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6268A -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6268A
CN101216268A CNA2008100009674A CN200810000967A CN101216268A CN 101216268 A CN101216268 A CN 101216268A CN A2008100009674 A CNA2008100009674 A CN A2008100009674A CN 200810000967 A CN200810000967 A CN 200810000967A CN 101216268 A CN101216268 A CN 101216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region
hygroscopic agent
desiccant wheel
heating unit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09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6268B (zh
Inventor
刘东方
赵付才
华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d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DU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DU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DU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009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6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6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6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6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62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1),所述除湿转轮包括分区框架(2)和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吸湿剂载体,并被设置于分区框架(2)上。本发明通过使加热单元加热吸湿剂载体,可直接地从内向外地对吸附在吸湿剂上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加热而使其蒸发,从而避免了在空气对流和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能量损失。

Description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吸附式转轮除湿机上的转轮由浸渍吸湿剂蜂窝材料制成。在由加热器加热的一定量的空气流通过除湿机上的转轮时,加热转轮基材、吸湿剂及水。其中,水获得能量后变为水蒸气,并由所述空气流带入冷却系统冷凝为水,以此实现空气除湿。
例如现有的吸附式除湿转轮往往在转轮主体上涂敷有吸湿剂,在对吸湿剂再生时,从外部向吸湿剂吹热风,从外向内加热吸湿剂,使之再生。但这样的再生方式中,由于使用热风来加热除湿转轮,热能浪费很多。虽然例如在中国专利ZL97203366.1中,利用装于再生空气进、排风道中的空气-空气热交换器回收随再生空气排放的热量,并用来预热再生空气的进风气流,从而降低再生空气加热器的功率和能耗,达到节能目的,但该装置较为复杂。因此,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以及该除湿转轮的制造方法。所述除湿转轮中的除湿机载体被加热后,对涂敷于其上的吸湿剂进行从内向外的加热,使吸湿剂中所吸附的水份蒸发,进而使吸湿剂得以再生。
本申请中所谓“从里向外”是指:从吸湿剂与吸湿剂载体接触部分指向吸湿剂与外部空气接触部分的方向。所谓的再生是指:吸湿剂经加热后失去其所吸收的水份后再次具有吸附水份的能力的过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包括分区框架和设置于分区框架之中其上涂敷有吸湿剂的吸湿剂载体,还包括用于对吸湿剂中的水份从内向外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根据本发明,所述分区框架具有一个中心支承套,分区框架可以围绕该中心支承套的轴线旋转;以及从所述中心支承套向远离中心支承套的方向延伸的分隔壁。所述分区框架至少具有两个分区,最好为四个。当所述分区框架具有两个分区时,所述分区是矩形分区,所述分区中的所述薄壁电阻加热带直接与接线端子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用作吸湿剂载体且分别设置于各个分区框架中的薄壁电阻加热带,以及分别与分区框架中的各薄壁电阻加热带相连的碳刷和设置于所述除湿转轮支承轴上的对应电极,所述碳刷镶嵌与所述中心支承套中。所述薄壁电阻加热带通过盘绕柱在所属分区中反复缠绕均匀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变型方式,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分区框架侧面的电感线圈和分别设置于各个分区框架中的泡沫金属。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种变型方式,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分区框架侧面的微波源,最好是磁控管和分别设置于各个分区框架中的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吸湿剂载体。所述非金属材料是织物、细丝、薄壁带、细丝网或多孔物,所述吸湿剂涂敷在由所述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吸湿剂载体上。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对吸湿剂载体直接进行加热,从而使从吸湿剂载体传导来的热能对吸湿剂层从内向外地进行加热,通过直接接触加热的方式对吸附在吸湿剂上的水份进行加热而使其蒸发,从而避免了在空气对流和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能量损失。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对吸湿剂的加热是从吸湿剂的最靠近吸湿剂载体的层开始向远离吸湿剂载体的层逐渐进行的,这样实现了从吸湿剂的内层向其外层进行加热。这样的加热方式,可以避免从吸湿剂外面直接用热风对吸湿剂加热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在分区框架中设置加热单元;
(2)将吸湿剂设置在加热单元上;
(3)将加热单元(还是吸湿剂)烘干。
通过在加热单元上涂敷硅橡胶胶粘剂之后再将吸湿剂均匀粘附在所述胶粘剂上,从而将吸湿剂设置在加热单元上。在100℃±2℃的范围内烘干大致1小时。
通过采用该方法,可以以简单的步骤实现除湿转轮的制造,所述除湿转轮除湿效果好,节约能源,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除湿转轮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除湿转轮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除湿转轮的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除湿转轮的实施例3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除湿转轮主要包括分区框架和加热单元,除湿转轮与预除湿的空气接触。所述分区框架优选为柱状,其主视图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等任意形状。所述分区框架具有一个中心支承套,分区框架可以围绕该中心支承套的轴线旋转。所述分区框架分区为两个以上,优选所分区域以所述分区框架的中心支承套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如图1所示,除湿转轮1被划分为4个区域。吸湿剂载体设置在分区框架的各个分区中,吸湿剂载体上设置有吸湿剂。
所述转轮基材可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当转轮旋转经过某一规定区域时,吸湿剂载体被加热,吸湿剂载体上的吸湿剂中所吸收的空气中的水分被加热蒸发,在气流的带动下进入冷却系统冷凝为水,以此实现空气除湿。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除湿转轮1(以下称为转轮1)主要包括分区框架2、薄壁电阻加热带3、盘绕柱4和碳刷5。图1中仅示出了左下角区域中的薄壁电阻加热带3、绕柱4以及碳刷5之间的设置关系,其他三个区域与之相同。
多个绕柱4在各分区的两侧间隔排列,薄壁电阻加热带3在各分区绕柱4上往复缠绕均匀分布,呈以分区框架2的中心支承套6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状,薄壁电阻加热带3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在位于分区框架2的中心支承套6上的碳刷5上。
除湿机中的转轴穿过分区框架2的中心支承套6,转轴上的滑环与电源相连,当除湿转轮旋转经过一定角度时,碳刷5与转轴上滑环接触,电源导通,吸湿剂载体被加热,同时设置于吸湿剂载体上的吸湿剂被从靠近吸湿剂载体的地方向着远离载体的地方被加热,换言之,沿着从吸湿剂与吸湿剂载体接触的部分指向吸湿剂与外部接触的部分的方向加热吸湿剂,即吸湿剂是被从里向外加热的,吸湿剂中所吸收的空气中的水分被加热而蒸发。
分区框架2的四个区域通过中心支承套6上的碳刷5和转轴上的滑环分别顺序与电源接通、断开,从而实现四个区域中的吸湿剂先后连续进行吸收空气中水分、加热而使吸湿剂活性再生这一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除湿转轮可通过如下制造方法形成。
首先,把转轮1浸泡在清洗液,例如酒精液中,以去除所述薄壁电阻加热带3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当然,在转轮1较为清洁的情况下也可省略该步骤。
其次,在所述薄壁电阻加热带3的表面上均匀地涂敷硅橡胶胶粘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胶粘剂,或其他固定方式,只要能将吸湿剂固定在薄壁电阻加热带3上并不会在高温下失效即可,本发明优选硅橡胶胶粘剂。
再次,将吸湿剂均匀地粘附在所述的胶粘剂上。
最后,将所述转轮1放入烘箱烘干,优选温度调控在100℃±2℃的范围,烘干大致1小时。即加工完成。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及制造方法,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地方可进行与其相同的处理或变形,省略对其的说明。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转轮1包括分区框架1、薄壁电阻加热带3、盘绕柱4和薄壁电阻加热带3接线端子7、8。所述分区框架1分为I、II两个区。图2中,分区框架1呈长方形,I、II两个区相对分区框架1的中心支承套6的轴线呈中心对称,为大小相同的两个长方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多个盘绕柱4在各分区的两相对侧间隔排列,薄壁电阻加热带3在各分区绕盘绕柱4均匀分布,呈平行排列的条纹状,薄壁电阻加热带3的两个端头分别与软线连接,从而所述薄壁电阻加热带3可直接连接到电源上。
所述的转轮1以分区框架2的中心支承套6的轴心线为旋转轴线做摆动运动,摆动的角度为180°±10°。
本实施例中的除湿转轮1可通过如下制造方法形成。
首先,把转轮1浸泡在酒精液中,以去除所述的薄壁电阻加热带3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其次,在所述的薄壁电阻加热带3的表面上均匀地涂敷硅橡胶胶粘剂。
再次,将吸湿剂均匀地粘附在所述的胶粘剂上。
最后,将所述的转轮放入烘箱烘干,优选温度调控在100℃±2℃的范围,烘干大致1小时。即加工完成。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除湿转轮主要包括分区框架2(转轮分为I、II、III、VI四个区,或其他分区方式)和泡沫金属块9。
泡沫金属块9为电磁的良导体,其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只要适于装入分区框架2即可。所述泡沫金属块9可以在各分区内均匀镶嵌。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泡沫金属块9,只要是电磁的良导体即可,形状可以是加热面积大的形状,如蜂窝状,或采用薄壁带或丝网。所述的电磁的良导体由交变磁场加热。
在分区框架2的侧面,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当分区框架2旋转一个预定角度后,其中一个分区与电磁感应线圈相对。电磁感应线圈中的电磁场作用在该分区中的泡沫金属上,从而在泡沫金属中产生涡流,使泡沫金属发热。由此,对涂敷于泡沫金属块9表面上的吸湿剂进行从里向外的加热。
本实施例中的除湿转轮可通过如下制造方法形成。
首先,把转轮1浸泡在清洗液,例如酒精液中,以去除所述的泡沫金属块9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其次,在所述的泡沫金属块9表面上均匀地涂敷硅橡胶胶粘剂。
再次,将吸湿剂均匀地粘附在所述的胶粘剂上。
最后,将所述的转轮放入烘箱烘干,优选温度调控在100℃±2℃的范围,烘干大致1小时。即加工完成。
实施例4
图4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分区框架2的侧面设置一个磁控管。随着除湿转轮的转动,分区框架2上的一个区域与磁控管相对。此时,以非金属材料构成吸湿再生网10作为吸湿剂载体上。通过磁控管发出的微波对涂敷在吸湿剂载体上的吸湿剂内的水份进行加热,并对吸湿剂进行加热。由此使吸湿剂中的水份蒸发。
本实施例中的除湿转轮1可通过如下制造方法形成。
首先,把转轮1浸泡在清洗液,例如酒精液中,以去除所述的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吸湿剂载体或吸湿再生网10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其次,在所述的吸湿再生网10表面上均匀地涂敷硅橡胶胶粘剂。
再次,将吸湿剂均匀地粘附在所述的胶粘剂上。
最后,将所述的转轮1放入烘箱烘干,优选温度调控在100℃±2℃的范围,烘干大致1小时。即加工完成。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所举例子,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任意变形,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的所有变形均应看作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1),包括分区框架(2)和设置于分区框架(2)之中其上涂敷有吸湿剂的吸湿剂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吸湿剂中的水份从里向外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框架(2)具有一个中心支承套(6),分区框架(2)可以围绕该中心支承套(6)的轴线旋转;以及从所述中心支承套(6)向远离中心支承套(6)的方向延伸的分隔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框架(2)至少具有两个分区,最好为四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用作吸湿剂载体且分别设置于各个分区框架中的薄壁电阻加热带(3),以及分别与分区框架(2)中的各薄壁电阻加热带(3)相连的碳刷(5),所述碳刷(5)镶嵌于所述中心支承套(6)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电阻加热带(3)通过盘绕柱(4)在所属分区中反复缠绕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分区框架(2)侧面的电感线圈和分别设置于各个分区框架(2)中的泡沫金属(9)。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置于分区框架侧面的微波源,最好是磁控管和分别设置于各个分区框架(2)中的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吸湿剂载体,最好是吸湿再生网(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剂载体是织物、细丝、薄壁带、细丝网或多孔物,所述吸湿剂涂敷在吸湿剂载体或吸湿再生网(10)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转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区框架(2)具有两个分区时,所述分区是矩形分区,所述分区中的所述薄壁电阻加热带(3)直接与接线端子(7,8)连接。
10.一种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分区框架中设置加热单元;
(2)将吸湿剂设置在加热单元上;
(3)将加热单元烘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加热单元上涂敷硅橡胶胶粘剂之后再将吸湿剂均匀粘附在所述胶粘剂上,从而将吸湿剂设置在加热单元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00℃±2℃的范围内烘干大致1小时。
CN2008100009674A 2008-01-10 2008-01-10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6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09674A CN101216268B (zh) 2008-01-10 2008-01-10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09674A CN101216268B (zh) 2008-01-10 2008-01-10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6268A true CN101216268A (zh) 2008-07-09
CN101216268B CN101216268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62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09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6268B (zh) 2008-01-10 2008-01-10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626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7229A (zh) * 2010-04-21 2010-09-22 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吸湿盘和具有该吸湿盘的转轮除湿装置
CN101822935B (zh) * 2010-02-01 2012-05-23 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转轮除湿机
CN102580479A (zh) * 2011-01-13 2012-07-18 刘福海 一种用于空气处理系统的分子筛铝箔的制造方法
CN104780635A (zh) * 2015-04-27 2015-07-15 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音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4949549A (zh) * 2015-06-12 2015-09-30 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外取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52020C (da) * 1979-05-16 1995-10-30 Erling Lauritz Anderberg Apparat til tørring af gas
CN2136439Y (zh) * 1992-06-26 1993-06-16 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 蜂窝陶瓷除湿转轮
CN2156431Y (zh) * 1993-05-13 1994-02-16 东莞市望牛墩九方电器厂 家用可再生吸湿器
CN2220889Y (zh) * 1995-01-27 1996-02-28 丁德生 高频气体干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935B (zh) * 2010-02-01 2012-05-23 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转轮除湿机
CN101837229A (zh) * 2010-04-21 2010-09-22 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吸湿盘和具有该吸湿盘的转轮除湿装置
CN101837229B (zh) * 2010-04-21 2013-01-02 苏州亚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吸湿盘和具有该吸湿盘的转轮除湿装置
CN102580479A (zh) * 2011-01-13 2012-07-18 刘福海 一种用于空气处理系统的分子筛铝箔的制造方法
CN104780635A (zh) * 2015-04-27 2015-07-15 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音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4949549A (zh) * 2015-06-12 2015-09-30 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外取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6268B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6323B (zh) 去除空气中水份的方法以及除湿转轮加热再生机构
CN101216268B (zh) 吸附式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转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57102U (zh) 一种再生热回收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CN108645024A (zh) 电磁空气加热装置及具有电磁空气加热装置的转轮除湿机
CN103096996A (zh) 改进用于低湿应用的干燥剂除湿装备的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KR102342262B1 (ko) 물 추출 장치
CN101216200B (zh) 过饱和蒸汽除湿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转轮除湿装置
CN105473208A (zh) 除湿机
CN208458435U (zh) 一种环保型服装面料整理烘干装置
CN208187060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层红外辐射干燥装置
CN106061581A (zh) 调湿装置
CN20497349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转轮除湿机
CN101726061A (zh) 转轮式除湿机加热器
CN101837229B (zh) 吸湿盘和具有该吸湿盘的转轮除湿装置
CN207904291U (zh) 一种皮革生产用快速烘干装置
CN101275771B (zh) 转轮除湿机的热回收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热回收方法
CN205775459U (zh) 一种双通衣物干燥装置
CN206875922U (zh) 一种除湿循环设备
TWM321979U (en) Micro-wave heating type desiccant wheel
CN207716779U (zh) 一种麦子微波干燥机
CN203389500U (zh) 一种可全热回收的转轮除湿机
CN206846949U (zh) 一种可再生的转轮除湿系统
CN207180261U (zh) 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
CN206862018U (zh) 一种干燥除尘设备
CN205227610U (zh) 分体内加热式吸附转盘及应用该吸附转盘的转轮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jing YADU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eijing Yadu Air Pollution Improvement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099000077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dsorption type runner dehumidifier dehumidifying run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80709

Record date: 20100925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UZHOU YAD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YADU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4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2200 CHANGPING, BEIJING TO: 215159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26

Address after: Su Fu Lu Guangfu tow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59 No. 18-2

Patentee after: SUZHOU YAD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228, Zhongxing Road, 10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adu Air Pollution Improvemen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8 Bridge Road No. 111

Patentee after: YAD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Su Fu Lu Guangfu tow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59 No. 18-2

Patentee before: SUZHOU YAD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