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9856A - 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9856A
CN101159856A CN 200710161929 CN200710161929A CN101159856A CN 101159856 A CN101159856 A CN 101159856A CN 200710161929 CN200710161929 CN 200710161929 CN 200710161929 A CN200710161929 A CN 200710161929A CN 101159856 A CN101159856 A CN 101159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inch
unit
monitoring arrangement
pi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619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9856B (zh
Inventor
渡边高志
永吉洋登
酒匂裕
柳井孝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9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9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8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了拍摄可见光的摄像机的监视装置及监视系统。本发明以抑制主要从荧光灯的电源频率和摄像机的拍摄速度的关系产生的闪变为课题。本发明的摄像机及监视装置或监视系统具备拍摄不同于可见光的波长的光的摄像机,并通过根据拍摄了不同于可见光的波长的光的图像修正拍摄了可见光的图像,从而可进行稳定的监视。

Description

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了闪变(闪烁)(flicker)的产生的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cameras and image surveillance device utilizing cameras)或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记录或制止犯罪事实,设置使用了摄像机(监视摄像机)的影像监视装置的设施在增加。一般影像监视装置由摄像机和影像记录用记录装置、影像确认用监控器构成,并且设置在设施内的出入口的天花板或设施外的出入口的墙壁上的情况居多。利用这样的系统,监视没有可疑者等的出入和逗留的情况。
再有,在一般家庭中也具备用于访问者呼叫居住者的内线电话系统(intercom)的情况较多。若访问者按内线电话系统所具备的门铃按钮,则向居住者发出访问者已到达的内容的通知,能够促使正门的开锁。近年来,还销售在内线电话系统中搭载了摄像机从而使居住者能够事先确认访问者的姿态的内线电话系统。
一般监视摄像机在1秒之内拍摄60张的图像并向记录装置及显示装置发送。由于人眼睛的反应速度有限,通过这样拍摄很多张并连续地显示,人体能感觉到流畅的动画。
但是,因1秒之内拍摄60张图像的特性,根据照明的特性有时观察到称之为闪变的影像闪烁的情况。
成为闪变的原因的最典型的照明是荧光灯(fluorescent light)。荧光灯按照电的变动放电,由放电产生的电子和管内的水银原子(mercury atoms)相撞而产生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通过该紫外线与荧光物质相撞而发光。即,光的强度受到电源频率(power supply frequency)的较大影响。众所周知,在日本,东部和西部的电源频率不同,西日本的AC电源的频率是60Hz,而东日本的频率是50Hz。电源的频率在世界各国也不同,例如在美国主要使用60Hz,在欧洲主要使用50Hz。
图3简单地表示闪变的原因。在日本,在AC电源的频率为50Hz的东日本能观测到闪变。摄像机以60Hz(1秒之内拍摄60次)进行拍摄,荧光灯发出的光如图3所示以1/50秒为1个周期变动(fluctuate)。图中的201以三角形模拟表现了光能,根据电源以正弦波(sine curve)变化,在各个时刻从荧光灯放出的光能发生变化。虽然理想的是光能的放射为正弦波,但实际上不会形成完美的正弦波而形成稍微歪斜的山的形状。但在这里说明其原理,以如201的三角形进行分析。
图3一并表示了以1/60秒划分以50Hz变化的光能的状况。例如,在最初的1/60秒摄入202、203,在下一个1/60秒摄入204、205、206。即,在最初的图像中得到累加了202、203的光能,而在下一个图像中得到累加了204、205、206的光能,并如此反复进行。
再有,在图3中207所表示的是在203上重合了204和206的图形。由于在先前的最初的图像和下一个图像中202和205的光能相等,因此,只要观察207就能看出在最初的图像和下一个图像中所含的光能的差异。观察207,由于203的面积显然比204、206的合计面积大,因而可知最初的图像得到多于下一个图像的光能。即,最初的画面比下一个画面亮。
若同样进行分析,显然光能在以50Hz变化的场合产生,而在以60Hz变化的场合并不产生。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防止闪变的技术已知有如下方法,即通过使摄像机的一次拍摄速度增加到相当于1秒之内拍摄100次的速度的100Hz,并且以与60Hz同步的定时进行拍摄,以稳定摄入各图像中的光能。即,摄像机在内部产生60Hz的信号和100Hz的信号,并且以从60Hz信号的1个周期的开始时刻起只在100Hz信号的1个周期的期间摄入光的方式控制撮像元件。通过如此构成,从图3可知,即使在电源频率为50Hz的场合,一次拍摄结果所包含的光的量保持一定,从而抑制闪变。
另外,若假定拍摄对象静止,则通过将多张图像的平均值看作一张图像,能够稳定一张图像中所包含的光能。
另外,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5109号公报)中,在观察不同的多个波长的光后,将其中光亮度(intensity)值最大的波长的光的撮像结果作为输出图像使用。
然而,在增加1秒之内的拍摄次数的方法中,由于每个图像的光能减少,因而画面的亮度变暗,并且在将多张图像的平均值看作一张图像的方法中,由于实质上为了应对摄像(image capturing)速度减少而在移动物体进入了画面内的场合出现较多的余像,因此,不能说适合用于监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降低每个图像的光能而且不失对移动物体的跟踪性,并能够防止闪变的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或监视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课题并提供达到了目的的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或监视系统,本发明的摄像机及监视装置或监视系统具有用于拍摄可见光(visible light)的图像的摄像机和用于拍摄不同于可见光(不同于荧光灯的光)的波长的光的图像的摄像机、以根据不同于上述可见光的波长的光的图像作为基准进行上述可见光的图像的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监视系统的结构。
图2是一般监视装置的结构。
图3是闪变(闪烁)的产生原理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监视系统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结构。
图6是具有同步信号生成装置的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结构。
图7是以本发明的监视系统得到的图像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图像修正的说明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监视系统中所使用的摄像机的结构例。
图10是具有同步信号生成装置并分开了影像修正部(image compensaiondevice)与影像监视部(image analysis device)的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结构。
图11是由同步信号使影像修正部和影像监视部同步的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结构。
图12是具备了能够用一台同时拍摄可见光和红外光(infrared light)的监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的结构。
图13是能够用一台同时拍摄可见光和红外光的监视摄像机的结构。
图14是装入监视对象中的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结构。
图15是内部装有光源的摄像机的说明图。
图16是使用了内部装有光源的摄像机的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结构。
另外,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监视对象房间,11-监视对象物,12-第一监视摄像机,13-电缆,14-影像记录装置,15-影像监视装置,16-监控器,17-第二监视摄像机,18-本发明的影像修正监视装置,19-从多个波长的光输出多个图像的摄像机,20-影像修正装置,21-影像监视装置,101-监视对象房间的天花板,102-监视对象房间的荧光灯,103-监视对象房间的红外光照明,201、202、203、204、205、206-表示光能随时间变化的模拟图形,207-重合了203、204、206的图,301、303、305-在各个时刻的第一摄像机的输出图像,302、304、306-在各个时刻的第二摄像机的输出图像,401-成为基准的第一摄像机的输出图像,402-成为基准的第二摄像机的输出图像,403-在某一时刻的第一摄像机的输出图像,404-在某一时刻的第二摄像机的输出图像,405-修正后的第一摄像机的输出图像,1500-第一图像等输入端子,1501-第一监视装置,1502-输出生成装置,1503-影像监视装置的图像等输出端子,1504-修正信息计算装置,1505-修正信息,1506-修正装置,1507-第二监视装置,1508-输出生成装置,1509-第二图像等输入端子,1510-同步信号生成装置,1511、1512-同步信号输出端子,1513-同步信号输入端子,1900-入射到摄像机的光,1901-接受入射光的透镜,1902-分离不同波长的光的棱镜,1903-第一波长的光,1904-拍摄第一波长的光的摄像机,1905-第二波长的光,1906-拍摄第二波长的光的摄像机,1907-拍摄第一波长的光的摄像机的图像输出端子,1908-拍摄第二波长的光的摄像机的输出图像端子,2001、2002、2201、2202-监视摄像机,2003-照明装置,2004、2203-监视对象的装置,2005、2204-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6-显示装置,2007-显示内容传输用电缆,2008、2009-数据传输用电缆,2101-透镜,2102-光源(light source),2103-摄像机的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一般监视装置的结构。在房间10内设有成为监视对象的装置11。在房间10的天花板101上安装有荧光灯102和监视摄像机12。监视摄像机12所拍摄的图像通过电缆13传递到影像保存装置14和影像监视装置15。在影像监视装置15上连接有用来显示监视摄像机12的图像和来自影像监视装置15的警报(alarm)等的显示装置16。影像保存装置14和影像监视装置15的连接顺序为一个例子,未必一定以图1的顺序进行连接,根据用途也有不需要影像保存装置14的情况。
图2更详细地表示了现有的影像监视装置15的内部构造。来自监视摄像机12的图像通过图像输入端子1500传送到监视功能的主体即分析装置1501。分析装置1501适宜地分析输入的图像后将结果传输到输出生成装置1502。在这里,分析装置1501一般进行如下处理:进行输入的图像和过去累积的图像的比较,若观察到值得注意的差异,则将其内容作为警报传输到输出生成装置1502。为此,存在在分析装置1501内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像存储机构以保存过去的图像的情况,或者进行通过与影像保存装置14通信来取出过去的图像的处理的情况。在输出生成装置1502中,如果没有来自分析装置1501的警报则将输入的图像照原样通过输出端子1503输出到外部的监控器16等,如果有来自分析装置1501的警报则通过输出端子1503将其内容以影像或音响方式向外部输出。
实施例1
图4表示本发明的监视装置的一例。图4的监视装置在房间10内设有成为监视对象的装置11。在房间10的天花板101上设有荧光灯102及红外光产生装置103,还设有多个监视摄像机12及17。在这里,荧光灯102或红外光产生装置103及监视摄像机12及17未必一定设置在天花板101上。也就是说,如果通过适当地照亮监视对象而能得到图像,则也可以设置在墙面上,不限制设置场所。另外,虽然在这里将103设定为红外光产生装置,但只要是不同于荧光灯102所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的光,就无需定限定在红外光上。
在本实施例中,监视摄像机12是拍摄可见光的摄像机,监视摄像机17是拍摄红外光的摄像机。当然,由于监视摄像机17以拍摄红外光产生装置103的光为目的,因此,如果103是除了红外光以外(当然是除了可见光以外)的波长的光,则转换成具有适合拍摄它的摄像系统的摄像机即可。众所周知,若在摄像机的A/D变换器部分使用只通过特定波长的过滤器,则能够构成拍摄必要的波长的光的摄像机。荧光灯102的电源的频率和监视摄像机12的每秒的撮像次数不同。另外,红外光产生装置103不依赖于电源的频率。即,并不采用利用了交流电源的特性的发光方式,而是采用利用了直流电源的特性的发光方式。或者,即使是利用交流电源的特性的发光方式,也采用如加热灯丝而发光的白炽灯(incandescent light)等那样每一时刻的照度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方式。实际上,白炽灯发出红外光,作为红外光产生装置103也能使用白炽灯。在这种场合,从白炽灯产生的在本申请中除了用于图像修正的波长的光(例如红外光)以外的可见光等成分的光,只不过不能用于图像修正上而已,对构成本申请的监视系统不会特别成问题。另外,作为红外光产生装置103,也能使用作为白炽灯的一种的卤素灯(halogen lamp)。就卤素灯而言,与相同瓦数的白炽灯相比,容积为1/200从而可实现小型化,并且具有能够得到两倍左右的发光寿命的特性。卤素灯具备用钨(tungsten)做成的灯丝(filament),并且若电流通过灯丝则钨丝灼热而发光。若采用灯丝方式,由于每一时刻的照度几乎不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像荧光灯那样引起闪烁。
在本实施例中,用监视摄像机12及17拍摄的图像通过电缆13传输到影像保存装置14和监视装置18。另外,监视装置18的输出传输到显示装置16。电缆13在大多数场合下是同轴电缆,但近年来能够直接和IP网络连接的监视摄像机在增多,从而也有电缆13使用LAN电缆的情况。此外,虽然也有可能是按照特别规格的电缆,但无论是哪个都不妨碍本发明的应用。
本发明的影像监视装置18的结构不同于图2所示的现有的影像监视装置15。图5表示本发明的影像监视装置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影像监视装置18在现有的第一分析装置1501和输出生成装置1508的基础上,还具备修正信息计算装置1504、修正装置1506、第二分析装置1507。以下,从第一摄像机12输出拍摄了可见光的图像,并且从第二摄像机17输出拍摄了红外光的图像。
本发明的影像监视装置18为了生成修正信息1505,将第一摄像机12及第二摄像机17在同一时刻或相近时刻所拍摄的图像输入到修正信息计算装置1504中。如图8所示,由于在一方的所得图像中产生闪变,因而在大多数时刻来自第一摄像机12的图像401和来自第二摄像机17的图像402的相对亮度不同。于是,如下所述,记住无亮度偏差的摄像机17的图像和成为基准的摄像机12图像(401)之间的相对亮度的差异,并在后面的时间,当摄像机12的图像变得比基准还暗时较亮地进行修正,比基准还亮时较暗地进行修正。
修正信息计算装置1504在比较来自第一摄像机的图像401和来自第二摄像机的图像402后计算修正信息1505,以便在后面的时刻收到来自第一摄像机的图像403和来自第二摄像机的图像404时以修正装置1506进行修正,从而能够将图像403修正为与图像401相同程度的亮度的图像405。在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修正信息中最为简单的是图像401和图像402的差分值。若有作为基准的差分值,则在假设来自第二摄像机的图像402及404的亮度稳定的基础上,能够修正来自第一摄像机的图像的亮度。也就是说,着眼于图像内的某一个区域并确认图像403和图像404的差分值是否与修正信息的差分值一致,若不一致则使之一致或充分相近地修正图像403的像素值。
在这里,虽然假定了图像401、403为拍摄了可见光的图像,但在较多的情况下拍摄可见光的摄像机的图像进一步分割成红、绿、蓝三个成分后进行处理,在本发明的监视装置中,也通过对三个成分中的各个生成修正信息1505,能够进行精度更高的修正。理所当然,不必限制在上述三个成分上,通过以光亮度信号(Y)、光亮度信号和蓝色成分之差(U)及光亮度信号和红色成分之差(V)表示的YUV形式等生成修正信息亦可。进一步地讲,就计算差分值而言,若做到不仅使用同一坐标的像素而且使用其周边坐标的象素的亮度的平均值,则能够缓解撮像系统中出现的热噪声的影响。
在这里,虽然关于以图像401和402为基准计算修正信息1505的例子作了说明,但在以第一摄像机12拍摄的图像中含有闪变,并且从图7的301、303、305可知,亮度随拍摄时刻一起变化。因此,监视装置18具有选择输入到修正信息计算装置1504的图像的单元,正如上面所述,在来自第一摄像机12的图像最亮时生成修正信息1505,因而也可进行能够得到适合用于第一监视装置1501的图像的调整。
至于本发明的监视系统,即使第一监视摄像机和第二监视摄像机的拍摄时刻稍微有偏差也能得到所期望的效果,但在完全同步时修正效果最好。图6所示的监视装置18还具备同步信号生成装置1510,并且从同步信号输出端子1511向第一摄像机12及第二监视摄像机17发出同步信号。第一监视摄像机12及第二监视摄像机17通过按照所接收的同步信号进行拍摄,从而能够在同一时刻进行拍摄。上述同步信号一般使用60Hz,但未必一定限定在60Hz上。另一方面,也可以从AC电源的频率生成同步信号,在这种场合不必从监视装置18发出同步信号。尽管如此,由于对多个AC电源的周期不一定能够保证同步,因而可以说使用来自监视装置18的同步信号的方式可靠性较高。
通过一个例子表示修正信息的计算方法。在得到了修正信息计算用的第一摄像机的图像X1及第二摄像机的图像X2的场合,认为存在X1=A*X2的关系并计算向量A。也就是说,针对X1,X2的各坐标的像素值x1[i,j]及x2[i,j],计算满足x1[i,j]=a[i,j]*x2[i,j]的a[i,j]。该a[i,j]成为修正信息。此外,i,j是表示所拍摄的图像的x坐标及y坐标的位置的变量,并且a[i,j]是与图像的坐标(i,j)对应的修正信息。在本例中,保持在影像修正装置中的修正信息是对所有坐标的a[i,j]的值。
以下表示有关修正方法的一例。在得到了第一摄像机的图像X3及第二摄像机的图像X4的场合,认为存在X3=B*X4的关系并计算向量B。也就是说,针对X3,X4的各坐标的像素值x3[i,j]及x4[i,j],计算满足x3[i,j]=b[i,j]*x4[i,j]的b[i,j]。比较b[i,j]与修正信息即a[i,j],若判断为相近的值,则直接使用x3[i,j]的值。在b[i,j]和a[i,j]相差较大的场合,以x3[i,j]=a[i,j]*x4[i,j]进行修正。在本实施例中,由于X3是可见光图像(R、G、B)而X4是红外光图像(灰色标度),因此,也可以在将x3[i,j]分解成R、G、B后,进行在x3R[i,j]、x3G[i,j]、x3B[i,j]上分别独立使用了x4的修正。
以上表示了简单的修正例子,但用于生成修正信息的图像的张数未必一定限定在一张(一组),也可以使用多个图像。通过使用多个图像,能够生成更复杂的修正信息,例如将不同时刻的第一摄像机的图像和第二摄像机的图像的差分彼此的差分作为修正信息等。根据可见光照明的闪光间隔和拍摄间隔的关系,也有时刻t的第一摄像机的图像和第二摄像机的图像的差分D(t)与下一个时刻t+1的同样的差分D(t+1)的差分绝对值|D(t+1)-D(t)|为一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修正信息更紧密。另外,理所当然,修正信息除了最初只生成一次的方法之外,也可以在每次输入图像时重新生成或更新。
实施例2
图9表示影像修正装置20和影像监视装置21独立时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影像监视装置21将从影像修正装置20输出的用第二摄像机修正从第一摄像机得到的图像后的结果的图像和第二摄像机的图像作为输入来接收。如图10所示,用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得到的图像传输到影像修正装置20。在指示了生成修正信息的场合,影像修正装置从输入的两个图像生成修正信息并保持在内部。在未指示生成修正信息的场合,影像修正装置组合输入的两个图像和内部保持的修正信息,进行一方图像的修正并输出两个图像。在这里所输出的图像传输到设置在影像修正装置20的后段的影像监视装置21。影像监视装置21分析所输入的图像并输出结果。
在图10中表示了搭载有用来使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的拍摄定时同步的同步信号生成装置的影像修正装置的例子,但该功能未必一定是必需的,只是通过使用这种同步信号能够进行精度更高的修正的特性而已。另外,同步信号生成装置不必安装在影像修正装置内部,其本身可以作为独立的模块存在,也可以搭载在影像监视装置上。
实施例3
图11所示的影像修正装置20和影像监视装置21,在图10的基础上还具备用于输出输入同步信号的端子即同步信号输出端子1512和同步信号输入端子1513。同步信号生成装置的输出在影像修正装置20中的修正结束时同时输出两个图像时,通过同步信号输出端子1512输出,影像监视装置21从同步信号输入端子1513接收。影像监视装置21通过从同步信号输入端子1513接收同步信号,判断在同一时刻图像从影像修正装置20输出了图像,并将图像输入到第一分析装置1501和第二分析装置1507中。收到图像的输入的第一分析装置1501和第二分析装置1507分别进行可疑物检测等处理,并输出分析结果。
实施例4
在图4、5、6、9、10、11中,虽然表示了具备可见光拍摄用的监视摄像机12和红外光拍摄用的监视摄像机17的结构,但是未必一定准备两台摄像机。
图12是使用了用一台能够同时进行可见光和红外光拍摄的监视摄像机19的监视装置的实施例。图13表示监视摄像机19的内部构造。本监视摄像机19用透镜1901接收入射光1900,并且使用内部所具备的棱镜1902将其分离为可见光1903和红外光1905。可见光1903被可见光拍摄用的摄像机或A/D变换器1904拍摄,红外光1905被红外光拍摄用的摄像机或A/D变换器1906拍摄,并分别从输出端子1907及1908输出。若将这些输出端子1907及1908看作在图4、5、6、9、10、11中的第一监视摄像机12及第二监视摄像机17,则配置一个摄像机亦可。
实施例5
图14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监视装置内置于成为监视对象的装置2004中的情况。本实施例的监视装置包括装入监视对象2004中的第一摄像机2001、第二摄像机2002、影像修正装置及监视装置构成为一体的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显示装置2006、以及只具有可用第二摄像机2002摄像的波长的非可见光光源或一并具有可用第一摄像机2001摄像的波长的可见光光源的照明装置2003。
第一摄像机2001和第二摄像机2002使用数据传输用电缆2008及2009连接在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上。另外,显示装置2006使用显示内容传输用电缆2007连接在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上。本实施例的监视装置省空间,能够较密地设定监视区域,可对每个监视对象进行微调。
第一摄像机2001通过数据传输用电缆2008向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传输摄像数据。传输的数据未必仅限于撮像数据,也能够一并传输撮像数据的拍摄时刻信息和曝光设定等附加数据。另外,也有从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向第一摄像机2001传输指示曝光调整等的命令或参数等信息的情况。在优先考虑摄像机的小型化的场合,有时限定调整功能和所得数据数,也有只传输撮像数据的情况。
对于第二摄像机2002,也通过数据传输用电缆2009进行与上述第一摄像机的情况相同的交换。显示装置2006通过显示内容传输用电缆2007,接收并显示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为了显示而生成的影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06兼作监视对象2004的信息显示装置,并且为了在某一时刻显示监视装置的处理结果并在另外的时刻显示监视对象的处理结果,设想进行转换或将画面分割成多个而使用显示装置。因此,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定为兼作监视对象2004的信息处理装置,并且与显示装置2006的连接仅表示一条显示数据传输用电缆2007。
在分开具备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和监视对象2004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场合,不同于显示数据传输用电缆2007,使用连接监视对象2004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新的显示数据传输用电缆。这些两条电缆可以在显示装置2006上准备两个接口进行连接,也可以将来自监视对象2004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数据传输用电缆暂且连接在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上,在适宜地进行了显示数据的选择和合成后,用显示数据传输用电缆2007将最终显示数据传输到显示装置2006。
本实施例表示了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位于图14的位置以便能够对监视对象2004的前端蒙板进行监视的例子。但是,在已限定监视对象2004中的实际想要进行监视的部位的场合,或在想要进行除了前端蒙板以外的监视的场合,设置部位未必一定限定在图示的部位。
另外,虽然表示了左右分开设置了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的例子,但未必一定分开,也可以邻接设置在一处。另外,也可以将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的功能一体化后设置在一个盒子中。本实施例的监视装置虽然从省空间的要求出发使用了监视装置和影像修正装置成为一体的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005,但未必使两者一定为一个装置。
照明装置2003设置在监视对象2004的上部,但只要能够照亮监视对象部分,就依照监视对象2004的形状可变更安装部位,如设置在更下方等。另外,照明装置2003未必一定限定为一个,也可具备多个。
图15是将照明装置2003收放在摄像机的外壳(housing)2103内的例子。通过在摄像机的透镜2101的周围配置光源2102,在监视对象2004上不必设置特别的照明就能够构成监视装置。
在可见光光源已设置在监视装置之外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内部只装有非可见光光源的摄像机。另外,也可以只将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内部装有光源的摄像机。
图16表示使用内部装有光源的摄像机的例子。在第一摄像机2201和第二摄像机2202的双方或一方的内部装有光源,对监视对象2203进行摄像。影像修正监视装置2204使用撮像数据进行监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必在监视对象2203上安装照明,因此,更适合于后设监视装置的场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摄像机及监视装置或监视系统,在电源频率不同的地域也能得到稳定的监视影像,并能够进行稳定的监视。

Claims (12)

1.一种监视装置,具有以规定的频度进行撮像的第一及第二撮像单元和影像修正部和影像监视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撮像单元对大致相同的区域的影像进行撮像,
所述第一撮像单元对该区域的影像在第一波长区域进行撮像并输出第一图像,
所述第二撮像单元对该区域的影像在第二波长区域进行撮像并输出第二图像,
所述影像修正部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的光亮度修正所述第一图像的光亮度,
所述影像监视部使用已修正所述光亮度的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所述区域的监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波长区域是可见光的波长区域,所述第二波长区域是红外光的波长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撮像单元使用亮度根据第一频率变动的第一光源的所述第一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摄像,所述第二撮像单元使用亮度在进行所述撮像的规定频度的时间内不变动的第二光源的所述第二波长区域的光进行摄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是荧光灯,所述第二光源是LED或卤素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频度与所述第一频率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撮像单元是第一及第二摄像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撮像单元是将从同一透镜入射的光通过棱镜分离为所述第一波长区域的光和所述第二波长区域的光,并将其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撮像后输出的撮像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撮像单元和所述第二撮像单元被控制成拍摄定时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撮像单元和所述第二撮像单元接收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撮像单元和所述第二撮像单元的拍摄定时同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监视装置使用在多个时刻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撮像单元拍摄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图像进行可疑物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撮像单元、第二撮像单元、影像修正部及影像监视部位于由第一撮像单元及第二撮像单元进行撮像的对象物之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撮像单元、第二撮像单元、影像修正部及影像监视部位于由第一撮像单元及第二撮像单元进行撮像的对象物之内。
CN 200710161929 2006-10-06 2007-09-26 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9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74606 2006-10-06
JP2006274606 2006-10-06
JP2006-274606 2006-10-06
JP2007-168371 2007-06-27
JP2007168371 2007-06-27
JP2007168371A JP4969336B2 (ja) 2006-10-06 2007-06-27 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を用いた監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9856A true CN101159856A (zh) 2008-04-09
CN101159856B CN101159856B (zh) 2010-12-29

Family

ID=3944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6192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9856B (zh) 2006-10-06 2007-09-26 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69336B2 (zh)
CN (1) CN1011598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0629A1 (en) * 2012-02-27 2013-09-06 Greywolf Technical Servic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dified wavelength diversity image compens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0919B2 (ja) * 1997-01-31 2003-05-2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抽出装置
JPH11122536A (ja) * 1997-10-15 1999-04-30 Sharp Corp 撮像装置
CA2322593C (en) * 1999-10-08 2004-0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illumination flicker
JP2001189926A (ja) * 1999-12-28 2001-07-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路上監視用撮像装置
JP2003198932A (ja) * 2001-12-27 2003-07-11 Sharp Corp フリッカ補正装置およびフリッカ補正方法、並びにフリッカ補正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6127058A (ja) * 2004-10-27 2006-05-1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対象物認識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0629A1 (en) * 2012-02-27 2013-09-06 Greywolf Technical Servic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dified wavelength diversity image compensation
US8976259B2 (en) 2012-02-27 2015-03-10 Greywolf Technical Servic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dified wavelength diversity image compen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13412A (ja) 2008-05-15
CN101159856B (zh) 2010-12-29
JP4969336B2 (ja)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2520B2 (en) LED light has built-in camera-assembly to capture colorful digital-data under dark environment
US10230880B2 (en) LED light has built-in camera-assembly for colorful digital-data under dark environment
US9148581B2 (en) Multi-function control illumination device
JP4950988B2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視聴環境制御装置、視聴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視聴環境制御方法
US9357110B2 (en) Track-mount wireless camera fixture
WO2014081107A1 (ko) 3차원 영상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62837B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5721748B (zh) 拍摄控制装置及辅助闪光控制装置
US10469723B2 (en) Photography lighting control
US10574876B2 (en) Photography environment control
JP2002289373A (ja) 照明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のid設定方法
KR20110095510A (ko) 보안 기능을 갖는 실내 조명 장치
CN110168445A (zh) 与拍摄对象和照明装置之间的距离联动而调节照明装置的输出功率的照明用自动控制装置
CN107420826B (zh) 一种带有监控报警功能的照明系统
AU2014208246B2 (en) Method for synchronising several cameras with each other in a photographic system, in particular a stereoscopic system, and photographic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CN101159856B (zh) 摄像机以及使用了摄像机的监视装置
CN105791694B (zh) 拍摄控制装置、辅助闪光装置及辅助闪光控制系统
CN105974712B (zh) 多辅助闪光灯系统及辅助闪光控制装置
CN105681642B (zh) 拍摄控制装置、辅助闪光控制装置及辅助闪光控制系统
JP6931191B2 (ja) 調光制御装置、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01250696A (ja) 照度自動設定システム
CN209330439U (zh) 投影灯串结构
US9787908B1 (en) Frame synchronized room lighting
CN105532076A (zh) 用于实现光线充足的放映环境的儿童电影院系统
JPH11252540A (ja) カラーテレビドアホン子機およびカラーテレビドアホ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