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7861A -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 Google Patents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7861A
CN101297861A CN 200810140401 CN200810140401A CN101297861A CN 101297861 A CN101297861 A CN 101297861A CN 200810140401 CN200810140401 CN 200810140401 CN 200810140401 A CN200810140401 A CN 200810140401A CN 101297861 A CN101297861 A CN 101297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s sophorae
active substance
group
blood sugar
mass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404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明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to CN 2008101404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7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7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7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可有效用于制备降糖药物,解决血糖高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槐花降糖活性物质的提取:取槐花加8倍槐花重量体积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醇提液,过滤,浓缩成浸膏,加质量浓度为5%的NaOH溶液溶解,过滤,滤液加HCl调至pH2-3,过滤,沉淀水洗至中性即得槐花降糖活性物质,得率为0.6-0.9%,纯度为60%,本发明方法简便,纯度高,稳定性好,开辟了槐花制备药物的新领域,是中医药学上的一大创新,造福于人类。

Description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二、背景技术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为“槐花”,后者习称为“槐米”。始载于《日华子本草》,性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称其凉血止血、清肝泻火。通常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证。为中医常用的止血药。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皂苷及其苷元、甾类等成分。其中黄酮-主要为芦丁(Rutin),为槐花的主要成分。
槐花(含槐米,以下同)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
抗炎作用:槐花中所含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对大白鼠因组胺、蛋清、5一羟色胺、甲醛、多乙烯吡咯酮引起的脚爪浮肿,以及透明质酸酶引起的足踝浮肿均有抑制作用。芦丁能显著抑制大白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等炎症及肺水肿的发展。大鼠腹腔注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抗真菌作用:槐花有抗病毒、抗真菌作用。芦丁在200μ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槐花水浸剂(1∶5)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槐花水提物对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槐花水提物具有体内抗体流感病毒作用。
抗肿瘤作用:用体外细胞培氧3H一TDR参人法,芸香甙对腹水型肝癌细胞的平均抑制率为23.8%。所含染料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
对心血管的作用:槐花有降压、扩冠等作用。槐花液对麻醉狗有短暂但显著的降压作用,对离体蛙心肌有轻度兴奋作用,对心传导系统有阻滞作用。槐花煎液对心脏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其收缩性能、减慢心率,而对其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提示槐花煎液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保护心功能的作用。槐花煎液使蛙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各项电学指标呈一致性减小(少)、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槐花对家兔体外心房肌的作用表现在槐花对心肌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Ca2+跨膜内流有关。
对毛细血管的影响:其所含主要成分芦丁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脆性,可用于高血压、脑溢血、出血等症的治疗和预防,能维持血管抵抗力等;其所含的槲皮素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降血脂作用:槐花的主要成分芦丁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肽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所含槲皮素也有降血脂作用。其所含染料木素对三硝基甲苯WR1339引起的大鼠高血脂有降低其血中胆固醇和三苷油酸脂的作用,对后者作用尤为显著。
抗氧化性作用:在兔RBC体外温育自氧化试验中,3.2×10mol/L芸香甙可显著抑制RBC自氧化,并可减少RBC自氧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说明芸香甙对RBC自氧化溶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说明芸香甙不仅可显著减少小鼠血浆中MDA含量.也可显著提高大鼠血液中SOD活性.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实验结果进一步提示芸香甙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与提高SOD活性有关。芦丁(0.02%)抗氧化性接近BHT,槲皮素的抗氧化性优于芦丁,槲皮素(0.08%)的抗氧化性更接近BHT,甚或超过它也有可能.可见用芦丁代替BHT作抗氧化剂,既能满足抗氧化性能的要求,又能避免BHT带来的毒性。
镇痛作用:实验研究发现芸香甙(6.25~100mg/kg,ip)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扭体反应,芸香甙(50~100mg/kg.ip)明显提高小鼠电嘶叫刺激阈值,显著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结果表明芸香甙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怍用比阿斯匹林强但弱于吗啡。在小鼠扭体模型上。iv芸香甙0.31~1.30rag/kg或ip芸香甙6.25~25.00mg/kg均呈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中枢给药所需剂量为外周用药的1/20。icyeach或乙二胺四乙酸能拮抗或增强ip芸香甙的镇痛作用。将小剂量芸香甙敷于复发性口疮病人的溃疡面上不产生明显镇痛效果。表明芸香甙镇痛部位主要是中枢而不是外周.其中枢镇痛机制可能与钙拮抗有关。
致突变作用:槐花水提物(5.0mg/ml)的应用剂量和人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说明该药对人血淋巴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而且能抑制人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殖。
抗HIV-1活性: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对各种细胞的毒性。用合胞体形成计数法,p24抗原捕获ELISA法及RT-PCR等多种方法研究化合物体外抗HIV-1活性。结论:槐花提取化合物K3体外有较好的抗HIV-1活性,能够抑制病毒实验株(HIV-IIIIB,耐药株(HIV-174V)和临床分离株(HIV-IKM018)等多种病毒株的复制,且其作用机制是多靶点的,不仅可以抑制病毒的进入,还可以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
槐树在我国分布广泛,槐花(又称槐花米)的资源极为丰富,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槐花的主产区之一。如果将其开发出新的降糖新药或保健食品,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糖尿病病人痛苦,还可以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可有效用于制备降糖药物,解决血糖高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槐花降糖活性物质(总黄酮)的提取:取槐花(米)加8倍槐花重量体积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醇提液,过滤,浓缩成浸膏,加质量浓度为5%的NaOH溶液溶解,过滤,滤液加HCl调至PH2-3,过滤,沉淀水洗至中性即得槐花降糖活性物质(槐花总黄酮),得率为0.6-0.9%,纯度约为60%。所说的重量体积是指固体物质(槐花)用g,液体(乙醇)用ml,如槐花8倍体积重量的乙醇,即1g槐花加8ml乙醇,以下类同,本发明方法简便,纯度高,稳定性好,开辟了槐花制备药物的新领域,是中医药学上的一大创新,造福于为类。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实施中,本发明以河南省武陟县药材公司供应的槐花(米)为例,首先取干燥的槐花(含有槐米)1kg,加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8kml,加热至60-80℃,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醇提液,过滤,浓缩成浸膏,再用质量浓度为5%的NaOH溶液溶解,过滤后加HCl调PH为2.5,过滤后用水洗至中性即得7g±0.5g,槐花总黄酮含量约为60%的降糖活性物质。
采用80%乙醇提取,并用碱溶酸沉的方法得到槐花总黄酮。建立了HPLC法测定槐花总黄酮中芦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重复性好,样品含量稳定,开辟了槐花(米)制备降糖药物的新领域,造福于人类,其降糖之功效,为实验所证明。
一、槐花总黄酮对小鼠高血糖及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1、试验药物
本发明制得的槐花活性物质(由河南省中药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盐酸二甲双胍,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批号060310;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5A09011;四氧嘧啶,sigma公司生产;链脲佐菌素,sigma公司生产;生理盐水,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810012;浓硫酸,洛阳市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51102;柠檬酸(分析纯),湖北省医药公司化玻站,批号050203;柠檬酸钠(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批发部,批号050304;血糖试剂盒,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60350;肝糖元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批号20060907;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第一分所生产,批号20061007。
2、实验动物
小鼠:昆明种,II级,雄性,由河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611040,608155。
3、实验仪器
UV-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恒温水浴锅,北京市光明仪器厂生产;离心机,北京医疗仪器修理厂生产;FA(N)/JA(N)系列电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可调式移液器,上海雷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4、实验方法
对肾上腺素致小鼠高血糖模型的影响
取雄性小鼠60只,体重20~22g,随机均匀分为6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的本发明物质(600mg/kg、300mg/kg、150mg/kg,配成浓度为30mg/ml、15mg/ml、7.5mg/ml,灌胃体积为0.2ml/10g)溶液,二甲双胍混悬液(0.208g/kg,0.104mg/ml,0.2ml/10g),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9天。于禁食后12h灌药后90min,除空白组外每鼠迅速腹腔注射肾上腺素240ug/kg,空白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于给肾上腺素后30min、60min立即眼眶取血,分离血清,供测血糖用。然后处死小鼠后,称取肝脏,制匀浆,供测肝糖元用。
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模型的影响
取雄性小鼠60只,体重20~0.776oz,随机均匀分为6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的槐花总黄酮(600mg/kg、300mg/kg、150mg/kg,配成浓度为30mg/ml、15mg/ml、7.5mg/ml,灌胃体积为0.2ml/10g)溶液,二甲双胍混悬液(0.208g/kg,0.104mg/ml,0.2ml/10g),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液。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天。于第7天禁食后12h灌药后90min,除空白组外每鼠尾静脉注射80mg/kg(0.05ml/10g)新配制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液,注射后72h,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供测血糖用。然后处死小鼠后,称取肝脏,制匀浆,供测肝糖元用。
对链尿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取雄性小鼠,正常饲养3天,禁食12h后,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80(mg/kg,0.02ml/10g),于注射第11天禁食12h后,尾部采血测空腹血糖值,选取血糖值>11.1mmol/L并具有明显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小鼠50只,按血糖值随机均分为5组,即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600mg/kg、300mg/kg、200mg/kg,0.2ml/10g),二甲双胍(0.5g/kg,25mg/ml,0.2ml/10g)及同体积生理盐水,另取1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于给药第10、20、30天尾部取血测血糖值。第30天在禁食12h末次给药1h后,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供测血糖用。然后处死小鼠后,称取肝脏,制匀浆,供测肝糖元用;取胰腺,10%福尔马林液固定,作病理切片,供光镜观察胰脏组织情况。
5、实验结果
表1本发明物质对肾上腺素致小鼠高血糖模型血糖水平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x±s)
Figure A20081014040100071
*与模型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在30分钟和60分钟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糖元水平显著降低(P<0.01),说明造肾上腺素高血糖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大、中、小剂量槐花总黄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显著降低30分钟血糖水平(P<0.01)、可显著升高肝糖元水平(P<0.01),二甲双胍组可显著性降低60分钟血糖水平(P<0.01),大剂量槐花总黄酮组可明显降低60分钟血糖水平(P<0.05)。
表2本发明物质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模型血糖水平及肝糖元含量的影响(x±s)
*与模型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糖元水平显著降低(P<0.01),说明造小鼠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显著降低小鼠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糖水平(P<0.01),大、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可显著升高肝糖元水平(P<0.01),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明显升高肝糖元水平(P<0.05)。
3.3对链尿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及胰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表3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水平的影响(x±s,mmol/l)
Figure A20081014040100081
*与模型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1
从表3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从开始给药到给药第30天,模型组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糖元水平显著降低(P<0.01),说明造小鼠链尿佐菌素糖尿病模型成功。各给药组开始血糖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分组均匀;给药第10天,各给药组比模型组均降低,但无明显差异;给药第20天,与模型组比,二甲双胍组和大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小鼠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明显降低(P<0.05);给药第30天,与模型组比,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糖水平(P<0.01),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明显降低血糖水平(P<0.05);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均可显著升高模型小鼠肝糖元水平(P<0.01)。
表4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胰脏组织的影响
Figure A20081014040100082
“-”胰岛细胞胞浆丰富,未出现萎缩,水肿和空泡变性,均正常;“+”胰岛细胞呈现萎缩现象,而无水肿和空泡变性;“++”胰岛细胞大部分出现萎缩,细胞少数出现水肿而无空泡变性;“+++”胰岛细胞出现萎缩,同时出现水肿和空泡变性明显者。
从上表可看出,经Ridit检验,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胰脏病理变化显著(P<0.01),说明造小鼠糖尿病模型成功。
二、本发明物质对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1、药物试剂
本发明物质,即槐花总黄酮(由河南省中药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链脲佐菌素,sigma公司生产;盐酸二甲双胍,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批号060310;生理盐水,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810012;浓硫酸,洛阳市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51102;柠檬酸(分析纯),湖北省医药公司化玻站,批号050203;柠檬酸钠(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批发部,批号050304;血糖试剂盒,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60350;肝糖元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批号20060907;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第一分所生产,批号20061007;SOD试剂盒(测总),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批号20070131;丙二醛(MDA)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批号2007020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LDL-C),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8026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HDL-C),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120002;甘油三脂测定试剂盒(TG),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110001;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TCH),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90002;胰岛素(INS)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3082;消脂素(Leptin)放射免疫分析药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生产,批号070126;C-肽(C-P)放射免疫分析药盒(RIA),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125;胰岛素抗体(INS-Ab)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125。
2、实验动物
大鼠:Wistar,II级,雄性,体重:180~200g;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701022。
3、实验仪器
UV-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恒温水浴锅,北京市光明仪器厂生产;离心机,北京医疗仪器修理厂生产;FA(N)/JA(N)系列电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可调式移液器,上海雷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4、实验方法
取大鼠100只,禁食12h后,其中90只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用pH为4.2的枸橼酸缓冲液配制),另10只设为完全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第10天尾部取血测血糖值,选取血糖值>11.1mmol/L并具有明显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大鼠50只,按血糖值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的本发明物质(600mg/kg、300mg/kg、150mg/kg,配成浓度为30mg/ml、15mg/ml、7.5mg/ml,灌胃体积为2ml/100g)溶液,二甲双胍片208mg/kg(20.8mg/ml,2ml/100g),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分别于给药的第10、20、30天测空腹血糖值,于最后1次测血糖前1天禁食12h;灌药2h后,取血,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各种指标。取胰脏和肾脏,福尔马林固定,切片,供光镜和电镜检查。
5、实验结果
表5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水平的影响(x±s,mmol/L)
Figure A20081014040100101
*与模型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从实验开始至实验第30天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说明造链尿佐菌素大鼠糖尿病模型成功。在实验开始,各给药组血糖与模型组比无明显差异,说明分组均匀;在给药第10天,与模型组比,给药组有一定降血糖水平的趋势;在给药第20天,与模型组比,大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显著降低大鼠链尿佐菌素糖尿病模型血糖水平(P<0.01),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P<0.05);在给药第30天,与模型组比,大、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显著降低大鼠链尿佐菌素糖尿病模型血糖水平(P<0.01),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P<0.05)。
表6-1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x±s)
Figure A20081014040100111
表6-2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x±s)
Figure A20081014040100112
*与模型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1
从表6-1、表6-2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MDA水平菌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说明大鼠糖尿病模型出现显著的血脂升高和抗氧化能力降低,造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大、中剂量槐花总黄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P<0.01),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P<0.05);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1);大、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MDA水平(P<0.01),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可明显降低血清MDA水平(P<0.05);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均可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红细胞SOD活力(P<0.01)。
表7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胰岛素、胰岛素抗体、消脂素和C肽水平的影响(x±s)
Figure A20081014040100121
*与模型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1
表7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显著降低(P<0.01),消脂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说明出现明显糖尿病病变。与模型组比,大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可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P<0.01),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可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消脂素水平(P<0.01);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均可显著升高血清C-肽水平(P<0.01);二甲双胍组均可明显升高血清C-肽水平(P<0.01)。大、中、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对胰岛素抗体水平影响不明显。
表8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胰脏组织的影响
Figure A20081014040100122
“-”胰岛细胞胞浆丰富,未出现萎缩、水肿和空泡变性,均正常;“+”胰岛细胞呈现萎缩现象,而无水肿和空泡变性;“++”胰岛细胞大部分出现萎缩,少数细胞出现变性水肿现象;“+++”胰岛细胞出现萎缩,出现显著的水肿和空泡变性。
从上表可看出,经Ridit检验,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胰脏病理变化显著(P<0.01),说明造模大鼠出现胰脏损伤。与模型组比,大、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均可显著减轻前胰脏的病理变化(P<0.01)。
各组大鼠胰脏组织光镜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胰岛细胞胞浆丰富、胞体较大,细胞核疏散分布;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部分出现明显萎缩,胞浆明显减少、胞体缩小、细胞核密集,部分细胞出现水肿和空泡变;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细胞少部分细胞得到明显恢复,细胞胞浆较丰富,胞体增大,大部分细胞出现萎缩,胞浆减少胞体缩小,细胞较密集;大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大鼠胰脏组织的大部分细胞已得到恢复,胞浆丰富,胞体增大,少部分细胞呈萎缩状态,细胞核叫密集;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大鼠胰脏组织中部分细胞呈萎缩状,部分已恢复,胞浆丰富,胞体增大;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大鼠胰脏组织中的胰岛细胞出现明显的萎缩状态,细胞体积缩小,胞浆明显减少,细胞核密集,个别细胞胞浆丰富。
各组大鼠胰岛细胞亚微结构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胰岛细胞中的线粒体和线粒体嵴排列整齐密集,嵴间腔不扩张;内质网排列整齐而密集,未出现扩张、囊泡现象。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中的线粒体明显减少而线粒体嵴明显变短或消失,嵴间腔呈空泡状;内质网排列紊乱,内质网扩张或呈囊泡状。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细胞中的线粒体有所增多,线粒体嵴大部分排列较整齐,部分排列紊乱,嵴变短或呈空泡状;内质网排列紊乱,内质网扩张或呈囊泡状。本发明物质大剂量组大鼠胰岛细胞中的线粒体有所增多,线粒体嵴部分排列整齐,部分嵴变短,或呈空泡状;内质网排列整齐密集,少部分内质网有扩张现象。本发明物质中剂量组大鼠胰岛细胞中的线粒体有所增多,线粒体少部分嵴排列紊乱,部分嵴变短,或呈空泡状;内质网排列紊乱、扩张或呈囊泡状。本发明物质小剂量组大鼠胰岛细胞中的线粒体有所增加,少部分线粒体嵴排列紊乱,嵴变短或消失、呈空泡状;内质网排列紊乱,大部分扩张或呈囊泡状。
表9本发明物质对链尿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肾脏组织的影响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正常;“+”肾小球细胞稍有增生、肾小囊小部分扩张、壁层细胞呈扁平,肾小管上皮小部分水肿;“++”肾小球细胞25%增生、肾小囊小部分扩张、壁层细胞呈扁平,肾小管上皮部分水肿空泡变;“+++”肾小球细胞50%增生、肾小囊小75%扩张、壁层细胞呈扁平,肾小管上皮大部分呈空泡变。
从上表可看出,经Ridit检验,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肾脏病理变化显著(P<0.01),说明造模大鼠出现肾脏损伤。与模型组比,大、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和二甲双胍组均可显著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P<0.01)。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光镜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肾脏中的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生皮细胞均为正常;模型组大鼠肾脏中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稍有增生,肾小囊腔扩张,壁层细胞变扁平状,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二甲双胍组大鼠肾脏中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明显减少,肾小囊腔大部分不扩张,只有少部壁层细胞呈扁平状,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得到一定恢复,少数细胞出现空泡变;大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大鼠肾脏中肾小球部分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得到抑制,肾小囊腔大部分不扩张,少部分扩张,壁层细胞呈扁平状,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少部分呈空泡变;中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大鼠肾脏中的肾小球细胞部分增生,肾小囊腔部分扩张,壁层细胞呈扁平状,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水肿,少数细胞出现空泡变;小剂量本发明物质组大鼠肾脏的肾小球细胞增生明显,肾小囊腔扩张,壁层细胞呈扁平状,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部分出现空泡变。
四、总结
本发明物质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活性部位是槐花总黄酮,含量97%左右,纯度高,效果好,本发明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槐花总黄酮能使肾上腺素、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所致高血糖动物的血糖水平下降,对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高血糖小鼠和大鼠的高血糖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槐花总黄酮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了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这种作用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其降脂和保护肾脏作用也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本发明研制之前,尚未见有对槐花降血糖作用的系统研究报道,本试验表明槐花降血糖作用确切,为寻找降糖新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槐花应用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槐花资源打下基础,是中医药上的一大创造。

Claims (3)

1、一种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该物质是由槐花加8倍槐花重量体积的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醇提液,过滤,浓缩成浸膏,加质量浓度为5%的NaOH溶液溶解,过滤,滤液加HCl调至PH2-3,过滤,沉淀水洗至中性所得槐花降糖活性物质,得率为0.6-0.9%,纯度为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该物质是首先取干燥的槐花1kg,加质量浓度为80%的乙醇8kml,加热至60-80℃,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醇提液,过滤,浓缩成浸膏,再用质量浓度为5%的NaOH溶液溶解,过滤后加HCl调PH为2.5,过滤后用水洗至中性即得7g±0.5g,槐花总黄酮含量为60%的降糖活性物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为在制备治疗降糖药物的应用。
CN 200810140401 2008-06-30 2008-06-30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Pending CN101297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0401 CN101297861A (zh) 2008-06-30 2008-06-30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0401 CN101297861A (zh) 2008-06-30 2008-06-30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7861A true CN101297861A (zh) 2008-11-05

Family

ID=4007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40401 Pending CN101297861A (zh) 2008-06-30 2008-06-30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786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1011A (zh) * 2014-09-28 2016-04-27 郑丹丹 一种槐花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CN107184735A (zh) * 2017-05-12 2017-09-22 大连大学 一种金花茶抗过敏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19939A (zh) * 2017-08-28 2019-03-05 烟台赛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组合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1011A (zh) * 2014-09-28 2016-04-27 郑丹丹 一种槐花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CN107184735A (zh) * 2017-05-12 2017-09-22 大连大学 一种金花茶抗过敏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19939A (zh) * 2017-08-28 2019-03-05 烟台赛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98838A (zh)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制备以及它们在治疗和预防糖尿病中的应用
CN103191174B (zh) 杜仲化学成分作为血管保护剂的新用途
CN103172643B (zh) 黄皮咔唑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N107488162A (zh) 一类双环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536615A (zh) 香蜂草苷和异樱花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1332230A (zh) 一种夏枯草属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提取物的药物用途
CN101297861A (zh) 从槐花中提取的一种降糖活性物质
CN101332229A (zh) 夏枯草属植物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WO2024031997A1 (zh) 一种n-n-双-恶唑烷酮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CN106928299B (zh) 一类来源于地骨皮的化合物,其制法及在降糖方面的应用
CN105343109B (zh) 环黄芪醇在制备保肝及促进肝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CN100457154C (zh) 复方龙血竭制剂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CN106554349A (zh) 野八角新异戊烯基取代c6‑c3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其药物组合物
CN103446280A (zh) 一种三七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红花提取物、葛根提取物与山楂提取物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剂、应用
CN108948040B (zh) 一种烟管头草中提取的吉玛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2898322A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02872155B (zh) 一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脑中风药物中的应用
CN10124912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11943919A (zh) 一种间苯三酚类化合物Hyperacmosin C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85226A (zh) 一种毛莲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436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36182B (zh) 一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化合物和傣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74012A (zh)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乙酯
CN102671034A (zh) 白茅根水段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1829090A (zh) 双胺甲酰脱氢水飞蓟宾作为治疗病毒性乙肝药物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