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3784A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3784A
CN101233784A CNA2006800144270A CN200680014427A CN101233784A CN 101233784 A CN101233784 A CN 101233784A CN A2006800144270 A CNA2006800144270 A CN A2006800144270A CN 200680014427 A CN200680014427 A CN 200680014427A CN 101233784 A CN101233784 A CN 101233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ell phone
user
weighted factor
commun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44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3784B (zh
Inventor
J·登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233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3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3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37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8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audio processing specific to telephonic conferencing, e.g. spatial distribution, mixing of particip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7/00Details of public address [PA] systems covered by H04R27/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7/003Digital PA systems using, e.g. LAN or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7/00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11Positioning of individual sound objects, e.g. moving airplane, within a sound fie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语音空间中的各种位置自动地分配组呼叫中参与者的位置的通信装置。各用户的位置使得该用户能够按照呼叫的各参与者的话音位置来区分他们。这允许用户可视化各用户的位置而无需人工确定各用户的位置。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操作用以与多个设备通信的通信装置,其中各设备具有相应标识符。
背景技术
已知蜂窝电话包括按下通话功能。这允许用户以类似于“步谈机”的方式与组中其他用户联系。用户能够限定其他一键通用户组并且发起对组的组呼叫。当前向PTT服务器注册的并且如果适用则其存在被设置为可用的组成员将接收组呼叫。在半双工系统如一键通中,在任一时间仅一个用户能够通话。在所有其他用户的蜂窝电话的扬声器上提供正在发言的用户的话音。一些电话允许默认音频输出选项,比如在扬声器或者手机音频输出之间选择。
由于在任何给定时间多个用户之一可以通话,所以有时候关于组中哪个成员正在发言有所混淆。这通常要求用户在发言之前标识他或者她自己。这阻碍了自由的交流。
WO-A-03/022001描述了一种管理组呼叫的方法。这一文献的内容通过参考结合于此。在这一文献中各用户可以将特定“空间位置”分配给组呼叫中的各用户。例如,用户可以让第一用户的话音来自他的右侧、第二用户的语音来自他的正前方而第三用户的话音来自他的左侧。然而,这要求用户先知道哪些其他用户可参与发言、然后花时间安排各其他用户的位置。在其内容也通过参考结合于此的US-A-5,734,724中描述了一种类似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用户对各其它用户进行定位的负担来缓解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用户仍然能够根据其它用户的空间位置来识别各其它用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操作用以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该多个设备的各设备具有相应标识符,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配置用以根据预定标准来自动地建立多个加权因子,各加权因子将作用于源自于多个设备中相应一个设备的音频信号,以便当所述音频信号从至少两个扬声器输出时提供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
这允许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用户将在他或者她周围不同位置的多个设备的各用户可视化。自动地确定各设备用户的位置。
预定标准可以取决于已经为之建立加权因子的设备的数目。在这一情况下,当设备离开呼叫时可以保留为该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而当该设备随后重新加入呼叫时可以再次使用该加权因子。
在呼叫的持续过程中,为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可以不变。
在呼叫的持续过程中可以维持为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在这一情况下,在呼叫结束时可以放弃加权因子。
当设备离开呼叫时可以保留为该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而当该设备随后重新加入呼叫时可以再次使用该加权因子。优选地,在这一情况下,该装置是移动通信终端。
可以针对各设备建立不同的加权因子。
处理器可以被配置用以当从至少两个扬声器输出时最大化各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
优选地,该装置是移动通信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管理可操作用以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的方法,该多个设备的各设备具有相应标识符,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定标准来自动地建立多个加权因子,各加权因子将作用于源自于多个设备中相应一个设备的音频信号,以便当所述音频信号从多个扬声器输出时提供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
预定标准可以取决于已经为之建立加权因子的设备的数目。
当设备离开呼叫时可以保留为该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而当该设备随后重新加入呼叫时可以再次使用该加权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与可操作用以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一起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该多个设备的各设备具有相应标识符,该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代码:根据预定标准来自动地建立多个加权因子,各加权因子将作用于源自于多个设备中相应一个设备的音频信号,以便当所述音频信号从至少两个扬声器输出时提供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具有存储于其中或者其上的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部件的框图;
图2是一键通系统中通信的信号图,该系统具有设置于其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
图3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代表了在根据图2中所示方案的一部分进行通信时图1的通信设备内包含的查找表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各其它通信设备相对于一个通信设备的空间位置的图;
图6是代表了在根据图2中所示方案的其余部分进行通信时图1的通信设备内包含的查找表的图;
图7是示出了其它通信设备相对于图1的通信设备用户的空间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第一蜂窝电话100包括天线170。天线170连接到将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的接收器165。该数据被馈送到对第一蜂窝电话10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信号处理器150。按钮145连接于信号处理器150之间,而在蜂窝电话正在一键通(PTT)模式下操作时,当用户希望发言时按下该按钮。当按下按钮145时,信号处理器输入150处的电压从接地改变为+5伏特。
用户对之发言的麦克风155也连接到处理器150。标识模块170连接到处理器150。发射器160连接于标识模块170和天线170之间。
此外,语音处理器135连接到信号处理器150。存储器140和放大器130连接到语音处理器135。左右立体声扬声器120、125连接到放大器130。这些扬声器可以是立体声耳机对、立体声免提工具箱等的一部分。
语音处理器135在左右声道上生成音频信号,各信号在分别馈送到左右扬声器120、125之前被馈送到放大器130进行放大。
现在将参照图1、图2和图3来描述第一蜂窝电话100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希望使用PTT功能分别与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的用户通信。这是图3的步骤S10。
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输入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的联系细节,例如电话号码。在第一信号110中将联系细节以及对使用PTT进行通信的请求转发到网络150。
该请求在信号处理器150内生成并且包括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的细节,例如蜂窝电话号码。该请求传递到标识模块170,该模块向该请求添加第一蜂窝电话100所特有的标识符。该请求(包括标识符)然后在发射器160中被编码和上变频并且馈送到天线170以便发送到网络150。
网络150在第二信号112中将该请求随同标识第一蜂窝电话100的信息一起分别转发到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中的各蜂窝电话。第二信号112可以同时(如图所示)或者串行地发射到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中的各蜂窝电话。
在图2中,第二、第三和第四蜂窝电话102、104、106各接受请求并且将确认发送回到网络150。然而,第五蜂窝电话108没有接受请求,因为他正在参与话音呼叫并且因此忙碌。此信息也发送回到网络150。这由第一信号组114来代表。网络150可以向或者可以不向第一蜂窝电话100通知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中各蜂窝电话的状态。如果网络150确实向第一蜂窝电话100通知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中各蜂窝电话的状态,则第三信号116从网络发送到第一蜂窝电话100。如果网络不通知第一蜂窝电话100其它电话的状态则省略第三信号。
各蜂窝电话100、102、104、106、108的状态(接受或者拒绝)由网络150保持。如果状态信息由网络150发送,则向用户显示状态信息。状态信息也可以由其它蜂窝电话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蜂窝电话保持。在使用摩托罗拉GIR CDMA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的情况下,不向后来参加呼叫的电话的第二用户标识表明已经在呼叫中的第一用户的标识。然而,一旦第一用户发言,就使第一用户的标识可用于第二用户的电话。于是如果需要则可以向第二用户显示这一标识。
在第二、第三和第四呼叫电话102、104、106应答呼叫之后,第二蜂窝电话102的用户先发言。转换声音并且添加标识符并将结果作为第四信号118发射到网络150。网络150将第四信号118转发到第一、第三和第四蜂窝电话100、104、106。这表示为第二信号组120。一次仅一个用户能够发言。因此,第一、第三和第四蜂窝电话100、104、106的用户倾听第二蜂窝电话102的用户。
PTT要求网络150使用半双工声道持续地连接到所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蜂窝电话100、102、104、106。因此,当用户按下按钮进行通话时,该用户具有通过声道对网络150发言的独占权并且由此控制声道。这一声音由网络150转送到各其它蜂窝电话。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PTT技术。
当由第一蜂窝电话100收到时,第二信号组120中所含用于第一蜂窝电话100的信号从天线175馈送到接收器165,该接收器对该信号进行下变频和解调。
下变频的信号被馈送到信号处理器151,该处理器确定另一蜂窝电话(第二蜂窝电话102)正在控制声道(图3的步骤S20)。因而,信号处理器151知道仅倾听声道直至第二呼叫电话放弃控制。
信号处理器150将收到的下变频信号的一部分馈送到语音处理器135。特别地,信号处理器151馈送声音数据以及标识了呼叫电话在控制声道的数据。
语音处理器135标识该信号在这一情况下源自于第二蜂窝电话102并且搜索存储器140以建立自从第一蜂窝电话100发起呼叫起第二蜂窝电话102是否先前已经获得对声道的控制(即向其它蜂窝电话发言)的记录。这是图3的步骤S30。
由于这是第二蜂窝电话102第一次在这一PTT会话中发言,所以语音处理器135确定适当声道加权以分配给第二蜂窝电话102。这是图3的步骤S50。为了实现这一点,在这一例子中,语音处理器135确定在这一会话中是否任何其它蜂窝电话已经发言。由于在这一点没有其它蜂窝电话已经发言,所以语音处理器135自动地分配加权100%给左声道而分配0%给右声道。这一声道加权于适当的蜂窝电话标识符一起存储于存储器140中。声道加权然后作用于声道(图3的步骤S60)。这意味着仅使用左扬声器120来输出第二蜂窝电话102的用户的话音,给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如下印象:第二蜂窝电话102的用户位于他的或者她的左侧。
如果第二蜂窝电话102先前已经在这一PTT会话中发言,则语音处理器135将会从与第二蜂窝电话102相关联的存储器140中提取左右声道加权。这是图3的步骤S40。
加权信号被馈送到放大器130并且随后馈送到扬声器120、125上。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只有左声道120输出第二蜂窝电话102的用户的话音。
当第二蜂窝电话102的用户不想再继续发言并且因而释放按钮145时,第二蜂窝电话102放弃对声道的控制。这是图3的步骤S70。当这一步骤出现时,声道加权不作用于任何传入声音信号(图3的步骤S80)。
第四蜂窝电话106的用户接着发言。声音被转换成信号116并且发射到网络150。这是第五信号122。网络150将信息转发到第一、第二和第三蜂窝电话100、102、104。这表示为第三信号组124。
发生与上文所述相似的过程。包含声音和蜂窝电话标识数据的下变频和调制信号被发送到语音处理器135,该处理器检查第四蜂窝电话106在这一会话过程中是否先前已经发言(S30)。由于这是第四蜂窝电话106第一次控制声道,所以语音处理器135确定声道加权以分配给第四蜂窝电话106(S50)。由于第二蜂窝电话102已经发言并且因此声道加权已经分配给它,所以语音处理器135自动地分配100%加权给右声道而分配0%给左声道。这意味着仅使用右扬声器125来输出第四蜂窝电话106的用户的话音,给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如下印象:第四蜂窝电话106的用户位于他的或者她的右侧(S60)。这提供了第二与第四蜂窝电话102、106的用户在语音空间中的位置之间的有效距离。在这一情况下为角距离的距离足以使得用户能够区分第二与第四蜂窝电话102、106的用户话音的位置。这减少了在任何特定时刻与哪个用户在发言有关的混淆。
加权信号被馈送到放大器130并且随后馈送到扬声器120、125上。因此,仅右手扬声器125输出第四蜂窝电话106的用户的话音。
当第四蜂窝电话106的用户不想再发言时,第四蜂窝电话106放弃对声道的控制。这是图3的步骤S70。当这一步骤出现时,声道加权不作用于任何传入声音信号(图3的步骤S80)。
第三蜂窝电话104的用户接着发言。声音被转换成信号116并且发射到网络150。这是第六信号126。网络150分别将信息转发到第一、第二和第四蜂窝电话100、102、106。这是第四信号组128。
发生与上文所述相似的过程。包含声音和蜂窝电话标识数据的下变频和解调语音信号被发送到语音处理器135,该处理器检查第三蜂窝电话104在这一会话过程中是否先前已经控制过声道(S30)。由于这是第三蜂窝电话第一次控制声道,所以语音处理器135确定声道加权以分配给第三蜂窝电话106(S50)。由于第二和第四蜂窝电话102、106已经发言,所以语音处理器135自动地分配50%加权给左声道以及分配50%加权给右声道。
加权信号被馈送到放大器130并且随后馈送到扬声器120、125上。因此,左右手扬声器120、125均同样输出第三蜂窝电话102的用户的话音(S60),给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如下印象:第三蜂窝电话104的用户位于他的或者她的正前方。
这一加权同样提供了第二、第四和第三蜂窝电话102、106、104的用户在声音空间中的位置之间的充分的角距离以便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区分蜂窝电话用户的话音。
当第三蜂窝电话104的用户不想再发言时,第三蜂窝电话104放弃对声道的控制。这是图3的步骤S70。当这一步骤出现时,声道加权不作用于任何传入声音信号(图3的步骤S80)。
参照图4,示出了存储于存储器140中的查找表。这将蜂窝电话ID号码与加权因子相关联。
参照图5,第一蜂窝电话的用户使在这一PTT会话过程中已经发言的用户等距地定位于他或者她周围。由于这些用户等距地定位于该用户周围,所以各用户之间的角距离最大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角距离在这一情况下最大化以保证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能够更容易地区分各其它用户的位置(并且因此区分标识)。然而,并非必须最大化该距离来使用户区分其它用户的位置。事实上,可以实施提供这一结果的任何可选算法。下文回到图2来描述一个这样的可选方式。
参照图2,第五蜂窝电话108已经完成预先存在的话音呼叫并且请求加入这一PTT会话。第五蜂窝电话108向网络150发送加入请求信号200(用虚线表示)。这一请求如信号组202所示由网络150分发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蜂窝电话100、102、104、106中的各蜂窝电话。将认识到第五蜂窝电话108的用户必须加入PPT会话的时间限制取决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第五蜂窝电话108的用户在会话开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后加入PTT会话。然而理解到其它实施可以要求第五蜂窝电话108的用户在短暂的时间段(例如2秒)内加入PTT会话。
第五蜂窝电话108的用户现在发言。发生与上文所述类似的过程。包含声音和蜂窝电话标识数据的下变频和解调语音信号被发送到语音处理器135,该处理器检查第五蜂窝电话104在这一会话过程中是否先前已经发言(S30)。由于第五蜂窝电话108在这一PTT会话过程中没有发言,所以语音处理器135确定声道加权以分配给第五蜂窝电话108(S50)。由于第二、第四和第三蜂窝电话102、106、104已经发言并且由此分配有加权因子,所以语音处理器135自动地分配75%加权给左声道而分配25%给右声道。这意味着第五蜂窝电话108的用户话音从左扬声器102比从右扬声器125输出更多(S60)。这给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如下印象:第五蜂窝电话108的用户正好位于第二与第三蜂窝电话102、104之间,即位于与左手扬声器120成45°。
正如所见,参照图2描述的实施例没有最大化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中各蜂窝电话之间的角距离。然而,各蜂窝电话之间的角距离使得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能够区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的各用户。新分配的加权因子使得第五蜂窝电话108具有第二与第四蜂窝电话102、106之间的最大间隔。
参照图6,示出了存储于存储器140中的查找表。
参照图7,即使当其它用户加入会话时,第一蜂窝电话100的用户仍然使得在PTT会话过程中已经发言的用户定位于他或者她周围,从而可区分各其它用户在语音空间中的位置。
优选的是,即使用户要离开会话以便例如参加话音呼叫,则该用户的角位置将仍然得以保持使得如果用户要重新加入会话,则他或者她将分配有加权并且因此分配有语音空间中的相同“位置”。
虽然上文涉及第一蜂窝电话100,但是理解到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蜂窝电话102、104、106、108也可以包括或者可以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能够用任何系统来实施,在这些系统中向网络150和/或其它蜂窝电话提供其用户正在发言的蜂窝电话的标识。例如,在CDMA PTT中,网络150需要知道各蜂窝电话的标识以便正确地对音频数据寻路由。针对本发明的目的,此信息用来标识当前正在通话的蜂窝电话。
理解到上文不仅与PTT系统相关。例如,只要人群希望例如在视频或者音频会议中通话就可以实施本发明。也理解到本发明不限于两个声道系统。例如,在支持四声道语音系统之处,用于各声道的声道加权可以使得其它用户表现得位于通信系统用户后面。这为系统提供了增加的灵活性。
设想到用蜂窝电话内的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来实施上述方法。此软件可以在安装于电话上之前存储于任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如ROM、RAM、CD、DVD、软盘、载体或者服务器上。它也可以作为例如通过因特网等传输的信号而是瞬态的。另外,将不言而喻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

Claims (16)

1.一种可操作用以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该多个设备的各设备具有相应标识符,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配置用以根据预定标准来自动地建立多个加权因子,各加权因子将作用于源自于所述多个设备中相应一个设备的音频信号,以便当所述音频信号从至少两个扬声器输出时提供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预定标准取决于已经为之建立加权因子的设备的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为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在呼叫的持续过程中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呼叫的持续过程中维持为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呼叫结束时放弃所述加权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设备离开呼叫时保留为该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而当该设备随后重新加入所述呼叫时再次使用所述加权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设备离开呼叫时保留为该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而当该设备随后重新加入所述呼叫时再次使用所述加权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为各设备建立不同的加权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以当从至少两个扬声器输出时最大化各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移动通信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移动通信终端。
12.一种管理可操作用以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的方法,该多个设备的各设备具有相应标识符,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定标准来自动地建立多个加权因子,各加权因子将作用于源自于所述多个设备中相应一个设备的音频信号,以便当所述音频信号从多个扬声器输出时提供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标准取决于已经为之建立加权因子的设备的数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设备离开所述呼叫时保留为该设备建立的加权因子,而当该设备随后重新加入所述呼叫时再次使用所述加权因子。
15.一种用于与可操作用以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一起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该多个设备的各设备具有相应标识符,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代码:
根据预定标准来自动地建立多个加权因子,各加权因子将作用于源自于所述多个设备中相应一个设备的音频信号,以便当所述音频信号从多个扬声器输出时提供所述设备之间的音频距离。
16.一种存储介质,具有存储于其中或者其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
CN2006800144270A 2005-03-10 2006-03-10 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3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077,190 2005-03-10
US11/077,190 US7433716B2 (en) 2005-03-10 2005-03-10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CT/US2006/008686 WO2006099189A2 (en) 2005-03-10 2006-03-10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3784A true CN101233784A (zh) 2008-07-30
CN101233784B CN101233784B (zh) 2012-01-11

Family

ID=3697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442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3784B (zh) 2005-03-10 2006-03-10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33716B2 (zh)
EP (1) EP1869793B1 (zh)
CN (1) CN101233784B (zh)
WO (1) WO200609918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37569B4 (de) * 2005-08-09 2011-03-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m Vergeben eines Kommunikationsrechts, Kommunikationskonferenz-Sitzung-Server und Kommunikationskonferenz-Sitzung-Server-Anordnung
US8811929B2 (en) * 2005-11-03 2014-08-19 Sigmatel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a battery-powered handheld audio device
US8041057B2 (en) 2006-06-07 2011-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xing techniques for mixing audio
WO2008005046A1 (en) * 2006-06-30 2008-01-1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handling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switched audio
CN101222688B (zh) * 2007-01-08 2010-10-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字对讲系统中避免碰撞的多方通话发言权抢夺方法
US8660280B2 (en) * 2007-11-28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istinct perceptual location for an audio source within an audio mixture
US8515106B2 (en) * 2007-11-28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terface to a processing engine that utilizes intelligent audio mixing techniques
US8538383B2 (en) * 2009-02-26 2013-09-17 Blackberry Limited Public address system using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730295B2 (en) * 2011-06-21 2014-05-20 Broadcom Corporation Audio processing for video conferencing
EP2829050A1 (en) 2012-03-23 2015-01-2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Schemes for emphasizing talkers in a 2d or 3d conference scene
WO2013156818A1 (en) 2012-04-19 2013-10-24 Nokia Corporation An audio scene apparatus
US9374448B2 (en) * 2012-05-27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ncurrent audio messages
US9288604B2 (en) 2012-07-25 2016-03-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Downmixing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4724A (en) 1995-03-01 1998-03-31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Au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US6011851A (en) * 1997-06-23 2000-01-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patial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xt switching between telephony applications
US6125115A (en) * 1998-02-12 2000-09-26 Qsound Labs, Inc. Teleconferen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three-dimensional sound positioning
US20030044002A1 (en) 2001-08-28 2003-03-06 Yeager David M. Three dimensional audio telephony
US6882971B2 (en) * 2002-07-18 2005-04-19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listener differentiation of talkers during a conference call
US6954522B2 (en) * 2003-12-15 2005-10-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ler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encoded within embedded digital information
ATE471044T1 (de) * 2004-04-19 2010-06-15 Zteit Usa Inc Trunking- und push-to-talk-mechanismen für die drahtlose wcdma-kommunik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99189A2 (en) 2006-09-21
EP1869793B1 (en) 2016-08-24
EP1869793A2 (en) 2007-12-26
EP1869793A4 (en) 2012-02-01
CN101233784B (zh) 2012-01-11
US20060205426A1 (en) 2006-09-14
WO2006099189A3 (en) 2007-11-22
US7433716B2 (en) 2008-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3784B (zh) 通信装置
CN100512558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会议模式中的移动台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US7742758B2 (en) Mobile conferencing and audio sharing technology
CN100358377C (zh) 即按即说业务方法
CN1917537B (zh) 一种实现一键通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US200402282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ull duplex dispatch
US7292845B2 (en) Cell phone having local wireless conference call capabilities
CN100376118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即按即说呼叫期间的语音呼叫连接方法
US7587216B2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unit for selective receipt of group calls
CN102387266A (zh) 用于会议单元的无线分机及其方法
EP2755368B1 (en)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comprising Master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mixing audio and connecting to neighbouring devices
CN101223766A (zh) 电子会议系统、电子会议管理装置、终端装置、电子会议管理方法、控制程序及记录了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
CN101164256A (zh) 无线一键通数据发送方法和无线一键通通话系统及装置
CN1328918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即按即说方案进行通信的方法
KR101044996B1 (ko) 다자 통화 중 호 변경 방법 및 시스템
JPWO2007040056A1 (ja) Push−to−Talk端末、サーバ装置及び発言権取得端末の通知方法
JP2006094341A (ja)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の間欠受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JP4352138B2 (ja) 携帯電話での同報通話システム
KR10072492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PTT(Push―To―Talk)방식의 통화 알림 장치및 방법
KR101104704B1 (ko) Ptt 서비스에서 멀티미디어를 이용한 발언자 표시 방법
KR100723673B1 (ko) Ptt 서비스에서 멀티미디어를 이용한 발언자 표시 방법및 시스템
JP2007060303A (ja) PoCサービスにおける音声データ再生システム、再生方法、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9261741A (ja) Phs端末機を用いたグループ通話構成方法及び装置
US2024005627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28814C (zh) 集群通信中处理铃声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