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6031A -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6031A
CN101146031A CNA2006101621512A CN200610162151A CN101146031A CN 101146031 A CN101146031 A CN 101146031A CN A2006101621512 A CNA2006101621512 A CN A2006101621512A CN 200610162151 A CN200610162151 A CN 200610162151A CN 101146031 A CN101146031 A CN 101146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ssage
condition code
buffering area
upp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21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6031B (zh
Inventor
魏铮
佟志新
韦东
任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6101621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6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6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6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该存储方法包括:提供线性缓冲区和特征码缓冲区,其中,上述线性缓冲区存储上层应用报文的数据净荷,上述特征码缓冲区存储数据净荷的特征码信息和位置信息,还根据实际通讯实体的功能需求选择提供发送分片缓冲区,其存储发送报文的分片信息,上述三个缓冲区都带有索引信息。本发明的存储方法适用于不同特性的上层业务,能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更好地兼容各种不同的空口报文格式,兼容各种不同数据发送模式通信实体的上层报文缓存、封装、分片和发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充性,适用于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数据的存储和相关处理。

Description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系统领域,特别是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CDMA)20001xEV-DO是一种新的高速无线宽带技术,它能提供2.4567Mbps的前向峰值速率和153.6kbps的反向峰值速率,有效地解决了数据业务在空中接口的传输瓶颈,能够支撑多样性、大容量性和非对称的数据业务。
随着人们对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数据业务用户群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带宽容量已经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于是高通在DO 0版本的基础上推出了能够支持前向3.1Mbps峰值速率和反向1.8Mbps峰值速率的DO的A版本。在DO系统中,数据业务信息被离散成具有不同特征码的分组,这些特征码用于标识分组信息的顺序和相关的属性,保证业务数据在空口传输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可靠性。0版本中上层的数据业务信息被拆分成122字节的数据帧,以帧为单位来进行空口物理层数据的组包,通过帧序号和序号(Sequence Number)来表示帧数据在整个媒体流信息中的位置,便于数据的重组和丢失重传。A版本中空口的物理层组包是以字节为单位,通过Sequence Number和表示应用层报文边界的信息,来保证报文的连续性以及完整业务报文的调度优先级。
传统的存储方式是直接将上层的应用业务数据流拆分成需要的报文分组格式进行存储,存储体包括以报文的分组大小为单位数据净荷和净荷对应的特征码,发送时直接以存储体保存的信息为单位进行发送,这种存储方式没有考虑上层业务数据的特点和数据负载的大小,可能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并且设定固定大小的存储体单元,无法适应无线链路空口不同协议在数据组包上的不同需求,兼容性和扩展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两个版本对于应用层数据业务处理的区别,为了兼容两种版本的前向数据的处理模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报文的存储结构和分片机制,为不同特性的上层应用提供不同的存储、分片、封装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提供线性缓冲区和特征码缓冲区,其中,上述线性缓冲区存储上层应用报文的数据净荷,上述特征码缓冲区存储数据净荷的特征码信息和位置信息,还根据实际通讯实体的功能需求选择提供发送分片缓冲区,其存储发送报文的分片信息,上述三个缓冲区都带有索引信息。
上述特征码缓冲区和发送分片缓冲区采用结构体数组方式、字符串标记方式或者其他能够涵盖所有特征信息量的方式来建立。
上述线性缓冲区、上述特征码缓冲区和上述发送分片缓冲区中包括索引信息,其为根据实际应用所预定的合适的索引信息,上述线性缓冲区中的索引信息可以是当前接收新数据位置的索引和/或当前待发送的数据位置的索引;上述特征码缓冲区中的索引信息可以是最近存储的特征码位置的索引和/或当前要发送的数据特征码位置的索引;上述发送分片缓冲区的索引信息可以是最近发送的报文分片信息位置的索引。上述索引信息也可以是根据其他应用的需要作的其他索引标识。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上层应用报文的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
步骤2,接收上层应用报文,其中包含数据净荷和特征码信息,判断报文长度是否超出缓冲区的剩余空间,如果是,则此过程结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将上层应用报文中的数据净荷存入线性缓冲区的下一个空余位置,更新相关索引信息;
步骤4,判断该上层应用报文是否是第一个应用报文,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5,如果不需要判断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信息是否重复,则执行步骤6;如果需要判断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信息是否重复,则将数据净荷的特征码信息与标识特征码缓冲区中最后存储的特征码信息相比较,若满足预定原则,则执行步骤7,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6;
步骤6,将特征码信息存入特征码缓冲区的新增存储单元,并记录数据净荷在线性缓冲区中的位置,此过程结束;
步骤7,更改特征码缓冲区中最后存储的特征码所指的数据净荷的存储的长度信息。
所述步骤5中的预定原则包括将数据净荷的特征码信息与标识特征码缓冲区中最后存储的特征码信息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包括报文是否连续,部分属性类的特征码信息是否相同,标识应用报文边界的信息是否显示它们是同一上层应用报文的不同分片,其中,对于报文是否连续可以根据序号或其他标识信息是否连续来判定。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对上层应用报文进行拆分和封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
步骤2,当向下层发送报文时,提取线性缓冲区中当前需要发送的报文,根据下层的报文发送格式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拆分;
步骤3,提取当前特征码缓冲区单元的线性缓冲区中数据净荷对应的序号和报文分片信息,根据下层的报文发送需求将数据净荷和特征码信息进行封装;
步骤4,将发送到下层的报文的分片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分片为单位存入发送分片缓冲区,并更新索引信息,如果下层不提供反馈机制或者不需要重发数据,则略过此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对来自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进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
步骤2,当接收来自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信息时,根据信息中的分片标识信息,检索存储该报文的分片信息的发送分片缓冲区,找到分片标识对应的分片信息的位置;
步骤3,根据上述分片信息调整线性缓冲区当前要发送的报文的索引信息;
步骤4,根据上述分片信息调整特征码缓冲区当前要发送的报文对应特征码的索引信息。
采用本发明的存储方法,可以将上层应用具有相同特征码的连续报文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标识,报文发送分片时可根据不用上层应用报文的边界以及下层实体的发包模式采用不同的组帧方式,适用于不同特性的上层业务,并能有效的利用存储空间,更好的兼容各种不同的空口报文格式,兼容各种不同数据发送模式通信实体的上层报文缓存、封装、分片和发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充性,适用于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数据的存储和相关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上层应用报文存储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对上层应用报文进行拆分和封装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对来自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报文存储方法是采用线性缓冲区存储上层应用报文的净荷,可以以字节为单位。应用报文的序号,优先级等特征码信息采用特征码缓冲区来存储,其可以是一个结构体数组或者字符串标记,该特征码缓冲区还包含这组特征码对应的报文净荷在线性缓冲区中的位置。发送分片缓冲区存储发送报文的分片信息,报文的分片在发送时根据实际空口物理层发送的需要来进行拆分和特征码的组装。
图1表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CDMA2000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其中线性缓冲区101用于存储上层应用报文的数据净荷,数据净荷按顺序依次存入线性缓冲区101即可。其中NextRxlndex 105标识线性缓冲区101中可以用来存储数据净荷的起始位置,数据净荷从NextRxIndex 105指示的位置开始顺序写入线性缓冲区101;ReqdTxIndex104标识线性缓冲区101中可以取用的数据的起始位置,在向下层通信实体发送报文时,数据净荷从ReqdTxIndex 104指示的位置开始取用。特征码缓冲区102用于存储特征码信息,其包括上层应用报文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相关的属性和序号信息,并记录这些特征码对应的报文净荷在线性缓冲区101中的起始位置,通过起始位置信息可以将特征码缓冲区102中的特征码与线性缓冲区101中的数据净荷一一对应起来。其中LastRxIndex 107标识特征码缓冲区102中最后存储的特征码的位置,来自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与LastRxIndex 107指示位置的特征码进行一定规则的比较后,确定其存储位置;ReqdTxIndex 106标识当前要发送报文的特征码的位置。发送分片缓冲区103用于存储已发送分片的相关信息,包括分片标识(ID)以及分片的数据净荷和特征码在线性缓冲区101和特征码缓冲区102中的位置。其中LastTxIndex 108标识最近发送的分片报文信息的位置,当接收到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通报信息时,可从LastTxIndex 108指示的位置开始回溯,找到该报文的对应特征码和数据净荷的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存储方法将上层应用报文的净荷和特征码信息分开存储,可以根据特征码信息对上层应用报文进行重组和合并,节省存储空间。在发送时进行分片,可以灵活的适应不同下层通信实体对报文格式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兼容型。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上层应用报文存储的流程,其中采取的存储方法为图1所示的存储方法,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01,当接收包含特征码信息和数据净荷的上层应用报文时,首先判断报文长度是否超出存储结构缓冲区的剩余空间,如果超出则不作后续处理,否则继续下列流程。
步骤202,将该报文中的数据净荷从线性缓冲区101的NextRxIndex105指示的位置开始存入。
步骤203,确定该上层应用报文是否是当前实例的第一个应用报文,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5;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204,如果不需要判断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信息是否重复,则执行步骤6;如果需要判断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信息是否重复,则将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信息与特征码缓冲区102中LastRxIndex 107指示位置的特征码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可以包括报文是否连续,部分属性类的特征码信息是否相同,标识应用报文边界的信息是否显示它们是同一应用报文的不同分片,如果上述要求都满足,则进入步骤207,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205,在特征码缓冲区102中新增一个存储单元存储这个报文的特征码。
步骤206,在上述新增的特征码单元中存储数据净荷在线性缓冲区101中位置的相关信息,便于特征码和数据净荷的一一对应以及提高回溯和查找的效率,流程结束。
步骤207,更改LastRxIndex 107指示单元的数据净荷在线性缓冲区101中存储的长度信息。
在步骤204中,报文是否连续可以根据序号或其他标识信息是否连续来判定。
图3表示本发明所述的存储方法对上层应用报文进行拆分和封装的流程,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301,当需要向下层通信实体发送报文时,获取当前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发送模式,以确定发送到下层的报文负载的大小和封装方式,便于报文的拆分。
步骤302,提取特征码缓冲区102中ReqdTxIndex 106指示单元的数据净荷存储位置信息与线性缓冲区101中ReqdTxlndex 104指示位置进行比较,确定特征码缓冲区102的这个特征码单元中待发送报文的数量。与下层通信实体报文处理格式要求的数据量进行比较,如果其比要求的数据量大,那么进入步骤304;否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303,将ReqdTxIndex 106指向的特征码单元信息与下一个特征码单元信息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特征码单元中报文序号连续,标识报文属性的特征码相同,并且它们属于同一应用报文的分片,那么进入步骤305;否则进入步骤306。
步骤304,直接按照下层通信实体要求的数据大小对需要发送的报文进行拆分,进入步骤307。
步骤305,按照下层通信实体要求的报文负载大小,取ReqdTxlndex106指向的特征码单元标识的待发送的数据净荷,不足的用下一个特征码单元标识的数据净荷补足的方式进行报文重组,进入步骤307。
步骤306,以ReqdTxIndex 106指向的特征码单元中待发送的数据净荷大小组包,进入下一步。
步骤307,将特征码信息与上述报文的数据净荷进行封装,发送给下层通信实体。
步骤308,将这些发送报文的分片ID和对应于线性缓冲区101和特征码缓冲区102的位置信息存入发送分片缓冲区103中LastTxIndex 108指示单元的下一个单元内,如果下层通信实体不提供反馈机制或者不需要重发数据,则略过此步骤。。
在通信系统中,上下层通信实体之间的数据业务的传输经常受到无线环境的影响,有时会出现中断或者延迟,为保证上下层通信实体数据报文处理的一致性,确保上层的数据尽可能传送到接收实体,上下层通信实体间会有一些反馈机制,通知上层通信实体其数据接收情况,方便数据的重发。
图4表示对来自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进行处理的流程,即上述存储方法在接收到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时回溯存储结构找到报文对应位置,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401,当接收来自下层通信实体的包含分片ID和其他辅助信息的报文接收指示时,根据分片ID从发送分片缓冲区103中LastTxIndex 108指示的单元开始回溯该缓冲区。
步骤402,对比分片ID信息以确定分片在发送分片缓冲区103中的位置。如果在发送分片缓冲区103中找到这个分片,则进入步骤404;否则,进入步骤403。
步骤403,取发送分片缓冲区103中最久的分片单元的信息。
步骤404,根据分片单元内存储的数据净荷的位置信息以及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中的辅助信息,更新线性缓冲区101中的ReqdTxIndex 104,即更新线性缓冲区101的待发送报文指示信息。
步骤405,根据分片单元内存储的特征码位置信息以及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中的辅助信息,更新特征码缓冲区102中的ReqdTxIndex106,即更新特征码缓冲区102的待发送报文指示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的,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其特征是提供线性缓冲区和特征码缓冲区,其中,上述线性缓冲区存储上层应用报文的数据净荷,上述特征码缓冲区存储数据净荷的特征码信息和位置信息,还根据实际通讯实体的功能需求选择提供发送分片缓冲区,其存储发送报文的分片信息,上述三个缓冲区都带有索引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码缓冲区和发送分片缓冲区采用结构体数组方式、字符串标记方式或者其他能够涵盖所有特征信息量的方式来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性缓冲区、上述特征码缓冲区和上述发送分片缓冲区中包括索引信息,其为根据实际应用所预定的合适的索引信息,上述线性缓冲区中的索引信息可以是当前接收新数据位置的索引和/或当前待发送的数据位置的索引;上述特征码缓冲区中的索引信息可以是最近存储的特征码位置的索引和/或当前要发送的数据特征码位置的索引;上述发送分片缓冲区的索引信息可以是最近发送的报文分片信息位置的索引。
4.一种上层应用报文的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
步骤2,接收上层应用报文,其中包含数据净荷和特征码信息,判断报文长度是否超出缓冲区的剩余空间,如果是,则此过程结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将上层应用报文中的数据净荷存入线性缓冲区的下一个空余位置,更新相关索引信息;
步骤4,判断该上层应用报文是否是第一个应用报文,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5,如果不需要判断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信息是否重复,则执行步骤6;如果需要判断上层应用报文的特征码信息是否重复,则将数据净荷的特征码信息与标识特征码缓冲区中最后存储的特征码信息相比较,若满足预定原则,则执行步骤7,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6;
步骤6,将特征码信息存入特征码缓冲区的新增存储单元,并记录数据净荷在线性缓冲区中的位置,此过程结束;
步骤7,更改特征码缓冲区中最后存储的特征码所指的数据净荷的存储的长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预定原则包括将数据净荷的特征码信息与标识特征码缓冲区中最后存储的特征码信息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包括报文是否连续,部分属性类的特征码信息是否相同,标识应用报文边界的信息是否显示它们是同一上层应用报文的不同分片,其中,对于报文是否连续根据序号或其他标识信息是否连续来判定。
6.一种对上层应用报文进行拆分和封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
步骤2,当向下层发送报文时,提取线性缓冲区中当前需要发送的报文,根据下层的报文发送格式按照预定原则进行拆分或重组;
步骤3,提取当前特征码缓冲区单元的线性缓冲区中数据净荷特征码信息,根据下层的报文发送需求将数据净荷和特征码信息进行封装;
步骤4,将发送到下层的报文的分片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分片为单位存入发送分片缓冲区,并更新索引信息,如果下层实体不提供反馈机制或者不需要重发数据,则略过此步骤。
7.一种对来自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进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
步骤2,当接收来自下层通信实体的报文接收指示信息时,根据信息中的分片标识信息,检索存储该报文的分片信息的发送分片缓冲区,找到分片标识对应的分片信息的位置;
步骤3,根据上述分片信息调整线性缓冲区当前要发送的报文的索引信息;
步骤4,根据上述分片信息调整特征码缓冲区当前要发送的报文对应特征码的索引信息。
CN2006101621512A 2006-12-05 2006-12-05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146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21512A CN101146031B (zh) 2006-12-05 2006-12-05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21512A CN101146031B (zh) 2006-12-05 2006-12-05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031A true CN101146031A (zh) 2008-03-19
CN101146031B CN101146031B (zh) 2012-02-22

Family

ID=3920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21512A Active CN101146031B (zh) 2006-12-05 2006-12-05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603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415A (zh) * 2013-08-23 2013-12-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5764127A (zh) * 2013-08-23 2016-07-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6230744A (zh) * 2016-07-26 2016-12-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乱序重组的方法及转发设备
CN106534161A (zh) * 2016-12-02 2017-03-22 浪潮(苏州)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536543A (zh) * 2017-03-16 2018-09-14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基于跨步的数据分散的接收队列
CN114793210A (zh) * 2022-06-23 2022-07-26 北京轻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多发选收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826C (zh) * 2002-05-23 2005-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业务多通道的数据收发处理方法
CN100502297C (zh) * 2003-08-05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因特网协议(ip)包进行重组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415A (zh) * 2013-08-23 2013-12-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3442415B (zh) * 2013-08-23 2016-06-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5764127A (zh) * 2013-08-23 2016-07-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5764127B (zh) * 2013-08-23 2019-08-0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6230744B (zh) * 2016-07-26 2019-04-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乱序重组的方法及转发设备
CN106230744A (zh) * 2016-07-26 2016-12-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乱序重组的方法及转发设备
CN106534161A (zh) * 2016-12-02 2017-03-22 浪潮(苏州)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34161B (zh) * 2016-12-02 2019-08-02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536543A (zh) * 2017-03-16 2018-09-14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基于跨步的数据分散的接收队列
CN108536543B (zh) * 2017-03-16 2021-08-03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基于跨步的数据分散的接收队列
CN108536543B8 (zh) * 2017-03-16 2021-09-03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基于跨步的数据分散的接收队列
CN114793210A (zh) * 2022-06-23 2022-07-26 北京轻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多发选收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93210B (zh) * 2022-06-23 2022-09-13 北京轻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多发选收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031B (zh)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6031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前向业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TW432832B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680290C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281253A1 (en)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data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element
CN1091986C (zh) 多信道高速数据传送
CN1866971B (zh)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JP4064815B2 (ja) Cdm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物理チャネルおよびトランスポートチャネルのためのデータバッファ構造
RU2226039C2 (ru) Передача данных по каналу связи с переменными скоростями передачи
US774793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N106656799B (zh) 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7738369B2 (en) Data structure caching for PDU re-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a 3G wireless network
CN102474709A (zh) 媒体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AU2002306101A1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65884A (zh) 减小通信系统中的报头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50768B (zh) 在广播网络中传送ip报文的方法
NZ542578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0396126C (zh) 一种基站控制器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
US8352602B2 (en)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to stored data
CN1954564A (zh) 在电信系统中传送数据
RU2527733C2 (ru) Сх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с текст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ей
CN1545791B (zh) 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及更新在数据传输中的状态信息的方法
CN101243689A (zh) 使用交叉存取打包的多媒体串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07623A (zh) 一种小内存系统中的文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617555A (zh) 利用交织和/或交织偏移切换的有效资源利用
CN1098584C (zh) 多路复用异步传递方式信元的装置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