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1825A - 电泳装置、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泳装置、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1825A
CN101231825A CN200810003947.2A CN200810003947A CN101231825A CN 101231825 A CN101231825 A CN 101231825A CN 200810003947 A CN200810003947 A CN 200810003947A CN 101231825 A CN101231825 A CN 101231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electrode
current potential
potential
reference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39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1825B (zh
Inventor
平山浩志
吉田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31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1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1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1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47Systems using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4704Details; Accessories
    • G01N27/44713Particularly adapted electric power suppl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目的是减少改写时间。本发明的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电泳装置具备:电泳元件(104)和电容元件(108),该电泳元件包括第1电极(105)及第2电极(106)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107),该电容元件的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该驱动方法包括:(a)将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施加于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Description

电泳装置、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装置的驱动技术。
背景技术
关于有源矩阵型电泳装置的现有技术,例如被日本特开2002-14911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泳装置,其采用包括1个晶体管和1个电容元件(电容器)的像素电路(所谓的1T1C型像素电路),通过被称为二级写入方式的驱动方式进行像素驱动。该二级写入方式是指:暂时在所有像素写入白色显示(或黑色显示)(所有像素的消隐),之后相应于显示数据适当地在像素写入黑色显示(或白色显示),由此形成图画、文字等图像。将消隐工作是在所有像素写入白色显示的情况称为“全白消隐”,将消隐工作是在所有像素写入黑色显示的情况称为“全黑消隐”。
可是,在采用了上述的全白消隐、全黑消隐的现有的一般电泳装置中,因为各个消隐工作需要约1秒左右的时间,所以从减少图像改写时间的观点而言并不合适。在为了抑制残像而使上述的全白消隐及全黑消隐组合的的情况下,仅消隐工作就需要2秒或其以上的时间,所以更加不合适。作为可以避免如此的不良状况的现有技术之一,有采用上述的1T1C型像素电路的同时写入方式。在该同时写入方式中,因为没有像素写入前的消隐工作,所以从图像改写时间的观点来看并无不适,但是因为需要使用电位差大的电源,所以存在电泳装置的消耗电力变多这样的其他不良状况。该不良状况,对于本来以低消耗电力为优点、或者备受期待的电泳装置来说并不理想。并且,作为其他的现有技术可举出在各像素电路组入有锁存电路的电泳装置,但是在该锁存方式的电泳装置中,在各像素电路需要多个(例如5个)晶体管,存在容易招致成品率的降低的不良状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91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可以减少改写时间的电泳装置及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电泳装置具备电泳元件和电容元件,该电泳元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该电容元件的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该驱动方法包括:
(a)将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施加于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本发明的其他的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电泳装置构成为:具备排列成m行n列的矩阵状的多个像素部,该多个像素部各自包括电泳元件和电容元件,该电泳元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该电容元件的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该驱动方法包括:
(a)依次选择各行的前述像素部,对于该所选择的像素部,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施加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二级写入方式中,由于在进行向电泳元件的电压写入之前要进行消隐工作,所以改写所需要的时间变长。相对于此,在本发明的各驱动方法中,首先在(a)中进行第1状态或第二状态的电压写入,该第1状态是在电泳元件的第1电极施加第1电位、在第2电极施加基准电位的状态,该第2状态是在第1电极、第2电极全都施加基准电位的状态。从而,相比较于将消隐工作进行前置的情况,可更迅速地进行电泳元件的状态的改写。并且此时,因为通过电容元件将写入第1电极的电位保持某程度的时间,所以能够利用该时间进行接着的(b)控制。即,通过使施加于第2电极的电位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进行变动,例如当处于上述的第1状态时,周期性地产生第1电极的电位比第2电极的电位高的状态,能够促进电泳粒子的泳动。同样地,例如当处于上述的第2状态时,周期性地产生第2电极的电位比第1电极的电位高的状态,能够促进电泳粒子的泳动。因而,不管处于第1状态还是第2状态,都能得到即使假设上述(a)中的电压写入不充分也可将其补足的作用。也就是说,依照于本发明的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无关于(a)中的电压的写入状态(第1状态或第2状态),通过(b)中的振荡信号的施加,能够更可靠地使电泳元件的电泳粒子分布为预期状态。由此,例如可谋求图像的清晰化。
在上述的各驱动方法中,优选:前述第2电位与前述基准电位相等,前述第3电位与前述第1电位相等。
由此,因为在电泳装置中应当产生的电位的种类变少,所以控制变得更加容易,能够简化电位产生所涉及的装置构成。
在上述的各驱动方法中,还优选:前述第2电位比前述基准电位高,前述第3电位比前述第1电位低。
由此,即使在所谓的回退(kick back)现象显著的情况下,也可以高效进行电压写入。
并且,在上述的各驱动方法中,还优选:重复多次前述(a)及前述(b)。
由此,能够减小电容元件必需的保持电容。
本发明的电泳装置,具备:
电泳元件,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
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的电容元件;和
与前述电泳元件及前述电容元件相连接的驱动电路;
其中,前述驱动电路:
(a)将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施加于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本发明的其他的电泳装置,具备排列成m行n列的矩阵状的多个像素部和连接于该各个像素部的驱动电路;其中,
前述各个像素部,具备:
电泳元件,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和
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的电容元件;
前述驱动电路:
(a)依次选择各行的前述像素部,对于该所选择的像素部,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施加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二级写入方式中由于在进行向电泳元件的电压写入之前进行消隐工作,所以改写需要的时间变长。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的各电泳装置中,驱动电路,首先在(a)中进行第1状态或第2状态的电压写入,该第1状态是在电泳元件的第1电极施加第1电位、在第2电极施加基准电位的状态,该第2状态是在第1电极、第2电极全都施加基准电位的状态。从而,相比较于将消隐工作进行前置的情况,可更迅速地进行电泳元件的状态的改写。并且此时,通过电容元件将写入向第1电极的电位保持某程度的时间,所以利用该时间,驱动电路能够进行接着的(b)控制。即,通过使施加于第2电极的电位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进行变动,例如当处于上述的第1状态时,周期性地产生第1电极的电位比第2电极的电位高的状态,能够促进电泳粒子的泳动。同样地,例如当处于上述的第2状态时,周期性地产生第2电极的电位比第1电极的电位高的状态,能够促进电泳粒子的泳动。因而,不管处于第1状态还是第2状态,都能得到即使假设上述(a)中的电压写入不充分也可将其补足的作用。也就是说,依照于本发明的电泳装置,无关于(a)中的电压的写入状态(第1状态或第2状态),通过(b)中的振荡信号的施加,能够更可靠地使电泳元件的电泳粒子分布为预期状态。由此,例如可谋求图像的清晰化。
上述的第2电极,例如是由前述各个电泳元件所共有的共用电极。由此,能够使布线等的结构简单化。
在上述的各电泳装置中,优选:前述第2电位与前述基准电位相等,前述第3电位与前述第1电位相等。
由此,因为在电泳装置中应当产生的电位的种类变少,所以控制变得更加容易,能够简化电位产生所涉及的装置构成。
并且,在上述的各电泳装置中,还优选:前述第2电位比前述基准电位高,前述第3电位比前述第1电位低。
由此,即使在所谓的回退现象显著的情况下,也可以高效进行电压写入。
并且,在上述的各电泳装置中,还优选:前述驱动电路重复多次前述(a)及前述(b)。
由此,能够减小电容元件必需的保持电容。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的电泳装置作为显示部。在此,“电子设备”,含具备利用电泳层进行的显示的显示部的所有设备,包括显示器装置、电视装置、电子纸、时钟、台式电子计算器、便携电话机、便携信息终端等。并且,本发明中的“设备”这个概念,包括例如具有柔性的纸状/膜状的物体、贴附有这些物体的壁面等属于不动产的物体、车辆、飞行器、船舶等属于移动体的物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泳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对电泳元件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表示各像素部的详细构成的电路图。
图4是用于对电泳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的波形图。
图5是用于对第1电极的电位与第2电极的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的波形图。
图6是用于对第1电极的电位与第2电极的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的波形图。
图7是用于对第1电极的电位与第2电极的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的波形图。
图8是用于对第1电极的电位与第2电极的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的波形图。
图9是用于对第2方式的更多优点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关于第3方式而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对采用了电泳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例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电泳装置,101...扫描线,102...数据线,103...晶体管,104...电容元件,105...第1电极(像素电极),106...第2电极(共用电极),107...电泳层,108...电容元件,109...像素部,110...面板部,130...扫描线驱动电路,140...数据线驱动电路,150...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90...控制器,201...布线,1000...电子书,1001...框架,1002...盖,1003...操作部,1004...显示部,1100...手表,1101...显示部,1200...电子纸,1201...主体部,1202...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边参照附图边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电泳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图1所示的电泳装置100,包括:面板部110、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数据线驱动电路140、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面板部110,包括:m行扫描线101、与这些扫描线101相交叉地排列的n列数据线102、和对应于扫描线101与数据线102的各交叉点地配置的像素部109。各像素部109,包括:晶体管103、电泳元件104、电容元件108。各像素部109排列成矩阵状。
图2,是对电泳元件104的结构进行说明的模式剖面图。电泳元件104,包括:第1电极105、第2电极106、和配置于它们之间的电泳层(电泳材料)10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电极105是在各像素部分别独立设置的像素电极,第2电极106是在各像素部之间所共有的共用电极。在作为该共用电极的第2电极106,施加共用电极信号COM。还有,第2电极106也可以分散在各电泳元件104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从第2电极106侧辨认电泳层107的状态(换言之为显示状态),作为第2电极106采用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膜等透明导电膜。
电泳层107包括很多微胶囊,该微胶囊含有带正电的黑色粒子和带负电的白色粒子。在图2中示意地表示该电泳层107的样态。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电极105的电位比第2电极106的电位相对高的情况下(HI),带正电的黑色粒子朝向第2电极106侧进行移动,并且带负电的白色粒子朝向第1电极105侧进行移动。若从第2电极106侧看该状态的像素部则辨识为黑色。在第1电极105的电位比第2电极106的电位相对低的情况下(LO),带正电的黑色粒子朝向第1电极105侧进行移动,并且带负电的白色粒子朝向第2电极106侧进行移动。若从第2电极106侧看该状态的像素部则辨识为白色。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100,虽然基本上进行黑白2值显示,但是也能够使邻近的多个像素部相组合而进行灰度等级显示。还有,可采用的电泳层107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微胶囊型。进而,施加在各粒子上的色彩并不限定于黑色及白色的组合,关于各粒子的带电的状态也不限定于上述情况。并且,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第1电极105和第2电极106中的任何一侧进行辨识。即,这些条件能够适当改变地进行实施。
图3,是表示各像素部109的详细构成的电路图。作为开关元件的晶体管103,栅连接于扫描线101,源连接于数据线102,漏连接于第1电极105。电容元件108,连接于晶体管103的漏与接地端子(接地电位)GND之间。在扫描线101施加扫描信号Y1。所谓扫描信号Y1表示对应于第1行的扫描线101的扫描信号。还有,对于第2行、...第m行的扫描线101,也依次供给扫描信号Y2、...扫描信号Ym(参照后述的图4)。在数据线102施加数据信号D1。该数据信号D1的电位通过电容元件(保持电容)108保持。所谓数据信号D1表示对应于第1列的数据线102的数据信号。还有,对于第2列、...第n列的数据线102也分别供给数据信号D2、...数据信号Dn。电泳元件104,构成为在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配置电泳层107。将如此的电泳元件104排列成矩阵状而构成上述的面板部110。在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相互之间,形成大小与第1电极105的电极面积、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的相互间距离、电泳层107的介电常数相对应的静电电容。第2电极106,被多个电泳元件104所共有,通过布线201连接于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参照图1)。在布线201施加共用电极信号COM。作为共用电极信号COM,例如可施加作为相对低电位的基准电位(例如0V)或作为相对高电位的电压(例如+10V)。
在电泳装置100连接作为外围电路的控制器190。该控制器190包括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及定时发生器。在此,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生成图像数据及共用电极控制数据,并分别输入于数据线驱动电路140及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向电泳元件104的第2电极106供给共用电极信号COM。并且,定时发生器,当从图像信号处理电路输出复位设定、图像数据时,生成用于对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数据线驱动电路140进行控制的各种定时信号。
还有,上述的晶体管103、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数据线驱动电路140及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驱动电路”。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泳装置100的构成如上所述,接下来关于其工作进行详述。
图4,是用于对电泳装置100的工作进行说明的波形图。在图4中,采用横轴表示时间t的波形图(时序图)示出了:经由各扫描线101而供给于各晶体管103的栅的栅信号Y1、Y2、...Ym、各电泳元件104的第1电极(独立电极)105的电位P1、P2、...Pm、和供给于各电泳元件104的第2电极(共用电极)106的共用电极信号COM。还有,示于图4的波形图对应于1次量的写入期间。并且,作为第1电极105的电位例示出了与第1列的各像素部109对应的各电泳元件104的第1电极105的电位,省略了其它的列,但其他的列也为同样的波形图。
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依次选择各行的像素部109。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扫描线驱动电路130,首先使对第1行的扫描线101进行供给的扫描信号Y 1的电位成为高电平(例如+3V)。由此,对与第1行的扫描线101相连接的各像素部109所含有的各晶体管103的栅供给高电平的电位,各晶体管103变成导通状态。
此时,数据线驱动电路140,使对各数据线102进行供给的数据信号D1、D2、...Dn的电位成为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例如+10V)。具体地说,数据线驱动电路140,相应于从控制器190所供给的图像数据,对应当为黑色显示的像素部109供给第1电位,并对应当为白色显示的像素部109供给基准电位。由此,对于所选中的第1行的各个像素部109,在电泳元件104的第1电极105及电容元件108的一方端子经由数据线102及晶体管103而施加基准电位或第1电位。该施加的电位,通过电容元件108保持某程度的期间(例如,几百毫秒~几秒间)。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电容元件108具有能够在相当于1次写入期间保持该电位(换言之为电荷)这种程度的静电电容。结果,如图所示,即使在第1行的扫描线101变成未选中状态之后,在与第1行的扫描线101相连接的各像素部109中也保持施加于电泳元件104的第1电极105的电位。此时,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在作为共用电极的第2电极106施加基准电位。该第2电极106的电位,在由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进行的扫描线选择的期间,通过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保持为基准电位。
以下,同样地进行对于第2行以下的扫描线101及与其相连接的各像素部109的控制。即,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对于第2行以下的各扫描线101也依次进行使扫描信号Y2、...Ym成为高电平的控制(扫描线选择控制)。并且,数据线驱动电路140,相应于图像数据而使对于各数据线102进行供给的数据信号D1、D2、...Dn的电位成为基准电位或第1电位。并且,如上所述,在由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进行的扫描线选择的期间,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在作为共用电极的第2电极106施加基准电位。选择各扫描线101、向对应的像素部109进行写入的期间例如为几百微秒左右,选择全部的扫描线101需要的期间例如为几百毫秒左右。
接着上述的扫描线选择控制,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将在基准电位以上的第2电位与比该第2电位高的第3电位之间进行变动的信号施加于第2电极(共用电极10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电位与上述的基准电位相等,第3电位与上述的第1电位相等。即,如图所示共用电极控制电路150,通过各布线201对于各第2电极106供给在0V与+10V之间反复变化的单侧极性的脉冲状的信号(进行脉冲驱动)。该信号,具有几十Hz(例如30Hz左右)的频率,并历经几秒(例如1~2秒)地施加。还有,这些数值仅为一个示例,可以适当进行改变。关于此时的各第1电极105的电位与各第2电极106的电位的关系在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5及图6,是用于对第1电极的电位与第2电极的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的波形图。如上所述,各第1电极105的电位,成为第1电位(例如+10V)或基准电位(例如0V)。并且,各第2电极106的电位,在第2电位(例如0V)与第3电位(例如+10V)之间进行振荡。
此时,若着眼于在第1电极105写入了第1电位(在本例中+10V)的像素部109,则如图5所示,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基准电位(在本例中0V)的定时,在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产生+10V的电位差(图中,以黑色的向上箭头表示)。在该电位差(电场)的作用下,周期性地,电泳层107所包含的黑色粒子(带正电)被吸引向第2电极106侧,白色粒子(带负电)被吸引向第1电极105侧。从而,得到在应当写入黑色的像素部109中对黑色进行加强(或者追加性地进行写入)的作用。并且,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第3电位的定时,因为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的电位差变成0V,所以并不产生使各电泳粒子(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进行泳动的力。
并且,若着眼于在第1电极105写入了基准电位(在本例中0V)的像素部109,则如图6所示,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第3电位(在本例中+10V)的定时,在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产生-10V的电位差(图中,以白色的向下箭头表示)。在该电位差(电场)的作用下,周期性地,电泳层107所包含的黑色粒子(带正电)被吸引向第1电极105侧,白色粒子(带负电)被吸引向第2电极106侧。从而,得到在应当写入白色的像素部109中对白色进行加强(或者追加性地进行写入)的作用。并且,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基准电位的定时,因为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的电位差变成0V,所以并不产生使各电泳粒子(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进行泳动的力。
接下来,关于上述方式(以下,为了方便称为“第1方式”)的变形实施方式而进行说明。
图7及图8,是用于对第1电极的电位与第2电极的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的波形图。还有,将基于该图7及图8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称为“第2方式”。如图7及图8所示,也可以将施加于各第2电极106的电位设定为:第2电位比上述的基准电位高,第3电位比上述的第1电位低。具体地说,本方式中的第2电位例如设定为+2~3V,第3电位例如设定为+7~8V。即,在本方式中,对第2电极106供给在比基准电位(在本例中0V)高的第2电位与比第1电位(在本例中+10V)低的第3电位之间进行振荡的信号。此时,各第1电极105的电位,成为第1电位(例如+10V)或基准电位(例如0V)。
此时,若着眼于在第1电极105写入了第1电位(在本例中+10V)的像素部109,则如图7所示,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第2电位(在本例中+2~3V)的定时,在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产生+7~8V的电位差(图中,以黑色的向上箭头表示)。并且,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第3电位(在本例中+7~8V)的定时,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的电位差变成+2~3V。在这些电位差(电场)的作用下,电泳层107所包含的黑色粒子(带正电)被吸引向第2电极106侧,白色粒子(带负电)被吸引向第1电极105侧。从而,得到在应当写入黑色的像素部109对黑色进行加强(或者追加性地进行写入)的作用。
并且,若着眼于在第1电极105写入了基准电位(在本例中0V)的像素部109,则如图8所示,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第2电位(在本例中+2~3V)的定时,在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产生-2~3V的电位差(图中,以白色的向上箭头表示)。并且,在第2电极106的电位成为第3电位(在本例中+7~8V)的定时,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的电位差变成-7~8V。在这些电位差(电场)的作用下,电泳层107所包含的白色粒子(带负电)被吸引向第2电极106侧,黑色粒子(带正电)被吸引向第1电极105侧。从而,得到在应当写入白色的像素部109对白色进行加强(或者追加性地进行写入)的作用。
即,在基于图7及图8进行了说明的第2方式中,虽然在向第2电极106供给的信号的每半周期电位差都不相同,但是在整周期期间,在第1电极105与第2电极106之间都产生电位差。由此,能够使各电泳粒子更高效地进行泳动(进行移动)。特别是,在所谓的回退(kick bacd)现象显著的情况下第2方式有效。在此,所谓回退现象,是指在施加电场而使电泳粒子进行移动之后,若使电场为零则电泳粒子发生后退的现象,其详细的原因尚不明了。
图9,是用于对上述的第2方式的更多优点进行说明的图。虽然至此以第1电极105的电位为恒定值为前提而进行了说明,但是实际上如图9所示也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具体地说,即使在第1电极105施加了第1电位(例如+10V),也存在随着时间流逝第1电极105的电位下降的情况。其原因为流向第2电极106的泄漏电流、晶体管103的截止电流。同样地,即使在第1电极105施加了基准电位(例如0V),也存在随着时间流逝第1电极105的电位上升的情况。其原因为流向第2电极106的泄漏电流。该第1电极105的电位的变化,在电容元件108的保持电容不够大时显著出现。此时,若欲控制为黑色的像素部109的第1电极105的电位变得比第2电极106的电位低,则产生理应控制为黑色但却显现白色的不良状况。同样地,如果要控制为白色的像素部109的第1电极105的电位变得比第2电极106的电位高,则产生应当控制为白色但却显现黑色的不良状况。为了防止如此的不良状况,也更优选第2方式,即,在电容元件108的保持电容不够大的情况下,将对各第2电极106施加的电位设定成第2电位比上述的基准电位高、第3电位比上述的第1电位低。通过考虑因泄漏电流等导致第1电极105的电位降低来设定这些第2电位、第3电位的各值,可以防止显示色的反转(即,电泳粒子的分布状态的反转)。并且,从另外的观点出发,可以说能够通过采用上述方式来进一步减小电容元件108的保持电容。这样可起到减少电容元件108的配置面积、简化制造工序、提高像素部的开口率等效果。
图10,是关于第3方式而进行说明的图。在上述的第1方式或第2方式中,在电容元件108的静电电容不够大的情况下、或在泄漏电流等大的情况下,会产生对比度低、滞留残像这样的显示质量的降低。在如此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优选重复多次上述的图像写入、由单侧极性的脉冲状信号进行的脉冲驱动这些工作的各自的控制。在图10中例示出了重复2次控制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重复3次以上各控制。由此,能够避免显示质量的下降。
接下来,关于具备上述的电泳装置作为显示部的电子设备的一例而进行说明。
图11,是对应用了电泳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例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1(A),是表示作为电子设备之一例的电子书的立体图。该电子书100,具备:书形状的框架1001、相对于该框架1001转动自如地设置的(可以开合)的盖1002、操作部1003、和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所构成的显示部1004。图11(B),是表示作为电子设备之一例的手表的立体图。该手表1100,具备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所构成的显示部1101。图11(C),是表示作为电子设备之一例的电子纸的立体图。该电子纸1200,具备:由具有与纸同样的质感及柔软性的可再写性片所构成的主体部1201,和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所构成的显示部1202。还有,可以应用电泳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范围并非限定于此,广泛包括利用了与带电粒子移动相伴地视觉上色彩发生变化的装置。
如上所述,依照于本实施方式,首先进行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电压写入,该第一状态是在电泳元件的第1电极施加第1电位、在第2电极施加基准电位的状态,该第二状态是在第1电极、第2电极都施加基准电位的状态。从而,相比较于将消隐工作前置的情况,可更迅速地进行电泳元件的状态改写。并且,此时因为通过电容元件将写入第1电极的电位在某程度的时间内保持,所以能够利用该时间进行后续的控制。即,通过使施加于第2电极的电位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进行变动,例如当处于上述的第1状态时,周期性地产生第1电极的电位比第2电极的电位高的状态,能够促进电泳粒子的泳动。同样地,例如当处于上述的第2状态时,周期性地产生第2电极的电位比第1电极的电位高的状态,能够促进电泳粒子的泳动。因而,不管处于第1状态还是第2状态,都能起到即使先前进行的向电泳元件的电压写入不充分也可将其补足的作用。也就是说,依照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或其驱动方法,无关于电压的写入状态(第1状态或第2状态),通过其后的振荡信号的施加,能够更可靠地使电泳元件的电泳粒子分布为预期状态。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一步加以各种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部的电泳装置中的一个例子,但是像素部的形式并不限定于此。同样地,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也不限定于显示用途的电泳装置。并且,虽然作为进行脉冲驱动的信号例示出矩形波的驱动信号,但是该信号也可以是正弦波等其他交流信号。

Claims (12)

1.一种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泳装置具备:电泳元件和电容元件,其中,该电泳元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该电容元件的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该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a)将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施加于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2.一种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泳装置构成为:具备排列成m行n列的矩阵状的多个像素部,该多个像素部各自包括电泳元件和电容元件,该电泳元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该电容元件的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该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a)依次选择各行的前述像素部,对于该所选择的像素部,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施加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电位与前述基准电位相等,前述第3电位与前述第1电位相等。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电位比前述基准电位高,前述第3电位比前述第1电位低。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重复多次前述(a)及前述(b)。
6.一种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泳元件,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
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的电容元件;和
与前述电泳元件及前述电容元件相连接的驱动电路;
其中,前述驱动电路:
(a)将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施加于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7.一种电泳装置,具备排列成m行n列的矩阵状的多个像素部和连接于该各个像素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前述各个像素部,具备:
电泳元件,其包括第1电极及第2电极和配置于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泳层;和
一方端子与前述第1电极相连接的电容元件;
前述驱动电路:
(a)依次选择各行的前述像素部,对于该所选择的像素部,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1电极及前述电容元件的前述一方端子施加基准电位或比该基准电位高的第1电位,并且在前述电泳元件的前述第2电极施加前述基准电位;
(b)接着前述(a),将在第2电位与第3电位之间变动的信号施加于前述第2电极,该第2电位高于等于前述基准电位,该第3电位高于该第2电位并低于等于前述第1电位。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电极是由前述各个电泳元件所共有的共用电极。
9.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电位与前述基准电位相等,前述第3电位与前述第1电位相等。
10.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电位比前述基准电位高,前述第3电位比前述第1电位低。
11.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驱动电路重复多次前述(a)及前述(b)。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6~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泳装置作为显示部。
CN200810003947.2A 2007-01-25 2008-01-23 电泳装置、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1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5104A JP4269187B2 (ja) 2007-01-25 2007-01-25 電気泳動装置、電気泳動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
JP015104/2007 2007-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1825A true CN101231825A (zh) 2008-07-30
CN101231825B CN101231825B (zh) 2013-05-15

Family

ID=3972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394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1825B (zh) 2007-01-25 2008-01-23 电泳装置、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50802B2 (zh)
JP (1) JP4269187B2 (zh)
CN (1) CN1012318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236A (zh) * 2010-03-26 2010-10-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功能的电子纸显示装置
CN102141853B (zh) * 2010-01-28 2013-02-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纸装置
CN104050932A (zh) * 2013-03-13 2014-09-17 达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被动式矩阵耦合效应的电泳显示器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3165B2 (ja) * 2008-09-30 2013-1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204628A (ja) * 2009-02-06 2010-09-1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444953B2 (ja) * 2009-02-06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1170045A (ja) * 2010-02-17 2011-09-01 Seiko Epson Corp 電子ペーパーへの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1170189A (ja) * 2010-02-19 2011-09-01 Seiko Epson Corp 電子ペーパーへの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1164145A (ja) * 2010-02-04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電子ペーパーへの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5454238B2 (ja) * 2010-03-08 2014-03-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
JP5447017B2 (ja) * 2010-03-09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2058A (en) * 1991-05-15 1995-02-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integrated type tablet device
US5345251A (en) * 1993-01-11 1994-09-06 Copytele,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anel with interleaved cathode and anode
JP3667242B2 (ja) * 2000-04-13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方法及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JP3719172B2 (ja) 2000-08-31 2005-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6724521B2 (en) * 2001-03-21 2004-04-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phoresis display device
TW200410034A (en) * 2002-11-28 2004-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4325489A (ja) * 2003-04-21 2004-11-18 Canon Inc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KR20060090682A (ko) * 2003-10-03 2006-08-14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 유닛
US7177066B2 (en) * 2003-10-24 2007-02-13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riving scheme
JP4378771B2 (ja) * 2004-12-28 2009-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装置、電気泳動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
JP4483639B2 (ja) * 2005-03-18 2010-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EP1742194A1 (en) * 2005-07-04 2007-01-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853B (zh) * 2010-01-28 2013-02-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纸装置
CN101866236A (zh) * 2010-03-26 2010-10-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功能的电子纸显示装置
CN104050932A (zh) * 2013-03-13 2014-09-17 达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被动式矩阵耦合效应的电泳显示器及其方法
US9262973B2 (en) 2013-03-13 2016-02-16 Sipix Technology,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capable of reducing passive matrix coupling effec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050932B (zh) * 2013-03-13 2017-01-18 达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被动式矩阵耦合效应的电泳显示器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69187B2 (ja) 2009-05-27
JP2008180974A (ja) 2008-08-07
US8350802B2 (en) 2013-01-08
CN101231825B (zh) 2013-05-15
US20080277279A1 (en) 200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1825B (zh) 电泳装置、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063785B (zh) 电泳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840666B (zh) 电泳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泳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0401176C (zh) 电泳装置、电泳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子机器
CN101493627B (zh) 电泳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5489180A (zh) Goa电路
CN101546524A (zh) 电泳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137077B (zh) 电泳显示装置和控制电泳显示装置的稳定时段的方法
CN102867485A (zh) 电泳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513553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1840123A (zh) 电泳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泳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1414091A (zh) 电泳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电泳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3680416A (zh) 电泳显示装置
CN102737588A (zh) 电光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光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290745B (zh) 显示图像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电泳显示设备
CN102820014A (zh)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US2011015714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setting electronic paper panel
CN102201213A (zh) 无上板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609081B (zh) 扫描驱动电路及具有该扫描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00373437C (zh) 有源矩阵显示装置
CN102637415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456323A (zh) 电子纸显示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CN103995376A (zh) 3d显示的像素插黑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路
CN207009056U (zh) 显示装置
CN10314971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