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7303B - 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条件接收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条件接收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7303B
CN101167303B CN200580049538.0A CN200580049538A CN101167303B CN 101167303 B CN101167303 B CN 101167303B CN 200580049538 A CN200580049538 A CN 200580049538A CN 101167303 B CN101167303 B CN 101167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tter identification
key
transmitter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95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7303A (zh
Inventor
洪忠杓
蔡太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TFreet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TFreet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TFreet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TFreete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7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7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3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2Autho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e.g. by paying; Registering the use of a subscription channel, e.g. billing
    • H04N7/163Autho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e.g. by paying; Registering the use of a subscription channel, e.g. billing by receiver mean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02Arrangements for relay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28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broadcast of plural pieces of information
    • H04H20/3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broadcast of plural pieces of information by a singl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65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4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5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on receiv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4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23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using cryptography, e.g. encryption, authentication, key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0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for generating or managing entitlement messages, e.g. Entitlement Control Message [ECM] or Entitlement Management Message [EM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N21/6112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terrestrial transmission, e.g. DVB-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N21/6143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transmission via a satelli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1Multimode Transmission,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s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f the content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or transmitting with different error corrections, different keys or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的传输/接收系统和方法。在传输系统中,主控中心系统通过使用由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的控制字,对传输流进行加扰,加密该传输流,并通过主控网络传输具有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加密广播信号。中继系统从主控中心系统接收广播信号,向其中插入不同于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并通过中继网络进行传输。鉴权系统从主控中心系统接收匹配密钥,并将其传输至可使用由中继系统提供的业务的扩展业务用户站。该扩展业务用户站接收加密的广播信号,检测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通过使用匹配密钥生成控制字,并使用该控制字解密所接收的广播信号。

Description

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条件接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多媒体广播(DMB)传输系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使用单频网(SFN)的数字广播系统中,当为接收盲区建立不同于主控网络的中继网络时的DMB传输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广播具有多信道、高质量和多功能的特点。具体地,多路复用技术的发展使图像、语音及数据不管其内容和大小地并行合并,及传输,且已形成通过调制解调器的返回信道,以允许实现互动性业务。因此,数字数据广播已克服了传统模拟广播的问题,且为收视者提供了高增值的多媒体业务。
在通用陆地和卫星数字广播中,在单频网(SFN)中设置有用于分别形成主控网络或中继网络的发射机,在主控网络或中继网络中会产生接收不到业务的接收盲区,因此需要安装中继器或辅助雷达天线来覆盖接收盲区。
例如,在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系统中,多数区域能够从卫星接收信号,而辅助雷达天线用于在可能接收不到直接信号的接收盲区中获得接收区域,例如地铁、隧道和建筑物中的区域。换句话说,当在地面侧,也就是说在隧道中、地下及建筑物中,不容易直接接收到卫星信号时,辅助雷达天线通过卫星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并启动广播。
主控中心代表充当广播网络系统主要中心的广播站,其安排、制作并传输广播节目。在韩国,无线广播站包括KBS、MBC、CBS、BBS、PBS、SBS及Keukdong广播,而电视广播站包括KBS、MBC及SBS。位于首尔的广播站被设置成它们的发射机。
而且,中继中心(RC)是较小功率的辅助站,也称作卫星站。按照常规,中继中心具有业务区域,即指定的广播区域,但是由于到达边界区域的无线电波弱,且具有接收盲区,所以为边界区域安装中继器。中继器安装在山顶,用于从主控中心接收无线电波,其通过高灵敏度的接收机接收电波,将接收的电波进行电放大,并作为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进行广播。
当除广播业务提供商之外的具有商业权的第三业务提供商参与建立并管理广播网络或中继网络时,已经进入到建立该网络的新事务中的业务提供商将获得使用附加广播网络或中继网络的权利,并且需要控制不参与该事务的业务提供商不使用相应的广播网络或中继网络,或控制他们可选择地使用。而且,需要为用户提供相应广播网络或中继网络的付费广播业务,以使该用户可以为在接收盲区使用网络所引起的业务提供付费。
换句话说,当主控中心业务提供商不同于中继业务提供商时,中继业务提供商生成在阴影区域建立和维护广播网络的花费,且该中继业务提供商为该中继网络的使用而收费。然而,为了激活中继网络,中继业务必须是收费业务,但是目前还没有提供该收费业务的适当处理方法。
以上公开在背景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所以,可能包含没有形成在本国中的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试图提供在具有如下优点的系统中的DMB条件接收系统和条件接收方法:允许普通用户和扩展业务用户条件性地接入到具有单频网的广播网络中的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根据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传输系统包括:主控中心系统,用于使用利用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的控制字对传输流进行加扰,加密所述传输流,并通过主控网络传输具有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加密广播信号;中继系统,用于从所述主控中心系统接收所述加密广播信号,在所述加密广播信号中插入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并传输插入所述第二发射识别信息的加密广播信号,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由所述主控中心系统根据预定的匹配算法,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以及鉴权系统,用于从所述主控中心系统接收匹配密钥,向可使用由中继系统提供的业务的扩展业务用户站传输所述匹配密钥,所述匹配密钥用于从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根据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传输方法包括:a)通过使用指示发射机为主控中心的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控制字;b)通过使用所述控制字,对包括多个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音频、视频和数据的传输流进行加扰;c)加密在b)中被加扰的传输流,并将所述传输流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和所述控制字一起群组复用;以及d)将复用的广播信号调制为传输信号,并通过主控网络传输所述传输信号。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中,一种根据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传输方法包括:a)从主控中心接收加密的广播信号,所加密的广播信号包括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由所述主控中心通过使用特定的匹配算法从作为所述主控中心的识别信息的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b)分析所接收的广播信号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并向传输给用户的广播信号中插入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以及c)复用/调制所述具有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广播信号,并向用户站传输该广播信号。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一种用于根据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系统包括: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用于从经天线接收的加密广播信号中检测发射机识别信息;匹配器,用于查找与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对应的主控网络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并输出对应的会话密钥;控制字生成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匹配器生成的会话密钥,生成控制字;解码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控制字生成器生成的控制字,解密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以及控制器,用于通过根据广播网络和所述系统是否向扩展业务进行注册的状态,控制所述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所述匹配器、所述控制字生成器和所述解码器,来解密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其中由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所确定的发射机属于所述广播网络。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中,一种在扩展业务用户站系统中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方法包括:a)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系统从主控中心或中继中心接收加密的广播信号;b)检测来自同步信道的发射机识别信息;c)检查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是否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d)当确定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不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时,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系统通过DMB网络或无线电网络,从外部接收匹配密钥;以及e)通过使用所述匹配密钥和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解密接收到的广播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单频网(SFN)中传输加密广播信号的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MB条件接收传输系统。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主控中心、中继中心、鉴权系统和用户站传输加密广播信号的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MB条件接收传输业务。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之间的加密广播信号。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各信道的传输信号。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主控中心发射机经同步信道传输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和控制字。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由主控中心发射机存储与ID对应的会话密钥的密钥表。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主控中心系统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中继系统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发射机的DMB条件接收系统的用户站的配置图,其中,用户站可以是私人用终端或移动电话。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普通用户站中的发射机的DMB条件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扩展业务用户站中的发射机的DMB条件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密广播信号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陆地和卫星数字广播系统中,通过使用条件接收功能,控制普通用户和扩展业务用户有差别地使用具有单频网的广播网络中的至少两个网络,以使一个用户可以使用所有的网络,而另一用户可以使用某些网络。
详细来说,向用户传输的传输流根据控制字进行加扰,且应用发射机识别信息(TII)作为用于查找传输流解码的值,从而针对各个发射机执行条件接收。这里,TII是分配给发射机的专用标识符,该TII信号传输到同步信道,且在单频网(SFN)中该TII可与频率信息(FI)一起使用。
关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的DMB条件接收系统和条件接收方法,将描述通用条件接收系统(CAS),且描述通用CAS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AS之间的区别。
CAS已经发展成用于保护从多个节目提供商传输到用户站的各种多媒体数据,并允许通过鉴权的用户接收数据。
CAS是这样一种系统,即用于通过将用户概念引入到通用广播中,使每个数字广播接收机可以确定是否将特定的广播节目提供给接收者,从而允许注册用户接收特定的广播信号或节目。在CAS中,发射机传输加密节目信号和分配给每个接收者或特定组的权限,而接收机允许注册用户通过使用附属于接收机的解密器(例如,智能卡)解密该加密信号,然后接收节目。在该例子中,鉴权系统向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扩展业务用户提供不同于智能卡的解密密钥。
CAS的发射机包括用户管理系统(SMS)、加扰装置(engine)和加密装置。用户管理系统(SMS)管理用户信息,加扰装置对节目进行加扰处理,以使未注册的用户不能接收到作为节目的传输流,而加密装置加密授权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CAS的接收机包括集成的接收机/解码器(IRD)、授权管理信息(EMM)鉴权器、授权控制信息(ECM)鉴权器和传输流块,并且CAS的接收机利用IRD的解密器中的用户ID密钥来解密有关是否具有权限的EMM中的业务,并解密ECM中的控制字(CW),从而接收节目。
因此,CAS需要以下功能。即,CAS需要:加扰和解扰功能,用于保护原始信号不被没有通过鉴权就接收商业业务的用户接收;授权控制功能,用于允许付费用户分析信号;以及授权管理功能。
加扰处理根据预定规则对待传输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加扰,以使没有授权的用户看不到该数据,且通常通过使用控制字(CW)来转换该信号。
换句话说,加扰处理改变原始广播信号,以使未注册的用户看不到该原始广播信号,且加扰处理可依赖于广播节目类型(视频/音频/数据)和信号类型(模拟/数字)而进行变化。
解扰处理由具有控制字(CW)的接收机执行,该控制字是解扰密钥。
而且,加密处理保护控制字(CW),该控制字与由接收用户的解密器传输的加扰信号一起传输,且当发射机和接收机有相同的秘密密钥时,解扰处理可正确地执行。
详细地说,授权控制功能加密控制字(CW),以使其载入ECM,然后传输到用户站,并为了安全起见周期性地传输该控制字,且每周期地加密新的控制字。ECM除包括加密控制字(CW)之外,还包括控制参数,发射机向用户站传输ECM,用户站中的微处理器对所安装的鉴权参数与传输的控制参数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表示参数彼此一致时,接收机通过了鉴权,且可通过使用每个用户站接收的解码密钥,解密作为解扰密钥的控制字(CW)。对于各个节目,控制字(CW)具有不同的值,并周期性地变化。
同样,授权管理功能为用户站提供权限,或更新权限,用户管理系统生成EMM,并加密EMM,且通过传输流向接收机传输加密的EMM。在本例中,EMM用作向接收机的解密器提供权限,或更新该权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广播网络的识别和终端对扩展业务的订制是有区别的。网络识别功能(NIF)使用陆地DMB标准(Eureka-147规则的ETS300.401)的发射机识别信息(TII)给广播网络和中继网络分配标识符,并根据有区别的信号有效地管理网络。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控制字(CW)对传输数据进行加扰,然后通过使用TII加密,从而阻止数据级别上的接收,并提供安全性。
在此,加扰处理的执行是为了避免不具有网络识别功能的终端在不进行识别网络的操作的情况下,不对所有网络付费地使用,且在本例中,由于中继网络的信号不同于主控网络的信号,且中继网络的经加扰处理的信号在信号交叠的区域作为干扰,所以加扰处理不会应用于中继网络。
而且,在具有单频网的广播网络中,普通用户和扩展业务用户可接收到主控网络覆盖内的业务,且扩展业务用户可接收到中继网络覆盖内的业务。进一步地,普通用户和扩展业务用户可接收到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的交叠覆盖中的业务。在本例中,必须基本假定在主控网络中提供给普通用户的业务不会受到中继网络的增加的影响,主控网络的业务覆盖不会减少,并且业务的连续性可由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之间的切换产生。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MB条件接收系统和在该系统中的条件接收方法。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单频网中传输加密广播信号的方法。
参见图1,当主控网络10或中继网络20形成单频网时,主控网络10的主控中心11从多个节目业务提供商那接收视频、音频和数据,对它们进行加密,并插入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该TIIa用于识别传输加密广播信号的主控网络。在本例中,加密广播信号穿过包括DMB系统的DMB广播站12,并经主控网络,从传输中心(TC)13传输至中继中心(RC)21,或经私有线路从主控中心11传输至中继中心21。在本例中,当广播信号从主控中心11传输至中继中心21时,主控中心11通过使用特定的匹配算法,将TIIa转换为TIIb,以便将不同于TIIa的TIIb插入到广播信号中,并将其传输至中继中心21。该TIIa由鉴权系统230提供给主控中心11。而且,主控网络10内的加密广播信号传输至主控网络10中的用户站14。
在中继网络20中,中继中心21接收穿过主控网络或私有线路的加密广播信号,并通过中继链路将该加密广播信号传输至接收盲区中的中继器21,在接收盲区内的辅助雷达天线将该加密广播信号传输至中继网络内的用户站23。
因此,关于单频网中的加密广播信号,主控网络10或中继网络20传输用于识别网络的TII,且主控网络10或中继网络20内的用户站14和23分别根据不同的规划,解密并再现加密广播信号。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MB条件接收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参见图2,DMB条件接收传输系统包括主控中心系统210、中继系统220和鉴权系统230,DMB条件接收传输系统将加密广播信号传输至用户站240。主控中心系统210现在用于表示主控中心,且中继系统220将用于表示中继中心。
主控中心210通过使用控制字(CW)对传输流进行加扰,生成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以通过使用主控中心的TIIa来加密控制字,从而保护控制字(CW),并经主控网络传输加密广播信号。主控中心210确定主控中心的TIIa,并应用该TIIa,以保护用作加扰密钥的控制字,主控中心210还周期性地改变主控中心210的TIIa,并通过执行加密,周期性地应用改变后的TIIa。
进一步详细地说,主控中心210借助特定密钥表(参见图8)通过使用与TIIa对应的会话密钥,生成用于对传输流进行加扰的控制字,其中特定密钥表用于存储与TIIa相对应的会话密钥,主控中心210还生成具有作为授权控制信息(ECM)的加密控制字的广播信号,并传输这些广播信号。参见图8,主控中心210将密钥表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器中,该密钥表示与多个主控中心识别号(TIIa1,…,TIIa10,…,TllaN)对应的会话密钥(SKTIIa1,…,SKTIIa10,…,SKTllaN)。例如,当给定主控中心210的识别号为TIIa1时,对应的会话密钥为SKTIIa1,且会话密钥SKTIIa1用于生成控制字,并将该控制字应用于加扰处理。
在传输广播信号给中继中心220的情况下,主控中心210将主控中心的TIIa变为TIIb,并将插入有TIIb的广播信号中继至用户站及接收盲区中的中继器。在本例中,主控中心210从鉴权系统230接收TIIb,并以与TIIa类似的方式使用TIIb,而且当TIIa根据预定的匹配算法变为TIIb时,鉴权系统230使与TIIb对应的TIIa已知,并接着使用对应的匹配密钥。
中继中心220放大相应于单频网的主控网络的信号,并传输该信号,或调制并放大由主控中心210通过私有线路输入的流,并传输该流。中继中心220中的中继网络服务器(未示出)采集六个业务提供商的传输信号以生成TII,根据TDM规划调制这些信号,然后经卫星站传输它们,以中继广播节目。
鉴权系统230生成主控中心210的TIIa和TIIb,向扩展业务用户站传输用于根据中继网络的标识符TIIb识别主控中心210的标识符TIIa的匹配密钥。在本例中,匹配密钥可由主控中心210周期性地更新。
详细地说,主控中心210包括业务复用器212、加扰器213、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生成器215、加密器214、系统复用器216、调制器217和发射机218。
业务复用器212将分别由多个内容提供商提供的音频、视频、数据和附加信息复用为传输流。该音频、视频和数据是由多个内容提供商分别经视频编码器211a、音频编码器211b和数据服务器211c提供的。在本例中,音频业务经独立信道传输,以提供CD音质的音频业务。数据业务用于文本数据的传输,例如音频业务的歌词传输。由于视频业务包括动画、音频和多路复用/同步信息,所以视频业务由视频复用器生成为单个流,然后进行传输。在本例中,音频、数据和视频业务由业务复用器212复用到业务信道,然后系统复用器216将该业务信道与传输数据合并为单个帧,并经物理信道传输该帧。
加扰器212通过使用控制字(CW)根据预定规则对多路复用的传输流进行加扰,以使任何不具有权限的用户无法接收传输流。
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生成器215生成用于指示传输广播信号的发射机为主控中心的TIIa。在本例中,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生成器215直接生成TIIa,也希望接收到由鉴权系统230生成的TIIa,并使用该TIIa。
加密器214通过使用与主控中心的TIIa对应的会话密钥,生成具有加密控制字(CW)的ECM,以保护控制字(CW)。
系统复用器216将加密的广播信号与系统控制数据一起复用为单个的群组传输流。系统复用器216也称为群组复用器,并且在本例中,多个音频压缩流和各种类型的数据分别进行信道编码,然后与系统控制数据复用为单个的传输流,以上所述的复用结果称为群组。
调制器217将群组复用广播信号调制为传输信号。
发射机218向用户传输包括TIIa和控制字(CW)的加密广播信号,或向中继中心220传输包括TIIb的广播信号。
而且,中继中心220包括发射机识别信息(TIIb)插入器221、复用器/调制器222、中继中心发射机223、辅助雷达天线(GF)发射机识别信息(GFTIIb)生成器224、GF复用器/调制器225和GF发射机226。
TIIb插入器221分析从主控中心210接收的加密广播信号中的TIIb,并将TIIb通过中继网络插入到广播信号中,其中广播信号向用户传输以指示传输广播信号的发射机是中继中心。
复用器/调制器222复用并调制由中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插入器221输出的信号。在本例中,复用器/调制器222可分为复用器和调制器,然后进行安装。
中继中心发射机223向用户站传输经复用和调制的广播信号,或经中继链路向辅助雷达天线传输该经复用和调制的广播信号。
GF TIIb生成器224生成GF TIIb。
GF复用器/调制器225将从中继中心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中的TIIb改为GF GIIb,然后复用并调制该GF GIIb。
GF发射机226向处于接收盲区的用户站传输经复用和调制的广播信号。
鉴权系统230包括用户鉴权服务器231,其周期性地传输匹配密钥,以使用户站可以解密接收到的密钥,并可以提取相应的控制字。详细地说,当扩展业务用户站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用户鉴权服务器231经无线电网络向扩展业务用户传输匹配密钥,或当扩展业务用户站不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用户鉴权服务器231经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网络向扩展业务用户传输匹配密钥。
而且,用户站240可以是普通用户终端或扩展业务用户终端,普通用户或扩展业务用户可以不管主控网络中的上述加密地观看广播节目,已经向业务注册的扩展业务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从鉴权系统230传输的匹配密钥,观看广播节目。用户站240的配置和操作将在后面参考图11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单频网情况下,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的数据有相同的流,且保证信号同步,以便在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之间无干扰的情况下配置广播网络。在本例中,TII用作发射识别信息。基本上,TII用于供用户站识别广播信号是经主控网络传输还是经中继网络传输。在本例中,当TII具有多条不同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时,将不产生单频网的干扰。TII不是在数据区域提供的,而是通过合并OFDM同步信道的载波确定的,且将该合并无迭代地设置,以使当没有从单频网接收到至少两个信号时,可以识别接收到的发射机ID。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主控中心、中继中心、鉴权系统和用户站传输加密广播信号的框图。
参见图3,当主控中心210向主控网络中的用户站240a传输主控中心的TIIa、控制字(CW)和加密的广播信号时,包括普通用户站和扩展业务用户站的用户站240a通过使用TIIa和控制字(CW)解密该加密的广播信号,然后再现它们。并且,主控中心210通过同步信道向鉴权系统230传输主控中心识别信息(TIIa),向中继中心220传输中继中心识别信息(TIIb),并经快速信息信道(FIC)传输授权控制信息(ECM)/授权管理信息(EMM)。
关于中继网络,当中继中心220将中继中心的TIIb插入到广播信号,并将它们传输至用户站240时,作为普通用户站的用户站240a无法通过使用TIIb来解密加密的广播信号,作为扩展业务用户站的用户站240b可以通过从鉴权系统230接收的匹配密钥,获知与TIIb对应的TIIa,且可获取用于解密控制字的会话密钥,因此可解密该加密的广播信号,并再现该广播信号。也就是说,在中继网络中,中继中心220向用户站240b传输中继中心的TIIb和加密的广播信号,并向鉴权系统230传输ECM/EMM。在本例中,当扩展业务用户站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扩展业务用户站通过相应的无线电网络接收匹配密钥,当扩展业务用户站不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扩展业务用户站通过DMB网络接收匹配密钥,并解密加密的广播信号。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MB条件接收业务。
参见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MB条件接收业务区域包括主控网络310、中继网络320以及主控网络覆盖和中继网络覆盖交叠的区域330。
在主控网络310中提供主控网络发射机311,用户站从主控网络发射机311接收主控中心TIIa和控制字,从而接收广播信号。
在中继网络320中提供中继中心321,扩展业务用户站322和323从中继中心321接收其中插入有中继中心TIIb的加密广播信号。在本例中,由于用户322和323经DMB网络或无线电网络,从用户鉴权服务器231接收ECM/EMM及匹配密钥,所以中继网络320中的扩展业务用户站322和323可接收广播信号,而普通用户无法接收广播信号。
而且,在主控网络覆盖和中继网络覆盖交叠的区域330中,用户站331从主控网络发射机311接收主控中心TIIa,或从中继中心321接收中继中心TIIb。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之间的加密广播信号。
参见图5,T-DMB主控网络410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传输执行如下。
当视频412a、音频412b和数据412c由多个节目提供商提供时,它们通过业务复用器414复用为传输流,被复用的传输流由加扰器413通过使用控制字进行加扰。
控制字由会话密钥进行加密,该会话密钥与TIIa生成器415插入的TIIa相对应,加密的控制字由系统复用器416进行复用,复用的控制字由主控网络发射机411传输。在本例中,TIIa设置在加密广播信号数据结构的头中,而包括视频412a、音频412b和数据412c的加扰传输流设置在该数据结构的体中。
现在描述用于接收T-DMB中继网络420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处理过程。
由主控网络发射机411传输的广播信号通过中继中心421接收,在本例中,中继中心的TIIb插入器422通过复用器/调制器423的操作,插入由主控网络发射机411传输的TIIb,且在本例中,在头中的TIIa变换为TIIb,视频、音频和数据作为最初从主控中心传输的广播信号进行传输。
也就是说,当通过使用控制字对传输流进行加扰时,TII值插入到同步信道,并将该信号传输到中继网络,同步信道的TIIa变换为TIIb,并像在中网络中一样,传输该数据。因此,由于数据彼此相同,所以当数据在SFN的特定区域内接收时,数据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并且由于同步信道识别不同的值,所以在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的交叠区域可检测到不同的TII值。
因此,由于中继中心TIIb以与主控中心TIIa不同的方式在中继网络中传输,所以普通用户可接收到由主控网络接收的TIIa,而无法接收来自中继网络的中继中心TIIb,而扩展业务用户可接收主控网络中的TII,且当经DMB网络或无线电网络接收用于检测TIIa的匹配密钥时,可再现加密的广播信号。
换句话说,普通用户站可接收主控中心的TIIa值,使用中继网络的扩展业务用户执行与主控网络中的普通用户类似的操作,并通过中继网络中的另一网络接收中继中心TIIb值和匹配密钥。在本例中,其它网络是DMB网络或无线电网络,当终端没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依赖于终端类型,以与车载型终端或私人用接收机相似的方式,终端经DMB的快速信息信道(FIC)接收匹配密钥,然后解密信号。
当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终端通过相应的无线电网络接收匹配密钥。普通用户可从主控中心网络接收TIIa值,但当无法另外从中继网络接收用于解密的匹配密钥时,它将不能接收中继网络中的信号,而中继网络扩展业务用户可接收主控网络中的信号,且通过使用经中继网络中的上述网络接收到的匹配密钥接收这些信号。在本例中,由于当主控网络与中继网络通信时,信号不会损坏,所以在主控网络区域中,快速信息信道(FIC)传输与中继网络中的ECM和EMM相同的ECM和EMM。
在以上描述中发生的问题是当普通用户存储了在主控网络接收到的TIIa,然后将其移动到中继网络时,普通用户就可以接收中继网络中的信号。为解决这个问题,主控中心的加密服务器周期性地修改主控中心的TIIa,并将该修改的TIIa应用于对传输流进行加扰的处理中。
进一步地,当主控网络的TIIa具有CW时,在移动条件下可能会发生错误,从而使接收到的信号无法正确地解密,因此,TII的符号的一些比特可用作纠错码(ECC),以更准确地纠正错误。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主控网络和中继网络的各信道的传输信号。
参见图6,交替地向主控网络区域510内的同步信道(SC)传输主控中心TIIa和控制字512,并向快速信息信道(FIC)513传输作为加密信息的ECM和EMM,以解密接收到的数据。而且,向中继网络520的同步信道521传输中继中心的TIIb,以识别中继网络,并向FIC 523传输作为加密信息的ECM和EMM,以解密接收到的数据。
详细地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帧包括同步信道(SC)、快速信息信道(FIC)和主业务信道(MSC)。
同步信道包括空符号和相位基准符号(PRS),而TII信号提供给空符号。同步信道包括传输模式、符号和频率同步所需的信息。而且,同步信道用于帧同步、载波频率同步、信道估计和缺省解调功能。
快速信息信道(FCI)包括业务信息(SI)、快速信息数据信道(FIDC)、复用配置信息(MCI)和条件接收(CA)。
FIC的MCI用于传输至接收机,部分作为例如业务类型、位置和模式的信息,然后用于分析MSC。在本例中,SI包括业务主题和信道信息。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主控中心发射机通过同步信道传输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和控制字。
参见图7,解释用于经主控网络中的同步信道传输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和控制字(CW)的方法。通常,控制字(CW)为64比特,在本例中,当与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一起可传输的帧范围为8比特时,64位控制字(CW)划分为8帧同步信道,然后进行传输。当传输控制字(CW)时,传输用于识别主控中心的主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在本例中,附图标记610a、610b及611a至611n指示同步信道(SC),附图标记620a和620b示出主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附图标记630a至630n是为各同步信道传输的控制字(CW1,CW2,...,CWn)。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主控中心系统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参见图9,在用于传输主控中心系统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方法中,主控中心的业务复用器212将由多个内容提供商提供的音频、视频和数据复用为传输流(S101)。
接着,TIIa生成器215生成TIIa(S102),从密钥表查找到与TIIa对应的会话密钥(SK),以生成控制字(CW)(S103)。加扰器213通过使用控制字对业务复用的传输流进行加扰(S104)。
加密器214对在步骤S104中加扰的广播信号进行加密,在其中插入控制字和TIIa,并输出它们,且系统复用器216对由加密器214输出的信号和相应信息进行群组复用(S105)。系统复用器216生成ECM/EMM,并复用生成的ECM/EMM与加密的广播信号。
接着,系统复用器216将复用的广播信号调制为传输信号(S106),并向用户站或中继中心传输调制的广播信号(S107)。在本例中,当接收方为中继中心时,不同于主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的中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被插入广播信号,然后进行传输。
接着,主控中心检查预定的周期(S108),每周期地修改主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TIIa),并通过使用修改的TIIa加密广播信号(S110)。因此,每周期地重复上述步骤S105至S110。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传输中继系统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参见图10,用于传输中继系统中的加密广播信号的方法中,中继中心通过主控网络或私有线路,从主控中心接收上述的加密信号(S201)。在本例中,由于从主控中心到中继中心的所接收的广播信号具有插入其中的中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TIIb),所以中继中心分析该广播信号(S202),并将TIIb插入到向中继网络传输的广播信号中(S203)。
接着,中继中心复用/调制插入有中继中心TIIb的广播信号(S204),然后通过中继中心发射机向用户站传输经复用/调制的广播信号(S205)。
在本例中,当用户站位于接收盲区内时(S206),中继中心通过中继链路将广播信号传输至接收盲区内的辅助雷达天线(GF)。基本上,广播信号是同时传输到GF和用户站的。
接着,GF生成GF TIIb(S208),并将中继中心传输的TIIb修改为GFTIIb(S209)。在本例中,识别接收盲区中的中继中心TIIb和辅助雷达天线的GF TIIb原因在于:可形成多个中继中心,且在每个中继中心可形成多个接收盲区,例如,当覆盖区域交叠时,需要识别每个接收盲区中的中继中心的GF TIIb。
其中插入有修改的GF TIIb的广播信号被复用/调制(S210),并通过GF发射机传输至用户站(S211)。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发射机的DMB条件接收系统的用户站配置图,其中用户站可以是私人用终端或移动电话。
参见图11,DMB条件接收系统的用户站800包括发射/接收天线810、RF模块820、TII检测器830、解码器840、控制器850、匹配器860、控制字生成器870和显示器880,并可进一步包括无线调制解调器890。
一旦通过天线接收到加密RF广播信号,RF模块820就选择相应的信道,并将接收到的广播信号转换为将要输出的数字信号。
TII检测器830在RF模块820输出的广播信号中,检测作为发射机识别信息的TII值,并输出该TII值。
匹配器860具有用于通过使用匹配密钥查找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匹配算法程序。也就是说,匹配器860具有程序格式的匹配功能,用于提取与TII检测器830检测的TII值对应的主控中心TII值,并通过上述匹配算法检测作为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的TIIa。而且,匹配器860将与作为主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的TIIa对应的会话密钥与密钥表的值进行匹配,然后输出该匹配的值,其中该密钥表对应于图8所示的密钥表。
控制字生成器870通过使用由匹配器860输出的会话密钥,生成控制字。
当RF模块820输出的信号是加密广播信号时,解码器840通过使用控制字生成器870生成的控制字,解密广播信号,并输出解密的广播信号,显示器880显示由解码器840解密的视频数据。
控制器850控制用户站800的整体操作,具体地,控制器850识别由TII检测器830检测的TII值,当根据所识别的TII值确定广播信号的发射机为中继中心时,控制器850向匹配器860传输TII值,以识别与该TII值对应的作为主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的TIIa,并向解码器840传输控制字,以使控制字生成器870生成的控制字可由解码器840使用。在本例中,当用户站为扩展业务用户的用户站时,可以给定匹配。也就是说,处于中继网络内的普通业务用户不允许接收匹配密钥,以使其无法解密被加密的广播信号,并被控制为无法接收DMB信号。
匹配器860具有用于通过使用匹配密钥查找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匹配算法程序,和用于查找与发射机识别信息对应的会话密钥的匹配算法程序。也就是说,匹配器860具有用于匹配功能的程序,用于提取作为主控中心发射机识别信息的TIIa值,其与TII检测器830检测到的TII值对应,且匹配器860具有用于匹配功能的程序,用于提取与该TIIa值对应的会话密钥,且匹配器860通过匹配算法查找TIIa和会话密钥。
进一步地,当用户站800是没有无线通信调制解调器的私人用终端800时,它从DMB网络接收匹配。而当用户站800是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880的移动电话时,其通过鉴权系统,经无线电网络无线地接收匹配密钥,在本例中,该匹配密钥通过使用用户站800的适当号码进行加密,从而控制在相应用户站中待解密的对应匹配密钥,并防止剽窃(hacking)。
参见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发射机的普通用户站中的DMB条件接收方法。
当主控中心或中继中心(或接收盲区中的中继器)传输加密广播信号时,普通用户站800通过发射/接收天线810和RF模块820,从主控中心或中继中心接收加密广播信号(S301)。而且,普通用户站800检测通过同步信道(SC)与广播信号一起传输的TII(S302)。
接下来,控制器850检查与加密广播信号一起传输然后由TII检测器830检测的TII是否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S303)。在本例中,从主控中心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包括TIIa和控制字,而从中继中心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包括TIIb。
当检测到的TII是主控中心的TIIa时,解码器840通过使用在广播信号中提供的控制字,对加密广播信号进行解扰(S304),并在显示器870上进行显示(S305)。
在本例中,由于该TIIa和控制字每预定周期地进行修改,所以重复上述步骤S303至S305。
当在步骤S903中,TII不是主控中心的TIIa时,也就是说,当该TII是中继中心的TIIb时,增加安装在普通用户站中的计数器的值(S306),以满足普通用户站设置在主控网络中然后经过交叠网络移动到中继网络的情况。
接着,检查计数器的值是否是预定的周期(S307),且重复步骤S307持续该周期,即过去的一段时间。
当计数器值与预定周期一致时,控制计数器进行复位,且限制普通用户站对加密广播信号的接收(S308)。
当该普通用户站从开始就设置在中继网络时,那么从开始就对该加密的广播信号进行条件性接收,而不管计数器的值。因此,当用户站不是注册到可使用加密广播信号的业务的扩展业务用户站时,对广播的接收被控制在中继网络中。
参见图13,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发射机的扩展业务用户站的DMB条件接收方法。
当主控中心或中继中心(或接收盲区中的辅助雷达天线)传输加密广播信号时,扩展业务用户站800通过发射/接收天线810和RF模块820接收该加密的广播信号(S401)。TII检测器830检测从同步信道(SC)与广播信号一起传输的TII(S402)。在本例中,TII可在同步信道(SC)检测到。
然后,与加密广播信号一起传输的TII由TII检测器830进行检测,而控制器850检查该TII是否是主控中心的TIIa(S403)。在本例中,TIIa和控制字被包括在从主控中心接收的加密广播信号中,且TIIb包括在从中继中心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中。
当检测到的TII为主控中心的TIIa时,解码器840通过使用包括在广播信号中的控制字,对加密广播信号进行解扰(S404),并在显示器870上进行显示(S405)。
在本例中,TIIa和控制字(CW)由主控中心每预定周期地进行修改,所以重复上述的步骤S403至S405。
当在步骤S403中TII不是主控中心的TIIa时,也就是说,当该TII是中继中心的TIIb时,扩展业务用户站800通过DMB网络或无线电网络,从鉴权系统接收用于检测主控中心的TIIa的匹配密钥(S406)。如上所述,当扩展业务用户站800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800时,其通过无线电网络接收匹配密钥,当其没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通过DMB网络接收ECM/EMM格式的匹配密钥。
所以,控制器850的匹配器860通过使用该匹配密钥,检测与TIIb对应的TIIa(S407),并检测与该检测到的TIIa相对应的会话密钥(S408)。
当控制字生成器870通过使用在步骤S1007检测到的会话密钥,生成控制字(S409)时,解码器840接收该控制字,并使用该控制字对加密广播信号进行解扰(S404),并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S405)。
如上所述,参见图9至图13,当扩展业务用户站位于中继网络中时,上述的鉴权系统根据扩展业务用户站的请求,传输用于对加密广播信号进行解密的匹配密钥。如上所述,当普通用户站设置在中继网络区域中时,用户站的接收状态受到加密广播信号的限制,接收受到加密广播信号的限制,且普通用户站可与扩展业务用户站进行互换,以消除这种限制,且当从鉴权系统接收匹配密钥时,对加密广播信号进行解密。
虽然已连同目前所认为的实际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替换。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除了主控网络之外还为接收盲区建立中继网络时,普通用户站和扩展业务用户站的接收是不同的,以使主控网络业务提供商可扩展广播网络,而中继业务提供商可激活中继业务。

Claims (26)

1.一种按照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的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包括:
主控中心系统,用于使用利用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的控制字对传输流进行加扰;加密所述传输流;并通过主控网络传输具有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加密广播信号;
中继系统,用于从所述主控中心系统接收所述加密广播信号,在所述加密广播信号中插入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并传输插入所述第二发射识别信息的加密广播信号,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由所述主控中心系统按照预定的匹配算法,根据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以及
鉴权系统,用于从所述主控中心系统接收匹配密钥,向可使用由中继系统提供的业务的扩展业务用户站传输所述匹配密钥,所述匹配密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主控中心系统包括:
业务复用器,用于将多个内容提供商分别提供的音频、视频、数据和附加信息,复用为传输流;
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器,用于生成所述主控中心系统的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并通过使用所生成的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控制字;
加扰器,用于根据预定的规则,通过使用所述控制字对复用的传输流进行加扰,以使没有授权的用户无法接收所述传输流;
加密器,用于加密所述加扰器输出的传输流,将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和所述控制字纳入加密的传输流中,并输出加密数据;
系统复用器,用于将所述加密器输出的加密数据复用为群组传输流;以及
发射机,用于通过所述主控网络,将所述系统复用器输出的复用信号作为加密广播信号进行发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主控中心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对应的会话密钥的密钥表,并通过使用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对应的会话密钥,生成所述控制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主控中心系统周期性地修改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并通过采用所修改的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重新生成所述控制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和所述控制字通过同步信道传输至所述中继系统和所述鉴权系统。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字对于各个传输流具有不同的值,并被周期性地修改来加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主控中心系统生成具有所述控制字的授权控制信息,并向用户站传输所述授权控制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授权控制信息通过快速信息信道传输至所述中继系统和所述鉴权系统,并根据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的请求,从所述鉴权系统传输至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符号中的至少一个比特用作所述控制字的纠错码。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字划分到多个帧的同步信道中,然后进行传输。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系统包括:
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插入器,用于在从所述主控中心系统接收的加密广播信号中插入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
复用器/调制器,用于复用和调制由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插入器输出的信号;以及
发射机,用于向用户站传输经复用和调制的信号,或通过中继链路向接收盲区中的辅助雷达天线传输该经复用和调制的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三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器,用于生成第三辅助雷达天线发射机识别信息;
GF复用器/调制器,用于将从所述中继系统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中的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修改为所述第三辅助雷达天线发射机识别信息,然后进行复用和调制;以及
GF发射机,用于向用户站传输经复用和调制的广播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当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所述鉴权系统通过无线电网络向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传输所述匹配密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当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没有无线调制解调器时,所述鉴权系统通过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向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传输所述匹配密钥。
15.一种根据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由中继中心执行的下列步骤:
a)从主控中心接收加密的广播信号,所加密的广播信号包括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由所述主控中心通过使用特定的匹配算法根据作为所述主控中心识别信息的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生成;
b)分析所接收的广播信号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并向传输给用户的广播信号中插入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以及
c)复用/调制所述具有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广播信号,并向用户站传输该广播信号,
其中当所述用户站为可使用由中继中心提供的业务的扩展业务用户站时,由鉴权系统提供一匹配密钥,以解密由中继中心传输的广播信号,并进行再现,而且所述匹配密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所述第一发射机识别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输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步骤c)中,当用户站位于接收盲区时,通过中继链路向位于所述接收盲区内的辅助雷达天线传输所述广播信号;
由所述接收盲区内的辅助雷达天线生成第三发射机识别信息,并将由中继中心传输的第二发射机识别信息修改为所述第三发射机识别信息;以及
对插入有所述第三发射机识别信息的广播信号进行复用/调制,并将其传输给用户站。
17.一种用于根据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用于从经天线接收的加密广播信号中检测发射机识别信息;
匹配器,用于查找与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对应的主控网络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并输出对应的会话密钥;
控制字生成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匹配器生成的会话密钥,生成控制字;
解码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控制字生成器生成的控制字,解密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以及
控制器,用于通过根据广播网络和所述系统是否向扩展业务进行注册的状态控制所述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所述匹配器、所述控制字生成器和所述解码器,来解密接收到的加密广播信号,其中由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检测到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所确定的发射机属于所述广播网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匹配器通过使用外部提供的匹配密钥,查找与所述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检测到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对应的发射机识别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无线调制解调器,用于通过无线电网络从外部接收所述匹配密钥,并向所述匹配器传输所述匹配密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从外部接收所述匹配密钥,并向所述匹配器传输所述匹配密钥。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控制器分析由所述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检测到的发射机识别信息,以确定所述加密广播信号是从属于所述主控网络的发射机传输来的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解码器通过使用包括在加密广播信号中的控制字来解密所述加密广播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控制器分析由所述发射机识别信息检测器检测到的发射机识别信息,以确定所述加密广播信号是从属于所述中继网络的发射机传输来的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解码器通过使用所述控制字生成器生成的控制字来解密所述加密广播信号。
23.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匹配密钥每预定周期地从外部接收。
24.一种在扩展业务用户站系统中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站系统从主控中心或中继中心接收加密广播信号;
b)检测来自同步信道的发射机识别信息;
c)检查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是否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
d)当确定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不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时,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系统通过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或无线电网络,从外部接收匹配密钥;以及
e)通过使用所述匹配密钥和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解密接收到的广播信号,
其中步骤e)包括:
通过使用所述匹配密钥,检测与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对应的主控中心的识别信息;
检测与所检测的主控中心的识别信息对应的会话密钥;
通过使用所检测的会话密钥,生成控制字;以及
通过使用所生成的控制字解密所述加密广播信号。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步骤c)中,当确定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时,所述扩展业务用户系统通过使用包含在加密广播信号中的控制字,解密所述加密广播信号。
26.一种普通业务用户根据发射机条件性地接收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普通业务用户系统从主控中心或中继中心接收加密广播信号;
b)检测来自同步信道的发射机识别信息;
c)检查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是否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以及
d)当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时,所述普通业务用户系统通过使用包含在所述加密广播信号中的控制字,解密所述加密广播信号,
其中步骤c)包括:
当所检测的发射机识别信息不是主控中心的发射机识别信息时,增加设置在普通业务用户系统中的计数器的值;
检查所述计数器的值是否与主控中心所建立的周期值一致;以及
当确定所述计数器的值与主控中心所建立的周期值一致时,重置所述计数值的值,以终止对所述加密广播信号的解密,并控制对广播信号的接收。
CN200580049538.0A 2005-04-21 2005-11-04 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条件接收系统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7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33294 2005-04-21
KR10-2005-0033294 2005-04-21
KR20050033294 2005-04-21
KR1020050095052A KR100732036B1 (ko) 2005-04-21 2005-10-10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신호 송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005-0095052 2005-10-10
KR1020050095052 2005-10-10
PCT/KR2005/003721 WO2006112581A1 (en) 2005-04-21 2005-11-04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in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7303A CN101167303A (zh) 2008-04-23
CN101167303B true CN101167303B (zh) 2013-03-27

Family

ID=37115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953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7303B (zh) 2005-04-21 2005-11-04 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条件接收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878159A4 (zh)
KR (2) KR100732036B1 (zh)
CN (1) CN101167303B (zh)
WO (1) WO20061125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7447B1 (ko) * 2006-02-06 2007-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송신 및 수신 장치 그리고 그에 적용되는로버스트 스트림 코딩 및 디코딩 방법
KR20110071226A (ko) * 2009-12-21 2011-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자기 식별정보 추가 장치 및 방법
EP2355502A1 (en) * 2010-02-03 2011-08-10 Irdeto B.V. Preventing the use of modified receiver firmware in receivers of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KR101710864B1 (ko) * 2010-12-20 2017-02-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일 송신 방송 서비스를 위한 장치
CN104363481A (zh) * 2014-10-30 2015-02-18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广电网关系统的多重加密条件接收系统
CN107040803B (zh) * 2017-03-31 2020-04-1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系统及同时支持多路不同频点节目的解扰方法
CN112492586B (zh) * 2020-11-23 2023-05-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加密传输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842A (zh) * 2002-10-29 2004-05-26 ���µ�����ҵ��ʽ���� 限定接收系统及接收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2964B1 (en) * 1995-04-03 2001-06-26 Scientific-Atlanta, Inc. Authorization of servic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US6560340B1 (en) * 1995-04-03 2003-05-06 Scientific-Atlant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ographically limiting service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JP3561154B2 (ja) * 1997-12-26 2004-09-02 株式会社東芝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契約管理装置
EP1271951A1 (en) * 2001-06-22 2003-01-02 Octalis S.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for digital data by key decryption and re-encryption
KR20040013665A (ko) * 2002-08-08 2004-02-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무선 방송용 중계기의 식별 방법
CN1241350C (zh) * 2002-09-23 2006-02-0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有条件接收系统中的密钥分配方法及装置
KR20050013783A (ko) * 2003-07-29 2005-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성 방송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위성 중계기 식별 장치 및 방법
KR100641218B1 (ko) * 2004-11-19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지상파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을 위한 수신제한 방송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50016722A (ko) * 2005-01-06 2005-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제한 수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690797B1 (ko) * 2005-01-27 200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수신제한 방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842A (zh) * 2002-10-29 2004-05-26 ���µ�����ҵ��ʽ���� 限定接收系统及接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112581A1 (en) 2006-10-26
KR20060111247A (ko) 2006-10-26
CN101167303A (zh) 2008-04-23
KR20060111250A (ko) 2006-10-26
KR100732036B1 (ko) 2007-06-25
EP1878159A4 (en) 2010-11-10
EP1878159A1 (en) 2008-01-16
KR100739487B1 (ko) 2007-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67627B1 (ko) 단일 주파수망에서의 송출국에 따른 제한 수신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JP4659594B2 (ja) 地上波dmbの個別放送チャネルに対する有料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5937067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cal encryption control of a global transport data stream
KR100671336B1 (ko) 단일 또는 다중 주파수망에서의 송출국에 따른 제한 수신이가능하도록 하는 디지털 방송 송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과,디지털 방송 수신 단말 및 그 방법
CN101167355B (zh) 用于在单频网络中发送加扰广播信号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67303B (zh) 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条件接收系统及其方法
KR20060110420A (ko) 단일 주파수 망을 가지는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에서 방송제공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CN104272751B (zh) 接收音频/视频内容
CN101159500A (zh) 一种移动多媒体业务保护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KR100695082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위치 정보를 이용한 수신 제한 시스템 및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
JP2004208107A (ja) スクランブル放送システム、放送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00379288C (zh) 同一户头多个数字电视接收终端ca模块无线连接关联方式
KR100732971B1 (ko) 무료방송의 유료서비스 제공 방법
JP2001145075A (ja) 限定受信システム
JP2004228624A (ja) 放送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