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9705A -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9705A
CN101299705A CNA2008100961022A CN200810096102A CN101299705A CN 101299705 A CN101299705 A CN 101299705A CN A2008100961022 A CNA2008100961022 A CN A2008100961022A CN 200810096102 A CN200810096102 A CN 200810096102A CN 101299705 A CN101299705 A CN 101299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mentioned
relay serv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61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9705B (zh
Inventor
谷本好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9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9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服务器,该中继服务器若从存储于上述账户信息登记部的客户终端接收到了资源的操作指示,则在其他客户终端能够操作该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中继组信息,把上述操作指示中继到能够操作该资源的客户终端。

Description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能够进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服务器的结构。
本申请主张于2007年5月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21858号和2007年6月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5211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有被称为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VPN)的通信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217938号公报)。该VPN例如用于在与设置在各个地区的多个分公司(据点)的LAN连接的终端之间通过因特网进行通信。利用上述VPN,能够如同直接连接的因特网那样使用处于远程的其他的LAN。
但是,由于这种系统是虚拟地构建网络,所以容易变得生硬,而不容易构建具有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系统。例如,日本特开2002-217938号公报所记载的通信系统,对每个据点,不能在该据点之间,对能够实际收发数据的终端、不能实际收发数据的终端的两者进行任意的设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各个据点简单地设定可实际对资源进行共享或操作等的终端的构成。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具有以下构成的中继服务器。即,中继服务器具有:账户信息登记部、中继组信息登记部、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和共享资源信息登记部。账户信息登记部存储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中继组信息登记部,存储中继组信息,且该中继组信息包含通过相互许可连接而构成中继组的各个中继服务器的信息。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存储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且该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包含在上述中继组中作为能够将资源共享的终端而被选择的客户终端、即资源可共享终端的账户信息。共享资源信息登记部,存储共享资源信息。共享资源信息包括: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所拥有的资源的信息、和作为与该资源可共享终端在同一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的、共享上述资源的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中继服务器若从存储在上述账户信息登记部中的客户终端接收到了资源的操作指示,则在其他客户终端能够操作该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中继组信息,把上述操作指示中继到能够操作该资源的客户终端。
根据此构成,能够在已存储在不同的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信息登记部中的客户终端之间将资源进行共享或操作等。另外,由于可任意设定能够收发数据的客户终端、不能收发数据的客户终端,所以可根据用途和目的,实现各种形式的资源共享。
在上述中继服务器中,优选采用以下的构成。即,构成为能够在已存储于上述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信息登记部的客户终端的范围内,变更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在该变更时,上述中继服务器更新已存储于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并且向构成上述中继组的其他中继服务器发送信号,使其更新已存储于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
根据此构成,由于能够在已存储在账户信息登记部中的范围内,自由变更进行资源共享的客户终端,所以可实现良好的灵活性的中继通信网络。另外,由于只要只在本机进行资源可共享终端的变更,则能够自动反映在其他中继服务器中,所以不需要对多个中继服务器分别进行操作。因此,可显著地简化资源可共享终端的变更作业。
在上述中继服务器中,优选采用以下的构成。即,上述中继组信息登记部构成为可存储多个上述中继组信息。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构成为能够把同一客户终端作为多个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来存储。
根据此构成,对某个客户终端,能够一边根据目的和情况切换中继组(换言之,进行资源共享的终端构成),一边进行使用。因此,可实现便利性较高的中继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提供一种具有以下构成的中继通信系统。即,中继通信系统具有多个中继服务器。各个上述中继服务器具有:账户信息登记部、中继组信息登记部、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和共享资源信息登记部。账户信息登记部,存储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中继组信息登记部,存储中继组信息,且该中继组信息包含通过相互许可连接而构成中继组的各个中继服务器的信息。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存储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且该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包含在上述中继组中作为能够将资源共享的终端而被选择的客户终端、即资源可共享终端的账户信息。共享资源信息登记部,存储共享资源信息。共享资源信息包含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所拥有的资源的信息、和作为与该资源可共享终端在同一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共享上述资源的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而且,上述中继服务器构成为,若从已存储于上述账户信息登记部的客户终端接收到了资源的操作指示,则在其他客户终端能够操作该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中继组信息,把上述操作指示中继到能够操作该资源的客户终端。由此,构成为能够从已存储于某个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对其他资源可共享终端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间接地操作。
根据此构成,能够在已存储在不同的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信息登记部中的客户终端之间对资源进行共享或操作等。另外,由于可任意设定能够收发数据的客户终端、不能收发数据的客户终端,所以可根据用途和目的,实现各种形式的资源共享。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构件、过程、步骤、特性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通信系统的网络构成图。
图2是外部服务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3是客户终端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中继服务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表示客户终端、中继服务器、及外部服务器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中继组信息的内容的图。
图7是表示已追加了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的状态的中继组信息的内容的图。
图8是表示共享资源信息的内容的图。
图9是表示用以登记中继服务器及客户终端的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10是表示利用3台中继服务器组成中继组的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11是表示在中继组中把客户终端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进行登记的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12是表示在中继组中登记共享资源的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13是表示资源可共享终端间接地删除其他LAN的资源可共享终端所拥有的共享资源情况下的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该中继通信系统由与WAN连接的多个LAN构成。而且,该中继通信系统具有外部服务器S、中继服务器R、客户终端T、和文件服务器F等。
WAN(Wide Area Network)是把不同的LAN相互连接的网络。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WAN,使用因特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是在被限定的场所构建的规模比较小的网络。LAN存在多个,并构建在相互在物理上分离的场所。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是在东京分公司构建了LAN1,在大阪分公司、名古屋分公司、福冈分公司分别构建了LAN2、3、4的情况。而且,这些4个LAN1、2、3、4分别与作为全球网络的因特网连接。
下面,参照图2,说明外部服务器S。图2是外部服务器S的功能方框图。该外部服务器S是在配置于各个LAN中的中继服务器R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装置,其被设置在因特网上。
图2所示的外部服务器S具备作为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服务器的功能。具体是,外部服务器S具备:作为用以中继SIP方法(method)和应答(response)等的SIP代理服务器(proxyserver)的功能;和作为用以登记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的SIP注册服务器(register server)的功能。
如图2所示,在外部服务器S中,作为主要构成部分而具有WAN接口201、控制部202、和中继服务器账户信息数据库203。
WAN接口201是使用全球IP地址,与连接在因特网中的中继服务器R等各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
中继服务器账户信息数据库203是用以将已存在登记请求的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与全球IP地址对应进行管理的数据库。
控制部202是处理部,用以对通过WAN接口201进行的各种通信进行控制,其控制依据TCP/IP和UDP、SIP等协议的通信处理。该控制部202例如进行从各个中继服务器R接收该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并登记到中继服务器账户信息数据库203中的处理、和把从中继服务器R发送的各种SIP方法和应答等通信数据向其他中继服务器R中继的处理等。此外,关于以控制部202为中心的外部服务器S的各个功能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下面,参照图3,说明客户终端T。图3是客户终端T的功能方框图。
该客户终端T是用户可直接操作的终端,例如相当于用户在日常业务中使用的个人计算机(PC)等。因此,在LAN内通常存在多个客户终端T,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举例说明在LAN1中连接有客户终端1A、1B;在LAN2中连接有客户终端2A、2B;在LAN3中连接有客户终端3A、3B;在LAN4中连接有客户终端4A、4B的情况。各个客户终端T被赋予在同一LAN中被唯一管理的专用IP地址。
如图3所示,在客户终端T中,作为主要构成部分而具有LAN接口601、控制部602、资源存储部603、和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
LAN接口601是使用上述专用IP地址,与连接于同一LAN中的中继服务器R和文件服务器F等各个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
资源存储部603,存储该客户终端T能够操作的文件和文件夹等资源的实体。
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存储共享资源信息,且该共享资源信息记载了各个客户终端T所拥有的共享资源的信息。
控制部602是用以对通过LAN接口601进行的各种通信进行控制的处理部。该控制部602控制依据了TCP/IP和UDP、SIP等的协议的通信处理。
控制部602例如进行用以对存储在资源存储部603中的资源的移动、变更和删除等进行控制的处理。另外,控制部602在从中继服务器R接收到共享资源信息的变更通知时,进行更新存储在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中的共享资源信息的处理。此外,关于以控制部602为中心的各个客户终端T的功能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下面,参照图4说明中继服务器R。图4是各个中继服务器R的功能方框图。
如图1所示,中继服务器R在每个LAN中分别设置1台。具体是,分别地,在LAN1中设置了中继服务器R1;在LAN2中设置了中继服务器R2;在LAN3中设置了中继服务器R3;在LAN4中设置了中继服务器R4。
中继服务器R与LAN连接,并能够与连接于同一LAN中的各个客户终端T进行通信。另外,中继服务器R还与因特网连接,并通过上述外部服务器S能够与连接于其他LAN中的中继服务器R进行通信。为了进行该通信,对各个中继服务器R赋予了专用IP地址和全球IP地址的两者。
如图4所示,在中继服务器R中,作为主要构成部分而具有LAN接口501、WAN接口502、控制部503、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和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
LAN接口501是用于使用专用IP地址进行本装置与连接于同一LAN中的客户终端T之间的通信的接口。例如,在LAN1中,中继服务器R1能够使用LAN接口501与各个客户终端1A、1B进行通信。
WAN接口502是使用全球IP地址,与连接在因特网中的外部服务器S等各个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
各个中继服务器R具备作为SIP注册服务器的功能,并使用SIP进行各个中继服务器R与各个客户终端T之间的通信。例如,在LAN2中,中继服务器R2作为SIP注册服务器而发挥功能,接收与LAN2连接的各个客户终端2A、2B的账户,并登记到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
因此,如图5所示那样,中继服务器R,在与客户终端T的关系方面,作为从该客户终端T接收账户并进行登记(REGISTER)的服务器发挥功能。另外,在与外部服务器S的关系方面,中继服务器R作为向外部服务器S发送账户并进行登记(REGISTER)的客户端发挥功能。
图4的账户信息数据库504,是用以将已存在登记请求的客户终端T的账户与专用IP地址对应进行管理的数据库。
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是用以将已登记在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客户终端T所关联的中继组信息进行管理的数据库。
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是用以将已登记在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的客户终端T所关联的共享资源信息进行管理的数据库。
控制部503是控制通过LAN接口501及WAN接口502进行的各种通信的处理部,其控制依据了TCP/IP、和UDP、SIP等协议的各种通信处理。
该控制部503,例如执行如下的处理:把本装置的账户发送给外部服务器S,并请求登记的处理;制成中继组信息,并存储在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处理;制成共享资源信息,并存储在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的处理等。此外,关于以控制部503等为中心的中继服务器R的各个功能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下面,说明文件服务器F。如图1所示,该文件服务器F构成为,与LAN连接,并能够与连接在同一LAN中的各个客户终端T进行通信。
文件服务器F构成为可存储文件和文件夹等资源实体,其作为替代各个客户终端T所具有的上述资源存储部603(图3)的资源存储单元而发挥功能。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客户终端T可操作的资源,可考虑有被保存在该客户终端T的本地硬盘内的情况、和被保存在作为网络驱动器的文件服务器F内的情况。该文件服务器F在各个LAN中不是必须的,在图1的例中,也在LAN2、4中省略了设置。
下面,对该中继通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即中继组信息及共享资源信息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6及图7说明中继组信息。图6是表示中继组信息的内容例的图。
在图6中,表示中继服务器R1中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的存储内容例。在该例中,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存储有2个中继组信息100a、100b。
各个中继组信息100a、100b包含1个组识别信息101、和通过相互许可连接而构成中继组的中继服务器R的信息(中继账户信息)102。
组识别信息101是用于识别该中继组信息100的信息,在每次制成中继组信息100时赋予了不同的ID而能唯一地识别。由此,操作者等可根据组识别信息101来确定中继组,可简单地进行组构成的变更等。
中继账户信息102包含通过相互许可连接而构成中继组的各个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的信息。例如,在图6的上侧所示的中继组信息100a中,记载有构成中继组的3个中继服务器R1、R2、R3的账户。另外,在图6的下侧所示的中继组信息100b中,记载有构成该中继组的2个中继服务器R1、R3的账户。
在中继账户信息102中,一同登记有赋予给各个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的具体的名称,从而可容易识别用户。例如,如果是中继服务器R1(relay-server1)的中继账户信息102a,则对于中继服务器R1的账户(relay-server1@net)而赋予了名称(分公司A)。
如上所述,将中继组信息100a、100b制成为,对每个中继组可唯一地识别。另外,在中继组信息100a、100b中包含通过相互许可连接而构成一组(中继组)的各个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中继账户信息102)。因此,只要参照中继组信息100a、100b,则可得知哪个LAN与哪个LAN构成组。
下面,对能够使其包含在上述中继组信息100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进行说明。图7中,表示在图6的中继组信息中增加了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后的状态。
如图7所示,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与各个中继组信息100对应而被登记。例如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a与中继组信息100a对应而被登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b与中继组信息100b对应而被登记。
各个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a、110b包含单独终端信息111,且该单独终端信息111,记载了在对应的中继组信息100a、100b所涉及的中继组中已许可了资源的共享的客户终端T。该单独终端信息111是记载了可将资源共享的客户终端T各自的账户的信息。
例如,与图7上侧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a对应的中继组信息100a定义由3个中继服务器R1、R2、R3构成的中继组。如图1所示,在中继服务器R1所连接的LAN1中,存在2台客户终端1A、1B。图7上侧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a的例中,只有这2台中的客户终端1A在上述中继组中作为可将资源共享的终端而被选择,其账户信息作为单独终端信息111而被登记。同样,在中继服务器R2所连接的LAN2中,只有客户终端2A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被选择,在中继服务器R3所连接的LAN3中,只有客户终端3A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被选择,各自的账户信息作为单独终端信息111而被登记。
与图7下侧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b对应的中继组信息100b定义由2个中继服务器R1、R3构成的中继组。该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b的例中,在中继服务器R1所连接的LAN1中,只有客户终端1A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被选择,其账户信息作为单独终端信息111而被登记。另外,在中继服务器R3所连接的LAN3中,2台客户终端3A、3B双方都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被选择,其账户信息作为单独终端信息111而被登记。
在单独终端信息111中,除了各个资源可共享终端T的账户以外,还登记有被赋予给该账户的具体名称,从而可容易识别用户。例如,在客户终端(terminal 1A)的情况下,记载了对于该账户(例如,user1A@relay-server1.net)而赋予的名称(terminal 1A)。并且,在单独终端信息111中,记载了营业部和开发部等用于表示该资源可共享终端T的所属的所属识别数据112。
此外,在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将各自的单独终端信息111,与和资源可共享终端T连接在同一LAN中的中继服务器的中继账户信息102相关联而记载。例如,在客户终端1A的情况下,以和中继服务器R1的中继账户信息102a相关联的形式记载。
另外,如图7的例所示,中继服务器R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能够分别存储多个中继组信息100及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另外,在2个中继组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a、110b的双方,客户终端1A被设为资源可共享终端,并记载有其单独终端信息111。这样,能够在多个中继组中,把1个客户终端T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选择,并且把表示该信息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存储在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
在构成中继组的各个中继服务器R之间交换各个中继组信息100。例如,将图6(图7)上侧的中继组信息100a在3个中继服务器R1、R2、R3之间进行交换,并存储在各个中继服务器R1、R2、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另外,将图6(图7)下侧的中继组信息100b在2个中继服务器R1、R3之间进行交换,并存储在各个中继服务器R1、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
下面,参照图8,对共享资源信息的内容进行说明。图8举例表示了存储于客户终端1A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中的共享资源信息120。此外,与此相同的信息还被存储在与客户终端1A连接在同一LAN中的中继服务器R1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
共享资源信息120由以下信息构成:账户识别信息121,用以表示是与客户终端1A有关的共享资源信息;和与该客户终端1A相关联的单独共享资源信息122。
账户识别信息121,是为了对每个客户终端T制成共享资源信息120,而用于将其识别的信息。
单独共享资源信息122由共享资源识别信息123、和同类账户信息124、和同类资源信息125等构成。
共享资源识别信息123是用于识别该单独共享资源信息122的信息,在每次制成单独共享资源信息122时赋予了不同的ID  能唯一地识别。这里,共享资源识别信息123由与已经存在共享资源信息120的制成请求的客户终端T相关联的ID(例如,20061001150032user1A@relay-server1.net)、和用于容易进行该识别的名称(user1A-pol icy01)构成。
由此,用户等能够根据共享资源识别信息123来确定单独共享资源信息122,所以可简单地对其内容进行编辑等。
同类资源信息125是表示客户终端T所拥有的文件和文件夹等资源实体的资源信息126的集合体。各个资源信息126由进行共享的资源实体的名称信息(例如name=“folderA”)、能够操作该资源实体的客户终端T(所有者客户终端)的账户的信息(owner=“user1A@relay-server1.net”)、和表示该资源实体的所在的地址信息(例如,value=“c:/folderA”)构成。
同类账户信息124是共享由同类资源信息125表示的资源实体的客户终端T的账户(例如,user1A@relay-server1.net)的信息的集合体。同类账户信息124由所有者客户终端T的信息、和能够通过该所有者客户终端T间接操作资源实体的客户终端T(用户客户终端)的信息构成。用户客户终端T是虽然不能直接操作资源实体,但能够通过所有者客户终端T间接操作资源的客户终端。
在图8的单独共享资源信息122的例中,所有者客户终端是1A,用户客户终端是2A及3A。所有者客户终端1A及用户客户终端2A、3A的每个,与构成图6的中继组信息100a所记载的中继组的3台中继服务器R1、R2、R3的某个连接在同一LAN中。另外,所有者客户终端1A及用户客户终端2A、3A,在该中继组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图7的110a)中,都是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记载了单独终端信息111的客户终端。
下面,结合图9的顺序图,对如上述构成的中继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顺序编号1-9表示各个装置的账户的登记阶段。
在顺序编号1中,中继服务器R1向外部服务器S发送账户的登记请求(REGI STER)。这里,中继服务器R1进行本机的账户(sip:relay-server1@net)的登记请求。外部服务器S向中继服务器R1返回OK应答,并把中继服务器R1的账户与中继服务器R1的全球IP地址相对应地登记到中继服务器账户信息数据库203中。
同样地,中继服务器R2及R 3向外部服务器S进行本机的账户登记请求(REGISTER),把本机的账户等登记到外部服务器S(顺序编号2、3)。
然后,在顺序编号4中,客户终端2A向中继服务器R2发送账户的登记请求(REGISTER)。这里,客户终端2A进行本机的账户(sip:user2A@relay-server2.net)的登记请求。中继服务器R2返回OK应答,并把客户终端2A的账户与专用地址相对应地登记到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
同样地,客户终端1A、3A、2B、1B、3B向各个中继服务器R,分别进行本机的账户的登记请求,把本机的账户等登记到中继服务器R(顺序编号5、9)。
通过以上的处理,来完成各个中继服务器R向外部服务器S的账户登记、及各个客户终端T向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登记。此外,以上所示的顺序只是一例,只要最终能够完成各个装置的账户登记,其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即使是在网络上存在的中继服务器R和客户终端T,如果不进行其账户的登记,也不能参加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通信系统。例如,图1的中继服务器R4及客户终端4A、4B,由于在图9的处理中未进行账户登记,所以不能参加以下说明的通信。
下面,参照图10的顺序编号10-18,说明中继组的生成及登记阶段。此外,图9和图10所示的顺序编号1-18的处理一般是由用户和操作者作为网络的初始设定来进行的。
首先,在中继服务器R1中,由操作者执行用于在与中继服务器R2之间新形成中继组的方法(METHOD,用大写文字标记)(createGroup方法)。该createGroup方法指定了组名(group1)、形成中继组的对方中继服务器R2的账户(relay-server2.net)、及赋予新制成的中继组的识别ID(groupID0001)。
于是,在中继服务器R1中执行消息发送指令(MESSAGE方法),向外部服务器S发送针对成为对方的中继服务器R2的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10)。在该消息中,包含有由上述createGroup方法指定的组名和中继组的识别ID等。
该MESSAGE方法中指定了消息发送目的地的中继服务器R2的账户(sip:relay-server2@net)。外部服务器S通过参照中继服务器账户信息数据库203,取得中继服务器R2的全球IP地址,把来自中继服务器R1的group-info消息中继到中继服务器R2。接收到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2通过外部服务器S向中继服务器R1返OK应答。
如上述那样,经由外部服务器S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各个中继服务器R之间的通信,并且以下也是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经由外部服务器S的通信处理的具体说明。
然后,中继服务器R1向中继服务器R2发送服务器信息的发送请求消息(request-server-info消息)(顺序编号11)。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2向中继服务器R1返回OK应答,并且返回与本机有关的信息(server-info)。
接下来,相反地由中继服务器R2发送针对中继服务器R1的request-server-info消息(顺序编号12),中继服务器R 1向中继服务R2返回与本机有关的信息(server-info)。
如上述那样,通过交换相互的与服务器有关的信息,生成表示两个中继服务器R1、R2形成了中继组的情况的中继组信息100,并存储在各个中继服务器R1、R2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
然后,在中继服务器R2中,由操作者执行在刚才制成的中继组(由中继服务器R1、R2构成的中继组)中新增加中继服务器R3的方法(addGroup方法)。该addGroup方法指定要加入的中继组的组名(group1)、要加入的中继服务器R3的账户(relay-server3@net)、要加入的中继组的识别ID(groupID0001)。
于是,中继服务器R2向成为加入对方的中继服务器R3发送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13)。在该消息中,包含有由上述addGroup方法指定的组名和中继组的识别ID等。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3向中继服务器R2返回OK应答。然后,与在顺序编号11、12中说明的完全相同,在中继服务器R2和中继服务器R3之间交换服务器信息(顺序编号14、15)。
然后,中继服务器R2向中继服务器R1发送update-group-info消息,该update-group-info消息用以通知在中继组中增加了中继服务器R3的情况(顺序编号16)。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1向中继服务器R2返回OK应答。然后,在中继服务器R3和中继服务器R1之间交换服务器信息(顺序编号17、18)。
这样,将表示由3个中继服务器R1、R2、R3形成中继组的情况的中继组信息100(具体是,图6的符号100a所表示的内容的信息)存储在各个中继服务器R1、R2、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
此外,虽然在图10中未图示,但在中继服务器R1中还执行createGroup方法,并在中继服务器R1和中继服务器R3之间新形成中继组。由于此时的通信与顺序编号10-12中说明的完全相同,所以省略说明。由此,表示由中继服务器R1、R3形成了中继组的情况的中继组信息100(具体是,图6的符号100b所表示的内容的信息)被存储在各个中继服务器R1、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
下面,参照图11的顺序编号21-29,说明针对中继组的资源可共享终端的登记阶段。
在中继服务器R1中,由操作者执行在由3台中继服务器R1、R2、R3构成的中继组中,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客户终端1A的方法(addTerminal方法)。该addTerminal方法指定客户终端1A的账户、和表示登记目的地的中继组的识别ID(groupID0001)。
一旦执行了该addTerminal方法,则中继服务器R1检索本机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在与所指定的识别ID的中继组信息对应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1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
然后,中继服务器R1立即根据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的存储内容,利用上述识别ID确定中继组信息100,检查该中继组由怎样的中继服务器R构成。于是,根据图6(图7)的中继组信息100a得知,成为对象的中继组由本机(中继服务器R1)、和2台中继服务器R2、R3构成。
因此,中继服务器R1首先向中继服务器R2发送add-group-info消息,且该add-group-info消息用于请求向中继组追加资源可共享终端(顺序编号21)。在该消息中,包含有成为对象的客户终端1A的账户、和登记目的地的中继组的识别ID等。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2,在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1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后,返回OK应答。
然后,中继服务器R1向客户终端1A发送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22)。在该消息中,包含被追加了客户终端1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接收到该消息的客户终端1A把接收到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的内容,存储在适当的存储单元中。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R1还向中继服务器R3发送add-group-info消息,且该add-group-info消息用于请求向中继组追加资源可共享终端(顺序编号23)。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3,在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1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后,返回0K应答。
由此,在存储于3个中继服务器R1、R2、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中继组信息100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登记了客户终端1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
然后,在中继服务器R2中,由操作者执行指定上述中继组的识别ID,并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客户终端2A的方法(addTerminal方法)。
于是,中继服务器R2检索本机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在与由识别ID指定的中继组信息对应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2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
然后,中继服务器R2向中继服务器R1发送add-group-info消息,且该add-group-info消息用于请求向中继组追加资源可共享终端(顺序编号24)。在该消息中,包含有成为对象的客户终端2A的账户、和登记目的地的中继组的识别ID等。
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1,在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2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并且,中继服务器R1向与本机连接在同一LAN中的,已经被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存储的客户终端1A发送add-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24.1)。接收到该消息的客户终端1A把上述客户终端2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存储在适当的存储单元中。然后,客户终端1A向中继服务器R1返回OK应答,接收到该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1向中继服务器R2返回OK应答。
然后,中继服务器R2向客户终端2A发送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25)。在该消息中,包含被追加了客户终端1A及2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接收到该消息的客户终端2A把接收到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的内容,存储在适当的存储单元中。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R2还向中继服务器R3发送add-group-info消息,且该add-group-info消息用于请求向中继组追加资源可共享终端(顺序编号26)。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3,在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2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后,返回OK应答。
这样,成为在存储于3个中继服务器R1、R2、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中继组信息100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登记了客户终端1A及2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的状态。
然后,在中继服务器R3中,由操作者执行指定上述中继组的识别ID,并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客户终端3A的方法(addTerminal方法)。
于是,中继服务器R3检索本机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在与由识别ID指定的中继组有关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3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
然后,中继服务器R3向中继服务器R1发送add-group-i nfo消息,且该add-group-info消息用于请求向中继组追加资源可共享终端(顺序编号27)。在该消息中,包含有成为对象的客户终端3A的账户、和登记目的地的中继组的识别ID等。
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1,在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3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并且,中继服务器R1向与本机连接在同一LAN中的,已经被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存储的客户终端1A发送add-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27.1)。接收到该消息的客户终端1A把上述客户终端3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存储在适当的存储单元中。然后,客户终端1A向中继服务器R1返回OK应答,接收到该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1向中继服务器R3返回OK应答。
然后,中继服务器R3向客户终端3A发送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28)。在该消息中,包含被追加了客户终端3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接收到该消息的客户终端3A把接收到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的内容,存储在适当的存储单元中。
接下来,中继服务器R3还向中继服务器R2发送add-group-info消息,且该add-group-info消息用于请求向中继组追加资源可共享终端(顺序编号29)。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2,在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追加上述客户终端3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并且,中继服务器R2向与本机连接在同一LAN中的,已经被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存储的客户终端2A发送add-group-info消息(顺序编号29.1)。接收到该消息的客户终端2A把上述客户终端3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存储在适当的存储单元中。然后客户终端2A向中继服务器R2返OK应答,接收到该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2向中继服务器R3返OK应答。
这样,成为了在存储于3个中继服务器R1、R2、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中继组信息100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了客户终端1A、2A及3A的单独终端信息111的状态(参照图7的符号110a)。
然后,虽然未图示,但在中继服务器R1中,执行指定由2台中继服务器R1、R2构成的中继组的识别ID,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客户终端1A的addTermina l方法。另外,在中继服务器R3中,执行指定与上述相同的中继组的识别ID,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追加2台客户终端3A、3B的addTerminal方法。这样,在由2个中继服务器R1、R3构成的中继组中,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了客户终端1A、3A及3B。通过该处理,在中继服务器R1、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存储了图7的符号110b所示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
此外,在图11中,对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客户终端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中继服务器R也可以进行删除客户终端T的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的登记的处理(deleteTerminal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是从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中删除被指定的客户终端T的单独终端信息11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为了登记、登记解除资源可共享终端,只要在与对象客户终端T处于同一LAN中的中继服务器R中执行addTerminal方法和deleteTerminal方法即可,不需要操作其他LAN的中继服务器R。因此,由于不需要对在物理上分离的多个中继服务器R进行操作,所以可明显地减轻操作者的负担。
下面,参照图12,对实际共享客户终端T的资源时的动作进行说明。这里,以把客户终端1A所拥有的文件夹“folderA”、和文件“file001.xls”、“file002.doc”、“file003.pdf”,在groupID0001的中继组中与客户终端2A及3A共享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在操作客户终端1A,指定了groupID0001的中继组的基础上,指示客户终端1A显示该中继组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客户终端1A通过与中继服务器R1通信,取得资源可共享终端的信息,在画面上显示被指定的中继组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的一览表。
这里,由于指定了groupID0001的中继组,所以根据图7上侧所示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a,把2台客户终端2A及3A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显示。用户把所显示的客户终端2A、3A两台都作为实际使其将资源共享的终端(上述用户客户终端)而指定。此外,虽然在此处的说明中对使其将资源共享的终端指定了2台,但也可以只指定任意1台。
于是,客户终端1A向中继服务器R1发送共享资源的制成请求(CreateSharedResource指令)(图12的顺序编号31)。在该消息中,包含中继组的识别ID、和被指定的用户客户终端2A、3A的信息。
接收到该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1制成共享资源信息120,并存储在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另外,根据中继组的识别ID,参照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的内容,向构成该中继组的其他中继服务器R2、R3发送policy-data消息,通知所制成的共享资源信息120(顺序编号31.1、31.2)。
接收到消息的各个中继服务器R2、R3把该共享资源信息120存储在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并且向被指定的各个用户客户终端2A、3A发送policy-data消息,通知共享资源信息120(顺序编号31.1.1、31.2.1)。接收到该消息的各个用户客户终端2A、3A对存储在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中的共享资源信息120进行变更,并且向发送源的中继服务器R2、R3返OK应答。接收到OK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2、R3向中继服务器R1返OK应答,接收到该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1向客户终端1A返OK应答。
这样,则在存储于中继服务器R1、R2、R3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的共享资源信息120中,记载了共享资源识别信息123和同类账户信息124。在存储于客户终端1A、2A、3A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中的共享资源信息120中,也记载了相同内容。
然后,用户通过操作客户终端1A,执行addResource方法,由此来进行在共享资源信息120中增加表示进行共享的资源实体的资源信息(图8的符号126)的处理。在此处的说明中,设进行了下述指定:从存储于客户终端1A的资源存储部603中的资源实体中选择“folderA”、“file001.xls”、“file002.doc”、“file003.pdf”,并把这些与其他其他客户终端2A、3A共享。
接收到该指定的客户终端1A向中继服务器R1发送包含被指定的信息的共享资源变更请求(UpdataSharedResource指令)(顺序编号32)。接收到共享资源变更请求的中继服务器R1把被变更的共享资源信息存储在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而且,中继服务器R1向用户客户终端2A、3A所连接的各个中继服务器R2、R3发送policy-data消息,通知被变更的共享资源信息120(顺序编号32.1、32.2)。
接收到消息的各个中继服务器R2、R3把该共享资源信息120存储在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并且向被指定的各个用户客户终端2A、3A发送policy-data消息,通知共享资源信息120(顺序编号32.1.1、32.2.1)。接收到该消息的各个用户客户终端2A、3A对存储于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中的共享资源信息120进行变更,并且向发送源的中继服务器R2、R3返回OK应答,接收到该OK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1向客户终端1A返回OK应答。
下面,参照图13,对通过操作客户终端3A,间接地删除由连接在与其不同的LAN1中的客户终端1A所拥有的资源(“file001.xls”)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设客户终端3A的用户进行了删除被作为共享资源而显示的“file001.xl s”的指示。接收到该指示的客户终端3A向中继服务器R3发送文件删除请求(DeleteFile指令)(图13的顺序编号41)。
中继服务器R3,若接收到了文件删除请求,则检查进行删除指示的客户终端3A是否是资源可共享终端,并且是否与删除对象文件(file001.xls)的所有者客户终端1A同属于同一中继组。根据存储于中继服务器R3的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中继组信息100及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来进行该判定。
在此处的例中,根据图7的中继组信息100a及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a可知,用户客户终端3A及所有者客户终端1A属于同一中继组(groupID0001),并且,在该中继组中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被选择。因此,中继服务器R3根据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中继组信息100,确定该所有者客户终端1A所连接的中继服务器是R1。而且,向该中继服务器R1发送delete消息,中继文件删除指示(顺序编号41.1)。
此外,在调查了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的存储内容后,在不存在把用户客户终端3A和所有者客户终端1A的双方作为资源可共享终端而登记的中继组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R3不进行文件删除指示的中继。
接收到来自中继服务器R3的delete消息的中继服务器R1,向客户终端1A发送文件删除请求(DeleteFile指令)(顺序编号41.1.1)。接收到该文件删除请求的客户终端1A把作为对象的资源(file001.xls)从资源存储部603中删除,并向中继服务器R1返回OK应答。接收到OK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1向中继服务器R3返回OK应答,接收到该OK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3向客户终端3A返回OK应答。
然后,进行共享资源信息120的更新处理。如果进行具体说明,则,进行了上述文件删除指示的客户终端3A从存储于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的共享资源信息120的同类资源信息125中,删除与已删除的资源(file001.xls)有关的资源信息126。然后,客户终端3A向中继服务器R3发送共享资源变更请求(UpdateSharedResource指令)(顺序编号42)。接收到该变更请求的中继服务器R3向与被变更的共享资源信息120有关系的中继服务器R1、R2发送policy-da ta消息,通知被变更的共享资源信息120(顺序编号42.1、42.2)。
接收到消息的各个中继服务器R1、R2把该共享资源信息120存储在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506中,并且向与该共享资源120有关的各个用户客户终端1A、2A发送policy-data消息,通知共享资源信息120(顺序编号42.1.1、42.2.1)。接收到该消息的各个用户客户终端1A、2A对存储于本机的共享资源信息数据库604的共享资源信息120进行变更,并且向发送源的中继服务器R1、R2返回OK应答。接收到OK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1、R2向中继服务器R3返回OK应答,接收到该OK应答的中继服务器R3向客户终端3A返回OK应答。
若如上所述那样对共享资源信息120进行了变更,则把该信息通知给相关的中继服务器R及客户终端T,立即使其更新成新的共享资源信息120。
此外,在图13中,利用删除文件(资源)的操作例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即使在客户终端3A中进行把客户终端1A所拥有的文件更新为不同内容的文件的操作,中继服务器R3的中继动作也实质上相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在LAN3中的中继服务器R3,在从存储于上述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的客户终端3A接收到资源的操作指示(例如,在图13中说明的文件“file001.xls”的删除指示)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动作。即,中继服务器R3参照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调查(1)该客户终端3A是否是资源可共享终端,另外,(2)作为与进行了该操作指示的客户终端3A在同一中继组的资源可共享终端的,与其他LAN1连接的客户终端1A,能否对该资源(file001.xls)进行操作。而且,在满足上述(1)、(2)的条件双方时,中继服务器R 3根据中继组信息100,把该操作指示中继到该其他LAN1的中继服务器R1,进而该操作指示被中继到客户终端1A。
由此,即使客户终端3A、1A连接于不同的LAN,也能够对资源(这里是file001.xls)进行共享或操作等。另外,通过对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进行编辑等,可任意设定能够跨越LAN进行数据收发的终端、不能进行收发的终端,因此,例如可根据用途和目的实现仅在各个分公司的经理之间的资源共享等的各种形式的资源共享。
另外,上述中继服务器R构成为能够在连接于LAN的客户终端T的范围内追加或删除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T。而且,在该变更时,上述中继服务器R对存储于上述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进行更新,并且向构成上述中继组的其他中继服务器发送信号,使其对存储于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进行更新。
由此,由于可在LAN的范围内自由变更进行跨越LAN的资源共享的客户终端T,所以可实现具有良好灵活性的中继通信网络。例如,对于仅在上述各个分公司的经理之间的资源共享(客户终端1A、2A、3A之间的共享),如果只有东京分公司还允许副经理的客户终端1B参加资源共享,则只需操作该东京分公司的LAN1的中继服务器R1(具体是,在中继服务器R1中执行addTerminal方法),即可容易实现。另外,即使在某经理所使用的客户终端2A因故障被拿出去修理,在此期间该经理使用客户终端2B的情况下,通过操作中继服务器R2可简单地应对。
另外,上述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如图6所示,构成为能够存储多个上述中继组信息100a、100b。而且该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如图7的例所示,构成为能够把同一个客户终端1A作为多个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存储。
由此,能够根据目的和情况,对某个客户终端T,切换其中继组(换言之,进行跨越了LAN的资源共享的终端构成)的同时进行使用。例如,能够将东京分公司的营业担当经理所使用的客户终端T,在某时使其属于与大阪分公司的营业担当者的客户终端T相同的中继组,而共享营业数据文件,在某时使其属于与各个分公司经理的客户终端T相同的中继组,而共享经理会议资料。因此,可实现高便利性的中继通信网络。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以上的构成例如可进行以下的变更。
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可构成为取代与中继组信息100一同被存储在中继组信息数据库505中,而存储在中继服务器R所具有的其他适当的数据库(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数据库)中。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客户终端T中具备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数据库,把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110存储在该数据库中。
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进行不同的LAN彼此之间的中继的情况下,LAN的数量只要是多数即可,不限于4个。另外,作为WAN,可以变更为使用因特网以外的类似的网络。
关于在WAN中的外部服务器S与各个中继服务器R之间、以及LAN中的中继服务器R与客户终端T等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变更为使用SIP以外的协议。
可以省略外部服务器S而构成为在中继服务器R之间直接通信。特别是,在中继服务器R之间使用SIP以外的协议的情况下,由于只要根据该协议直接控制中继服务器R之间的通信即可,所以容易省略外部服务器S。另一方面,外部服务器S不限于1台,可构成为由多台分散地发挥功能。
可以省略中继服务器R的WAN接口502。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构成为利用路由器进行与因特网之间的连接,在其下级设置中继服务器R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存储了连接在与该中继服务器R相同的LAN中的客户终端T。但是,不限于此,可以在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存储连接在与本机不同的LAN中的客户终端T。进一步讲,中继服务器R、与登记在该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的客户终端T,只要通过网络能够相互通信,其是什么样的关系都可以。
也可以在同一LAN中连接多个中继服务器R。例如可以构成为,在同一LAN中设置3台中继服务器R,在第1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存储该LAN内的几台的客户终端T,在第2中继服务器R的账户信息数据库504中存储其他几台的客户终端T,并且在第3中继服务器R中存储另外其他几台的客户终端T。在这种情况下,3台中继服务器R通过LAN进行通信,在1个LAN内完成中继。
虽然参照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以多种方式改进本发明,并且可以推知与上面提出和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多种实施方式,这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在涵盖本发明的所有落入本发明主旨和范围内的改进方案。

Claims (8)

1.一种中继服务器,具有:
账户信息登记部,其存储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和
中继组信息登记部,其存储中继组信息,且该中继组信息包含通过相互许可连接而构成中继组的各个中继服务器的信息,
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其存储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且该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包含在上述中继组中作为能够将资源共享的终端而被选择的客户终端、即资源可共享终端的账户信息;和
共享资源信息登记部,其存储共享资源信息,且该共享资源信息包含: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所拥有的资源的信息、和作为与该资源可共享终端在同一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即共享上述资源的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
若从存储于上述账户信息登记部的客户终端接收到了资源的操作指示,则在其他客户终端能够操作该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中继组信息,把上述操作指示中继到能够操作该资源的客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能够在已存储于上述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信息登记部的客户终端的范围内,变更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在该变更时,上述中继服务器更新已存储于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并且向构成上述中继组的其他中继服务器发送信号,使其更新已存储于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继组信息登记部构成为可存储多个上述中继组信息,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构成为能够把同一客户终端作为多个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来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被包含在上述中继组信息中。
5.一种中继通信系统,其具备多个中继服务器,各个上述中继服务器具有:账户信息登记部,其存储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和中继组信息登记部,其存储中继组信息,且该中继组信息包含通过相互许可连接而构成中继组的各个中继服务器的信息,
其特征在于,各个上述中继服务器还具有:
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其存储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且该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包含在上述中继组中作为能够将资源共享的终端而被选择的客户终端、即资源可共享终端的账户信息;和
共享资源信息登记部,其存储共享资源信息,且该共享资源信息包含: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所拥有的资源的信息、和作为与该资源可共享终端在同一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即共享上述资源的客户终端的账户信息,
构成为,若从已存储于上述账户信息登记部的客户终端接收到了资源的操作指示,则在其他客户终端能够操作该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中继组信息,把上述操作指示中继到能够操作该资源的客户终端,由此,能够从已存储于某个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对其他资源可共享终端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间接地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能够在已存储于上述中继服务器的账户信息登记部的客户终端的范围内,变更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在该变更时,上述中继服务器更新已存储于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并且向构成上述中继组的其他中继服务器发送信号,使其更新已存储于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的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继组信息登记部构成为可存储多个上述中继组信息,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登记部构成为能够把同一客户终端作为多个上述中继组中的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来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资源可共享终端信息被包含在上述中继组信息中。
CN 200810096102 2007-05-02 2008-04-29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Active CN1012997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1858 2007-05-02
JP2007-121858 2007-05-02
JP2007152118A JP4304540B2 (ja) 2007-05-02 2007-06-07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07-152118 2007-06-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705A true CN101299705A (zh) 2008-11-05
CN101299705B CN101299705B (zh) 2013-02-06

Family

ID=4007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96102 Active CN101299705B (zh) 2007-05-02 2008-04-29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04540B2 (zh)
CN (1) CN1012997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989A (zh) * 2011-01-30 2011-09-14 广东佳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系统多点组网的装置及方法
CN102904913A (zh) * 2011-07-27 2013-0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云端存储空间管理方法与系统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网关设备
CN104166525A (zh) * 2013-05-15 2014-11-26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方法和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428C (zh) * 2002-09-12 2004-12-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家庭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时的服务租用与授权方法
CN1160910C (zh) * 2002-09-12 2004-08-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家庭网络中实现动态组网、资源共享时的服务查找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989A (zh) * 2011-01-30 2011-09-14 广东佳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系统多点组网的装置及方法
CN102185989B (zh) * 2011-01-30 2013-10-09 广东佳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系统多点组网的装置及方法
CN102904913A (zh) * 2011-07-27 2013-0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云端存储空间管理方法与系统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网关设备
CN102904913B (zh) * 2011-07-27 2015-06-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云端存储空间管理方法与系统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网关设备
CN104166525A (zh) * 2013-05-15 2014-11-26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方法和网络系统
US10142193B2 (en) 2013-05-15 2018-11-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301457A (ja) 2008-12-11
CN101299705B (zh) 2013-02-06
JP4304540B2 (ja) 2009-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4231B2 (ja)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CN101471844B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JP4661774B2 (ja) 中継サーバ
US8005961B2 (en) Relay server,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420785B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CN101207549A (zh) 中继服务器及客户终端
JP4957225B2 (ja)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416035B2 (ja)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5125087B2 (ja) 中継サーバ
JP4784598B2 (ja)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WO2003048945A1 (fr) Systeme, procede et programme de partage d'informations de communication
JP201918677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分散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分散処理システム
JP5847185B2 (ja) コンテンツ中心の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でグループ変更に関する情報を用いるコンテンツ共有方法及び装置
CN101471883B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EP1990974A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71843A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CN101299705B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US20040215819A1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acket,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1304308B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US8606941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9704B (zh) 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JP2008140254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872643B2 (ja) 中継サーバ
Silva-Lepe et al. Cross-domain service management for enabling domain autonomy in a federated SOA
JP2009070393A (ja)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