛鼓(1)的进给侧(10)的纤维浆悬浮液的渗透筛缝(3)的部分设置为通过该接收通道(8)从筛鼓(1)的进给侧(10)传递到接收侧(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在筛鼓(1)的切线和接收通道的第一表面(5)之间的接收通道第一表面(5)的方向角(α)至少在所述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是至少9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α)至少在所述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是90到170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α)至少在所述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是110到160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α)至少在所述筛缝(3)之后的接收通道(8)的第一部分内是130到150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筛鼓的切线(18)和进给侧面(4)之间的进给侧面(4)的仰角(γ)的范围为0到45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筛鼓的切线(18)和进给侧面(4)之间的进给侧面(4)的仰角(γ)的范围为5到20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的范围为5到45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的范围为10到30度。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是恒定的。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设置为在朝向筛鼓(1)的接收侧(9)运动时变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设置为在朝向筛鼓(1)的接收侧(9)运动时增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8)的开度角(β)设置为在朝向筛鼓(1)的接收侧(9)运动时首先增大,然后减小。
15.如权利要求12到14任一项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一表面(5)和/或所述接收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6)是连续的弯曲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2到14任一项所述的筛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8)设置成基本上沿着筛鼓的半径(R)方向朝向筛鼓(1)的接收侧(9)开放。
CN2006800406108A 2005-11-02 2006-10-31 筛鼓 Active CN101300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55587A FI122697B (fi) 2005-11-02 2005-11-02 Sihtisylinteri
FI20055587 2005-11-02
PCT/FI2006/050470 WO2007051908A1 (en) 2005-11-02 2006-10-31 Screen cylin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0387A CN101300387A (zh) 2008-11-05
CN101300387B true CN101300387B (zh) 2012-04-18

Family

ID=35458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06108A Active CN101300387B (zh) 2005-11-02 2006-10-31 筛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20013B2 (zh)
EP (1) EP1954874B1 (zh)
JP (1) JP4834738B2 (zh)
CN (1) CN101300387B (zh)
CA (1) CA2624767C (zh)
FI (1) FI122697B (zh)
WO (1) WO2007051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09881C (en) 2005-05-09 2012-05-29 Marc-Andre Hetu Screen basket with replaceable profiled bars
BRPI0819362B1 (pt) 2007-11-14 2018-12-26 Filtration Fibrewall Inc cesta-peneira
DE102010030084A1 (de) * 2010-06-15 2011-12-15 Voith Patent Gmbh Sieb
CN112547476B (zh) * 2020-12-03 2021-09-10 安徽省蚌埠市花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瓜子的分流分筛装置
WO2022263093A1 (de) 2021-06-15 2022-12-22 Andritz Fiedler Gmbh Profilstabanordnung
DE102022112037A1 (de) 2021-06-15 2022-12-15 Andritz Fiedler Gmbh Profilstabanordn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108129U1 (zh) 1991-07-02 1991-09-05 Heinrich Fiedler Gmbh & Co. Kg, 8400 Regensburg, De
US5587077A (en) * 1991-10-04 1996-12-24 Cae Investments B.V. Screen cylinder or plate having a grooved first face and a stepless second face
DE19609316A1 (de) * 1996-03-09 1997-09-11 Voith Sulzer Stoffaufbereit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iebvorrichtung mit kontrolliert ungleichmäßigen Sortierschlitzen sowie Siebvorrichtung
US6273266B1 (en) * 1999-03-25 2001-08-14 Voith Sulzer Papiertechnik Patent Gmbh Process for the wet screening of stock suspensions in pressure graders and pressure graders scre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9295A (en) * 1980-08-20 1982-03-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Screen apparatus
FI80738C (fi) * 1989-03-16 1990-07-10 Poeyry Jaakko & Co Oy Anordning foer fraktionering av maeld.
DE29700595U1 (de) * 1996-01-26 1997-02-27 Voith Sulzer Stoffaufbereitung Siebelement zum Sortieren, Fraktionieren oder Eindicken einer Faserstoffsuspension
US6595373B1 (en) * 1998-10-06 2003-07-22 Kadant Black Clawson, Inc. Wedge wire and paper stock screen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uch wedge wi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108129U1 (zh) 1991-07-02 1991-09-05 Heinrich Fiedler Gmbh & Co. Kg, 8400 Regensburg, De
US5587077A (en) * 1991-10-04 1996-12-24 Cae Investments B.V. Screen cylinder or plate having a grooved first face and a stepless second face
DE19609316A1 (de) * 1996-03-09 1997-09-11 Voith Sulzer Stoffaufbereit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iebvorrichtung mit kontrolliert ungleichmäßigen Sortierschlitzen sowie Siebvorrichtung
US6273266B1 (en) * 1999-03-25 2001-08-14 Voith Sulzer Papiertechnik Patent Gmbh Process for the wet screening of stock suspensions in pressure graders and pressure graders scr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51908A1 (en) 2007-05-10
EP1954874A4 (en) 2014-01-08
EP1954874B1 (en) 2015-02-25
US20080277087A1 (en) 2008-11-13
FI122697B (fi) 2012-05-31
JP4834738B2 (ja) 2011-12-14
US7820013B2 (en) 2010-10-26
FI20055587A0 (fi) 2005-11-02
CA2624767A1 (en) 2007-05-10
CA2624767C (en) 2014-05-27
JP2009515057A (ja) 2009-04-09
EP1954874A1 (en) 2008-08-13
FI20055587A (fi) 2007-05-03
CN101300387A (zh)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0387B (zh) 筛鼓
EP1616128B1 (en) A burner with a metal membrane
CN102066658B (zh) 精炼机及用于精炼纤维材料的方法
US4287055A (en) Method of sorting fibre suspensions as well as a pressure sorter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FI85886B (fi) Ett avledningselement i en pappersmaskins inloppslaoda.
CN102575421B (zh) 碎浆机
KR20100016106A (ko) 종이 생산에 적합한 섬유 재료 서스펜션을 처리하기 위한 스크린, 특히 경질 스크린의 제조 방법
US9222219B2 (en) Blade element
US8869989B2 (en) Pulp screen rotor with slurry passages around and through the rotor
CN108026693A (zh) 纸浆或纤维精磨机中的馈送中心盘
CN101792947A (zh) 长丝纱的变形方法和变形装置
CA2825307A1 (en) Steam drier
EP2253388A1 (en) Centrifugal sieve
US6669025B2 (en) Screen
CN108026695A (zh) 纸浆或纤维精磨机中的馈送中心盘
US6499603B2 (en) Screen for cleaning pulp suspensions
FI126709B (en) Drum elements, sieve and method for sieving fiber pulp
CN103687991B (zh) 压力筛浆机
US6631809B2 (en) Screen for cleaning a pulp suspension
US4387003A (en) Headbox for papermaking machine
EP2060587A1 (en) Sieve cone
US20050051289A1 (en) Former and headbox for said former
EP1266077B1 (en) Device for screening pulp
EP1159482B1 (en) Screening apparatus
KR20230020412A (ko) 리파이너를 위한 블레이드 세그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