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6537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6537A
CN101276537A CNA2007101478612A CN200710147861A CN101276537A CN 101276537 A CN101276537 A CN 101276537A CN A2007101478612 A CNA2007101478612 A CN A2007101478612A CN 200710147861 A CN200710147861 A CN 200710147861A CN 101276537 A CN101276537 A CN 101276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witch
coil
discharg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78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本哲也
大塚晃
高木彰浩
富尾重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6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09G3/2965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using inductors for energy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lighting or sustain dischar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6Waveforms comprising a gent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portion, e.g. ram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驱动电路装置是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DP装置)的维持驱动电路。在本PDP装置中,在供给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维持驱动电路装置50-1中,电力回收电路100具有线圈(L0)150、开关(SL)以及二极管(DL),Vs箝位电路200具有开关(SC)。在电力回收电路100中,开关(SL)连接在面板电容(C)一侧,线圈(L0)连接在Vs中间电位的电源线路一侧,在线圈(L0)与开关(SL)之间的接点上,连接有箝位用的二极管(DL)和与该二极管连接的电源(Vc)。作为控制时间,在小于LC谐振电流周期的π/2的时间,通过使开关(SL)为OFF,使开关(SC)为ON,进行Vs箝位。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及其驱动电路装置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DP装置),特别是涉及输出维持放电用脉冲(维持脉冲)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在PDP装置的驱动电路中,具有具备电力回收电路和维持放电电压(记为Vs)箝位电路而构成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简记为维持驱动电路)。通过该维持驱动电路向面板(PDP)的用于维持放电的电极(显示电极,即维持(X)电极和扫描(Y)电极)提供维持放电用脉冲。在电力回收电路中,由面板的电极(X,Y)之间的电容(C)和线圈的电感(L)进行LC谐振,回收存储在面板电容(C)中的电力。在Vs箝位电路中,具备用于控制分别箝位至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记为v1)和低电位(记为v2)的动作的开关(记为SC)。并且,将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电压(高电位(v1)和低电位(v2)的差)称为维持放电电压(Vs)。另外,基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维持放电中的放电开始电压(Vi)是比维持放电电压(Vs)稍低的电压。
在上述背景技术的维持驱动电路中,从电力回收电路(包括线圈(L)向面板电极(电容(C))供给超过放电开始电压(Vi)的电压时,进行以下的动作。即,这时由于该电路(包括线圈(L))的阻抗高,不能向该电容(C)供给充分的气体放电电流,因此为了使在该电容(C)中进行稳定的维持放电,从Vs箝位电路供给电压。并且,上述气体放电是在面板电容(C)即显示单元的电极之间的放电,特别是通过施加维持放电用脉冲,在显示电极(X,Y)之间发生的维持放电。
当通过维持驱动电路中的电力回收电路和Vs箝位电路向面板电极(电容(C))供给维持放电用脉冲时,在线圈(L)与电容(C)之间,或者线圈(L)与Vs箝位电路之间,通常是电连接的状态(没有切断的状态)。因此,由于不能控制在线圈(L)中流过的电流,因而存在损害电路动作的稳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涉及PDP装置的驱动电路(维持驱动电路)的,能够实现电路动作的稳定性的技术。
在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对代表性的发明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其概要则如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是:在具备交流驱动型PDP的PDP装置中,通过施加电压波形,驱动PDP(面板)的电极的PDP驱动电路装置,特别是,用于对面板的维持放电用电极(X电极或者Y电极)供给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维持驱动电路)的技术,以下面表示的结构为特征。
在本发明的PDP驱动电路装置中,具备下述(1)以及(2)的装置以及特征。(1)首先,采用在维持驱动电路中的电力回收电路的LC谐振的动作及其控制中,将线圈(L)一侧和面板电容(C)一侧电分离的结构,即,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切换它们之间的连接和断开的状态的结构。另外,在本装置中,与上述(1)一同,使用(2)作为公知技术的早期箝位动作控制,即提前现有的Vs箝位的时间,在由LC谐振达到规定电压之前的时间进行Vs箝位动作,由此提高显示品质(驱动欲度)的技术。
在该维持驱动电路中,关于上述(1)的特征,将Vs箝位电路连接到面板电极一侧(与现有技术相同),在电力回收电路是,在电力回收用的线圈(L)与面板电极(电容(C))之间,设置有电力回收用(LC谐振动作控制用)的开关(SL)以及二极管(DL)的结构。这一点与现有的维持驱动电路中的线圈(L)或者开关(SL)的配置不同。
另外,在电力回收电路中,在线圈(L)的一端与二极管(DL)或者开关(SL)之间的接点上,连接有电力回收电路中的箝位用二极管(DC)(箝位二极管)和与该二极管连接的电源(Vc)的线路。线圈(L)的另一端连接到成为Vs的大致中间电位的电源线路一侧。电力回收电路的上述电源(Vc),是与Vs箝位电路的维持放电用电源(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v1)相对应的电源(V1)以及与低电位(v2)相对应的电源(V2))的电压绝对值相同或者比其小的电源。
本PDP装置的驱动电路装置例如是如下的结构。本驱动电路装置中具备的维持驱动电路,具备与面板中的维持放电用电极连接的电力回收电路以及Vs箝位电路。在维持驱动电路中,电力回收电路具有,线圈(L)、用于控制LC谐振动作的第1种开关(S L)以及用于LC谐振动作的整流的第1种二极管(DL),通过线圈(L)的电感(同样用L表示)与面板电极之间的电容(C)进行LC谐振,从而进行回收充电·存储到电容(C)中的电力的动作。Vs箝位电路具有,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v1)和低电位(v2)相对应的第1种电源(V1、V2)相连接、用于控制分别箝位至上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v1)和低电位(v2)的动作(Vs箝位动作)的第2种开关(SC)。在电力回收电路中,作为电路部件配置结构,线圈的一端通过第1种二极管(DL)和第1种开关(SL)连接到面板电极,在线圈的一端与第1种开关(SL)之间的接点上连接的线路上,具有该电力回收电路中的箝位用第2种二极管(DC)(箝位二极管)和与该二极管(DC)相连接的第2种电源(Vc)。线圈的另一端与成为对面板电容(C)的电极之间施加的维持放电电压(Vs)的,即,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v1)和低电位(v2)的差的电压(Vs)的大致中间电位的电源线路(在v1、v2在±Vs/2的结构的情况下是GND)相连接。或者,v1、v2在Vs、GND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成为上述大致中间电位的电源线路,连接在一端与GND连接的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p)的另一端。
并且,该驱动电路装置,作为与上述(2)的特征有关的、施加维持放电用脉冲时的包括早期箝位动作控制的动作控制,首先,由使Vs箝位电路的第2种开关(SC)为OFF的状态(步骤0),通过使电力回收电路的第1种开关(SL)为ON(步骤1)从而使LC谐振发生。接着,在LC谐振电流周期的大于等于π/4且小于π/2的时间中,使第1种开关(SL)位OFF(步骤3),并且接着通过使第2种开关(SC)为ON(步骤4),将电位箝位到Vs的高电位(v1)或者低电位(v2)。
另外,例如,该驱动电路装置,进一步说,电力回收电路,作为线圈(L)具有,在LC谐振动作中电流从电力回收电路流向面板电极时使用的第1线圈L1、和电流从面板电极流向电力回收电路时使用的第2线圈L2相并联的线路,另外,作为第1种开关(SL)具有,向电容(C)充电一侧的第1开关(SLu)、和从电容(C)放电一侧的第2开关(SLd)。作为第1种二极管(DL)具有,向面板电容(C)充电一侧的第1二极管(DLu)、和从电容(C)放电一侧的第2二极管(DLd)。并且,作为连接到第2种二极管(DC)上的第2种电源(Vc)具有,比与Vs的高电位(v1,例如+Vs/2)相对应的第1电源(v1)的电压低并且大于等于Vs的中间电位(vm,例如GND)(vm≤Vc1<v1)的高电位一侧的第1电源(Vc1)、和比与Vs的低电位(v2,例如-Vs/2)相对应的第2电源(V2)的电压高并且小于等于Vs的中间电位(vm,例如GND)(v2<Vc2≤vm)的低电位一侧的第2电源(Vc2)。并且,作为第2种二极管(DC),将用于箝位至第2种电源(Vc)的第1电源(Vc1)的电压的第1二极管(DC1),连接到第1线圈(L1)与第1二极管(DLu)或者第1开关(SLu)之间的接点,并且,将用于箝位至第2种电源(Vc)的第2电源(Vc2)的电压的第2二极管(DC2),连接到第2线圈(L2)与第2二极管(DLd)或者第2开关(SLd)之间的接点上的结构
在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简单地说明根据代表性的结构得到的效果,内容如下。依据本发明,可以实现PDP装置的驱动电路(维持驱动电路)的电路动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的PDP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PDP装置的PDP构造例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结构(第1结构例)。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结构(第2结构例)。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另一结构(第3结构例)。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3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控制时间以及输出电流的波形。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结构(第4结构例)。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另一结构(第5结构例)。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结构(第6结构例)。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另一结构(第7结构例)。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控制时间以及输出电流的波形。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3的变形例的PDP装置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的控制时间以及输出电流的波形。
图13表示现有技术的PDP装置中的维持驱动电路的结构例。
符号说明
1:正面基板
2:背面基板
10:PDP
11:透明电极
12:总线电极
13、22:电介质层
14:保护层
23、23A、23B:隔壁
24:荧光体
31:X电极
32:Y电极
33:寻址电极
50-1、50-2:维持驱动电路
60:扫描驱动电路
100:电力回收电路
111:第1电源(Vc1)
112:第2电源(Vc2)
121:开关(SLu)
122:开关(SLd)
131:二极管(DLu)
132:二极管(DLd)
141:二极管(DC1)
142:二极管(DC2)
150:线圈(L0)
151、150-1:第1线圈(L1)
152、150-2:第2线圈(L2)
160:电源线路
161:接点
170:箝位二极管以及电源
181、182、183:线路
200、200-2:维持放电电压(Vs)箝位电路
201:正面部分
202:背面部分
211:第1电源(V1)
212:第2电源(V2)
221:开关(SCu)
222:开关(SCd)
401:V2电源用电容器
1000:控制电路
1001:X驱动电路
1002:Y驱动电路
1003:寻址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原则上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对其重复的说明。
<现有技术>
使用图13,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简单地对对应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现有技术的维持驱动电路进行说明。
在图13中,维持驱动电路50-1具有电力回收电路100和Vs箝位电路200,与面板的电容(C)的X电极连接。另外,具有同样结构的Vs箝位电路200-2的维持驱动电路50-2与面板的电容(C)的Y电极连接。
Vs箝位电路200和与维持放电用脉冲以及维持放电电压(Vs)相对应的高电位(v1)一侧的第一电源(V1)211以及低电位(v2)一侧的第二电源(V2)212相连接,作为用于Vs箝位的动作控制的开关(SC)的电路,具有第一开关(SCu)221、第二开关(SCd)222。第一开关(SCu)221在Vs箝位上升动作控制中使用,第2开关(SCd)222在Vs箝位下降动作控制中使用。关于Y一侧的开关(SCu’、SCd’)也相同。各开关(SC、SL)分别是包括FET等开关元件的结构。
电力回收电路100中,作为电力回收电路的线圈(L),具有第一线圈(L1)150-1、第二线圈(L2)150-2,作为用于LC谐振动作控制的开关(SL)的电路,具有第一开关(SLu)121、第二开关(SLd)122。第一开关(SLu)121在LC谐振上升动作控制中使用,第二开关(SLd)122在LC谐振下降动作控制中使用。另外,在电力回收电路100中连接有箝位二极管以及电源170。
在从电力回收电路100向面板电容(C)充电(供给电荷)一侧的第一线路(181)上,第一线圈(L1)150-1与接近面板电极以及Vs箝位电路200的一侧相连接。另外,在从面板电容(C)向电力回收电路100放电(回收电荷)一侧的第二线路(182)上,第二线圈(L2)150-2与接近面板电极的一侧相连接。另一方面,关于开关(SL),开关(SLu)121以及开关(SLd)122与接近电源线路160的一侧相连接。
现有技术中,从电力回收电路100向面板电极(电容(C))供给超过放电开始电压(Vi)的电压时,出现以下的动作。即,这时由于该电路(包括线圈(L))的阻抗高,不能向面板电容(C)供给充分的气体放电电流,因此为了用该电容(C)进行稳定的维持放电,就从Vs箝位电路200供给电压。由电力回收电路100和Vs箝位电路200向面板电极(电容(C))供给维持放电用脉冲时,在线圈(L)与电容(C)之间或者在线圈(L)与Vs箝位电路200之间通常是电连接状态。因此,不能控制在线圈(L)中流过的电流。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3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维持驱动电路的电力回收用线圈(L)具有1个线圈(L0)。首先,对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PDP装置以及PDP等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PDP装置>
图1是对PDP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PDP装置具有:PDP(面板)10、控制电路1000、X驱动电路1001、Y驱动电路1002、以及地址驱动电路1003。控制电路1000具备帧存储器或者信号处理电路等,输入影像信号(DATA)、控制时钟(CLK)、水平同步信号(HS)、垂直同步信号(VS)等,进行用于PDP区动控制的处理,将驱动控制信号输入到各驱动电路等中。X驱动电路1001具备维持驱动电路50-1。Y驱动电路1002具备维持驱动电路50-2以及扫描驱动电路60。
PDP10通过与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单元的行列构成的显示区域,例如具备X电极31、Y电极32、寻址(A)电极33的三电极·交流驱动(AC)型面板。与显示电极(31、32)对相对应构成显示的行,进而,与地址电极33的交叉相对应构成显示的列以及单元。通过单元的行列构成PDP10的显示区域,对应于作为显示单元的场以及子场。
各驱动电路单元(1001、1002、1003)通过施加电压波形驱动PDP10的相对应的电极组(31、32、33)。特别是,从维持驱动电路50-1以及50-2向显示电极(X电极31、Y电极32)施加维持放电用脉冲。由此,在显示单元(电容(C))中发生维持放电。
<PDP>
图2中,对PDP10的构造例(三电极,盒式棱的情况)进行说明。表示与PDP10中的像素(各色单元(Cr,Cg,Cb)的组)相对应的一部分。PDP10主要是通过将由玻璃构成的正面基板1以及背面基板2的构造体(正面部分201,背面部分202)相向组合,并将其周围部分密封,在其空间中封入放电气体而构成。
在正面基板1上,与第1方向平行延伸,与第2方向交互形成有作为表面电极的多个X电极31以及Y 电极32。这些显示电极组由电介质层13以及保护层14覆盖。在背面基板2上,沿着与第2方向平行延伸形成有多个寻址电极33,进而由电介质层22覆盖。在电介质层22上,在寻址电极33的两侧,形成有沿着第2方向延伸的隔壁23A,并由该隔壁23A划分列。另外,沿着表面电极还形成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隔壁23B,并由该隔壁23B划分行。由隔壁23A以及隔壁23B构成盒子状的隔壁(棱)23。进而,在电介质层22上,在隔壁23之间,涂敷由紫外线激励发生红(R)、绿(G)、蓝(B)各色可见光的荧光体24。
<场>
PDP10上显示的图像帧与作为控制单元的子帧相互对应。一个子帧的显示周期例如是显示1/60秒。场是由为了进行灰度等级显示而时间性的分割成的多个子场构成。各子场由进行维持放电的维持期间和在其之前的寻址期间以及复位期间构成。构成场的各子场根据维持期间的长度被赋予亮度的比重。在场的各单元中,通过子场的接通(点亮)/断开(非点亮)的选择·组合表现灰度等级。
在寻址期间中,进行在子场的单元组中选择接通/断开的位置的寻址动作。即,在寻址动作中,对于驱动对象的显示行组,与选择单元相对应,通过向Y电极32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向寻址电极33施加寻址脉冲,从而使寻址放电发生。在接着的维持期间中,通过对显示电极(31、32)对施加维持放电用脉冲,在紧接的前一个寻址期间中选择的单元中发生维持放电并进行发光显示。
另外,所述的PDP装置以及PDP10的结构(标准结构)是一个例子,根据驱动方式等存在各种详细构造。例如,即使对于所谓的ALIS结构(用所有邻接的显示电极对构成显示行的结构)的PDP装置以及PDP,也同样能够适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
<第1结构例>
其次,在图3等中,对实施方式1的驱动电路的结构(全实施方式中的第1结构例)进行说明。在图3中,本维持驱动电路50-1具有电力回收电路100和Vs箝位电路200,与面板的电容(C)的X电极31相连接。另外,具有同样结构的Vs箝位电路200-2的维持驱动电路50-2与面板的电容(C)的Y电极32相连接。维持驱动电路与和PDP10的显示单元相对应的每个电容(C)相连接。
Vs箝位电路200和与维持放电电压(Vs)相对应的高电位(v1)一侧的第1电源(V1)211以及低电位(V2)一侧的第2电源(V2)212相连接,作为用于Vs箝位的动作控制的开关(SC)具有第1开关(SCu)221、第2开关(SCd)222。第1开关(SCu)221用于Vs箝位上升动作控制,第2开关(SCd)222用于Vs箝位下降动作控制。
各开关(SC、SL)等分别是包括FET等开关元件的结构,根据控制输入控制接通/断开状态。
在电力回收电路100中,作为电力回收用的线圈(L)具有单一的线圈(L0)150。在向电容(C)充电(供给电荷)的动作中以及从电容(C)放电(回收电荷)的动作中共同使用线圈(L0)150。
另外,电力回收电路100中,作为用于LC谐振动作控制的开关(SL),具有第1开关(SLu)121、第2开关(SLd)122。第1开关(SLu)121在LC谐振上升动作控制中使用,第2开关(SLd)122在LC谐振下降动作控制中使用。
另外,电力回收电路100中,作为用于LC谐振动作的整流的二极管(DL),具有第1二极管(DLu)131、第2二极管(DLd)132。第1二极管(DLu)131与第1开关(SLu)121相对应,向LC谐振上升的方向整流,第2二极管(DLd)132与第2开关(SLd)122相对应,向LC谐振下降方向整流。
线圈(L0)150远离面板电极(电容(C)),连接到成为维持放电电压(Vs)的大致中间电位的电源线160(GND)一侧。另一方面,关于开关(SL),第1开关(SLu)121以及第2开关(SLd)122连接在接近面板电极(电容(C))的一侧。这一点与图13所示的现有结构的配置不同。
在该结构例中,涉及电源电压结构,与Vs箝位电路200中的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v1)相对应的第1电源(V1)211的电压是+Vs/2,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低电位(v2)相对应的第2电源(V2)212的电压是-Vs/2。
在该电力回收电路100中,对于线圈(L0)150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线路160一侧)与开关(SL)之间的接点,连接有设置有电力回收电路100中的箝位用的二极管(箝位二极管)(DC)和与该二极管连接的电源(Vc)的线路。在本例中,是在控制LC谐振动作的二极管(DL)和开关(SL)之间连接上述线路。即,在高电位一侧的线路中具有箝位用的第1二极管(DC1)141,并且该第1二极管(DC1)141连接有第1电源(Vc1)111。另外,在低电位一侧的线路中具有箝位用的第2二极管(DC2)142,并且该第2二极管(DC2)142连接有第2电源(Vc2)112。
作为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电源(Vc)的电压的结构,与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是相同的结构。即,在高电位一侧的第1二极管(DC1)141上连接的第1电源(Vc1)111的电压与Vs箝位电路200的第1电源(V1)211相同,是v1=+Vs/2,在低电位一侧的第2二极管(DC2)141上连接的第2电源(Vc2)112的电压与Vs箝位电路200的第2电源(V2)212相同,是v2=-Vs/2。
面板电容(C)的电荷通过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线圈(L0)150上连接的GND(电源线160),被电源(例如低电位一侧的V2(-Vs/2)电源用电容器)回收。另外反之,通过连接于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线圈(L0)150的GND(电源线路160)从电源(例如V2电源用电容器)向面板电容(C)供给电荷。
另外,与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箝位用各二极管(DC1,DC2)并联连接有RC电路(电阻r和电容器c)。这是为了缓和急剧变化的电压,这样设置RC电路的方法对于动作稳定化是优选方法。
另外,电力回收电路100仅在面板电极(X,Y)的一方(在本例中是X电极31)的驱动电路一侧表示出来,也可以设置在两侧(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实施方式2)
其次,利用图4、5、6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电力回收用的线圈(L)独立的具有2个线圈。
<第2结构例(2-1)>
图4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2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第2结构例)。在维持驱动电路50-1中,Vs箝位电路200的结构与上述相同。
在电力回收电路100中,作为电力回收用的线圈(L),具有作为2个独立的线圈的第1线圈(L1)151以及第2线圈(L2)152。第1线圈(L1)151在向电容(C)充电(供给电荷)的动作中使用,第2线圈(L2)152在从电容(C)放电(回收电荷)的动作中使用。在本例中,这些线圈(L1,L2)的电感(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的关系是L1≒L2。
另外,电力回收电路100,与上述内容相同,其中作为LC谐振控制的开关(SL),具有第1开关(SLu)121、第2开关(SLd)122,另外,作为相对应的二极管(DL),具有第1二极管(DLu)131、第2二极管(DLd)132。
各线圈(L1,L2)与成为维持放电电压(Vs)的大致中间电位的电源线路160(GND)一侧相连接,另一方面,LC谐振控制的第1开关(SLu)121以及第2开关(SLd)122与接近面板电极(电容(C))的一侧相连接。
在本结构例中,涉及电源电压的结构,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v1)相对应的第1电源(V1)211的电压是+Vs/2,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低电位(v2)相对应的第2电源(V2)212的电压是-Vs/2。作为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电源(Vc)的电压的结构与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结构相同。
在本电力回收电路100中,对于各线圈(L1,L2)的一端与开关(SL)之间的接点,连接有设置有电力回收电路100中的箝位用的二极管(DC)和与该二极管(DC)连接的电源(Vc)的线路。在本例中,在线圈(L1,L2)与二极管(DL)之间连接有上述线路。即,在高电位一侧的线路中,设有箝位用的第1二极管(DC1)141,并且该第1二极管(DC1)141与第1电源(Vc1)111连接。另外,在低电位一侧的线路中,设有箝位用的第2二极管(DC2)142,并且该第2二极管(DC2)142与第2电源(Vc2)112连接。另外,与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箝位用的各二极管(DC1,DC2)并联连接有RC电路。
面板电容(C)的电荷通过连接于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第2线圈(L2)152上的GND(电源线路160),被电源(例如低电位一侧的V2(-Vs/2)电源用电容器(401))回收。另外,与之相反,通过连接于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第1线圈(L1)151上的GND(电源线路160)从电源(例如V2电源用电容器(401))向面板电容(C)供给电荷。
<第3结构例(2-2)>
图5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2的维持驱动电路50-1的另一结构(第3结构例)。这里的作为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电源(Vc)的结构,是比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绝对值小的结构。即,高电位一侧的第1二极管(DC1)上连接的第1电源(Vc1)111,作为条件,如下述公式(1)、(2)所示,设定在比Vs箝位电路200的高电位(v1)一侧的第1电源(V1)211低,并且大于等于Vs的中间电位((v1+v2)/2)的范围内。
{(v1+v2)/2}≤Vc1<v1……(1)
0≤Vc1<(+Vs/2)……(2)
与低电位一侧的第2二极管(DC2)相连接的第2电源(Vc2)也同样按照下述公式(3)、(4)设定。
v2<Vc2≤{(v1+v2)/2}……(3)
(-Vs/2)<Vc2≤0……(4)
<控制时间(1)>
其次,使用图6对实施方式2中的维持驱动电路50-1的结构中的控制动作时间以及输出电压等进行说明。图6表示的是代表性的结构的维持放电用脉冲的控制时间、电路输出电压以及电路电流波形。
在图6(a)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2的图4的第2结构例的波形(该波形在后述的实施方式3的图7的第4结构例的情况下也相同)。并且,表示的是线圈的电感为L1≒L2时的情况。在图6(b)中表示的是在图6(a)的情况下开关(SL)的输出电流以及箝位二极管(DC)的电流波形。在图6(c)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2的图5的第3结构例(在实施方式3的图8的第5结构例的情况下也相同)中的箝位二极管(DC)的电流波形。实线的波形表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早期箝位控制的情况,与此重叠的虚线的波形表示的不是早期箝位控制而是现有控制的情况。在现有控制的情况下,Vs箝位的时间比本实施方式中的时间(t4)迟,或者在LC谐振动作过程中没有使Vs箝位的开关成为ON。
首先,在图6(a)中对各开关的控制时间进行说明。P是从维持驱动电路50-1向面板电极(电容(C))施加的维持放电用脉冲。v1、v2是±Vs/2(第2结构例的情况),或者是如括号中所示的Vs、GND(第4结构例的情况)。SLu~SCd’表示的是与上述的各开关相对应的控制输入的ON、OFF的波形。t1等是时间。并且,π表示LC谐振电流周期。另外,开关的电流的流向在SLu中以向面板供给的流向为正,在SLd中以从面板回收的流向为正。另外,箝位二极管(DC)电流的流向以从正极到负极的流向为正。
从电力回收电路100向面板电容(C)供给电荷(充电)时的控制动作如下。首先,使开关(SLu)121为ON(t1),电流从GND(电源线路160)经过第1线圈(L1)151流过,在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第1线圈(L1)151和面板电容(C)开始发生LC谐振动作。通过该LC谐振,上升波形如t1~t3所示,是在倾斜较平缓的方向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接着,在上述t1以后,作为早期箝位控制的时间条件,在比LC谐振电流周期(π)的π/4(t2)大并且小于π/2(t5)的时间,首先使开关(SLu)121为OFF(t3),接着,使开关(SCu)221为ON(t4)。由此,将面板电极的电位箝位到维持放电电压(Vs)的高电位(v1)一侧(t5)。由于通过开关(SCu)221为ON,将电容(C)与第1电源(V1)211连接,因此如t4~t5所示,电压一气上升到Vs,以放电开始电压(Vi)发生气体放电。上述早期箝位控制的时间条件,换言之,是在将存储于线圈(L)中的电荷全部供给给面板电容(C)之前。残留在线圈(L)中的电荷的一部分经由箝位二极管(DC)被回收到电源。
接着,从面板电容(C)向电力回收电路100回收电荷(放电)时的控制动作如下。首先,使开关(SLd)122为ON(t6),在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第2线圈(L2)152和面板电容(C)开始进行LC谐振动作。接着,在比LC谐振电流周期(π)的π/4(t7)大而且小于π/2(t10)的时间中,首先使开关(SLd)122为OFF(t8),接着使开关(SCd)222为ON(t9),由此,将面板电极的电位箝位到Vs的低电位(v2)一侧(t10)。上述早期箝位控制的时间条件,换言之,是在从面板电容(C)向线圈(L)将存储的电荷全部被电源回收(电容器)之前。残留在线圈(L)中的电荷的一部分经由箝位二极管(DC)由电源回收。
在上述的动作中,由于使开关(SLu)121(或者开关(SLd)122)为OFF,因此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第1线圈(L1)151(或者第2线圈
(L2)152)从面板电极(电容(C))电切断,不会受到开关(SCu)221(或者开关(SCd)222)动作过程中的Vs箝位时的影响或者气体放电时的影响(基于大电流的面板电极的电压变动等)。
在图6(b)中,通过图6(a)的控制动作,电力回收电路100中的开关(SLu,SLd)以及箝位二极管(DL1,DL2)的电流成为如图所示的电流。SLu输出电流表示LC谐振上升时的电流,DC1电流表示被回收的电流。同样,SLd输出电流表示LC谐振下降时的电流,DC2电流表示被回收的电流。
在图6(c)中,如由DC1电流所示,在上述图5的第3结构例的,即在将电荷供给一侧的第1二极管(DC1)141上连接的第1电源(Vc1)111的电压设定为比Vs的高电位(v1)一侧低的结构中,在向面板供给电荷时,使开关(SLu)121为OFF,可以由电源(Vc1)更多地,即与图4的第2结构例的情况比较更多地回收残留在第1线圈(L1)中的电荷。该第1电源(Vc1)的电压如上所述也可以引用寻址电源(Va)。
另外同样地,如由DC2电流所示,在将上述电流回收一侧的第2二极管(DC2)142上连接的第2电源(Vc2)112的电压设定为比Vs的低电位(v2)一侧高的结构中,在从面板回收电荷时,使开关(SLd)122为OFF,可以由电源更多地回收残留在第2线圈(L2)中的电荷。
<变形例(1)>
作为上述维持驱动电路50-1的结构的变形例,电力回收电路100上连接的电源(Vc1,Vc2),可以引用在寻址驱动电路1003中使用的、用于寻址选择放电的脉冲(寻址脉冲)使用的电源(寻址电源(Va)),即可以是共同使用的结构。另外,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寻址电源(Va)的电压结构满足上述公式的条件。该结构在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例中都同样可以适用。
(实施方式3)
其次,使用图7、8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电压结构,并不是上述的Vs/2,而是(Vs,GND)。
<第4结构例(3-1)>
图7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3的维持驱动电路50-1的结构(第4结构例)。在该维持驱动电路50-1中,作为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结构是,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v1)相对应的第1电源(V1)211设置为v1=+Vs,在与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低电位(v1)相对应的第2电源(V2)212设置为v2=0(GND)的结构。在低电位一侧的电源线路160上,连接有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p)。电源线路160上的接点161通过动作变成Vs的大致中间电位(+Vs/2)。
另外,作为在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箝位用二极管(DC)上连接的电源(Vc)的电压结构,与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相同。即,高电位一侧的1二极管(DC1)上连接的第1电源(Vc1)111是v1(+Vs),低电位一侧的第2二极管(DC2)上连接的第2电源(Vc2)112是0(GND)。
面板电容(C)的电荷由与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线圈(L1,L2)的另一端(接点161)连接的电容器(Cp)回收。另外,从与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线圈(L1,L2)的另一端(接点161)连接的电容器(Cp)向面板电容(C)供给电荷。
<第5结构例(3-2)>
图8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3的维持驱动电路50-1的另一结构(第5结构例)。在该维持驱动电路50-1中,作为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结构,与上述内容相同,第1电源(V1)211设置为v1=+Vs,第2电源(V2)212设置为v2=0(GND)。另一方面,作为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电源(Vc)的电压结构,采用比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绝对值小的结构。即,依据与上述的公式(1)、(3)相同的条件,高电位一侧的第1二极管(DC1)上连接的第1电源(Vc1)111符合下述公式(5)的条件(比v1低并且大于等于Vs的中间电位),低电位一侧的第2二极管(DC2)上连接的第2电源(Vc2)112符合下述公式(6)的条件(比v2高并且小于等于Vs的中间电位)。
(+Vs/2)≤Vc1<(+Vs)……(5)
0<Vc2≤(+Vs/2)……(6)
(实施方式4)
其次,使用图9、10、11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4中,是共用1个LC谐振开关(SL)的结构。
<第6结构例(4-1)>
图9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4的维持驱动电路50-1的结构(第6结构例)。在该电力回收电路100中,是将上述开关(SL)中的电荷供给用的第1开关(SLu)121和电荷回收用的第2开关(SLd)122合并为共用1个开关(SLud)123的结构。由此,减少零件数量。与1个开关(SLud)123相匹配,还具备二极管(DLu2)134、二极管(DLd2)133。在连接有充电·放电的两个线路(181、182)的线路(183)上具备开关(SLud)123,在该开关(SLud)123前后的线路(181,182)上具备各个二极管(DLu1,DLd1,DLu2,DLd2)。
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结构与上述内容相同(v1=+Vs/2,v2=-Vs/2)。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电源(Vc)的结构例如采用比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值小的结构。线圈的电感是L1≒L2。
<第7结构例(4-2)>
图10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4的维持驱动电路50-1的另一结构(第7结构例)。在该维持驱动电路50-1中,作为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结构,与上述内容相同,电源(V1)211设置为v1=+Vs,电源(V2)212设置为v2=0(GND)。作为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电源(Vc)的电压结构,例如与上述内容相同,采用比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的电压绝对值小的结构。并且,在该电力回收电路100中,是将电荷供给用的第1开关(SLu)121和电荷回收用的第2开关(SLd)122合并共用1个开关(SLud)123的结构。
<控制时间(2)>
在图11(a)、(b)中与图6的方式同样地表示在实施方式4的图9的第6结构例的情况(图10的第7结构例的情况也相同)下控制动作时间的波形等。图11的结构与图6的区别在于与将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电荷供给用第1开关(SLu)121和电荷回收用第2开关(SLd)122合并为共用1个开关(SLud)123的结构相对应的控制动作。即,如由SLud所示,与LC谐振上升以及下降的双方相对应,开关(SLud)123在t1~t3以及t6~t8的各期间为ON。开关(SLud)123的输出电流如图11(b)所示。
<变形例(2)>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第2~第5的结构例)的变形例,在与上述相同的电路结构中作为2个线圈(L1,L2)的电感的结构,采用L1<L2的结构。即,与向面板电容(C)充电一侧相比加大了放电一侧的时间的结构。
<控制时间(3)>
在图12(a)中表示的是实施方式2的图4的第2结构例(或者实施方式3的图7的第4结构例)中,当L1<L2时的结构中的控制时间的波形。图12(b)中表示的是图12(a)的情况下开关(SL)输出电流以及箝位二极管(DC)的电流波形。在图12(c)中表示的是在实施方式2的图5的第3结构例(或者实施方式3的图8的第5结构例)中,当L1<L2时的结构中的箝位二极管(DC)的电流波形。
这些结构与图6的L1≒L2时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由于L1<L2,与向面板的电荷供给时间(用T1(t1~t5)表示)相比较,从面板回收电荷的时间(用T2(t6~t10)表示)较长。
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例,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较可以实现电路动作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从维持驱动电路50-1向面板电极供给维持放电用脉冲时,由于可以控制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线圈(L)一侧与面板以及Vs箝位电路200一侧电切断,因此能够实现电路动作的稳定性。另外,特别是将电力回收电路100的箝位用的二极管(DC)上连接的电源(Vc)采用,与Vs箝位电路200的电源(V1,V2)相比较,电压值降低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回收更多的电荷,因此能够实现省电。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由本发明者们完成的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本发明可以在PDP装置等中利用。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装置,其通过施加电压波形驱动交流驱动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具有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该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面板中的用于维持放电的电极相连接的电力回收电路以及箝位电路,并对所述电极施加维持放电用脉冲,
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中,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具有线圈、用于控制LC谐振动作的第一种开关以及用于整流的第一种二极管,并通过所述线圈的电感和所述面板的电极间的电容使LC谐振发生并进行回收充电到所述电容中的电力的动作,
所述箝位电路,作为与向所述面板的电容的电极间施加的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电压相对应的第一种电源,具有被连接于与高电位相对应的第一电源以及与低电位相对应的第二电源的用于控制分别箝位至所述高电位和低电位的动作的第二种开关,
在所述电力回收电路中,
所述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种二极管和所述第一种开关与所述面板的电极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电压的大致中间电位的电源线路连接,
在所述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种开关之间的接点,连接有具有该电力回收电路中的箝位用第二种二极管和与该二极管连接的第二种电源的线路,
作为施加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时的动作控制,
从所述箝位电路的第二种开关的OFF状态,通过使所述电力回收电路的第一种开关为ON,使所述LC产生谐振,
在所述LC谐振电流周期的π/4以上但小于π/2的时间中,通过使所述第一种开关为OFF,然后使所述第二种开关为ON,将电位箝位至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或者低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具有,作为所述第二种电源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种的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同的高电位一侧的第一电源和与所述第一种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相同的低电位一侧的第二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
作为所述线圈,具有:并联线路的、在通过所述LC谐振动作将电流从所述电力回收电路流向所述面板的电极时使用的第一线圈和在将电流从所述面板的电极流向所述电力回收电路时使用的第二线圈,
作为所述第二种电源,具有:电压比所述第一种的第一电源的电压低但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中间电位以上的高电位一侧的第一电源;和电压比所述第一种的第二电源的电压高但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中间电位以下的低电位一侧的第二电源;并且
将用于箝位至所述第二种的第一电源的第一二极管作为所述第二种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种开关之间的接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
作为所述线圈,具有:并联线路的、在通过所述LC谐振动作将电流从所述电力回收电路流向所述面板的电极时使用的第一线圈和在将电流从所述面板的电极流向所述电力回收电路时使用的第二线圈;
作为所述第二种电源,具有:电压比所述第一种的第一电源的电压低但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中间电位以上的高电位一侧的第一电源;和电压比所述第一种的第二电源的电压高但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中间电位以下的低电位一侧的第二电源;并且
将用于箝位至所述第二种的第二电源的第二二极管作为所述第二种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一种开关之间的接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
作为所述线圈,具有:并联线路的、在通过所述LC谐振动作将电流从所述电力回收电路流向所述面板的电极时使用的第一线圈和在将电流从所述面板的电极流向所述电力回收电路时使用的第二线圈;
作为第一种开关,具有向所述电容充电一侧的第一开关和从所述电容放电一侧的第二开关;
作为第一种二极管,具有向所述电容充电一侧的第一二极管和从所述电容放电一侧的第二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二种电源,具有:电压与所述第一种的第一电源的电压相同,或者比该电压低但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中间电位以上的高电位一侧的第一电源;和电压与所述第一种的第二电源的电压相同,或者比该电压高但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中间电位以下的低电位一侧的第二电源;并且
将用于箝位至所述第二种的第一电源的第一二极管作为所述第二种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种的第一开关之间的接点相连接,并且将用于箝位至所述第二种的第二电源的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一种的第二开关之间的接点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作为所述第二种的第一电源,共同使用用于对所述面板的寻址电极的寻址选择放电的脉冲中使用的电源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作为所述第二种的第二电源,共同使用用于对所述面板的寻址电极的寻址选择放电的脉冲中使用的电源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力回收电路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的电感中,第一线圈的电感小。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
作为控制所述LC谐振动作的第一种开关,在将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一侧的第一线路和低电位一侧的第二线路之间连接起来的第三线路上,具有用于控制对所述电容充电以及放电的双方的一个共用的开关,并且,在所述开关前后的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线路上,作为所述第一种二极管,包括用于所述充电以及放电的整流的第一~第四二极管。
1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用于维持放电的第一以及第二电极和用于寻址选择放电的第三电极的交流驱动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驱动所述面板的各电极的各驱动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驱动所述面板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的驱动电路装置中具有,具备与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电极连接的电力回收电路以及箝位电路、并且对该电极施加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
在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驱动电路中,
所述电力回收电路具有线圈、和用于控制LC谐振动作的第一种开关以及用于整流的第一种二极管,并通过所述线圈的电感和所述面板的电极间的电容发生LC谐振并且进行回收充电到所述电容中的电力的动作,
所述箝位电路,作为与向所述面板的电容的电极间施加的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电压相对应的第一种电源,具有被连接于与高电位相对应的第一电源以及与低电位相对应的第二电源的用于控制分别箝位至所述高电位和低电位的动作的第二种开关,
在所述电力回收电路中,
所述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种二极管和所述第一种开关与所述面板的电极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电压的大致中间电位的电源线路连接,在所述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种开关之间的接点连接有,具有该电力回收电路中的箝位用第二种二极管和与该二极管相连接的第二种电源的线路,
作为施加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时的动作控制,从所述箝位电路的第二种开关的OFF状态,通过使所述电力回收电路的第一种开关为ON,使所述LC谐振产生,接着,在所述LC谐振电流周期的π/4以上但π/2的时间中,使所述第一种开关为OFF,然后使所述第二种开关为ON,将电位箝位至所述维持放电用脉冲的高电位或者低电位。
CNA2007101478612A 2007-03-26 2007-08-31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2765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8994 2007-03-26
JP2007078994A JP2008241853A (ja) 2007-03-26 2007-03-26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駆動回路装置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6537A true CN101276537A (zh) 2008-10-01

Family

ID=3979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78612A Pending CN101276537A (zh) 2007-03-26 2007-08-31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38908A1 (zh)
JP (1) JP2008241853A (zh)
KR (1) KR20080087624A (zh)
CN (1) CN10127653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03619B1 (ko) * 2007-11-16 2009-06-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구동 방법
KR101528961B1 (ko) * 2012-08-30 2015-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I540933B (zh) * 2013-09-23 2016-07-01 Macroblock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e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1280B2 (ja) * 1993-12-10 199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JP3241577B2 (ja) * 1995-11-24 2001-12-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駆動回路
JP3672669B2 (ja) * 1996-05-31 2005-07-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
JP2005189314A (ja) * 2003-12-24 2005-07-14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駆動回路、駆動方法、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ATE332056T1 (de) * 2004-03-17 2006-07-15 Cit Alcatel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schlafmodus eines endgerätes, dazugehöriges mobiles endgerät und funkzugriffsknoten
KR100588019B1 (ko) * 2004-12-31 2006-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에너지 회수장치 및 방법
JP2006350222A (ja) * 2005-06-20 2006-12-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駆動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0701965B1 (ko) * 2005-09-06 2007-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41853A (ja) 2008-10-09
KR20080087624A (ko) 2008-10-01
US20080238908A1 (en) 200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4548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US719358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46744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과 그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CN100487766C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设备
CN100375988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减小了位移电流的驱动方法
US722751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521489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장치와 구동 방법 및 플라즈마표시 장치
KR10049061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7221334B2 (en) Energy recovery circuit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apparatus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energy recovery circuit
KR10050290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CN101276537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KR10036351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력 회수장치
US20060077133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010096836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력회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고속 어드레싱 방법
KR10074898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0181405A (ja)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KR10049061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KR100490554B1 (ko) 자기 에너지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에너지회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구동장치
KR100432891B1 (ko) 에너지 회수 회로를 구비한 교류형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패널의 유지 구동 장치
KR10051018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력회수장치
KR100502349B1 (ko) 자기 에너지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에너지회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구동장치
KR10045402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과 그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