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0809B -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0809B
CN101290809B CN2007101013193A CN200710101319A CN101290809B CN 101290809 B CN101290809 B CN 101290809B CN 2007101013193 A CN2007101013193 A CN 2007101013193A CN 200710101319 A CN200710101319 A CN 200710101319A CN 101290809 B CN101290809 B CN 101290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t
thickness
trip
frame structure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13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0809A (zh
Inventor
林文斌
谢宽政
黄文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SI BAOLI CO Ltd
Hannspre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SI BAO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SI BAO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SI BAOL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013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0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0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0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的衔接装置,用以容置具有不同厚度的若干个本体其中之一。本发明框体结构包含有不同高度突出部的若干个卡勾组件,且该若干突出部的高度恰可分别对应该若干本体的厚度,于是适应该本体的厚度而可由具对应高度的突出部的卡勾组件予以固定。

Description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体结构及对应衔接装置,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显示器中而可适应不同厚度的本体的具不同参数变化的框体结构及对应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显示器的主要结构是由一前壳、一显示面板和一后壳所构成,而在进行显示器组装时,通常是先将该显示面板预固定在前壳中以定位显示面板,随后套上后壳,由后壳上所预设的装配孔,以螺丝跟前壳所预设的塑料螺丝孔柱对锁。
如图1和图2所示,其分别为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的前壳结构与显示面板组装后的示意图。该显示器的前壳结构具有一显示前壳10、一容置部11与若干个卡勾组件12,而该容置部11是用来放置一显示面板13,其中该若干卡勾组件12各自配置在该容置部11的周围,且该若干卡勾组件12各具有一突出部121,其是用来卡固该显示面板13,而可以达到前述的预固定与定位该显示面板13的功效。
然而,现有的模块设计仅可让显示器的前壳结构组装上单一尺寸且具单一厚度的显示面板,但同尺寸的显示面板通常会因不同型号或不同厂商而具有不同厚度。此时,现今的适应方法即是在制造模具时采用可更换模芯块(change-core)的设计方式,以分别制造出具不同高度卡勾组件的前壳结构以适应不同型号或不同厂商的显示面板高度,如此往往会造成模具制造成本提高及共享性差(易混料)的困难。
综上所述,由于现有技术在显示器中的结构组装上仍有不便利的处,因此本发明发明人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经悉心试验与研究,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终发明-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在使用有具不同参数变化的衔接装置或是同时做出不同参数变化的独立卡勾组件以适用在具不同厚度的不同显示面板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其配置有具不同参数变化的衔接装置,以提供同时具多种高度的衔接装置、或是同时做出不同参数变化的独立卡勾组件以用来固定不同厚度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其可有效降低模具成本,进而达成可共享大小尺寸相同但厚度不同的不同显示面板的功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在装设较厚的显示面板时,其具较低高度的突出部则有可协同紧迫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显示面板组装的功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框体结构,用以容置具有至少一第一厚度和一第二厚度的若干个本体其中之一,其是包含有:一容置部,用以容置该若干个本体其中的一特定本体,该特定本体具有一特定厚度,该特定厚度是选自该第一厚度和该第二厚度其中之一;若干个第一卡勾组件,各具有一第一突出部;以及若干个第二卡勾组件,各具有一第二突出部;其中,该等第一卡勾组件和该等第二卡勾组件是一并环绕于该容置部周围,且该第一突出部和该第二突出部的个别高度恰可分别对应该第一厚度和该第二厚度,适应该特定本体的特定厚度,由对应该特定厚度的该第一突出部或是该第二突出部卡固该特定本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第二卡勾组件是配置在该第一卡勾组件之中,而该第一卡勾组件是为一ㄇ型结构,且该第二卡勾组件恰可容置于该ㄇ型结构之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第一突出部的高度是大于该第二突出部的高度,而该第一厚度相较于该第二厚度是为相对较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等第一卡勾组件和该等第二卡勾组件是分别为一塑料弹性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等第一卡勾组件和该等第二卡勾组件是各自独立配置于该容置部周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第一突出部和该第二突出部是分别垂直于该第一卡勾组件和该第二卡勾组件并分别朝向该容置部的内部延伸,以有效卡固该本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本体是为一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衔接装置,配置在一框体中,以固定至少具一第一厚度和一第二厚度的若干个本体其中之一,其是包含:一第一卡勾组件;以及一第二卡勾组件;其中,该第一卡勾组件及该第二卡勾组件之一参数恰可分别对应该第一厚度和该第二厚度,适应该若干个本体其中之一的厚度,而由该第一卡勾组件或是该第二卡勾组件卡固该一本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参数是第一卡勾组件及该第二卡勾组件的高度,而该第一卡勾组件及该第二卡勾组件分别具有一第一突出部及一第二突出部以选择性卡固该一本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第一卡勾组件是为一ㄇ型结构,且该第二卡勾组件恰可容置于该ㄇ型结构之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框体是为一显示器的前壳或是后壳。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器的框体结构,用以容置一本体,其具一衔接装置可适应该本体的一参数变化,而固定该本体于其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衔接装置包含若干个卡勾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若干个数卡勾组件分别具有若干个突出部,且该若干个突出部的高度恰可分别对应若干个预设本体的厚度,适应该本体之一特定厚度而由具对应高度的一特定突出部的卡勾组件予以固定。
本发明配置有具不同参数变化的衔接装置,以提供同时具多种高度的衔接装置、或是同时做出不同参数变化的独立卡勾组件以用来固定不同厚度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功效与目的,可由下列实施方式说明,而有更深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为现有技术的显示器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现有技术的显示器前壳组装上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本发明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
图5是为图4中的衔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为将图5的衔接装置适用于一较厚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显示前壳
11、21、31容置部
12、22、23、33、34卡勾组件
121、221、231、331、341突出部
13、35显示面板
20、30框体
32衔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3~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以下针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进行描述,但实际采用的结构与配置并不必须完全符合描述的结构与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当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际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种种变化及修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在单一尺寸显示器的框体中具有多个卡勾组件及/或一衔接装置而具有不同参数变化,因而可分别适应具不同厚度的不同本体而固定该本体于其上,该衔接装置可由多个卡勾组件所构成,且此种参数变化可以是卡勾组件的高度变化也可以是其它可能限制条件,在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则是以多个不同高度的突出部来达成,且这些突出部的高度恰可分别对应这些本体的厚度。于是,即可因应其中的一特定本体的厚度而由具对应高度的一特定突出部的卡勾组件所固定。
图3是为本发明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简要示意图。本发明框体20具有一容置部21、若干个第一卡勾组件22以及若干个第二卡勾组件23,其中该容置部21恰可容置一本体(图中未揭示),而该若干个个第一卡勾组件22与该若干个个第二卡勾组件23是各自独立配置在该容置部21的周围,且每一第一卡勾组件22与每一第二卡勾组件23各自具有一第一突出部221和一第二突出部231配置于其顶部,该第一突出部221和该第二突出部231是分别垂直于该第一卡勾组件22和该第二卡勾组件23并分别朝向该容置部21内部所延伸,如此即可用来有效卡固该本体。在第3图中,该第一卡勾组件22的高度是高于该第二卡勾组件23,因此该第一突出部221的高度也是高于该第二突出部231。
因此,由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分别设计具有两种不同高度突出部221、231的不同卡勾组件22、23,因此可以有效适用在分别卡固具两种对应其高度的厚度的不同本体,由对应该本体的厚度的该第一突出部221或是该第二突出部231选择性卡固该本体。
如图4所示,其是为本发明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图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相较,本实施例的框体30是将若干个衔接装置32配置在一容置部31周围。
而针对该衔接装置32的细部结构则请再参考图5。该衔接装置32具有一第一卡勾组件33和第二卡勾组件34,该第一卡勾组件33是为一ㄇ型结构,该第二卡勾组件34则容置于第一卡勾组件33之内,且和第一实施例类同,该第一卡勾组件33和第二卡勾组件34分别具有一第一突出部331和一第二突出部341,且该第一突出部331的高度是大于该第二突出部341,因此同样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可以适用在两种不同高度的本体中,而可以卡固分别对应该第一突出部331和该第二突出部341的个别高度的不同厚度的本体。
此外,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所有卡勾组件22、23、33、34可以是一塑料弹性体,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如图6所示,以第二实施例为例,在装设相对较厚的显示面板35时,其由具较高高度的第一突出部331卡固住该显示面板35,另外该第二卡勾组件34的具较低高度的第二突出部341则会因该显示面板35的存在而有所偏斜,然如此更可有协同紧迫该显示面板35四周的组装功能
在实际应用上,该框体20、30通常是一显示器的前壳,但也可以是该显示器的后壳,于是该本体则会是一显示面板而可以容置在该显示器的前壳或后壳中定位与预固定的,随后即可再透过螺丝将对应后壳或是对应前壳锁固而组立为完整的显示器。且在实际组装时,对应后壳往前迫紧该显示面板而与该前壳进行组立时,是以相对较厚的显示面板为组装参考基础,而在组装相对较薄的显示面板时,则可加上间隔片(spacer)以弥补组装上的间隙。同时,前述说明仅揭示分别具两种不同高度的突出部的卡勾组件或衔接装置的两种不同配置类型的实施例,以适用在两种不同厚度的显示面板,然这些可各自独立配置的不同卡勾组件(第一实施例)或是具有两个卡勾组件的衔接装置(第二实施例),亦可以同时混合配置在单一框体中,且也可依照上述原理做出具更多种不同参数变化的卡勾组件或衔接装置来卡固对应若干个厚度的本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可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其突破了过去在同尺寸显示器的框体中难以同时兼顾不同厚度显示面板的固定想法,而利用独创的整合结构设计,将具备不同高度突出部的衔接装置、或同时做出不同高度的独立卡勾组件以适用于卡固不同厚度显示面板,在装设较厚的显示面板时,其具较低高度的突出部则有可协同紧迫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面板组装的功能。另外,本专利所采用技术可轻易整合在现有制造流程中,可有效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提升模具的共享性,进而达成可共享“大小尺寸相同但厚度不同”的不同显示面板的功效。因此,本发明的框体结构与对应衔接装置的技术简单但却又提供极高的便利性,可以有效增进产业的进步,本发明技术简单,又兼顾成本,具有产业价值。
以上所述是利用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明了,适当而作些微的改变与调整,仍将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有权利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状况。
本领域技术人员须了解上文中的说明仅是作为例证用,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而做出的诸多修饰,皆不脱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显示器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以容置具有至少一第一厚度和一第二厚度的若干个本体其中之一,其包含有:
一容置部,用以容置该若干个本体其中的一特定本体,该特定本体具有一特定厚度,该特定厚度是选自该第一厚度和该第二厚度其中之一;
若干个第一卡勾组件,各具有一第一突出部,且该第一卡勾组件为一ㄇ型结构;以及
若干个第二卡勾组件,各具有一第二突出部,且该第二卡勾组件配置在该第一卡勾组件之中,并恰可容置于该ㄇ型结构之内;
其中,该第一卡勾组件和该第二卡勾组件是一并环绕于该容置部周围,且该第一突出部和该第二突出部的个别高度恰可分别对应该第一厚度和该第二厚度,适应该特定本体的特定厚度,由对应该特定厚度的该第一突出部或是该第二突出部卡固该特定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突出部的高度是大于该第二突出部的高度;及
该第一厚度相较于该第二厚度是为相对较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若干第一卡勾组件和该若干第二卡勾组件是分别为一塑料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突出部和该第二突出部是分别垂直于该第一卡勾组件和该第二卡勾组件并分别朝向该容置部的内部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本体为一显示面板。
CN2007101013193A 2007-04-17 2007-04-17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0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13193A CN101290809B (zh) 2007-04-17 2007-04-17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13193A CN101290809B (zh) 2007-04-17 2007-04-17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0809A CN101290809A (zh) 2008-10-22
CN101290809B true CN101290809B (zh) 2011-07-06

Family

ID=4003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131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0809B (zh) 2007-04-17 2007-04-17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0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0018B (zh) * 2010-09-28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伸缩式罩体装置
CN102654959B (zh) * 2011-03-04 2014-06-04 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壳体及其框架结构
CN117378907A (zh) * 2022-03-28 2024-01-12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件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9796A (en) * 1976-01-22 1976-09-14 P. X. Industries, Inc. Panel mounting clip
CN1428638A (zh) * 2001-12-27 2003-07-09 富士通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带钩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5338601A (ja) * 2004-05-28 2005-12-08 Nippon Seiki Co Ltd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9796A (en) * 1976-01-22 1976-09-14 P. X. Industries, Inc. Panel mounting clip
CN1428638A (zh) * 2001-12-27 2003-07-09 富士通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带钩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5338601A (ja) * 2004-05-28 2005-12-08 Nippon Seiki Co Ltd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0809A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809B (zh)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CN205202391U (zh) 通用组装治具
CN202958067U (zh) 模块化控制台
CN202405157U (zh) 按键组合结构
CN201702708U (zh) 一种工装夹具
CN204150824U (zh) 一种挂壁拼装式操纵箱
CN204168644U (zh) 自由分配型电路板隔离箱
CN203203701U (zh) 一种电子秤用面板
CN204053940U (zh) 多功能滑轨调试和装配的机架台
CN103031891A (zh) 搭建模块化洁净手术室用的龙骨连接件
CN202003614U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用固定支架
CN207736170U (zh) 金属件自动组立机治具
CN208880569U (zh) 快换底座
CN203883328U (zh) 铠装移开式开关柜的柜体组件
CN201408516Y (zh) 具有可拓展性板卡结构的平板显示产品
CN203256937U (zh) 积木化拼装式净化房墙体结构
CN209319663U (zh) 一种通用式罗茨真空泵机组机架
CN204716860U (zh) 马达避震装置
CN205621571U (zh) 新型变压器铁芯片结构
CN205770789U (zh) 一种复印机刮刀支架的转运装置
CN203072275U (zh) 一种控制柜玻璃门
CN201993691U (zh) 硬盘固定架
CN205610572U (zh) 接线盒
CN206228047U (zh) 两用可拆卸座椅
CN206792096U (zh) 一种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