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9680A - 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9680A
CN101179680A CNA2007101637977A CN200710163797A CN101179680A CN 101179680 A CN101179680 A CN 101179680A CN A2007101637977 A CNA2007101637977 A CN A2007101637977A CN 200710163797 A CN200710163797 A CN 200710163797A CN 101179680 A CN101179680 A CN 101179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
medium
exterior stor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37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6181C (zh
Inventor
关口智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79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9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61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618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08Magnetic discs
    • G11B2220/2516Hard dis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66DVDs belonging to the minus family, i.e. -R, -RW, -V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送数据的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该再现设备包括:再现单元,其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信息数据;管理单元,其通过将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多条信息数据分类成与用于存储从存储介质再现的信息数据的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对应的多个组,来管理所述多条信息数据;通信单元,其与将信息数据存储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的外部存储设备进行通信,并从所述外部存储设备接收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关的介质信息;搜索单元,其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介质信息,在所述多个组中搜索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对应的组;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将关于所述搜索单元所检测到的组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Description

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包含大容量HDD(硬盘驱动器:以下称之为硬盘)的摄像机已投放市场。通常使用内部硬盘作为临时视频数据的存储介质。有时将要长期保存的视频数据或要备份的视频数据从内部硬盘传送到如DVD(数字多功能光盘)等的外部存储介质。通常,内部硬盘的存储容量大于外部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
由于该原因,考虑到用作数据传送目的地的外部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必须选择和传送视频数据。这样可能增加了在将数据传送到外部存储介质时的工作量。
为了解决该问题,日本特开2004-320349号公报提出了一种确保硬盘内的正常存储区域(以下称之为硬盘区域)和虚拟盘存储区域(以下称之为虚拟盘区域)的技术。
根据日本特开2004-32034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当将存储在内部硬盘中的视频数据传送到外部存储介质时,可以设置与用作数据传送目的地的存储介质对应的虚拟盘区域。该虚拟盘区域可以减少在将数据传送到外部存储介质时的工作量。
然而,除了DVD之外,还可以使用如SD卡和蓝光盘等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作为用作数据传送目的地的外部存储介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根据与外部存储介质的关系,从各种类型的虚拟盘区域中选择适当的虚拟盘区域。这样可能引起在将数据传送给外部存储介质时更繁重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在将数据传送到外部存储介质时的工作量的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再现设备包括:再现单元,其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信息数据;管理单元,其通过将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多条信息数据分类成与用于存储从存储介质再现的信息数据的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对应的多个组,来管理所述多条信息数据;通信单元,其与将信息数据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中的外部存储设备进行通信,并从外部存储设备接收与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关的介质信息;搜索单元,其基于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介质信息,在所述多个组中搜索与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对应的组;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将关于搜索单元所检测到的组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数据传送系统包括:可拆卸的外部存储设备、上述再现设备、以及将所述外部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再现设备的通信介质。
本发明可以减少在将数据传送给外部存储介质时的工作量。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通过使用虚拟介质的便携式摄像机(videocamcorder)来捕获图像数据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通过便携式摄像机来检测DVD外部存储设备的连接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设置菜单窗口的表;
图5是示出包含在内部存储介质中的所有虚拟介质区域的图;
图6是示出虚拟介质选择窗口的图;
图7是示出虚拟介质选择窗口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通过便携式摄像机来检测卡读写器的连接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包含在内部存储介质中的所有虚拟介质区域的图;以及
图11是示出虚拟介质选择窗口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系统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系统1的结构的图。
为了长期保存或备份存储在内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数据传送系统1传送数据。数据传送系统1包括便携式摄像机(再现设备)A0、DVD外部存储设备(外部存储设备)B0和通信线缆(通信介质)C0。
便携式摄像机A0包含硬盘。
DVD外部存储设备B0具有外部类型,并通过通信线缆C0连接于便携式摄像机A0。DVD外部存储设备B0可以将从便携式摄像机A0所接收的信息(例如,视频数据)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D0中。而且,DVD外部存储设备B0可以再现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D0中的信息以将其提供给便携式摄像机A0。例如,外部存储介质D0是盘型高密度存储介质。外部存储介质D0的类型包括例如DVD-R、DVD-R-DL和DVD-RW。
通信线缆C0是用于将便携式摄像机A0连接到DVD外部存储设备B0的通信介质。例如,通信线缆C0是用于串行通信的USB(通用串行总线)线缆等的串行线缆。
将参考图1说明便携式摄像机A0的配置和操作。
便携式摄像机A0包括镜头A1、照相机控制器A2、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微型计算机(搜索单元和控制单元)A8、操作开关(选择单元和输入单元)A11以及文件控制器(再现单元、管理单元和存储单元)A9。便携式摄像机A0还包括内部存储介质A10、显示控制处理器(显示控制单元)A6、显示面板(显示单元)A7以及接口控制器(通信单元和输出单元)A3。
镜头A1对照相机控制器A2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图像。
照相机控制器A2将由镜头A1所形成的光学图像光电转换成电信号。照相机控制器A2控制镜头A1的操作。
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基于拍摄指令,在记录运动图像时将从照相机控制器A2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运动图像数据(内容)。
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基于拍摄指令,在拍摄静止图像时将从照相机控制器A2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静止图像数据(内容)。
操作开关A11是用于向微型计算机A8输入操作命令的输入接口。例如,操作开关A11包括用于接收拍摄请求以将所捕获的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介质A10中以及接收再现请求以从内部存储介质A10再现数据的各种开关。另外,例如,操作开关A11包括用于输入数据传送请求以将数据从内部存储介质A10传送到外部存储介质D0的菜单开关、以及其它开关。
微型计算机A8通过向便携式摄像机A0的各组件提供预定指令,来控制整个便携式摄像机A0。例如,在从操作开关A11接收到拍摄请求时,微型计算机A8基于该拍摄请求生成拍摄指令,并将该拍摄指令提供给照相机控制器A2、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和文件控制器A9。另外,例如,在从操作开关A11接收到再现请求时,微型计算机A8基于该再现请求生成再现指令,并将该再现指令提供给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和文件控制器A9。另外,例如,在从操作开关A11接收到数据传送请求时,微型计算机A8基于该数据传送请求生成数据传送指令,并将该数据传送指令提供给文件控制器A9和接口控制器A3。
内部存储介质A10是包含在便携式摄像机A0中的大容量存储介质。例如,内部存储介质A10为HDD。内部存储介质A10包括硬盘的存储区域(以下称之为硬盘区域)和多个虚拟介质的存储区域(以下称之为虚拟介质区域)。
文件控制器A9基于管理信息控制将信息写入内部存储介质A10和/或从内部存储介质A10读取信息。管理信息用来管理硬盘区域和虚拟介质区域。例如,管理信息包括硬盘区域的识别信息以及关于硬盘区域的存储容量的信息。例如,管理信息包括各虚拟介质区域的识别信息以及关于与各虚拟介质区域相对应的存储介质的类型、各虚拟介质区域的存储容量和各虚拟介质区域的可记录格式的信息。文件控制器A9还保持可设置的虚拟介质信息。后面将详细说明可设置的虚拟介质信息。
基于拍摄指令,文件控制器A9将由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生成的运动图像数据或由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生成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文件存储在内部存储介质A10中。
基于再现指令,文件控制器A9从内部存储介质A10读出运动图像数据,并将其提供给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例如,基于再现指令,文件控制器A9从内部存储介质A10读出静止图像数据,并将其提供给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
基于数据传送指令,文件控制器A9从内部存储介质A10读出运动图像数据,并将其提供给接口控制器A3。例如,基于数据传送指令,文件控制器A9从内部存储介质A10读出静止图像数据,并将其提供给接口控制器A3。
基于从微型计算机A8接收到的再现指令,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将从文件控制器A9所接收的运动图像数据转换成显示视频信号。基于从微型计算机A8接收到的再现指令,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将从文件控制器A9所接收的静止图像数据转换成显示视频信号。
显示控制处理器A6从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或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接收显示视频信号,并将与该视频信号相对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A7上。
当通过通信线缆C0将DVD外部存储设备B0连接到便携式摄像机A0时,接口控制器A3通过通信线缆C0向DVD外部存储设备B0发送检测信号,以检测外部存储介质D0。作为对于该检测指令的应答,接口控制器A3通过通信线缆C0从DVD外部存储设备B0接收介质信息。介质信息包括关于外部存储介质D0的类型、外部存储介质D0的存储容量和外部存储介质D0的可记录格式的信息。基于该介质信息,接口控制器A3检测到:已通过通信线缆C0与DVD外部存储设备B0相连接,并且数据可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D0中。
当数据可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D0中时,接口控制器A3基于从微型计算机A8所接收的数据传送指令,通过通信线缆C0将运动图像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提供给DVD外部存储设备B0。
将参考图1说明DVD外部存储设备B0的配置和操作。
DVD外部存储设备B0包括接口控制器B1、介质控制器B2和盘驱动器B3。
当DVD外部存储设备B0通过通信线缆C0连接到便携式摄像机A0时,接口控制器B1通过通信线缆C0从便携式摄像机A0接收检测指令,以检测外部存储介质D0。
介质控制器B2从接口控制器B1接收检测指令,并通过盘驱动器B3检测关于外部存储介质D0的介质信息。更具体地,盘驱动器B3判断外部存储介质D0的类型,并将表示该类型的信息作为介质信息输出到介质控制器B2。介质控制器B2将该介质信息传送到接口控制器B1。
接口控制器B1通过通信线缆C0将从介质控制器B2所接收到的介质信息发送到便携式摄像机A0。
盘驱动器B3具有允许安装/卸下存储介质D0的安装/卸下机构(未示出)。
盘驱动器B3是将各种数据写入所安装的外部存储介质D0和/或从所安装的外部存储介质D0读出各种数据的接口。
将参考图2说明通过使用虚拟介质的便携式摄像机A0的拍摄序列。图2是示出通过使用虚拟介质的便携式摄像机来捕获图像数据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用户向便携式摄像机A0的操作开关A11输入启动请求。微型计算机A8从操作开关A11接收该启动请求,并基于该启动请求启动便携式摄像机A0。微型计算机A8判断当前模式是否是拍摄模式。如果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当前模式是拍摄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02。如果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当前模式不是拍摄模式,则结束该处理。
在步骤S102中,微型计算机A8从文件控制器A9获取可设置的虚拟介质信息,并基于该可设置的虚拟介质信息生成设置菜单窗口数据(参见图4)。
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可能作为复制目的地(数据传送目的地)的存储介质类型,预先设置各自包括存储容量、图像数据的编码格式和数据结构的多个组。这些组将被称为虚拟介质。
可设置的虚拟介质信息包括与“介质”栏相对应的虚拟介质的类型、与“ 容量”栏相对应的虚拟介质的存储容量、以及与“编码格式”和“介质”栏相对应的虚拟介质的可记录格式。“编码格式”栏表示压缩格式,而“介质”栏表示存储介质的存储格式。
显示控制处理器A6从微型计算机A8接收设置菜单窗口数据,并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设置菜单窗口。例如,如图4所示,设置菜单窗口显示可选择的虚拟介质列表信息。操作开关A11接受来自用户的选择指令,并将该选择指令提供给微型计算机A8,以选择用于存储数据的虚拟介质。例如,操作开关A11接收指令,以选择图4中的“1”作为虚拟介质。微型计算机A8接收该选择指令并将其传送到文件控制器A9。
基于该选择指令,文件控制器A9在内部存储介质A10的存储区域内新创建虚拟介质区域。例如,基于选择图4中所示的“1”的指令,文件控制器A9生成符合“DVD-R”、“MPEG2”和“DVD-VIDEO”并且具有4.7GB存储容量的虚拟介质区域。即,文件控制器A9在内部存储介质A10的存储区域内生成与该虚拟介质相对应的逻辑分区,并通过反映所创建的虚拟介质区域来更新管理信息。以这种方式,文件控制器A9通过将存储在内部存储介质A10中的多个信息数据分类成分别与用于存储从内部存储介质A10再现的信息数据的外部存储介质D0的类型相对应的多个组(多个虚拟介质区域),来管理所述多个信息数据。
在步骤S105中,微型计算机A8判断用户是否已指定了拍摄。如果微型计算机A8已从操作开关A11接收了拍摄指令,则判断为用户已指定了拍摄,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6。如果微型计算机A8没有从操作开关A11接收到拍摄指令,则判断为用户没有指定拍摄,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5。
在步骤S106中,照相机控制器A2将由镜头A1所形成的光学图像光电转换成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提供给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或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
基于拍摄指令,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在用户记录运动图像时,以MPEG2格式对从照相机控制器A2输入的电信号进行编码,并将该电信号转换成运动图像数据。
基于拍摄指令,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在用户拍摄静止图像时,将从照相机控制器A2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静止图像数据。
基于拍摄指令,文件控制器A9将由运动图像信号处理器A4所生成的运动图像数据或由静止图像信号处理器A5所生成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文件存储在内部存储介质A10中。此时,文件控制器A9将运动图像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存储在步骤S102中所选择和生成的虚拟介质区域中。而且,文件控制器A9通过反映所存储的数据来更新管理信息。
在存储结束后,文件控制器A9将表示存储结束的信息提供给微型计算机A8。
在步骤S107中,微型计算机A 8判断在内部存储介质A10中的存储是否结束。如果微型计算机A8已从文件控制器A9接收到表示存储结束的信息,则判断为存储已经结束,并且结束该处理。如果微型计算机A8没有从文件控制器A9接收到表示存储结束的信息,则判断为存储没有结束,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微型计算机A8向文件控制器A9传送信息,以查询内部存储介质A10的存储区域是否具有充足的容量。基于该查询信息,文件控制器A9通过参考管理信息或访问内部存储介质A10,检查内部存储介质A10的存储区域的剩余容量。文件控制器A9将内部存储介质A10的存储区域的剩余容量信息发送到微型计算机A8。基于该剩余容量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内部存储介质A10的存储区域是否具有充足的容量。如果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有充足的容量,则处理进入步骤S106。如果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没有充足的容量,则处理进入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微型计算机A8关闭各文件,以使得所有文件落在虚拟介质存储区域(例如,4.7GB)内。这样即使当所捕获的数据的大小超过虚拟介质的存储容量时,也允许利用存储器容量内的文件。
将参考图3说明检测连接的序列。图3是示出通过便携式摄像机A0来检测DVD外部存储设备B0的连接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1中,便携式摄像机A0的接口控制器A3通过通信线缆C0向DVD外部存储设备B0发送检测指令,以检测外部存储介质D0。
如果便携式摄像机A0的接口控制器A3通过通信线缆C0从DVD外部存储设备B0接收到作为对于该检测指令的应答的介质信息,则判断为已检测到可访问地连接了外部存储介质D0。在这种情况下,接口控制器A3使得处理进入步骤S202。如果接口控制器A3没有接收到介质信息,则判断为没有检测到可访问地连接了外部存储介质D0。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01。
介质信息包括关于外部存储介质D0的类型、外部存储介质D0的存储容量和外部存储介质D0的可记录格式的信息。
在步骤S202中,微型计算机A8从接口控制器A3获取介质信息。
在步骤S203中,微型计算机A8基于该介质信息判断外部存储介质D0的类型是DVD-R还是DVD-RW。如果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类型是DVD-R,则处理进入步骤S204;如果判断为类型是DVD-RW,则处理进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4中,微型计算机A8从文件控制器A9获取管理信息。基于介质信息和管理信息,微型计算机A8确定适合于外部存储介质类型“DVD-R”的虚拟介质区域。微型计算机A8生成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作为仅具有关于适当的虚拟介质区域的多条信息的集合,并将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提供给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控制处理器A6基于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虚拟介质选择窗口(参见图6)。
例如,基于介质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外部存储介质D0是具有4.7GB存储容量的DVD-R。基于管理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内部存储介质A10中包含的所有虚拟介质区域为图5所示的“1”~“9”。微型计算机A8从虚拟介质区域“1”~“9”中选择具有4.7GB或更小存储容量以及与“DVD-R”相对应的存储格式“DVD-VIDEO”的区域。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虚拟介质区域“1”、“5”和“7”是适当的。微型计算机A8生成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作为仅具有关于虚拟介质区域“1”、“5”和“7”的多条信息的集合,并将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提供给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控制处理器A6基于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图6所示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即,基于微型计算机A8的判断结果,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用于选择适当的虚拟介质区域的窗口。
在步骤S205中,微型计算机A8从文件控制器A9获取管理信息。基于介质信息和管理信息,微型计算机A8确定适合于外部存储介质类型“DVD-RW”的虚拟介质区域。微型计算机A8生成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作为仅具有关于适当的虚拟介质区域的多条信息的集合,并将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提供给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控制处理器A6基于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虚拟介质选择窗口(参见图7)。
例如,基于介质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外部存储介质D0是具有4.7GB存储容量的DVD-RW。基于管理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内部存储介质A10中包含的所有虚拟介质区域为图5所示的“1”~“9”。微型计算机A8从虚拟介质区域“1”~“9”中选择具有4.7GB或更小存储容量以及与“DVD-RW”相对应的文件结构“DVD-VIDEO”和“DVD-VR”的区域。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虚拟介质区域“1”、“2”、“5”、“7”和“8”是适当的。微型计算机A8选择这些区域。微型计算机A8生成用于虚拟介质区域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并将其提供给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控制处理器A6基于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图7所示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即,基于微型计算机A8的判断结果,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用于选择适当的虚拟介质区域的窗口。
用户操作操作开关A11以从所显示的虚拟介质中选择用于复制(数据传送)的虚拟介质。微型计算机A8控制文件控制器A9以从内部存储介质A10所选择的虚拟介质再现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到接口控制器A3。微型计算机A8通过接口控制器A3向外部存储设备B0发送命令,以存储所发送的数据。同时,微型计算机A8发送再现的虚拟数据。
外部存储设备B0将所发送的数据顺序地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D0中。
用这种方式,便携式摄像机A0可以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仅适合于与通过通信线缆C0和DVD外部存储设备B0连接的外部存储介质D0的关系的虚拟介质区域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用户可以容易地从许多各种类型的虚拟盘区域中选择适合于与外部存储介质的关系的虚拟盘区域。这样可以减少在将数据传送到外部存储介质时的工作量。
应该注意,尽管第一实施例以DVD作为用作复制目的地(数据传送目的地)的存储介质进行了举例说明,然而本发明还可适用于HD-DVD和蓝光盘等。
尽管第一实施例仅说明了作为运动图像数据编码格式的MPEG2,然而,例如,如H.264等的编码格式也适用于蓝光盘。在这种情况下,虚拟介质信息另外还包含表示存储容量为25GB、编码格式为H.264以及存储格式为BD-Video的信息。
当用户选择了蓝光盘作为虚拟介质时,微型计算机A 8可以从虚拟介质区域“1”~“9”中选择具有预定编码格式以及预定值的存储容量的虚拟介质区域。
将参考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系统100。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系统100的结构的图。在图8中,简单示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
除了包含卡读写器(外部存储设备)E0之外,数据传送系统10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数据传送系统相同的基本结构。
卡读写器E0是外部卡读取器,并且通过通信线缆C0与便携式摄像机A0相连接。卡读写器E0可以将从便携式摄像机A0所接收的信息(例如,视频数据)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F0中。而且,卡读写器E0可以将存储在外部存储介质F0中的信息提供给便携式摄像机A0,以再现该信息。例如,外部存储介质F0是卡型高密度存储介质。例如,外部存储介质F0的类型为SD卡。
如图8所示,卡读写器E0包括接口控制器E1、介质控制器E2和卡插槽E3。
当卡读写器E0通过通信线缆C0与便携式摄像机A0相连接时,接口控制器E1通过通信线缆C0从便携式摄像机A0接收检测信号,以检测外部存储介质F0。
介质控制器E2从接口控制器E1接收检测指令,并通过卡插槽E3从外部存储介质F0读出介质信息。介质控制器E2将该介质信息传送到接口控制器E1。
接口控制器E1通过通信线缆C0将从介质控制器E2所接收的介质信息发送到便携式摄像机A0。
将外部存储介质F0可拆卸地插入到卡插槽E3中。卡插槽E3是用于读写外部存储介质F0的接口。
如图9所示,检测连接的序列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序列。图9是示出通过便携式摄像机A0来检测卡读写器E0的连接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将主要说明与图3所示处理不同的处理,并且不再重复说明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301中,便携式摄像机A0的接口控制器A3通过通信线缆C0向卡读写器E0发送检测指令,以检测外部存储介质F0。
如果便携式摄像机A0的接口控制器A3通过通信线缆C0从卡读写器E0接收到作为对于该检测指令的应答的外部存储信息和介质信息,则判断为已检测到卡读写器E0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接口控制器A3使得处理进入步骤S302。如果接口控制器A3既没有接收到外部存储信息也没有接收到介质信息,则判断为没有检测到卡读写器E0的连接。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01。
外部存储信息包括关于将数据写入外部存储介质F0和/或从外部存储介质F0读出数据的设备(外部存储设备)的类型的信息。介质信息包括关于外部存储介质F0的类型、外部存储介质F0的存储容量和外部存储介质F0的可记录格式的信息。
在步骤S302中,微型计算机A8从接口控制器A3接收外部存储信息。基于外部存储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外部存储设备是DVD外部存储设备还是卡读写器。如果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外部存储设备是DVD外部存储设备,则处理进入步骤S202。如果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外部存储设备是卡读写器,则处理进入步骤S306。
在步骤S306中,微型计算机A8从接口控制器A3获取介质信息。介质信息包括关于外部存储介质F0的类型、外部存储介质F0的存储容量和外部存储介质F0的可记录格式的信息。
在步骤S307中,微型计算机A8从文件控制器A9获取管理信息。基于介质信息和管理信息,微型计算机A8确定适合于外部存储介质类型“SD卡”的虚拟介质区域。微型计算机A8生成仅用于适当的虚拟介质区域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并将其提供给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控制处理器A6基于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虚拟介质选择窗口(参见图11)。
例如,基于介质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外部存储介质F0是具有2GB存储容量的SD卡。基于管理信息,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内部存储介质A10中包含的所有虚拟介质区域为图10中所示的“1”~“9”。微型计算机A8从虚拟介质区域“1”~“9”中选择具有2GB或更小存储容量以及与“SD卡”相对应的文件结构“DCF”的区域。微型计算机A8判断为虚拟介质区域“3”和“6”是适当的。微型计算机A8生成用于虚拟介质区域“3”和“6”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并将其提供给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控制处理器A6基于该虚拟介质选择窗口数据,在显示面板A7上显示图11所示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即,基于微型计算机A8的判断结果,显示控制处理器A6显示用于选择适当的虚拟介质区域的窗口。
如上所述,便携式摄像机A0指定适合于与通过通信线缆C0和外部存储设备(DVD外部存储设备B0或卡读写器E0)连接的外部存储介质D0或F0的关系的虚拟介质区域。便携式摄像机A0可以在显示面板A7上仅显示适当的虚拟介质区域的虚拟介质选择窗口。用户可以容易地从许多各种类型的虚拟盘区域中选择适合于与外部存储设备和外部存储介质的关系的虚拟盘区域。这可以减少在将数据传送给外部存储介质时的工作量。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以及功能。

Claims (7)

1.一种再现设备,包括:
再现单元,其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信息数据;
管理单元,其通过将存储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多条信息数据分类成与用于存储从所述存储介质再现的信息数据的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对应的多个组,来管理所述多条信息数据;
通信单元,其与将信息数据存储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的外部存储设备进行通信,并从所述外部存储设备接收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关的介质信息;
搜索单元,其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介质信息,在所述多个组中搜索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相对应的组;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其将关于所述搜索单元所检测到的所述组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选择单元,其接受指令,以通过使用关于由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所述组的信息,从所述搜索单元所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组中选择组;
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再现单元,以便从所述存储介质再现通过所述选择单元所接受的所述指令指定的所述组的信息数据;以及
输出单元,其将从所述存储介质再现的信息数据输出到所述外部存储设备,以将所述信息数据存储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单元根据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可记录的信息数据的编码格式和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可记录格式中的至少一个,生成所述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从所述外部存储设备接收用作关于所述外部存储设备的信息的外部存储信息;以及
所述搜索单元基于所述外部存储信息和所述介质信息,在所述多个组中搜索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和所述外部存储设备的类型相对应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存储信息包括关于所述外部存储设备的类型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单元,其接收指令,以选择符合所述介质信息的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以及
存储单元,其将所述信息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介质中,
其中,所述管理单元根据由输入到所述输入单元的指令所指定的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的类型,生成所述组。
7.一种数据传送系统,包括:
可拆卸的外部存储设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以及
将所述外部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再现设备的通信介质。
CN200710163797A 2006-11-08 2007-11-08 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61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3381A JP4750675B2 (ja) 2006-11-08 2006-11-08 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303381 2006-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9680A true CN101179680A (zh) 2008-05-14
CN100596181C CN100596181C (zh) 2010-03-24

Family

ID=3935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37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6181C (zh) 2006-11-08 2007-11-08 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07406A1 (zh)
JP (1) JP4750675B2 (zh)
CN (1) CN10059618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3042B2 (ja) * 2008-08-22 2013-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77649A (ja) * 2009-05-28 2010-12-09 Sharp Corp 記録制御装置、ハイブリッド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7691B2 (ja) * 2002-07-18 2005-01-0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2004357275A (ja) * 2003-05-07 2004-12-16 Nec Corp 映像記録装置、記録媒体、映像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483535C (zh) * 2003-06-11 2009-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方法,集成电路
JP4343765B2 (ja) * 2003-06-24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DE602004017625D1 (de) * 2003-09-15 2008-12-18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m exportieren von digitalem inhalt durch verwendung einer interaktiven fernsehanwendung
JP2005276389A (ja) * 2004-03-26 2005-10-06 Sharp Corp 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KR100884144B1 (ko) * 2004-05-10 2009-02-17 소니 컴퓨터 엔터테인먼트 인코포레이티드 멀티미디어 재생장치 및 메뉴 화면 표시방법
CN1722811A (zh) * 2004-07-15 2006-01-18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的存储器控制装置
TWI277870B (en) * 2004-11-22 2007-04-01 Toshiba Corp Copyright management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medium
US20060248557A1 (en) * 2005-04-01 2006-11-02 Vulcan Inc. Interface for controlling device group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24583A (ja) 2008-05-29
US20080107406A1 (en) 2008-05-08
CN100596181C (zh) 2010-03-24
JP4750675B2 (ja)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63667B1 (ko) 재기록 가능 기록매체에의 정지영상 기록방법
US8295686B2 (en) Method of recording dubbing audio data onto a rewrit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090196139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nd fast-searching unit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in volume, optical-storage disks
CN101399845B (zh) 文件传送系统
EP1329892B1 (en) Method of recording thumbnail pictures onto a recording medium
CN100382189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
KR100563670B1 (ko) 재기록 가능 고밀도 기록매체의 정지영상 기록방법
CN100596181C (zh) 再现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CN100527256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介质
CN101765882A (zh) 用于仿真光盘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的光盘驱动器和包括安全区的光盘
JP4732218B2 (ja) 再生装置
CN101315798B (zh) 适配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KR100563671B1 (ko) 재기록 가능 고밀도 기록매체의 정지영상 기록방법
CN100521763C (zh) 光盘记录设备和方法以及具有摄像机的盘记录设备
US847810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202865B (zh) 数据传送设备、摄像设备和数据传送系统
EP1552525A1 (en) Direct connection of a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a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208190A1 (en)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man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1276618A (zh) 复合型光盘介质及其再现方法、光盘装置
CN100593328C (zh) 摄像设备
US200801126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digital pictures for storage and playback from optical discs
KR20050107565A (ko) 재기록 가능 고밀도 기록매체의 축소영상 기록방법
JP2009016010A (ja)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
JP2007265462A (ja) 大容量光記録媒体のファイ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7013779A (ja) 信号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