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8538A - 疏散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疏散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8538A
CN101198538A CNA2005800501451A CN200580050145A CN101198538A CN 101198538 A CN101198538 A CN 101198538A CN A2005800501451 A CNA2005800501451 A CN A2005800501451A CN 200580050145 A CN200580050145 A CN 200580050145A CN 101198538 A CN101198538 A CN 101198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arrangement
building
platform
platforms
evacu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501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埃亚·莫塞斯
塔尔·戈尔东
安德雷·博赫卡里奥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CAPE SYSTEM Co Ltd
Escape Rescue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ESCAP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CAP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ESCAPE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98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85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16Mobile or transportable lift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shifted from one part of a building or other structure to another part or to another building or structure
    • B66B9/187Mobile or transportable lift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shifted from one part of a building or other structure to another part or to another building or structure with a liftwa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mporary connection to a building or other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2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escue cages, bag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87/00Elevator, industrial lift truck, or stationary lift for vehicle
    • Y10S187/90Temporary construction elevator for bui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筑物(102)的疏散系统,所述疏散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竖向运输装置(108),所述运输装置(108)具有多个用于与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的平台(106);所述疏散系统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进行操作,以使人员从多个楼层下降至用于进行安全撤离的层位。

Description

疏散系统及方法
同时待审申请的引用
参引2003年10月8日提交的、名称为“疏散系统及方法”的PCT专利申请PCT/IL2003/00080986,其公开内容通过参考在此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疏散系统及方法,更具体地,涉及高层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下列美国专利被认为代表了本领域的当前现状:
3,945,469;4,018,306;4,037,685;4,042,066;4,406,351;4,424,884;4,469,198;4,531,611;4,538,704;4,569,418;4,650,036;4,664,226;4,830,141;4,865,155;4,919,228;5,065,839;5,127,491;5,377,778;5,392,877;5,497,855;5,620,058和6,318,5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寻求提供改进的建筑物疏散系统及方法。
由此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其设置成用于与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其用于操作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以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建筑物的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并且能够以撤离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沿竖向对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地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其设置成用于与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其用于操控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以第一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建筑物的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并且能够以第二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建筑物的单个楼层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还能够以撤离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沿竖向对所述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所述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还能够以第一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并且能够以第二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并非全部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平台被构造和操控成当所述多个平台以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定位时,允许人员在所述多个平台之间横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平台。替代或附加地,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能够相互枢转的平台。优选地,所述能够相互枢转的多个平台能够绕着竖向轴线相互枢转。替代性地,所述能够相互枢转的多个平台能够绕着水平轴线相互枢转。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并排布置且能够相互间竖向移动的平台。
优选地,在未使用时,所述多个平台布置成处于相互叠置的关系。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优选地,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缆索。替代性地,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刚性支承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平台各自包括底部支承面和外围封闭元件。优选地,所述外围封闭元件包括耐热材料、耐火材料和不透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疏散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能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装载。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操作性地同时将所述多个平台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还能够操作性地将人员从所述撤离位置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
优选地,所述运输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上。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在缺乏电力时,所述控制装置能操作而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优选地,所述多个平台中的每一个平台包括能够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的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附加或替代地,所述多个平台中的每一个平台包括撤离通口,所述撤离通口能仅在撤离操作模式下打开。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平台定位在所述建筑物中并不相邻的多个楼层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多个通口,所述通口面向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并且设置成允许通过位于所述建筑物指定楼层上的多个紧急出口同时进入到所述平台中;以及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降落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具有建筑物横截面的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横截面的非直线部分相适配的非矩形构形;以及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和外围封闭元件。优选地,所述疏散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的每一个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能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不同楼层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装载。附加地,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还能够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
优选地,所述运输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上。附加地,在缺乏电力时,所述控制装置能操作而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优选地,所述平台包括能够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的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具有至少一个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的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平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操作性地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所述稳定元件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外围封闭体以及能够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的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以及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下落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平台包括多个平台,所述至少一个楼层包括多个楼层,而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以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平台。附加地,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能够相互枢转的平台。优选地,所述能够相互枢转的多个平台能够绕着水平轴线相互枢转。附加或替代性地,在未使用时,所述多个平台布置成处于相互叠置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附加地,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缆索。替代性地,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刚性支承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和外围封闭元件。优选地,所述的外围封闭元件包括耐热材料、耐火材料和不透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能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装载。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操作性地同时将所述多个平台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附加或替代性地,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还能够操作性地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至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优选地,在缺乏电力时,所述控制装置能操作而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在进入操作模式下和在撤离前操作模式下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所述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在进入操作模式下,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而在撤离前操作模式下,沿竖向对所述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所述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地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在第一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和在第二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所述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在第一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处,而在第二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建筑物的单一楼层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在撤离前操作模式下,沿竖向对所述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所述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地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附加或替代性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下,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而在第二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下,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并非全部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
优选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
优选地,所述提供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能够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装载。
优选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附加或替代性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将人员从所述撤离位置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
优选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多个平台中的每一个平台的空气进行增压和过滤,以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多个平台的每一个平台中。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多个面向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的通口以便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允许通过位于所述建筑物的指定楼层上的多个紧急出口并且经由所述多个通口而同时进到所述平台中;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进行操控,以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横截面的非直线部分相适配的非矩形构形;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进行操作,以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横截面的所述非直线部分处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
优选地,所述提供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以将不同运输装置的平台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不同楼层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装载。
优选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进行操作,以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
优选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在缺乏电力时,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平台的空气进行增压和过滤,以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中。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成用于与具有至少一个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的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提供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进行操作,以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所述稳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平台并且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所述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外围封闭元件和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对所述封闭体增压器进行操作,以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平台内;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进行操作,以使人员降落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优选地,所述提供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的各个运输装置,以将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装载。附加或替代性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进行同时疏散。
优选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进行操作,以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至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
优选地,所述疏散方法还包括在缺乏电力时,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附图说明
通过下列具体描述部分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可得到更加充分地理解,所述附图为:
图1是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其中所述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
图2A、2B、2C、2D、2E、2F、2G、2H、2I、2J、2K、2L、2M、2N、2O、2P、2Q、2R和2S示出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的疏散运输装置的连续操作阶段及其某些变化形式;
图3A、3B、3C、3D和3E示出如图1-2S所示的系统的变化形式中的疏散运输装置的五个操作阶段;
图4A、4B、4C、4D、4E、4F、4G和4H示出如图1-2S所示的系统的另一变化形式中的疏散运输装置的各个操作阶段;
图5是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
图6A、6B、6C、6D、6E、6F、6G、6H、6I、6J、6K、6L、6M、6N、6O和6P示出如图5所示的系统中的疏散运输装置的连续操作阶段及其某些变化形式;
图7是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
图8A、8B、8C、8D、8E、8F、8G、8H、8I、8J、8K、8L、8M、8N、8O、8P和8Q示出如图7所示的系统中的疏散运输装置的连续操作阶段及其某些变化形式;
图9是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以及
图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和10K示出如图9所示的系统中的疏散运输装置的连续操作阶段及其某些变化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图1,该图为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该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其优选包括多个可选择性下降、具有多个平台且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100,所述运输装置100各自布置用于与建筑物102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优选通过中央控制装置104、或者替代性地通过各自分配用于指定运输装置100的多个控制装置来提供的控制输出使运输装置100的多个平台106从多个楼层选择性下降至人员的撤离可以安全进行的至少一个撤离层位108。
可以理解,指定的建筑物---譬如建筑物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100。在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多个运输装置100显示为处于不同的操作状态。例如,附图标记110所表示的运输装置显示为处于展开状态,而运输装置120显示为处于疏散撤离前的状态。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04处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122、地面操作人员124、消防车126中的操作人员、以及经由因特网或应急网络之类的数据网进行通讯的远程操作人员128,来将人工控制输入提供给控制装置104或直接提供给运输装置100。
如图1所示,各个运输装置100优选包括多个可堆叠的平台106,所述多个平台106布置为支承于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上;对于图1所示的运输装置100,多个平台106被布置成相互间隔的关系,且各自与建筑物102的不同楼层相连通以便进行疏散装载。在未使用时,如图2A清楚所示,多个平台106优选布置成相互叠置的关系。
在疏散人员从平台106撤离之后,平台106如图2P清楚所示地那样布置成并排的关系。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平台106中的每一个优选包括底部支承面132和外围封闭元件134,譬如由织物、硬板或其组合构成的壁状元件,并优选为耐热、耐火和/或不透烟材料。优选地,外围封闭元件134的内部被增压,由此尽可能地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入所述内部。增压优选通过电动风扇---譬如离心式鼓风机135---来提供,其优选与譬如活性碳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136相联结。
封闭元件134可以构造成保护栏或限制带而不是完整的壁。封闭元件134优选设计成可具有较低的气动阻力,由此减小作用于平台106上的风力。优选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与各个运输装置相配合,用于防止运输装置由于譬如风力的侧向力而变得不稳定。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譬如导轨或缆索的竖向导向件137沿着建筑物102而设置在适当位置。
在提供有多个运输装置100的图1中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4优选为可操作地单独控制各个运输装置100,以致不同运输装置的多个平台106可以同时定位为与建筑物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同时进行疏散装载。所述多个楼层可以相邻或不相邻。
运输装置还可以用于将譬如消防人员或其他营救人员的人员和/或装备从撤离层位或其他的建筑物层位提升至建筑物的多个层位。
现在参看图2A、2B、2C、2D、2E、2F、2G、2H、2I、2J、2K、2L、2M、2N、2O、2P、2Q、2R和2S,所述图示出图1中的疏散系统的典型操作方式。参看图2A,可以发现典型的运输装置100包括有固定装置,其优选安装到建筑物102的屋顶138上。该固定装置优选包括运输装置的控制子系统140,其具有有线和/或无线的通讯接口142,并被布置用于与控制装置104(图1)和/或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譬如操作人员122、124和128(图1)---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装置(未图示)进行交互数据通信。
运输装置的控制子系统140利用系统电源、紧急备用电源和/或发电机来操控优选为液压、电动或任何其他适当类型的绞盘/制动系统144以及堆叠的平台展开系统。优选地,绞盘/制动系统144包括常规的液压泵和储液器组件、常规的液压冷却组件、常规的液压齿轮电机组件和常规的液压控制阀(未图示),上述装置给与其相联结的常规液压绞盘以及紧急液压制动系统提供动力和制动。优选地,绞盘/制动系统144在运输装置100下行的时候提供制动,并在运输装置100上行的时候提供提升动力。
可以理解,在缺乏电力时,绞盘/制动系统144利用重力而可操作地使运输装置100的平台106下降至撤离层位108(图1)。
优选地,四根缆索150、152、154和156缠绕在绞盘/制动系统144上并延伸至位于运输装置顶部框架158上的四个相互间隔开的位置。优选地,每一根缆索150、152、154和156与一对滑轮相接合,所述滑轮在此分别用附图标记160、162、164和166来表示并支承在可枢转安装的展开框架168上。展开框架168可枢转地安装以便绕着由静止支承机架172所限定的轴线170和171而发生旋转。展开框架168的选择性枢转状态优选由一对液压活塞174来提供。
参看平台展开系统,安装到运输装置顶部框架158上的是堆叠平台的选择性释放组件(未图示),该释放组件优选包括无线控制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无线控制通信装置192,其通过引证而结合于本申请中),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主要对堆叠平台的选择性释放电机/制动组件(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电机/制动组件194)的操作进行控制,所述释放电机/制动组件对端部安装有滑轮198的旋转轴(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旋转轴196)进行操作。优选地,缆索200缠绕到滑轮198上。这些缆索与最下部的平台106相联接,以致平台106的展开由所述电机/制动组件进行控制。
图2A显示了通过缆索200牢固保持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158之下的多个堆叠平台106。每一个堆叠的平台106优选包括一对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图2A中未图示),该骑辊组件适于以竖向可滑动及可操作的方式与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竖向导轨或导向件---譬如竖向导向件137---相接合。每一个堆叠的平台106包括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图2A中未图示),这一点将在以下更具体地描述。
现在参看图2B,其示出图2A中的机械装置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158和堆叠平台106发生侧向和向下竖向移动之后的情形,该移动由活塞174最大程度地缩回至图2B所示的状态、由此导致展开框架168绕着轴线170和171发生旋转而产生,其中展开框架168上的定位销202处于静止机架172的插口203中。
此外,图2B示出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204与竖向导向件137之间的初始接合情形,该接合主要由绞盘/制动系统144放出缆索150、152、154和156,由此导致平台106连同运输装置顶部框架158一起下降而产生。可以发现,组件204优选包括至少三个辊206,其安装在基本呈圆周的支承件208上。优选地,安装在展开框架168上的导杆210对平台106进行引导,由此确保组件204与竖向导向件137之间的恰当接合。
现在参看图2C,其示出图2B的机械装置在平台106由于缆索200从滑轮198解开而相对于运输装置顶部框架158下降之后的情形。可以发现,外围封闭元件134以类似于手风琴的方式开始展开。
此外可以发现,可折叠的支承元件220和222对运输装置顶部框架158与位于其下的平台106进行互连,类似的支承元件将各个堆叠平台106彼此互连并对平台的重量及施加于其上的装载重量进行支承。当平台106处于图2A和2B所示的堆叠状态时,可折叠的支承元件220和222也处于折叠状态;而当平台106完全展开而处于其所预期的相互间隔开的状态时,上述支承元件得以展开和拉伸并在竖向邻接的平台106之间界定出空间。
现在参看图2D,其示出运输装置100的最上部平台106已经完全展开且其外围封闭元件134已经完全拉伸,并且其余的平台106及外围封闭元件134处于仍未完全展开的堆叠状态。可以发现,外围封闭元件134包括撤离通口230并具有与其相联结的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该桥路优选处于竖直的状态。可以理解,外围封闭元件134通过其结构锁定装置而维持在其打开状态。
图2E示出所有的平台106已经完全展开、且各个平台106的外围封闭元件134已经完全拉伸时的运输装置100。通常,各个平台106的展开及其外围封闭元件的拉伸从运输装置的顶部至底部循序进行。可以发现,各个外围封闭元件134包括撤离通口230并具有与其相联结的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可以理解,各个平台106的外围封闭元件134通过其结构锁定装置而维持在其打开状态。
图2F显示了完全展开的平台100优选通过绞盘/制动系统144的作用而相对于建筑物102下降至所需的竖向位置,以致各个平台106与图中用附图标记236所表示的建筑物不同楼层适当对准的情形。可以理解,在此阶段不再使用缆索200。
现在参看图2G,其示出平台106被展开成与建筑物楼层236处于适当的竖向对准,以致疏散桥路232被定位在紧急疏散门238的对面的情形。获得授权的人员---譬如疏散队长---通常可以使用疏散应急钥匙240来打开紧急疏散门238。图2H显示了疏散队长对疏散桥路232进行定位的情形,而图2I显示了人员从建筑物楼层236进到位于外围封闭元件134内的平台106上的疏散情形。可以理解,从多个建筑物楼层至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100的多个平台106的疏散可以同时进行。
现在参看图2J,其显示了疏散队长折起疏散桥路232的情形。可以理解,疏散队长接着可以将疏散桥路固定于外围封闭元件134由此用作安全门。图2K示出一种备选的结构,其中通常包括活板门242和阶梯244的通道使得人们能够在运输装置100的平台106之间移动。
图2L示出装载后的运输装置从其装载位置朝着出口位置的下降情形。
现在参看图2M,其示出最下部的平台106已经降落至撤离层位108而与横向延伸、倾斜并由此通过重力进行操作的移动轨道250相接合的情形。图2N示出当最下部的平台通过滚轮252沿着移动轨道250滑动而与竖向导向件137脱离接合并离开竖向导向件137时,次最下部的平台106下降至撤离层位108的情形,此时可折叠支承元件220和222发生枢转以适应上述横向移动。可以理解,替代性地,移动轨道可以不倾斜,于是最下部平台106沿着移动轨道250的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平台106上安装电机、让操作人员使用滑轮沿着轨道拖动平台、依靠上方平台106及其支承元件220和222的降落所施加的力、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
图2O显示了平台106的循序下降及伴随的横向移动,其中最下部的平台106停止在倾斜轨道250的末端处,所述末端的位置由止动装置254界定。图2P显示了优选在人员从平台106撤离之前,所有的平台106位于撤离层位108处的情形。优选地,在图2M-2P所示操作状态之间,所有的平台在少于2分钟的持续时间之内抵达撤离层位108。可以理解,当所有的平台106都完全停止时,备选地,系统操作人员可以将缆索200从滑轮198上移开。
之后,优选地,如图2Q所示,人员经由撤离通口230从所有平台106的撤离大致同时进行。应当注意,在平台106的下降期间,支承元件220和222有效阻挡了撤离通口230的打开由此防止所述通口230无意打开。
可以理解,如图2R和2S所示,运输装置100可以用于将营救人员或消防队员提升至建筑物102的选定楼层。
现在参看图3A-3E,其示出关于图1-2S中的结构的替换性操作模式。这里,在营救人员的控制之下,以附图标记300所表示的运输装置可操作地首先以叠置状态使平台下降至撤离层位,然后再使平台展开。
图3A显示了处于叠置状态的平台306从存放位置和类似于如图2A所示的状态开始下降的情形。图3B显示了平台306与撤离层位308处的倾斜轨道350相接合的情形。通常,平台306沿着轨道350的无意运动通过机械止动装置或以其他任何适当方式而得以制止。
图3C显示了平台306的展开情形,即在营救人员的控制下,对平台进行循序提升和展开。可以理解,在此阶段营救人员可以移开与平台306连接的缆索。图3D显示了最上部的平台306处于完全展开状态而次最上部的平台处于局部展开状态。可以理解,外围的封闭元件334通过其结构锁定装置而维持在其打开状态。
图3E显示了平台306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可以理解,各个平台306的外围封闭元件334通过其结构锁定装置而维持在其打开状态。在此阶段,营救人员可以进入到最下部的平台并可以爬到更高的平台;或者替换性地,平台306可以如图2N-2P所示地那样下降并沿着轨道350横向移动,由此允许营救人员进入到平台中,然后如图2R和2S所示地那样,使平台306携带着营救人员提升。
现在参看图4A-4H,其示出图1-2S中的系统的结构体的变化形式。在该变化形式中,建筑物包括有外墙缩进结构,而运输装置可操作地使平台下降至撤离层位。
图4A示出建筑物352,该建筑物配备有与图1-2S中的疏散系统大致相类似的疏散系统。建筑物352通常包括下部部分360和上部部分364,所述上部部分通过部分366而相对于下部部分缩进。可以理解,建筑物35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300。
如图4A所示,在建筑物352上提供有譬如导轨或缆索的支承元件结构368。导轨368沿着上部部分364的壁呈大致竖向,并在缩进部分366之上向外延伸由此跨接该缩进结构。所述导轨沿着下部部分360也呈大致竖向。在接近地面处,导轨368从建筑物352再次向外延伸,由此使得多个平台356能够下降至撤离层位。
图4B显示了利用导轨368的大致呈竖向的顶部部分作为支承件,使平台356沿着建筑物352的上部部分364下降的情形。如图4B所示,最下部的平台356下降至正好定位在外墙缩进结构362之上的位置。图4C显示了最下部的平台356与导轨368的水平部分相接合、同时仍然邻近建筑物352的上部部分364的情形,其中所述水平部分从建筑物352的上部部分364向外延伸。
图4D显示了最下部的平台356从导轨368垂下,以致连接最下部平台与次最下部平台356的可折叠支承元件380和382发生枢转,由此允许最下部平台356向外移动的情形。可以理解,在此阶段,最下部平台356的运动方向从大致竖向运动改变为大致水平运动。
图4E显示了最下部平台356在经过缩进部分366之后,于是被导轨368的大致呈竖向的底部部分支承的情形。如图4E所示,次最下部的平台356从导轨368垂下,并沿着导轨大致水平地展开。
图4F显示了利用导轨368的大致呈竖向的底部部分作为支承件,使平台356沿着建筑物352的下部部分360下降的情形。如图4F所示,最上部的平台356现在正好处在缩进部分366之下的位置。
图4G示出最下部的平台356从导轨368的底部部分垂下,以致其底部支承面邻近撤离层位的情形。在此位置,可折叠的支承元件380和382发生枢转,由此允许最下部平台356向外移动。
现在参看图4H,其示出所有的平台356从导轨368的底部部分垂下而处于撤离前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可折叠支承元件380和382发生枢转,由此适应上述横向移动。
现在参看图5,该图为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该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该系统优选包括多个可选择性下降、具有多个平台且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400,所述运输装置400各自布置用于与建筑物402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优选通过中央控制装置404、或者替代性地通过各自分配用于指定运输装置400的多个控制装置来提供的控制输出使运输装置400的多个平台406从多个楼层选择性下降至可以安全撤离人员的至少一个撤离层位408。
可以理解,指定的建筑物---譬如建筑物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400。在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多个运输装置400显示为处于不同的操作状态。例如,附图标记410所表示的运输装置显示为处于展开状态,而附图标记420所表示的运输装置显示为处于撤离状态。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装置404处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422、地面操作人员424、消防车426中的操作人员、以及经由因特网或应急网络之类的数据网进行通讯的远程操作人员428,来将手动控制输入提供给控制装置404或直接提供给运输装置400。
如图5所示,各个运输装置400优选包括多个平台406,所述平台406布置为支承于大致竖向的支承件上;对于图示的运输装置420,多个平台406被布置成大致并排的关系。在多个平台406的展开期间,对于图5所示的运输装置410,这些平台可以彼此独立地提升或下降,以致各个平台406与建筑物402的不同楼层相连通---所述不同楼层不需非得连续---以便进行疏散装载。
当所有的平台406位于撤离层位时,平台406布置成并排的关系,如附图标记430所表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平台406中的每一个优选包括底部支承面432和外围封闭元件434,譬如由织物、硬板或其组合构成的壁状元件,并优选为耐热、耐火和/或不透烟材料。优选地,外围封闭元件434的内部受到增压,由此尽可能地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入所述内部。增压优选通过电动风扇---譬如离心式鼓风机435---来提供,其优选与譬如活性碳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436相联结。
封闭元件434可以构造成保护栏或限制带而不是完整的壁。封闭元件434优选设计成可具有较低的气动阻力,由此减小作用于平台406上的风力。优选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与各个运输装置相配合,用于防止运输装置由于譬如风力的侧向力而变得不稳定。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竖向导向件437沿着建筑物402而设置在适当位置。
在提供有多个运输装置400的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404优选为可操作地单独控制各个运输装置400,以致不同运输装置的多个平台406可以同时定位为与建筑物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同时进行疏散装载。所述多个楼层可以相邻或不相邻。
运输装置还可以用于将譬如消防人员或其他营救人员的人员和/或装备,从撤离层位或其他的建筑物层位提升至建筑物的多个层位。
现在参看图6A、6B、6C、6D、6E、6F、6G、6H、6I、6J、6K、6L、6M、6N、6O和6P,所述图示出对图5中的疏散系统的典型操作。参看图6A,可以发现典型的运输装置400包括有固定装置,其优选安装到建筑物402的屋顶438上。该固定装置优选包括运输装置的控制子系统440,其具有有线和/或无线的通讯接口442,并被布置用于与控制装置404(图5)和/或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譬如操作人员422、424和428(图5)---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装置(未图示)进行交互数据通信。
运输装置的控制子系统440利用系统电源、紧急备用电源和/或发电机来操控优选为液压、电动或任何其他适当类型的绞盘/制动系统444以及堆叠的平台展开系统。优选地,绞盘/制动系统444包括常规的液压泵和储液器组件、常规的液压冷却组件、常规的液压齿轮电机组件和常规的液压控制阀(未图示),上述装置给与其相联结的常规液压绞盘以及紧急液压制动系统提供动力和制动。优选地,绞盘/制动系统444在运输装置400下行的时候提供制动,并在运输装置400上行的时候提供提动力。
可以理解,在缺乏电力时,绞盘/制动系统444利用重力而操作地使运输装置400的平台406下降至撤离层位408(图5)。
优选地,四根缆索450、452、454和456缠绕在绞盘/制动系统444上并延伸至位于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上的四个相互间隔开的位置。优选地,每一根缆索450、452、454和456与一对滑轮相接合,所述滑轮在此分别用附图标记460、462、464和466来表示并支承在可枢转安装的展开框架468上。展开框架468可枢转地安装以便绕着由静止支承机架472所限定的轴线470和471而发生旋转。展开框架468的选择性枢转状态优选由一对液压活塞474来提供。
参看平台展开系统,安装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上的是多个平台406。对于多个平台406中的每一个,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内提供有平台的选择性释放组件(未图示),该释放组件优选包括无线控制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无线控制通信装置192,其通过引证而结合于本申请中),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主要对平台的选择性释放电机/制动组件(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电机/制动组件194)的操作进行控制,所述释放电机/制动组件对端部安装有滑轮(未显示)的至少一个旋转轴(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旋转轴196)进行操作。优选地,各个平台406在其顶面与四根缠绕到所述滑轮上的缆索(图2A中未图示)连接。这些滑轮可操作地分别使各个平台下降。
图6A显示了通过缆索以并排布置方式保持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之下的多个平台406。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优选包括一对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如图6B所示),该骑辊组件适于以竖向可滑动及可操作的方式与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竖向导轨或导向件---譬如导轨或缆索之类的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竖向导向件437---相接合。各个平台406包括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图6A中未图示),这一点将在以下更具体地描述。
现在参看图6B,其示出图6A中的机械装置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和平台406发生侧向和向下竖向移动之后的情形,该移动由活塞474最大程度地缩回至图6B所示的状态、由此导致展开框架468绕着轴线470和471发生旋转而产生,其中展开框架468上的定位销502(图6A)处于静止机架472的插口503中。
此外,图6B示出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504与竖向导轨437之间的初始接合情形,该接合主要由绞盘/制动系统444放出缆索450、452、454和456、由此导致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下降而产生。可以发现,组件504优选包括至少三个辊506,其安装在基本呈圆周的支承件508上。优选地,安装在展开框架468上的导杆509对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进行引导,由此确保组件504与竖向导向件437之间的恰当接合。
现在参看图6C,其示出图6B的机械装置在平台406由于四组缆索510的解开而相对于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下降之后的情形,所述缆索将各个平台406附连到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
如图6C所示,平台406优选沿着建筑物402选择性下降至不同的高度,由此使得被疏散者能够从多个楼层进入平台内。对于各个不同平台406,平台406的选择性下降通过将缆索510选择性解开而得以实现。通常,至少一个平台406紧接地保持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458之下且并不通过缆索510从所述顶部框架458延伸。
可以理解,平台406和顶部框架458都可以下降至相同的疏散层位,由此使得多个平台406能够用作大容量的具备多个入口的单个营救单元。当多个平台以并排的布置方式下降以用作单个单元时,侧门512可以打开,由此使得被疏散者能够在不同平台之间移动。可以理解,平台406沿着建筑物402不同层位的分布取决于形势、并能够按照疏散需要而最优化,而且不同的平台406不需非得下降至邻近的楼层。
现在参看图6D,其示出运输装置400的平台406的初始下降情形。各个平台406的封闭元件434包括撤离通口530并具有与其相联结的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532,该桥路优选处于竖直的状态。
图6E示出当所有的平台406已经完全展开并抵达其目的层位时的运输装置400。如图6D所示,各个外围封闭元件434包括撤离通口530并具有与其相联结的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该桥路优选处于竖直的状态。
图6F显示了完全展开的平台406优选通过绞盘/制动系统444(图6E)的作用而相对于建筑物402下降至所需竖向位置,以致平台406与图中用附图标记536所表示的建筑物楼层适当对准的情形。
现在参看图6G,其示出平台406被展开成与建筑物楼层536处于适当的竖向对准,以致疏散桥路532被定位在紧急疏散门538的对面的情形。获得授权的人员---譬如疏散队长---通常可以使用疏散应急钥匙540来打开紧急疏散门538。图6H显示了疏散队长对疏散桥路532进行定位的情形,而图6I显示了人员从建筑物楼层536进到位于外围封闭元件434内的平台406上的疏散情形。可以理解,从多个建筑物楼层至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400的多个平台406的疏散可以同时进行。
现在参看图6J,其显示了疏散队长折起疏散桥路532的情形。可以理解,疏散队长接着可以将疏散桥路532固定于外围封闭元件534由此用作安全门。
图6K示出装载后的运输装置400从其装置位置朝着出口位置的下降情形。
现在参看图6L和6M,图6L示出一个或多个平台406下降至撤离层位408的情形,图6M示出其他的平台406下降至撤离层位408,以致优选地在人员从平台406撤离之前,所有的平台406均抵达撤离层位408。优选地,在图6L-6M所示操作状态之间,所有的平台在少于1分钟的持续时间之内抵达撤离层位408。之后,优选地,如图6N所示,人员经由撤离通口530从所有平台406的撤离大致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如图6O和6P所示,运输装置400也可以用于将营救人员或消防队员提升至建筑物402的选定楼层。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各个平台406朝向建筑物的面加设减震元件,由此减少平台406与建筑物402之间由于风力或其他外力所导致的接合碰撞。
现在参看图7,该图为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该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其优选包括多个可选择性下降、具有多个平台且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600,所述运输装置600各自布置用于与建筑物602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优选通过中央控制装置604、或者替代性地通过各自分配用于指定运输装置600的多个控制装置来提供的控制输出使运输装置600的多个平台606从多个楼层选择性下降至人员的撤离可以安全进行的至少一个撤离层位608。
可以理解,指定的建筑物---譬如建筑物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600。在图7所示实施方式中,多个运输装置600显示为处于不同的操作状态。例如,附图标记610所表示的运输装置显示为处于展开状态,而以附图标记620表示的运输装置显示为处于疏散撤离前的状态。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装置604处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622、地面操作人员624、消防车626中的操作人员、以及经由因特网或应急网络之类的数据网进行通讯的远程操作人员628,来将手动控制输入提供给控制装置604或直接提供给运输装置600。
如图7所示,各个运输装置600优选包括多个可堆叠的平台606,所述多个平台606布置为支承于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上;对于图7所示的运输装置600,多个平台606被布置成相互间隔的关系,且各自与建筑物602的不同楼层相连通以便进行疏散装载。在未使用时,如图8A特别清楚显示,多个平台606优选布置成相互叠置的关系。
在疏散人员从平台606撤离之后,平台606如图8N特别清楚所示地那样布置成大致呈圆形的并排关系。
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平台606中的每一个包括大致呈三角形的底部支承面632和外围封闭元件634,譬如由织物、硬板或其组合构成的壁状元件,并优选为耐热、耐火和/或不透烟材料。可以理解,平台606不需非得是三角形,替代性地,也可以使用任何其形状具有适当角度的平台。优选地,外围封闭元件634的内部受到增压,由此尽可能地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入所述内部。增压优选通过电动风扇---譬如离心式鼓风机635---来提供,其优选与譬如活性碳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636相联结。
封闭元件634可以构造成保护栏或限制带而不是完整的壁。封闭元件634优选设计成可具有较低的气动阻力,由此减小作用于平台606上的风力。优选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与各个运输装置相配合,用于防止运输装置由于譬如风力的侧向力而变得不稳定。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竖向导向件637---其可以是刚性导向件或者可以是缆索---沿着建筑物602而设置在适当位置。
在提供有多个运输装置600的图7中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604优选为可操作地单独控制各个运输装置600,以致不同运输装置的多个平台606可以同时定位为与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相连通以便同时进行疏散装载,所述多个楼层可以相邻或不相邻。
运输装置还可以用于将譬如消防人员或其他营救人员的人员和/或装备从撤离层位或其他的建筑物层位提升至建筑物的多个层位。
现在参看图8A、8B、8C、8D、8E、8F、8G、8H、8I、8J、8K、8L、8M、8N、8O、8P和8Q,所述图示出图7中的疏散系统的典型操作方式。参看图8A,可以发现典型的运输装置600包括有固定装置,其优选安装到建筑物602的屋顶638上。该固定装置优选包括运输装置的控制子系统640,其具有有线和/或无线的通讯接口642,并被布置用于与控制装置604(图7)和/或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譬如操作人员622、624和628(图7)---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装置(未图示)进行交互数据通信。
运输装置的控制子系统640利用系统电源、紧急备用电源和/或发电机来操控优选为液压、电动或任何其他适当类型的绞盘/制动系统644以及堆叠的平台展开系统(未图示)。优选地,绞盘/制动系统644包括常规的液压泵和储液器组件、常规的液压冷却组件、常规的液压齿轮电机组件和常规的液压控制阀(未图示),上述装置给与其相联结的常规液压绞盘以及紧急液压制动系统提供动力和制动。优选地,绞盘/制动系统644在运输装置600下行的时候提供制动,并在运输装置600上行的时候提供提升动力。
可以理解,在缺乏电力时,绞盘/制动系统644利用重力而可操作地使运输装置600的平台606下降至撤离层位608(图7)。
优选地,四根缆索650、652、654和656缠绕在绞盘/制动系统644上并延伸至位于运输装置顶部框架658上的四个相互间隔开的位置。优选地,每一根缆索650、652、654和656与一对滑轮相接合,所述滑轮在此分别用附图标记660、662、664和666来表示并支承在可枢转安装的展开框架668上。展开框架668可枢转地安装以便绕着静止支承机架672所限定的轴线670和671而发生旋转。展开框架668的选择性枢转状态优选由一对液压活塞674来提供。
参看平台展开系统,安装到运输装置顶部框架658上的是堆叠平台的选择性释放组件(未图示),该释放组件优选包括无线控制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无线控制通信装置192,其通过引证而结合于本申请中),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主要对堆叠平台的选择性释放电机/制动组件(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电机/制动组件194)的操作进行控制,所述释放电机/制动组件对端部安装有滑轮198的旋转轴(类似于PCT申请PCT/IL2003/00080986中的旋转轴196)进行操作。优选地,缆索700缠绕到滑轮698上。这些缆索与最下部的平台606相联接,以致平台606的展开由所述电机/制动组件进行控制。
图8A显示了通过缆索700牢固保持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658之下的多个堆叠平台606。每一个堆叠的平台606优选包括一对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图8A中未图示),该骑辊组件适于以竖向可滑动及可操作的方式与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竖向导轨或导向件---譬如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竖向导向件637---相接合。每一个堆叠的平台606包括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图8A中未图示),这一点将在以下更具体地描述。
现在参看图8B,其示出图8A中的机械装置在运输装置顶部框架658和堆叠平台606发生侧向和向下竖向移动之后的情形,该移动由活塞674最大程度地缩回至图8B所示的状态、由此导致展开框架668绕着轴线670和671发生旋转而产生,其中展开框架668上的定位销702处于静止机架672的插口703中。此外,图8B示出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704与竖向导向件637之间的初始接合情形,该接合主要由绞盘/制动系统644放出缆索650、652、654和656,由此导致平台606连同运输装置顶部框架658一起下降而产生。可以发现,组件704优选包括至少三个辊706,其安装在基本呈圆周的支承件上。优选地,安装在展开框架668上的导杆710对平台606进行引导,由此确保组件704与竖向导向件637之间的恰当接合。
现在参看图8C,其示出图8B的机械装置在平台606由于缆索700从滑轮698解开而相对于运输装置顶部框架658下降之后的情形。可以发现,外围封闭元件634以类似于手风琴的方式开始展开。
如图8C所示,还可以发现支承缆索722通过下一个堆叠的平台的顶部使运输装置顶部框架658与位于其下的平台606进行互连,而类似的支承缆索将各个堆叠平台606彼此互连并对平台的重量及施加于其上的装载重量进行支承。当平台606处于图8A和8B所示的堆叠状态时,不能看到支承缆索722;而当平台606完全展开而处于其所预期的相互间隔开的状态时,上述支承缆索得以拉伸并在竖向邻接的平台606之间界定出空间。
现在参看图8D,其示出运输装置600的最上部平台606已经完全展开且其外围封闭元件634已经完全拉伸,并且其余的平台606及外围封闭元件634处于仍未完全展开的堆叠状态。可以发现,外围封闭元件634包括撤离通口730并具有与其相联结的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732,该桥路优选处于竖直的状态。可以理解,外围封闭元件634通过其结构锁定装置而维持在其打开状态。
图8E示出所有的平台606已经完全展开、且各个平台606的外围封闭元件634已经完全拉伸时的运输装置600。通常,各个平台606的展开及其外围封闭元件的拉伸从运输装置的顶部至底部循序进行。可以发现,各个外围封闭元件634包括撤离通口730并具有与其相联结的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该桥路优选处于竖直的状态。可以理解,各个平台606的外围封闭元件634通过其结构锁定装置而维持在其打开状态。
图8F显示了完全展开的平台600优选通过绞盘/制动系统644的作用而相对于建筑物602下降至所需的竖向位置,以致各个平台606与图中用附图标记736所表示的建筑物不同楼层适当对准的情形。
现在参看图8G,其示出平台606被展开成与建筑物楼层736处于适当的竖向对准,以致疏散桥路732被定位在紧急疏散门738的对面的情形。获得授权的人员---譬如疏散队长---通常可以使用疏散应急钥匙740来打开紧急疏散门738。图8H显示了疏散队长对疏散桥路732进行定位的情形,而图8I显示了人员从建筑物楼层736进到位于外围封闭元件634内的平台606上的疏散情形。可以理解,从多个建筑物楼层至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600的多个平台606的疏散可以同时进行。
现在参看图8J,其显示了疏散队长折起疏散桥路732的情形。可以理解,疏散队长接着可以将疏散桥路732固定于外围封闭元件734由此用作安全门。
图8K示出装载后的运输装置从其装载位置朝着出口位置的下降情形。
现在参看图8L,其示出最下部的平台606已经降落至撤离层位608而与半圆形且倾斜并由此通过重力进行操作的移动轨道750相接合的情形。
图8M示出次最下部的平台606下降至出口层位608的情形,此时最下部的平台通过滚轮752沿着移动轨道750滑动,以致最下部平台606的一侧与左侧竖向导向件637脱离接合并从建筑物602向外延伸,从而导致最下部平台606相对于右侧竖向导向件637发生枢转移动。可以理解,最下部平台606沿着轨道750的运动足够迅速,由此可以给抵达轨道的随后的平台提供空隙。
可以理解,移动轨道750可以不倾斜,于是最下部平台606沿着移动轨道的运动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平台606上安装电机、让操作人员使用滑轮沿着轨道拖动平台、或任何其他适当方式。
此外可以理解,滚轮752形成为具有轻微凹槽,以致所述滚轮752能够保持在轨道750上而不会无意地在轨道上进行侧向移动。
图8N显示了平台606的循序下降及伴随的枢转移动,其中最下部的平台606停止在倾斜轨道750的末端处,所述末端的位置由止动装置754界定。如图8N所示,平台606在建筑物602的基部附近布置成半圆形。图8O显示了处于撤离层位608的所有平台606。如图8O所示,人员经由撤离通口730从所有平台606的撤离大致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如图8P和8Q所示,运输装置600可以用于将营救人员或消防队员提升至建筑物602的选定楼层。
现在参看图9,该图为配备有疏散系统的建筑物的简化示意图,该疏散系统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构造和操作。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其优选包括可选择性下降、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900,所述运输装置900布置用于与建筑物902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优选通过中央控制装置904、或者替代性地通过各自分配用于指定运输装置900的多个控制装置来提供的控制输出使运输装置900的平台906选择性下降至人员的撤离可以安全进行的至少一个撤离层位908。可以理解,指定的建筑物---譬如建筑物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运输装置900。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装置904处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922、地面操作人员924、消防车926中的操作人员、以及经由因特网或应急网络之类的数据网进行通讯的远程操作人员928,来将手动控制输入提供给控制装置904或直接提供给运输装置900。
如图9所示,平台906布置为支承于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上。优选地,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平台相比,平台906相对较大,并且优选地,具有多个进入和撤离通口,这一点将在以下进行描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平台906大致与建筑物902的形状相适配---譬如与具有大致矩形横截面的建筑物拐角相适配,但不需非得如此。
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平台906优选包括底部支承面932和外围封闭元件934,譬如由织物、硬板或其组合构成的壁状元件,并优选为耐热、耐火和/或不透烟材料。封闭元件934可以构造成保护栏或限制带而不是完整的壁。优选地,外围封闭元件934的内部受到增压,由此尽可能地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入所述内部。增压优选通过电动风扇---譬如离心式鼓风机935---来提供,其优选与譬如活性碳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936相联结。
封闭元件934优选设计成可具有较低的气动阻力,由此减小作用于平台906上的风力。优选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与各个运输装置相配合,用于防止运输装置由于譬如风力的侧向力而变得不稳定。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竖向导向件937沿着建筑物902而设置在适当位置。
当提供有多个运输装置900时,控制装置904优选为可操作地单独控制各个运输装置900,以致不同运输装置的多个平台906可以同时定位为与建筑物的一个或多个楼层相连通以便同时进行疏散装载。所述楼层可以相邻或不相邻。
运输装置还可以用于将譬如消防人员或其他营救人员的人员和/或装备从撤离层位或其他的建筑物层位提升至建筑物的一个或多个层位。
现在参看图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和10K,所述图示出图9中的疏散系统的典型操作。参看图10A,可以发现典型的运输装置900包括有固定装置,其优选安装到建筑物902的屋顶938上。该固定装置优选包括与运输装置控制子系统140(图2A-2E)相类似的运输装置控制子系统(未图示),其具有有线和/或无线的通讯接口(未图示),并被布置用于与控制装置904(图9)和/或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譬如操作人员922、924和928(图9)---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装置(未图示)进行交互数据通信。
上述运输装置控制子系统利用系统电源、紧急备用电源和/或发电机来操控绞盘/制动系统(未图示),该绞盘/制动系统与绞盘/制动系统144(图2A-2E)相类似并优选为液压、电动或任何其他适当类型。优选地,上述绞盘/制动系统包括常规的液压泵和储液器组件、常规的液压冷却组件、常规的液压齿轮电机组件和常规的液压控制阀(未显示),上述装置给与其相联结的常规液压绞盘以及紧急液压制动系统提供动力和制动。优选地,上述绞盘/制动系统在运输装置900下行的时候提供制动,并在运输装置900上行的时候提供提升动力。
可以理解,在缺乏电力时,上述绞盘/制动系统利用重力进行而可操作地使运输装置900的平台906下降至撤离层位908(图9)。
优选地,四根缆索950、952、954和956缠绕在上述绞盘/制动系统上并延伸至位于平台906上的四个相互间隔开的位置。优选地,每一个缆索950、952、954和956与一对滑轮相接合,所述滑轮在此分别用附图标记960、962、964和966来表示并支承在可枢转安装的展开框架968上。展开框架968可枢转地安装以便绕着静止支承机架970---与静止支承机架172相类似(图2A-2E)---所限定的轴线而发生旋转。展开框架968的选择性枢转状态优选由一对液压活塞(未图示)来提供。展开框架968上安装有定位销(未图示),该定位销布置成处于相应的插口974中。
图10A显示了平台906,其优选包括一对或多对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图10A中未图示),该骑辊组件适于以竖向可滑动及可操作的方式与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竖向导轨或导向件---譬如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竖向导向件937---相接合。平台906优选包括多个可选择性定位的疏散桥路(图10A中未图示),这一点将在以下更具体地描述。
现在参看图10B,其示出图10A中的机械装置在平台906发生侧向和向下竖向移动之后的情形,该移动由展开框架968旋转至图10B所示的状态而产生,其中展开框架968上的定位销处于插口974(图10A)中。此外,图10B示出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导向骑辊组件1004与竖向导向件937之间的初始接合情形,该接合主要由绞盘/制动系统放出缆索950、952、954和956,由此导致平台906的下降而产生。可以发现,组件1004优选包括至少三个辊1006,其安装在基本呈圆周的支承件1008上。优选地,安装在展开框架968上的导杆(未图示)对平台906进行引导,由此确保组件1004与竖向导向件937之间的恰当接合。
现在参看图10C,其示出图10B的机械装置在平台906由于缆索950、952、954和956通过绞盘/制动系统而进一步解开而发生下降之后的情形。
现在参看10D,其显示了平台906相对于建筑物902下降至所需竖向位置,并与图中用附图标记1030所表示的建筑物楼层适当对准的情形。
现在参看图10E,其示出平台906被展开成与建筑物楼层1030处于适当的竖向对准,并与预设在建筑物楼层1030上的多个紧急出口相对准的情形。获得授权的人员---譬如疏散队长---通常可以使用疏散应急钥匙1040来打开紧急疏散门1038。
图10F显示了疏散队长对疏散桥路1032进行定位的情形,而图10G显示了人员从建筑物楼层1030进到位于外围封闭元件934内的平台906上的疏散情形。可以理解,从多个建筑物楼层至多个运输装置900的平台906的疏散可以同时进行。
现在参看图10H,其显示了疏散队长折起疏散桥路1032的情形。可以理解,疏散队长接着可以将疏散桥路1032固定于外围封闭元件934由此用作安全门。
图10I示出优选在人员从平台906撤离之前,所述平台906位于撤离层位908处的情形。之后,优选地,如图10J所示,人员经由多个撤离通口1050从平台906的撤离大致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如图10K所示,运输装置900可以用于将营救人员或消防队员提升至建筑物902的选定楼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具体显示和描述的内容。与此相反,本发明的范围既包括上述特征的组合及子组合,也包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上述描述部分并结合附图所想到的且不属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特征的变化及修改形式。

Claims (73)

1.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其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
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其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所述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所述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以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并且能够以撤离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沿竖向对所述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所述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地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
2.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其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
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其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所述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所述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以第一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并且能够以第二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单一楼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还能够以撤离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沿竖向对所述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所述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地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还能够以第一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并且能够以第二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并非全部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平台构造和操作为当所述多个平台以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定位时,允许人员在所述多个平台之间横向移动。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平台。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能够相互枢转的平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能够相互枢转的平台能够绕着竖向轴线相互枢转。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能够相互枢转的平台能够绕着水平轴线相互枢转。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并排布置且能够相互竖向移动的平台。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在未使用时,所述多个平台布置成处于相互叠置的关系。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缆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刚性支承元件。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平台各自包括底部支承面和外围封闭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外围封闭元件包括耐热材料、耐火材料和不透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
1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运输装置;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能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装载。
1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同时将所述多个平台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
2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还能够地将人员从所述撤离位置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
2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上。
2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在缺乏电力时,所述控制装置能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2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平台中的每一个平台包括能够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的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
2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平台中的每一个平台包括撤离通口,所述撤离通口能仅在撤离操作模式下打开。
2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平台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不相邻的多个楼层处。
26.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多个通口,所述通口面向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并且设置成允许通过位于所述建筑物指定楼层上的多个紧急出口同时进入到所述平台中;以及
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27.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具有建筑物横截面的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横截面的非直线部分相适配的非矩形构形;以及
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28.如权利要求26和27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和外围封闭元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外围封闭元件包括耐热材料、耐火材料和不透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0.如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
31.如权利要求26-30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运输装置;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每一个的所述平台能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不同楼层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装载。
32.如权利要求26-31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还能够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
33.如权利要求26-32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运输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上。
34.如权利要求26-33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在缺乏电力时,所述控制装置能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35.如权利要求26-34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平台包括能够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的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
36.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具有至少一个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的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平台;
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能够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所述稳定元件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
37.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疏散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外围封闭体以及能够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的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以及
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38.如权利要求36和37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平台包括多个平台,所述至少一个楼层包括多个楼层,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以进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
39.如权利要求36-38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平台。
40.如权利要求36-39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能够相互枢转的平台。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能够相互枢转的平台能够绕着水平轴线相互枢转。
42.如权利要求38-41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在未使用时,所述多个平台布置成处于相互叠置的关系。
43.如权利要求36-42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缆索。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大致竖向的支承件包括刚性支承元件。
46.如权利要求36或其任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和外围封闭元件。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外围封闭元件包括耐热材料、耐火材料和不透烟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48.如权利要求36-47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运输装置;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能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装载。
49.如权利要求37或其任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够同时将所述多个平台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
50.如权利要求38-49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还能够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至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
51.如权利要求37或其任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所述的疏散系统,其中,在缺乏电力时,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能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52.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
在进入操作模式下和撤离前操作模式下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所述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在进入操作模式下,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而在撤离前操作模式下,沿竖向对所述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所述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地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
53.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多个平台并且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
在第一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和第二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从所述多个楼层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在第一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中的不同楼层处,而在第二选择性进入操作模式下,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在所述建筑物的单一楼层上。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在撤离前操作模式下,沿竖向对所述多个平台相互进行重新定位,由此使所述多个平台以至少部分地彼此并排的方式布置在撤离位置处。
55.如权利要求53和54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下,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在第二选择性下降操作模式下,使所述多个平台以并非全部大致彼此并排的方式下降。
56.如权利要求52-55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
57.如权利要求52-56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其中,所述提供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其中,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能够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装载。
58.如权利要求52-57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
59.如权利要求52和54-58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将人员从所述撤离位置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
60.如权利要求52-59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多个平台中的每一个平台的空气进行增压和过滤,以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多个平台的每一个平台中。
61.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多个面向所述建筑物的外表面的通口以便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
允许通过位于所述建筑物的指定楼层上的多个紧急出口并且经由所述多个通口而同时进到所述平台中;以及
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62.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具有与所述建筑物的横截面的非直线部分相适配的非矩形构形;以及
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在所述建筑物的所述横截面的所述非直线部分处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以及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63.如权利要求61和62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与所述运输装置相配合,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
64.如权利要求61-63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其中,所述提供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以将不同运输装置的平台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不同楼层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装载。
65.如权利要求61-64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到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
66.如权利要求61-65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在缺乏电力时,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67.如权利要求61-66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平台的空气进行增压和过滤,以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到所述平台中。
68.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成用于与具有至少一个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的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
提供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以克服侧向力来稳定所述运输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以及
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稳定元件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其中所述稳定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建筑物外墙缩进结构处的非竖向部分。
69.一种用于将人员从建筑物紧急疏散的疏散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大致竖向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平台并且设置成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的至少一个楼层选择性相连通,所述平台包括底部支承面、外围封闭元件以及封闭体增压器及相连的空气过滤器;
操作所述封闭体增压器,以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平台内;以及
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使人员下降至能够安全撤离人员的层位。
70.如权利要求68和69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其中,所述提供至少一个运输装置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运输装置,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单独控制所述多个运输装置中的各个运输装置,以将不同运输装置的所述平台中的多个平台同时定位成与所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的不同楼层组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装载。
71.如权利要求68-70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平台同时定位成与多个撤离位置相连通,以便同时疏散。
72.如权利要求68-71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操作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以将人员从撤离层位提升至所述建筑物的所述多个楼层。
73.如权利要求68-72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散方法,还包括在缺乏电力时,选择性地使所述至少一个运输装置下降至撤离层位。
CNA2005800501451A 2005-04-21 2005-04-21 疏散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11985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L2005/000433 WO2006111947A1 (en) 2005-04-21 2005-04-21 Evac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8538A true CN101198538A (zh) 2008-06-11

Family

ID=3711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501451A Pending CN101198538A (zh) 2005-04-21 2005-04-21 疏散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51941B2 (zh)
EP (1) EP1879826A1 (zh)
CN (1) CN101198538A (zh)
BR (1) BRPI0520216A2 (zh)
WO (1) WO20061119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984A (zh) * 2014-11-21 2017-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7261347A (zh) * 2016-07-04 2017-10-20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及灭火系统
CN111119328A (zh) * 2019-11-27 2020-05-08 博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建筑上的逃生通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4551A (zh) * 2002-10-08 2006-05-17 逃逸救生系统有限公司 疏散系统和方法
WO2008120199A2 (en) * 2007-03-30 2008-10-09 Life Saving Ltd. System of evacuating occupants from a high-rise building
US20100018722A1 (en) * 2008-07-23 2010-01-28 Northrop Grumman Shipbuilding, Inc. Overhead servicing of machines
US8447433B2 (en) 2009-09-21 2013-05-21 The Peele Company Ltd. Elevator door wireless controller
NL2004871C2 (nl) * 2010-06-10 2011-12-13 Special Blade Service B V Hoogwerker voor windturbines.
CN102923550B (zh) * 2012-10-24 2015-02-18 邵宏 私家用窗式交直流两用升降箱
US8695759B1 (en) * 2013-03-15 2014-04-15 Ralph L. Michae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fely lowering user from structure with track-actuated hydraulic brakes
US9108071B2 (en) * 2013-03-27 2015-08-18 Jose CONDE, JR. Deployable fire escape with multiple alternating ramps
SE540258C2 (en) * 2015-03-16 2018-05-15 Arbraa Hissystem Ab A building access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 building with such a building access system
RU2579376C1 (ru) * 2015-04-03 2016-04-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Единая фасадная компания" Подъемно-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фасадов зданий
WO2016174301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Kone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for evacuating people from a building
US20160176679A1 (en) * 2016-02-16 2016-06-23 Shahin Kassai Mechanical emergency entrance and exit apparatus
TWI620705B (zh) * 2017-05-02 2018-04-11 He cheng yu 升降式樓梯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0356A (en) 1969-12-18 1972-03-21 Rchard L Brown Hydraulically-actuatable elevator system
US3954185A (en) 1971-11-15 1976-05-04 American Chain & Cable Company, Inc. Hydraulic motor system
GB1434366A (en) 1972-05-12 1976-05-05 Secr Defence Fire escape
US3945469A (en) 1974-01-04 1976-03-23 Dorcich Roy L Escape elevator
US4018306A (en) 1974-05-13 1977-04-19 Lyons Merlyn E Emergency building access apparatus
GB1530124A (en) 1974-11-18 1978-10-25 Reed R Staging for ship hulls and the like
US4037685A (en) 1975-09-18 1977-07-26 Anthony Talucci Building evacuation system
US4042066A (en) 1975-12-31 1977-08-16 Noone Martin J Portable emergency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elevator
SE404789B (sv) 1977-03-25 1978-10-30 Anderson Leif Hissanordning, foretredesvis fasadhiss
US4168748A (en) 1978-04-13 1979-09-25 Batte Christopher L Fire control and evacuation system
US4424884A (en) 1980-11-24 1984-01-10 Smith Jr Charles P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US4355699A (en) * 1980-11-24 1982-10-26 Smith Jr Charles P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US4406351A (en) 1981-02-13 1983-09-27 Littlejohn Charles E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use in multistoried buildings
GB2099789A (en) 1981-06-05 1982-12-15 Edwards Dean Johnny Elevating platform for use in the event of a fire
US4469198A (en) 1982-04-16 1984-09-04 Crump Robert F Outside rescue elevator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s
GB2151290B (en) 1983-11-11 1987-12-09 Henry Reed Collapsible scaffolding
IT1172984B (it) 1984-01-09 1987-06-18 Augusto Novarini Struttura di cabina per incendi particolarmente per grattacieli
US4531611A (en) 1984-01-24 1985-07-30 Yoram Curiel Building evacu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4538704A (en) 1984-03-02 1985-09-03 Advanced Evacuation Systems Multiple-person evacu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650036A (en) 1985-05-09 1987-03-17 Masako Matsuda Emergency evacuation apparatus
US4664226A (en) 1985-08-14 1987-05-12 Michael Centanne Escape system
US4640384A (en) * 1986-04-07 1987-02-03 Alexander Kucher Emergency evacuation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s
US4828072A (en) * 1986-11-14 1989-05-09 Ho I Chung High rise building fire escape/fire fighting and building maintenance system
GB8814101D0 (en) 1988-06-14 1988-07-20 Napier G W Escape system
US4865155A (en) * 1988-07-21 1989-09-12 Pegasus International, Inc. High-ris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system
US4830141A (en) 1988-09-01 1989-05-16 Pegasus International, Inc. Deployable rail structure for high-rise building evacuation system
US4919228A (en) 1989-01-13 1990-04-24 Alexander Stefan Rescue system for tall buildings
US5127491A (en) 1991-02-05 1992-07-07 Just Buddy Hayaldree P Terra firma exterior-mount fire/rescue elevator
US5377778A (en) 1993-09-22 1995-01-03 Lan; Tung-Hai Emergency fire escape for multi-storied building
US5498011A (en) 1994-02-02 1996-03-12 American Safety Products, Inc. Lifeline retrieval device
US5392877A (en) 1994-03-07 1995-02-28 Shahin; Abdul A.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multistory buildings
US5497855A (en) 1994-09-15 1996-03-12 Moore; Chester G. Exterior fire fighting and evacuation system for high rise buildings
US5597987A (en) 1995-01-25 1997-01-28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Twin post, telescoping jack hydraulic elevator system
US5620058A (en) 1995-04-04 1997-04-15 Cerberus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c. Emergency evacuation system
US5660249A (en) * 1995-11-29 1997-08-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bs transferred horizontally between double deck elevators
IL122059A (en) * 1997-10-28 2003-02-12 Herstik Arie Rescue apparatus
US6318503B1 (en) 1999-09-22 2001-11-20 Jose L. Hernandez Exterior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use on a multi-storied building
US6467575B1 (en) * 2001-12-05 2002-10-22 Lian-Chen Chen Collapsible spiral-tube escape way
US20040118635A1 (en) * 2002-12-19 2004-06-24 Shin-Shing Sun Apparatus for evacuating people from a high building in emergency
US7395899B2 (en) 2003-01-27 2008-07-08 Exterior Elevator,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hing from outside an upper level of a tall structure
JP2005008414A (ja) * 2003-06-18 2005-01-13 Inventio Ag エレベーター設備、このエレベーター設備を操作する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設備を最新化する方法
US7191873B2 (en) * 2003-10-07 2007-03-20 Pavel V. Korchagin High-rise fire-fighting, rescue an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US7270217B1 (en) * 2006-05-01 2007-09-18 Marrell Haney Exterior fire resistant, passenger elevator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0984A (zh) * 2014-11-21 2017-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7000984B (zh) * 2014-11-21 2019-04-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7261347A (zh) * 2016-07-04 2017-10-20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及灭火系统
CN107261347B (zh) * 2016-07-04 2019-12-17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及灭火系统
CN111119328A (zh) * 2019-11-27 2020-05-08 博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建筑上的逃生通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79826A1 (en) 2008-01-23
US20080190704A1 (en) 2008-08-14
WO2006111947A1 (en) 2006-10-26
BRPI0520216A2 (pt) 2009-04-22
US8151941B2 (en) 2012-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8538A (zh) 疏散系统及方法
EP160858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hing from outside an upper level of a tall structure
CN1774551A (zh) 疏散系统和方法
US11731857B2 (en) Movable machine room,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elevator
CN105464484B (zh) 锁装置、升降装置、直降逃生系统、管道及车辆
US20070137928A1 (en) Multistory building fast escape and rescue device using a body that slides through a pressurized tube
CN105536162B (zh) 缓降式老年人火灾救生管道
CN101022983A (zh) 从高层建筑上层部分的外面到达的方法和设备
KR102264809B1 (ko) 발코니 방식 건물 대피 구조물
US715620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vacuating persons, for example from a multi-storey building on fire
CN216855538U (zh) 一种中高空消防救援装置及设备
JP5169808B2 (ja) 乾式ガスホルダの昇降装置
KR20080003906A (ko) 대피 시스템 및 대피 방법
CN113663237A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逃生系统及方法
RU207931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пожарно-спасательных работ
KR102374667B1 (ko) 링크형 무동력 비상탈출장치
CN106049662A (zh) 高层建筑楼顶吊桥逃生装置
CN116605740B (zh) 一种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
RU227123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аварийной эвакуации с высот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варианты)
CN1257822A (zh) 电梯车厢和维护梯两用的电梯系统
CN101584913A (zh) 折叠式集体救生循环缓降装置
RU2503561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высотных зданий
CN114344743A (zh) 一种中高空消防救援装置、设备及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4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1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4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