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3260A -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3260A
CN101293260A CNA2008100500736A CN200810050073A CN101293260A CN 101293260 A CN101293260 A CN 101293260A CN A2008100500736 A CNA2008100500736 A CN A2008100500736A CN 200810050073 A CN200810050073 A CN 200810050073A CN 101293260 A CN101293260 A CN 101293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ressure
roller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500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500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32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3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3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装置由换向阀、溢流阀、比例阀、过滤器、蓄能器、压力表、压力继电器、截止阀构成。将所有弯辊液压缸中参与正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的一个出口联通,所有参与负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联通;压力油源并联有蓄能器,蓄能器和过滤器与比例阀进有口接通,比例阀的出口联通换向阀和溢流阀的进油口并接通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换向阀、溢流阀和比例阀的回油口均与主回油路接通,蓄能器通过截止阀与主回油路联通。控制方法灵活,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液压阀件少,辅助管路少。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金属轧制加工设备中的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轧机中已广泛使用了液压弯辊法进行板形控制,液压弯辊法就是将液压缸压力作用在轧辊辊颈处使轧辊产生附加弯曲,以补偿轧辊有载辊缝的变化,获得良好板形。提供弯辊力的液压缸称为弯辊液压缸,控制弯辊液压缸的液压系统称为弯辊液压系统。
目前轧机中应用的弯辊液压控制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应用液压阀件多,辅助管路多等弊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液压控制方法使其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液压阀件少,辅助管路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是将两个单作用弯辊液压缸分为正、负弯辊液压缸并成对布置为一组后组成多组,多组中所有参与正弯的弯辊液压缸和所有参与负弯的弯辊液压缸分别通过各自的管路以并联形式串接联通,正弯串接联通的管路联通换向阀的一出口,负弯串接联通的管路联通换向阀的另一出口,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比例阀的一出口相接,压力油经过过滤器高精度过滤进入比例阀,由比例阀精确调定弯辊液压缸的压力,溢流阀起安全作用,压力表和压力继电器用于监控和反馈比例阀的出口压力,换向阀用于控制所有弯辊液压缸的动作;当换向阀处于左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正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负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正弯辊力;当换向阀处于右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负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正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负弯辊力。
所述的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装置是由换向阀、溢流阀、比例阀、过滤器、蓄能器、压力表、压力继电器、截止阀构成,将所有弯辊液压缸中参与正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的一个出口联通,所有参与负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联通;压力油源并联有蓄能器,蓄能器和过滤器与比例阀进有口接通,比例阀的出口联通换向阀和溢流阀的进油口并接通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换向阀、溢流阀和比例阀的回油口均与主回油路接通,蓄能器通过截止阀与主回油路联通。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1、系统中所有正、负弯辊液压缸只需一个换向阀和一个比例阀即可控制,减少液压阀的用量;
2、系统采用单作用液压缸减少了一半的油口以及相应的配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1中:1-弯辊液压缸;2-换向阀;3-溢流阀;4-比例阀;5-过滤器;6-蓄能器;7-压力表;8-压力继电器;9-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的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装置是由换向阀2、溢流阀3、比例阀4、过滤器5、蓄能器6、压力表7、压力继电器8、截止阀9构成,将所有弯辊液压缸1中参与正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2的一个出口联通,所有参与负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2的另一个出口联通;压力油源并联有蓄能器6,蓄能器6和过滤器5与比例阀4进有口接通,比例阀4的出口联通换向阀2和溢流阀3的进油口并接通压力继电器8和压力表7,换向阀2、溢流阀3和比例阀4的回油口均与主回油路接通,蓄能器6通过截止阀9与主回油路联通。
上述装置液压控制方法是:将两个单作用弯辊液压缸1分为正、负弯辊液压缸并成对布置为一组后组成多组,多组中所有参与正弯的弯辊液压缸1和所有参与负弯的弯辊液压缸1分别通过各自的管路以并联形式串接联通,正弯串接联通的管路联通换向阀2的一出口,负弯串接联通的管路联通换向阀2的另一出口,换向阀2的压力油口与比例阀4的一出口相接,压力油经过过滤器5高精度过滤进入比例阀4,由比例阀4精确调定弯辊液压缸1的压力,溢流阀3起安全作用,压力表7和压力继电器8用于监控和反馈比例阀4的出口压力,换向阀2用于控制所有弯辊液压缸1的动作;当换向阀2处于左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正弯辊液压缸1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负弯辊液压缸1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正弯辊力;当换向阀2处于右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负弯辊液压缸1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正弯辊液压缸1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负弯辊力。
以四辊板带轧机为例,每一工作辊两端均对称设置两组正、负弯辊液压缸1,两个工作辊共需要八组正、负弯辊液压缸共16个,全部为单作用液压缸,具体排列如图1所示,其中最上排和最下排的8个弯辊液压缸代表负弯辊液压缸,中间两排共8个是正弯辊液压缸。正、负弯辊液压缸成对布置,通过机械联接把每一对正、负弯辊液压缸的活塞联接在一起,组合为8个双作用液压缸。8个双作用液压缸在液压装置中均采用并联联接,其中所有正弯液压缸的油口接换向阀其中一个出口,所有负弯液压缸的油口接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比例阀的其中一个出口相接。
工作时,压力油经过过滤器5高精度过滤进入比例阀4,由比例阀4精确调定弯辊压力,溢流阀3起安全作用,同时压力表7和继电器8用来监控和反馈比例阀出口压力。换向阀2用来控制弯辊液压缸1的动作,当换向阀2处于左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正弯液压缸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负弯液压缸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正弯辊力;当换向阀处于右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负弯液压缸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正弯液压缸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负弯辊力。

Claims (2)

1、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个单作用弯辊液压缸分为正、负弯辊液压缸并成对布置为一组后组成多组,多组中所有参与正弯的弯辊液压缸和所有参与负弯的弯辊液压缸分别通过各自的管路以并联形式串接联通,正弯串接联通的管路联通换向阀的一出口,负弯串接联通的管路联通换向阀的另一出口,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比例阀的一出口相接,压力油经过过滤器高精度过滤进入比例阀,由比例阀精确调定弯辊液压缸的压力,溢流阀起安全作用,压力表和压力继电器用于监控和反馈比例阀的出口压力,换向阀用于控制所有弯辊液压缸的动作;当换向阀处于左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正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负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正弯辊力;当换向阀处于右位置时,压力油与所有负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回油与所有正弯辊液压缸的油口接通,这时可以提供负弯辊力。
2、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装置是由换向阀(2)、溢流阀(3)、比例阀(4)、过滤器(5)、蓄能器(6)、压力表(7)、压力继电器(8)、截止阀(9)构成,将所有弯辊液压缸(1)中参与正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2)的一个出口联通,所有参与负弯的液压缸以并联的形式串接后与换向阀(2)的另一个出口联通;压力油源并联有蓄能器(6),蓄能器(6)和过滤器(5)与比例阀(4)进有口接通,比例阀(4)的出口联通换向阀(2)和溢流阀(3)的进油口并接通压力继电器(8)和压力表(7),换向阀(2)、溢流阀(3)和比例阀(4)的回油口均与主回油路接通,蓄能器(6)通过截止阀(9)与主回油路联通。
CNA2008100500736A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293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00736A CN101293260A (zh)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500736A CN101293260A (zh)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3260A true CN101293260A (zh) 2008-10-29

Family

ID=4006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500736A Pending CN101293260A (zh)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326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8006A (zh) * 2011-05-31 2011-11-23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工作辊弯辊和平衡的双闭环液压控制方法
CN102284508A (zh) * 2011-08-16 2011-12-21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连轧管机轧辊平衡速度调整液压控制装置
CN102343366A (zh) * 2011-08-11 2012-02-08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连轧管机主液压缸快开液压控制回路
CN104438348A (zh) * 2014-09-28 2015-03-25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弯辊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04508456A (zh) * 2012-07-27 2015-04-0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流体流中的污染物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24662A (zh) * 2014-12-17 2015-05-2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弯辊油路的轧机工作辊弯辊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393358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六辊冷轧机工作辊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8006A (zh) * 2011-05-31 2011-11-23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工作辊弯辊和平衡的双闭环液压控制方法
CN102248006B (zh) * 2011-05-31 2013-05-22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工作辊弯辊和平衡的双闭环液压控制方法
CN102343366A (zh) * 2011-08-11 2012-02-08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连轧管机主液压缸快开液压控制回路
CN102284508A (zh) * 2011-08-16 2011-12-21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连轧管机轧辊平衡速度调整液压控制装置
CN104508456A (zh) * 2012-07-27 2015-04-0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流体流中的污染物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08456B (zh) * 2012-07-27 2018-10-2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流体流中的污染物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38348A (zh) * 2014-09-28 2015-03-25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弯辊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04438348B (zh) * 2014-09-28 2017-02-08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弯辊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04624662A (zh) * 2014-12-17 2015-05-2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弯辊油路的轧机工作辊弯辊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393358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六辊冷轧机工作辊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
CN108393358B (zh) * 2018-05-11 2024-03-22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六辊冷轧机工作辊正负弯辊平滑过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3260A (zh) 一种组合式弯辊液压缸的液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26453B (zh) 一种双余度电液伺服执行器
CN201953731U (zh) 一种多缸同步工作控制系统
CN201106590Y (zh) 控制双油缸同步伸缩的装置
CN101463846B (zh) 一种全液压金属板矫正机液压系统
CN101905242A (zh) 一种辊道升降比例同步液压控制系统
CN105351293A (zh) 一种被动容积同步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
CN202290751U (zh) 一种立辊平衡液压缸控制系统
CN108738331B (zh) 一种快速举升液压装置
CN205533472U (zh) 一种充液成形液压机的超高压系统
CN203140446U (zh) 连轧机轧辊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5740444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CN109899330A (zh) 轧机液压压下系统
CN104438348B (zh) 一种轧机弯辊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04307888A (zh) 一种中厚板轧机工作辊凸度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CN211715432U (zh) 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入口导位液压控制系统
CN210411921U (zh) 一种钢管轧机轧辊校准液压控制系统和装置
CN202483981U (zh) 多通道电液伺服高低压分油装置
CN202012095U (zh) 装载机动臂液压节能控制装置
CN111306122A (zh) 一种比例控制液压调节装置
CN213598285U (zh) 一种砖石成型用液压增压系统
CN205136241U (zh) 一种被动容积同步装置的能量回收回路
CN104421227A (zh) 双向对中装置用液压系统
CN204458599U (zh) 交替单向阀及增压系统
CN201963619U (zh) 一种悬浮活塞能量传递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