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9093A - 多档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多档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9093A
CN101149093A CNA2007101528664A CN200710152866A CN101149093A CN 101149093 A CN101149093 A CN 101149093A CN A2007101528664 A CNA2007101528664 A CN A2007101528664A CN 200710152866 A CN200710152866 A CN 200710152866A CN 101149093 A CN101149093 A CN 101149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jack shaft
speed changer
planetary gear
grinding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8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7267C (zh
Inventor
A·W·菲利普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149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9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72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726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37/042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change gear transmissions in group 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ev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8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 F16H2200/008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reverse spe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变速器,带有三个输入扭矩传递机构,例如摩擦离合器,以通过行星齿轮组将扭矩传递到副轴传动装置。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元件、输出元件、行星齿轮组、第一、第二和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和副轴传动装置。所述副轴传动装置可操作地与所述行星齿轮组连接,并包括: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第一中间轴、与第一中间轴同心的第二中间轴和与第二中间轴同心的第三中间轴。

Description

多档变速器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9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25,972的优先权。上述临时申请的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具有行星齿轮组和副轴传动装置的多档变速器。
背景技术
典型的多档双离合变速器使用两个摩擦离合器与几个爪形离合器/同步器的组合,通过在实际进行动态换档之前为即将来临的速比“预先选择”同步器的情况在一个摩擦离合器与另一个摩擦离合器之间进行切换来获得“动力接通(power-on)”或者动态换档。“动力接通”换档意味着在进行换档之前无需中断发动机的扭矩传送。这个概念通常使用具有不同专用齿轮对或齿轮组以获得各前进档的副轴(除了在后轮驱动应用中能够获得直接驱动档以外)。因此,该典型设计中所需的齿轮总数目为前进档数目的两倍再加上用于倒档的三个。这必需大量的所需齿轮对,尤其是在具有较大量前进档的变速器中。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变速器,带有三个输入扭矩传递机构的,例如摩擦离合器,以通过行星齿轮组将扭矩传递到副轴传动装置。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元件、输出元件、行星齿轮组、第一、第二和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和副轴传动装置。
所述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各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各自不同的元件连接。
所述副轴传动装置与所述行星齿轮组可操作地连接,并包括: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和第三中间轴。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中心齿轮连接以共同旋转。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行星架元件连接以共同旋转。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齿圈元件连接以共同旋转。
所述副轴径向地偏离所述中间轴,并且与所述中间轴平行。所述多个同步器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齿轮中所选的一个与所述轴中所选的一个连接以共同旋转,从而沿着所述轴和所述共面互啮齿轮组,将扭矩从所述行星齿轮组传递到所述输出元件。一些所述同步器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可绕所述副轴旋转的所述齿轮中的各个与所述副轴连接,以共同旋转。
所述行星齿轮组可为锥齿轮组、简单小齿轮或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
所述副轴传动装置可为只具有一个副轴的双轴线设计,或者具有两个或多个偏离副轴的多轴线设计。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同步器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行星齿轮组的一个元件与固定元件连接以获得反向传动比,可获得倒档,从而消除了对专用互啮齿轮组的需要。
因此,对于给定数量的不同齿轮状态,本发明通过以多于一个齿轮状态“再利用”某些或全部实际齿轮,减小了所需的副轴齿轮数目。
结合附图,从下面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详细描述,可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列出对于由图1的变速器获得的所选扭矩比,接合的扭矩传递机构和同步器的真值表;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图1变速器的示意图,示出了从输入通过齿轮组到输出的动力流;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1变速器的物理齿轮与虚拟齿轮之间关系的图表;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1变速器从一个档位至下一档位的典型传动比和传动比步长的图表;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1变速器从一个档位至下一档位的典型扭矩比步长的图表;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列出对于由图7的变速器获得的所选扭矩比,接合的扭矩传递机构和同步器的真值表;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图7变速器的示意图,示出了从输入通过齿轮组到输出的动力流;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7变速器的物理齿轮与虚拟齿轮之间关系的图表;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7变速器从一个档位至下一档位的典型传动比和扭矩比步长的图表;和
图1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7变速器从一个档位至下一档位的典型扭矩比步长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图1中描述了多档变速器10。变速器10包括输入元件12和输出元件14。在本实施例中,输入元件12和输出元件14为轴,并将这样称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输入元件12和输出元件14可为不同于轴的其它部件。输入轴12持续地连接到发动机(未示出)或变矩器(未示出)的涡轮。输出轴14持续地与主减速器单元(未示出)连接。
变速器10包括副轴传动装置16,该副轴传动装置16包括中间轴、副轴(countershaft)、共面互啮齿轮组(co-planar intermeshing gearsets)和可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如下所述。例如,副轴传动装置16包括第一中间轴18、第二中间轴20和第三中间轴22。第二中间轴20和第三中间轴22为与第一中间轴18同心的筒形轴。副轴传动装置16还包括副轴24。副轴24与输入轴12、输出轴14和中间轴18、20间隔开,并且与其平行。
作为单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组28连接在输入轴12与输出轴14之间。行星齿轮组28包括与第一中间轴18连接以共同旋转的中心齿轮元件30、与第三中间轴22连接以共同旋转的齿圈元件32、以及行星架元件34,其中行星架元件34可旋转地支撑与中心齿轮元件30和齿圈元件32都啮合的一组小齿轮36。
副轴传动装置16还包括共面互啮齿轮组40、50、60、70和80。齿轮组40包括齿轮42和44。齿轮42与第三中间轴22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4啮合。齿轮44可有选择地与副轴24连接,并可绕副轴24旋转。共面齿轮组50包括齿轮46和齿轮48。齿轮46与第二中间轴20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8啮合,齿轮48可有选择地与副轴24连接,并可绕副轴24旋转。
齿轮组60包括共面且互相啮合的齿轮50和52。齿轮50与第二中间轴20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52啮合,齿轮52可有选择地与副轴24连接,并可绕副轴24旋转。
齿轮组70包括共面且互相啮合的齿轮54和56。齿轮54可绕着第一中间轴18旋转,并且可有选择地与第二中间轴20连接。齿轮54与齿轮56啮合,齿轮56与副轴24连接以共同旋转。
齿轮组80包括齿轮58和60。齿轮58与输出轴14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可有选择地与第一中间轴18连接。齿轮58与齿轮60啮合。齿轮60与副轴24连接以共同旋转。
变速器10包括多种扭矩传递机构或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离合器62、第二输入离合器64、以及第三输入离合器66和制动元件67。第一输入离合器62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轴12与齿圈元件32连接。第二输入离合器64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轴12与齿圈元件34连接。第三输入离合器66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输入轴12与中心齿轮元件30和第一中间轴18连接。制动元件67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二中间轴20与固定元件(例如,变速器壳体)连接,从而限制第二中间轴20的旋转。
变速器10还包括多个可有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90、92、94、96、98和99。同步器90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44与副轴24连接以共同旋转。同步器92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48与副轴24连接以共同旋转。同步器94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52与副轴24连接以共同旋转。同步器96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制动元件67连接到第二中间轴20以限制第二中间轴20的旋转。同步器98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54与第二中间轴20连接以随其共同旋转。同步器99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58与第一中间轴18连接,因而将输入轴14与第一中间轴18连接以随其共同旋转。
变速器10能够以如图2真值表所示的至少七个前进扭矩比和两个倒档扭矩比将扭矩从输入轴12传送到输出轴14。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扭矩传递机构或输入离合器62、64、66之一及同步器90、92、94、96、98和99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接合,实现各前进扭矩比和倒档扭矩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理解,不同速比与各扭矩比相关。因此,变速器10可获得七个前进档。
为建立倒档扭矩比(档位Rev1),如图2表格中所示选择输入离合器和同步器。输入离合器66和同步器90、96接合。输入离合器66将中心齿轮元件30与输入轴12连接。同步器90将齿轮44与副轴24连接以共同旋转。同步器96将第二中间轴20与制动元件67连接以制动和固定第二中间轴20的旋转。因此,扭矩从输入轴12通过中心齿轮元件30、齿圈元件32和中间轴22传递到齿轮42和齿轮44、再到副轴24。然后扭矩从齿轮60传递到齿轮58,从而传递到输出轴14。
还可应用图2真值表中所示另一倒档扭矩比(档位Rev2)。如图2表格中所示选择输入离合器和同步器。输入离合器66和同步器90、92接合。在该布置中,扭矩通过中心齿轮元件30、小齿轮36和齿圈元件32传递到第三中间轴22。然后,由于同步器90的接合,扭矩通过齿轮组40传递到副轴24,再通过齿轮组80传递到输出轴14。扭矩还通过中心齿轮元件30、小齿轮36和行星架元件34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0。然后,由于同步器92的接合,扭矩通过齿轮组50传递,再通过齿轮组80从副轴24传递到输出轴14。
通过接合输入离合器66和同步器90、92,获得第一前进档扭矩比(图2真值表中所列的档位1)。在该布置中,扭矩通过中心齿轮元件30、小齿轮元件36和齿圈元件32从输入轴12传递到第三中间轴22。通过同步器30的接合,扭矩通过齿轮组40传递到副轴24。然后扭矩通过齿轮组80传递到输出轴14。扭矩还通过中心齿轮元件30、小齿轮元件36和行星架元件34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0。然后,由于同步器98的接合,扭矩通过齿轮组70传递,再通过齿轮组80从副轴24传递到输出轴14。
通过输入离合器64和同步器98的接合建立图2中档位2所示的下一前进档。无需变速器10的机械停顿就可从档位1直接获得档位2。从档位1至档位2的换档可如下进行。首先,确保离合器62、64和同步器92、94、96、99松开,并且同步器98保持接合。其次,离合器66松开,离合器64接合。最后,只有在离合器64接合,并且变速器控制系统确定不急于换回低档位之后,才松开同步器90。在档位2时,扭矩通过接合的输入离合器64从输入轴12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0。由于同步器98的接合,扭矩沿着齿轮组70、副轴24和齿轮组80,传递到输出轴14。
通过输入离合器62和同步器90的接合建立图2真值表中档位3所示的下一前进档。从档位2至档位3的换档可如下进行。首先,确保离合器62、66和同步器92、94、96、99松开。其次,同步器90接合以预先选择档位3。再次,离合器64松开,离合器62接合。最后,只有在离合器62接合,并且变速器控制系统确定不急于换回低档位之后,才松开同步器98。输入离合器62分别通过行星架元件34和齿圈元件32,将扭矩通过齿圈元件32和小齿轮36传递到两个中间轴20和22。沿着第三中间轴22传递的扭矩通过齿轮组40传递到副轴24,然后由于同步器90的啮合,通过齿轮组80传递到输出轴14。
通过输入离合器64和同步器94的接合建立图2真值表中档位4所示的下一前进档。从档位3至档位4的换档可如下进行。首先,确保离合器64、66和同步器92、96、98、99松开。其次,同步器94接合以预先选择档位4。再次,离合器62松开,离合器64接合。最后,只有在离合器64接合,并且变速器控制系统确定不急于换回低档位之后,才松开同步器90。由于接合输入离合器64,所以扭矩从输入轴12通过行星架元件34和小齿轮36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0。然后由于同步器94的接合,扭矩通过齿轮组60传递到副轴24。扭矩再通过齿轮组80传递到输出轴14。
通过输入离合器66和同步器99的接合建立图2中档位5所示的下一前进档。从档位4至档位5的换档可如下进行。首先,确保离合器62、66和同步器90、92、96、98松开。其次,同步器99接合以预先选择档位5。再次,离合器64松开,离合器66接合。最后,只有在离合器66接合,并且变速器控制系统确定不急于换回低档位之后,才松开同步器94。由于输入离合器66和同步器99的接合,扭矩从输入轴12沿着第一中间轴18直接传递到输出轴14。因此,获得直接驱动档,输出轴14的速度和扭矩与输入轴12的速度和扭矩相同。
通过输入离合器64和同步器92的接合建立图2真值表中档位6所示的下一前进档。从档位5至档位6的换档可如下进行。首先,确保离合器62、64和同步器90、94、96、98松开。其次,同步器92接合以预先选择档位6。再次,离合器66松开,离合器64接合。最后,只有在离合器64接合,并且变速器控制系统确定不急于换回低档位之后,才松开同步器99。通过接合输入离合器64,扭矩从输入轴12通过行星架元件34和小齿轮36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0。由于同步器92的接合,在第二中间轴20上传递的扭矩通过齿轮组50传递到副轴24。副轴24上传递的扭矩通过齿轮组80传递到输出轴14。
为建立图2真值表中档位7所示的下一前进档,输入离合器64接合,并且同步器92和99接合。从档位6至档位7的换档可如下进行。首先,确保离合器62、66和同步器90、94、96、98松开。其次,同步器99接合以预先选择档位7。再次,离合器64松开,离合器62接合。最后,在档位7中,同步器92保持接合。通过输入离合器62的接合,扭矩从输入轴12传递到齿圈元件32和第三中间轴22,并通过行星架元件34和小齿轮36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0。然后,由于同步器92的接合,扭矩通过齿轮组50传递到副轴24,再通过齿轮组80传递到输出轴14。由于同步器99的接合,扭矩还通过中心齿轮元件30传递到第一中间轴18,然后通过齿轮58传递到输出轴14。
本发明设计为其减档基本上按照相应加档(如上所述)的相反次序进行,也可能有几个动力接通的跳档(例如,从1档到3档,或从任一实际档位至不同轴上的任一实际档位)。
参考图3,以杆图示出了图1的变速器的示意图。更具体地,为方便参考,示出了从输入轴12通过齿轮组40、50、60、70和80至输出轴14的动力流。另外,图4中提供了示出图1变速器的实际或“净”齿轮与虚拟齿轮之间关系的图表。如图4中所示,倒档(Rev1和Rev2)和第一档及第七档为通过混合实际齿轮提供的传动比而获得的虚拟或混合传动比。
参考图5,列出了对应于图2真值表中所示各档位的扭矩比(即,输出轴14相对于输入轴子12的扭矩之比)。这些扭矩比利用下列依次依赖于变速器10的齿轮齿数的示例部件实现:对于简单行星齿轮布置的行星齿轮组齿圈元件/中心齿轮元件扭矩比为1.63;齿轮44与齿轮42的扭矩比为2.05;齿轮48与齿轮46的扭矩比为1.45;齿轮52与齿轮50的扭矩比为0.60;齿轮56与齿轮54的扭矩比为0.49;齿轮60与齿轮58的比为0.96。图5中示出了相邻扭矩比之间的扭矩比步长,总扭矩比为6.20。从图2的真值表和图5的扭矩比表可清楚,利用输入离合器62(即,输入离合器62处于接合状态)获得的扭矩比具有位于相邻的将接合(on-coming)扭矩比与将分离(off-going)扭矩比之间的数值。因此,由于输入离合器62和66导致扭矩比只依赖于副轴齿轮组的比,而不是行星齿轮组,所以通过利用输入离合器62和行星齿轮组,就可比只使用输入离合器62和66可得到的获得更多的扭矩比。图6的图表中示出了从一个档位至下一档位(即,档位1至档位2)的扭矩比步长。
现在参考图7,描述了可选的多档变速器200。变速器200包括输入元件12和输出元件14。在该实施例中,输入元件12和输出元件14为轴,并且将这样称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输入元件12和输出元件14可为不同于轴的其它部件。输入轴12与发动机(未示出)持续地连接。输出轴14与主减速器单元(未示出)持续地连接。变速器200包括副轴传动装置202,该副轴传动装置202包括中间轴、副轴、共面互啮齿轮组和可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如下所述。例如,副轴传动装置202包括第一中间轴204、第二中间轴206和第三中间轴208。第二中间轴206为与第一中间轴204同心的筒形轴。第三中间轴208为与第二中间轴206同心的筒形轴。副轴传动装置202还包括副轴210。副轴210与输入轴12、输出轴14和中间轴204、206和208间隔开,并且与其平行。
作为简单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组212连接在输入轴12与输出轴14之间。行星齿轮组212包括与第一中间轴204连接以共同旋转的中心齿轮元件214、与第三中间轴208连接以共同旋转的齿圈元件216、以及行星架元件218,其中行星架元件218可旋转地支撑与中心齿轮元件214和齿圈元件216都啮合的一组小齿轮220。
副轴传动装置202还包括共面互啮齿轮组230、232、234和236。齿轮组230包括齿轮240和242。齿轮240与第三中间轴208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242啮合,齿轮242可有选择地与副轴210连接,并可绕副轴210旋转。齿轮组232包括齿轮244和齿轮246。齿轮244与第三中间轴208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246啮合,齿轮246可有选择地与副轴210连接,并可绕副轴210旋转。
共面齿轮组234包括齿轮248和齿轮250。齿轮248与第二中间轴206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250啮合,齿轮250可有选择地与副轴210连接,并可绕副轴210旋转。
齿轮组236包括共面且互相啮合的齿轮252和254。齿轮252可有选择地与第一中间轴204连接以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254啮合,齿轮254可有选择地与副轴210连接,并可绕副轴210旋转。
变速器200包括多种扭矩传递机构或装置,包括输入离合器260、输入离合器262、输入离合器264以及第一制动元件265和第二制动元件267。
输入离合器260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轴12与齿圈元件216和第三中间轴208连接。输入离合器262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输入轴12与行星架元件218和第二中间轴206连接。输入离合器264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输入轴12与中心齿轮元件214和第一中间轴204连接。变速器200还包括多个可有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266、268、270、272、274和276。同步器266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242与副轴210连接以共同旋转。同步器268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246与副轴210连接以共同旋转。同步器270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250与第一制动元件265连接以限制齿轮250的旋转。同步器272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254与副轴210连接以随其共同旋转。同步器274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一中间轴204与第二制动元件267连接以限制第一中间轴204的旋转。同步器276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第一中间轴204与齿轮252连接以随其共同旋转,从而与输出轴14共同旋转。
变速器200能够以如图8真值表所示的七个前进扭矩比和两个倒档扭矩比将扭矩从输入轴12传送到输出轴1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变速器10的描述可容易地理解如何获得这些扭矩比。
参考图9,示出了图7的变速器的示意图。更具体地,为方便参考,示出了从输入轴12通过齿轮组230、232、234和236至输出轴14的动力流。另外,图10中提供了示出图7变速器的实际或“净”齿轮与虚拟齿轮之间关系的图表。如图10中所示,倒档(Rev1和Rev2)和第一、第五及第七档为通过混合实际齿轮产生的传动比而获得的虚拟或混合传动比。
参考图11,列出了对应于图8真值表中所示各档位的扭矩比(即,输出轴14相对于输入轴子12的扭矩之比)。这些扭矩比利用下列依次依赖于变速器200的齿轮齿数的示例部件而实现:对于简单行星齿轮布置的行星齿轮组齿圈元件/中心齿轮元件扭矩比为1.77;齿轮240与齿轮242的扭矩比为1.63;齿轮244与齿轮246的扭矩比为1.16;齿轮248与齿轮250的扭矩比为0.61;齿轮252与齿轮254的扭矩比为1.18。图11中示出了相邻扭矩比之间的扭矩比步长,总扭矩比为6.304。从图8的真值表和图11的扭矩比表可清楚,利用输入离合器260(即,输入离合器260处于接合状态)获得的扭矩比具有位于相邻的将接合(on-coming)扭矩比与将分离(off-going)扭矩比之间的数值。因此,由于输入离合器260和264导致扭矩比只依赖于副轴齿轮组的比,而不是行星齿轮组,所以通过利用输入离合器260和行星齿轮组,就可比只使用输入离合器260和264可得到的获得更多的扭矩比。为方便读者,图12的图表中示出了从一个档位至下一档位(即,档位1至档位2)的扭矩比步长。
本发明具有超过现有变速器的许多优点和效果,现有变速器既未提供“虚拟”(混合)传动比,或只通过内插法(interpolation)就获得了另外的“虚拟”传动比。通过使用三个输入离合器、扭矩混合输入齿轮组以及三个中间轴,本发明通过内插法或外插法(extrapolation)提供了另外的传动比,从而无需另外的制动器、离合器、同步器和惰轮来获得另外的传动比,包括倒档。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但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为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可选设计和实施方式。

Claims (20)

1.一种变速器,包括:
输入元件;
输出元件;
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
第一、第二和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各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各自不同的元件连接;
副轴传动装置,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可操作地连接,并包括:
第一中间轴,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连接以共同旋转;
第二中间轴,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连接以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同心;
第三中间轴,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连接以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同心;
副轴,其径向地从所述中间轴偏离;
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其中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被固定以与所述中间轴中至少一个共同旋转;以及
多个同步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中至少一个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轴中至少一个连接以与其共同旋转,从而通过所述中间轴中至少一个和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将扭矩从所述行星轮齿组传递到所述输出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中至少另一个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另一个齿轮与所述副轴连接以与其共同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为中心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为行星架,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为齿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齿圈连接,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中心齿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包括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构造成在所述中间轴中至少一个与所述副轴之间传递扭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包括至少五个共面互啮齿轮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两个构造成在所述中间轴中至少两个与所述副轴之间传递扭矩。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中心齿轮连接以共同旋转。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行星架连接以共同旋转。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齿圈连接以共同旋转。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两个被固定以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共同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与所述副轴有选择地连接的第一同步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与所述副轴有选择地连接的第二同步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第三齿轮与所述副轴有选择地连接的第三同步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第四齿轮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有选择地连接的第四同步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中间轴有选择地连接的第五同步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同步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共面互啮齿轮组的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轴有选择地连接的第六同步器。
18.一种变速器,包括:
输入元件;
输出元件;
行星齿轮组,具有中心齿轮、行星架元件和齿圈;
第一、第二和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各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中心齿轮、所述行星架元件及所述齿圈中各自不同的一个连接;
副轴传动装置,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可操作地连接,并包括:
第一中间轴,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中心齿轮连接以共同旋转;
第二中间轴,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行星架元件连接以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同心;
第三中间轴,其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齿圈连接以共同旋转,其中所述第三中间轴与所述第二中间轴同心;
副轴,其径向地从所述中间轴偏离;
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其中所述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被固定以与所述中间轴中至少一个共同旋转;以及
六个同步器,其中所述六个同步器中至少一个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中间轴中至少一个连接以与其共同旋转,从而通过所述中间轴中至少一个和所述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将扭矩从所述行星轮齿组传递到所述输出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六个同步器中至少另一个可有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另一个齿轮与所述副轴连接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
其中扭矩通过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中至少一个、所述行星齿轮组和所述副轴传动装置从所述输入元件传递到所述输出元件,以提供至少七个前进档和至少两个倒档。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可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中间轴连接以共同旋转。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至少四个共面互啮齿轮组中至少一个可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中间轴连接以共同旋转。
CNB2007101528664A 2006-09-18 2007-09-18 多档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2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2597206P 2006-09-18 2006-09-18
US60/825972 2006-09-18
US11/836846 2007-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9093A true CN101149093A (zh) 2008-03-26
CN100557267C CN100557267C (zh) 2009-11-04

Family

ID=3924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5286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267C (zh) 2006-09-18 2007-09-18 多档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7267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2285A (zh) * 2010-03-01 2011-09-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复合和简单行星齿轮组且具有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102192290A (zh) * 2010-03-19 2011-09-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行星齿轮组和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103459894A (zh) * 2011-10-18 2013-12-18 Dti集团有限公司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CN104373527A (zh) * 2013-08-12 2015-02-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三输入离合器变速器
CN106812874A (zh) * 2015-12-01 2017-06-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07013633A (zh) * 2015-12-14 2017-08-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输装置
US10550920B2 (en) 2010-12-17 2020-02-04 Dti Group B.V. Transmission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for changing a transmission ratio
CN111322362A (zh) * 2019-05-24 2020-06-23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紧凑型多挡的变速器和车辆
WO2022006689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裴云飞 行星齿式三离合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5960B2 (en) * 2013-12-10 2015-09-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iple clutch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2285A (zh) * 2010-03-01 2011-09-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复合和简单行星齿轮组且具有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102192285B (zh) * 2010-03-01 2014-08-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复合和简单行星齿轮组且具有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102192290B (zh) * 2010-03-19 2015-04-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行星齿轮组和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102192290A (zh) * 2010-03-19 2011-09-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行星齿轮组和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US10550920B2 (en) 2010-12-17 2020-02-04 Dti Group B.V. Transmission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for changing a transmission ratio
CN103459894B (zh) * 2011-10-18 2016-09-14 Dti集团有限公司 变速器系统
CN103459894A (zh) * 2011-10-18 2013-12-18 Dti集团有限公司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CN104373527A (zh) * 2013-08-12 2015-02-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三输入离合器变速器
CN106812874A (zh) * 2015-12-01 2017-06-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06812874B (zh) * 2015-12-01 2021-04-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07013633A (zh) * 2015-12-14 2017-08-0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输装置
CN111322362A (zh) * 2019-05-24 2020-06-23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紧凑型多挡的变速器和车辆
WO2022006689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裴云飞 行星齿式三离合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7267C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267C (zh) 多档变速器
US7695390B2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N102889348B (zh) 用于控制多档变速器以产生至少九个传动档的方法
US7311630B2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with differential gear set and countershaft gearing
US8801566B2 (en) Quad-clutch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N101275626B (zh) 多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US7247119B2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power transmission
US7070534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with preselected ratios and a preselected output splitter
US7752934B2 (en) Multi speed transmission having a countershaft gearing arrangement
CN1971086B (zh) 具有高-低输出扭矩传递机构和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US9022891B2 (en) Triple clutch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CN104373527B (zh) 三输入离合器变速器
KR101514693B1 (ko) 트리플 클러치 다단 트랜스미션
EP1002970B1 (en) Five 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N104696450B (zh) 三离合器多速变速器
US7137919B2 (en) Planetary dual power path transmission with electric motors
EP1416193B1 (en) Family of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having clutch input
CN102213299B (zh) 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的多档变速器
US6743147B2 (en) Family of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s having a clutched input and one stationary member
US6976933B2 (en) Multi-speed power transmission
EP1416192B1 (en) Family of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s with a stationary planetary member and input clutches
EP1416196B1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with three planetary gearsets and clutch input
KR20060057715A (ko) 전륜 구동 전진 6속 후진 4속 자동 변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