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2021A - 过滤嘴杆的加热和硬化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过滤嘴杆的加热和硬化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2021A
CN101152021A CNA2007101629190A CN200710162919A CN101152021A CN 101152021 A CN101152021 A CN 101152021A CN A2007101629190 A CNA2007101629190 A CN A2007101629190A CN 200710162919 A CN200710162919 A CN 200710162919A CN 101152021 A CN101152021 A CN 101152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rods
hot
air furnace
air
cool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29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2021B (zh
Inventor
S·沃尔夫
T·谢巴思
S·霍恩
I·莫勒
A·布尔
J·德波尔
M·博彻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rber Technolog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auni Maschinenbau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uni Maschinenbau GmbH filed Critical Hauni Maschinenbau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15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2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0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3/00Tobacco smoke filters, e.g. filter-tips, filtering inserts;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D3/02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 A24D3/025Final operations, i.e. after the filter rod forming proc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CMACHINES FOR MAKING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00Making cigarettes; Making tipping materials for, or attaching filters or mouthpieces to,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35Adaptations of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cigarettes from making machine to packaging machine

Landscapes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或类似制品进行加热和硬化的方法,这类过滤嘴杆至少由一种过滤嘴材料及一种连接着该过滤嘴材料的热熔性胶粘剂组成,所述方法的特征为,过滤嘴杆(11)单层地并分开地相继被运送通过一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区(18、19)的热空气炉(16)、并通过一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区(20)的冷却机构(17),其中过滤嘴杆(11)在穿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的运送过程中,首先为了使热熔性胶粘剂熔化而被均匀地和连续地加热到一种短时间超过热熔性胶粘剂的熔化温度的温度,然后冷却以使热熔性胶粘剂硬化。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Description

过滤嘴杆的加热和硬化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于过滤嘴杆或类似制品进行加热和硬化的方法,该过滤嘴杆至少由一种过滤材料以及一种连接该过滤材料的热熔性胶粘剂组成。此外,本发明涉一种及对于过滤嘴杆或类似制品进行加热和硬化的装置,这类过滤嘴杆由一种过滤材料及一种连接该过滤材料的热熔性胶粘剂组成,该装置包括一用于对于过滤嘴杆进行加热和硬化的机构以及一用于输送过滤嘴杆通过该机构的输送单元。
背景技术
这类装置和方法在烟草加工业中用来制造用于香烟过滤嘴等的过滤嘴杆或类似制品。在制作过滤嘴杆时,首先制备从一捆以无限的条状物开卷的过滤嘴材料、即所谓的丝束,这种丝束最好为用乙酸纤维素制成的单根纤维和/或细丝组成。然后在过滤嘴材料中有选择地加入例如粒状活性炭形式的添加剂和/或别的添加剂、以及用于连接过滤嘴材料的一种合适的粘结材料。作为粘结材料或胶粘剂除了常用的三醋精外,尤其可以使用一种例如以粉状、粒状或纤维形式的热熔性胶粘剂。按上述方式制备的过滤嘴材料在过滤嘴条成型机中加工成无限长的过滤嘴条,然后将它切成一倍或多倍使用长度的过滤嘴杆。通常过滤嘴条或过滤嘴杆先加热后冷却,以使其形成纤维连接。
迄今已知的这类装置和方法都是让过滤嘴条或过滤嘴杆连续通过一个所谓的硬化段,以便使得在过滤嘴杆制造时涂覆到纤维材料上的软化剂(例如三醋精)硬化。DE 100 08 786 A1例如公开了一种输送机构,在该机构中多层的过滤嘴杆物料流连续运送通过一微波加热设备。通过所述加热,可使软化剂比较容易而又比较快速地扩散到纤维的内部,从而加速硬化过程。但上述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微波来使软化剂硬化,对加热热熔性胶粘剂使之达到熔化,业已证明是不适合的。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法,来对于由一种过滤嘴材料及由一种连接该过滤嘴材料的热熔性胶粘剂所组成的过滤嘴杆进行可靠的加热和硬化。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完备的装置来实施该方法。
一方面,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所述类型的方法这样实现的:过滤嘴杆单层地并分开地一前一后地被输送通过一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区的热空气炉并通过一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区的冷却机构,其中过滤嘴杆在通过热空气炉和冷却机构的过程中首先被均匀地和连续地加热到一短时间超过热熔性胶粘剂的熔化温度的温度,以使热熔性胶粘剂熔化;然后冷却以使该热熔性胶粘剂硬化。通过使过滤嘴杆单层和分开地输送通过热空气炉和冷却机构,就可使整个过滤嘴杆首先被均匀加热,由此使热熔性胶粘剂可靠地在过滤嘴杆的内部直至芯部熔化,并在纤维之间相互形成接触点。随后的冷却导致过滤嘴杆短时间地硬化,亦即在离开热空气炉后,过滤嘴杆不再可能产生塑性变形,所以过滤嘴杆可直接存储或进行后续处理。
过滤嘴杆最好相对于其纵向延伸部分横向地被运送穿过热空气炉和冷却机构。这样就可按特别有利的方式实现紧凑的结构方式。
过滤嘴杆在穿过热空气炉和冷却机构的输送过程中,最好围绕其中心轴线或旋转轴线旋转,这样就可用热空气或冷空气特别均匀地施加到过滤嘴杆上。
根据该方法的一种合适的改进方案,使热空气在热空气炉中并使冷空气在冷却机构中产生涡流。通过这种循环方式可有效地使过滤嘴杆均匀地加热和冷却,从而提高过滤嘴杆的质量。
过滤嘴杆最好在多个平面内被输送通过热空气炉并通过冷却机构。这就是说,虽然过滤嘴杆是单层的,但在上下叠置的多个平面内例如曲折形状或环形地通过热空气炉和冷却机构,从而达到特别紧凑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单个输送平面相互间隔距离。
本发明的一种合适的改进方案的特征是,单个加热区和冷却区在温度上是可相互独立调节和控制的。这样就可简单并易于操作地使温度分布特性适配于过滤嘴杆的不同要求和/或不同成分。从而在同时抑制所不希望的副作用、例如过滤嘴纸变色的情况下,可实现对于热熔性胶粘剂的合理加热。
过滤嘴杆在整个圆周上、即从四周最好首先施加热空气,然后施加冷空气。这样,过滤嘴杆的整个表面都接触热空气和冷空气,从而达到特别均匀的加热和冷却。
另一方面,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具有上述特征的装置如此来实现的:用于对于过滤嘴杆进行连续的、均匀的加热和硬化的机构包括一带有至少一个加热区的热空气炉和一在过滤嘴杆的输送方向T中布置在该热空气炉后方的、带有至少一个冷却区的冷却机构,并且输送单元用于单层地和分开地输送过滤嘴杆通过热空气炉和冷却机构。这样产生的优点已在结合本发明方法的说明中述及,这里不再赘述,并请参考上面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种合适的改进方案的特征是,输送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输送元件,其中输送元件通过一转交滚筒或类似机构相互连接。这样就能保证每个输送元件只经受一种保持相同的温度作用。换言之,这种方案实现了使一输送元件要么只通过一加热区,要么只通过一冷却区。
输送元件最好按垂直输送机加以设计和安装。其优点是,从输送单元落下的过滤嘴杆往下掉,这样就可收集并取走过滤嘴。
附图说明
所述方法和装置的其他合适的或优选的改进方案或实施方式可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和说明书中得知。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所述方法的原理以及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表示:
图1用于对于过滤嘴杆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装置的侧视图,该装置配有用于使来自一物料流的过滤嘴杆分开的机构;
图2沿根据图1的剖面线II-II看去的正视图;
图3输送单元的局部的侧视图;
图4用于对于过滤嘴杆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装置的详细侧视图;
图5带有一设计成滚筒运转机构的输送单元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6带有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输送元件的一加热模块或冷却模块的透视图;
图7具有由多个输送元件所构成的一输送单元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8一输送元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装置用于对于过滤嘴杆进行加热和硬化。但本发明以相同方式涉及处理过滤嘴条或类似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加热和硬化的装置10的示意图,这种过滤嘴杆至少由一种纤维类型的过滤嘴材料和一种连接着该过滤嘴材料的粘结材料-即例如一种以粉状、粒状或纤维形式存在的热熔性胶粘剂组成,并且附加地有选择地由别的添加剂、例如活性炭颗粒组成。所述装置10主要包括一用于过滤嘴杆11的输送单元12和一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加热、硬化的机构13。装置10在过滤嘴杆11的输送方向T内有选择地配置一例如以交叉杆构架站(Schragenstation)形式的机构14,用来分开来自一物料流的过滤嘴杆11。借助于机构14可把存储在该架构中的过滤嘴杆11用一滚筒15或类似机构分开,并供给输送单元12。可替换地也可直接通过一种过滤嘴条成型机来装备输送单元12。
机构13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连续的、均匀的加热和硬化,并包括一热空气炉16和一冷却机构17。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可组成一单元体,或单独地构成并前后布置,其中冷却机构17在过滤嘴杆11的输送方向T上布置在热空气炉16的后面。热空气炉16最好设计成循环热空气炉,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区18,但最好具有两个加热区18和19。该加热区18、19的数目是可有选择地增加的。冷却机构17最好具有一冷却区20。在未述及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却区20的数目或冷却段的长度是可改变的,特别是可增加的。其中,全部加热区18、19和冷却区20在这种情况下在温度调节方面最好是单独可控制的。
不论是热空气炉16还是冷却机构17最好在全部加热区18、19或冷却区20中配置用于使热空气或冷空气产生涡流的机构21。借助于通过被驱动的通风元件的通风,可在机构13内部使环境空气和/或已被加热的空气和/或已被冷却的空气均匀地产生涡流。在这种情况下,机构13大致构成一种封闭的系统,已被加热的和/或已被冷却的空气总是被再接收并再产生涡流。所以加热区18、19和冷却区20除了一用于把过滤嘴杆11引入到机构13中的孔22和一用来把过滤嘴杆11从机构13引出的孔23之外,处于一向外封闭的空间中。冷却机构17通常使用环境空气来冷却或硬化过滤嘴杆11,它可有选择地配置一冷却单元24来附加地冷却环境空气。
上述的输送单元12用于将过滤嘴杆11单层地和分开地输送穿过机构13。最好或者为了简化对于过滤嘴杆11在输送单元12上所进行的加料或者从输送单元12的取料,输送单元12在输入侧在孔22的区域内并在输出侧在孔23的区域内从热空气炉16或冷却机构17伸出来。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输送单元12包括一种连续循环构成的或排列的输送链25。这种格状构成的输送链25具有受料器26,其中,受料器26用于横轴向容纳过滤嘴杆11并且对齐。每个受料器26用于容纳一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位放置的过滤嘴杆11。当然,受料器26也可如此用于容纳多个过滤嘴杆11,即两个或多个过滤嘴杆11在其纵向延伸部位中前后放置着,其中,在一受料器26内的全部过滤嘴杆11从输送方向T看去并排地-形成了由多个单独的过滤嘴杆11所构成的一个过滤嘴条-放置着。受料器26的宽度以及受料器26到受料器26的距离相等地选择。代替一条唯一的输送链25,也可并排布置多个输送链25,这样,输送单元12则构成多轨迹的。除了输送链25外,也可用传送带或别的合适的输送机构。
输送单元12、确切地说输送链25配有一块盖板元件27。盖板元件27在输送链25的上方至少在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内部中在机构13的过滤嘴杆11的整个输送段上延伸。盖板元件27最好是机构13的组成部分,并与它固定连接。换言之,盖板元件27在输送链25对面是固定的。例如可做成栅格薄板的盖板元件27的距离如此进行选择:强制使过滤嘴杆11保持在受料器26内。输送链25和盖板元件27都必须是透气的。当然这也适用于对于受料器26进行界定的侧壁28。这样就确保了有已被涡旋了的热空气/冷空气从所有的侧面作用到过滤嘴杆11上。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输送单元12也可设计成使一输送链25等物在多个平面内穿过机构13进行导向。这时不同的平面相互间隔着距离,所以确保了使过滤嘴杆11单层地摆放在输送链25上。输送单元12通过机构13的输送可以通过环形的、曲折形状的或别的方式来实现。
如图5所示,输送单元12也可包括多个组成一滚筒运转机构(Trommellauf)29的滚筒。最好交替地布置相互保持着有效连接的转交滚筒30和辊式滚筒(Rolltrommel)31。滚筒运转机构29延伸穿过整个装置10。每个滚筒30、31都具有用于容纳过滤嘴杆11的料斗,这些料斗相对于输送方向T横向取向,所以过滤嘴杆11同样相对于其纵向延伸部位或其旋转轴线横向地被运送。辊式滚筒31的直径最好大于转交滚筒30的直径。当然,也可以是别的直径比例。滚筒、并尤其是辊式滚筒31间的节距同样是可变化的,但最好为3π。
从图6和7中可看出输送单元12的另一种结构方案。图6表示一种单独的、集成在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模块32中的输送元件33。输送单元12包括至少两个这种相互独立构成并设置的输送元件33。相互相邻的输送元件33通过一转交滚筒34或别的合适的一般转运机构相互连接。换言之,转交滚筒34保证了从一个输送元件33到下一个输送元件33的转移。
输送元件33可做成单轨的,或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双轨的。多轨系统也可通过并排布置两个或多个输送元件33来实现。过滤嘴杆11本身也象前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其纵向延伸部位或相对于其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横向地进行运送。每个输送元件33都由两个相互间隔距离地布置的输送链35、36构成。输送链35、36围绕驱动辊和/或转向辊37、38被引导。辊37、38上下垂直布置。辊37、38之一、最好是下辊38的直径大于位于上方的辊37。但直径可发生变化。
输送元件33设计成无尽环绕的,并包括用于容纳过滤嘴杆11的多个布置在输送链33之间的辊子元件39或辊。多个辊子元件39相互紧密地并列布置以构成用于过滤嘴杆11的一支承面40。辊子元件39沿着输送链35、36的整个长度构成或布置。为清楚起见,图中只部分地示出辊子元件39。圆柱形构成的、两个相邻辊子元件39分别构成用于容纳过滤嘴杆11的料斗。该相邻的辊子元件39具有一间距,该间距一方面很小,以致于过滤嘴杆11不能滑过去;另一方面又很大,以致于相邻的辊子元件39之间的空气可以流通。换言之,通过辊子元件39所构成的支承面40是透气的。
辊子元件39可旋转地支承在输送链35、36上。辊子元件39的传动或其转动特别是通过摩擦连接来实现的。为此,支承面40间隔距离地配置一导向元件41。这个最好是位置固定布置的导向元件41例如可由两个相互间隔距离布置的导向桥接片42、43构成,它们布置在输送链35、36之间并布置在支承面40的上方,所以过滤嘴杆11类似夹心地位于辊子元件39和导向桥接片42、43之间。导向桥接片42、43除了保证使过滤嘴杆11在输送过程中围绕其中心轴线或旋转轴线旋转外,导向桥接片42、43还要使过滤嘴杆11尤其是在垂直输送过程中保持在支承面40上。输送元件33最好作为垂直输送器构成和设置。
多个上述的输送元件33构成装置10(见图7)。垂直取向的输送元件33是前后布置的,其中相邻的输送元件33借助于转交滚筒34相互连接。在输入侧设置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分离的系统44。该系统44也可具有推移元件,借助于该元件把单轨到达的过滤嘴杆11分布到双轨上。系统44也可包括用于改变节距的元件。输送元件33也可做成单轨的或多于双轨的。在所示例子中设置了两个加热区18、19和一冷却区20。当然,几乎可前后布置任意多的模块32。在加热区18、19中输入给输送元件33的吸入空气被加热。在冷却区20中输入给输送元件33的吸入空气则是有选择地不被加热,或者甚至被冷却。
下面借助附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原理:
产品或者说杆形制品、即尤其是过滤嘴杆11,借助于机构14或滚筒15被分开,并被单个地放入到输送链25的受料器26中,其中过滤嘴杆11在输送方向T内相对于其纵向延伸部位横向放置着。然后借助输送链25把在输送方向T内相互间隔地放置着的过滤嘴杆11通过孔22输入到热空气炉16中。在热空气炉16中,过滤嘴杆11相继连续通过一第一加热区18和一第二加热区19。在加热区18、19中存在一种此前所调节的温度分布,该温度分布对于两个加热区18、19可调节成相同的或不同的。在加热区18、19中,最好用热辐射器或类似机构来对于从周围环境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机构21使之产生涡流。于是,已被加热了的和有涡流的热空气在加热区18、19中流动,其中热空气就可均匀地从上面、从下面并从侧面施加到过滤嘴杆11上。
通过使热空气均匀地施加到过滤嘴杆11上,使该过滤嘴杆或更确切地说使过滤嘴杆11内含有的热熔性胶粘剂加热到熔化温度。对于在过滤嘴材料中添加聚乙烯(简称为PE)作为热熔性胶粘剂的情况来说,过滤嘴杆11被加热到150℃左右。当然,别的热熔性胶粘剂则需要其它的熔化温度。这些熔化温度对于每个加热区18、19来说都是单独可调节的。在热熔性胶粘剂熔化后,纤维材料的单根纤维之间形成接触点。在这种情况中,过滤嘴杆11是软的和可塑性变形的。
直接在热空气炉16的加热区18、19上连接着冷却机构17的冷却区20。在冷却区20中,也象加热区18、19那样,温度是单独可控的,在这里,过滤嘴杆11大致被冷却到室温。这例如是通过用环境空气冷却过滤嘴杆11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吸入的环境空气/室内空气通过机构21产生涡流。为了加速冷却过程或硬化过程,冷却机构17之内的环境空气也可通过冷却单元24进行冷却,更确切地说冷却到低于室温的温度值。通过在冷却区20中的冷却,使热熔性胶粘剂固化,并使过滤嘴材料的纤维并由此使过滤嘴杆11总体上达到所需的硬度。在过滤嘴杆11的硬化状态中,该过滤嘴杆不再可能产生塑性变形,并可直接用于后续处理/存储。然后,硬化了的过滤嘴杆11通过孔23从机构13取出,并供给一输送单元、一存储介质或用于后续处理的机构。
对于过滤嘴杆11通过加热区18、19和冷却区20的运送,连续地并以预选的速度来进行。过滤嘴杆11在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中的停留时间是通过输送链25的速度来控制的。在过滤嘴杆11被运送通过加热区18、19和冷却区20的过程中,过滤嘴杆11通过盖板元件27被保持在受料器26内。换言之,盖板元件27阻止了过滤嘴杆11由于被涡流的空气而从受料器26中飞起。所述的方法也可利用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区中的加热来进行。这也相应地适用于冷却或硬化。
上面叙述了用于在一平面中输送过滤嘴杆11的方法。但也存在这种可能方案:所述过滤嘴杆在多条轨道/轨迹内并排地或在多个平面中上下叠置地被运送而穿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过滤嘴杆11在这种情况下以相同的方式均匀地并连续地被加热到胶粘剂熔化,并被冷却到硬化。
借助于在图6和7所示的装置10,使单轨或多轨迹输入的过滤嘴杆11通过系统44分开,并由一在输入侧布置的滚筒放到第一输送元件33上。这时,过滤嘴杆11放置在相对于输送方向T横向放置的料斗中。过滤嘴杆11借助于负压吸持在输送链33上。确切地说,过滤嘴杆11被负压吸到支承面40上。构成支承面40的辊子元件39通过摩擦连接而被驱动。通过不断旋转的辊子元件39使过滤嘴杆11围绕其中心轴线或旋转轴线旋转。由于吸入空气在加热区18或19被加热,所以过滤嘴杆11直接被热空气作用。过滤嘴杆11通过所述相继连续前后布置的模块32,其中通过转交滚筒34进行转交。在一模块32内,过滤嘴杆11首先大致垂直向下导向,然后围绕辊子38转向,并随即重新大致垂直向上引导。相应地,这也适用于冷却区20,此时,所述吸入空气要么不加热,要么被完全冷却。过滤嘴杆11在从冷却区20输出后按公知方法从转交滚筒34取下。

Claims (39)

1.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或类似制品进行加热和硬化的方法,所述过滤嘴杆至少由一种过滤嘴材料和一种连接着该过滤嘴材料的热熔性胶粘剂组成,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单层地并分开地相继被运送穿过一具有至少一个加热区(18、19)的热空气炉(16)、并穿过一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区(20)的冷却机构(17),其中过滤嘴杆(11)在通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的运送过程中,首先被均匀地和连续地加热到一短时间超过热熔性胶粘剂的熔化温度的温度,以使热熔性胶粘剂熔化,然后被冷却,以使热熔性胶粘剂硬化。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离开热空气炉(16)之后在冷却机构(17)中被大致冷却到室内温度。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被运送穿过热空气炉(16)内的多个加热区(18、19)以及冷却机构(17)内的一冷却区(20)。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横向于其纵向延伸部位被运送穿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
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借助于一输送单元(12)运送穿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该输送单元(12)具有用于过滤嘴杆(11)的单个受料器(26)。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被运送穿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的过程中通过一盖板元件(27)或类似物而被保持在输送单元(12)的相应受料器(26)内。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被运送穿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的过程中借助于负压而被吸持在输送单元(12)的料斗中。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被运送通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的过程中围绕其中心轴线或旋转轴线进行旋转。
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负压的吸入空气在热空气炉(16)之中被加热,由此过滤嘴杆(11)直接受到热空气的作用。
10.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空气在热空气炉(16)中和/或冷空气在冷却机构(17)中产生涡流。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多个平面内被运送穿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
12.按权利要求3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加热区(18、19)和冷却区(20)在温度上相互独立地进行调节和控制。
13.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整个圆周上、即在四周首先用热空气加载,然后用冷空气加载。
14.按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环境空气用作为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冷却或硬化的冷空气。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空气通过一冷却单元(24)或类似机构进行附加冷却。
16.按权利要求5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从物料流中放到输送单元(12)上之前被分开。
17.按权利要求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热空气炉(16)中和冷却机构(17)中的停留时间通过输送单元(12)的速度来控制。
18.按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嘴杆(11)在热空气炉中被加热至大约150℃。
19.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或类似制品进行加热和硬化的装置,所述过滤嘴杆由一种过滤嘴材料以及一种连接着该过滤嘴材料的热熔性胶粘剂组成,所述装置包括一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加热和硬化的机构(13)以及一用于将过滤嘴杆(11)运送通过所述机构(13)的输送单元(12),其特征在于,机构(13)用于对于过滤嘴杆(11)进行连续且均匀的加热和硬化,并包括一带有至少一个加热区(18、19)的热空气炉(16)和一沿着过滤嘴杆(11)的输送方向T布置在热空气炉(16)后方的、带有至少一个冷却区(20)的冷却机构(17),且输送单元(12)用于单层地并分开地运送过滤嘴杆(11),使其通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空气炉(16)具有两个或多个加热区(18、19)。
21.按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单元(12)包括一输送链(25)或类似机构,其中输送链(25)如此具有用于横轴向地容纳过滤嘴杆(11)的受料器(26),使得过滤嘴杆(11)在受料器(26)中相对于其纵向延伸部位横着放置地进行输送。
22.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链(25)或类似机构配有一盖板元件(27),该盖板元件至少在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的内部中在过滤嘴杆(11)的整个输送段上延伸。
23.按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元件(27)固定地设置在输送链(25)的对面。
24.按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链(25)构成为连续环绕的。
25.按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单元(12)和盖板元件(27)都是透气的。
26.按权利要求19和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单元(12)通过一由辊式滚筒(31)和转交滚筒(30)所组成的滚筒运转机构(29)构成。
27.按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单元(12)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输送元件(33),其中输送元件(33)通过一转交滚筒(34)或类似机构相互连接。
28.按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区(18、19)和每个冷却区(20)都配有一自身的输送元件(33)。
29.按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输送元件(33)都由两个相互间隔距离布置的输送链(35、36)构成,其中在输送链(35、36)之间布置用于构成过滤嘴杆(11)用的一支承面(40)的辊子元件(39)。
30.按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辊子元件(39)旋转地支承在输送链(35、36)上。
31.按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辊子元件(39)分别构成一用于容纳过滤嘴杆(11)的料斗。
32.按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40)是透气的。
33.按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元件(33)按垂直输送机构成和安装。
34.按权利要求19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配置有用于使热空气或冷空气产生涡流的机构(21)。
35.按权利要求19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加热区(18、19)和冷却区(20)是单独可控的。
36.按权利要求19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机构(17)配置一冷却单元(24)。
37.按权利要求19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单元(12)在输入侧从热空气炉(16)伸出,并在输出侧从冷却机构(17)伸出。
38.按权利要求19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空气炉(16)在输入侧配有一用来从物料流中分开过滤嘴杆(11)的机构(14)或系统(44)。
39.按权利要求19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单元(12)是这样设计的,即单层输送的过滤嘴杆(11)可在多个平面内被运送通过热空气炉(16)和冷却机构(17)。
CN2007101629190A 2006-09-28 2007-09-27 过滤嘴杆的加热和硬化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20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47098.2 2006-09-28
DE102006047098A DE102006047098A1 (de) 2006-09-28 2006-09-28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und Aushärten von Filterstäb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2021A true CN101152021A (zh) 2008-04-02
CN101152021B CN101152021B (zh) 2012-03-14

Family

ID=3896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29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2021B (zh) 2006-09-28 2007-09-27 过滤嘴杆的加热和硬化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905317B1 (zh)
JP (1) JP2008079612A (zh)
CN (1) CN101152021B (zh)
AT (1) ATE478572T1 (zh)
DE (2) DE102006047098A1 (zh)
PL (1) PL1905317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290A (zh) * 2014-08-01 2017-08-18 蒙特拉德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香烟或其他吸烟物品用的过滤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09640709A (zh) * 2016-09-06 2019-04-16 国际烟草机械波兰有限责任公司 清洁单元、生产多段式滤棒的烟草工业机器和清洁棒状元件的列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07946D0 (en) * 2010-05-12 2010-06-30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 Filter additive
CN114290712B (zh) * 2022-01-24 2024-04-05 广东鑫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温控的纤维棒加热成型装置
CN114762532B (zh) * 2022-05-06 2024-05-17 南通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线胶快速固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6165A1 (de) * 1978-04-14 1979-10-25 Hauni Werke Koerber & Co K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verkleben einer umhuellung fuer rauchartikel oder filter
JPS62250261A (ja) * 1986-04-23 1987-10-31 チッソ株式会社 管状繊維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H0775648B2 (ja) * 1987-05-19 1995-08-16 チッソ株式会社 円筒状フイルタ−
US4936920A (en) * 1988-03-09 1990-06-26 Philip Morris Incorporated High void volume/enhanced firmness tobacco rod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tobacco
DE19800683B4 (de) * 1998-01-10 2005-02-24 Inatec Innovative Auftragstechnologi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Auftragen eines Klebstoffes auf die Kanten von faltenförmigen Filtermaterialien, sowie damit hergestellte Filter
DE10008786A1 (de) * 2000-02-24 2001-08-30 Hauni Maschinenbau Ag Förderein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von Filterstäben der Tabak 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DE10217410A1 (de) * 2002-04-18 2003-10-30 Hauni Maschinenbau Ag Zigarettenfilt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EP1464241B1 (de) * 2003-04-03 2006-10-04 Hauni Maschinenbau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lieses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Filtern der tabak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sowie Filterstrangherstelleinrichtung
CN100386038C (zh) * 2005-04-08 2008-05-07 梅建华 干法纸卷烟滤棒及其制备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290A (zh) * 2014-08-01 2017-08-18 蒙特拉德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香烟或其他吸烟物品用的过滤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09640709A (zh) * 2016-09-06 2019-04-16 国际烟草机械波兰有限责任公司 清洁单元、生产多段式滤棒的烟草工业机器和清洁棒状元件的列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1905317T3 (pl) 2011-02-28
ATE478572T1 (de) 2010-09-15
JP2008079612A (ja) 2008-04-10
CN101152021B (zh) 2012-03-14
DE102006047098A1 (de) 2008-04-03
EP1905317B1 (de) 2010-08-25
EP1905317A1 (de) 2008-04-02
DE502007004842D1 (de) 201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2021B (zh) 过滤嘴杆的加热和硬化的方法及装置
DE2538285C3 (de) Verfahren zum Beschichten von Behältern mit einem organisch-polymeren Material
DE60129103T2 (de) Dreh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andhabung von tragbaren Artikeln
CN110191795A (zh) 瓦楞辊单元输送装置以及瓦楞辊单元的更换装置及方法
CN102387905A (zh) 具有加热装置的塑料型坯重塑设备
CN104824843A (zh) 将过滤嘴段插入到过滤嘴束条中
JP2006180870A (ja) 食品を微粒子からなる材料で被覆するデバイス
EP2390081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emperierung von Vorformlingen
CN201003899Y (zh) 一种淤泥造粒干燥机
CN110072682B (zh) 纤维坯料到三维纤维块制品的成型
US11207800B2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producing rotomolded products
EP0864391B1 (de) Heizvorrichtung
US4792246A (en) Apparatus for raised printing
DE1990630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lasformung von Behältern
US581319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carriers to containers
DE2522592A1 (de) Heizvorrichtung fuer rohrabschnitte aus kunststoff
DE19957712A1 (de) Kunststoffstranggranulieranlage
WO2020213249A1 (ja) 延伸装置および延伸装置の部品交換方法
CN205150369U (zh) 一种半球形糖果包装用输送机构
JP7272649B2 (ja) 綿棒および綿棒の製造方法
KR101149276B1 (ko) 절단 또는 연속 유리섬유 스트랜드 매트가 보강된 열가소성복합재료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1007441A (zh) 瓶坯输送装置
JPH074833B2 (ja) 溶融可塑化装置
CN105325538A (zh) 一种高效节能粮食烘干机
CN113950402B (zh) 调温设备和容器制造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