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4007A - 液晶显示器及其改进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改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4007A
CN101154007A CNA2007101630200A CN200710163020A CN101154007A CN 101154007 A CN101154007 A CN 101154007A CN A2007101630200 A CNA2007101630200 A CN A2007101630200A CN 200710163020 A CN200710163020 A CN 200710163020A CN 101154007 A CN101154007 A CN 101154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sion part
scope division
jog
lc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30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4007B (zh
Inventor
李正浩
朴旻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4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4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4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4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having a particular patter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及改进该LCD的视角的方法,该LCD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和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层。像素电极形成在第一基底上并设置有第一范围划分件。共电极形成在第二基底上并设置有第二范围划分件。第二范围划分件沿着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对称的第二方向延伸,以具有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在共电极的平面图中,共电极具有锯齿形状的凹凸部分,凹凸部分设置在形成有弯曲部分的区域中。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及其改进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9月28日提交的第2006-9493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及其改进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视角的LCD和改进LCD的视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利用具有既表现出液体特性又表现出固体特性的介晶相(mesomorphic phase)的液晶来显示图像。LCD具有两个基底和置于这两个基底之间的包括液晶的液晶层。
当向液晶施加电场时,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并且LCD的透光率根据液晶的取向而变化。LCD控制电场以使液晶取向,使得在LCD上显示期望的图像。
在传统的显示装置中,当在显示装置的前方的位置观看时的图像质量优于当在显示装置的侧面的位置观看时的图像质量。LCD的视角比能使用户正确地观看所显示的图像的传统显示装置的视角窄。结果,与当在LCD的前方的位置观看时的图像相比,当在LCD的侧面的位置观看时的图像发生严重变形,从而导致LCD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视角变宽并提高图像质量的液晶显示器(LCD)。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进LCD的视角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LCD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液晶层、栅极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以及共电极。第一基底具有像素区。第二基底面对第一基底。液晶层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栅极线和数据线布置在第一基底上并彼此交叉。像素电极设置在像素区中并设置有第一范围划分件。共电极布置在第二基底上并设置有第二范围划分件。第一范围划分件和第二范围划分件将像素区划分为多个范围。
第二范围划分件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以具有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其中,第二方向关于栅极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对称。在共电极的平面图中,共电极具有锯齿形状的凹凸部分,凹凸部分设置在形成有弯曲部分的区域中。
凹凸部分可以形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的区域中。
第一范围划分件可以与第二范围划分件分隔开,第一范围划分件的部分可以基本平行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部分延伸,以具有第一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在像素电极的平面图中,像素电极可具有锯齿形状的凹凸部分,所述凹凸部分可对应于第一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设置。
共电极的凹凸部分和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可以彼此交替地布置。可选地,共电极的凹凸部分和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可以分别布置为延伸到第二范围划分件的端部和第一范围划分件的端部。
LCD可包括存储电极和透明绝缘层图案。在LCD的平面图中,存储电极可以与栅极线分隔开并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叠置。透明绝缘层图案可布置在数据线和像素电极之间,并在与存储电极对应的区域中部分开口。可以相对于与存储电极的端部对应的区域沿着与存储电极对应的区域连续地形成凹凸部分。
可由通过去除像素电极的一部分得到的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一范围划分件。可由通过去除共电极的一部分得到的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二范围划分件。可选地,可由形成在共电极的部分上的突起来限定第二范围划分件。
在LCD的平面图中,第一范围划分件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凹凸部分中的凸部之间的距离可小于第一范围划分件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凹凸部分中的凹部之间的距离。
凹凸部分中的凸部补充第二范围划分件对液晶层中的液晶的控制力,凹凸部分中的凹部增大LCD的开口率。
在本发明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改进LCD的视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像素电极中形成第一范围划分件;在共电极中形成第二范围划分件,在LCD的平面图中,第二范围划分件与第一范围划分件分隔开,第二范围划分件具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接触;至少在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对应的区域中,在共电极中形成凹凸部分,其中,凹凸部分中的凸部补充第二范围划分件对在LCD中的液晶的控制力,凹凸部分中的凹部增大LCD的开口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容易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图1中的示例性LCD的操作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在图1中形成有示例性的凹凸部分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5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在图1中形成有示例性的弯曲部分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0是沿着图9中示出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2是图11中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1中示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下面将要描述的实施例只是被提供用来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完善,并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只是受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此外,为了清楚地说明,可以简化或放大附图中示出的层和区域的尺寸。此外,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被用来指定相同的元件。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在它们之间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全部组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这里用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这里使用的术语只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在成为本发明的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该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时,表明所述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或添加。
为了描述方便,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比如“在...下面”、“在...以下”、“下面的”、“在...以上”、“上面的”等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括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以下或下面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以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以下”可以包括“在...以上”和“在...以下”两个方位。也可将装置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并相应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应该理解的是,比如在通用词典里定义的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其含义与本公开和相关领域的环境中它们的含义一致,并且除非在这里被特定地定义,否则不应该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含义来理解。
在这里参照是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由此,将预料到的是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造成的示图的形状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这里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将包括例如由制造造成的形状的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会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的特征。此外,示出的锐角可以被倒圆。因此,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不意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1,LCD包括第一基底10和面对第一基底10的第二基底20。在第一基底10上限定像素区,以在像素区上显示图像。在图1中,由于像素区具有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在下文中仅示出一个像素区来作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
第一基底10包括形成在其上并布置在每个像素区中的像素电极11。第二基底2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共电极21,共电极21覆盖第二基底20的整个表面或基本整个表面。
像素电极11设置有第一范围划分件(domain divider)12,共电极21设置有第二范围划分件22。在LCD的平面图中,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彼此分隔开。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中的每个沿着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并关于水平方向彼此对称。作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倾斜角在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大约±45度的范围内,使得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中的每个以在大约±90度的范围内的角度弯曲。
第二范围划分件22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范围划分件22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位置弯曲。换言之,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触形成角度。在下文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位置被定义为弯曲部分。共电极21包括当从平面图上观察具有锯齿形状的凹凸部分25,其中,凹凸部分25对应于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弯曲部分设置。
图2A和图2B是示出了图1中的示例性LCD的操作的平面图。
参照图2A,液晶31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间取向。液晶31具有拥有长轴和短轴的椭圆形形状,液晶31的取向由长轴的方向来限定。液晶31相对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垂直地取向。
在这种取向状态下,液晶31没有对穿过液晶31的光产生任何光学上的影响,使得当光穿过液晶31时,光的相位得到保持。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在它们的外部表面上分别附着有第一偏振板和第二偏振板(未示出),使得第一偏振板和第二偏振板的轴彼此基本上垂直。因此,光被附于第一基底的第一偏振板线性偏振,并在穿过液晶31之后被附于第二基底的第二偏振板吸收。结果,LCD变成黑的状态。
参照图2B,LCD向像素电极11施加与将显示的图像对应的数据电压。此外,LCD向共电极21施加恒定的共电压。由于数据电压和共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导致在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间建立电场。液晶31具有介电各向异性,并通过电场以相对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倾斜的方向来取向。
当液晶31如上所述取向时,由于液晶31相对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倾斜,导致当光穿过液晶31时,光的相位发生改变。相位改变的光会穿过第二偏振板,从而显示图像。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穿过第二偏振板的光的强度根据液晶31的倾斜角来变化,并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度来调节液晶31的倾斜角。
图3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LCD包括置于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之间具有液晶31的液晶层30。由通过去除像素电极11的预定部分得到的切除部分(cut-outsection)来限定第一范围划分件12。由通过去除共电极21的预定部分得到的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二范围划分件22。由于数据电压或共电压不能被施加到像素电极11的切除部分和共电极21的切除部分,因此在像素电极11和共电极21之间建立的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发生变化。
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通过切除部分改变的电场沿着连接彼此相邻的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线形成。第一范围划分件12(或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左侧区域中的电场与第一范围划分件12(或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右侧区域中的电场不同。液晶31基本上垂直于电场的方向取向。因此,在第一范围划分件12(或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左侧区域中的液晶31的取向与在第一范围划分件12(或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右侧区域中的液晶31的取向不同。
如果根据液晶31的取向将像素区划分为多个像素区且每个像素区被定义为一个范围(domain),则像素区被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划分为多个范围。由于液晶31在每个范围内的取向不同,因此各范围的光学特性可以彼此补偿,以扩大LCD的视角。
图4是图1中形成有示例性凹凸部分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参照图4,共电极21包括对应于第二范围划分件22设置的凹凸部分25。凹凸部分25具有锯齿形状,所述锯齿形状可包括从第二范围划分件22向着与第二范围划分件22相邻的第一范围划分件12突起的各种形状。例如,如图4所示,锯齿形状可具有矩形形状。虽然没有在图4中示出,但是可选地,锯齿形状可以具有三角形、圆形等。
凹凸部分25改变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之间的距离。如果凹凸部分25中的突起部分和凹陷部分被分别定义为凸部和凹部,则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凸部之间的第一距离d1比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凹部之间的第二距离d2短。
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中的对应的部分彼此基本平行地延伸。凸部的突起方向与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延伸方向垂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第一部分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则从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第一部分突起的凸部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如果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第二部分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则从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第二部分突起的凸部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是恒定的。由于液晶31在彼此相邻的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之间连续地取向以限定预定范围,因此预定范围的宽度取决于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
图5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5,由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凹凸部分25中的凸部之间的第一距离d1,来限定范围的在与凸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宽度,由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凹凸部分25中的凹部之间的第二距离d2,来限定范围的在与凹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宽度。
如果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靠近于液晶31设置,则通过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产生的使液晶31取向的控制力(controlling force)(在下文中,称作控制力)逐渐增大。因此,当范围的宽度变窄时,控制力变强,使得液晶31均匀地取向。如果范围的宽度太宽,则存在一些与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距离太远的液晶31。控制力会达不到这些液晶31。结果,一些液晶31没有均匀地取向,从而造成LCD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为了减小范围的宽度,需要有许多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由于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分别由像素电极11的切除部分和共电极21的切除部分来限定,因此当增加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数量时,像素电极11的面积和共电极21的面积减小。因此,优选地,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数量减少,以增大开口率(aperture ratio)。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利用包括补充控制力的凸部和保持开口率的凹部的凹凸部分25,控制力和开口率都得到满足,其中,控制力比如可以由较窄的范围实现,开口率比如可以通过减少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数量实现。因此,与没有凹部并因此仅具有较宽的第二范围划分件22相比,或者与提供另外的范围划分件相比,通过凹凸部分25的凹部增加了开口率。
再次参照图1,凹凸部分25被限制在与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弯曲部分对应的区域内。如上所述,弯曲部分是由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叉区域限定的区域,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着不同的方向D1和D2延伸。还是如上所述的,通过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部分,液晶31沿着与第一方向D1基本垂直的方向取向;通过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部分,液晶31沿着与第二方向D2基本垂直的方向取向。由于在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弯曲部分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邻,因此第一部分产生的控制力和第二部分产生的控制力发生干扰。结果,液晶31不能在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弯曲部分中均匀地取向,从而导致LCD的图像质量劣化。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凹凸部分25可以补充弯曲部分中的控制力以保持图像质量。
图6是图1中形成有示例性弯曲部分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在图6中,在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叉限定的两个区域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的区域被定义为第一区域A1,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的区域被定义为第二区域A2。
凹凸部分25可以形成在第一区域A1和/或第二区域A2。然而,为了防止由于凹凸部分25而导致开口率降低,优选地,凹凸部分25仅形成在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中的一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与在第二区域A2设置凹凸部分25′相比,在第一区域A1设置凹凸部分25是更好的选择,如下面所描述的。
如果在第二区域A2中形成凹凸部分25′且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基本上彼此垂直,则与第一部分相邻的液晶31a′沿着第二方向D2取向。此外,与第二部分相邻的液晶31b′沿着第一方向D1取向。结果,因为第二区域A2具有向着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弯曲部分逐渐变窄的结构,所以,沿着第二方向D2取向的液晶31a′与沿着第一方向D1取向的液晶31b响着第二范围划分件22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叉处彼此发生干扰。因此,在第二区域A2中,凹凸部分25′对液晶31a′和31b′的操作会劣化。
相反,在第一区域A1中,由于第一区域A1具有比第二区域A2更宽地扩展的结构,因此沿着第二方向D2取向的液晶31a与沿着第一方向D1取向的液晶31b彼此不发生干扰。因此,可以正确地保持凹凸部分25的操作。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7,LCD包括第一基底60和面对第一基底60的第二基底70。在第一基底60上限定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像素区。第一基底60包括形成在其上并布置在每个像素区中的像素电极63和存储电极61。存储电极61形成在第一基底60和像素电极63之间。第二基底70包括形成在其上并与像素电极63对应的共电极71。像素电极63设置有第一范围划分件65,共电极71设置有第二范围划分件72,在LCD的平面图中,第二范围划分件72与第一范围划分件65彼此分隔开。
第一范围划分件65和第二范围划分件72中的每个沿着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并关于水平方向彼此对称。第二范围划分件72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范围划分件72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位置处弯曲。共电极71包括从平面图观察时具有锯齿形状的凹凸部分75,凹凸部分75对应于第二范围划分件72的弯曲部分设置。凹凸部分75沿着存储电极61相对于存储电极61的端部连续地形成。换言之,第二范围划分件72的弯曲部分的位置与存储电极61的位置叠置。
图8是沿着图7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8,LCD包括置于第一基底60和第二基底70之间的液晶层80。液晶层80包括液晶(未示出)。第一基底60包括布置在存储电极61和像素电极63之间的透明绝缘层图案62。透明绝缘层图案62包括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和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2b。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的厚度比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2b的厚度厚。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可以设置在像素电极63和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2b之间,在存储电极61的区域中,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2b可以设置在像素电极63和存储电极61之间,在存储电极61外部的区域中,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2b可以设置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和第一基底60之间。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包含有机材料,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2b包含无机材料。存储电极61、像素电极63和透明绝缘层图案62形成存储电容器。
存储电容器将施加到像素电极63的数据电压保持预定时间。在该操作中,由于存储电容器具有大电容,因此存储电容器可以将数据电压保持较长的时间。由于透明绝缘层图案62变薄,因此存储电容器可具有大电容。为了减小透明绝缘层图案62的厚度,从对应于存储电极61的区域去除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
通过包含不能被施加共电压的绝缘材料的突起,来限定第二范围划分件72。该突起改变在像素电极63和共电极71之间建立的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因此,该突起的操作与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切除部分的操作相同或者至少基本相同。
像素电极63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开口处具有与存储电极61对应的阶梯部分。液晶层80内的液晶的取向受阶梯部分的表面形状的影响。结果,通过第一范围划分件65和第二范围划分件72产生的对液晶取向的控制力降低。
此外,由于在与存储电极61对应的区域中没有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导致像素电极63和共电极71之间的距离增加。在该区域中,施加到液晶的电场也降低,使得第一范围划分件65和第二范围划分件72产生的控制力减弱。由于第二范围划分件72比第一范围划分件65设置得距离与存储电极61相邻的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的开口区域更远,所以由第二范围划分件72产生的控制力比第一范围划分件65产生的控制力减弱的程度更大。
如上所述,共电极71的凹凸部分75补充由第二范围划分件72产生的控制力。因此,如果凹凸部分75形成在共电极71的与开口区域对应的区域上,则可以补充由第二范围划分件72产生的控制力。
为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补充控制力,从弯曲部分到与存储电极61的端部对应的区域,连续地形成凹凸部分75。即,凹凸部分75可以补充第二范围划分件72的弯曲部分中的控制力,并防止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2a的开口区域中控制力减弱。
根据图7和图8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图1至图6中示出的前面描述的实施例,分别通过切除部分和突起来限定第二范围划分件22和72。相反,仅通过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65。在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突起(比如第二范围划分件72那样的突起)来限定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65以及第二范围划分件22。然而,当考虑到构造工艺时,优选地,通过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65。通过图案化工艺将像素电极11和63形成为对应于像素区而分离。当通过相同的图案化工艺来形成像素电极11和63时,可一起形成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65的切除部分。然而,在形成突起的情况下,在通过图案化工艺形成像素电极11和63之后,必需用另外的图案化工艺来形成突起。因此,为了减少图案化工艺的数目,通过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一范围划分件12和65。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9,LCD包括第一基底100和面对第一基底100的第二基底200。第一基底10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多条信号线。信号线包括栅极线110和数据线140。栅极线110基本上平行于水平方向延伸。数据线140基本上平行于垂直方向延伸。栅极线110和数据线140可以基本上彼此垂直且彼此交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栅极线110和数据线140可以限定像素区。虽然在图9中仅示出一个像素区,但是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多个像素区限定在第一基底100上。第一基底100包括布置在每个像素区中的像素电极160、存储电极112和薄膜晶体管(TFT)T。
TFT T包括栅电极111、源电极141和漏电极142。栅电极111从栅极线110分支出来。源电极141从数据线140分支出来。漏电极142与源电极141分隔开,并通过接触孔155与像素电极160电连接。
LCD向栅极线110和数据线140施加操作信号,使得数据电压施加到像素电极160。存储电极112和面对存储电极112的像素电极160形成存储电容器。存储电容器将数据电压保持预定时间。
第二基底20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共电极240。像素电极160和共电极240分别设置有第一范围划分件170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50。在平面图中,第二范围划分件250与第一范围划分件170分隔开,并且第二范围划分件250除了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栅极线110或数据线140的预定部分之外,还具有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范围划分件170的部分延伸的部分。所述预定部分防止在像素区的边缘(fringe)处液晶不均匀地取向,在所述像素区的边缘中,电场会由于两个相邻像素区之间产生的横向(lateral)电场而变形。
像素区通过虚拟线(未示出)被划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所述虚拟线基本上平行于栅极线110的长度方向。第一范围划分件170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50分别沿着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对于所述虚拟线倾斜并关于所述虚拟线彼此对称。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可以以相对于所述虚拟线的大约±45度的范围内的角度延伸。
第一范围划分件170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50中的每个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部分。像素电极160包括第一凹凸部分175,其中,第一凹凸部分175形成在第一范围划分件170的第一部分与第一范围划分件170的第二部分相邻的位置处。共电极240包括第二凹凸部分255,其中,第二凹凸部分255形成在第二范围划分件25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范围划分件250的第二部分接触的位置处。
第一凹凸部分175补充通过第一范围划分件170产生的对液晶取向的控制力。第二凹凸部分255补充通过第二范围划分件250产生的对液晶取向的控制力。
为了增强控制力,第一凹凸部分175和第二凹凸部分255形成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的区域中。此外,第一凹凸部分175和第二凹凸部分255连续地形成在像素电极160和共电极240的区域中,在所述像素电极160和共电极240的区域中,第一范围划分件170和第二范围划分件250与存储电极112的端部叠置,以补充在与存储电极112对应的区域处的控制力。
同时,第一凹凸部分175或第二凹凸部分255没有必要形成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邻或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接触的所有位置。例如,如果第一范围划分件170′位于太窄以致不能形成第一凹凸部分175的区域中,则可以不形成第一凹凸部分175。此外,如果预定的第二范围划分件25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隔开足够的距离,则可以不形成第二凹凸部分255。
图10是沿着图9中示出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0,液晶层300置于第一基底100和第二基底200之间。栅电极111和存储电极112形成在第一基底100上并彼此分隔开。栅电极111和存储电极112被栅极绝缘层120覆盖。半导体层图案13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以与栅电极111局部叠置。半导体层图案130包括有源层图案131和欧姆接触层图案132。欧姆接触层图案132被分为两个部分。源电极141和漏电极142分别形成在欧姆接触层图案132的两个分离的部分上。
源电极141和漏电极142被透明绝缘层图案151、152覆盖。透明绝缘层图案151、152在预定区域中开口,以限定暴露漏电极142的一部分的接触孔155。像素电极160形成在透明绝缘层图案151、152上,并通过接触孔155与漏电极142电连接。
透明绝缘层图案151、152包括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151和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152。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151包括有机层,该有机层具有从大约3微米至大约6微米的相对厚的厚度。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151使数据线140和像素电极160之间的垂直距离加长,以防止数据线140和像素电极160彼此连接(couple)。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151可包括与存储电极112对应的开口区156。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152包括无机层。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152用作保护层,用于保护TFT T的源电极141和漏电极142之间的沟道区。
存储电极112、像素电极160和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152形成存储电容器。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151在与存储电容器对应的开口区156处开口,以增大存储电容器的电容。
第二基底20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阻光层图案210、滤色器220和覆盖层230。阻光层图案210阻挡光在与像素区的边界对应的位置处穿过第二基底200。滤色器220形成在阻光层图案210上。滤色器220将白色光过滤成与一组三种颜色(例如原色)对应的不同颜色的光,比如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从而用各种颜色来显示图像。覆盖层230形成在滤色器220上,以将第二基底200的表面平坦化并保护滤色器220。共电极240形成在覆盖层230上。共电极240设置有通过去除共电极240的预定区域来限定的第二范围划分件250。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11,LCD包括第一基底600和第二基底700。在第一基底600上限定每个都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像素区。第一基底600包括栅极线610和数据线640,像素电极660布置在每个像素区中。像素电极660包括第一像素电极661和与第一像素电极661分隔开的第二像素电极662。栅极线610包括第一栅极线610a和第二栅极线610b。像素电极660沿着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使得像素电极660具有弯曲部分,其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对于栅极线610的长度方向倾斜并彼此对称。存储电极612可以形成在第一基底600上,在第一栅极线610a和第二栅极线610b之间基本上平行于栅极线610延伸,并对应于像素电极660的中心区域。
在每个像素区中布置第一TFT T1和第二TFT T2。第一TFT T1包括第一栅电极611g、第一源电极641s和第一漏电极641d,其中,第一栅电极611g从第一栅极线610a分支出来,第一源电极641s从数据线640分支出来,第一漏电极641d与第一源电极641s分隔开。第一漏电极641d通过接触孔655与第一像素电极661电连接。第二TFT T2包括第二栅电极612g、第二源电极642s和第二漏电极642d,其中,第二栅电极612g从第二栅极线610b分支出来,第二源电极642s从数据线640分支出来,第二漏电极642d与第二源电极642s分隔开。第二漏电极642d通过接触孔656与第二像素电极662电连接。
通过操作第一TFT T1和第二TFT T2,两个不同的数据电压被分别施加到第一像素电极661和第二像素电极662。LCD具有分别与第一像素电极661和第二像素电极662对应的两种不同的光学特性。结果,两种不同的光学特性相互补充,从而提高LCD的图像质量。
第二基底70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共电极740。像素电极660和共电极740分别设置有第一范围划分件670和第二范围划分件750。在平面图上,第一范围划分件670和第二范围划分件750彼此分隔开,并具有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部分。沿着第一像素电极661和第二像素电极662之间的间隙来设置第一范围划分件670。第二范围划分件750设置在第一像素电极661和第二像素电极662的中心部分。
如图12中示出的放大视图,像素电极660包括与第一范围划分件670对应的第一凹凸部分675。第一凹凸部分675也形成在像素电极660的端部。共电极740包括与第二范围划分件750对应的第二凹凸部分755。第一凹凸部分675和第二凹凸部分755彼此交替地布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凸部分675和第二凹凸部分755沿着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到第一范围划分件670的端部和第二范围划分件750的端部。结果,在像素区的整个区域中,对液晶取向的控制力可以得到补偿。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垂直结构(比如剖视图)与前面描述的实施例的LCD的垂直结构相同,除了利用两个晶体管来代替一个晶体管之外。此外,对应于第一TFT T1的垂直结构与对应于第二TFT T2的垂直结构类似。因此,如下将仅描述与第一TFT T1对应的结构。
图13是沿着图11中示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3,第一TFT T1包括顺序设置在第一基底600上的第一栅电极611g、栅极绝缘层620、包括有源层图案631和欧姆接触层图案632的半导体层图案630、第一源电极641s和第一漏电极641d。第一TFT T1被包含有机材料的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51和包含无机材料的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52覆盖。第一像素电极661和第二像素电极662形成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651和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652上。第一像素电极661和第二像素电极662彼此分隔开。第一像素电极661通过接触孔655连接到第一漏电极641d。第一范围划分件670沿着第一像素电极661和第二像素电极662之间的间隙设置。
第二基底700包括形成在其上的阻光层图案710、滤色器720、覆盖层730和共电极740。第二范围划分件750包括切除部分,然而,可选地,第二范围划分件750可包括前面所描述的突起。第一基底600和第二基底700设置有置于其间的液晶层800,液晶层800包括液晶。
根据本发明,LCD可正确地控制液晶的取向,从而加宽视角并显示高质量的图像。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应该受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而是在如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更改。

Claims (20)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底,具有像素区;
第二基底,面对第一基底;
液晶层,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
栅极线和数据线,布置在第一基底上,并彼此交叉;
像素电极,布置在像素区中,并设置有第一范围划分件;
共电极,布置在第二基底上,并设置有第二范围划分件,第一范围划分件和第二范围划分件将像素区划分为多个范围,
其中,第二范围划分件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以具有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其中,第二方向关于栅极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对称,在共电极的平面图中,共电极具有锯齿形的凹凸部分,所述凹凸部分设置在形成有弯曲部分的区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凹凸部分形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的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范围划分件与第二范围划分件分隔开,第一范围划分件的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部分延伸,以具有第一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在像素电极的平面图中,像素电极具有锯齿形状的凹凸部分,所述凹凸部分对应于第一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共电极的凹凸部分和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形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80度的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共电极的凹凸部分和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彼此交替地布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共电极的凹凸部分和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分别布置为延伸到第二范围划分件的端部和第一范围划分件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第一范围划分件和第二范围划分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区域中,共电极的凹凸部分和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的锯齿形状向着与第一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突起;在第一范围划分件和第二范围划分件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区域中,共电极的凹凸部分和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的锯齿形状与第二方向基本垂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像素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并在像素电极的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延伸部分与像素电极的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延伸部分接触的弯曲区域中弯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对应于像素电极的弯曲区域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存储电极,在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中,存储电极与栅极线分隔开并与弯曲部分叠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布置在数据线和像素电极之间,并在与存储电极对应的区域中部分开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相对于与存储电极的端部对应的区域沿着与存储电极对应的区域连续地形成凹凸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范围划分件与第二范围划分件分隔开,第一范围划分件的部分基本平行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部分延伸,以具有第一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在像素电极的平面图中,像素电极具有锯齿形的凹凸部分,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对应于第一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相对于与存储电极的端部对应的区域沿着与存储电极对应的区域连续地形成像素电极的凹凸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所述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布置在存储电极和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之间,以覆盖存储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透明绝缘层图案比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厚,并包含有机材料,第二透明绝缘层图案包含无机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由通过去除像素电极的一部分得到的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一范围划分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由通过去除共电极的一部分得到的切除部分来限定第二范围划分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由形成在共电极的一部分上的突起来限定第二范围划分件。
20.一种改进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像素电极中形成第一范围划分件;
在共电极中形成第二范围划分件,在液晶显示器的平面图中,第二范围划分件与第一范围划分件分隔开,第二范围划分件具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接触;
至少在与第二范围划分件的弯曲部分对应的区域中,在共电极中形成凹凸部分,
其中,凹凸部分中的凸部补充第二范围划分件对在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的控制力,凹凸部分中的凹部增大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
CN2007101630200A 2006-09-28 2007-09-28 液晶显示器及其改进方法 Active CN101154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94937A KR101221961B1 (ko) 2006-09-28 2006-09-28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006-0094937 2006-09-28
KR1020060094937 2006-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4007A true CN101154007A (zh) 2008-04-02
CN101154007B CN101154007B (zh) 2011-08-24

Family

ID=3925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30200A Active CN101154007B (zh) 2006-09-28 2007-09-28 液晶显示器及其改进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09347B2 (zh)
KR (1) KR101221961B1 (zh)
CN (1) CN10115400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279B (zh) * 2006-12-25 2012-04-1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56691A (zh) * 2011-08-09 2013-03-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99536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136577A (zh) * 2018-02-02 2019-08-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21961B1 (ko) * 2006-09-28 2013-01-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789591B1 (ko) * 2010-12-14 2017-10-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001296B2 (en) * 2011-02-25 2015-04-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20120104777A (ko) * 2011-03-14 2012-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4298036A (zh) * 2014-10-09 2015-01-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11441B1 (en) * 1997-06-12 2009-12-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Vertically-aligned (V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927824B1 (en) * 1999-09-16 2005-08-09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KR100466393B1 (ko) * 2001-05-30 2005-01-13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의 박막트랜지스터
TWI291072B (en) * 2001-09-28 2007-12-11 Sanyo Electric C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KR101157223B1 (ko) * 2003-10-29 2012-06-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50050256A (ko) * 2003-11-25 2005-05-3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21961B1 (ko) * 2006-09-28 2013-01-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279B (zh) * 2006-12-25 2012-04-1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US8184221B2 (en) 2006-12-25 2012-05-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956691A (zh) * 2011-08-09 2013-03-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56691B (zh) * 2011-08-09 2016-04-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99536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799536B (zh) * 2016-09-06 2023-08-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136577A (zh) * 2018-02-02 2019-08-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36577B (zh) * 2018-02-02 2022-09-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09347B2 (en) 2009-10-27
CN101154007B (zh) 2011-08-24
KR20080029192A (ko) 2008-04-03
US20080079885A1 (en) 2008-04-03
KR101221961B1 (ko) 2013-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4007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改进方法
US10663806B2 (en)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001007B2 (en) Display panels
US8902392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KR100309918B1 (ko) 광시야각액정표시장치및그제조방법
KR10042619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420642B2 (en) Array substrate for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525964B2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8451411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a domain divider
US20070291208A1 (en) Multi-doma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5045000B (zh) 液晶显示器
TWI308660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332248C (zh) 用于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
CN100439988C (zh) 液晶装置和投影机
CN101968590A (zh) 液晶显示面板
KR2004008914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62439B1 (ko) 향상된 절환 속도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75098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680863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0451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n electric field distortion unit and the passivation layer is directly contact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of the pixel region
US20010024244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mplementing multi-domains for liquid crystal
CN114815417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873508B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
JP200430187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4815416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1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05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Suwon Qu Mei Tan Dong 416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