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640A -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640A
CN101267640A CNA200710064342XA CN200710064342A CN101267640A CN 101267640 A CN101267640 A CN 101267640A CN A200710064342X A CNA200710064342X A CN A200710064342XA CN 200710064342 A CN200710064342 A CN 200710064342A CN 101267640 A CN101267640 A CN 101267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easurement report
adjacent base
distribution group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643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640B (zh
Inventor
姜怡华
赵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643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67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7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基站之间发送测量报告的过程繁琐,需要的信令量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步骤: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系统及装置。本发明用于实现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基站之间发送测量报告,简化发送测量报告的处理过程,减少需要的信令量。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3GPP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接入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传统3G系统的基站(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Network Controller)两个节点,变为只有演进后的基站(eNodeB,Evolved NodeB)一个节点。一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内的eNodeB之间可能有接口连接(X2接口),这个接口可以执行移动性管理及传送测量相关的信息等功能。
参见图1,为3G系统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的结构示意图,在传统的3G系统中,RNC之间有Iur接口连接,用于支持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的软切换和宏分集的实现。Iur接口上可以传输一些公共测量信息,包括实时业务的负载信息、非实时业务的负载信息、载波的传输功率以及接收带宽总功率等。Iur接口上还可以传输专用测量信息,如接收时间偏移和传输往返时间等。这些测量都由发起测量请求的RNC向接收这些请求的RNC发出测量请求,接收所述测量请求的RNC接收到测量请求后,当测量满足条件时,触发测量报告,向发起测量请求的RNC返回其需要的测量值。
参见图2,为演进后的UTRAN(E-UTRAN,Evolved UTRAN)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的E-UTRAN中,只由一个节点即eNodeB构成,eNodeB之间有X2接口传送切换和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Management)等相关信息,包括小区的负载信息和干扰信息等。因此,在X2接口上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测量/信息交互过程,用于传送这些信息。
在传统3G中,测量报告的发送采用了点对点的单播方式,而在LTE中,因承载采用了IP技术,为了节省资源并充分利用IP技术的优点,对于一些相邻eNodeB普遍需要周期性提供测量信息,因此测量报告的发送也可以采用点到多点的多播方式。
现有技术提出eNodeB可以通过X2接口将周围其它eNodeB需要的测量信息,如负载信息和接收带宽总功率等,通过“公布”的方式发送给邻近的eNodeB,该方案提出的方法是,eNodeB1向其邻近eNodeB公布它所能提供的测量信息;邻近的eNodeB分析这些eNodeB 1所能提供的信息,例如,当eNodeB1发送了它所能够提供的测量信息的列表给周围的eNodeB后,周围的某一个eNodeB2可以对这个列表进行分析,之后决定eNodeB1提供的哪些测量信息是eNodeB2所需要的,如果有自己在RRM或其它某些算法中需要的信息,则向eNodeB1发出请求,要求加入到这些信息的分发组中;eNodeB1在报告每个测量信息时,对加入到分发组中的eNodeB发送测量报告;邻近的eNodeB可以自己决定何时离开这些测量报告的分发组;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对于某个eNodeB在X2接口上所能提供的测量信息一般为周围邻近eNodeB在进行无线资源管理中都需要的信息,而邻近eNodeB在每次接收到公布的测量信息的列表后都要进行分析,因此由邻近eNodeB做过多的分析工作没有意义,浪费资源;
(2)一般来说,测量报告发送端的eNodeB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信息,周围相邻的eNodeB针对其中每个测量信息都要作出加入或离开分发组的决定,向发送端eNodeB发送加入或离开分发组的信令,则这样的过程过于烦琐且需要的信令量较大;
(3)eNodeB必须周期性公布其所提供的测量信息,邻近的eNodeB在接收到这些测量量的信息之后,才能随时要求它提供所需要的测量报告,但是,目前现有技术并没有给出这样周期性公布测量信息的规定,所以当一个新的eNodeB加入网络后,无法得知相邻eNodeB所能提供的测量信息;
(4)若不同eNodeB在加入IP多播组时,对测量精度,如对周期性测量的时间间隔的要求不同,协调这些时间间隔的操作比较繁琐;
例如,一个eNodeB会有多个邻近eNodeB,在进行无线相关管理过程中,一个eNodeB会收到多个邻近eNodeB的测量请求,如果各测量请求所定义的周期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间隔不同,假设eNodeB1为测量结果发送者,eNodeB2和eNodeB3为测量请求者,T2为eNodeB2所定义的周期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间隔,T3为eNodeB3所定义的周期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间隔,如T2=200ms,T3=300ms,这时eNodeB1若要进行测量结果的多播,就必须对eNodeB2和eNodeB3上报的两个请求进行组合,在不影响测量上报及时性的前提下,应依据T2=200ms来进行周期性多播测量报告,虽然基于T2的测量多播可以在需求上满足eNodeB2和eNodeB3,但eNodeB3并不需要如此频繁的上报,因而这种强行组合方式会造成网络传输负荷的额外消耗,以及eNodeB3处理负荷的上升。
因此,当前标准,例如3GPP TS 36.300或3GPP TR R3.018中并没有对如何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给出一个完整的、较好的解决方案。
综上,现有技术在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基站之间发送测量报告的过程繁琐,需要的信令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基站之间发送测量报告的过程繁琐,需要的信令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包括:
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相邻基站将测量建立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并且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的过程。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并且,当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测量信息时,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在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为所述第一基站设置IP多播组,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步骤;
所述第一基站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中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相邻基站发送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请求消息给所述路由器;
所述路由器返回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确认消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相邻基站返回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给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为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
本发明系统,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中,包括第一基站以及该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包括:
设置分发组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相邻基站包括:
测量建立请求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测量建立请求;
测量建立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测量建立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还包括:
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并且,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身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如果是,则触发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的触发时,将所述相邻基站设置为分发组的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
IP多播组单元,用于设置IP多播组,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IP多播组单元包括:发送信息单元和接收信息单元;所述相邻基站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所述发送信息单元,用于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第一单元,用于发送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请求消息给与自身相连的路由器;
所述路由器,用于返回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确认消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第二单元,用于返回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给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接收信息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自身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本发明基站,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中,所述基站包括:
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包括:
设置分发组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还包括:
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相邻基站发送的测量建立请求,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并且,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身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如果是,则触发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的触发时,将所述相邻基站设置为分发组的基站。
所述基站还包括:
IP多播组单元,用于设置IP多播组,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IP多播组单元包括:发送信息单元和接收信息单元;
所述发送信息单元,用于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接收信息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相邻基站返回的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自身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本发明通过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技术方案,使得在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基站之间发送测量报告的过程简化,不需要基站针对每个测量信息向邻近的基站发送加入/离开分发组的消息,节省信令;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决定相邻的基站是否加入其分发组,同时相邻基站也可以通过发送测量建立请求给所述第一基站,主动要求加入分发组,使得分发组的组成方式非常灵活;对IP多播组中的所有基站采用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测量报告,简化整个测量机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3G系统UTRAN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E-UTRAN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技术方案,使得在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eNodeB之间发送测量报告的过程简化,不需要eNodeB针对每个测量信息向邻近的eNodeB发送加入/离开分发组的消息,节省信令;eNodeB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决定相邻的eNodeB是否加入其分发组,同时相邻eNodeB也可以通过发送测量建立请求给所述第一基站,主动要求加入分发组,使得分发组的组成方式非常灵活。
参见图3,本发明方法包括:
S301、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当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的操作成功时,该分发组中的基站包括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网络拓扑信息是预先存储在所述第一基站的;
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包括:依据网络部署形成的eNodeB间的邻接关系数据表;
S302、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在LTE系统中,eNodeB需要相邻的eNodeB提供一些测量信息用于切换、小区干扰协调等功能,如对方节点的负载情况、上下行无线链路的质量等,这些测量信息对于一个网络中的eNodeB来说,可以自发提供给其周围邻近eNodeB,这些测量报告在提供时可以是周期性提供,即依赖定时器进行控制测量并提供测量报告;也可以通过事件触发,即发生某些情况时向周围eNodeB发送报告,如负载信息,可通过设定一个门限值,当eNodeB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这个门限值时,向周围的eNodeB报告超负荷,则eNodeB可对这一类的信息在没有要求下直接向邻近eNodeB发送测量报告;
那么,收到所述测量报告的eNodeB,如果不需要所述测量报告中提供的测量信息,可以丢弃该测量报告,不作处理。
实施例一:
参见图4,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401、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决定分发组的基站时,可以根据eNodeB所存储的网络拓扑信息,将其周围的邻近eNodeB加入分发组,向这个分发组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S402、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S403、当与所述第一基站相邻的第二基站加入网络时,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操作维护接口更新所述网络拓扑信息;
当某一eNodeB新加入网络时,可通过O&M等方式更新网络中其它eNodeB的网络拓扑信息;
S404、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更新后的网络拓扑信息,更新自身的分发组的组成,所述更新后的分发组的基站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
当相邻eNodeB的网络拓扑信息改变后,相邻eNodeB可根据这些网络拓扑信息自主更新分发组的组成;
同理,当某一eNodeB离开网络时,可通过O&M等方式更新其周围eNodeB的网络拓扑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使其邻近eNodeB重新构建分发组,如:运营商需要改变网络的组成,即有新的eNodeB加入,或有些eNodeB不再服务时,通过O&M向eNodeB发送改变网络拓扑信息的命令,在命令中携带新的网络拓扑信息,收到这些信息的eNodeB将根据新的网络组成情况重新构建分发组;
这样,因分发组的组成由eNodeB自主决定,而不需要邻近eNodeB请求加入相关测量信息的分发组,分发组的组成机制十分简单,且eNodeB只需要维护数量非常有限的分发组,大多数情况下只维护一个。
实施例二:
参见图5-A,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501、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发送测量报告的分发组的组成由发送测量报告的eNodeB自主决定,决定分发组的基站时,可以根据IP网络的特性,当一个eNodeB新加入网络后,根据邻居发现机制,同一网络中的eNodeB之间能够发现彼此的存在,O&M可对新加入网络的eNodeB配置相邻节点信息,包括相邻节点IP地址;新eNodeB可根据这些地址向地理上相邻的eNodeB发送消息;收到消息的相邻eNodeB即可将新eNodeB加入到测量信息的分发组中;
S502、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按照通信网中的安全性要求,新eNodeB和其邻近eNodeB之间应在相互认证后,新eNodeB才可被加入邻近eNodeB的分发组;而新eNodeB也可将其邻近eNodeB的地址组织为一个分发组,定期发送测量报告;
S503、当与所述第一基站相邻的第二基站加入网络时,所述第二基站根据自身存储的网络拓扑信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数据包;
S504、所述第一基站根据该数据包更新自身的分发组的组成,所述更新后的分发组的基站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站;
考虑到O&M配置过程工作量较大,可以设计如下的方法来提高分发组构建过程的效率;
举例说明,现假定如图5-B所示的网络拓扑示意图,A1、A2、A3、A4和A5表示已有的网络中的基站,且他们各自的分发组已经构建完毕,B表示新加入的基站,需要和已有的网络基站建立相应的联系,形成适当的分发组,依据网络拓扑约束,即B是A1和A5的邻基站,A1和A5也是B的邻基站,则应当达成如下的分发组构成结果:
B加入到A1的分发组中;
B加入到A5的分发组中;
A1和A5加入到B的分发组中;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仅对B实施O&M配置,将A1和A5配置为B的邻居,依据基于网络拓扑约束的分发组的构成机理,则A1和A5将进入B的分发组,这时B通过网络发出多播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所携带的地址信息如下表:
Figure A20071006434200161
多播数据包经过A1和A5时,A1或A5通过解析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和源地址发现自身处在B的分发组中,基于相邻基站关系具有的对称特性,A1和A5可将B自动加入到自身的分发组中,由于B和A1/A5的邻居关系是网关配置,即得到了网关的认可,因此在多播原有的安全机制之上可暂不考虑引入额外的安全过程。
实施例三: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第一基站将相邻基站加入分发组的操作失败时,或者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不包含在自身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中时,所述相邻基站还可以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测量建立请求,来主动地加入所述第一基站维护的分发组,参见图6,具体步骤如下:
S601、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发送测量建立请求给所述第一基站,其中包括需要提供的测量信息;
其中所述相邻基站包括一个以上基站;
当某一eNodeB的邻近eNodeB需要额外的测量信息时,可向该eNodeB发送测量建立请求,要求该eNodeB专门发送某些测量信息,这个过程与传统3G系统的点对点的测量报告发送过程一致;
当某一eNodeB新加入网络时,并且邻近的eNodeB自动将这一eNodeB加入各自的分发组后,它可收到周围邻近eNodeB发送的测量报告,但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邻近的eNodeB没有将新加入网络的eNodeB加入各自的分发组,则该新加入网络的eNodeB也可以自主发起测量建立请求;
S602、所述第一基站判断向自身维护的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如果是,则进行步骤S603,否则,进行步骤S604;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每个相邻基站发送的测量建立请求中的测量信息,判断向自身维护的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如果是,则进行步骤S603,否则,进行步骤S604;
当接收到测量建立请求的eNodeB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测量信息时,则接收到测量建立请求的eNodeB将发起测量建立请求的eNodeB加入自身的分发组,并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否则,接收到测量建立请求的eNodeB采用点对点的单播方式发送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参数的测量报告给所述发起测量建立请求的eNodeB;
若多个相邻的eNodeB都需要发送测量报告的eNodeB发送相同的测量信息,并且当所述发送测量报告的eNodeB在向自身维护的分发组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不包括所述测量信息时,则所述发送测量报告的eNodeB可以新设置一个分发组,并将所述需要测量信息的各相邻eNodeB加入该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该分发组的基站发送包含所述测量信息的测量报告;
S603、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自身的分发组,并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S604、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包含所述测量信息的测量报告。
实施例四:
参见图7,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701、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S702、为所述第一基站设置IP多播组,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当采用IP多播的方式时,发送测量报告的第一基站eNodeB-1在决定分发组基站后,本实施例中称这些基站为相邻基站,应向这些相邻基站发送带有IP多播地址、UDP端口号等参数的X2接口控制平面信令,收到这条信令的相邻基站eNodeB-n在传输层向周围的路由器发送国际互联网络组管理协议加入(IGMP join)消息,要求加入IP多播组,路由器返回国际互联网络组管理协议加入响应(IGMP Join ACK)消息表示成功加入IP多播组后,eNodeB-n向发送测量报告的eNodeB-1返回X2接口控制平面响应信令,表示IP多播组加入成功,该过程可由任何一个有发起消息和响应消息的基本信令过程携带相应的信令参数执行;
其中,参数IP多播地址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端口号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基于一定网络协议的寻址指示,如IP多播地址和UDP端口号就可以在IP多播地址指定的机器上接入UDP协议过程;
S703、所述相邻基站发送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请求消息给所述路由器;
S704、所述路由器返回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确认消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S705、所述相邻基站返回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给所述第一基站;
S706、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S707、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所述第一基站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为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
采用IP多播的方式发送测量报告,可以节省资源,例如,采用IP多播技术时,第一基站只需要发送带有测量报告的一个数据包,IP层将在这个数据包上加上多播地址进行发送,发送过程按照先前的IP多播组加入所建立的多播路径由路由器负责进行;而当不采用IP多播进行发送时,第一基站需要向每个分发组成员都发送一个测量报告的数据包。
参见图8,本发明系统实施例,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中,包括第一基站81该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82;
所述第一基站81包括:测量报告单元811;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811包括:设置分发组单元8111和发送测量报告单元8112;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8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82,并将所述相邻基站82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设置分发组单元81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82,并将所述相邻基站82加入所述分发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8112,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参见图9,本发明系统实施例,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包括第一基站91以及该第一基站91的相邻基站92;
所述第一基站91包括:测量报告单元911;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911包括:设置分发组单元9111、发送测量报告单元9112和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9113;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9113包括:判断单元91131和处理单元91132;
所述相邻基站92包括:测量建立请求生成单元921和测量建立请求发送单元922;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9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92,并将所述相邻基站92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设置分发组单元91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92,并将所述相邻基站92加入所述分发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9112,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生成单元921,用于生成测量建立请求;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发送单元922,用于主动将测量建立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91;
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9113,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将所述相邻基站92加入所述分发组;
其中,所述判断单元91131,用于判断自身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如果是,则触发处理单元91132;
所述处理单元91132,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91131的触发时,将所述相邻基站92设置为分发组的基站。
参见图10,本发明系统实施例,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包括第一基站101、该第一基站101的相邻基站102,以及路由器103;
所述第一基站101包括:测量报告单元1011和IP多播组单元1012;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1011包括:设置分发组单元10111和发送测量报告单元10112;
所述IP多播组单元1012包括:发送信息单元10121和接收信息单元10122;
所述相邻基站102包括:第一单元1021和第二单元1022;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10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102,并将所述相邻基站102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其中,所述设置分发组单元101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102,并将所述相邻基站102加入所述分发组;
所述IP多播组单元1012,用于设置IP多播组,并将所述相邻基站102加入所述IP多播组;
其中,所述发送信息单元10121,用于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102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102;
所述第一单元1021,用于发送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请求消息给所述路由器103;
所述路由器103,用于返回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确认消息给所述相邻基站102;
所述第二单元1022,用于返回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给所述第一基站101;
所述接收信息单元10122,用于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102加入所述IP多播组;
则,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10112,用于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自身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参见图11,为本发明一种基站111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测量报告单元1111和IP多播组单元1112;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1111包括:设置分发组单元11111和发送测量报告单元11112;
所述IP多播组单元1112包括:发送信息单元11121和接收信息单元11122;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11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所述IP多播组单元1112,用于设置IP多播组,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其中,所述设置分发组单元11111,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所述发送信息单元11121,用于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接收信息单元11122,用于接收到所述相邻基站返回的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11112,用于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自身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综上,本发明针对LTE系统X2接口上的测量过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用于在LTE系统中更有效地执行测量过程,对如何完整执行一个测量信令过程以及如何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给出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使得在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中的基站之间发送测量报告的过程简化,不需要基站针对每个测量信息向邻近的基站发送加入/离开分发组的消息,节省信令;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决定相邻的基站是否加入其分发组,同时相邻基站也可以自主要求加入分发组,使得分发组的组成方式灵活;对IP多播组中的所有基站采用相同的时间间隔发送测量报告,简化整个测量机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为无线接入网络中的第一基站设置分发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相邻基站将测量建立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并且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的过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并且,当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测量信息时,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为所述第一基站设置IP多播组,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步骤;
所述第一基站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中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相邻基站发送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请求消息给所述路由器;
所述路由器返回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确认消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相邻基站返回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给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为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所述第一基站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
7.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系统,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中,包括第一基站以及该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单元包括:
设置分发组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基站包括:
测量建立请求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测量建立请求;
测量建立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测量建立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测量报告单元还包括:
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并且,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身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如果是,则触发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的触发时,将所述相邻基站设置为分发组的基站。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还包括:
IP多播组单元,用于设置IP多播组,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多播组单元包括:发送信息单元和接收信息单元;所述相邻基站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所述发送信息单元,用于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第一单元,用于发送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请求消息给与自身相连的路由器;
所述路由器,用于返回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确认消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第二单元,用于返回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给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接收信息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自身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14. 一种基站,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单元包括:
设置分发组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分发组,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自身的相邻基站,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单元还包括:
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相邻基站发送的测量建立请求,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分发组。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包括所述相邻基站需要的测量信息,并且,所述测量建立请求处理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身向所述分发组的基站提供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所述测量信息,如果是,则触发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的触发时,将所述相邻基站设置为分发组的基站。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IP多播组单元,用于设置IP多播组,并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满足测量报告发送条件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分发组中的基站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IP多播组单元包括:发送信息单元和接收信息单元;
所述发送信息单元,用于发送通知所述相邻基站加入IP多播组的信息给所述相邻基站;
所述接收信息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相邻基站返回的成功加入所述IP多播组的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相邻基站加入所述IP多播组。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测量报告单元,用于在一定时间间隔到达时,或者在自身的负载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时,采用IP多播的方式向所述IP多播组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CN200710064342XA 2007-03-12 2007-03-12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1267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4342XA CN101267640B (zh) 2007-03-12 2007-03-12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4342XA CN101267640B (zh) 2007-03-12 2007-03-12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640A true CN101267640A (zh) 2008-09-17
CN101267640B CN101267640B (zh) 2011-01-05

Family

ID=3998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64342XA Active CN101267640B (zh) 2007-03-12 2007-03-12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764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0226B (zh) * 2009-07-08 2012-05-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负载均衡信息交互周期的自适应调整方法
CN102915121A (zh) * 2011-03-13 2013-02-06 周大新 纯数字编码(汉字)打字法
CN102647748B (zh) * 2009-01-15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测量方法和演进基站
CN10787283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5221A (en) * 1995-08-08 1999-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Neighbor cell list creation and verific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0466788C (zh) * 2003-08-13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技术中的测量控制和测量报告方法
GB2406473B (en) * 2003-09-27 2006-02-15 Motorola Inc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identity of an unknown neighbour cell,and apparatus therefor
GB2427526B (en) * 2005-06-14 2007-10-03 Siemens Ag A method of improving transmission of a messag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748B (zh) * 2009-01-15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测量方法和演进基站
CN101600226B (zh) * 2009-07-08 2012-05-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负载均衡信息交互周期的自适应调整方法
CN102915121A (zh) * 2011-03-13 2013-02-06 周大新 纯数字编码(汉字)打字法
CN10787283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72833B (zh) * 2016-09-26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640B (zh)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0290B2 (en) 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access gateway,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Amir et al. Fast handoff for seamless wireless mesh networks
CN1321514C (zh) 用于稳定切换的网络装置及使用其的切换方法
CN104904266B (zh) 维持mbms连续
US1126589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098711B (zh) 一种优化切换的方法与基站设备
CN111601317A (zh) 一种hplc和hrf异构网络的组网方法
CN100406900C (zh) 用于分组交换蜂窝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宏分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18204A (zh) 一种lte中的单播多播转换控制方法
US873807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265424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제어국, 기지국, 통신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WO2007123227A1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パケット転送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パケット管理装置並びにマルチキャストパケット受信装置
CN102238659A (zh) 基站切换处理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55785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64016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267640B (zh)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5494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gateway capacity in LTE mode Femto cell system
CN103889002A (zh) 流控方法及装置、移动节点、接入网关
WO201308003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based multicast in a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CN102457930A (zh) 海上无中心自组网路由协议
CN102685829B (zh) 基站直通架构下的用户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860800B (zh) 融合蜂窝网络和广播网络提供mbms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695225B (zh) 基站直通架构下的用户切换方法及基站
CN101399727A (zh) 无线宽带接入网络及设备及接入方法
CN102440026A (zh) 通信控制方法以及无线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