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8772A -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8772A
CN101268772A CNA2008101124557A CN200810112455A CN101268772A CN 101268772 A CN101268772 A CN 101268772A CN A2008101124557 A CNA2008101124557 A CN A2008101124557A CN 200810112455 A CN200810112455 A CN 200810112455A CN 101268772 A CN101268772 A CN 101268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te
predation
population
predation mit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24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8772B (zh
Inventor
杜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com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COMAN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COMAN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COMAN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24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8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8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8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8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87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通过调节温度在10℃~37℃间、相对湿度在45%~95%间变化,间歇式通入10%~30%的O2、每1~7天加入1次粉螨,控制捕食螨种群1周增长1~8倍。在市场需求旺盛时,使捕食螨种群快速增长,缩减了捕食螨生产周期;在市场需求较小时,使捕食螨慢速增长,并在捕食螨种群转入缩减前及时更新以维持种群延续,减少了捕食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一种捕食螨生产容器,容器的下底为通风的网或膜,上顶自然敞开。使用时,在容器口的内边缘涂一层沾虫胶以防捕食螨逃逸。使用本方法生产捕食螨,提高了饲养场地利用率、降低了工作量、减少了培养料用量,综合成本可降低5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早在19世纪初,有关捕食螨防治害螨的研究就已展开。研究发现,植绥螨是叶螨和瘿螨的重要捕食者,是已知最有效的捕食螨。植绥螨在农业生产中有过很多成功应用的实例,如用智利小植绥螨防治植食性叶螨、胡瓜钝绥螨防治温室蓟马均取得过巨大成功。我国于20世纪70~80年代在北京、江西、广东、上海等十余个省市利用捕食螨防治柑桔、苹果、棉花、茄子等作物上的红蜘蛛、茶叶上的茶黄螨获得成功。但传统的捕食螨人工繁殖法采用花粉或种植某些植物饲养捕食螨宿主如白粉虱、红蜘蛛等,然后用宿主饲养捕食螨。这一方法使得捕食螨的大量生产难度大、费用高、周期长、且难以稳定供应,制约了害螨生防工作的发展。近年,随着无公害热潮兴起,生物防治不断升温,捕食螨饲养方法也逐步发展。公开号为CN101011046A的“巴氏钝绥螨的人工饲养方法”,公布的巴氏钝绥螨人工饲养工艺流程为:培养料无害化处理;将孵化器置于水盘上;将培养料盛入孵化器中;接入粉螨种源;培育粉螨;按比例接种巴氏钝绥螨;培育巴氏钝绥螨;包装出厂。公开号为CN101040612A的“捕食螨的生产方法”公开的捕食螨生产流程为:培养料的备料与消毒;粉螨培育;捕食螨培育;包装出厂。公开号为CN101040612A的“捕食螨的生产方法”公开的捕食螨生产流程为:培养料的备料与消毒;粉螨培育、捕食螨培育;包装出厂。公开号为CN101111148A的“螨组合物,其用途,用于饲养捕食性植绥螨的方法,用于饲养所述捕食性植绥螨的饲养系统和用于作物上害虫生物防治的方法”公开的捕食螨生产流程也是:培养料准备;培养料饲养粉螨;粉螨饲养捕食螨;检验;包装出厂。陆续公布的这些方法通过人工饲养捕食螨人工宿主成功替代了花粉和捕食螨的天然宿主,大大降低了捕食螨饲养难度,使大量稳定供应捕食螨成为可能。
捕食螨防治的靶向性相当明确,一般一种捕食螨仅对一两种害虫有效,而各种虫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规模都难于准确预计,因此,市场对捕食螨的需求时间和需求量也是难于预计的。捕食螨的生产需要一定的周期,为保证满足市场需求,需要保持相当数量的捕食螨种群作为储备。同时捕食螨作为一种生物活体,不可能在种群达到释放要求后中止其生长并包装储存,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饲料以维持种群的延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都将捕食螨的生长环境控制在捕食螨生长繁育速度最快的温相对湿度条件下,以缩短其生长周期。但正如上述所提到的,捕食螨种群在达到释放要求但市场不需要时,生产出的捕食螨只能丢弃。使得目前捕食螨生产成本仍居高不下,推广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系统研究影响捕食螨生长繁育的因素,找到了一套通过综合控制温度、相对湿度、气流环境来有效调节捕食螨生长繁育速度的方法。通过调节,我们实现了捕食螨种群在1周增长1~8倍之间调节。在需大量生产捕食螨时,我们可使得捕食螨种群1周增长8倍,与传统的1周增长2~3倍方式相比,新的生产方式库存量比原来减少60%以上,生长所需时间的缩短,还使对市场需求估计的准确度大幅提高。在市场不需要捕食螨时,我们可将捕食螨种群的生长速度控制在1周增长1倍以内,与传统的1周增长2~3倍相比,单培养料一项,饲养成本减少50%以上。此外,本发明还改进了捕食螨生产流程,当市场不需要捕食螨时,在捕食螨种群达到释放密度后并不将其包装出厂,而是减慢其增长速度使其缓慢增长。在其种群由增长转为缩减时,对其进行筛选分离,大部分捕食螨复用以延续种群作为安全库存。改变了原来安全库存由向粉螨种群中接种捕食螨而获得的做法,成本降低50%以上。
为实现对捕食螨繁育的有效调节,同时考虑调控方法的简单易行,我们选择通过控制捕食螨生长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来检验不同环境下捕食螨的生产速度。
一、影响捕食螨繁殖速度的因素测定
1、单个因素影响测定
为保证实验的可比较性,实验所采用捕食螨取自同一培养料培养的同种捕食螨,具体情况为,捕食螨品种:斯氏钝绥螨,粉螨品种:乳果螨,培养料成份:花粉40%、酵母1%、维生素0.1%、蜂蜜1%、山梨酸0.05%、其余为蛭石、麸皮和荞麦壳。捕食螨密度为500头/克。
实验1一共有8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情况如下:
注:对处理8每小时通入30%氧气5分钟进行间隔式供氧。
实验结果:
表1 捕食螨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增长速度
单位:倍/周
Figure A20081011245500052
结论:在25℃下时,捕食螨增长速度最快;在15℃下时,捕食螨增长基本停滞;在5℃下时,捕食螨种群出现较明显萎缩。
表2捕食螨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种群增长速度
单位:倍/周
Figure A20081011245500061
结论:在75%~85%相对湿度下,捕食螨增长最快;65%相对湿度下,捕食螨增长基本停滞。
表3间歇式供氧对捕食螨种群增长速度的影响
单位:倍/周
Figure A20081011245500062
结论:间歇式通入氧气可以较明显加快捕食螨增长速度。
2、多个因素影响测定
实验1的数据显示,在温度为15℃、相对湿度75%、常态气流下,捕食螨种群1周增长0.2倍;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65%、常态气流下,捕食螨种群1周增长0.2倍;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75%、常态气流下,捕食螨种群1周增长2.8倍;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75%、间歇式供氧下,捕食螨种群1周增长3.5倍。通过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即可以实现捕食螨的低速增长。
实验2将测定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下捕食螨种群的增长速度。实验2有两个处理,标为处理9(温度15℃,相对湿度65%)和处理10(温度25℃,相对湿度75%),每个处理各有5个重复,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捕食螨在不同温相对湿度下的种群增长速度
单位:倍/周
Figure A20081011245500063
结论:在温度15℃、相对湿度65%下,捕食螨增长基本停止。
3、状态的稳定性
表4显示,在温度15℃,相对湿度65%下,捕食螨增长基本停止。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捕食种群增长速度长时间控制在低速状态。为降低成本,在此过程中,最好不需要任何人为参与:如人工添加饲料、人工清理环境等。
实验3,在没有任何人为参与的情况下,测定捕食螨种群在不同环境下长时间保存的增长速度。实验有3个处理:处理11(温度15℃,相对湿度65%)、处理12(温度15℃,相对湿度75%)、处理13(温度25℃,相对湿度65%),每个处理各有5个重复。处理11的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处理12的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处理13的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5处理11长时间保存的种群增长速度
单位:倍/周
Figure A20081011245500072
结论:在温度15℃,相对湿度65%下,捕食螨种群在第2周就出现负增长。
表6处理12长时间保存的种群增长速度
单位:倍/周
Figure A20081011245500073
结论:在温度15℃,相对湿度75%下,捕食螨种群在第6周出现负增长,但此时种群仍大于实验开始前。
表7处理13长时间保存的种群增长速度
单位:倍/周
Figure A20081011245500074
Figure A20081011245500081
结论:在温度25℃,相对湿度65%下,捕食螨种群在第8周出现负增长,但此时种群仍大于实验开始前。
以上实验得出,将捕食螨种群保持在温度25℃,相对湿度65%,不进行任何人为参与,捕食螨种群可维持8个星期。
4、低速增长状态对捕食螨捕食能力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我们将实验3得到的捕食螨种群与正常繁殖的捕食螨种群进行捕食能力对照实验和繁殖能力对照实验,未发现明显区别。表明捕食螨种群长时间在低速增长状态生长不影响其捕食能力和繁殖能力。
二、捕食螨饲养容器
在捕食螨饲养容器的选择上,公开号为CN101011046A的“巴氏钝绥螨的人工饲养方法”,采用将孵化器置于水盘上,将培养料盛入孵化器中;公开号为CN101040612A的“捕食螨的生产方法”选择开有一口的密闭容器,再用纸或布封闭培养容器口;公开号为CN101111148A的“螨组合物,其用途,用于饲养捕食性植绥螨的方法,用于饲养所述捕食性植绥螨的饲养系统和用于作物上害虫生物防治的方法”仅要求使用可容纳一定物质的带有螨类出口的三维容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水盘生产捕食螨占地面积大,进行加料、接种、包装工作强度大,效率较低。密闭封口容器则有可能产生C02富集,影响捕食螨繁育,且对容器大小有一定限制。公开号为CN101111148A的专利在饲养容器方面未给出详细信息。为便于饲养捕食螨过程中的加料、接种、包装等工作,方便对捕食螨生长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控制,我们设计了工厂化生产捕食螨的设备。该设备特征如下:
一种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下底为通风但捕食螨及捕食螨人工宿主和培养料颗粒都无法穿过的网或膜。
如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下底一般采用孔径不大于48微米(300目)的丝网。
如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上顶一般自然敞开,以利气体流动和相对湿度扩散。
如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中,在容器口的内边缘涂上一层沾虫胶以防捕食螨或捕食螨人工宿主逃逸。
三、捕食螨工厂化生产流程
传统的捕食螨工厂化生产都是在捕食螨饲养至出厂密度后即包装出厂,当市场不需要捕食螨时,产出的捕食螨只能丢弃。由于虫害发生的波动性和不可预见性,实际对捕食螨的需求难于掌控,使得捕食螨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本发明通过改进捕食螨生产流程,降低了捕食螨生产成本。
在新的生产流程,捕食螨种群增长至出厂密度后,若市场无需求,则改变温相对湿度环境,以减缓捕食螨增长速度,使捕食螨在无人为参与的情况下尽可能长时间的生长,捕食螨转入保育阶段。在此阶段,若市场有需求,随时加入粉螨和介质至成品密度包装出厂。保育中的捕食螨种群由增长转为缩减时,将捕食螨种群进行筛选,优质部分加入粉螨和介质至出厂密度,继续保育,余下部分丢弃。
四、捕食螨工厂化生产
在掌握了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对捕食螨种群生长的影响、改进了捕食螨饲养容器、优化了捕食螨工厂化生产流程后,我们最后得到的捕食螨工厂化生产方法特征如下:
1、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由培养料预处理、人工宿主饲养、捕食螨饲养、检验、包装出厂组成。其特征在于,按市场需求,通过调节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来控制捕食螨生产速度。
2、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料由饲料(通常为米粉、花粉)5%~60%、酵母0.5%~10%、维生素0.01%~2%、糖(通常为蔗糖、蜂蜜)0.5~10%、抗生素(通常为山梨酸、山梨酸钾)0.01%~0.5%,其余为介质(通常为蛭石、米糠、麸皮、荞麦壳、稻壳、锯屑、玉米屑等)。
3、上述1、2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料在使用前经温度70℃~120℃,时间2~8小时的高温消毒预处理。
4、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人工宿主选自食酪螨属(Tyrophagus)的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热带食酪螨(Tyrophagustropicus);粉螨属(Acarus)的粗脚粉螨(Acarus siro)和褐足粉螨(Acarus farris);优选果螨属(Carpoglyphus)的乳果螨(Carpoglyphus lactis)。
5、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选自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cucumeris)、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巴氏钝螨(Amblyseius barkeri)、加州钝绥螨(Amblyseius califormicus)、尖狭下钝螨(Hypoaspis aculeifer)、兵下钝螨(Hypoaspis miles)、西方盲走螨(Typhlodromus occidentalis)、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等。
6、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人工宿主的饲养环境为:温度10℃~37℃,以25℃~28℃为佳;相对湿度45%~95%,以60%~80%为佳。
7、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常速生产捕食螨人工宿主时,将人工宿主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每7天加入1次培养料,人工宿主种群每周将增长1~5倍。
8、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快速生产捕食螨人工宿主时,将人工宿主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间歇式通入10%~30%的O2,每1~7天加入1次培养料,人工宿主种群每周将增长4~10倍。
9、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慢速生产捕食螨人工宿主时,将人工宿主种群保持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60%~75%,不加入培养料,粉螨种群可维持8~30周。
10、上述1、7、8、9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人工宿主密度超过300头/克后备用。
11、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的饲养环境为:温度10℃~37℃;相对湿度60%~95%;C02浓度低于2,000ppm。根据捕食螨的品种和生产速度要求进行调节。
12、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常速生产捕食螨时,将捕食螨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每7天加入1次粉螨,捕食螨种群每周将增长1~3倍。
13、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快速生产捕食螨时,将捕食螨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间歇式通入10%~30%的02,每1~7天加入一次粉螨,捕食螨种群每周将增长2~8倍。
14、上述1、12、13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粉螨后,捕食螨与粉螨的比为1∶10~1∶50。
15、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慢速生产捕食螨时,将捕食螨种群保持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60%~75%,不加入粉螨,捕食螨种群可维持4~16周。
16、上述1、15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慢速饲养的捕食螨种群在由增长转为缩减时,将种群中的霉变介质和杂质清除,然后加入新鲜介质和粉螨,调至成品密度,继续饲养。
17、上述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种群密度达到100~3,000头/克时可包装出厂。
18、一种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下底为通风但捕食螨、捕食螨人工宿主和培养料颗粒都无法穿过的网或膜。
19、上述18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下底一般为孔径不大于48微米(300目)的丝网。
20、上述18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上顶一般自然敞开,以利气体流动和相对湿度扩散。
21、上述18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在容器口的内边缘涂有一层沾虫胶以防捕食螨或捕食螨人工宿主逃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捕食螨生产容器制备
制作一直径40CM,长35CM的圆筒,圆筒下底为300目的丝网,上顶自然敞开。容器消毒备用。
实施例2 捕食螨人工宿主生产
将花粉400g、酵母10g、维生素1g、蜂蜜10g、山梨酸0.5g、麸皮578.5g均匀混合后,在温度120℃下高温灭菌3小时制成培养料备用。将培养料均匀平铺在实施例1制备的容器底部。在容器顶部内边缘涂一层2cm宽的粘虫胶。向培养料中接入乳果螨20,000头,保持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下饲养。每星期加入一次新鲜介质。经3周饲养,乳果螨种群密度达到300头/克。
实施例3 捕食螨常速生产
按斯氏钝绥螨与乳果螨数量比为1∶20向实施例2所得的粉螨种群中接入斯氏钝绥螨,保持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下饲养。每星期加入一次乳果螨。经4周饲养,斯氏钝绥螨种群密度达到500头/克。
实施例4 捕食螨快速生产
按斯氏钝绥螨与乳果螨数量比为1∶20向实施例2所得的粉螨种群中接入斯氏钝绥螨,保持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下饲养,间歇式通入20%的O2,每天加入一次乳果螨。经2周饲养,斯氏钝绥螨种群密度达到500头/克。
实施例5 捕食螨慢速生产
将实施例3所得的斯氏钝绥螨种群生长环境缓慢调整为17℃,相对湿度68%,不加入粉螨,饲养10周,斯氏钝绥螨种群密度为600头/克。
实施例6 捕食螨慢速生产的延续
将实施例5所得的斯氏钝绥螨种群进行筛分,清除其中的霉变介质和杂质,加入新鲜介质和粉螨,种群密度调至500头/克,按实施例5所示饲养。

Claims (9)

1、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由培养料预处理、人工宿主饲养、捕食螨饲养、检验、包装出厂组成。其特征在于,按市场需求,通过调节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来控制捕食螨生产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料由饲料(通常为米粉、花粉)5%~60%、酵母0.5%~10%、维生素0.01%~2%、糖(通常为蔗糖、蜂蜜)0.5~10%、抗生素(通常为山梨酸、山梨酸钾)0.01%~0.5%,其余为介质(通常为蛭石、米糠、麸皮、荞麦壳、稻壳、锯屑、玉米屑等)。培养料在使用前经温度70℃~120℃,时间2~8小时的高温消毒预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人工宿主选自食酪螨属(Tyrophagus)的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热带食酪螨(Tyrophagustropicus);粉螨属(Acarus)的粗脚粉螨(Acarus siro)和褐足粉螨(Acarus farris);优选果螨属(Carpoglyphus)的乳果螨(Carpoglyphus lacti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捕食螨选自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巴氏钝螨(Amblyseiusbarkeri)、加州钝绥螨(Amblyseius califormicus)、尖狭下钝螨(Hypoaspis aculeifer)、兵下钝螨(Hypoaspis miles)、西方盲走螨(Typhlodromus occidentalis)、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捕食螨人工宿主的饲养环境为:温度10℃~37℃,以25℃~28℃为佳;相对湿度45%~95%,以60%~80%为佳。
常速生产捕食螨人工宿主时,将人工宿主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每7天加入1次培养料,人工宿主种群每周将增长1~5倍。
在需快速生产捕食螨人工宿主时,将人工宿主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间歇式通入10%~30%的02,每1~7天加入1次培养料,人工宿主种群每周将增长4~10倍。
在需慢速生产捕食螨人工宿主时,将人工宿主种群保持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60%~75%,不加入培养料,粉螨种群可维持8~30周。
在捕食螨人工宿主密度超过300头/克后备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捕食螨的饲养环境为:温度10℃~37℃;相对湿度60%~95%;CO2浓度低于2,000ppm。根据捕食螨的品种和繁殖速度要求进行调节。
常速生产捕食螨时,将捕食螨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每7天加入1次粉螨,捕食螨种群每周将增长1~3倍。
在需快速生产捕食螨时,将捕食螨种群保持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0%~85%,间歇式通入10%~30%的02,每1~7天加入一次粉螨,捕食螨种群每周将增长2~8倍。
饲养过程中,每次加入粉螨后,捕食螨与粉螨的比为1∶10~1∶50。
在需慢速生产捕食螨时,将捕食螨种群保持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60%~75%,不加入粉螨,捕食螨种群可维持4~16周。
慢速饲养的捕食螨种群在由增长转为缩减时,将种群中的霉变介质和杂质清除,然后加入新鲜介质和粉螨,调至成品密度,继续饲养。
捕食螨种群密度达到100~3,000头/克时可包装出厂。
7、一种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下底为通风但捕食螨、捕食螨人工宿主和培养料颗粒都无法穿过的网或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的下底一般为孔径不大于48微米(300目)的丝网。容器的上顶一般自然敞开,以利气体流动和相对湿度扩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食螨生产容器,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在容器口的内边缘涂有一层沾虫胶以防捕食螨或捕食螨人工宿主逃逸。
CN2008101124557A 2008-05-23 2008-05-23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8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24557A CN101268772B (zh) 2008-05-23 2008-05-23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24557A CN101268772B (zh) 2008-05-23 2008-05-23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8772A true CN101268772A (zh) 2008-09-24
CN101268772B CN101268772B (zh) 2012-03-21

Family

ID=4000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245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8772B (zh) 2008-05-23 2008-05-23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8772B (zh)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000A (zh) * 2010-10-29 2011-02-0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剑毛帕厉螨、尖狭下盾螨的方法
CN101965822A (zh) * 2010-10-29 2011-0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甜果螨的方法
CN102090376A (zh) * 2010-06-25 2011-06-15 李爱华 捕食螨扩繁器
CN101637149B (zh) * 2009-09-09 2012-07-25 兰常青 具有杀昆虫和杀螨特性的捕食性螨类的生产方法
CN103299960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方法
CN103299958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饲养猎物粉螨和捕食螨的新方法
CN103299984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利用捕食螨防治食用菌害虫的方法
CN103299959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螨的一种生产新方法
CN103563855A (zh) * 2013-05-20 2014-02-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饲养猎物螨和捕食螨的新方法
CN103651270A (zh) * 2013-12-03 2014-03-26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加州新小绥螨饲养方法
CN103734089A (zh) * 2013-12-26 2014-04-23 中山大学 一种植绥螨科捕食螨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3750016A (zh) * 2013-12-26 2014-04-30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饲养植绥螨科捕食螨的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391A (zh) * 2013-12-18 2014-04-30 于丽辰 捕食螨生产中杂螨的控制方法
CN103858828A (zh) * 2014-03-27 2014-06-18 李庆 一种采用杏花粉繁殖加州新小绥螨的方法
CN104222016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利用替代猎物和叶螨、蓟马饲养捕食螨的方法
CN104222018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CN104222015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螨的连续饲养方法
CN104222017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大量生产拟长毛钝绥螨的方法
CN104222014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饲养捕食螨的方法
CN104222019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叶螨天敌的方法
CN104222013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大量生产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CN104351146A (zh) * 2014-11-26 2015-02-18 曾少兰 一种胡瓜钝绥螨混合花粉养殖方法
CN104430194A (zh) * 2014-11-14 2015-03-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花粉室内人工饲养尼氏真绥螨的方法
CN104798734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性秽蝇幼虫室内饲养的培养基质和方法
CN105746254A (zh) * 2016-03-14 2016-07-13 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草莓上红蜘蛛、蓟马、粉虱的方法
CN106070068A (zh) * 2016-06-14 2016-11-09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捕食螨大量饲养方法
CN107114620A (zh) * 2017-06-12 2017-09-01 湖北勤劳农夫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73643A (zh) * 2017-05-19 2017-09-19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椭圆食粉螨改良饲料制备方法及繁殖椭圆食粉螨的方法
CN108496898A (zh) * 2018-03-18 2018-09-0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人工替代饲料工厂化生产少毛钝绥螨的方法
CN109699578A (zh) * 2017-10-25 2019-05-03 石河子大学 使用猎物粉螨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
CN111066735A (zh) * 2019-12-24 2020-04-28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昆虫取食量测量的饲养装置
CN111970922A (zh) * 2018-03-05 2020-11-20 生物蜜蜂赛德利亚胡有限公司 用于饲养和控释生物防治剂的新型方法
CN112586453A (zh) * 2020-12-05 2021-04-0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一种捕食螨的简易饲养方法
CN114727581A (zh) * 2019-09-03 2022-07-08 生物蜜蜂赛德利亚胡有限公司 用于饲养和控释捕食性螨的新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316C (zh) * 2002-02-24 2005-10-26 张艳璇 一种用作捕食螨-胡瓜钝绥螨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1011046A (zh) * 2007-01-24 2007-08-08 李爱华 巴氏钝绥螨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1040612A (zh) * 2007-04-09 2007-09-26 张艳璇 捕食螨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149B (zh) * 2009-09-09 2012-07-25 兰常青 具有杀昆虫和杀螨特性的捕食性螨类的生产方法
CN102090376A (zh) * 2010-06-25 2011-06-15 李爱华 捕食螨扩繁器
CN101965822B (zh) * 2010-10-29 2015-02-1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甜果螨的方法
CN101965822A (zh) * 2010-10-29 2011-0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甜果螨的方法
CN101961000B (zh) * 2010-10-29 2013-11-06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剑毛帕厉螨、尖狭下盾螨的方法
CN101961000A (zh) * 2010-10-29 2011-02-0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剑毛帕厉螨、尖狭下盾螨的方法
CN103299960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方法
CN103299958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饲养猎物粉螨和捕食螨的新方法
CN103299984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利用捕食螨防治食用菌害虫的方法
CN103299959A (zh) * 2013-05-20 2013-0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螨的一种生产新方法
CN103563855A (zh) * 2013-05-20 2014-02-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饲养猎物螨和捕食螨的新方法
CN103299960B (zh) * 2013-05-20 2016-04-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方法
CN104222016B (zh) * 2013-06-21 2016-09-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利用替代猎物和叶螨、蓟马饲养捕食螨的方法
CN104222019B (zh) * 2013-06-21 2016-08-1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叶螨天敌的方法
CN104222016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利用替代猎物和叶螨、蓟马饲养捕食螨的方法
CN104222018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CN104222015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螨的连续饲养方法
CN104222017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大量生产拟长毛钝绥螨的方法
CN104222014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饲养捕食螨的方法
CN104222019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叶螨天敌的方法
CN104222013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大量生产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CN104222018B (zh) * 2013-06-21 2016-07-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CN103651270A (zh) * 2013-12-03 2014-03-26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加州新小绥螨饲养方法
CN103749391A (zh) * 2013-12-18 2014-04-30 于丽辰 捕食螨生产中杂螨的控制方法
CN103749391B (zh) * 2013-12-18 2015-08-12 于丽辰 捕食螨生产中杂螨的控制方法
CN103734089A (zh) * 2013-12-26 2014-04-23 中山大学 一种植绥螨科捕食螨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3750016B (zh) * 2013-12-26 2015-11-25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饲养植绥螨科捕食螨的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0016A (zh) * 2013-12-26 2014-04-30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饲养植绥螨科捕食螨的液体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58828A (zh) * 2014-03-27 2014-06-18 李庆 一种采用杏花粉繁殖加州新小绥螨的方法
CN104430194A (zh) * 2014-11-14 2015-03-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花粉室内人工饲养尼氏真绥螨的方法
CN104351146A (zh) * 2014-11-26 2015-02-18 曾少兰 一种胡瓜钝绥螨混合花粉养殖方法
CN104798734B (zh) * 2015-05-19 2017-05-24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性秽蝇幼虫室内饲养的方法
CN104798734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性秽蝇幼虫室内饲养的培养基质和方法
CN105746254A (zh) * 2016-03-14 2016-07-13 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 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草莓上红蜘蛛、蓟马、粉虱的方法
CN106070068A (zh) * 2016-06-14 2016-11-09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捕食螨大量饲养方法
CN107173643A (zh) * 2017-05-19 2017-09-19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椭圆食粉螨改良饲料制备方法及繁殖椭圆食粉螨的方法
CN107173643B (zh) * 2017-05-19 2020-06-26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椭圆食粉螨改良饲料制备方法及繁殖椭圆食粉螨的方法
CN107114620A (zh) * 2017-06-12 2017-09-01 湖北勤劳农夫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捕食螨养殖基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99578A (zh) * 2017-10-25 2019-05-03 石河子大学 使用猎物粉螨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
CN111970922A (zh) * 2018-03-05 2020-11-20 生物蜜蜂赛德利亚胡有限公司 用于饲养和控释生物防治剂的新型方法
CN108496898A (zh) * 2018-03-18 2018-09-0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人工替代饲料工厂化生产少毛钝绥螨的方法
CN114727581A (zh) * 2019-09-03 2022-07-08 生物蜜蜂赛德利亚胡有限公司 用于饲养和控释捕食性螨的新型方法
CN111066735A (zh) * 2019-12-24 2020-04-28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昆虫取食量测量的饲养装置
CN112586453A (zh) * 2020-12-05 2021-04-0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一种捕食螨的简易饲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8772B (zh)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8772B (zh) 一种捕食螨生产方法
CN103910548B (zh) 一种生物复合肥水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3828748B (zh) 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的方法
CN106577556A (zh) 一种用于养殖蚯蚓的培养基、立体养殖蚯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30089A (zh) 一种无公害淡水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2210235A (zh) 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Banerjee et al. Phototrophic bacteria as fish feed supplement
CN103549202B (zh) 一种具有保护对虾肝脏功能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4147A (zh) 用于工厂化瓶栽平菇品种的选育方法及栽培方法
CN104987156A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6417122B (zh) 一种提高优质青虾苗种产量的培育方法
CN101857488A (zh) 一种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配方
CN107950487A (zh) 一种赤子爱胜蚓的养殖方法
CN103766324B (zh)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CN109942336A (zh) 一种利用Compo发酵机处理猪粪生产水产养殖用活性磷有机肥的工艺
CN106631362A (zh)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糠的培养基及其在栽培猴头菇中的应用
CN102138439A (zh) 一种利用硒镧作为降污剂栽培高品质姬松茸的方法
CN102140041A (zh) 一种虾塘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46717B (zh)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3651201B (zh) 一种防治对虾病毒害提高对虾养殖产量的方法
CN1587220A (zh) 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20667A (zh) 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粪渣生产肥水料的方法及肥水料
CN108935246A (zh) 一种乌贼育苗活饵料收集与室内暂养方法
CN101654381A (zh) 有机生态液
US20220272984A1 (en) Feed Stuff for Beneficial Organisms that can be used i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EIJING ECOM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JING YIKEM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on the road No. 26, Zhongguancun venture building, Room 51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ECOM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on the road No. 26, room 1113, room 1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COMAN BIOTECH Co.,Ltd.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Mao Aihua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