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6414A - 电子照相调色剂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调色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6414A
CN101206414A CNA2007101531953A CN200710153195A CN101206414A CN 101206414 A CN101206414 A CN 101206414A CN A2007101531953 A CNA2007101531953 A CN A2007101531953A CN 200710153195 A CN200710153195 A CN 200710153195A CN 101206414 A CN101206414 A CN 101206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silicon dioxide
particle diameter
precursor granule
weigh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31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相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6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6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25Silicon-oxides; Silic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26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28Polymers of 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46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 G03G9/08751Aminoplas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16Inorganic compounds treate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33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照相调色剂包含调色剂母体颗粒,该调色剂母体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及加入至该调色剂母体颗粒表面的外部添加剂。除了大粒径二氧化硅、小粒径二氧化硅和钛氧化物之外,该调色剂进一步包含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珠。因此,该调色剂即使在环境变化期间和长图像印刷次数后也可以稳定地保持其电荷量和分布,从而防止无图像部分的污染和成膜。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调色剂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6年12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6-0130835的优先权,此处引入其中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调色剂。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产生高质量图像的电子照相调色剂,该图像具有均匀的密度并且没有由非控制(non-control)调色剂而引起的图像污染。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调色剂未对光电导体产生薄膜作用,由于外部添加剂引起的污染经常产生该薄膜作用。该调色剂还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在长时间周期内稳定地保持电荷量和电荷分布。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处理机例如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等。成像设备通过使用激光在光电导体上形成潜像,利用电势差将调色剂转移到形成在光电导体上的潜像上,并将潜像转印至印刷介质例如纸张,以产生所需图像。
图1图示了非接触显影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实例,在下文中描述其工作机理。
用由弹性成分例如聚氨酯泡沫或海绵等制成的进料辊6,将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8进料至显影辊5上。通过显影辊5的旋转,提供给显影辊5的调色剂8到达调色剂控制刮刀7和显影辊5之间的接触部分。调色剂控制刮刀7由弹性成分例如金属或橡胶等制成。当调色剂8通过调色剂控制刮刀7和显影辊5的接触区域时,调色剂8受到控制并形成均匀层,形成薄层并充分充电调色剂。薄层的调色剂8从显影辊5转移至光电导体1上的显影区域,其中在光电导体1上的静电潜像上显影调色剂8。
显影辊5与光电导体1隔开,相互具有一些间隔而未接触。显影辊5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光电导体1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施加至显影辊5的直流偏移交流电压(DC-offset AC voltage)和光电导体1上潜像的电势之间的电势差产生的电能,在光电导体1静电潜像上显影转移至显影区域的调色剂8。
沿着光电导体1的旋转方向,在光电导体1上显影的调色剂8到达转印装置9的位置。通过转印装置9把在光电导体1上显影的调色剂转印到印刷纸13上以形成图像,该印刷纸13通过光电导体1和转印装置之间,该转印装置9通过电晕放电或以辊的形式被施加具有与调色剂8相反极性的高电压。
在转印至印刷纸上的图像于高温和高压下通过熔合装置(未示出)的同时,调色剂熔化在印刷纸上,从而图像熔合在其上。其间,用接触显影辊5的进料辊6回收在显影辊5上保留的未显影的调色剂。
重复该过程以形成所需图像。
最近,广泛地散布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电子照相LBP、多功能机器和彩色复印机所需的高质量图像。用于此目的的显影装置中所采用的调色剂应具有例如稳定电荷量和显影效率的性能,并且即使在环境变化和延长图像印刷次数期间也提供抗雾化性能。
作为控制调色剂中电荷量的稳定性、抗雾化以及提高显影效率等的方法,将多种外部添加剂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钛或二氧化钛(TiO2)、氧化铝(Al2O3)、钛酸锶(SrTiO3)、钛酸钡(BaTiO3)和钛酸钙(CaTiO3)加入调色剂中,但是图像质量改进有限。即,经常出现调色剂充电性能随着环境变化例如低温-低湿度和高温-高湿度而改变,并且在初始印刷中保持了均匀的电荷量和分布,但是保持期间出现电荷量极大地下降。此外,由于长期图像印刷中的电荷量下降和电荷分布不均匀,出现图像密度下降、雾化和调色剂分散。
因此,加入用于改进图像质量的多种外部添加剂的类型增加,并且加入的外部添加剂的量逐渐提高。长期印刷期间,这些外部添加剂应该连续保持稳定粘附至调色剂表面的状态,然而,实际上它们浸入调色剂颗粒,或者它们中的部分因为其分离或脱离引起显影元件的污染,或引起其中图像的污染。已经发现,随着这些外部添加剂的粒径增大和外部添加剂之间的内聚力增加,该外部添加剂的分离或脱离增加。由于外部添加剂的类型和量增加,分离变得更加严重。
特别地,近来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需要10000份复制以上的长寿命。这些设备中,由于外部添加剂引起的成像设备中内部污染变得更加严重,从而限制了设备寿命。此外,由于压缩至设定尺寸的需要,促进了成像设备,特别是显影装置内部元件和辊型的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缺乏绝对的电荷量和充电速度,往往容易出现图像密度和均匀性的下降,以及无图像部分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使在环境变化和长图像印刷次数过程中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其电荷量和电荷分布的电子照相调色剂。调色剂保持电荷量和电荷分布,从而确保均匀的图像密度,防止由于未控制调色剂引起的无图像部分(背景)的污染,并防止由于外部添加剂从调色剂颗粒分离或脱离引起的显影元件的污染而导致的图像污染。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包含调色剂母体颗粒,该调色剂母体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以及加入至调色剂母体颗粒表面的外部添加剂,其中该外部添加剂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30至100nm的大粒径二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至20nm的小粒径二氧化硅;钛氧化物;初级平均粒径为约100至500nm的聚合物珠;及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至100nm的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可以包含约0.1至1.0重量份的聚合物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可以包含约0.1至1.0重量份的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可以包含约0.1至2.0重量份的大粒径二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可以包含约0.1至2.0重量份的小粒径二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可以包含约0.1至2.0重量份的钛氧化物。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在其表面上可以具有氨基或酰胺基。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聚合物珠可以是三聚氰胺-基珠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
除了在调色剂颗粒表面上尺寸不同的两种可负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和钛氧化物,通过包括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珠,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可以在长时间内稳定地保持电荷量和充电速度。
从本发明的下列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其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非接触显影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包含调色剂母体颗粒,该调色剂母体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以及加入至调色剂母体颗粒表面的外部添加剂,其中该外部添加剂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30至100nm的大粒径二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至20nm的小粒径二氧化硅;钛氧化物;初级平均粒径为约100至500nm的聚合物珠;及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至100nm的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在其表面上具有氨基或酰胺基,从而通过与粘合剂树脂摩擦接触产生正向充电。因此,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由于正向充电而起到类似于双组分-基显影剂的载体的作用,从而在长时间内稳定地保持电荷量和充电速度。
表面上具有氨基或酰胺基的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是可商购的,或者可以通过用具有氨基或酰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处理二氧化硅表面来制备。处理表面的方法包括干式或湿式方法。该方法的实例包括将二氧化硅和所需量的表面处理剂引入混合器例如亨舍尔(Henschel)混合器或球磨以干燥方式混合的方法,或者在合适的溶剂中溶解表面处理剂,然后向其中引入二氧化硅,混合并除去溶剂的方法。
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调色剂的小粒径二氧化硅和大粒径二氧化硅加入调色剂母体颗粒,以赋予负向充电性能和流动性。既可以使用由卤化硅通过干式方法生产的颗粒,又可以使用通过湿式方法生产的颗粒,例如从溶液中硅化合物沉积得到的颗粒。
大粒径二氧化硅具有约30至100nm的初级平均粒径,并提高调色剂母体颗粒之间的分离性能或调色剂母体颗粒和其表面之间的分离性能。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大粒径和小粒径二氧化硅颗粒没有进行表面处理。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用一种或多种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大粒径和小粒径二氧化硅颗粒。小粒径二氧化硅具有约5至20nm的初级平均粒径,并赋予调色剂以流动性。
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大粒径二氧化硅和小粒径二氧化硅的含量各自独立为约0.1至2.0重量份。如果含量小于0.1重量份,因为难以获得加入该二氧化硅的效果,所以不优选该含量。如果含量超出2.0重量份,因为熔合性能下降,以及出现过充电和清洁不足,所以不优选该含量。
如果仅使用具有相对大比表面积二氧化硅,明显产生良好结果。然而,在长时间大量印刷的情况下,可能污染鼓,因此可使用除二氧化硅以外的无机颗粒,以防止这种污染。可以用作无机颗粒的材料包括钛氧化物例如氧化钛和钛酸锶。优选,可以使用氧化钛。
用于本发明的钛氧化物即使在长时间大规模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调色剂的流动性,并保持高转印效率。此外,它可以防止鼓的污染,从而改进环境稳定性。特别地,它可以防止在低温-低湿度下调色剂的电荷增加(charge up),以及在高温-高湿度下调色剂的电荷下降(charge down)的问题。钛氧化物的初级平均粒径通常为几至若干纳米。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钛氧化物的含量可以为约0.1至2.0重量份。如果钛氧化物的含量小于0.1重量份,则没有根据环境保持充电率的效果。如果钛氧化物的含量超出2.0重量份,则存在图像污染和电荷量下降的不利问题。此处使用的术语钛氧化物是指二氧化钛和金属钛酸盐。合适的金属钛酸盐包括钛酸锶、钛酸钡和钛酸钙。
为了制备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除了添加剂之外,还使用聚合物珠。聚合物珠用于防止由于电荷量下降引起的无图像部分的污染。合适的聚合物珠的类型包括三聚氰胺-基珠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珠的第一平均粒径可以为约0.1至1μm,并可以为约0.1至0.5μm。如果聚合物珠的第一平均粒径小于0.1μm,则不能期望其具有效果。如果聚合物珠的第一平均粒径超出0.5μm,则它们可能不利地容易与调色剂母体颗粒分离或脱离。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三聚氰胺-基珠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使用的聚合物珠的总含量可以为约0.1至1.0重量份。如果总含量小于0.1重量份,则不能期望其具有效果。如果总含量超出1.0重量份,则它们可能不利地容易与调色剂分离或脱离,并自身聚集。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
多种已知树脂可以用作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中采用的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苯乙烯共聚物,例如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基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基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丙基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基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基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基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基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基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基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乙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乙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其共聚物;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acid)、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松香、变性松香、萜烯树脂、酚醛树脂、脂肪族或脂环族烃树脂、芳族石油树脂、氯化石蜡氯化物、石蜡等。其中,由于优异的熔合性能和透明性,聚酯-基树脂适用于彩色显影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合剂树脂是重均分子量为约100000的聚酯树脂。该粘合剂树脂具有通常用于本领域的重均分子量,例如为约60000至约100000。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包含着色剂。对于黑白调色剂,碳黑或苯胺黑可以用作该着色剂。就根据本发明的非磁性调色剂而言,容易制备彩色调色剂。此外,彩色调色剂包含用于黑色的碳黑,并包含用于多种颜色的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着色剂。
黄色着色剂可以为稠合的氮化合物、异二氢吲哚酮(isoindolinone)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金属络合物或烯丙基酰亚胺化合物。可以使用的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黄12、13、14、17、62、74、83、93、94、95、109、110、111、128、129、147或168等。
品红色着色剂可以为稠合的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硫靛蓝化合物或苝化合物。可以使用的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红2、3、5、6、7、23、48:2、48:3、48:4、57:1、81:1、144、146、166、169、177、184、185、202、206、220、221或254等。
青色着色剂可以为铜酞菁化合物和其衍生物、蒽醌化合物或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可以使用的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蓝1、7、15、15:1、15:2、15:3、15:4、60、62或66等。
这些着色剂可以单独或以至少两种类型着色剂的混合物使用,并可以考虑到颜色、饱和度、亮度、耐候性、调色剂中分散性等进行选择。
用于本发明的电荷控制剂可以为负电荷控制剂或正电荷控制剂。负电荷控制剂可以为有机金属络合物例如含铬的偶氮染料或单偶氮金属络合物,或者螯合物;包含金属例如铬、铁和锌的水杨酸化合物;并可以使用芳香族羟基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且不特别限于此。此外,可以单独或以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使用苯胺黑和其用脂肪酸金属盐改性的产物等,以及包括季铵盐例如三丁基苄基铵1-羟基4-萘并磺酸酯和四丁基铵四氟硼酸酯等的盐,作为正电荷控制剂。这些电荷控制剂通过静电力维持调色剂在显影辊上稳定。因此,使用这些电荷控制剂使得充电速度能够稳定并迅速。
其间,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颗粒可以进一步包含脱模剂、高级脂肪酸或其金属盐。脱模剂包括聚亚烷基蜡例如低分子量聚丙烯和低分子量聚乙烯、酯蜡、巴西棕榈蜡、石蜡、高级脂肪酸和脂肪酸酰胺。可以适当地使用高级脂肪酸和其盐,以通过保护光电导体和防止显影性能恶化,获得高图像质量。
可以进行冲洗,或者可以预先使用与高浓度树脂熔化并捏和的母料,使得可以在树脂中均匀分散着色剂。例如,可以用捏和装置例如二辊、三辊、加压型捏合机或双螺杆挤压机混合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作为调色剂颗粒的基本成分。在这里,均匀分散着色剂,并在约80至180℃温度下熔化并捏和混合物10分钟至2小时。然后,使用研磨机例如喷射磨、立式球磨或滚动球磨机粉碎得到的产物,以产生平均粒径为约3至15μm的调色剂颗粒。通过将外部添加剂附着至调色剂颗粒的表面,提高粉末流变或电荷稳定性等。
还可以用聚合方法代替熔化-捏和粉碎方法,制备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为了将外部添加剂附着至调色剂颗粒,以所需比例混合调色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并将该混合物放入搅拌器中并搅拌,以便通过混合使得外部添加剂可以附着至调色剂颗粒表面,或在表面改性剂例如‘Nara hybridizer’中放入两种颗粒并搅拌,以便通过将至少部分外部添加剂颗粒嵌入调色剂颗粒表面,使得外部添加剂可以附着至调色剂颗粒。
除了使用非接触型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电子照相装置之外,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还可以应用于接触型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型调色剂。
参考下列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调色剂母体颗粒(可负向充电的调色剂的研磨型)的制备
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型调色剂母体颗粒的构成如下: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具有100000的重均分子量的聚酯树脂
                                                93.0重量%
着色剂(炭黑,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生产)
                                                3.0重量%
可负向充电的电荷控制剂(Hodogaya,锌络合物)
                                                1.0重量%
巴西棕榈蜡
                                                3.0重量%
使用亨舍尔型混合器均匀地预混合上述成分。然后,将该预混合物注入双轴挤出机,并在130℃下挤出熔融混合物。凝聚同时冷却挤出物。然后,在外部加入步骤之前,使用研磨分级器从挤出物得到平均粒径为约8μm的调色剂母体颗粒。
实施例1
通过将下列外部添加剂加入至由研磨型方法制备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制备调色剂。外部添加剂的含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
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30-50nm)
                                    0.5重量份
大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30-50nm)
                                    1.5重量份
小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7-16nm)
                                    1.0重量份
二氧化钛(初级粒径:40-70nm)
                                    0.2重量份
三聚氰胺珠(初级粒径:150-250nm)
                                    0.2重量份
实施例2
通过将下列外部添加剂加入至由研磨型方法制备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制备调色剂。外部添加剂的含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
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30-50nm)
                                          0.5重量份
大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30-50nm)
                                          1.5重量份
小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7-16nm)
                                          0.8重量份
钛酸锶(初级粒径:10-20nm)
                                          0.6重量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初级粒径:200-300nm)
                                          0.1重量份
对比例1
通过将下列外部添加剂加入至由研磨型方法制备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制备调色剂。外部添加剂的含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
大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30-50nm)
                                          2.0重量份
小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7-16nm)
                                1.0重量份
氧化钛(初级粒径:40-70nm)
                                0.2重量份
三聚氰胺珠(初级粒径:50-100nm)
                                1.5重量份
对比例2
通过将下列外部添加剂加入至由研磨型方法制备的调色剂母体颗粒,制备调色剂。外部添加剂的含量基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体颗粒。
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30-50nm)
                               0.5重量份
大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30-50nm)
                               2.0重量份
小粒径二氧化硅(初级粒径:7-16nm)
                               0.8重量份
钛酸锶(初级粒径:10-20nm)
                               0.6重量份
图像评价试验(基于可负向充电的调色剂)
表面电势(V0):-700V
潜像电势(VL):-100V
施加至显影辊的电压:VP-P=1.8KV,频率=2.0kHz,Vdc=-500V,循环比=35%(球面波)
显影辊缝:150-400μm
显影辊:
(1)对于铝
粗糙度:Rz=1-2.5(掺杂后)
(2)橡胶辊(NBR-基弹性橡胶辊)
电阻:1×105Ω至5×106Ω
硬度:50
调色剂:电荷量(q/m)=-5至-30μC/g(通过调色剂层控制装置后在显影辊上)
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重量(m/a)=0.3mg/cm2至1.0mg/cm2
图像的评价(基于可负向充电的调色剂)
使用16pm等级LBP,对实施例1和2,以及对比例1和2的调色剂的图像进行评价。通过确定在光电导体表面上成膜、无图像部分(黄色上的背景)的污染和充电辊(CR)中图像的周期污染,用肉眼评价每种调色剂的性能。
表1.在光电导体表面上成膜
  印刷次数   初始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实施例1   ○   ○   ○   ○   ○   Δ
  实施例2   ○   ○   ○   ○   ○   ○
  对比例1   ○   ○   Δ   X   -   -
  对比例2   ○   ○   Δ   X   -   -
表2.无图像部分的污染(黄色上的背景)
  印刷次数   初始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实施例1     ○     ○     ○     ○     ○     Δ
  实施例2     ○     ○     ○     ○     ○     ○
  对比例1     ○     ○     Δ     X     -     -
  对比例2     ○     ○     ○     ○     Δ     Δ
表3.CR图像的周期污染
  印刷次数   初始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实施例1   ○   ○   ○   ○   ○   ○
  实施例2   ○   ○   ○   ○   ○   Δ
  对比例1   ○   ○   Δ   X   -   -
  对比例2   ○   ○   ○   ○   ○   ○
根据上述表1至3,如下用肉眼评价在光电导体表面上的成膜、无图像部分(黄色上的背景)的污染和充电辊(CR)中图像的周期污染:在没有出现上述问题的情况下,结果表示为“○”,在稍微出现上述问题的情况下,结果表示为“Δ”,在严重出现上述问题的情况下,结果表示为“X”。全部测试中确定结果为X后,停止寿命试验。
从上述结果可见,当实施例1和2的调色剂包含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珠作为外部添加剂时,没有出现光电导体表面的成膜、无图像部分的污染和充电辊中图像的周期污染,或者出现的远低于对比例1和2。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进一步包含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珠作为外部添加剂。因此,该调色剂可用于多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因为它在初始时间和长时间内防止无图像部分的污染,并防止成膜,从而保持电荷量。
尽管已经参考其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地给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其中可以作出多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Claims (9)

1.一种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包含调色剂母体颗粒,该调色剂母体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以及加入至该调色剂母体颗粒表面的外部添加剂,其中该外部添加剂包括初级平均粒径为约30至100nm的大粒径二氧化硅;初级平均粒径为约5至20nm的小粒径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金属钛酸盐;初级平均粒径为约100至500nm的聚合物珠;及初级平均粒径为约20至100nm的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
2.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该调色剂母体颗粒,该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的存在量为约0.1至1.0重量份。
3.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该调色剂母体颗粒,该聚合物珠的存在量为约0.1至1.0重量份。
4.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该调色剂母体颗粒,该大粒径二氧化硅的存在量为约0.1至2.0重量份。
5.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该调色剂母体颗粒,该小粒径二氧化硅的存在量为约0.1至2.0重量份。
6.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该调色剂母体颗粒,该二氧化钛的存在量为约0.1至2.0重量份。
7.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该可正向充电的二氧化硅在其表面上包括氨基或酰胺基。
8.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该聚合物珠为三聚氰胺-基珠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
9.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该金属钛酸盐为钛酸锶。
CNA2007101531953A 2006-12-20 2007-09-29 电子照相调色剂 Pending CN1012064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130835A KR101399355B1 (ko) 2006-12-20 2006-12-20 전자사진용 토너
KR130835/06 2006-1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6414A true CN101206414A (zh) 2008-06-25

Family

ID=3954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531953A Pending CN101206414A (zh) 2006-12-20 2007-09-29 电子照相调色剂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23001B2 (zh)
KR (1) KR101399355B1 (zh)
CN (1) CN10120641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691A (zh) * 2011-10-20 2012-01-25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不易结块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6342A (zh) * 2012-01-09 2012-07-11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缺陷碳粉的改良处理方法
CN105182707A (zh) * 2015-08-21 2015-12-23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正电非磁性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10271A (zh) * 2018-05-16 2018-10-26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碳粉及其制备方法、碳粉盒
CN110865529A (zh) * 2018-08-28 2020-03-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11610700A (zh) * 2019-02-22 2020-09-01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8457B2 (ja) * 2007-11-01 2012-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一成分現像用トナー
JP2009216939A (ja) * 2008-03-10 2009-09-24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用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6529231B2 (ja) * 2014-09-02 2019-06-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6057538A (ja) * 2014-09-11 2016-04-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現像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現像剤セット
JP6519556B2 (ja) * 2016-08-30 2019-05-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2成分現像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09492B1 (ko) * 2003-02-24 2005-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사진용 토너
KR100510140B1 (ko) * 2003-05-17 2005-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용 비자성 일성분 토너
JP4292386B2 (ja) 2003-07-16 2009-07-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負帯電性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負帯電性トナーを用いた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7157200B2 (en) * 2004-05-06 2007-01-02 Xerox Corporation Emulsion aggregation black toner and developer with superior image quality
KR100716979B1 (ko) * 2004-09-23 2007-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용 현상제
KR100677155B1 (ko) 2004-12-04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용 현상제
KR100739705B1 (ko) * 2005-05-04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용 현상제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 장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691A (zh) * 2011-10-20 2012-01-25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不易结块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6342A (zh) * 2012-01-09 2012-07-11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缺陷碳粉的改良处理方法
CN105182707A (zh) * 2015-08-21 2015-12-23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正电非磁性色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10271A (zh) * 2018-05-16 2018-10-26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碳粉及其制备方法、碳粉盒
CN108710271B (zh) * 2018-05-16 2019-09-24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碳粉及其制备方法、碳粉盒
CN110865529A (zh) * 2018-08-28 2020-03-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11610700A (zh) * 2019-02-22 2020-09-01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CN111610700B (zh) * 2019-02-22 2024-02-06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99355B1 (ko) 2014-05-27
US7723001B2 (en) 2010-05-25
KR20080057485A (ko) 2008-06-25
US20080153024A1 (en) 200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6414A (zh) 电子照相调色剂
EP1193564B1 (en) Toner, developer and container for the developer,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JP5497014B2 (ja) 画像ブロッキング防止用トナー組成物
US6964835B2 (en)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toner
US20060121382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gent
US20060063085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gent
CN103176376A (zh) 电子照相用品红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20090004582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KR20120030921A (ko) 정전하상 현상용 토너, 정전하상 현상제, 토너 카트리지,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KR100667791B1 (ko)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용 토너
US7435520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gent
JP4061756B2 (ja) トナー
US20060251977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gen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EP1662329A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toner
US20070134578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gent
JP2002214822A (ja) トナー
CN101241323A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
US20070184376A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JPH09244292A (ja) トナー
US2006026932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H1184711A (ja) トナー
JP20092372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369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23754A (ja) トナー
JPH04182667A (ja)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