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0873A -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0873A
CN101240873A CNA2008100196083A CN200810019608A CN101240873A CN 101240873 A CN101240873 A CN 101240873A CN A2008100196083 A CNA2008100196083 A CN A2008100196083A CN 200810019608 A CN200810019608 A CN 200810019608A CN 101240873 A CN101240873 A CN 101240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valve
oil
gel
isolat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196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0873B (zh
Inventor
王树立
朱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Chang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196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40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40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0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0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0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储运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所述的混油隔离系统包括:隔离体发送系统、回收系统以及连接两者的管道以及设有越站阀的泵站系统。其中隔离体发送系统包括隔离体发送器、阀、以及隔离体。回收系统包括隔离体回收器和阀及隔离体检测器。其中隔离体为采用聚丙烯酸胺为聚合物,选用柠檬酸铝为交联剂,选用水为溶剂配制形成弹性凝胶,弹性凝胶为半固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随意变形。本发明的隔离体发送器、回收器及越站流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现凝胶隔离体发送、越站和回收各种工艺,减少混油量77%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储运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油品顺序输送是指在一条管道中按一定顺序连续输送多种油品的管道输油工艺。顺序输送的油品主要是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品类,以及液化石油气类和重质油品类。同类油品中不同规格或不同牌号的油品,也可按批量顺序输送;不同油田不同性质的原油,按照炼制要求也可以采取分批顺序输送。多种油品采用顺序输送与采用多条单一油品管道输送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油品顺序输送成为成品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主要方式。
尽管顺序输送有着许多的优点,但是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两种油品之间会产生一段混油,将造成一定的混油损失。并且还需在管道终点或中间分输点等地点建立专门的混油罐,以接纳混油。混油罐的容积与混油量的多少有关,混油量越大,建造的混油罐容积也就越大,管道的建设费用也就越大。因此,降低混油量时降低输油管道造价,提高经营效益的主要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它是由混油隔离体、隔离体发送器、隔离体接收器、隔离体检测器、隔离体越站装置等组成。能使管道顺序输送中前行油品与后行油品有效的隔离开来,避免两者直接接触而产生过多不必要的混油,从而减少顺序输送中的混油损失。同时凝胶隔离体还兼具清管、清蜡及对管道内壁进行防腐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用凝胶隔离体作为隔离塞的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混油隔离系统包括:隔离体发送系统、回收系统以及连接两者的管道以及设有越站阀的泵站系统。其中隔离体发送系统包括隔离体发送器、阀、以及隔离体。回收系统包括隔离体回收器和阀及隔离体检测器。其中隔离体为采用聚丙烯酸胺为聚合物,选用柠檬酸铝为交联剂,选用水为溶剂配制形成弹性凝胶,弹性凝胶为半固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随意变形。
使用方法是:当前行油品通过泵站出站后,在后行油品出站前,使隔离体凝胶的出站。首先通过隔离体发送系统中的隔离体发送器利用文丘里管的引射作用,将配置好的凝胶隔离体吸进管道,其中凝胶隔离体用量为5~15倍的管径。发送完毕后,在正常管输条件下,隔离体弹性凝胶在油品流的推动下以平均管输流速流动。当前行油品分输完毕或到达末站时,由检测器发出进站信号,隔离体进入分离器,沉降分离,并由过滤器过滤,在中间泵站或末站收回隔离体凝胶。隔离体经过中间泵站时,需要越站时,由隔离体检测器发出信号,开启越站流程,打开越站阀,关闭正常管道输送阀,待隔离体越过之后,打开正常管道输送阀,关闭越站阀,恢复正常输油。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水溶性隔离体凝胶易于制备,施工简单,所使用的原料无毒,对油品及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容易从原油或成品油中分离出来和后续处理。本发明凝胶为半固态粘弹性体,可随管道几何形状任意变形,凝胶体系在管道中形成整体段塞,具有固体的整体特性,隔离体内部的各点之间基本没有相对运动,只是对管内壁作相对运动,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因此密封、隔离性能良好,兼具隔离、清管、清蜡等功能。可根据管道的实际工况调整配方使其具有不同特性,以满足各种特殊需要。
2、本发明的隔离体发送器、回收器及越站流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3、本发明的混油隔离系统可实现凝胶隔离体发送、越站和回收各种工艺,减少混油量77%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混油隔离装置的越站工艺流程图,图2为隔离体发送器结构图,图3为隔离体回收器结构图。
1、2-检测器A、B;3-阀;4-阀;5-隔离体回收器;6-阀;7-阀;8-阀;9-泵站;10-阀;11-阀;12-隔离体发送器;13-阀。14-料仓;15-凝胶隔离体;16-阀;17-文丘里管、18-管道;19-分离器;20-过滤器;21-管道;22-凝胶隔离体;23-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隔离体工艺流程如下(见图1,图2,图3):
1、隔离体发送系统
当前行油品通过泵站出站后,在后行油品出站前,必须使隔离体凝胶的出站次序处于两者之间。隔离体发送系统布置在泵站(9)下游,由隔离体发送器(12)和阀(10、11、13)组成。隔离体发送器如图2所示,由带底阀的料仓(14)和与其连接的文丘里引射管{图(17)组成,发送时先将阀(10、13)打开,关闭阀(11),打开料仓底阀(16)。文丘里管在喉部具有引射作用,将配置好的凝胶隔离体吸进管道。凝胶隔离体用量为5~15倍的管径。发送完毕后,关闭料仓底阀(16),打开阀(11),关闭阀(10、13)。
2、隔离体回收系统
当前行油品分输完毕或到达末站时,管道内就无需隔离体了,此时可在中间泵站或末站收回隔离体凝胶。隔离体的回收系统由隔离体回收器(5)和阀(3、4、6)及隔离体检测器(1、2)组成。隔离体回收器结构如图3所示,由分离器(19)、出口过滤器(20)及连接分离器进出口的上下游管道(18),(21)组成。具体流程如下:隔离体进站时,首先由检测器(1、2)发出进站信号,打开阀(4)和阀(5),关闭阀(3)。隔离体进入分离器(19),沉降分离,并由过滤器(20)滤除凝胶碎块,防止凝胶进入泵内。回收后的隔离体(22)将被检测,性能保持较好的可留作下次使用,受损较大的则进行回收利用。
3、隔离体越站流程
隔离体经过中间泵站时,通常需要越站。流程如下:由隔离体检测器(1、2)发出信号,开启越站流程。打开越站阀(8),关闭阀(7)。待隔离体越过之后,打开阀(7),关闭越站阀(8),恢复正常输油。

Claims (5)

1.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隔离体发送系统、回收系统以及连接两者的管道以及设有越站阀的泵站(9)系统,其中隔离体发送系统包括隔离体发送器(12)、阀(16)、以及隔离体(15),回收系统包括隔离体回收器(5)和阀(23)及隔离体检测器A、B(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隔离体为采用聚丙烯酸胺为聚合物,选用柠檬酸铝为交联剂,选用水为溶剂配制形成弹性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其特征是隔离体发送系统布置在泵站的下游,由隔离体发送器和阀组成,其中隔离体发送器包括带底阀(16)的料仓(14)以及与其连接的文丘里引射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其特征是隔离体的回收系统由隔离体回收器(5)和阀(3、4、6)及隔离体检测器A、B(1、2)组成;其中隔离体回收器包括分离器(19)、出口过滤器(20)及连接分离器进出口的上下游管道(18、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油隔离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当前行油品通过泵站出站后,在后行油品出站前,使隔离体凝胶的出站;首先通过隔离体发送系统中的隔离体发送器利用文丘里管的引射作用,将配置好的凝胶隔离体吸进管道,其中凝胶隔离体用量为5~15倍的管径;发送完毕后,在正常管输条件下,隔离体弹性凝胶在油品流的推动下以平均管输流速流动;当前行油品分输完毕或到达末站时,由检测器发出进站信号,隔离体进入分离器,沉降分离,并由过滤器过滤,在中间泵站或末站收回隔离体凝胶;隔离体经过中间泵站时,需要越站时,由隔离体检测器发出信号,开启越站流程,打开越站阀,关闭正常管道输送阀,待隔离体越过之后,打开正常管道输送阀,关闭越站阀,恢复正常输油。
CN2008100196083A 2008-03-10 2008-03-10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1240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96083A CN101240873B (zh) 2008-03-10 2008-03-10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96083A CN101240873B (zh) 2008-03-10 2008-03-10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873A true CN101240873A (zh) 2008-08-13
CN101240873B CN101240873B (zh) 2012-03-28

Family

ID=3993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196083A Active CN101240873B (zh) 2008-03-10 2008-03-10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087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0767B (zh) * 2009-11-27 2013-01-0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混油界面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8253297A (zh) * 2018-02-10 2018-07-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08672424A (zh) * 2018-05-14 2018-10-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顺序输送自动越泵清管装置
CN110319350A (zh) * 2019-07-15 2019-10-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气相乙烷管道放空气的回收工艺及装置
CN110873290A (zh) * 2018-09-04 2020-03-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顺序输送混油控制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2066263A (zh) * 2020-09-14 2020-12-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顺序输送混油隔离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0767B (zh) * 2009-11-27 2013-01-0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混油界面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8253297A (zh) * 2018-02-10 2018-07-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08672424A (zh) * 2018-05-14 2018-10-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顺序输送自动越泵清管装置
CN110873290A (zh) * 2018-09-04 2020-03-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顺序输送混油控制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0319350A (zh) * 2019-07-15 2019-10-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气相乙烷管道放空气的回收工艺及装置
CN110319350B (zh) * 2019-07-15 2021-04-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气相乙烷管道放空气的回收工艺及装置
CN112066263A (zh) * 2020-09-14 2020-12-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顺序输送混油隔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873B (zh)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0873B (zh) 一种混油隔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4019369B (zh) 长距离浆体管道分流输送系统和浆体分流切换输送方法
CN101196271B (zh) 原油集输过程中处理大股段塞流的油气混输工艺方法
CN108253297A (zh)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系统及方法
CN207921753U (zh)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系统
CN201126100Y (zh) 原油集输过程中处理大股段塞流的油气混输装置
CN104097951B (zh) 一种自动脉冲进气的气力输送用补气阀
CN101992750A (zh) 适用于单双线加气子站的cng输送拖车结构
CN104930348B (zh) 一种基于大丛式井组高低压切换及放空撬装装置
CN202532180U (zh) 射流式原油及伴生气增压混输装置
CN201225513Y (zh) 高温粘稠液体输送装置
CN102705702A (zh) 一种用于液压平推增压装置的辅助件和液压平推增压装置
CN203963499U (zh) 一种油气混输系统
CN202188307U (zh) 一种长距离高压管道泵在线运行自动旁路系统
CN101602532B (zh) 一种混凝剂二次稀释投加方法及其设备
CN204693039U (zh) 一种油气混输橇
CN209587663U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油库的软管交换系统
CN204664878U (zh) 一种油气排出系统
CN207061321U (zh) 气力输送回堵装置
CN206476966U (zh) 一种采用煤层气制备切割气的加工机组
CN205345841U (zh) 一种沥青储存装置及其抽排装置
CN211570105U (zh) 撬装式加油装置油品输卸系统
CN208594239U (zh) 苯塔中甲苯外送装置
CN211546432U (zh) 一种轻油油水分离装置
CN204986416U (zh) 煤浆管道输送系统开路到闭路孔板式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YANG CHANGDA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41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2013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213311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4

Address after: Daitou town of Liyang City Ferry Street 213311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8-2 No. 7

Patentee after: Liyang Chang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hu Lake Road Wujin District 212013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