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9083A - 光波导部件 - Google Patents
光波导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99083A CN101299083A CNA2008100949410A CN200810094941A CN101299083A CN 101299083 A CN101299083 A CN 101299083A CN A2008100949410 A CNA2008100949410 A CN A2008100949410A CN 200810094941 A CN200810094941 A CN 200810094941A CN 101299083 A CN101299083 A CN 1012990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fiber
- light
- mentioned
- fibre bundle
- optical wave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波导部件,在把用粘接剂将光纤固定在保持部件上的光波导部件和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连接起来进行光传送的场合也能抑制输出波动,并且能防止与其他光学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变得不稳定。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4)根光纤(30)在套圈(30a)内排列成希望的图形,由粘接剂(33)固定。在从光出射端(32)向内部按给定距离(d)除去粘接剂(33)而形成的凹部填充了包含散射体的粘接剂(35)。这样,来自光纤(40)的返回光就会散射而向外部出射,能防止粘接剂(33)的劣化。因此,能防止粘接剂的劣化所造成的飞散,结果就能防止激光的输出波动变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波导部件,特别是涉及与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对接而传播光的光波导部件。
背景技术
若把光纤和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连接起来传送高输出的激光,则因为是高输出,所以光纤和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的连接部分会成为高温状态。因此,用于连接它们的光连接件、光纤可能会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还有,为了高密度地聚集激光,并且出射均匀的光,以前提出了把多个光纤按多根捆扎而成的光纤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07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7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024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4-37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光纤束一般是把多根光纤配置在套圈内,用粘接剂进行固定,不过,在把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与这样的光纤束抵接并连接而把高输出的激光从光纤束传送到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的场合,因为是高输出,所以来自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的返回光的功率也大。因此,返回光会使粘接剂劣化、飞散,从而使连接部分受到污染,结果,激光的输出波动就会变大,这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可以考虑从光纤束的端面按某种程度除去粘接剂而设置空气间隙,从而抑制返回光所造成的粘接剂的劣化。
然而,若设置空气间隙,则因为在其附近光纤与套圈不粘接,所以有时强度变得不稳定,在清洗端面时可能会受到损坏。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事实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波导部件,该光波导部件在把用粘接剂将光纤固定在保持部件上的光波导部件和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连接起来进行光传送的场合也能抑制输出波动,并且能防止与其他光学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变得不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方式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与其他光学部件对着配置,并且光纤和保持该光纤的保持部件由粘接剂固定,而且在与上述其他光学部件对着的一侧设有介质,该介质包含使光散射的散射体。
光波导部件是由粘接剂对光纤和保持该光纤的保持部件进行固定的构成,与其他光学部件对着配置。例如,光波导部件和其他光学部件是通过光学接触而连接起来的。
并且,光波导部件设有介质,该介质在与其他光学部件对着的一侧包含使光散射的散射体。例如可以在从与其他光学部件对着的一侧的端面按给定距离的量除去了粘接剂的区域上设置上述介质。
这样设置介质且该介质包含使与其他光学部件对着的一侧散射光的散射体的构成能使来自其他光学部件的返回光得以散射。由此能防止返回光所造成的粘接剂的劣化,能防止激光的输出波动变大。
另外,如第2方式记载的,可以是如下构成,即,上述介质是包含上述散射体的粘接剂。
还有,如第3方式记载的,可以是如下构成,即,上述介质是包含上述散射体的油。
还有,如第4方式记载的,可以是如下构成,即,多个上述光纤固定在上述保持部件上。
还有,如第5方式记载的,可以是如下构成,即,上述保持部件是套圈,并且上述其他光学部件是光纤,该光纤的芯核直径是包含上述多个光纤的圆的直径以上。
还有,如第6方式记载的,在上述给定波长是短波长区域的波长的场合,例如第7方式记载的,在上述给定波长为450nm以下的场合适用本发明,则效果显著。
还有,如第8方式记载的,可以是如下构成,即,上述光纤是多模光纤。
还有,如第9方式记载的,可以是如下构成,即,在与上述其他光学部件对着的一侧的端面上设有保护介质。由此能抑制与其他光学部件的抵接部分的粘接。
在该场合,如第10方式记载的,优选的是,上述保护介质是YF3、LiF、MgF2、NaF、LaF3、BaF2、CaF2及AlF3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发明,在把用粘接剂将光纤固定于保持部件上的光波导部件和其他光纤等光学部件连接起来进行光传送的场合也能抑制输出波动,并且能防止与其他光学部件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变得不稳定,这是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光纤束及具备它的光源装置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A是图1的光纤束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和均匀功能光纤部的光入射端的抵接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2B是图1的光纤束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和均匀功能光纤部的光入射端的抵接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光纤束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面和均匀功能光纤部的光入射端面的概略图。
图4A是表示聚集功能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面上的排列的图。
图4B是表示聚集功能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面上的排列的图。
图5A是表示第2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面上的均匀功能光纤部的排列的图。
图5B是表示第2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面上的均匀功能光纤部的排列的图。
图5C是表示第2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面上的均匀功能光纤部的排列的图。
图5D是表示第2光纤束部的光出射端面上的均匀功能光纤部的排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把捆扎多根光纤而成的光纤束和其他光纤连接起来而把入射到光纤束中的光向其他光纤输出的光源装置进行说明。
「光纤束、光源装置」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及光纤束的构成的概略剖视图。图1列举了聚集12根光纤而成的光纤束,在图1中各部分的比例是为了便于观看而适当地进行改变来显示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具备光纤束1、多个光源20、使从多个光源20出射的入射光L1向光纤束1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多个光纤30的各光入射端31入射的光入射部21,由光纤束1使来自多个光源20的入射光L1聚集、出射。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入射部21是单芯SC连接件,按与光源20相同的数量设置在连接盒22中。在连接盒22内,收纳了光纤束1的除了光出射端62一侧的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各SC连接件上连接有光纤束1的构成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多个光纤30的光入射端31。
从连接盒22的光出射口23引出保护套管60所包覆的光纤束1的第2光纤束部6的光出射端62一侧的一部分,在光出射端62上安装了FC套圈63。
光纤束1具备: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该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由多个光纤30在光出射端32一侧排列捆扎而成,使得向多个光纤30个别入射的多个入射光L1聚集而出射;第1光纤束部5,该第1光纤束部5具有均匀功能光纤部4,该均匀功能光纤部4具备使来自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出射光均匀出射的光纤40;以及第2光纤束部6,该第2光纤束部6由多个第1光纤束部5的均匀功能光纤部4在光出射端42一侧排列捆扎而成,使得来自多个第1光纤束部5的出射光聚集而出射。
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及第2光纤束部6中的多个光纤30及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束是把光纤按希望的图形排列之后用粘接剂进行固定而制成的。作为粘接剂,例如可以采用热固化型的粘接剂,优选的是具有与所使用的光源相符的耐热温度的东西。在所要求的耐热温度超过300℃的场合可以采用无机类的耐热粘接剂。
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32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41分别插入到套圈30a、40a(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中,在套筒50(保持部件)内夹着保护介质51通过光学接触而抵接。因此,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是可拆装的。抵接部上的接触压力优选的是4.9N~11.8N的程度。
插入到套圈30a及40a中的两端面经过了研磨加工,其端面形状只要是能使连接损失变小的形状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半球面状、平面状等。在使用SC套圈作为套圈30a及40a的场合,可以使用SC连接件作为套筒50。
图2A是图1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32、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41的放大剖视图,图2B是图1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32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41抵接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面32a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面41a的概略图。
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根)光纤30,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是在套圈30a内把光纤30按希望的图形排列之后用粘接剂33进行固定而制成的。作为粘接剂,优选的是具有与所使用的光源相符的耐热温度的东西,不过,在把短波长(例如450nm以下)的高输出激光用作光源的场合,来自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纤40的返回光会使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32附近的粘接剂33劣化。由此使粘接剂33飞散,从而污染连接部分,结果,有时激光的输出波动会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在从光出射端32向内部按给定距离d除去粘接剂33而形成的凹部填充了包含用于散射来自光纤40的返回光的散射体的粘接剂35。这样,如图2B所示,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32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41抵接的状态下就不会产生空气间隙。
作为散射体,例如可以列举硅石(SiO2)、氧化锆(ZrO2)、二氧化钛(TiO2)等粒子,不过,只要是能使光散射的东西即可,并不限于此。
这样,因为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与均匀功能光纤部4连接的一侧的粘接剂中包含散射体,所以来自光纤40的返回光会被散射体散射,能防止粘接剂33的劣化。因此,能防止粘接剂的劣化所造成的飞散,结果就能防止激光的输出波动变大。
还有,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与均匀功能光纤部4连接的一侧的端面上不产生空气间隙,所以能防止该部分的强度变得不稳定,能防止在对端面进行清洗的场合、在研磨时受到损坏。
返回光的强度与给定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因此,越加大给定距离d越能防止返回光所造成的粘接剂33的劣化,不过,因为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端面侧的粘接剂35中包含散射体,所以给定距离d可以按照散射体的含有量而定。即,因为散射体的含有量越多,光的散射也越多,所以散射体的含有量越多,给定距离d越小,散射体的含有量越少,给定距离d越大。因此,给定距离d是按照散射体的含有量,设定为能防止来自光纤40的返回光使粘接剂33劣化而激光的输出波动超过容许值的距离。
其次,说明粘接剂33的除去方法的一个例子。
首先,向光纤30的光出射端32一侧照射不使粘接剂33溶化的程度的输出(例如10mW)的激光。使其持续给定时间(例如100小时)而使粘接剂33慢慢劣化。
然后,用有机溶剂(例如丙酮)除掉劣化部分的粘接剂33。本发明者对于把4根芯核直径为60μm,包含包层的外径为80μm的光纤配置在套圈内而用粘接剂进行了固定的光纤束,以上述方法求出了除去粘接剂的场合的激光的照射时间和粘接剂的除去量(给定距离d)的关系,结果如下。
表1
激光照射时间(H) | 粘接剂除去量(μm) |
10 | 10 |
100 | 30 |
200 | 100 |
这样,若加长激光的照射时间,则粘接剂的除去量也会增加。即,可以通过控制激光的照射时间来控制粘接剂的除去量。
另外,粘接剂的除去不限于采用有机溶剂来除去的情况,也可以采用UV臭氧、等离子清洗等方法。还有,只要能局部地加热光纤的光出射端面附近即可,不限于激光,也可以照射红外线等而使粘接剂劣化。
还有,也可以不对光纤30的出射端直接照射激光,而是在连接了光纤40的状态下,例如图1所示,在构成光纤束1的状态下使激光向光纤束1入射,向大气中放射,由此时的来自光纤40的返回光使粘接剂33劣化。粘接剂可以通过直接照射数10mW的程度的激光来除去,所以例如若把返回光对入射光的比例设为4%的程度,则如果使1mW的程度的激光向光纤束1入射,向大气中放射,返回光的功率就成为40mW的程度。因此,用该返回光使粘接剂劣化是完全可能的。
按上述方式除去粘接剂之后,在该部分填充包含散射体的粘接剂35,使之固化之后,对端面进行研磨。
另外,也可以不是在除去粘接剂之后填充包含散射体的粘接剂35,而是在套圈30a内配置光纤30,在其中的整体中填充热固化型的粘接剂之后,在该粘接剂固化之前,把散射体混合到端面侧的粘接剂中。
如图3所示,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纤40至少在光入射端面41a上具有与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面32a上的包含多个光出射区域32r的圆的直径同等以上的大小的芯核部41r。借助于这种构成,均匀功能光纤部4就能接受来自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全部出射光,使之无损失地均匀出射。
多个光纤30的材料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以SiO2、石英为主要成分的玻璃类光纤等,可以根据入射光L1的波长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光纤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不过,考虑到对光源等的利用,优选的是多模光纤。
多个光纤30是构成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东西,因而其光纤直径优选的是较细的直径,以便能高密度地聚集。然而,光纤直径越细,操纵性越困难;光纤长度也是,从其操纵的困难性、生产上的成品率方面考虑,不得不缩短,等等,设计自由度受到限制。还有,高密度地聚集非常细的直径的光纤而成的光纤束在缆线化处理上非常难。因此,优选的是能用直径尽可能粗的光纤来形成聚集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束1是把均匀出射来自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出射光的均匀功能光纤部4进一步捆扎聚集的2级聚集构造。因此,在所要求的光量决定了的场合,这样的2级聚集构造与通常的单一聚集构造的东西相比,一次聚集的光纤的数量可以少些。即,与单一聚集构造的东西相比,可以由大口径的光纤来形成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例如,对于单一聚集构造,在聚集外径为50μm的程度的光纤的场合,按图1所示的构成,可以做成外径80μm的程度。如果具有这种程度的光纤直径,光纤长度也能做成操纵性容易的50cm~1m的程度。
还有,在所聚集的光纤的根数多的场合,例如超过20根的场合,因为操纵性不容易,所以捆扎光纤时所用的粘接剂的量容易产生不匀,该粘接不匀会在研磨光纤束的光出射端面时带来影响,可能会使研磨状态不稳定。如上所述,光纤束1能减少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聚集的光纤的数量,因而也能使得不易产生粘接不匀。而且,对于聚集度的高密度化要求,也可以如后述的,把聚集功能光纤束部做成多级构造,从而在把一束聚集根数维持在操纵性容易的根数的情况下提高聚集度。
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中,多个光纤30的排列图形没有特别限制,不过,若是按图4A及图4B所示的同心圆状(2维状)而密接捆扎的排列,则容易捆扎细直径的光纤,因而是优选的。最终的出射图形由第2光纤束部6的光出射端62上的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排列图形来决定,因而在光纤束1中,可以按容易聚集的同心圆状的排列来捆扎。
均匀功能光纤部4由1个多模光纤40组成,其材料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不过,因为它是使来自捆扎多个光纤30而成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出射光均匀出射的东西,所以优选的是与多个光纤30相同的材料类型的光纤。
如上所述,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是聚集细直径光纤而成的东西,因而在高密度地聚集了的场合由于操纵性的困难性而不能过分加长光纤长度。均匀功能光纤部4是使来自由多个光组成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出射光通过向由多模光纤组成的光纤40传导过程中产生的光的干涉、模式间的互相作用等而均匀出射的东西,因而光纤40的长度越长越好。因此,可以通过均匀功能光纤部来调整光纤束整体的长度。考虑到传导过程中的光损失,光纤40的长度优选的是10cm以上5m以下,更优选的是1m以上5m以下。
对于来自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出射光,即使通过近场图形来测量其强度分布,均匀性也很高。因此,即使是仅第1光纤束部5的构成,也能提供出射光的均匀性高的光纤束。
光纤束1的光出射端是第2光纤束部6的光出射端62。因此,来自光纤束1的出射光L2的出射图形可以通过光出射端62上的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纤40的排列来改变。图5A~图5D表示光纤40的排列图形的例子。
例如,在用作照射长方形反射镜整体的光源的场合,如图5A或图5B所示,按1维状密接的排列图形来排列光纤40即可。在仅以细直径光纤聚集成图5A或图5B所示的图形的场合,由于其操纵性的难度,容易成为无效区域多的出射图形,结果,容易成为均匀性差的光源。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束1能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做成容易聚集的同心圆状的排列,把操纵性容易的口径大的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纤40按希望的排列来捆扎而形成出射图形,因而简易制造,并且能出射均匀性良好的光。
还有,如图5D所示,在从分开的出射位置出射多个光的场合等,能在各出射点出射均匀性高的光。
光纤束1是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通过光学接触而抵接的构成。因此,能容易地拆装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对于以前的单一聚集构造等,在构成光纤束的多个光纤中的1根出现故障、功能降低的场合,改变了作为光源的规格的场合等,必须按每个光纤束进行更换,每次都需要修正与使来自光纤束的出射光入射的光学元件等的位置对准等。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束1可以仅拆装、更换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所以可以不动进行了与光学元件等的位置对准的均匀功能光纤部4一侧而进行维护。例如,如图5D所示,使2点同时出射光而使各自向别的光学系统入射的场合,在想按各点一一设定射出光强度、波长等的场合,也只需仅把与各点连接的第1光纤束部5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变更为符合规范的东西即可,所以不用每次都进行各点对光学系统的位置调整等,可以自由地变更从各点出射的光的特性。
然而,本申请人已经确认,在光纤束1中引导能量密度高的光,特别是450nm以下的短波长光的场合,进行光纤的出射端的污染物质的除去所用的UV清洗处理的场合等,在抵接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面32a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面41a的构成材料(石英、SiO2等)发生某种反应而贴紧,此后分开的场合,贴紧的部分会损坏,光损失会增加,而且成为不能再使用的状态。在这样拆装会产生端面破损的场合,不能拆装。
在把能量密度高的光用作光源的场合,例如入射光L1为波长190nm~530nm的光的场合,优选的是使对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32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41的粘接进行抑制的保护介质51介于光出射端32和光入射端41之间。以下对于保护介质51为膜体的情况进行说明。
保护膜(保护介质)51是在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面41a上成膜的膜体,是抑制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32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41的粘接的东西。保护膜51可以在光入射端面41a上直接成膜,也可以通过辅助膜而成膜。
保护膜51是用于防止上述现象的东西,因而优选的是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及均匀功能光纤部4由以SiO2、石英等为主要成分的玻璃材料组成的场合,在使它们在常温下物理地接触了的场合抑制光出射端32和光入射端41的粘接的东西。因此,作为保护膜51,优选的是与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及均匀功能光纤部4中包含的SiO2、石英不容易反应,对于波长190nm~530nm的光为非活性的东西,可以列举包含氟化物的东西。作为氟化物,优选的是不含氧(O)的东西,更优选的是从YF3、LiF、MgF2、NaF、LaF3、BaF2、CaF2及AlF3所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1种氟化物。这些氟化物对于波长190nm~410nm的光是非活性的,对于410nm~530nm的波长,其活性度也小。还有,随着波长变长,其能量密度也会变小,所以对于410nm以上的波长的光也能形成适当的保护膜51。
保护膜51可以是单层膜,也可以是多层膜。在多层膜的场合,优选的是保护膜51的最上层包含上述材料,最上层膜以外的下层膜优选的是包含不含Si的氧化物。
再有,保护膜51的存在所造成的光损失越小越好,所以优选的是对所传导的光而言光吸收小的材料。对紫外光而言氟化物膜因为损伤阈值高,所以从光吸收方面来看,作为保护膜51的材料,氟化物也是优选的。再有,在所引导的光是紫外光的场合,如坐标图所示,即使是在氟化物膜中,YF3、LiF等因为损伤阈值高,所以是更优选的。
做成上述构成的保护膜51,就能在传导能量密度高的光,例如波长190nm~530nm的光的场合、在抵接部的两端面上实施用于防止有机物所造成的污染的UV清洗的场合,防止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抵接部上的化学反应而抑制抵接部的损伤。例如,对抵接部以50g重量以上1kg重量以下(更优选的是500g重量以下)的负荷进行压接后使之分开,也能把抵接部的损伤抑制在最低限度,使得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和均匀功能光纤部4成为可以再使用的,即可拆装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膜51是在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面41a上成膜,不过,也可以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面32a上成膜,也可以在光入射端面41a及光出射端面32a两方上成膜。
优选的是,保护膜51在使均匀功能光纤部4和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拆装时不会从成膜后的端面上剥离。因此,在保护膜51成膜于光出射端面32a或光入射端面41a中的某一方上的场合,优选的是供保护膜51成膜的端面和保护膜51的贴紧性高于不供保护膜51成膜的一方端面和保护膜51的贴紧性。还有,在两端面上成膜的场合,优选的是供保护膜51成膜的端面和保护膜51的贴紧性高于成膜于两端面上的膜彼此的贴紧性。再有,在保护膜51是多层膜的场合,对于构成多层膜的膜彼此也同样,贴紧性越高越好。
保护膜51的存在所造成的光损失除了受上述保护膜51的材料影响以外,还受膜厚影响。因此,优选的是保护膜51的膜厚做成对光损失没有影响的膜厚。作为保护膜51上的光损失的主要原因,可以列举反射所造成的损失和吸收所造成的损失。因此,优选的是,保护膜51的膜厚要考虑到对于因反射及吸收而造成的光损失的影响来决定。
为使反射所造成的损失为最小,在均匀功能光纤部4的光入射端面41a和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光出射端面32a中的某一方上使保护膜51成膜的场合,优选的是保护膜51的光引导方向的光路长度(d×N,这里d是光引导方向的膜厚,N是保护膜51的折射率)和所传导的光的波长λ满足下式(1)。
d×N=(λ/2)×n…(1)
(此处,n为1以上的整数)
在光入射端面41a及光出射端面32a两方上使保护膜51成膜的场合,如果在两方上成膜的保护膜51具有相同折射率,则在(1)式中把d作为保护膜51的总膜厚即可。不过,在两方上成膜的场合,优选的是对于在各端面上成膜的保护膜51而言,至少处于最表面的最上层由异种材料构成,以使得在两端面上成膜的保护膜彼此不会由于抵接而发生反应、成为一体等。在该场合,若把在光出射端面32a上成膜的保护膜51的膜厚设为df,把其折射率设为Nf,把在光入射端面41a上成膜的保护膜51的膜厚设为dg,把其折射率设为Ng,则优选的是它们满足下式(2)。
(df×Nf)+(dg×Ng)=(λ/2)×n…(2)
(此处,n为1以上的整数)
为了减小吸收所造成的损失,保护膜51优选的是膜厚薄些。因为膜厚越大,膜的光能量吸收就越大,所吸收的能量会使保护膜51因热而劣化,容易产生与此伴随的变色、裂纹等。因此在上述式(1)及(2)中n优选的是1。不过,随着对于因吸收而造成的损失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吸收所造成的影响会大于反射所造成的影响。在该场合,在上述式(1)及(2)中,比n=1时的膜厚薄的膜厚能进一步减小光损失。
保护膜51的成膜方法没有限制,不过,为了减小保护膜51和供成膜的端面的界面上的光损失,优选的是可在成膜前进行被成膜面的清洗的成膜方法。还有,膜的致密性越高,引导光能量密度高的光时保护膜51自身的光的能量吸收所造成的膜质变化就越小,所以优选的是可使更致密的膜成膜的成膜方法。作为可在成膜前进行被成膜面的清洗,并且可使致密性高的膜成膜的成膜方法,可以列举离子辅助法、离子喷镀法、溅射法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从光出射端32到内部按给定距离d除去粘接剂33而形成的凹部填充了包含使来自光纤40的返回光散射的散射体的粘接剂35的构成,所以来自光纤40的返回光会被散射体散射,能防止粘接剂33的劣化。因此,能防止粘接剂的劣化所造成的飞散,结果就能防止激光的输出波动变大。
还有,在聚集功能光纤束部3的与均匀功能光纤部4连接的一侧的端面上不会产生空气间隙,所以能防止该部分的强度变得不稳定,能防止在对端面进行清洗的场合、在研磨时受到损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除去粘接剂33而形成的凹部填充了包含散射体的粘接剂35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是在上述凹部填充了包含散射体的配色油(マツチングオイル)而不是粘接剂的构成。在该场合,不需要对端面进行研磨。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把本发明适用于通过光学接触把捆扎多根光纤而成的聚集功能光纤束部和由1根光纤组成的均匀功能光纤部连接起来的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不限于此,如果是用粘接剂把光纤固定在套圈内的构成的东西,则对于通过光学接触把这样的1根光纤和具有比该光纤的芯核直径大的芯核直径的另1根光纤连接起来的构成的东西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即只要是可向粘接剂照射返回光的构成的东西,就可以适用本发明。
还有,本实施方式,对于把本发明适用于使在除去粘接剂后的凹部填充了包含散射体的粘接剂的光纤和其他光纤抵接而成的光纤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把本发明适用于在填充了包含散射体的粘接剂的光纤和其他光纤之间存在玻璃短线等其他光学部件的构成等与其他光学部件进行光学接触的构成。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用粘接剂把光纤固定在套圈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不限于此,也可以把本发明适用于例如通过光学接触把用粘接剂将光纤固定在硅等基板(保持部件)上形成的V槽中的光波导部件和其他光波导部件连接起来的构成。在该场合也是,只要是在从光波导部件的基板端部按给定距离d的量除去粘接剂的区域填充包含散射体的粘接剂的构成即可。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光源装置2是以在连接有与光源20的数量相同的SC连接件的连接盒22内收纳了光纤束1的一部分的东西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不限于具备连接盒22的构成。还有,光入射部21也不受限制,不限于SC连接件。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保护介质51为膜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不限于膜体。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范围内进行了设计上的变更的东西。
Claims (11)
1.一种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与其他光学部件对着配置,并且光纤和保持该光纤的保持部件由粘接剂固定,而且在与上述其他光学部件对着的一侧设有介质,该介质包含使光散射的散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介质是包含上述散射体的粘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介质是包含上述散射体的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光纤固定在上述保持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是套圈,并且上述其他光学部件是光纤,该光纤的芯核直径是包含上述多个光纤的圆的直径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光波导部件引导的光的波长是短波长区域的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为450n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纤是多模光纤。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其他光学部件对着的一侧的端面上设有保护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介质是YF3、LiF、MgF2、NaF、LaF3、BaF2、CaF2及AlF3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波导部件,其特征在于,通过光学接触而与上述其他光学部件可拆装地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20835A JP2008275996A (ja) | 2007-05-01 | 2007-05-01 | 光導波部材 |
JP2007-120835 | 2007-05-0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9083A true CN101299083A (zh) | 2008-11-05 |
Family
ID=4005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949410A Pending CN101299083A (zh) | 2007-05-01 | 2008-04-30 | 光波导部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8275996A (zh) |
CN (1) | CN10129908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9769A (zh) * | 2010-10-21 | 2013-07-03 | 可利雷斯股份有限公司 | 封装的光纤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64503B (zh) * | 2008-11-24 | 2014-03-12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粘焊方法和包括粘焊组件的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9783B (zh) * | 2012-08-08 | 2014-06-11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膜片式光纤激光耦合器 |
JP2017156633A (ja) * | 2016-03-03 | 2017-09-07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レーザシステム |
US20210124138A1 (en) * | 2017-04-03 | 2021-04-29 | Fujikura Ltd. | Light source device |
JP7487197B2 (ja) * | 2018-12-03 | 2024-05-20 | アイピージー フォトニクス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制御可能な出力ビーム強度プロファイルを有する超高ファイバレーザ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32809A (en) * | 1979-08-28 | 1981-04-02 | Seikosha Co Ltd | Correcting unit for frequency |
JPS63106704A (ja) * | 1986-10-24 | 1988-05-11 | Nec Corp | 減衰膜付き光コネクタフエル−ル |
JPH05333219A (ja) * | 1992-06-02 | 1993-12-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ファイバの固定構造 |
JP3775442B2 (ja) * | 1995-12-27 | 2006-05-1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接着性を有する光散乱体 |
JP2000012933A (ja) * | 1998-06-23 | 2000-01-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レーザ装置 |
EP1168009A1 (en) * | 2001-04-04 | 2002-01-02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Light-scattering attenuator |
JP2004361472A (ja) * | 2003-06-02 | 2004-12-2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レーザ装置 |
-
2007
- 2007-05-01 JP JP2007120835A patent/JP2008275996A/ja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04-30 CN CNA2008100949410A patent/CN10129908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4503B (zh) * | 2008-11-24 | 2014-03-12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粘焊方法和包括粘焊组件的设备 |
CN103189769A (zh) * | 2010-10-21 | 2013-07-03 | 可利雷斯股份有限公司 | 封装的光纤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189769B (zh) * | 2010-10-21 | 2016-07-06 | 罗芬新纳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封装的光纤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275996A (ja) | 200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29421B2 (en) | Hollow core photonic bandgap optical fiber | |
US7171097B2 (en) | Hex tube light homogenizer splitter | |
CN101299083A (zh) | 光波导部件 | |
KR102162811B1 (ko) | 로우 모드 고출력 광섬유 컴바이너 | |
US6546169B1 (en) | Pump couplers for double-clad fiber devices | |
US9158080B2 (en) | Light-cou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light-diffusing optical fibers | |
CN101299087A (zh) | 光波导部件 | |
EP097221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ower handling capabilities of polymer optical fibres | |
JPH02150806A (ja) | 高光度電磁線送信用光ファイバー束 | |
US20060165358A1 (en) | Compact bundles of light guides with sections having reduced interstitial area | |
CN103608701B (zh) | 经激光处理的grin透镜和使用它的光学接口设备与组件 | |
US5852692A (en) | Tapered optical fiber delivery system for laser diode | |
CN101373241A (zh) | 光波导型光耦合机构 | |
JP7115050B2 (ja) | 光ファイバ増幅器 | |
CN101299076B (zh) | 光纤束及光源装置 | |
JP2008216506A (ja) | 光源装置 | |
CN109564328A (zh) | 光连接结构、光模块 | |
GB2215854A (en) | Active optical fibre star couplers | |
TWI544246B (zh) | Light guide and light guide method | |
JP5106905B2 (ja) | 光ファイバ端面保護構造 | |
CN210181308U (zh) | 一种用于物证搜索的光学系统 | |
US9690055B2 (en) | Laser-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ber-to-ferrule bonding for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 |
US8842949B2 (en) | Single photon emission system | |
JP2007133239A (ja) | コリメ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タ装置 | |
WO2024075226A1 (ja) | バンドル光ファイ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