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9678A - 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 Google Patents
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09678A CN101209678A CNA2006101706671A CN200610170667A CN101209678A CN 101209678 A CN101209678 A CN 101209678A CN A2006101706671 A CNA2006101706671 A CN A2006101706671A CN 200610170667 A CN200610170667 A CN 200610170667A CN 101209678 A CN101209678 A CN 1012096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
- magnetic
- wheel
- permanent
- magnetic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在车体底板对称中心上设置驱动源,在其伸出的轴上左右对称地固定聚磁磁轮;在每个磁轮的正下方是固定在路基上的轨道,轨道上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在车体底部沿轨道延伸方向躲开软磁轮,离开轨道一间隙设置与轨道永磁板同极性平行相对的车体永磁板;磁轮的一部分、车体永磁板均插入到轨道的槽内,但离开槽壁一间隙不与槽接触,或者磁轮、车体永磁板均隔一间隙骑在轨道上方;车因磁斥力悬浮和导向,驱动源驱动磁轮旋转,与轨道发生磁力作用而推进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悬浮车,特别是一种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背景技术
磁悬浮车具有非接触、振动小、噪音小、安全、快速、能耗小、效率高等优异性能。日本和德国的磁悬浮列车技术走在前列,尤其是德国的磁悬浮列车已推广到商业运行。磁悬浮车按悬浮方式分为吸浮式和斥浮式。德国采取常导吸浮式,而日本采取超导斥浮式。所谓常导吸浮式即用设置于列车上的电磁铁吸引路基下面设置的磁性轨道,使列车悬浮和导向,用同步或异步直线电机推进。中国上海从龙阳路到国际机场磁悬浮列车线就是采用德国的常导吸浮式技术。所谓超导斥浮式即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利用超导强磁体与轨道线圈产生的电磁感应斥力使列车悬浮和导向,用同步直线电机推进。
但是以上两种磁悬浮车(包括车体、轨道、供电线路、控制系统等)悬浮、导向及推进系统技术复杂,造价极昂贵。为了改进技术,降低建造成本,出现了有关磁悬浮列车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可是还不够,实际造价仍较高,离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本人已提出了名为“永磁力车”的发明专利申请,现再公开一种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磁悬浮列车结构和技术复杂,实际造价昂贵,营运维护费用高,应用受限制,无法应用到对现有轨道交通的改造等缺陷,进一步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案:
在车体底板对称中心上设置驱动源,在其左右伸出的轴上对称地固定磁轮,磁轮用永磁材料制作,将永磁体以聚磁法组合成沿周向极性交替排列,然后用非磁性材料板包裹固结之。左右磁轮的中心距就是在路基上设置的两条平行轨道的中心距,左右磁轮在水平方向上的对称中心及在垂直方向上的对称中心与两条平行轨道的一致,轨道的底座用导磁材料制作,在底座与磁轮相对应的面上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在车体底部沿轨道延伸方向,躲开磁轮,设置平行于轨道永磁板的车体永磁板,车体永磁板沿厚度方向充磁,且与轨道永磁板同极性相对,车体永磁板的长度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一致,长度小于车长,车体永磁板固定在导磁体上,导磁体通过非磁性垫板与车底板联接,车体永磁板、导磁体、非磁性垫板组成车体永磁板构件,车体永磁板构件的对称中心与轨道的对称中心重合;磁轮、车体永磁板构件均插入到轨道的槽内,但离开槽壁一间隙不与槽接触,或者隔一间隙骑在轨道上方。
由于车体永磁板与轨道永磁板因同极性相对而产生相互排斥力,因而车被悬浮、被导向,而且由于所产的悬浮力、导向力和都是斥力型,所以悬浮、导向是自稳定且自适应的。
当磁轮被驱动旋转时,轨道永磁板对磁轮的逆着磁轮旋转的切向速度方向的作用力矩与驱动磁轮转动的力矩的合力矩,对驱动源的轴心产生水平推进力,从而车被推进。以图1中轨道4的永磁板4-2的水平永磁板与磁轮3的外圆的相互作用为例来说明。如图6、图7示,假设磁轮(图中省略了非磁性包板3-5)被驱动逆时针方向旋转,假设永磁板4-2的水平永磁板上平面为N极。磁轮在a位置,磁系统静磁能最高,磁系统总是欲使其静磁能达最低,使磁轮产生反转(顺时针方向)转矩,就象路面对旋转车轮产生的反转转矩一样,反转转矩抵抗驱动转矩,对磁轮中心产生了向左的水平推力,结果使磁轮向左平移到b位置,同时磁系统静磁能达最低;然后,磁轮依惯性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此过程中驱动源驱动磁轮继续旋转,同时磁系统静磁能增加到最高,而且随着磁系统静磁能增加,磁系统不断为磁轮添加能量,磁系统使磁轮产生逆时针方向转矩,与驱动转矩方向相同,对磁轮中心没有产生水平推力;接着磁轮仍然依惯性从c位置运动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磁系统仍然使磁轮产生逆时针方向转矩,与驱动转矩方向相同,对磁轮中心没有产生水平推力,但在此过程中,磁系统静磁能从最高达到最低,为磁轮添加了能量;驱动源驱动磁轮继续旋转,磁轮运动到e位置,此过程使磁系统静磁能又从最低达到最高,而且随着静磁能增加,使磁轮产生反转(顺时针方向)转矩,磁轮中心被向左水平推进。显然,从a位置运动到e位置,磁轮转过了一个N极和一个S极,此过程循环往复,车不断被推进。图6中水平箭头所指为磁轮水平移动方向,也即车的运动方向。轨道4的永磁板4-2的垂直(侧)永磁板与磁轮3的侧(端)面的作用过程及对车产生的推进原理与上述的相同。
因为磁轮与轨道永磁板之间的磁引力、磁斥力,当车运行时,只要降低磁轮的转速,不但减少了动力,实现自然减速,而且同时产生制动力,实现刹车减速,当磁轮停止转动时,就获得最大制动力,所以磁轮能辅助刹车。
磁轮的极性转到与轨道上永磁体极性相反时,被轨道上永磁体吸引,车体永磁板构件被轨道上永磁体排斥,垂直向下的吸引力、垂直向上的排斥力、及车全重(含载重)的关系为:排斥力值=吸引力值+车全重(含载重)。
由以上所述原理,根据车的全重(含载重)和车速要求,同时考虑到导向力要求,配置驱动源,设计磁轮大小及数量(要求所有磁轮同时同方向同步旋转,同时启停),设计轨道,就能实现车稳定地悬浮、导向和车的推进。
第二方案:
以第一方案为基础作改动。保持第一方案的系统基本结构不变,磁轮材料及结构不变,去掉车体永磁板构件,轨道的底座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将轨道座上的永磁板换为用铝或铜或其它感应材料制成的感应板,并设置支撑车轮和支撑导轨。
车停止时或启停过程中靠车轮支撑;当磁轮被驱动旋转时,磁轮在轨道的感应板内产生交变感应磁场,由电磁感应原理知,交变感应磁场将产生交变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交变感应磁场的变化,即阻碍磁轮的旋转,但磁轮被驱动旋转,这种阻碍不能使磁轮停止旋转,结果对磁轮产生了悬浮力、导向力和推进力,所述的三个力随着磁轮转速的增大而增强,磁轮转速越高,悬浮力、导向力和推进力越大,达到一定程度,车被悬浮且车高速行使,磁轮转速越高,车速也越高,车行驶越稳定;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还知,由于空气动力或其它原因使车体(连同磁轮)波动时,磁轮与轨道的感应板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将抑制这种波动。由于所产生的悬浮力、导向力和推进力都是斥力型,所以所述车的运行是自稳定且自适应的。
由以上所述原理,根据车的全重(含载重)和车速要求,配置驱动源,设计磁轮大小及数量,设计轨道,就能实现车稳定地悬浮、导向和高速推进。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知,当车运行时,只要降低磁轮的转速,不但减少了动力,实现自然减速,而且同时产生制动力,实现刹车减速,当磁轮停止转动时,就获得最大制动力,起到辅助刹车作用。
本发明的悬浮、导向、推进装置,能用于其它运动系统。
与现有的磁悬浮列车技术或已公开的有关专利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因为本发明的磁轮用永磁材料制作,将永磁体以聚磁法组合成沿周向极性交替排列,这样的磁轮磁极磁力强大,所以传动效率很高;
2、本发明悬浮及导向力强,悬浮高度大,对轨道建造精度要求低,工艺简单;
3、本发明的车受到的悬浮及导向是斥力型的,因而车是自稳定和自适应的,推进平稳,不需要复杂昂贵的控制系统;
4、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将现有的轨道线路改造成为磁悬浮线路;
5、本发明便于维护,且维护量少;
6、本发明与现有的相关技术相比,由于以上所述的优点,因而,车和轨道实际建造费用低,长期的运行成本小,效益显著。
还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方案,除了以上所述优点,还有下面的优点:
1、车的悬浮、导向、推进都利用轨道上的永磁板,比既要设置悬浮和导向用的永磁轨道,又要设置推进用的永磁轨道的其它全永磁悬浮及永磁推进车(如申请号为03114974.x的专利公开的技术)节省了大量永磁体和配套材料,所以系统结构简单,建造费用极低;
2、靠电磁铁间磁斥力实现悬浮要耗电能,靠永磁铁与感应体相互运动发生的电磁感应产生悬浮,也耗能,而用车体永磁体与轨道永磁体使车悬浮无能耗;
3、按第一方案,车总是悬浮着,着有三点益处:(1)不需要支撑车轮及与支撑轮配套的支撑轨道,减轻了车的重量、体积,节省了建造费用;(2)车启动过程、低速行驶、停止过程支撑车轮旋转与空气的摩擦及它与支撑轨道的摩擦,都损耗能量,而车总是悬浮着无这种能量损耗;(3)车启动过程、低速行驶、停止过程不存在支撑车轮与支撑轨道撞击产生的振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磁轮3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旋转剖视图;
图5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磁轮3与轨道4的永磁板4-2的水平板作用推进原理说明示意图,图中省略了磁轮外面的非磁性包板;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磁轮3与轨道4的永磁板4-2的水平板作用推进原理说明磁系统能量变化图;
图8为车体永磁板构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车体永磁板构件8与轨道4在图8中Q1-Q1剖面图;
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磁轮9的左视图;
图12为图11的D-D剖视图;
图13为图12的F-F剖视图;
图14为图12的G-G剖视图;
图15为图12的H-H剖视图;
图16为图11的E-E旋转剖视图;
图17为图16的I-I剖视图;
图18为图16的J-J剖视图;
图19为图16的K-K剖视图;
图20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车体永磁板构件11与轨道10在图8中Q2-Q2剖面图;
图21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磁轮12的左视图;
图23为图22的L-L剖视图;
图24为图22的M-M旋转剖视图;
图25为图23中构件12-5图;
图26为图23中构件12-5的右视图;
图27为图23中构件12-5的左视图;
图28为具体实施方式三中车体永磁板构件14与轨道13在图8中Q3-Q3剖面图;
图29为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磁轮15的主视图;
图31为图29中磁轮15的的左视图;
图32为图30的W-W剖视图;
图33为图30的V-V剖视图;
图34为图31的P-P剖视图;
图35为图31的U-U旋转剖视图;
图36为具体实施方式四中车体永磁板构件17与轨道16在图8中Q4-Q4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图9所示。
磁轮3由导磁圆盘3-1、沿径向充磁的瓦片形永磁块3-3、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块3-2、扇形导磁块3-4及非磁性材料包板3-5按图2至图4所示组装固结而成,瓦片永形磁块3-3也可用整体永磁环沿周向分区,且沿径向多极极性交替充磁制作而成,瓦片形永磁块3-3的周向分界面与永磁块3-2的中性面在磁轮3的同一半径线上,且垂直于磁轮3的端面,相邻的永磁块3-2极性相同,瓦片形永磁块3-3的外圆极性与两个相邻的永磁块3-2的极性相同;轨道4的底座4-1的横截面做成“凹”槽状,用导磁材料制作,在“凹”槽内固结永磁板4-2,“凹”槽底面水平永磁板沿垂直方向充磁,“凹”槽侧面的永磁板沿水平方向充磁,轨道4固定在路基6上;设置的车体永磁板构件8由导磁体8-1、永磁板8-2、永磁板8-3、非磁性垫板8-4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8通过其非磁性垫板8-4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3的一部分、永磁板构件8均插入到轨道4的“凹”槽内,但留有间隙,不与“凹”槽壁及槽底接触。图8中的7为车体示意。
车因车体永磁板构件8的永磁板8-2、8-3与轨道4的永磁板4-2同极性平行相对而被悬浮和导向。
车因被驱动的磁轮3与轨道4的永磁板4-2的相互作用被推进。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0至图20所示。
将轨道10的导磁底座10-1的截面作成矩形,在其上面、左面、右面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10-2;如图12示,磁轮9由左、中、右三个磁轮组合联结,再用非磁性材料板9-7包封固结而成。左、右磁轮平行对称,中磁轮的结构和材料完全同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磁轮;左(或右)磁轮由导磁圆盘9-1、台阶形非磁性圆筒9-2、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块9-5、扇形导磁块9-8、沿轴向(厚度)充磁的扇形永磁块9-9组合固结而成,其中,相邻的永磁块9-5沿周向同极性相对,扇形永磁块9-9沿周向极性交替组拼(如图14或图18示),或者用整体永磁环沿周向分区,且轴向多极极性交替地充磁而成,扇形永磁块9-9的周向分界面与永磁块9-5的中性面处于同一平面,此平面通过轴心线;左、中、右三个磁轮组合固结后的磁轮9,无论从轴向看还是从径向看,左、中、右三个磁轮的同极性聚在一起,而且沿圆周极性交替分布;设置的车体永磁板构件11由导磁架11-1、永磁板11-2、永磁板11-3、非磁性连接件11-4、非磁性垫板11-5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11通过其非磁性垫板11-5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9、车体永磁板构件11均离开一间隙骑在轨道10的上方。
车的悬浮、导向、推进原理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21至图28所示。
轨道13的导磁轨道座13-1作成上方正中有V型槽,在V型槽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13-2;如图22至图27所示,磁轮12由非磁性圆筒12-1、铁饼状导磁体12-3、扇形导磁块12-2、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磁块12-4及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扇形永磁块12-5及非磁性材料包板12-6组合固结而成;扇形永磁块12-5的制作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磁轮9的扇形永磁块9-9的制作方法相似,所不同的仅是扇形永磁块9-9为平板状,而扇形永磁块12-5为带锥度的瓦片状;扇形导磁块12-2、永磁磁块12-4及扇形永磁块12-5组合固结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磁轮9的左(或右)磁轮组合联结方法相似,即可看成平板扇形导磁块、切向充磁永磁磁块及干板扇形永磁块按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磁轮9的左(或右)磁轮组合固结方法组合固结后,再压成锥状;设置的车体永磁板构件14由导磁体14-1、永磁板14-2、非磁性垫板14-3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14通过其非磁性垫板14-3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12、车体永磁板构件14均插入到轨道15的V型槽内,但留有间隙,不与V型槽壁接触。
如图28所示,车体永磁板构件14受到轨道13永磁板13-2两个斜向上的磁斥力,每一个磁斥力均能分解为垂直向上的浮力和沿水平方向的导向力,从而实现车的悬浮与导向。
车的推进原理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29至图36所示。
轨道轨道16的导磁轨道座16-1的截面作成等腰三角形,在其两腰表面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16-2;如图30至图35所示,磁轮15由导磁芯15-1、扇形导磁块15-3、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磁块15-4、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扇形永磁块15-2及非磁性材料包板15-5组合固结而成,其中左(或右)半部磁圈的制作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磁轮12的左(或右)半部磁圈制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磁轮12的左右磁圈大端相对接,而磁轮15的左右磁圈是小端相对接;车体永磁板构件17由导磁架17-1、永磁板17-2、非磁性垫板17-3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17通过其非磁性垫板17-3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15、车体永磁板构件17均离开一间隙骑在轨道16的上方。
如图36所示,车体永磁板构件17受到轨道16永磁板16-2两个斜向上的磁斥力,每一个磁斥力均能分解为垂直向上的浮力和沿水平方向的导向力,从而实现车的悬浮与导向。
车的推进原理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在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中,保持其系统基本结构不变,保持磁轮3、9、12、15材料及结构不变,去掉车体永磁板构件8、11、14、17,轨道的底座4-1、10-1、13-1、16-1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将轨道座4-1、10-1、13-1、16-1上的永磁板4-2、10-2、13-2、16-2换为用铝或铜或其它感应材料制成感应板,并设置支撑车轮和相应的支撑导轨(图中未画出),车停止时或启停过程中靠车轮支撑,车高速行使时,利用电磁感应使车悬浮、导向和推进。
Claims (7)
1.一种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其特征是:在车体底板(5)对称中心上设置驱动源(1),在其左右伸出的轴(2)上对称地固定磁轮,磁轮用永磁材料制作,将永磁体以聚磁法组合成沿周向极性交替排列,然后用非磁性材料板包裹固结之;左右磁轮的中心距就是在路基(6)上设置的两条平行轨道的中心距,左右磁轮在水平方向上的对称中心及在垂直方向上的对称中心与两条平行轨道的一致,轨道的底座用导磁材料制作,在底座与磁轮相对应的面上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在车体底部沿轨道延伸方向,躲开磁轮,设置平行于轨道永磁板的车体永磁板,车体永磁板沿厚度方向充磁,且与轨道永磁板同极性相对,车体永磁板的长度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一致,长度小于车长,车体永磁板固定在导磁体上,导磁体通过非磁性垫板与车底板(5)联接,车体永磁板、导磁体、非磁性垫板组成车体永磁板构件,车体永磁板构件的对称中心与轨道的对称中心重合;磁轮、车体永磁板构件均插入到轨道的槽内,但离开槽壁一间隙不与槽接触,或者隔一间隙骑在轨道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其特征是:磁轮(3)由导磁圆环(3-1)、沿径向充磁的瓦片形永磁块(3-3)、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块(3-2)、扇形导磁块(3-4)及非磁性材料包板(3-5)组装固结而成,瓦片形永磁块(3-3)也可用整体永磁环沿周向分区,且沿径向多极极性交替充磁制作而成,瓦片形永磁块(3-3)的周向分界面与永磁块(3-2)的中性面在磁轮(3)的同一半径线上,且垂直于磁轮(3)的端面,相邻的永磁块(3-2)极性相同,瓦片形永磁块(3-3)的外圆极性与两个相邻的永磁块(3-2)的极性相同;轨道(4)的底座(4-1)的横截面做成“凹”槽状,用导磁材料制作,在“凹”槽内固结永磁板(4-2),“凹”槽底面水平永磁板沿垂直方向充磁,“凹”槽侧面的永磁板沿水平方向充磁,轨道(4)固定在路基(6)上;车体永磁板构件(8)由导磁体(8-1)、永磁板(8-2)、永磁板(8-3)、非磁性垫板(8-4)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8)通过其非磁性垫板(8-4)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3)的一部分、永磁板构件(8)均插入到轨道(4)的“凹”槽内,但留有间隙,不与“凹”槽壁及槽底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其特征是:将轨道(10)的底座(10-1)的截面作成矩形,在其上面、左面、右面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10-2);磁轮(9)由左、中、右三个磁轮组合联结,再用非磁性材料板(9-7)包封固结而成,左、右磁轮平行对称,中磁轮的结构和材料完全同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磁轮;左或右磁轮由导磁圆盘(9-1)、台阶形非磁性圆筒(9-2)、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块(9-5)、扇形导磁块9-8、沿轴向充磁的扇形永磁块(9-9)组合固结而成,其中,相邻的永磁块(9-5)沿周向同极性相对,扇形永磁块(9-9)沿周向极性交替组拼,或者用整体永磁环沿周向分区,且轴向多极极性交替地充磁而成,扇形永磁块(9-9)的周向分界面与永磁块(9-5)的中性面处于同一平面,此平面通过轴心线;左、中、右三个磁轮组合固结后的磁轮(9),无论从轴向看还是从径向看,左、中、右三个磁轮的同极性聚在一起,而且沿圆周极性交替分布;车体永磁板构件(11)由导磁架(11-1)、永磁板(11-2)、永磁板(11-3)、非磁性连接件(11-4)、非磁性垫板(11-5)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11)通过其非磁性垫板(11-5)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9)、车体永磁板构件(11)均离开一间隙骑在轨道(1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其特征是:轨道(13)的导磁轨道座(13-1)作成上方正中有V型槽,在V型槽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13-2);磁轮(12)由非磁性圆筒(12-1)、铁饼状导磁体(12-3)、扇形导磁块(12-2)、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磁块(12-4)及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扇形永磁块(12-5)及非磁性材料包板(12-6)组合固结而成;扇形永磁块(12-5)的制作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磁轮(9)的扇形永磁块(9-9)的制作方法相似,所不同的仅是扇形永磁块(9-9)为平板状,而扇形永磁块(12-5)为带锥度的瓦片状;扇形导磁块(12-2)、永磁磁块(12-4)及扇形永磁块(12-5)组合固结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磁轮(9)的左或右磁轮组合联结方法相似,即可看成平板扇形导磁块、切向充磁永磁磁块及平板扇形永磁块按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磁轮(9)的左或右磁轮组合固结方法组合固结后,再压成锥状;设置的车体永磁板构件(14)由导磁体(14-1)、永磁板(14-2)、非磁性垫板(14-3)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14)通过其非磁性垫板(14-3)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12)、车体永磁板构件(14)均插入到轨道(15)的V型槽内,但留有间隙,不与V型槽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其特征是:轨道轨道(16)的导磁轨道座(16-1)的截面作成等腰三角形,在其两腰表面固结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永磁板(16-2);磁轮(15)由导磁芯(15-1)、扇形导磁块(15-3)、沿切线方向充磁的永磁磁块(15-4)、沿厚度方向充磁的扇形永磁块(15-2)及非磁性材料包板(15-5)组合固结而成,其中左或右半部磁圈的制作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所述磁轮(12)的左或右半部磁圈制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磁轮(12)的左右磁圈大端相对接,而磁轮(15)的左右磁圈是小端相对接;车体永磁板构件(17)由导磁架(17-1)、永磁板(17-2)、非磁性垫板(17-3)联接组成,永磁板构件(17)通过其非磁性垫板(17-3)与车体底板(5)联接;磁轮(15)、车体永磁板构件(17)均离开一间隙骑在轨道(16)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其特征是,保持其系统基本结构不变,保持磁轮3、9、12、15材料及结构不变,去掉车体永磁板构件8、11、14、17,轨道的底座4-1、10-1、13-1、16-1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将轨道座4-1、10-1、13-1、16-1上的永磁板4-2、10-2、13-2、16-2换为用铝或铜或其它感应材料制成感应板,并设置支撑车轮和相应的支撑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其特征是,其悬浮、导向、推进装置用于其它运动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706671A CN101209678A (zh) | 2006-12-27 | 2006-12-27 | 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1706671A CN101209678A (zh) | 2006-12-27 | 2006-12-27 | 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09678A true CN101209678A (zh) | 2008-07-02 |
Family
ID=39609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1706671A Pending CN101209678A (zh) | 2006-12-27 | 2006-12-27 | 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0967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2163A (zh) * | 2020-07-07 | 2020-11-17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永磁磁轮的磁悬浮汽车 |
CN111942162A (zh) * | 2020-07-07 | 2020-11-17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磁悬浮汽车 |
CN114312129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轮对系统、控制方法 |
-
2006
- 2006-12-27 CN CNA2006101706671A patent/CN10120967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2163A (zh) * | 2020-07-07 | 2020-11-17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永磁磁轮的磁悬浮汽车 |
CN111942162A (zh) * | 2020-07-07 | 2020-11-17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磁悬浮汽车 |
CN111942163B (zh) * | 2020-07-07 | 2022-09-27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永磁磁轮的磁悬浮汽车 |
CN114312129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轮对系统、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50351B (zh) | 直线永磁驱动系统及永磁驱动磁悬浮车路系统 | |
CN201021149Y (zh) | 永磁力车 | |
CN101868372B (zh) | 磁悬浮铁路 | |
CN201824897U (zh) | 新型磁悬浮列车 | |
US20100126374A1 (en) | Magnetostatic levitation and propulsion systems for moving objects | |
CN106926744B (zh) | 一种磁悬浮列车 | |
CN201009760Y (zh) | 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 |
CN108394311A (zh) | 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导向装置 | |
CN111942162B (zh) | 一种磁悬浮汽车 | |
CN101190659B (zh) | 永磁力车 | |
CN110682924A (zh) |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及混合电磁减重的悬挂式列车 | |
CN114734827A (zh) | 一种磁轮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11086395A (zh) | 中低速磁浮列车牵引装置与中低速磁浮列车 | |
WO2010054538A1 (zh) | 动态式磁浮推进器 | |
CN101209678A (zh) | 永磁悬浮及磁轮推进车 | |
CN111092533A (zh) | 高速磁浮列车推进装置与高速磁浮列车 | |
CN1274659A (zh) | 磁浮动力舱 | |
CN101708728B (zh) | 一种永磁磁轨制动器 | |
CN107225997A (zh) | 一种人力磁悬浮游览车 | |
CN206416877U (zh) |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系统 | |
CN100493948C (zh) | 一种磁悬浮推进装置 | |
CN201009759Y (zh) | 永磁悬浮及软磁轮推进车 | |
CN101209677A (zh) | 永磁悬浮及软磁轮推进车 | |
CN2303755Y (zh) | 一种娱乐用悬浮列车 | |
CN102120457A (zh) | 磁悬浮飞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