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2427A -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2427A
CN101172427A CNA2007101679700A CN200710167970A CN101172427A CN 101172427 A CN101172427 A CN 101172427A CN A2007101679700 A CNA2007101679700 A CN A2007101679700A CN 200710167970 A CN200710167970 A CN 200710167970A CN 101172427 A CN101172427 A CN 101172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drive
drive circuit
wiring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79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2427B (zh
Inventor
藤川绅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72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2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2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2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52Arrangemen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not covered by group B41J2/205, e.g.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 B41J2/4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or laser ar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头(10A),其包括K个处理单元(U1~Uk),处理单元(U1)具有块单元(U1a)和(U1b),前者具有驱动电路(20A),后者具有驱动电路(20B)。在驱动电路(20A)中用反相器(23)和(24)之间的布线(Ly)与电源线(Lx)交叉,在驱动电路(20B)中用反相器(24)和驱动晶体管(31)之间的布线(Ly)与电源线(Lx)交叉。由此,布线Ly的逻辑电平以块单位反转。由此降低噪声。

Description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面积灰度法驱动的光头、曝光装置和利用曝光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中使用用于在感光体鼓等像载持体上形成静电潜影的光头。在光头上,在主扫描方向把多个发光元件排列为阵列状。作为发光元件,有时也使用发光二极管。
此外,作为灰度的显示方法,已经周知有面积灰度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面积灰度法是在主扫描方向的n点和副扫描方向的m点构成的块中,用2值表现属于它的各点,以块单位显示灰度。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495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以往的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光头中,成为在完成布线图案的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形成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芯片和驱动IC的结构。在实际的印字中,基本的印字浓淡的实现是重要的。在驱动电路一体构成型的光头中,为了缩小头宽度,成为极高密度的电路布局,所以各种信号线和发光二极管的电源线必须交叉。因此,在信号线和电源线的交叉部产生寄生电容。寄生电容作为耦合电容起作用,所以如果信号线的信号从点亮变化到熄灭或从熄灭变化到点亮,在电源线中就会叠加噪声。结果,流到点亮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变化,发光亮度暂时变化。即使是微弱的亮度变化,对感光体也具有影响,在打印纸面上被人眼识别为不均匀。
这样的问题在所谓的“测试”打印的时候变得显著。这是因为“测试”打印的时候,同时几个像素电路进行相同的逻辑转变,对电源线产生更大的噪声。在A3用纸600dpi的头中,约8000点是必要的,即使分割为块,也有数百个像素电路同时工作,所以产生非常大的噪声。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形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解决提供能抑制噪声的光头、曝光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课题。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头在第一方向用n(n为2以上的自然数)点、在第二方向用m(m是自然数)点构成一个块,用2值表现属于所述块的各点的灰度,从而表现图像的灰度,其中,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以与驱动电流相对应的亮度发光;多个驱动晶体管,其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个相对应地设置,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电位线,其供给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位或栅极电位(例如图4所示的Lx、图15所示的Lz);多个驱动电路,其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每个相对应地设置,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供给指定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具有:布线(例如图4所示的Ly),其具有与所述电位线交叉的交叉部;逻辑电路,其基于指示所述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的图像数据,生成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述多个驱动电路的逻辑电路,按与所述块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的每自然数倍,在所述交叉部使所述布线的逻辑电平反转。
在布线和所述电位线的交叉部产生寄生电容,该寄生电容作为耦合电容起作用。因此,如果布线的逻辑电平变化,就在电位线重叠噪声。本发明以通过面积灰度法表现灰度为前提,但是这时,布线的逻辑电平的模式以块为基本单位。而且,多个驱动电路的逻辑电路按与块对应的在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的每自然数倍使交叉部的布线的逻辑电平反转,所以能抵消在电位线上的重叠的噪声。其结果是能降低印字不均匀,大幅度提高印字质量。
在该光头的优选方式中,包含在到达所述交叉部之前使所述图像数据反转奇数次的第一驱动电路(例如,图4的20A)和在到达所述交叉部之前使所述图像数据反转偶数次的第二驱动电路(例如图4的20B),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按照与所述块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的每自然数倍交替配置。这时,在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中,布线和电位线的交叉部的逻辑反转,所以能抵消在电位线上的重叠的噪声。
接下来,本发明的曝光装置具有:上述的光头;控制电路,其生成:通过用2值表现属于所述块的各点的灰度而表现图像的灰度的所述图像数据,并输出到所述光头。根据本发明,能抑制噪声,降低印字不均匀。
此外,本发明的曝光装置,具有:光头,其具有在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光头供给对各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进行指示的图像数据,所述控制电路,在第一方向用n(n为2以上的自然数)点、在第二方向用m点构成一个块时,生成通过用2值表现属于所述块的各点的灰度而表现图像的灰度的所述图像数据,其中m是自然数。所述光头,具有:多个驱动晶体管,其对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个供给驱动电流;电位线,其供给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位或栅极电位;多个驱动电路,其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每个相对应地设置,并对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供给对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进行指定的驱动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具有:布线,其具有与所述电位线交叉的交叉部;逻辑电路,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多个驱动电路的逻辑电路中,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即按照与所述块相对应地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每n个自然数倍地,在所述交叉部使所述布线的逻辑电平反转。
根据本发明,在控制电路中,按与块对应的在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的每自然数倍使交叉部的布线的逻辑电平反转地生成图像数据,所以能抑制与电位线重叠的噪声,降低印字不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曝光装置的形态,所述多个驱动电路具有第一驱动电路(例如图12的20A)和第二驱动电路(例如图12的20C);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具有: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锁存的锁存器电路、使所述锁存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转的第一反转电路、使所述第一反转电路的输出信号反转并且输出所述驱动控制信号的第二反转电路,与所述电位线之间具有交叉部的所述布线,将所述第一反转电路的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反转电路的输入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具有: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锁存的锁存器电路、使所述锁存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转并且输出所述驱动控制信号的第一反转电路,与所述电位线之间具有交叉部的所述布线,将所述第一反转电路的输出端子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按照在与所述块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n个的每自然数倍,交替配置。
这时,用控制电路反转图像数据的逻辑电平,所以在光头的第三驱动电路中能省略第二反转电路。结果能简易地构成光头,能使光头进一步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的曝光装置、由来自所述光头的光形成像的像载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曝光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面积灰度法的块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光头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处理单元的动作的定时图。
图6是表示面积灰度和布线的逻辑电平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噪声的波形的波形图。
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面积灰度和布线的逻辑电平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处理单元的其他结构例、以及面积灰度和布线的逻辑电平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曝光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控制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光头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处理单元的其他结构例的框图。
图14是表示控制电路的动作的定时图。
图15(A)~(D)是表示变形例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6是表示利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利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头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中:A、B-曝光装置;10A、10B-光头;20A、20B、20C-驱动电路;31-驱动晶体管;32-发光元件;Lx-电源线;Ly-布线;Lz-电位线;50A、50B-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须指出的是,对在各图中公共的部分付与相同的符号。
<1.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光头10A和聚光性透镜阵列15和感光体鼓(像载持体)110。光头10A具有排列为阵列状的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对应于应该在用纸等记录材料上打印的图像,有选择地发光。作为发光元件,如果在感光体鼓110上能形成潜影,就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在本例子中,使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聚光性透镜阵列15配置在光头10A和感光体鼓110之间。该聚光性透镜阵列15包含以各自的光轴向着光头10A的姿态排列为阵列状的多折射率分布型透镜。从光头10A的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透过聚光性透镜阵列15的各折射率分布型透镜,在感光体鼓110的表面成像。感光体鼓110旋转,在感光体鼓110的表面的给定曝光位置形成与所需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此外,在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排列8k(k为自然数)个发光元件,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光头10A。
图2是表示使用光头10A的曝光装置A的框图。如图所示,曝光装置A具有控制电路50A和光头10A。控制电路50A根据从上一级装置供给的输入图像数据Din,生成输出图像数据Dout。输出图像数据Dout是按照面积灰度法对各点指示点亮或熄灭的数据。控制电路50A输出控制光头10A的各种控制信号。在本例子中,如图3所示,在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由4个点、在副扫描方向由4个点,以4×4的点构成1块,用1块表现一个灰度。
图4表示光头的框图。光头10A具有k(n是自然数)个处理单元U1、U2、…Uk,对它们供给作为输出图像数据Dout的图像数据D1、D2、…Dk。图像数据D1~Dk的每个被时分复用为表示8个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的数据d1、d2、…d8。此外,选择信号SEL1~SEL8是在数据d1~d8分别变为有效的期间中排他地变为高电平的信号。
说明处理单元U1。另外,其他处理单元U2~Uk也与处理单元U1同样地构成。处理单元U1具有2个块单元U1a和U1b。块单元U1a和U1b,具有与构成块的主扫描方向的点的个数(在本例子中“4”)相同个数的发光元件32。
块单元U1a具有4个发光元件32、4个驱动晶体管31、4个驱动电路20A。对发光元件32的阴极供给电位VCT,而其阳极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31的漏极上。驱动晶体管31的源极与电源线Lx电连接。对电源线Lx从未图示的电源电路供给电源电位VEL。在本例子中,VEL>VCT。
驱动电路20A具有第一锁存器电路21、第二锁存器电路22、反相器23和24。这些电路作为对驱动晶体管31供给栅极电位的逻辑电路起作用。这点在驱动电路20B中也同样。第一锁存器电路21使用选择信号SEL1~SEL8对图像数据D1进行锁存。选择信号SEL1~SEL8如图5所示,是在规定的单位期间T中依次变为有效的信号。因此,第一锁存器电路21的输出信号d1~d8与选择信号SEL1~SEL8同步。第二锁存器电路22按照锁存器信号LAT,对第一锁存器电路21的输出信号d1~d8进行锁存,而生成输出信号d1’~d8。
在块单元U1a的驱动电路20A和块单元U1b的驱动电路20B中,对供给到与电源线Lx交叉的布线Ly的信号的逻辑电平进行反转。也即,在驱动电路20A,与向布线Ly供给反相器23的输出信号相对,而在驱动电路20B,对布线Ly供给反相器24的输出信号。换言之,驱动电路20A,在到达布线Ly和电源线Lx的交叉部之前使图像数据反转奇数次,而驱动电路20B在到达布线Ly和电源线Lx的交叉部之前使图像数据反转偶数次。
在布线Ly和电源线Lx的交叉部产生寄生电容C。该寄生电容C作为耦合电容起作用,所以如果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反转,则与它同步在电源线Lx上叠加噪声。这里,发光元件32的发光亮度按照流到那里的驱动电流决定。而且,驱动电流的大小根据驱动晶体管31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决定。因此,如果通过寄生电容C在电源线Lx上叠加噪声,则驱动电流的大小就变化,发光元件32的发光亮度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之所以用块单元U1a和块单元U1b构成驱动电路20A和20B,从而将向与电源线Lx交叉的布线Ly供给的信号的逻辑电平反转,是为了抵消在电源线Lx上叠加的噪声。
图6表示交叉部的布线Ly的逻辑电平和面积灰度的关系。在该图中施以斜线的部分表示发光元件32点亮的点。如该图所示,在面积灰度1,在各块中点亮1个点,在面积灰度6,在各块中点亮6个点。这里,面积灰度为1时,在单位期间T2,块单元U1a的布线Ly的逻辑电平全部为“L”,而块单元U1b的布线Ly的逻辑电平全部为“H”。然后在单位期间T3,块单元U1a的布线Ly的逻辑电平的一个从“L”变为“H”,块单元U1b的布线Ly的逻辑电平全部的一个从“H”变为“L”。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块单位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反转的方式构成驱动电路20A和20B,所以布线Ly的逻辑电平(交叉部的逻辑电平)从“L”转化为“H”的数量和从“H”转化为“L”的数量相等。例如,面积灰度为11时,如果从单位期间T1变为T2,从“L”转化为“H”的数量为3,从“H”转化为“L”的数量也是3。
如果布线Ly的逻辑电平从“L”变为“H”,就如图7(A)所示,产生正极性的脉冲状的噪声,如果布线Ly的逻辑电平从H”变为“L”,就如图7(B)所示,产生负极性的脉冲状的噪声。这些噪声在电源线Lx上抵消。据此,能抑制噪声的发生。
如果与块单元U1a同样用驱动电路20A构成块单元U1b,则交叉部的布线Ly的逻辑电平和面积灰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这时,在由虚线包围的部分,在布线Ly的逻辑电平中产生不均衡。例如,在面积灰度6的单位期间T2,“L”为6,“H”为2。如果有这样的不平衡,“L”变为“H”的数量与从“H”变为“L”的数量就不一致,在电源线Lx中叠加的噪声增大。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头10A能抑制在电源线Lx中叠加的噪声,所以用面积灰度法表现灰度时,能降低亮度不均匀,能大幅度提高印字质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块为单位使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反转,减少在电源线Lx中叠加的噪声。这是因为通过使逻辑电平从“L”变为“H”的数量和从“H”变为“L”的数量一致,抵消噪声。通过面积灰度法创造灰度时,布线Ly的逻辑电平的模式(逻辑电平的组合)中,块成为基本单位。从抑制噪声的观点出发,能以某单位抵消噪声就可以。因此,也可以按块的每自然数倍使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反转地构成驱动电路。这里,如果块由在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n(n为2以上的自然数)点、在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m(m是自然数)点构成,则多个驱动电路的逻辑电路就按与块相对应的在主扫描方向排列的n个的各自然数倍使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反转。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用2块单位配置驱动电路20A和驱动电路20B。这时,用4块抵消噪声。
<2.第2实施方式>
图10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曝光装置B的结构的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用于以块单位把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反转的结构在光头10A的内部完结。与此相对,第2实施方式的曝光装置B在控制电路50B中生成:以给定的块单位反转逻辑电平的输出图像数据Dout’。更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数据Dout中,使构成第i个(1≤i≤k)的图像数据Di的d1、d2、d3、d4、…d8中d5~d8反转,生成输出图像数据Dout’。构成图像数据Di’的d1~d4被供给到与第2i-1块对应的块单元Uia,d5a~d8a被供给到与第2i个块对应的块单元Uib。由于d1~d4和d5a~d8a是块单位的数据,所以提供给光头10B的输出图像数据Dout’以块单位使逻辑电平反转。这时,d1~d4用“0”指示发光元件32的点亮,用“1”指示发光元件32的熄灭。另一方面,d5a~d8a用“1”指示发光元件32的点亮,用“0”指示发光元件32的熄灭。
图12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光头10B的框图。该光头10B除了使用驱动电路20C代替构成块单元U1b的驱动电路20B外,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光头10A同样地构成。驱动电路20C成为从驱动电路20B去除反相器23的结构。如上所述,d5a~d8a的逻辑电平成为把d1~d4的逻辑电平反转的逻辑电平,所以驱动电路20C即使没有反相器23,也能使布线Ly的逻辑电平逆转。据此,交叉部的布线Ly的逻辑电平和面积灰度的关系变为与实施方式1的图6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控制电路50B,选择以块单位交替使逻辑电平反转或不反转,所以在光头10B中,在简化结构的同时,抑制噪声向电源线Lx的重叠,能大幅度提高印字质量。
另外,控制电路50B也可以选择以块的自然数倍的单位交替把逻辑电平反转或不反转。这时,也可以与逻辑电平的反转对应,使用驱动电路20C。这里,如果块由在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n(n为2以上的自然数)点、在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m(m是自然数)点构成,控制电路50B就以按照与块对应的在主扫描方向排列的n的每自然数倍使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反转的方式,生成输出图像数据Dout’。
例如,如图13所示,在光头10B,用2块单位配置驱动电路20A和驱动电路20C时,如图14所示,以2块单位把逻辑电平反转,生成输出图像数据Dout’。这时,面积灰度和布线Ly的逻辑电平的关系变为与图9所示的关系相同。
<3.变形例>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把电源线Lx布线Ly的交叉部的寄生电容作为问题,但是发光元件32的发光亮度也由驱动晶体管31的栅极电位决定。因此,对于备有在驱动晶体管31变为导通状态时供给栅极电位的电位线Lz的情况,电位线Lz和布线Ly的交叉部的寄生电容也成为问题。
例如,在图15(A)所示的电路结构中,假定驱动发光元件32的情形。在该例子中,使发光元件32点亮时,驱动晶体管31变为导通状态,通过电位线Lz供给的基准电位Vref提供给驱动晶体管31的栅极,并且晶体管34变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使发光元件32熄灭时,晶体管33变为断开状态,并且晶体管34变为导通状态,电源电位VEL提供给驱动晶体管31的栅极。另外,在图15中,将驱动锁存器电路21和22、反相器23和24的电源设为VDD、VSS,且VDD≥VEL≥Vref≥VSS。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布线Ly和电源线Lx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1,并且在布线Ly和电位线Lz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2。因此,如果布线Ly的逻辑电平变化,则不仅在电源线Lx,在电位线Lz中也混入噪声。因此,关于电位线Lz,也适用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源线Lx的噪声的抵消。
更具体而言,采用图15(B)所示的驱动电路20A’代替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驱动电路20A,采用图15(C)所示的驱动电路20B’代替驱动电路20B,采用图15(D)所示的驱动电路20C’代替驱动电路20C。
<4.图像形成装置>
以上的各形态的光头10A、10B能作为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用于对像载持体写入潜影的直线型的光头利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有打印机、复印机的打印部分和传真的打印部分。图16是表示把光头10A、10B作为直线型的光头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是利用带中间转印体方式的串联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同样结构的4个有机EL阵列10K、10C、10M、10Y分别配置在同样结构的4个感光体鼓(像载持体)110K、110C、110M、110Y的曝光位置。有机EL阵列10K、10C、10M、10Y是以上列举的任意形态的光头10A、10B。
如图16所示,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驱动辊121和从动辊122,在这些辊121、122上缠绕无端的中间转印带120,并使得如箭头所示在辊121、122的周围旋转。虽然未图示,但是可以设置对中间转印带120作用张力的张力辊等张力付与部件。
在中间转印带120的周围,彼此隔开给定间隔而在外周面配置具有感光层的4个感光体鼓110K、110C、110M、110Y。下标K、C、M、Y分别意味着用于形成黑、青色(シアン)、洋红(マゼンタ)、黄色(イエロ一)的显像。关于其他构件,也是同样。感光体鼓110K、110C、110M、110Y与中间转印带120的驱动同步旋转驱动。
在各感光体鼓110(K、C、M、Y)的周围配置电晕放电(コロナ)带电器111(K、C、M、Y)、有机EL阵列10(K、C、M、Y)、显像器114(K、C、M、Y)。电晕放电带电器111(K、C、M、Y)使对应的感光体鼓110(K、C、M、Y)外周面一样地带电。有机EL阵列10(K、C、M、Y)把静电潜影写入感光体鼓的带电的外周面。把各有机EL阵列10(K、C、M、Y)设置为多个发光元件P的排列方向沿着感光体鼓110(K、C、M、Y)的母线(主扫描方向)。通过所述多个发光元件P对感光体鼓照射光,进行静电潜影的写入。显像器114(K、C、M、Y)通过使作为显像剂的粉末附着在静电潜影上,在感光体鼓上形成显像即可视像。
由这样的4色的单色显像形成台(ステ一シヨン)形成的黑、青色、洋红、黄色的各显像依次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0上,在中间转印带120上重合,结果取得彩色的显像。在中间转印带120的内侧配置四个一次转印电晕管(コロトロン)(转印器)112(K、C、M、Y)。一次转印电晕管112(K、C、M、Y)分别配置在感光体鼓110(K、C、M、Y)的附近,通过从感光体鼓110(K、C、M、Y)以静电吸引显像,把显像转印到通过感光体鼓和一次转印电晕管112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20上。
作为最终形成图像的对象的纸张(sheet)102通过拾取辊103从供纸盒101一张一张输送,传送到与驱动辊121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20和二次转印辊126之间的辊隙(ニツプ)。中间转印带120上的彩色的显像由二次转印辊126统一二次转印到纸张102的单面上,通过作为定影(定着)部的定影辊对127,从而定影在纸张102上。然后,纸张102由排纸辊对128向形成在装置上部的排纸盒上排出。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17是把光头10A、10B作为直线型的光头使用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剖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是利用带中间转印体方式的旋转显像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感光体鼓的周围设置电晕放电带电器168、旋转式的显像单元161、有机EL阵列167、中间转印带169。
电晕放电带电器168使感光体鼓165的外周面一样地带电。有机EL阵列167把静电潜影写入感光体鼓165的带电的外周面。有机EL阵列167是以上列举各形态的光头10A、10B,并以多个发光元件P的排列方向沿着感光体鼓165的母线(主扫描方向)的方式设置。通过从这些发光元件P对感光体鼓165照射光,进行静电潜影的写入。
显像部件161是4个显像器163Y、163C、163M、163K隔着90度的角间隔配置的鼓,能以轴161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显像器163Y、163C、163M、163K分别把黄、青色、洋红、黑色的粉末提供给感光体鼓165,通过使作为显像剂的调色剂(トナ一)附着在静电潜影上,在感光体鼓165上形成显像即可视像。
无端的中间转印带169缠绕在驱动辊170a、从动辊170b、一次转印辊166、张力辊上,沿这些辊的周围按照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一次转印辊166通过从感光体鼓165用静电吸引显像,把显像转印到通过感光体鼓和一次转印辊166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69上。
具体而言,在感光体鼓165的最初的1圈旋转中,通过有机EL阵列167写入用于黄(Y)像的静电潜影,通过显像器163Y形成同色的显像,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9上。此外,在下1圈旋转中,通过有机EL阵列167写入用于青色(C)像的静电潜影,通过显像器163C形成同色的显像,与黄色的显像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9上。然后,感光体鼓165旋转4圈时,依次把黄色、青色、洋红、黑色的显像重叠到中间转印带169上,结果在中间转印带169上形成彩色的显像。在作为最终形成图像的对象的纸张的两面形成图像时,以在中间转印带169上转印表面和背面的同色的显像,接着在中间转印带169上形成表面和背面的下一颜色的显像,从而在中间转印带169上取得彩色的显像。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纸张通过的纸张输送路线174。纸张从供纸盒178由拾取辊179一张一张取出,通过输送辊在纸张输送路线174上前进,通过与驱动辊170a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69和二次转印辊171之间的辊隙。二次转印辊171,通过从中间转印带169统一地静电吸引全彩色显像,把显像转印到纸张的单面上。二次转印辊171通过未图示的离合器,接近或远离中间转印带169。然后,在把彩色的显像转印到纸张(sheet)上时,二次转印辊171与中间转印带169抵接,在显像重叠到中间转印带169上时,从二次转印辊171离开。
把按以上那样转印图像的纸张向定影器172输送,通过定影器172的加热辊172a和加压辊172b之间,从而对纸张上的显像进行定影。定影处理后的纸张进入排纸辊对176中,并沿箭头F的方向前进。在两面印刷时,纸张的大部分通过排纸辊对176后,排纸辊对176向反向旋转,如箭头G所示,向两面印刷用输送路线175导入。然后,通过二次转印辊171,将显像转印到纸张的另一面上,并再度由定影器172定影进行定影处理后,由排纸辊对176把纸张排出。
图16和图1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把发光元件P作为曝光部件利用,所以与使用激光扫描光学系统时相比,更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在以上列举以外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能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头。例如,在不使用中间转印头地直接从感光体鼓把显像转印到纸张上的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单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能应用本发明的光头。
此外,应用本发明的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局限于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作为各种电子仪器的照明装置,也采用本发明的光头。作为这样的电子仪器,列举传真机、复印机、复合机(multifunction copier)、打印机等。在这些电子仪器中适合采用把多个发光元件排列为面状的光头。

Claims (6)

1.一种光头,其中,
在第一方向用n点、在第二方向用m点构成一个块,用2值表现属于所述块的各点的灰度,从而表现图像的灰度,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m是自然数,
包括:
多个发光元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以与驱动电流相对应的亮度发光;
多个驱动晶体管,其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个相对应地设置,并供给所述驱动电流;
电位线,其供给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位或栅极电位;
多个驱动电路,其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每个相对应地设置,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供给指定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具有:
布线,其具有与所述电位线交叉的交叉部;
逻辑电路,其基于指示所述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的图像数据,生成所述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多个驱动电路的逻辑电路,按与所述块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的每自然数倍,在所述交叉部使所述布线的逻辑电平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驱动电路,包含:在到达所述交叉部之前使所述图像数据反转奇数次的第一驱动电路;以及在到达所述交叉部之前使所述图像数据反转偶数次的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按照在与所述块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每n个自然数倍,交替配置。
3.一种曝光装置,其中,
具有: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头;以及
控制电路,其生成:通过用2值表现属于所述块的各点的灰度而表现图像的灰度的所述图像数据,并输出到所述光头。
4.一种曝光装置,其中,
包括:
光头,其具有在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
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光头供给对各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进行指示的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电路,在第一方向用n(n为2以上的自然数)点、在第二方向用m点构成一个块时,生成通过用2值表现属于所述块的各点的灰度而表现图像的灰度的所述图像数据,其中m是自然数;
所述光头,具有:
多个驱动晶体管,其对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个供给驱动电流;
电位线,其供给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位或栅极电位;
多个驱动电路,其与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每个相对应地设置,并对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供给对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进行指定的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具有:
布线,其具有与所述电位线交叉的交叉部;
逻辑电路,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所述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多个驱动电路的逻辑电路中,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即按照与所述块相对应地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每n个自然数倍地,在所述交叉部使所述布线的逻辑电平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驱动电路具有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具有: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锁存的锁存器电路、使所述锁存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转的第一反转电路、使所述第一反转电路的输出信号反转并且输出所述驱动控制信号的第二反转电路,
与所述电位线之间具有交叉部的所述布线,将所述第一反转电路的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反转电路的输入端子相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具有: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锁存的锁存器电路、使所述锁存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转并且输出所述驱动控制信号的第一反转电路,
与所述电位线之间具有交叉部的所述布线,将所述第一反转电路的输出端子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按照在与所述块对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n个的每自然数倍,交替配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曝光装置;以及
由来自所述光头的光形成像的像载持体。
CN2007101679700A 2006-11-02 2007-10-31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2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8561A JP4192987B2 (ja) 2006-11-02 2006-11-02 光ヘッド、露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98561 2006-11-02
JP2006298561 2006-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2427A true CN101172427A (zh) 2008-05-07
CN101172427B CN101172427B (zh) 2011-02-09

Family

ID=3935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797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2427B (zh) 2006-11-02 2007-10-31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30252B2 (zh)
JP (1) JP4192987B2 (zh)
KR (1) KR20080040571A (zh)
CN (1) CN101172427B (zh)
TW (1) TW2008482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420A (zh) * 2017-07-20 2019-0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热敏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2793B1 (en) * 2012-10-19 2015-04-01 Xeikon IP BV Linear LED array for digital printing apparatus
JP6822269B2 (ja) * 2017-03-29 2021-01-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688841B (zh) * 2018-11-30 2020-03-2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電容特性操作之移位電路及其列印頭與列印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7437B2 (ja) * 1999-08-30 2010-04-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自己走査型発光装置
WO2001021411A1 (fr) * 1999-09-20 2001-03-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Circuit integre pilote et tete d'impression optique
US6724012B2 (en) * 2000-12-14 2004-04-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matrix with pixels having sensor and light emitting portions
JP2004249549A (ja) 2003-02-19 2004-09-09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965283B2 (en) * 2005-04-26 2011-06-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re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420A (zh) * 2017-07-20 2019-0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热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92987B2 (ja) 2008-12-10
US8130252B2 (en) 2012-03-06
CN101172427B (zh) 2011-02-09
US20080106509A1 (en) 2008-05-08
TW200848277A (en) 2008-12-16
KR20080040571A (ko) 2008-05-08
JP2008117882A (ja) 200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1849B (zh) 发光元件头、发光元件阵列芯片、和图像形成设备
KR101380849B1 (ko)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구동 방법
CN101172427B (zh)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KR100668274B1 (ko) 화소 회로, 발광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7190787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633960B2 (en)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8595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駆動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158477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011888B (zh) 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59118B (zh) 发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35300B (zh) 曝光装置与图像形成设备
CN108693731A (zh)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KR100760345B1 (ko) 라인 헤드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9063954A (ja) データ線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093048A (ja) 発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96693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752412B2 (ja) 光ヘッド、その駆動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4425B2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とラインヘッドの制御方法
CN100462854C (zh) 线形曝光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160650A (ja) 光ヘッド、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83321A (ja) 光ヘッド、その駆動方法、露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51975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148919A (ja) 光ヘッド、その駆動方法、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088510A (ja) 発光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5703A (ja) 発光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510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