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0946A - 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0946A CN101250946A CNA2008100706387A CN200810070638A CN101250946A CN 101250946 A CN101250946 A CN 101250946A CN A2008100706387 A CNA2008100706387 A CN A2008100706387A CN 200810070638 A CN200810070638 A CN 200810070638A CN 101250946 A CN101250946 A CN 1012509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ruction
- vierendeel girder
- vertical rod
- template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V”形模板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担。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通过预先加大框架梁的截面、增加配筋措施补足。这种“V”形的斜向支撑传力,将框支梁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仅由一层框架梁来承担,而不需搭搞多层支撑,充分发挥框架梁的承载潜力,不需占用大量的周转材料,所增加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和其它辅助材料用量不多,费用相对降低,经济效益较显著,同时为其它工序施工创造了条件,从总体上看缩短了工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尤指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通常会设置一层转换层,用来承载上方增加的载荷。该转换层的框支梁由于要承受上部荷载,往往要具有相对较大的截面尺寸和自重,因此其模板支撑的设计和施工是整个框支梁施工的重点之一。
目前施工单位对不同截面宽度的框支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法通常为:
1、如图1所示,当框支梁1截面高但宽度不大(与下一层框架2梁接近)时,一般通过竖向支撑(若干立杆3)由几层楼板4及梁共同承力来满足要求。
2、如图2所示,当框支梁1′截面高且宽度较大(一般指宽度是下层框架梁2的两倍以上)时,也是采用竖向支撑杆传力系统,竖向立杆3将力传至承载力相对较低的结构板上,需多层支撑才能满足受力要求。
3、如图3所示,目前其它施工单位在解决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中大尺寸大自重的框支梁时,还是采用上述竖向支撑模板进行施工的方法,只是而当框支梁1″的截面尺寸是下层框架梁2的数倍时,框支梁1″下方的立杆3及下几层的立杆3要增加支撑密度,以满足支撑要求。
综观上述施工方法,所述的框支梁1、1′、1″在施工时,无论其宽度如何,模板都是通过竖直的立杆3支撑,由于框支梁所要承受的载荷较大,其宽度均会比下层的框架梁2宽,因此总会有部分甚至大部分立杆3支于楼板4上,但由于楼板4承载力一般远小于所要承受的荷载,要采用逐层向下支撑的方法由多层结构层分担卸荷才能满足受力要求,即使梁板(粱和楼板)强度达到要求也不能拆除,所述需要占用较多的周转材料,且占用时间较长,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其只需单层即可承载较宽截面梁的模板,从而大大减少辅助周转用料,降低费用、缩短工期。
为达成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V”形模板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担。
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通过预先加大框架梁的截面或/和增加配筋措施补足。
所述框支梁下方支撑的各斜向立杆中,中间的一根为垂直设置,并以该垂直立杆为中线对称设置。
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其流程为:下层结构受力验算→模板支撑设计及验算→下一层框架梁施工→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框支梁钢筋施工→砼施工、监测→养护→模板及支撑拆除。
所述下一层框架梁施工这一步骤中,该框架梁砼浇筑前,按支撑斜向立杆的间距预埋有防滑短钢筋,该防滑短钢筋在预埋时应与斜向立杆的倾斜角度一致;相对的,在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这一步骤中,搭设斜向立杆时,其底部应套入预埋的防滑短钢筋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采用“V”形模板支撑,利用斜向支撑传力,将框支梁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仅由一层框架梁来承担,而不需搭搞多层支撑,充分发挥框架梁的承载潜力,必要时只需对框支梁下方的框架梁进行适当加强即可满足受力要求,不需占用大量的周转材料,所增加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和其它辅助材料用量不多,相对于传统要搭设多层支撑来说,用料大大减少,因此费用相对降低,经济效益较显著,同时为其它工序施工创造了条件,从总体上看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框支梁截面高但宽度不大时,施工方式示意图;
图2是传统框支梁截面高且宽度较大时,施工方式示意图;
图3是传统框支梁截面尺寸是下层框架梁数倍时,施工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施工方法的横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施工方法的纵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V”形支撑系统大样图;
图8是图7斜向立杆底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V”形支撑系统纵向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自重较大、与下层框架梁截面宽度之比在两倍以上,且与下层框架梁位置对应的框支梁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为:
1.采用“V”形模板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担,以充分发挥框架梁的承截潜力。
2.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可通过预先加大框架梁的截面或/和增加配筋等措施补足,以满足承截受力要求。
具体如图4、5所示,在高层建筑的转换层A中需要设置大尺寸、大自重的框支梁1,根据设计要求,该框支梁1可贯穿所述转换层A而穿于下层结构层B中,也可均位于转换层A中,且该框支梁1下方正对下层结构层B中的框架梁2。在进行转换层A的模板支撑施工时,以若干竖直的立杆3支于所述转换层A与其下层结构层B的楼板4之间,用以支撑转换层A的楼板,并以若干水平横杆5辅助支撑,立杆3与横杆5之间则设有扣件6;而所述框支梁1的下方则放射状的支撑有若干斜向立杆3′,从而形成“V”形支撑,且各斜向立杆3′的顶部支于该框支梁1的下方,其底部则支于下层框架梁2的上方,各斜向立杆3′与水平横杆5之间也设有扣件6。需要指出的是,除紧邻所述转换层A的下层结构层B以外,再下几层结构层B均不再需要任何支撑。
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流程为:
下层结构受力验算→模板支撑设计及验算→下一层框架梁施工→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框支梁钢筋施工→砼施工、监测→养护→模板及支撑拆除。
具体过程如下:
一、下层结构受力验算,主要为下一层框架梁2的承载力验算
1、分析框支梁的特点及下一层框架梁板结构特点,计算框支梁荷载,框支梁荷载按下式计算:
q=γ1q1+γ2q2
式中q-荷载设计值;
q1-施工恒荷载标准值,包括模板、钢筋、砼自重等;
q2-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包括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γ1-恒载分项系数;
γ2-活载分项系数。
2、验算框架梁承载力
按照框支梁的施工荷载和其自重由下一层框架梁独立承担的条件,计算框架梁的正截面、斜截面和抗冲切承载能力,并计算为满足承力要求而需要增加的截面宽度和配筋(注:变更后的框架梁仍然要发挥原有设计功能,将随结构保留,为不影响建筑空间高度,变更截面时尽量不增加梁的高度),变更后的框架梁,需进行裂缝控制和挠度验算。
二、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及验算
1、支撑系统设计
1)根据框支梁模板线荷载,结合支撑架体搭设高度和水平横杆数量,大致计算出每根立杆承载能力,从而初步确定每排立杆数量、柱距、及“V”形支撑纵向排距。
2)“V”形支撑系统中,中间和两侧设垂直立杆,两侧垂直立杆应设于梁底模以外,以避免框支梁荷载直接通过两侧的垂直立杆向下传递。
3)所有“V”形斜向立杆的底部应全部立在下层框架梁上,并以梁中间垂直立杆为中线对称设置,每根斜向立杆底部间距应能满足捆绑扣件的空间要求,如框架梁的宽度不足以排列斜杆时,应通过设计变更适当加宽梁截面以满足要求。
2、支撑系统验算
1)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V”形支撑最外侧斜向立杆倾角最大,受轴心压力和附加弯矩作用,为最不利杆件,其稳定性计算:
式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A-立杆净截面面积;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Mw-作用于斜向立杆上的弯矩;
σ-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2)斜向立杆与水平横杆节点扣件抗滑移验算:
R≤Rc
式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R-水平横杆拉力。
三、下一层框架梁施工
1、需要加大框架梁截面的,应按加大后的截面尺寸进行支模,需要增加配筋的,应与原设计钢筋一起绑扎施工,并严格验收。
2、框架梁砼浇筑前,按支撑斜向立杆3′的间距预埋防滑短钢筋7,如图7、8所示,该防滑短钢筋7在预埋时应与斜向立杆3′的倾斜角度一致。
3、框架梁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可拆除梁底支撑及模板,使其符合受力计算模型,其余板模及支撑不得拆除,并按相关规范规定保留至达到规定的砼拆除强度时。
四、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V”形支撑搭设(如图7)
1、根据支撑系统搭设大样图,依次架设两侧和中间的垂直立杆3,横向的水平横杆5及扫地杆(即靠近地面的横杆)。
2、架设纵向的水平横杆5及扫地杆。
3、搭设斜向立杆3′,该斜向立杆3′的倾角应与搭设图中要求一致,其底部应套入预埋的防滑短钢筋7中,并垫上垫片8,斜向立杆3′与横杆5逐个用十字旋转扣件6锁紧。
4、在支撑两侧,沿纵向连续设置剪刀撑9(如图9所示),该剪刀撑9与地面成60度角,跨跃立杆数不多于5根。
5、支撑系统搭设完毕后,沿垂直于最上方的横杆5的方向铺设木方10,然后铺梁底模11,梁底模11可以采用双层胶合板。
五、框支梁钢筋施工,砼施工、监测,养护
框支梁混凝土浇筑时,应从梁横截面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使支撑均衡受力,避免架体失稳。同时应有专人负责架体的监测和巡视,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浇筑,并采取紧急措施,待查清原因清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六、模板及支撑拆除
在框支梁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拆除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拆除完毕后,割除预埋的防滑短钢筋7。
Claims (5)
1、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V”形模板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通过预先加大框架梁的截面或/和增加配筋措施补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支梁下方支撑的各斜向立杆中,中间的一根为垂直设置,并以该垂直立杆为中线对称设置。
4、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艺流程为:下层结构受力验算→模板支撑设计及验算→下一层框架梁施工→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框支梁钢筋施工→砼施工、监测→养护→模板及支撑拆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层框架梁施工这一步骤中,该框架梁砼浇筑前,按支撑斜向立杆的间距预埋有防滑短钢筋,该防滑短钢筋在预埋时应与斜向立杆的倾斜角度一致;相对的,在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这一步骤中,搭设斜向立杆时,其底部应套入预埋的防滑短钢筋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8100706387A CN100489256C (zh) | 2008-02-13 | 2008-02-13 | 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8100706387A CN100489256C (zh) | 2008-02-13 | 2008-02-13 | 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0946A true CN101250946A (zh) | 2008-08-27 |
CN100489256C CN100489256C (zh) | 2009-05-20 |
Family
ID=3995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8100706387A Active CN100489256C (zh) | 2008-02-13 | 2008-02-13 | 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89256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1657A (zh) * | 2011-04-08 | 2011-11-23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框架梁板的起拱支模方法 |
CN103321406A (zh) * | 2013-07-03 | 2013-09-25 |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一种高大楼层模板的支撑体系 |
CN110287637A (zh) * | 2019-07-03 | 2019-09-27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弹塑性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 |
CN112031400A (zh) * | 2020-09-03 | 2020-12-04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穹顶结构模板施工方法 |
-
2008
- 2008-02-13 CN CNB2008100706387A patent/CN100489256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1657A (zh) * | 2011-04-08 | 2011-11-23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框架梁板的起拱支模方法 |
CN102251657B (zh) * | 2011-04-08 | 2013-04-17 |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框架梁板的起拱支模方法 |
CN103321406A (zh) * | 2013-07-03 | 2013-09-25 |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一种高大楼层模板的支撑体系 |
CN103321406B (zh) * | 2013-07-03 | 2015-10-28 |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大楼层模板的支撑体系 |
CN110287637A (zh) * | 2019-07-03 | 2019-09-27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弹塑性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 |
CN112031400A (zh) * | 2020-09-03 | 2020-12-04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穹顶结构模板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89256C (zh) | 2009-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00544U (zh) | 一种钢框组合模板早拆体系 | |
CN102418385B (zh) | 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1839029B (zh) | 自平衡式托承重墙开设洞口的方法 | |
CN201785865U (zh) | 一种后张法体外预应力钢梁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合的房屋结构体系 | |
CN102619331B (zh) |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钢管支撑叠合浇筑一次成型施工方法 | |
CN102418425B (zh) | 现浇加腋梁的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0489256C (zh) | 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4790299B (zh) | 桥梁现浇箱梁跨内无支承便捷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 | |
CN202125061U (zh) | 大空间混凝土结构脚手架 | |
CN105239774B (zh) | 一种组合式夯筑模板系统 | |
CN109914792B (zh) | 一种地下车库梁模板施工方法 | |
CN116104302A (zh) | 带状通道盘扣式支撑与装配式早拆模板龙骨体系施工方法 | |
CN106988520B (zh) | 用于高层悬吊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 | |
CN109235871A (zh) | 变截面结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 | |
CN114395988A (zh) | 一种定型模板施工平台 | |
CN213572930U (zh) | 自锁铰接电梯井施工平台装置 | |
CN212224301U (zh) | 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 | |
CN105525629A (zh) | 地铁车站施工方法及装置 | |
WO2020228000A1 (zh) | 一种模块化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0150984U (zh) | 用于既有建筑梁板改造加固的支模结构 | |
CN218540987U (zh) | 一种采用钢楔连接的梁板柱装配式十字节点 | |
CN211873433U (zh) | 一种用于商业广场的装配式隔墙 | |
CN115075604B (zh) | 一种老旧板式阳台承重结构的加固方法 | |
CN216974185U (zh) | 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 |
CN219343938U (zh) | 一种大跨度可拆卸支模钢平台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