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5247A - 装饰缝制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装饰缝制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5247A
CN101285247A CNA2008100897558A CN200810089755A CN101285247A CN 101285247 A CN101285247 A CN 101285247A CN A2008100897558 A CNA2008100897558 A CN A2008100897558A CN 200810089755 A CN200810089755 A CN 200810089755A CN 101285247 A CN101285247 A CN 101285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wire grip
foot
pressure foo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97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85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5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缝制缝纫机,其不必担心拉线器与压脚板的接触,以使压脚板充分上升的状态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作业负担。缝纫机(1)具有:压脚板(22),其从上方按压载置于针板上方的被缝制物;压脚棒(21),其自由上下移动地插入缝纫机架(2c)中,支撑压脚板(22);压脚杠杆(23),其与压脚棒连结,通过操作使压脚板上下移动;拉线器(31),其使装饰线与穿过缝针的针线相互缠绕;拉线器轴(32),其可自由上下移动地插入缝纫机架中,支撑拉线器;以及拉线器上升机构(50),其在通过压脚杠杆的操作使压脚板上升规定量之后,使拉线器轴与继续上升的压脚板联动而上升。

Description

装饰缝制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拉线器进行装饰缝制的装饰缝制缝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装饰缝制缝纫机,其可以对被缝制物实施装饰缝制。使用装饰缝制缝纫机进行的装饰缝制,是与使针线分别插入并在与被缝制物的进给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并列设置的三根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使卡止装饰线的拉线器在被缝制物的上方从缝针的侧方向前方进行圆弧运动,使装饰线与三条针线相互缠绕。
并且,通过与由拉线器进行的装饰线向三条针线的缠绕同步,使打环器旋转,使打环线与贯穿载置被缝制物的针板的下方的针线缠绕,可以对被缝制物进行装饰缝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292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装饰缝制缝纫机中,拉线器以靠近压脚板的上方的状态配置,拉线器固定在缝纫机架上。因此,如果在将由压脚板向针板按压的被缝制物取下,或重新在针板上载置被缝制物时,使压脚板上升,则压脚板会立刻与拉线器接触,无法使压脚板继续上升。因此在无法使压脚板充分上升的状态下,用户必须小心地进行作业,以免被缝制物被压脚板钩挂,加重作业负担。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缝制缝纫机,其不必担心拉线器与压脚板接触,在使压脚板充分上升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作业负担。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装饰缝制缝纫机,其具有:压脚板(22),其从上方按压载置于针板上的被缝制物;压脚棒(21),其可自由上下移动地插入缝纫机架中,支撑前述压脚板;压脚杠杆(23),其与前述压脚棒连结,通过操作使压脚板上下移动;拉线器(31),其使装饰线与穿过缝针的针线相互缠绕;以及拉线器轴(32),其可自由上下移动地插入缝纫机架中,支撑前述拉线器,通过使该拉线器轴进行旋转,前述拉线器使装饰线与针线相互缠绕,其特征在于,具有拉线器上升机构(50),其在通过前述压脚杠杆的操作使前述压脚板上升规定量之后,使前述拉线器轴与继续上升的前述压脚板联动而上升。
在这里,因为如果压脚板与拉线器接触,则压脚板无法继续上升,所以所谓规定量,是小于压脚板上升之前的压脚板与拉线器之间距离的距离。也就是说,使规定量为该距离,在压脚板与拉线器抵接之前使拉线器上升,避免压脚板与拉线器的接触。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如果操作压脚杠杆而使压脚板上升,则利用拉线器上升机构的动作,在压脚板上升规定量之后,拉线器轴与该压脚板联动而上升。因为拉线器由拉线器轴支撑,所以在压脚板上升规定量之后,压脚板与拉线器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上升。
由此,因为压脚板不会被拉线器阻止其自身的上升,所以不会停止在最初的拉线器位置,可以使其上升至对于机构来讲可能上升的位置。而且,因为压脚板可以增加上升量,所以可以增加压脚板与针板之间的空间。
由此,不必担心拉线器与压脚板的接触,可以以使压脚板充分上升的状态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作业负担。
技术方案2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上,前述拉线器上升机构具有:托架(51),其固定在前述压脚棒上;以及固定部件(52),其设置于前述拉线器轴上,具有上下方向长度比前述托架的上下方向长度更长的凹部(52a),将前述托架设置于前述凹部之内,以使得在前述压脚板上升之前,可以在前述托架的上端与前述凹部的上端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如果操作压脚杠杆,则支撑压脚板的压脚棒上升,托架的下端从固定部件的凹部的下端离开,向凹部的上端上升。在这里,因为凹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形成为长于托架的上下方向长度,所以托架的上端不会立刻与凹部的上端抵接,而是在托架上升相当于凹部与托架的上下方向的差的长度之后,与凹部的上端抵接。
由此,可以由简单的结构实现下述的拉线器上升机构,即,在通过压脚杠杆的操作使压脚板上升规定量之后,使拉线器与继续上升的压脚板联动而上升。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上,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下连杆部件(90),其与前述压脚棒连结,通过前述压脚杠杆的操作,使与前述压脚棒的连结部位上下移动,从而使前述压脚棒上下移动,前述拉线器上升机构具有连结连杆部件(82),其连结前述上下连杆部件和前述拉线器轴。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仅通过由连结连杆部件连结上下连杆部件和拉线器轴,就可以构成可以通过压脚杠杆的操作使拉线器与压脚板一起上升的拉线器上升机构。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线引导部(40),其将装饰线向前述拉线器引导;以及线引导部上升机构(60),其与利用前述拉线器上升机构而上升的前述拉线器联动,使前述线引导部上升。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如果操作压脚杠杆使压脚板上升,则利用线引导部上升机构的动作,线引导部与拉线器联动,以与拉线器相同的速度上升。
由此,因为不仅是拉线器,线引导部也不会阻止压脚板自身的上升,所以,其不会停止在最初的拉线器或线引导部的位置,而是可以上升至对于机构来讲可能上升的位置。而且,因为压脚板可以增大上升量,所以可以增加压脚板或线引导部与针板之间的空间。
由此,不必担心拉线器或线引导部与压脚板间的接触,可以以使压脚板充分上升的状态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负担。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上,其特征在于,前述线引导部上升机构具有:轴环,其固定在前述压脚棒上;以及支撑部件,其构成为可以自由上下移动,支撑前述线引导部,配置前述轴环及前述支撑部件,以使得在与前述拉线器开始上升的同时,前述轴环的上端与前述支撑部件的下端抵接。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如果操作压脚杠杆,则支撑压脚板的压脚棒上升,轴环也与压脚棒一起上升。并且,在与拉线器开始上升的同时,轴环的上端与支撑部件的下端抵接,其结果,支撑部件也与轴环的上升一起上升。因为在支撑部件上设置线引导部,所以线引导部也与支撑部件的上升一起上升。因此,最初压脚板开始上升,然后,拉线器与线引导部同时开始上升。
由此,可以由简单的结构实现使线引导部与拉线器的上升联动而上升的线引导部上升机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因为压脚板不会被拉线器阻止自身的上升,所以不会停止在最初的拉线器位置,可以上升至对于机构来讲可能上升的位置。而且,因为压脚板可以增大上升量,所以可以增加压脚板与针板之间的空间。
由此,不必担心拉线器与压脚板的接触,可以在使压板充分上升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作业负担。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可以由简单的结构实现下述的拉线器上升机构,即,在通过压脚杠杆的操作使压脚棒上升规定量之后,使拉线器轴与继续上升的压脚板联动而上升。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仅由连结连杆部件连结上下连杆部件和拉线器轴,就可以构成可以通过压脚杠杆的操作使拉线器与压脚板一起上升的拉线器上升机构。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不必担心拉线器或线引导部与压脚棒的接触,可以在使压脚棒充分上升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作业负担。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可以由简单的结构实现使线引导部与拉线器的上升联动而上升的线引导部上升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的斜视图。
图2是拉线器上升机构及线引导部上升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固定部件向拉线器轴的安装机构的图。
图4是表示凸起及旋转腕周围的机构的图。
图5是拉线器上升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拉线器上升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线引导部上升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拉线器上升机构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最佳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缝纫机,以装饰缝制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
<缝纫机的结构>
如图1所示,缝纫机1具有正面观察为コ字状的作为缝纫机架的主体框架2。主体框架2具有:底座部2a,其位于主体框架的下部,同时在内部收容后述的打环器机构;纵向机体部2b,其从底座部2a的一端部向上方直立设置;以及臂部2c,其从纵向机体部2b的上端部向与底座部2a相同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沿着主体框架2的底座部2a长度方向的方向为Y轴方向,以纵向机体部2b的直立设置方向即与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为Z轴方向,以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二者正交的方向为X轴方向。此外,缝纫机1在设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下,X轴方向及Y轴方向成为沿着水平面的状态,Z轴方向成为沿着垂直上下移动方向的状态。
如图1、图2所示,缝纫机1具有:针上下移动机构10,其经由在下端部保持排成一列的三根缝针11、12、13的针棒14,使各缝针11、12、13上下移动;打环器机构(图示省略),其设置于底座部2a中,通过在载置用于缝制的被缝制物的针板2d的下方,进行与针棒14的上下移动同步的单个打环器的进退移动,使打环线T2与穿过各缝针11、12、13的各条针线T1的线环互相缠绕;压脚机构20,其从针板2d的上方向针板2d按压被缝制物;拉线器机构30,其通过在针板2d的上方的、各缝针11、12、13的落针位置附近进行拉线器31的进退移动,在沿各缝针11、12、13的排列方向搭上装饰线T3的状态下使其缝入;线引导部40,其向拉线器31引导装饰线T3;拉线器上升机构50,其使拉线器上升;线引导部上升机构60,其使线引导部40上升;以及缝线调整机构70,其分别向从各线供给源引出的各针线T1、打环线T2、装饰线T3施加规定的张力。
(针上下移动机构)
针上下移动机构10具有:针棒14,其在臂部2c的前端侧,以沿着Z轴方向的状态被支撑,可以在该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及未图示的曲柄连杆机构,其将在臂部2c内沿着Y轴方向配置的未图示的主轴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往复上下移动驱动力,向针棒14施加。
在针棒14的下端部,沿着Y轴方向保持排成一列的三根缝针11、12、13,这些缝针11、12、13以越远离纵向机体部2b,其前端高度越低的方式被保持。在这里,三根缝针11、12、13,由从作业者观察设置在左侧且前端高度最低的左针11、从作业者观察设置于中央的中针12、以及从作业者观察设置在右侧且前端高度最高的右针13构成。
而且,在针棒14的下端部,各缝针11、12、13的Y轴方向的配置间距和Z轴方向上的各缝针11、12、13的高度,均可以通过针夹持部等的部件更换而改变。
(打环器机构)
打环器机构具有:未图示的打环器,其插入各针线T1的线环内,该针线T1的线环是通过使各缝针11、12、13穿透被缝制物,下降至针板2d的下方之后再次上升而形成的;未图示的下轴,其在底座部2a内沿Y轴方向配置,同时与主轴同步地旋转;未图示的打环器轴,其在底座部2a内沿Y轴方向配置,同时由前端部保持打环器;以及未图示的公知的传递机构,其将下轴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相同频率的推力方向的往复驱动力,向打环器轴施加。
打环器沿着与各缝针11、12、13的排列方向一致的Y轴方向延伸设置,同时使其前端部朝向底座部2a的前端侧(与纵向机体部2b相反一侧的方向),由打环器轴的前端部保持。并且,利用由打环器轴进行的前进移动,以从最近的右针13至中针12、左针11的顺序,插入各针线T1的线环中。由此,沿着打环器而被引导至其前端部的打环线T2,插入各针线T1的线环内,进行缝制。
(压脚机构)
如图2所示,压脚机构20具有:压脚棒21,其可上下自由移动地插入臂部2c的前端;压脚板22,其设置在压脚棒21的下端,由该压脚棒21支撑,可以从上方按压载置于针板2d上的被缝制物;以及压脚杠杆23,其与压脚棒21连结,通过操作使压脚棒21上下移动,从而使压脚板22上下移动。
在压脚棒21上,后述的托架51固定在中央附近,在该托架51的下端侧插入轴承24,在该轴承24的下方,插入后述的轴环61。并且,在轴环61的下方配置压脚板22。
在固定于压脚棒21上的托架51上,以其长度方向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连结长条状的连杆25的一端。在该连杆25的另一端,连结在与连杆25的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连杆26的一端,在连杆26的另一端,连结通过压脚杠杆23的操作而围绕轴进行旋转的旋转轴27的一端。在旋转轴27的另一端,连结通过压脚杠杆23的操作而以一端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腕28的一端。在旋转腕28的另一端连结钩29的一端,钩29的另一端与压脚杠杆2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连结。
压脚杠杆23,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成为由用户等进行操作的部位,另一端可以自由旋转地固定在臂部2c的不动的部位上。
(拉线器机构)
如图2所示,拉线器机构30具有:拉线器31,其使装饰线T3与穿过各缝针11、12、13的针线T1互相缠绕;以及拉线器轴32,其可以上下自由移动地插入臂部2c的前端,在下端支撑拉线器31。
在拉线器轴32的上端,设置用于将后述的固定部件52固定在拉线器轴32上的板材33。如图3所示,在板材33上形成从上表面贯穿至拉线器轴32的安装孔33a。另外,在拉线器轴32的上表面也形成与安装孔33a相连续的安装孔32a,利用这些安装孔32a、33a和螺栓33b,可以将固定部件52安装在板材33上。
在板材33的上表面直立设置圆柱状的凸起33c。凸起33c嵌入旋转腕34的另一端中,该旋转腕34的一端与驱动轴3连结,通过驱动轴3的旋转而另一端进行旋转。
在这里,对旋转腕34的另一端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旋转腕34的另一端部形成为圆筒状,在该圆筒部34a上,在上方和下方分别形成贯穿旋转腕34的长度方向、且宽度宽于凸起33c的宽度的长孔34b、34c。在圆筒部34a中,以与圆筒部34a的内周面之间的规定的配合公差,嵌入形成为圆筒状的轴承部35。在轴承部35上,在正对的位置形成两个嵌入孔35b、35c。在该嵌入孔35b、35c中,以规定的配合公差嵌入凸起33c,轴承部35起到凸起33c的轴承的作用。轴承部35嵌入圆筒部34a内,以使得嵌入孔35b与圆筒部34a的长孔34b正对,同时,使嵌入孔35c与圆筒部34a的长孔34c正对。
设置于板材33的上表面的凸起33c,在未使拉线器31上升时,插入圆筒部34a的长孔34c和轴承部35的嵌入孔35c中,进而插入圆筒部34a的长孔34b和轴承部35的嵌入孔35b中,其上端位于圆筒部34a的上端附近。并且,如果使拉线器31上升,则因为拉线器轴32也上升,所以凸起33c也上升,进入旋转腕34的内部。此外,由于通过驱动轴3的旋转而旋转腕34也旋转,所以使各长孔34b、34c为长孔,以使得在凸起33c插入的状态下也可以使旋转腕34旋转。在这里,轴承部35如图4所示形成为圆筒状,但并不限于这种形状,只要起到作为轴承的作用,可以自由变更。
另外,拉线器轴32,首先插入轴承36,然后在轴承36的下方插入垫圈37,在垫圈37的下方插入弹簧38,在弹簧38的下方插入紧固件39并固定在拉线器轴32上,在紧固件39的下方插入保持拉线器31的支架31a并固定在拉线器轴32上。拉线器31利用螺栓31b保持固定在支架31a的前端。
(拉线器上升机构)
如图2、图5、图6所示,拉线器上升机构50是在通过压脚杠杆23的操作使压脚板22上升规定量之后,使拉线器轴32与继续上升的压脚板22联动而上升。
拉线器上升机构50具有:托架51,其利用螺栓51b固定在压脚棒21上;以及固定部件52,其设置在拉线器轴32上,形成凹部52a,该凹部52a的从上端到下端的长度(上下方向长度)52L,比托架51的从上端到下端的长度(上下方向长度)51L长。
托架51以向固定部件52延伸的方式形成,如图6所示,其前端部嵌入固定部件52的凹部52a中。另外,托架51设置为,在压脚板22上升之前,在托架51自身的上端与固定部件52的凹部52a的上端之间形成间隙S。
另外,在固定部件52的下端形成相对于固定部件52的下端面向下方凸出,且与板材33的抵接部分为直线状的凸出部52f,在板材33的与凸出部52f抵接的部分上,形成与凸出部52f相同的直线状的抵接部33f。也就是说,通过使凸出部52f与抵接部33f抵接,可以阻止当固定部件52围绕拉线器轴32旋转移动时,由于其与板材33的摩擦而使得板材33与其一同围绕拉线器轴32旋转。
(线引导部)
如图2、图7所示,线引导部40具有:引导部41,其向拉线器31引导装饰线T3,在一端形成使装饰线T3穿过的穿线孔41a;以及支撑轴42,其支撑引导部41。支撑轴42为形成为圆柱状的棒状部件,在安装到缝纫机1上时,设置为使支撑轴42的轴线沿着缝纫机1的上下方向。另外,如图7所示,线引导部40在安装到缝纫机1上时,设置为使引导部41位于拉线器31的正上方。
(线引导部上升机构)
如图2、图7所示,线引导部上升机构60与利用拉线器上升机构50而上升的拉线器31联动,使线引导部40上升。
线引导部上升机构60具有:轴环61,其利用螺栓61b固定在压脚棒21上;以及支撑部件62,其构成为可以上下自由移动,支撑线引导部40的支撑轴42。分别配置轴环61及支撑部件62,以使得在与拉线器31开始上升的同时,使轴环61的上端与支撑部件62的下端抵接。也就是说,轴环61的上端与支撑部件62的下端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等于凹部52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52L与托架51的从上端到下端的长度51L的差。
轴环61以向支撑部件62的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配置为在通过压脚棒21的上升而使轴环61上升时,轴环61的一端与支撑部件62的一端抵接。支撑部件62的另一端配置为嵌入引导槽63a中,该引导槽63a形成于引导支撑部件62的上下移动的引导部件63上。另外,通过将支撑部件62的另一端嵌入引导槽63a内,顺利地进行支撑部件62的上下移动,同时,阻止支撑部件62围绕支撑轴42的轴线进行旋转。引导部件63在侧面观察形成为コ字状,其上端及下端以向支撑部件62的一端的上方及下方延伸出的方式形成。在支撑部件62上形成插孔62a,其在上下方向贯穿,用于使线引导部40的支撑轴42插入。在引导部件63上,在向支撑部件62的上方及下方延伸的部分上形成插孔63b,其在上下方向贯穿,用于使线引导部40的支撑轴42插入。
另外,在支撑部件62的上端和引导部件63的上端之间,设置将支撑部件62向下方预紧的弹簧64。
因此,线引导部40的支撑轴42,插入引导部件63的插孔63b、支撑部件62的插孔62a、弹簧64中。此外,支撑轴42插入支撑部件62中,同时固定在支撑部件62上,可上下移动地插入引导部件63中。并且,支撑轴42的上端插入轴环65中,利用止动螺栓66将轴环65固定在支撑轴42上。也就是说,在支撑轴42上,在插入支撑部件62、引导部件63、弹簧64的状态下,通过在其上端固定轴环65,防止各部件从支撑轴42脱离。
(缝线调整机构)
如图1所示,缝线调整机构70具有五个缝线调整部71、72、73、74、75,其配置在纵向机体部2b的侧面,同时,分别对应于各缝针11、12、13的各针线T1、装饰线T3和打环线T2设置。各缝线调整部71~75均设有:一对缝线调整盘,其用于夹持缝线;弹性体,其使各缝线调整盘之间压接;以及旋钮,其调节弹性体的压接力。利用上述结构,各缝线调整部通过由旋钮调节为适当的压接力,并夹持各条线,在出线方向上施加阻力,使各条线产生适当的张力。
而且,打环线T2从未图示的线供给源输出,搭到缝线调整部75上,经过底座部2a的内部,被引导至打环器。
另外,装饰线T3从未图示的线供给源输出,在搭上缝线调整器74之后,被设置于臂部2c的基端部侧下部的打环线引导部76导向臂部2c的前端侧,并且,经由设置于臂部2c的前端部侧面的打环线调整部77及未图示的打环线引导部,引导至拉线器31的前端部。
<拉线器的上升动作>
如果进行将压脚杠杆23向下方按压而使压脚板22从针板2d上升的操作,则利用压脚杠杆23的旋转,与压脚杠杆23连结的钩29也被向下按压,利用钩29的下降,从缝纫机1的面部观察,旋转腕28以一端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利用旋转腕28的旋转,从缝纫机1的面部观察,安装在旋转腕28上的旋转轴27也逆时针旋转。利用旋转轴27的旋转,连杆26的一端向上方移动。通过连杆26的一端向上方移动,连杆25也向上方移动,与连杆25连结的托架51也上升。通过托架51的上升,固定托架51的压脚棒21也上升,由此,安装在压脚棒21的下端的压脚板22也上升。
此时,通过托架51上升,托架51的前端部在固定部件52的凹部52a内上升,不久,托架51的上端与凹部52a的上端抵接。然后,如果托架51进一步上升,则托架51拉起固定部件52,通过固定部件52被拉起,固定固定部件52的拉线器轴32上升。通过拉线器轴32的上升,安装在拉线器轴32的下端的拉线器31也上升。
由此,拉线器31可以在使压脚板22上升之后,稍微延迟而上升,从而可以使压脚板22和拉线器31的上升动作联动。
<线引导部的上升动作>
如果进行将压脚杠杆23向下方按压而使压脚板22从针板2d上升的操作,则利用压脚杠杆23的旋转,与压脚杠杆23连结的钩29也被向下按压,利用钩29的下降,从缝纫机1的面部观察,旋转腕28以一端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利用旋转腕28的旋转,从缝纫机1的面部观察,安装在旋转腕28上的旋转轴27也逆时针旋转。利用旋转轴27的旋转,连杆26的一端向上方移动。通过连杆26的一端向上方移动,连杆25也向上方移动,与连杆25连结的托架51也上升。通过托架51的上升,固定托架51的压脚棒21也上升,由此,安装在压脚棒21上的轴环61也上升。
此时,通过轴环61上升,轴环61的一端在与拉线器31开始上升的同时,与支撑部件62的一端抵接,通过其进一步上升,抵抗弹簧64的预紧力而使支撑部件62上升。通过支撑部件62上升,插入支撑部件62中并固定在支撑部件62上的线引导部40也上升。
由此,线引导部40可以与拉线器31的上升一起上升,使压脚板22和线引导部40的上升动作联动。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缝纫机1,如果操作压脚杠杆23而使压脚板22上升,则利用拉线器上升机构50的动作,在使压脚板22上升规定量之后,拉线器轴32与该压脚板22联动而上升。因为拉线器31由拉线器轴32支撑,所以在压脚板22上升规定量(不会碰到拉线器的范围内的距离)之后,压脚板22与拉线器31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上升。
由此,因为压脚板22不会被拉线器31阻止自身的上升,所以,其不会停止在最初的拉线器31的位置,而是可以使其上升至对于机构来讲可能上升的位置。并且,因为压脚板22可以增大上升量,所以可以增加压脚板22与针板2d间的空间。
由此,不必担心拉线器31与压脚板22的接触,可以在使压脚板22充分上升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作业负担。
另外,在拉线器上升机构50中,如果操作压脚杠杆23,则支撑压脚板22的压脚棒21上升,托架51的下端从固定部件52的凹部52a的下端离开,向凹部52a的上端上升。而且,托架51可以上下进行位置调整,从而可以自由调整伴随压脚板22上升的拉线器31开始上升的定时。
在这里,凹部52a的从上端到下端的长度52L,因为形成为比托架51的从上端到下端的长度51L长,所以托架51的上端不会立刻与凹部52a的上端抵接,而是在托架51上升相应于凹部52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52L与托架5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51L的差之后,与凹部52a的上端抵接。
由此,可以由简单的结构实现下述的拉线器上升机构50,即,在利用压脚杠杆23的操作使压脚板22上升规定量之后,使拉线器轴32与继续上升的压脚板22联动而上升。
另外,如果操作压脚杠杆23而使压脚板22上升,则利用线引导部上升机构60的动作,线引导部40与拉线器31联动,以与拉线器31相同的速度上升。
由此,因为不仅是拉线器31,线引导部40也不会阻止压脚板22自身的上升,所以压脚板22不会停止在最初的拉线器31或线引导部40的位置,而可以上升至对于机构来讲可能上升的位置。并且,因为压脚板22可以增加上升量,所以可以增大压脚板22或线引导部40与针板2d之间的空间。
由此,不必担心拉线器31或线引导部40与压脚板22的接触,可以在使压脚板22充分上升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减轻用户的作业负担。
另外,在线引导部上升机构60中,如果操作压脚杠杆23,则支撑压脚板22的压脚棒21上升,轴环61也与压脚棒21一起上升。并且,在与拉线器31开始上升的同时,轴环61的上端与支撑部件62的下端抵接,其结果,支撑部件62也与轴环61的上升一起上升。因为在支撑部件62上设置线引导部40,所以线引导部40也与支撑部件62的上升一起上升。因此,最初压脚板22开始上升,之后拉线器31和线引导部40同时开始上升。
由此,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使线引导部40与拉线器31的上升联动而上升的线引导部上升机构60。
<其它>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取代拉线器上升机构50而设置拉线器上升机构80。以下,具有与上述缝纫机1相同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
拉线器上升机构80设置为,连结上下连杆部件90和拉线器轴32的上端,前述上下连杆部件90与压脚棒21连结,通过压脚杠杆23(参照图2)的操作使其与压脚棒21的连结部位上下移动,从而使压脚棒21上下移动。
上下连杆部件90具有:连杆25,其一端与托架51(参照图2)连结;以及连杆26,其与连杆25的另一端连结,而另一端与旋转轴27连结。
拉线器上升机构80具有:连接部件81,其设置于拉线器轴32的上端;以及连结连杆部件82,其一端与连结部件81连结,另一端连结在连杆26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
在连结连杆部件82的一端形成长孔82a,经由该长孔82a与连结部件81连结。
这样,因为仅通过由连结连杆部件82连结上下连杆部件90的连杆26和拉线器轴32,连结连杆部件82与连杆25联动而上下移动,所以可以构成通过压脚杠杆23的操作,使拉线器31(参照图2)与压脚板22(参照图2)一起上升的拉线器上升机构80。
此外,也可以不设置连结部件81,而是使连结连杆部件82与拉线器轴32直接连结。

Claims (5)

1.一种装饰缝制缝纫机,其具有:
压脚板,其从上方按压载置于针板上的被缝制物;
压脚棒,其可自由上下移动地插入缝纫机架中,支撑前述压脚板;
压脚杠杆,其与前述压脚棒连结,通过操作使压脚板上下移动;
拉线器,其使装饰线与穿过缝针的针线相互缠绕;以及
拉线器轴,其可自由上下移动地插入缝纫机架中,支撑前述拉线器,
通过使该拉线器轴进行旋转,前述拉线器使装饰线与针线相互缠绕,
其特征在于,
具有拉线器上升机构,其在通过前述压脚杠杆的操作使前述压脚板上升规定量之后,使前述拉线器轴与继续上升的前述压脚板联动而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拉线器上升机构具有:
托架,其固定在前述压脚棒上;以及
固定部件,其设置于前述拉线器轴上,具有上下方向长度比前述托架的上下方向长度更长的凹部,
将前述托架设置于前述凹部之内,以使得在前述压脚板上升之前,可以在前述托架的上端与前述凹部的上端之间形成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下连杆部件,其与前述压脚棒连结,通过前述压脚杠杆的操作,使与前述压脚棒的连结部位上下移动,从而使前述压脚棒上下移动,
前述拉线器上升机构具有连结连杆部件,其连结前述上下连杆部件和前述拉线器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线引导部,其将装饰线向前述拉线器引导;以及
线引导部上升机构,其与利用前述拉线器上升机构而上升的前述拉线器联动,使前述线引导部上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缝制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引导部上升机构具有:
轴环,其固定在前述压脚棒上;以及
支撑部件,其构成为可以自由上下移动,支撑前述线引导部,
配置前述轴环及前述支撑部件,以使得在与前述拉线器开始上升的同时,前述轴环的上端与前述支撑部件的下端抵接。
CNA2008100897558A 2007-04-10 2008-04-10 装饰缝制缝纫机 Pending CN1012852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2876 2007-04-10
JP2007102876A JP2008259571A (ja) 2007-04-10 2007-04-10 ミシ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5247A true CN101285247A (zh) 2008-10-15

Family

ID=39982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97558A Pending CN101285247A (zh) 2007-04-10 2008-04-10 装饰缝制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59571A (zh)
CN (1) CN10128524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2821A (zh) * 2009-08-31 2011-04-06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多针平式连锁缝缝纫机及装饰线缝
CN104060411A (zh) * 2013-03-21 2014-09-24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线道机构
CN106521821A (zh) * 2015-09-15 2017-03-22 蛇之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压脚
CN110079941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花样机的扫线装置
CN111979652A (zh) * 2019-05-24 2020-11-24 Juki株式会社 装饰缝制缝纫机
CN113279162A (zh) * 2021-05-08 2021-08-20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撞色线迹用平缝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5314B2 (ja) * 2007-09-03 2012-12-12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2821A (zh) * 2009-08-31 2011-04-06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多针平式连锁缝缝纫机及装饰线缝
CN102002821B (zh) * 2009-08-31 2014-05-07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多针平式连锁缝缝纫机
CN104060411A (zh) * 2013-03-21 2014-09-24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线道机构
CN106521821A (zh) * 2015-09-15 2017-03-22 蛇之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压脚
CN110079941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花样机的扫线装置
CN110079941B (zh) * 2018-01-26 2021-06-25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花样机的扫线装置
CN111979652A (zh) * 2019-05-24 2020-11-24 Juki株式会社 装饰缝制缝纫机
CN113279162A (zh) * 2021-05-08 2021-08-20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撞色线迹用平缝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59571A (ja) 200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5247A (zh) 装饰缝制缝纫机
JP4624169B2 (ja) ミシンの送り装置
JP4725864B2 (ja) 偏平縫いミシン
CN204803525U (zh) 缝纫机的压脚升降装置
CN101275345B (zh) 缝纫机
CN104005188A (zh) 缝纫机
JP2012110583A (ja) ミシンの送り装置
JP2003326032A (ja) 差動送りミシン
KR101031088B1 (ko) 재봉기의 윗실 클램핑 장치
CN101135091B (zh) 缝纫机
JP4783619B2 (ja) ミシン
US5001997A (en) Sewing mechanism for quilting machine
US287576A (en) Sewing machine
KR101263427B1 (ko) 발가락양말 봉제용 미싱
KR102602672B1 (ko) 제화용 재봉기의 이송컵 이송장치
US630456A (en) Machine for turfing and embroidering fabrics.
US155932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USRE8830E (en) Improvement in carpet-sewing machines
US581828A (en) Sewing-machine
US465113A (en) keats
US225784A (en) Sewing-machine
JP3102421U (ja) 横式直筒ミシン
US623351A (en) Meters co
US1111829A (en)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US1545797A (en) Machine for embroidering, darning, and sew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