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7570A - 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7570A
CN101277570A CNA2008100884384A CN200810088438A CN101277570A CN 101277570 A CN101277570 A CN 101277570A CN A2008100884384 A CNA2008100884384 A CN A2008100884384A CN 200810088438 A CN200810088438 A CN 200810088438A CN 101277570 A CN101277570 A CN 101277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lamp
circuit
driving signal
electric curr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84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7570B (zh
Inventor
小堀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7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7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7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75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25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bridge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 H05B41/28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bridge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using control circuits for the switch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1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33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荧光灯驱动方法通过使用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的交流驱动信号来驱动荧光灯。该交流驱动信号从该逆变器电路被供应给包括该荧光灯的负载。该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使用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该信号中的电流改变;通过使用控制电路,基于由该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流改变来控制由该逆变器电路生成的驱动信号,并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信号的电流为常量;通过使用温度检测电路,检测该荧光灯的温度;以及通过使用校正电路,基于由该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控制。

Description

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稳定由于输入电压的改变而造成的在荧光灯中流动的电流来驱动例如荧光灯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图4是示出包括用于驱动冷阴极荧光灯(CCFL)52的逆变器电路51的现有技术的荧光灯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在用于大型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中,使用CCFL 52。为了使得CCFL 52发光,逆变器电路51生成具有几十kHz的高压交流电流。
CCFL 52具有负电阻(negative resistance)特性。为了使用单个逆变器电路(变压器)并联驱动CCFL 52,需要平衡每个CCFL中流动的电流的功能。
因此,在图4所示的荧光灯驱动电路中,在并联驱动CCFL 52的情况下,镇流电容器Zc用于平衡每个CCFL中流动的电流的功能。
背光单元提供该装置所需的亮度,并需要维持该亮度稳定。逆变器电路51具有维持CCFL 52所需的电流的电流总和Io为常量的控制功能。
CCFL 52的阻抗随着温度或电流而改变。因此,通过进行改变逆变器电路51的开关元件Q1和Q2的导电时间的脉宽调制(PWM)控制(改变导电时间和非导电时间之间的比率)或改变驱动频率的脉冲频率调制(PFM)控制,来改变逆变器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Eo,从而控制CCFL 52所需的电流总和Io为常量。
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的CCFL 52的周围温度与跨越CCFL 52各端的端电压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如图5所示,CCFL 52的阻抗随着操作温度而改变。当CCFL 52的温度上升时,阻抗降低。CCFL 52的这种阻抗改变还表现为CCFL 52的阻抗的相位角的改变。CCFL 52所需的电流总和Io是CCFL 52中的电流I1、I2、I3……的总和(由I1+I2+I3表示)。换句话说,根据CCFL 52的绝对值和相位角,由电流向量I1、I2、I3……的总和表示总电流Io。
因此,即使通过改变逆变器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Eo来控制从逆变器电路51提供的电流幅度Iin为常量,也发生如下现象,随着CCFL 52的阻抗的变化而改变在CCFL 52中流动的电流向量I1、I2、I3……
图6是示出被施加到一个CCFL 52的高电压通过在封闭导体(例如在背光单元中包括的底盘和反射体)与CCFL 52之间存在的分布式电容而流出成为漏电流-Ile的状态的特性图。该图还示出了漏电流-Ile的量。
如图6所示,施加了高压的侧具有大量漏电流-Ile。漏电流-Ile导致了电容性负载,使得相位超前。如果CCFL 52的负载特性仅是电阻成分,则仅在CCFL 52中流动的电流Iout与该电压同相。从逆变器电路51供应到CCFL 52的电流Iin是结果电流Iout+Ile。
图7是示出从逆变器电路51供应到CCFL 52的电流Iin的向量图。
如图7所示,从逆变器电路51供应到CCFL 52的电流Iin是仅在CCFL52中流动的电流Iout和漏电流-Ile的结果电流。CCFL 52的负载不是纯电阻,该负载具有大的电容成分。因此,与图7的情况相比较,结果电流Iin的相位必须提前于电压。
当CCFL 52的操作温度升高时,阻抗降低。如果该改变是电阻性的,则电阻值小。因此,从逆变器电路51供应到CCFL 52的电流Iin的相位落后了。
逆变器电路51控制从逆变器电路51供应到CCFL 52的电流Iin(总电流Io)为常量,该电流Iin是总电流Iout+Ile。因此,当CCFL 52的阻抗的相位
Figure A20081008843800051
改变时,如图7中的虚线所示,电流Iin的相位
Figure A20081008843800052
变为
Figure A20081008843800054
仅在CCFL52中流动的电流Iout从Iout*变为Iout**。另外,漏电流-Ile从-Ile**变为-Ile*
如上所述,即使从逆变器电路51供应到CCFL 52的电流Iin(总电流Io)的幅度被控制为常量,CCFL 52的阻抗还会由于周围温度和自发热而改变。
该改变量取决于荧光灯的类型和特性。另外,仅在荧光灯中流动的电流Iout的改变ΔIout很大程度上受到从逆变器电路51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影响。
作为通过稳定在荧光灯中流动的电流来驱动荧光灯的逆变器,存在通过检测和控制电流来稳定在荧光灯中流动的电流的逆变器(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4-335362),其中,当逆变器的周围温度超过设置的温度时,随着周围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电流。
发明内容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中,从逆变器电路供应到CCFL的电流的一部分通过诸如底盘或反射体的闭合导体与CCFL之间存在的分布式电容而流出成为漏电流,且CCFL的阻抗随着CCFL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即使从逆变器电路供应到CCFL的电流Iin被控制为常量,还是会出现仅在CCFL中流动的电流Iout改变的问题。
已经考虑上述情况而提出了本发明。期望提供能够稳定在荧光灯中流动的电流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交流驱动信号来驱动荧光灯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其中,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该交流驱动信号,所述交流驱动信号从所述逆变器电路被供应给包括所述荧光灯在内的负载。荧光灯驱动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使用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通过使用控制电路,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通过使用温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通过使用校正电路,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交流驱动信号来驱动荧光灯的荧光灯驱动电路,其中,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该交流驱动信号,所述交流驱动信号从所述逆变器电路被供应给包括所述荧光灯在内的负载。荧光灯驱动电路包括:总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控制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被配置用于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温度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校正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被配置用于显示图像;以及背光设备,被配置用于照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该背光设备包括:总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在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所述交流驱动信号被供应给包括荧光灯的负载;控制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被配置用于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温度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校正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照亮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设备。该背光设备包括:总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在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所述交流驱动信号被供应给包括荧光灯的负载;控制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被配置用于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温度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校正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获得能够稳定在荧光灯中流动的电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灯驱动方法的荧光灯驱动电路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2是示出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灯中流动的电流、被控制为常量的总电流Io(电流Iin)与面板背面温度(荧光灯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3是示出在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荧光灯驱动电路用于背光设备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方块图;
图4是示出现有技术的荧光灯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的CCFL的周围温度和跨越CCFL各端的端电压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6是是示出其中被施加到一个CCFL 52的高电压通过在封闭导体(例如在背光单元中包括的底盘和反射体)与CCFL之间存在的分布式电容而流出作为漏电流-Ile的状态并且示出漏电流的量的特性图;以及
图7是示出从逆变器电路供应到CCFL的电流Iin的向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及其装置。
图1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灯驱动方法的荧光灯驱动电路的配置的电路图。
荧光灯驱动电路包括:噪声过滤器电路(未示出),用于抑制在来自商用电源的交流功率中所包括的噪声成分;整流电路(未示出),用于将交流功率转换成直流功率;以及逆变器电路1。逆变器电路1包括:开关晶体管Q1和Q2,用于基于PWM控制来交替地驱动逆变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N1;和串联到逆变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N1的串联电容器C0。
在荧光灯驱动电路中,并联电容器Cr被连接于逆变器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N2的输出端之间。另外,镇流电容器Zc串联于荧光灯3。镇流电容器Zc用于平衡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a。
在电流Ia共同流动的路径中,插入分流电阻器(总电流检测电路)Rs。分流电阻器Rs用于检测被供应到荧光灯3的总电流Io作为电压降的量,其中该总电流Io包括由闭合导体和荧光灯3之间存在的分布式电容导致的漏电流Ile和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其中闭合导体例如被包括在背光单元中的底盘和反射体。
总电流Io是由从逆变器电路51供应到CCFL 52的结果电流Iout+Ile表示的电流Iin(参考图7描述的)。如上所述,电流Iin包括由闭合导体和荧光灯3之间存在的分布式电容导致的漏电流Ile和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其中闭合导体例如被包括在背光单元中的底盘和反射体。
另外,根据以上负载中的总电流Io跨越分流电阻器两端而生成的电压降的量可以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器R5的串联电路,作为直流电压而供应给被连接于PWM控制单元4的输入的电容器C1和电阻器R2的并联电路。连接该被连接于PWM控制单元4的输入的电容器C1和电阻器R2的并联电路的一端,以便具有参考电势。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用于检测荧光灯3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温度检测)Rt。温度检测元件被串联连接到电阻器R1。温度检测元件Rt和电阻器R1的串联电路的一端被连接到直流电源线Vcc,且连接另一端以便具有参考电势。
温度检测元件Rt的电阻根据荧光灯3的温度而改变。在温度检测元件Rt和电阻器R1的结合点,生成分压E1,其是通过用温度检测元件Rt和电阻器R1之间的分压比来对电源线Vcc的电源电压进行分压而获得的。该分压E1可以供应给被连接于PWM控制单元4的输入的电容器C1和电阻器R2的并联电路。
二极管D1、电阻器R5和R2、电容器C1以及PWM控制单元4形成所附权利要求4、7和8的每个中的控制电路。类似地,电阻器R1和R3以及二极管D2形成在所附权利要求4、7和8的每个中的校正电路。
基于根据被供应给荧光灯3的总电流Io而在分流电阻器Rs中生成的电压降的量,PWM控制单元4生成PWM控制的晶体管驱动信号。PWM控制单元4向开关晶体管Q1和Q2的基极供应该晶体管驱动信号,从而导通和截止开关晶体管Q1和Q2,且控制其周期。
另外,此时,对于根据被输入到PWM控制单元4的总电流Io的电压降的量,通过使用温度检测元件Rt来检测荧光灯3的温度,可以进行根据荧光灯3的温度的校正。
接下来,描述操作。
在该荧光灯驱动电路中,被控制为常量的是被供应给荧光灯3的总电流Io,虽然这也可以应用于现有技术的荧光灯驱动电路。总电流Io是高频电路。如上所述,总电流Io是由结果电路Iout+Ile表示的电流Iin,且包括漏电流Ile和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
有必要控制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为常量。然而,难以控制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为常量,因为总电流Io是高频电流。因此,将作为由结果电流Iout+Ile表示的电流Iin的总电流Io控制为常量。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总电流Io控制为常量,荧光灯3的阻抗(具体地,相位角)也会根据荧光灯3的温度而改变。因此,即使在仅将作为电流Iin的总电流Io的量控制为常量的情况下,如果仍不将相位变化控制为常量,则如图7中的向量图所示,电流Iin变为Iin**,且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也从Iout*变为Iout**,使得难以将荧光灯3的亮度控制为常量。
图2是示出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被控制为常量的总电流Io(电流Iin)与面板背面温度(荧光灯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换句话说,即使将从逆变器电路1输出的电流Iin的量控制为常量,荧光灯3的阻抗也由于周围温度和自发热而改变。因此,仅在荧光灯2中流动的电流Iout受到影响。即使从逆变器电路输出的电流Iin的幅度|Iin|被控制为常量,荧光灯3的阻抗的相位角也改变。因此,在图7的例子中,电流Iin的相位角还从
Figure A20081008843800101
改变到
Figure A20081008843800102
且电流Iin改变到Iin**
通过与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改变成比例的关系来近似估计包括被供应给荧光灯3的总电流Io的相位角
Figure A20081008843800103
在内的改变,即荧光灯3的阻抗的改变,该关系具有系数。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在荧光灯的温度的改变来近似地检测被供应给荧光灯3的总电流Io(电流Iin)的相位
Figure A20081008843800105
Figure A20081008843800106
的改变(如图7所示)。
因此,通过检测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的改变,基于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的改变在将供应给荧光灯3的总电流Io(电流Iin)的幅度控制为常量的情况下校正控制量,并且在图7的例子中根据从逆变器电路1输出且被供应给荧光灯3的总电流Io(电流Iin)的相位
Figure A20081008843800109
的改变进行用于校正到Iin*而不是Iin**的控制,在相位的总电流Io(电流Iin)的情况下,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从Iout**被校正到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使得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基本上被控制为常量,作为电流Iout*
换句话说,因为由于周围温度或自发热而改变了荧光灯3的阻抗,因此,通过根据荧光灯3的温度改变(荧光灯3的阻抗改变)在将从逆变器电路1供应给荧光灯3的总电流Io(电流Iin)维持为常量的情况下校正控制量,如图7所示,总电流Io的幅度即电流Iin的幅度从Iin**被调整到Iin*
因此,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基本上被维持为常量电流值Iout*。这表示,即使由于周围温度或自发热而改变荧光灯3的阻抗,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也被调整为常量,且荧光灯3的阻抗不改变。
在第一实施例中,随操作温度而改变且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有效电流(Iout)被校正为基本恒定。
为了获得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此处,使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检测元件Rt。该温度检测元件Rt被提供于荧光灯3附近,或附接到荧光灯3。
温度检测元件Rt和电阻器R1串联到直流电源线Vcc。在温度检测元件Rt和电阻器R1之间的连接点处的电压E1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因此,使用电压E1作为用于校正的电压。
实现控制逆变器电路1的总电流Io为常量,使得由分流电阻器Rs中流动的总电流Io生成的电压降的量被二极管D1整流,并被反馈到PWM控制单元4,使得分流电阻器Rs中的电压降的量为常量。
通过在该电路中插入电阻器R5、R3和R2,随荧光灯3的温度增加而增加的(在温度检测元件Rt和电阻器R1之间的连接点处的)电压E1通过电阻器R3和二极管S2而施加到反馈系统,从而在分流电阻器Rs中生成的电压降的量被偏压。因此,进行校正以便当荧光灯3的温度增加时,PWM控制单元4的输入电压E2增加。另外,进行用于校正的控制,使得总电流Io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适当地选择电阻器R2、R3和R5的电阻,基于温度的总电流Io的校正的量能够被改变。
如图1所示的电路配置是一个例子。在此,校正总电流Io。但是。还可以通过校正参考电压来实现该控制。此外,使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检测元件Rt。但是,如果存在如下元件,其中随温度改变的量值具有预定的特性,则通过给该元件提供用于放大该量值的电路,可以使用该元件。
可以使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二极管的前向电压(Vf)、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导电电压等等。除了直接检测荧光灯3的温度以外,甚至通过检测用于包括荧光灯3在内的背光单元的外壳的热度,也能够获得近似于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的值。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在控制总电流Io为常量的情况下根据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进行校正,可以控制仅在荧光灯3中流动的电流Iout。因此,即使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由于周围温度的改变、处于连续操作模式的荧光灯3的自发热或者装置中生成的热量而改变,背光单元的亮度也可以被维持为常量。
另外,通过检测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和进行用于校正的控制,可以保证稳定的操作,同时抑制由于诸如低温或高温的环境差异以及装置操作后的热量生成而导致的荧光灯3的亮度的改变。
荧光灯3具有诸如CCFL、热阴极荧光灯(HCFL)和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之类的类型。
甚至CCFL也具有诸如内部气压的差异和灯直径及长度的差异之类的很多类型。这些差异导致了由于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改变而引起的阻抗特性改变。因此,即使对具有大阻抗改变的荧光灯也进行有效的校正,因此产生了如下优点:保证了稳定的操作,同时抑制了基于荧光灯3的操作温度的荧光灯3的亮度改变。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3是示出在将第一实施例中的荧光灯驱动电路用于背光设备22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20的配置的方块图。
显示装置20包括背光设备22、液晶面板24、信号处理单元26和驱动单元28。
背光单元22包括多个阴极荧光灯L3和作为逆变器的荧光灯驱动电路30。
阴极荧光灯L3被安置为面向液晶面板24的背面。
荧光灯驱动电路30具有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配置,且驱动阴极荧光灯L3发光。
信号处理单元26对从配备在显示装置20外部或内部的图像信号生成单元供应的图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供应给驱动单元28。
驱动单元28基于从信号处理单元26供应的图像信号生成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24的驱动信号,并将该驱动信号供应给液晶显示面板24。
液晶显示面板24包括两个透明玻璃基底、在玻璃基底之间提供的液晶层、在玻璃基底内表面上提供的透明电极、滤色器和偏光器。
驱动信号被供应给液晶显示面板24,且在将来自阴极荧光灯L3的光从液晶显示面板24的背面发射到液晶显示面板24的状态下,驱动液晶显示层中的液晶,从而显示图像。
根据显示装置20,获得以下优点,通过使用背光单元22,阴极荧光灯L3可以发出均匀亮度的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它们同样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7年3月30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090909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被合并附于此。

Claims (8)

1.一种用于通过使用交流驱动信号来驱动荧光灯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其中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所述交流驱动信号,所述交流驱动信号从所述逆变器电路被供应给包括所述荧光灯的负载,所述荧光灯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使用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
通过使用控制电路,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
通过使用温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
通过使用校正电路,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所述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其中,在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的步骤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直接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驱动方法,其中,在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的步骤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间接检测用于包括所述荧光灯的背光单元的外壳的温度。
4.一种用于通过使用交流驱动信号来驱动荧光灯的荧光灯驱动电路,其中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所述交流驱动信号,所述交流驱动信号从所述逆变器电路被供应给包括所述荧光灯的负载,所述荧光灯驱动电路包括:
总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
控制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被配置用于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
温度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
校正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所述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灯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直接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灯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间接检测用于包括所述荧光灯的背光单元的外壳的温度。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被配置用于显示图像;以及
背光设备,被配置用于照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背光设备包括荧光灯驱动电路,所述荧光灯驱动电路包括
总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在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所述交流驱动信号被供应给包括荧光灯的负载;
控制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被配置用于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
温度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
校正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所述控制。
8.一种用于照亮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设备,包括:
总电流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在由逆变器电路使用直流功率作为输入而生成的交流驱动信号中的电流改变,所述交流驱动信号被供应给包括荧光灯的负载;
控制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总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电流改变来控制由所述逆变器电路生成的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被配置用于控制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
温度检测电路,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荧光灯的温度;以及
校正电路,被配置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荧光灯的温度,校正使得所供应的交流驱动信号的电流为常量的所述控制。
CN2008100884384A 2007-03-30 2008-03-31 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7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0909A JP2008251339A (ja) 2007-03-30 2007-03-30 蛍光管駆動方法および装置
JP090909/07 2007-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7570A true CN101277570A (zh) 2008-10-01
CN101277570B CN101277570B (zh) 2012-01-18

Family

ID=3979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84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7570B (zh) 2007-03-30 2008-03-31 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14568B2 (zh)
JP (1) JP2008251339A (zh)
CN (1) CN1012775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325A (zh) * 2009-03-10 2010-09-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灯管驱动系统
CN103595232A (zh) * 2012-08-14 2014-02-19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逆变器的温度保护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4518A (en) * 2009-03-05 2010-09-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Lamp driving system
JP5600456B2 (ja) * 2009-05-19 2014-10-01 ローム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駆動回路の保護方法
CN102543011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亮度的液晶背光驱动系统
KR20140065127A (ko) * 2012-11-21 2014-05-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검사 장치 및 검사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6035B1 (en) * 2000-11-27 2002-03-12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Deep PWM dimmable voltage-fed resonant push-pull inverter circuit for LCD backlighting with a coupled inductor
JP2004335362A (ja) 2003-05-09 2004-11-25 Nec Tokin Corp インバ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53429B1 (ko) * 2003-08-11 2010-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램프 구동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237097B2 (ja) * 2004-05-10 2009-03-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陰極管点灯装置
US7161305B2 (en) * 2004-05-19 2007-01-09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ngle-ended conversion of DC to AC power for driving discharge lamps
KR101133755B1 (ko) * 2004-07-22 2012-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JP5048920B2 (ja) * 2004-11-01 2012-10-17 昌和 牛嶋 電流共振型インバータ回路と電力制御手段
JP2006208510A (ja) * 2005-01-26 2006-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35497A (ja) * 2005-07-28 2007-02-08 Sony Corp 放電灯点灯装置、放電灯の点灯方法、光源装置、表示装置
CN2870368Y (zh) * 2006-01-27 2007-02-14 佛山市顺德区三蔚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路
JP2007317503A (ja) * 2006-05-25 2007-12-06 Sanken Electric Co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
CN101583229B (zh) * 2008-05-15 2013-01-09 杭州茂力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多放电灯并联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325A (zh) * 2009-03-10 2010-09-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灯管驱动系统
CN103595232A (zh) * 2012-08-14 2014-02-19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逆变器的温度保护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51339A (ja) 2008-10-16
US8314568B2 (en) 2012-11-20
US20080238862A1 (en) 2008-10-02
CN101277570B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302C (zh) 用于光源的显示设备和驱动设备
CN101657059B (zh) 逆变器控制器及驱动电路
CN101277570B (zh) 荧光灯驱动方法和装置
CN104505034A (zh) 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背光源驱动电路
US8120262B2 (en) Driving circuit for multi-lamps
KR20050109126A (ko)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US20040056609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0671453B1 (ko) 복수의 냉음극관 형광램프 구동용 백라이트 인버터
EP1863325B1 (en) Cold-cathode tube drive device
US7579789B2 (en) Device for driving light sources
CN201369867Y (zh) 多灯管驱动系统
TWI380739B (en) Fluorescent lamp driving circuit
US7859198B2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detecting circuit and direct current voltage compensation circuit
CN101262731A (zh) 荧光管驱动方法和装置
US8829814B2 (en) Backlight module detecting abnormal lamp tubes and an LCD thereof
TWI396158B (zh) 具燈管電流平衡及回授機制之背光系統與其相關方法
US7944154B2 (en) Fluorescent tube power supply and backlight
JP2009009721A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
Kim et al. Driving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in parallel
KR10118687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마스터 인버터와 슬레이브 인버터 간의전압 발란싱 장치 및 방법
JP4703626B2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
US20080012503A1 (en) Power control of a fluorescent lamp
KR10113952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램프 구동장치
US20110062880A1 (en) Balance circuit and inverter circuit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080092600A (ko) 램프구동 인버터 보호회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