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1123A -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1123A
CN101191123A CNA2006101549577A CN200610154957A CN101191123A CN 101191123 A CN101191123 A CN 101191123A CN A2006101549577 A CNA2006101549577 A CN A2006101549577A CN 200610154957 A CN200610154957 A CN 200610154957A CN 101191123 A CN101191123 A CN 101191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application
rat
pain
d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49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丽霞
王泽时
严继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Priority to CNA2006101549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91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1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1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创建大鼠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应用Walker-256癌细胞株已成功创建大鼠骨肿瘤痛模型。该肿瘤痛模型的建立,将为肿瘤痛相关课题的研究,尤其是筛选抗肿瘤痛中药及其复方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并且该细胞株来源于大鼠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因而应用该瘤细胞创建骨肿瘤痛模型可视为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肿瘤痛模型的制作,特别是应用Walker-256细胞株创建骨肿瘤痛模型。
(二)背景技术
骨癌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一种疼痛,约三分之一的晚期癌症病人都会发生骨转移。肿瘤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治疗骨癌痛有化疗、放疗、三阶梯疗法及二磷酸盐等多种手段,但由于存在疗效短暂和药品不良反应等问题,仍有相当一部分癌痛得不到理想控制。发展新疗法的关键在于对癌痛发病机制的正确认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动物模型,阻碍了对癌痛发生机制的认识及抗癌痛药物的研发。近几年来国外相继有了股骨、肱骨、跟骨和胫骨癌痛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报道,为认识人类骨癌痛的机制以及筛选治疗性药物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但在国内,由于受到造模用细胞株来源的限制,癌痛模型复制仍然成为相关课题的究的障碍。
国外报道成功建立的骨癌痛模型主要应用两种瘤细胞株,即NCTC2472纤维肉瘤细胞株和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株,然而,这两种细胞在国内很难获得,限制了癌痛模型的复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因此,如何应用国内易得的瘤株建立稳定癌痛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资料显示,具有较好的骨侵袭能力,但该细胞株来源于大鼠原发性乳腺癌组织,至今没有报道表明可利用Walker-256癌细胞株制作骨肿瘤痛模型。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国内骨肿瘤痛模型制作中受到的细胞株限制,提供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在的应用。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大鼠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所述的Walker-256细胞株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为:将动物麻醉后,后肢剪毛,皮肤消毒,将胫骨上段的皮肤切开小口以暴露胫骨,在胫骨上穿刺打孔至骨髓,再注射入2μL~5μL含4×103~4×106个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注射完毕后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缝合,在创口处滴撒抗感染药,继续饲养10~14天即建成骨肿瘤痛模型。
所述的动物优选为大鼠。所述的大鼠优选SD或Wistar雌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00~200克。
具体的,所述的大鼠经质量浓度3%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后肢剪毛,皮肤消毒,在胫骨上段将皮肤切开约1cm小口,小心暴露胫骨,先用5mL或10mL注射器针头穿刺打孔至骨髓,然后换用5μL或10μL微量注射器进入骨髓腔,缓慢注入4μL含4×104个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注射完毕后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缝合,在创口处滴撒少许庆大霉素注射液,继续饲养10~14天即建成骨肿瘤痛模型。
穿刺打孔时不可将对侧骨皮质穿透,且注射完癌细胞后应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止血,否则均会导致癌细胞在骨外生长,易致造模失败。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所述的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应于冰块上低温放置,0~6℃温度条件,每次抽取时要摇匀,在6小时内使用,推荐在2~3小时内用,否则会影响癌细胞的活力。
所述的Walker-256细胞株创建骨肿瘤痛模型在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熟练轻巧的动作也是保证造模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Walker-256癌细胞株已成功创建大鼠骨肿瘤痛模型。该肿瘤痛模型的创建,将为肿瘤痛相关课题的研究,尤其是筛选抗肿瘤痛中药及其复方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并且该细胞株来源于大鼠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因而应用该瘤细胞建立骨肿瘤痛模型可视为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模型组造模第7天的大鼠胫骨X线片;
图2为实施例1模型组造模第14天的大鼠胫骨X线片;
图3为实施例1模型组造模第21天的大鼠胫骨X线片;
图4为实施例1假手术组的大鼠胫骨X线片;
图5为实施例1模型组造模第7天的大鼠胫骨切片;
图6为实施例1模型组造模第14天的大鼠胫骨切片;
图7为实施例1模型组造模第21天的大鼠胫骨切片;
图8为实施例1假手术组的大鼠胫骨切片。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1.材料和方法:
瘤株:Walker-256大鼠腹水癌细胞株,由浙江医学科学院提供;
动物:SD雌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40-160克,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主要仪器:XZC-2B型自控温度热板仪(山东医学科学院生产),XZC-A型压力测痛仪(山东医学科学院生产),高频乳腺摄片机(意大利产);造模方法:
模型组:将大鼠经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腹部朝上,左侧后肢剪毛,皮肤消毒,在胫骨上段将皮肤切开约1cm小口,小心暴露胫骨,先用5ml注射器针头穿刺打孔,然后换用5μl微量注射器进入骨髓腔,缓慢注入4μL含4×104个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注射完毕后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缝合,在创口处滴撒少许庆大霉素注射液以防感染;
对照组:将大鼠左侧胫骨上段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操作同模型组。
2.指标测定:
2.1行为学:
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7、12、15、18、21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趾加压法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
热刺激:先将热板仪调节温度至52℃±0.1℃,然后将大鼠放置在热板上,待出现添后足时所需要的时间值(秒)即为该动物的痛阈值,每只大鼠测3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3次均值作为该动物的热刺激痛阈值,筛选基础痛阈在10秒-30秒的动物用于实验;
机械刺激:将大鼠左后足掌置于压力测痛仪压力针下,按动电动按钮,使压力摇杆旋动,随摇杆的旋动大鼠足掌压痛点压力逐渐增加,以缩足或嘶叫为痛反应,出现痛反应时的重量值(×10g)即为该动物的机械刺激痛阈值,每只大鼠测3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3次均值作为该动物的机械刺激痛阈值。
2.2放射学:
于造模后第7、14天分别随机抽取每组大鼠2~4只,第21天收集全部剩余大鼠双侧后肢,进行X线摄片,评估肿瘤诱发的骨破坏程度。放射学评分标准如下:
0分:正常的骨结构,无任何骨质破坏的征象;
1分:在胫骨近骺端注射部位附近,见小的放射性的骨质缺损病灶(数量少于3个);
2分:髓质骨缺损放射性病灶增多(大于3个);
3分:髓质骨缺失,同时皮质骨受侵;
4分:单面的骨皮质完全缺损;
5分:双面的骨皮质缺失,移位性骨折。
2.3组织学:
将X线摄片后的大鼠后肢进行修剪,留下胫骨及少许软组织,先用4%中性甲醛液固定1周,再在含10%甲酸的多聚甲醛固定液中脱钙1周,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标准。
3.结果
3.1行为学:
热刺激(见表1):与造模前的基础痛阈相比,模型组第12天开始,大鼠出现热刺激痛阈明显下降(P<0.01),以后逐渐降低,其中术后第18天和第21天痛阈与第12天比较均有差异显著(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痛阈与术前基础痛阈比较均无差异。提示,造模大鼠从第12天已出现热痛觉过敏,且呈渐进性加强趋势。
表1: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刺激痛阈的变化(x±s)(单位:秒)
  组别   基础痛阈   第7天   第12天   第15天   第18天   第21天
  模型组   16.9±2.5(n=20)   15.6±2.8(n=20)   14.2±2.2**(n=17)   13.6±3.1**(n=13)   12.6±2.7**▲(n=13)   11.8±2.9**▲(n=13)
  假手术组   16.7±2.7(n=15)   15.2±3.2(n=15)   14.4±2.4(n=13)   14.8±2.2(n=10)   15.1±2.6(n=10)   15.3±2.3(n=10)
与基础痛阈比较:**表示P<0.01,与第12天比较:▲表示P<0.05
机械刺激(见表2):与造模前的基础痛阈相比,模型组第12天开始,大鼠出现机械刺激痛阈明显下降(P<0.01),并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其中术后第21天痛阈较第12天进一步降低(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备时间点痛阈与术前基础痛阈比较均无差异。提示,造模大鼠从第12天已出现机械性痛觉过敏,且呈渐进性加强趋势。
表2: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s)(单位:10g)
  组别   基础痛阈   第7天   第12天   第15天   第18天   第21天
  模型组   24.6±2.4(n=20)   22.9±3.9(n=20)   20.6±3.3**(n=17)   20.5±3.1**(n=13)   20.0±3.4**(n=13)   17.8±3.1**▲(n=13)
  假手术组   24.9±2.7(n=15)   25.3±2.8(n=15)   26.3±2.5(n=13)   26.9±2.3(n=10)   25.6±2.5(n=10)   26.5±2.9(n=10)
与基础痛阈比较:**表示P<0.01,与第12天比较:▲表示P<0.053.2放射学:
大鼠胫骨X线片显示,模型组大鼠左侧胫骨随造模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且骨破坏的程度与造模时间成正相关。造模第7天的X线片仅见注射部位松质骨有小的放射性缺损病灶(见图1,评分为1,范围0~2);第14天,X线示松质骨放射性病灶增多,同时骨皮质有明显缺损病灶(见图2,评分为3,范围2~4);到第21天,骨破坏进一步加重,骨皮质完全缺失,病灶范围扩大,部分胫骨已出现病理性骨折(见图3,评分为4,范围3~5)。而假手术组胫骨X线片未显示明显的骨质破坏(见图4,评分为0)。
3.3组织学:
造模第7天的胫骨切片显示,骨髓腔内及骨小梁间见大量活跃的肿瘤细胞生长,骨小梁破坏较轻,骨皮质仍完整(见图5);造模第14天,骨髓腔内充满了肿瘤细胞,大部分呈活跃状态,骨小梁破坏加重,骨皮质受侵,变薄,局部可见新生编织骨形成(见图6);造模第21天,骨髓腔完全被肿瘤细胞所填充,中央大部分肿瘤细胞已退变坏死,而在骨髓腔的边缘部分,肿瘤细胞多呈活跃状态,肿瘤向外生长,骨小梁和骨皮质均完全被破坏(见图7)。而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大鼠胫骨切片显示,骨髓腔内见各种正常的骨髓细胞,未见其他骨结构的改变(见图8)。
实施例2:
1.材料和方法:
瘤株:Walker-256大鼠腹水癌细胞株,由浙江医学科学院提供;动物:SD雌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50-180克,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主要仪器:XZC-2B型自控温度热板仪(山东医学科学院生产),XZC-A型压力测痛仪(山东医学科学院生产),高频乳腺摄片机(意大利产);造模方法:
模型组:将大鼠经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腹部朝上,左侧后肢剪毛,皮肤消毒,在胫骨上段将皮肤切开约1cm小口,小心暴露胫骨,先用5ml注射器针头穿刺打孔,然后换用5μl微量注射器进入骨髓腔,缓慢注入4μL含4×103个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注射完毕后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缝合,在创口处滴撒少许庆大霉素注射液以防感染;
对照组:将大鼠左侧胫骨上段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操作同模型组。
2.指标测定:
2.1行为学:
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7、12、15、18、21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趾加压法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
热刺激:先将热板仪调节温度至52℃±0.1℃,然后将大鼠放置在热板上,待出现添后足时所需要的时间值(秒)即为该动物的痛阈值,每只大鼠测3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3次均值作为该动物的热刺激痛阈值,筛选基础痛阈在10秒-30秒的动物用于实验;
机械刺激:将大鼠左后足掌置于压力测痛仪压力针下,按动电动按钮,使压力摇杆旋动,随摇杆的旋动大鼠足掌压痛点压力逐渐增加,以缩足或嘶叫为痛反应,出现痛反应时的重量值(×10g)即为该动物的机械刺激痛阈值,每只大鼠测3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3次均值作为该动物的机械刺激痛阈值。
2.2放射学:
于造模后第14天随机抽取每组大鼠2只,第21天收集全部剩余大鼠双侧后肢,进行X线摄片,评估肿瘤诱发的骨破坏程度。放射学评分标准如下:0分:正常的骨结构,无任何骨质破坏的征象;
1分:在胫骨近骺端注射部位附近,见小的放射性的骨质缺损病灶(数量少于3个);
2分:髓质骨缺损放射性病灶增多(大于3个);
3分:髓质骨缺失,同时皮质骨受侵;
4分:单面的骨皮质完全缺损;
5分:双面的骨皮质缺失,移位性骨折。
2.3组织学:
将X线摄片后的大鼠后肢进行修剪,留下胫骨及少许软组织,先用4%中性甲醛液固定1周,再在含10%甲酸的多聚甲醛固定液中脱钙1周,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标准。
3.结果
3.1行为学:
热刺激(见表3:与造模前的基础痛阈相比,模型组第12天开始,大鼠出现热刺激痛阈明显下降(P<0.01),以后逐渐降低,其中术后第18天和第21天痛阈与第12天比较均有差异显著(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痛阈与术前基础痛阈比较均无差异。提示,造模大鼠从第12天已出现热痛觉过敏,且呈渐进性加强趋势。
表3: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刺激痛阈的变化(x±s)(单位:秒)
  组别   基础痛阈   第7天   第12天   第15天   第18天   第21天
  模型组   17.2±2.3(n=10)   16.5±2.6(n=10)   15.9±2.5(n=10)   15.1±2.9(n=8)   13.2±3.1**(n=8)   12.7±2.8**(n=8)
  假手术组   16.9±2.4(n=10)   15.7±2.9(n=10)   15.1±2.6(n=10)   14.6±2.4(n=8)   15.3±2.7(n=8)   16.1±2.5(n=8)
与基础痛阈比较:**表示P<0.01
机械刺激(见表4):与造模前的基础痛阈相比,模型组第12天开始,大鼠出现机械刺激痛阈明显下降(P<0.01),并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其中术后第21天痛阈较第12天进一步降低(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痛阈与术前基础痛阈比较均无差异。提示,造模大鼠从第12天已出现机械性痛觉过敏,且呈渐进性加强趋势。
表4: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s)(单位:10g)
  组别   基础痛阈   第7天   第12天   第15天   第18天   第21天
  模型组   24.7±2.9(n=10)   23.8±3.8(n=10)   23.2±3.2(n=10)   22.1±3.3(n=8)   20.8±3.4**(n=8)   20.1±3.2**(n=8)
  假手术组   25.1±2.8(n=10)   24.8±3.2(n=10)   23.9±2.7(n=10)   24.6±2.6(n=8)   25.2±2.5(n=8)   25.5±3.1(n=8)
与基础痛阈比较:**表示P<0.01
3.2放射学:
大鼠胫骨X线片显示,模型组大鼠左侧胫骨随造模时间的推移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造模第14天的X线片可见注射部位松质骨有小的放射性缺损病灶(评分为1,范围0~2);第21天,X线示松质骨放射性病灶明显增多,同时骨皮质有明显缺损病灶(评分为3,范围2~4)。而假手术组胫骨X线片未显示明显的骨质破坏(评分为0)。
3.3组织学:
造模第14天的胫骨切片显示,骨髓腔内及骨小梁间见活跃的肿瘤细胞生长,骨小梁破坏较轻,骨皮质完整;第21天,骨髓腔内充满了肿瘤细胞,骨小梁破坏加重,骨皮质受侵,变薄,局部可见新生编织骨形成。
实施例3:
1.材料和方法:
瘤株:Walker-256大鼠腹水癌细胞株,由浙江医学科学院提供;动物:SD雌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50-180克,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主要仪器:XZC-2B型自控温度热板仪(山东医学科学院生产),XZC-A型压力测痛仪(山东医学科学院生产),高频乳腺摄片机(意大利产);造模方法:
模型组:将大鼠经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腹部朝上,左侧后肢剪毛,皮肤消毒,在胫骨上段将皮肤切开约1cm小口,小心暴露胫骨,先用5ml注射器针头穿刺打孔,然后换用5μl微量注射器进入骨髓腔,缓慢注入4μL含4×106个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注射完毕后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缝合,在创口处滴撒少许庆大霉素注射液以防感染;
对照组:将大鼠左侧胫骨上段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操作同模型组。
2.指标测定:
2.1行为学:
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7、10、12、15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趾加压法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
热刺激:先将热板仪调节温度至52℃±0.1℃,然后将大鼠放置在热板上,待出现添后足时所需要的时间值(秒)即为该动物的痛阈值,每只大鼠测3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3次均值作为该动物的热刺激痛阈值,筛选基础痛阈在10秒-30秒的动物用于实验;
机械刺激:将大鼠左后足掌置于压力测痛仪压力针下,按动电动按钮,使压力摇杆旋动,随摇杆的旋动大鼠足掌压痛点压力逐渐增加,以缩足或嘶叫为痛反应,出现痛反应时的重量值(×10g)即为该动物的机械刺激痛阈值,每只大鼠测3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3次均值作为该动物的机械刺激痛阈值。
2.2放射学:
于造模后第10天随机抽取每组大鼠2只,第15天收集全部剩余大鼠双侧后肢,进行X线摄片,评估肿瘤诱发的骨破坏程度。放射学评分标准如下:
0分:正常的骨结构,无任何骨质破坏的征象;
1分:在胫骨近骺端注射部位附近,见小的放射性的骨质缺损病灶(数量少于3个);
2分:髓质骨缺损放射性病灶增多(大于3个);
3分:髓质骨缺失,同时皮质骨受侵;
4分:单面的骨皮质完全缺损;
5分:双面的骨皮质缺失,移位性骨折。
2.3组织学:
将X线摄片后的大鼠后肢进行修剪,留下胫骨及少许软组织,先用4%中性甲醛液固定1周,再在含10%甲酸的多聚甲醛固定液中脱钙1周,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标准。
3.结果
3.1行为学:
热刺激(见表5):与造模前的基础痛阈相比,模型组第10天开始,大鼠出现热刺激痛阈明显下降(P<0.01),并逐渐降低,其中术后第15天与第10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痛阈与术前基础痛阈比较均无差异。提示,造模大鼠从第10天已出现热痛觉过敏,且呈渐进性加强趋势。
表5: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刺激痛阈的变化(x±s)(单位:秒)
  组别   基础痛阈   第7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5天
  模型组   17.5±2.4(n=10)   15.9±2.6(n=10)   13.2±3.1**(n=10)   12.9±2.8**(n=8)   11.5±3.1**▲(n=8)
  假手术组   16.8±2.5(n=10)   16.1±2.8(n=10)   15.2±2.7(n=10)   14.8±2.5(n=8)   15.8±2.6(n=8)
与基础痛阈比较:**表示P<0.01,与第10天比较:▲表示P<0.05机械刺激(见表6):与造模前的基础痛阈相比,模型组第10天开始,大鼠出现机械刺激痛阈明显下降(P<0.01),并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其中术后第15天痛阈较第10天进一步降低(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痛阈与术前基础痛阈比较均无差异。提示,造模大鼠从第10天已出现机械性痛觉过敏,且呈渐进性加强趋势。
表6:两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s)(单位:10g)
  组别   基础痛阈   第7天   第10天   第15天   第18天
  模型组   24.9±2.8(n=10)   22.8±3.6(n=10)   20.2±3.3(n=10)   19.9±3.4(n=8)   18.7±3.4**▲(n=8)
  假手术组   25.3±2.9(n=10)   24.9±3.4(n=10)   23.7±2.8(n=10)   24.8±2.7(n=8)   25.6±2.6(n=8)
与基础痛阈比较:**表示P<0.01;与第10天比较:▲表示P<0.05
3.2放射学:
大鼠胫骨X线片显示,模型组大鼠左侧胫骨随造模时间的推移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造模第10天的X线片可见松质骨明显放射性病灶,同时骨皮质有轻微缺损病灶(评分为2,范围1~3)。造模第15天的X线片显示松质骨破坏严重,骨皮质有缺损病灶明显扩大(评分为3,范围2~4)。而假手术组胫骨X线片未显示明显的骨质破坏(评分为0)。
3.3组织学:
造模第10天的胫骨切片显示,骨髓腔内及骨小梁间见大量活跃的肿瘤细胞生长,骨小梁明显破坏,骨皮质较完整;第15天,骨髓腔内充满了肿瘤细胞,骨小梁破坏严重,骨皮质大范围受侵,变薄,局部可见新生编织骨形成。

Claims (8)

1.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Walker-256细胞株在建立大鼠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Walker-256细胞株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为将动物麻醉后,后肢剪毛,皮肤消毒,将胫骨上段的皮肤切开小口以暴露胫骨,在胫骨上穿刺打孔至骨髓,再注射入2μL~5μL含4×103~4×106个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注射完毕后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缝合,在创口处滴撒抗感染药,继续饲养10~14天即建成骨癌痛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为大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鼠为SD或Wistar雌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00~200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鼠经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后肢剪毛,皮肤消毒,在胫骨上段将皮肤切开约1cm小口,小心暴露胫骨,先用5ml或10mL注射器针头穿刺打孔至骨髓,然后换用5μl或10μl微量注射器进入骨髓腔,缓慢注入4μL含4×104个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注射完毕后迅速用骨蜡封住针孔,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缝合,在创口处滴撒庆大霉素注射液,继续饲养10~14天即建成骨肿瘤痛模型。
7.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W256癌细胞的生理盐水细胞悬液使用前摇匀,并在6小时内使用。
8.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Walker-256细胞株创建骨肿瘤痛模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NA2006101549577A 2006-12-01 2006-12-01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1191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549577A CN101191123A (zh) 2006-12-01 2006-12-01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549577A CN101191123A (zh) 2006-12-01 2006-12-01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1123A true CN101191123A (zh) 2008-06-04

Family

ID=39486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549577A Pending CN101191123A (zh) 2006-12-01 2006-12-01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9112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5523A (zh) * 2017-09-05 2019-03-05 上海新培晶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骨髓标本处理方法、脱钙液及用途
CN111019903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北京科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乳腺癌骨转移类器官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5523A (zh) * 2017-09-05 2019-03-05 上海新培晶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骨髓标本处理方法、脱钙液及用途
CN111019903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北京科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乳腺癌骨转移类器官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lasko Mechanisms of bone destru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keletal metastases
KATZMAN et al. Skeletal changes following irradiation of childhood tumors
Bennett Jr et al. Radiation therapy for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O'Sullivan et al. The local management of soft tissue sarcoma
Singh 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metastatic spinal disease: the role of minimally-invasive approaches
Hayashi et al. Palliative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for bone metastases fro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Xu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bone defect with allograft and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distal tibia osteosarcoma
CN101191123A (zh) Walker-256细胞株在创建骨肿瘤痛模型中的应用
CAMPOS Treatment of bone cysts by intracavity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acetate: a message to orthopedic surgeons.
CN105232451B (zh) 一种含有唑来膦酸的注射用组合物
Bentley Articular cartilage studies and osteoarthrosis.
Skołyszewski et al.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irradiation of medulloblastoma in adults
D’Andrea et al. Retroperitone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 mimicking a large retroperitoneal sacral schwannoma
Sonnino et al. Malignant lymphoma presenting in gluteal muscles: case report and brief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rk et al.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treated with autonomic nerve pharmacopuncture
Sharma Mucosal And Skin Reactions In Altered 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Oropharyngeal Carcinoma
Garcia et al. No dose response effect in shockwave therapy applied to bone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CN108452052A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栀乳硝黄散
CN103889402A (zh) 抗肿瘤复合物和相关的生产方法
RU2354383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перонеального синдрома
Merrick et al. Intraoperative interstitial hyperthermia in conjunction with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in a radiation‐resistant carcinoma of the abdomen: Report on the feasibility of a new technique
CN101780132B (zh)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Chang et al. Preliminary results of 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for primary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arinkovic TERIPARATID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ouR ExPERIEncEs
Rutz Mircoreviews First D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