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3166B -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3166B
CN101143166B CN2006101221083A CN200610122108A CN101143166B CN 101143166 B CN101143166 B CN 101143166B CN 2006101221083 A CN2006101221083 A CN 2006101221083A CN 200610122108 A CN200610122108 A CN 200610122108A CN 101143166 B CN101143166 B CN 101143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present
swelling
pain
drug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221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3166A (zh
Inventor
徐安龙
荆琛峰
黄静贤
梁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da South China Sea Ocean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Cen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da South China Sea Ocean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Center Co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da South China Sea Ocean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Center Co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da South China Sea Ocean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Center Co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221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3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3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3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1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消肿止痛药物,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是由牡丹皮、两面针、红花、三七、川乌、松节油、冰片、樟脑、肉桂油、薄荷脑十味中草药组成。本发明具有活血散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外用直接治疗局部病位,药力渗透迅速,瘀肿疼痛消除快,是治疗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致肿胀疼痛的良好外用止痛药膏,适用于跌打损伤、局部瘀肿疼痛、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起的肿胀疼痛属血瘀阻滞、寒湿内侵者。

Description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消肿止痛药物,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骨伤科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变,常以局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是中医常见痛证之一。常由运动不当、跌打损伤、工作劳伤及风湿伤筋等引起。其病机归纳起来总属瘀血内阻,寒湿袭至,经络不通。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在骨伤科中软组织的损伤,一般称为“伤筋”,是伤科疾患中最为多见的。筋腱等软组织是组成关节的重要部分,《杂病源流犀烛》曰“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又说:“筋之总聚处,则在于膝。”《灵枢》云:“诸筋者,皆属于节。”“所以屈伸行动,皆筋为之。”凡跌打损伤,筋每首当其冲,受伤机会最多。在临床上,凡扭伤、挫伤后,可致筋肉损伤,局部肿痛、青紫,关节屈伸不利。在骨损伤中,由于筋腱等软组织附着其表面,筋腱亦往往首先受伤,而见局部肿胀、瘀青、屈伸不利。究其病机多为损伤引起气血瘀阻,经络阻塞,不通而痛。如损伤日久,治疗失当,瘀伤不愈,加上起居失宜、寒温不适,又会加重,使肿痛不消,甚至舍于内而影响肝肾。治伤筋肿痛之法,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概分为:急性期以活血散瘀、消肿定痛为主;慢性损伤,则宜兼用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行气通滞之法;日久不愈,又当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亦为常见痛证之一。骨关节病包括范围颇广,诸如骨关节退行性变、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风湿关节炎、痛风及骨节损伤等。中医则把其归属于“痹证”的范畴。古人谓“痹者,闭也”,是指经络、气血闭塞不通之意。《内经》认为“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病因乃因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外邪侵袭而致,病机则以经络不通,气血瘀滞,营卫不畅为特点。治之之法,重在疏通经络,活血行气,佐以温通散寒,祛风胜湿,使邪去络通,气血运行,则肿痛自消。本方以上述理论为组方依据,融汇了活血散瘀、温通行气、疏经活络诸法于一方之中,以“通”为主,使寒湿散、经络通、气血行而达到“通则不痛”。
万花油为具岭南特色的验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广东的名优中成药,也是华南地区众所周知的常用中成药。万花油具有活血散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外用直接治疗局部病位,是治疗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致肿胀疼痛的良好外用油剂。但万花油剂型落后,存在如下缺点:(1)在生产上仍以油浸泡工艺生产,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对皮肤衣物污染,科技含量不足;(2)缺乏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质控指标不能监控质量,产品只能在广东、广西地区应用,很难推广到全国,更不用说进军国际市场,严重制约了它应有的发展前景,不能满足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本发明是在万花油验方的基础上筛选改进而成的,采用现代工艺对中药原料药进行提取,科技含量高,效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消肿止痛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两面针    100~300        红花      50~150
三七      50~150         牡丹皮    5~15
川乌      50~150         松节油    5~15
樟脑      2.5~7.5        薄荷脑    1.75~3.75
冰片      2.5~7.5        肉桂油    2.5~7.5。
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两面针    200             红花      100
三七      100             牡丹皮    10
川乌      100             松节油    10
樟脑      5               薄荷脑    2.5
冰片      5               肉桂油    5
本发明是以红花等十味植物药提取物制备的外用消肿止痛的药剂,是以上述理论为组方依据,融汇了活血散瘀、温通行气、疏经活络诸法于一方之中,以“通”为主,使寒湿散、经络通、气血行而达到“通则不痛”。其组分由牡丹皮、两面针、红花、三七、川乌、松节油、冰片、樟脑、肉桂油、薄荷脑十味中药组成。其药理如下:
1)牡丹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兼以清热,为君药。
2)两面针:祛风消肿,通络化瘀以止痛。
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兼以止血。
两面针、红花、三七作为臣药合用,活血化瘀力强,共助君药疗伤止痛,
3)川乌:祛风除湿,温通散寒,逐邪止痛。
肉桂油、松节油:①温经散寒;②消肿止痛;③透达腠理。
樟脑、薄荷脑:走窜入络,祛风散邪。
冰片:芳香走窜,消肿止痛。
4)冰片、薄荷脑(兼):芬芳渗透,引药直达病所,以助药力发挥,加强止痛之效。
本发明谨守病机,以法组方,选药恰当,配伍严谨,选药合理,共达活血散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之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的剂型与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可制备成药剂学上所述的任何一种外用剂型。所述的外用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膏剂,如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等;贴剂,如各种类型的透皮吸收贴剂、水性高分子贴剂、巴布剂等;凝胶剂,如水性凝胶和油性凝胶
优选的,所述的外用剂型为软膏剂。
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两面针、三七、生川乌,分别打成20目的粗粉,与红花混合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提取参数为萃取温度40~50℃,萃取压力23~29MPa,解析压力3~9MPa,解析温度35~45℃,二氧化碳流量为250L/h,萃取时间为2~4小时,所得萃取物用乙醇将相对密度调至1.20,置洁净容器中备用;
B)将苯甲酸钠、甘油、卡波姆和水配成溶液混匀,再与步骤A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所得的提取液混匀,用20%三乙醇胺水溶液调节pH至6.5,加热至50~60℃,作为水相,备用;
C)另取丹皮酚、松节油、樟脑、薄荷脑、冰片、肉桂油、月桂氮酮、聚山梨酯80混匀,作为油相,加入步骤C所得的水相中,搅匀,分装,制得软膏剂。
经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提取后三七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总提取得率超过97.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药物的新用途,是制备治疗跌打损伤、局部瘀肿疼痛、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起的肿胀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具有活血散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外用直接治疗局部病位,药力渗透迅速,瘀肿疼痛消除快,是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致肿胀疼痛的良好外用止痛药膏,适用于跌打损伤、局部瘀肿疼痛及骨关节病之肿胀疼痛属血瘀阻滞、寒湿内侵者。本发明为外用,一日4-6次,一次2克。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或取适量涂布于所附的裱背材料上,贴附于患处,每日1-2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的软膏剂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重量:kg):
两面针    200      红花      100
三七      100      牡丹皮    10
川乌      100      松节油    10
樟脑      5        薄荷脑    2.5
冰片      5        肉桂油    5
其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A)取两面针、三七、生川乌,分别打成20目的粗粉,与红花混合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提取参数为萃取温度40~50℃,萃取压力23~29MPa,解析压力3~9MPa,解析温度35~45℃,二氧化碳流量为250L/h,萃取时间为2~4小时,所得萃取物用乙醇将相对密度调至1.20,置洁净容器中备用;
B)将苯甲酸钠、甘油、卡波姆和水配成溶液混匀,再与步骤A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所得的提取液混匀,用20%三乙醇胺水溶液调节pH至6.5,加热至50~60℃,作为水相,备用;
C)另取丹皮酚、松节油、樟脑、薄荷脑、冰片、肉桂油、月桂氮酮、聚山梨酯80混匀,作为油相,加入步骤C所得的水相中,搅匀,分装,制得软膏剂。
实施例二: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的巴布剂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重量:kg):
两面针    100     红花      50
三七      50      牡丹皮    5
川乌      50      松节油    5
樟脑      2.5     薄荷脑    1.75
冰片      2.5     肉桂油    2.5
其制备方法是按目前常规的巴布剂制备方法进行: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骨架材料,与上述中草药原料的提取物或粉末经炼合而成。
实施例三:本发明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的凝胶剂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重量:kg):
两面针    300        红花        150
三七      150        牡丹皮      15
川乌      150        松节油      15
樟脑      7.5        薄荷脑      3.75
冰片      7.5        肉桂油      7.5
其制备方法是按目前常规的凝胶剂制备方法进行:将上述中草药原料的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
实施例四:药效学研究
一、镇痛试验
1.1 试验材料
1.1.1 受试药物:本发明0.54g生药/g软膏,批号:20040301;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正骨水: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030913。硫化钠:上海联试化工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30302;空白对照药:空白基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
1.1.2 试验剂量:本发明(0.54g生药/g),成人临床每4-6次,一次2g,即每天最大用量为6.48g生药/d,以成人体重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08g生药/kg/d。本试验小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设为1.08、2.16、4.32g生药/kg,上述剂量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0、20、40倍(按体重计算)。
1.1.3 动物:NIH小鼠,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符合清洁级标准,合格证号2003A021,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1.2 方法和结果
1.2.1 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热板法)
NIH小鼠60只,雌性,体重18~22g,选取基础痛阈在5~30s之间的小鼠60只(从将小鼠置于热板温度为55±0.5℃上至小鼠开始舔后足的时间作为基础痛阈)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基质对照组、正骨水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每天涂药1次(给药前一天用8%硫化钠脱毛),空白对照组涂等量的基质,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测量药后0.5、1.0、2.0h的小鼠痛阈,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见表1。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061
表1  本发明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062
(SD n=12)
注: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5,**P<0.01
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高、中剂量可显著提高0.5~2h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P<0.05~0.01),低剂量则可提高药后0.5~1h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P<0.05);正骨水可显著提高药后0.5~2h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P<0.05~0.01)。提示本发明具有镇痛作用。
1.2.2 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扭体法)
选取健康雄性小鼠60只,体重为18~22g,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基质对照组、正骨水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每天涂药1次(给药前一天用8%硫化钠脱毛),空白对照组涂等量的基质,连续3天,末次涂药后(实验时,小鼠先禁食12小时)1小时腹腔注射0.8%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20分钟内小鼠的扭体次数,比较各组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本发明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n=12)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072
注: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1
从表2结果可见,本发明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正骨水亦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P<0.01)。提示本发明具有镇痛作用。
二、抗炎试验
2.1 试验材料
2.1.1 受试药物:本发明:0.54g生药/g软膏;批号:20040301;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阳性对照药:肤轻松软膏:规格:2.5mg/10g,由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302。空白对照药:空白基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提供;二甲苯:化学纯,广州化学试剂厂,批号:0203428;角叉菜胶:为Sigma公司产品,伊文思蓝:Sigma公司产品;醋酸:上海试剂一厂生产,批号:0103521。
2.1.2 试验剂量:本发明(0.54g生药/g),成人临床每日4-6次,一次2g,即每天最大用量为6.48g生药/d,以成人体重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08g生药/kg/d。本试验小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设为1.08、2.16、4.32g生药/kg,上述剂量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0、20、40倍(按体重计算);大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设为0.54、1.08、2.16g生药/kg,上述剂量为临床用药剂量的5、10、20倍(按体重计算)。
2.1.3 动物:NIH小鼠(合格证号2003A021);SD大鼠(合格证号2003A013),均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符合清洁级标准,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2.1.4 仪器:BS110S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产品;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毛细管放大法装置(自制)。
2.2 方法和结果
2.2.1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取NIH小鼠60只,体重18~22g,雄性,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基质对照组、肤轻松软膏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每天涂药1次(给药前一天用8%硫化钠脱毛),空白对照组涂等量的基质,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1h,各鼠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体重,立即腹腔注射0.8%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20min后脱臼处死小鼠,剖开腹腔,用5ml生理盐水冲洗数次,收集洗液,离心,取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590nm处测OD值,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本发明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X(SD n=12)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081
注: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5,**P<0.01
表3结果表明: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5(0.01),并呈量效关系;肤轻松亦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提示本发明有抑制炎症渗出作用。
2.2.2 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的影响
选取SD大鼠50只,雄性,体重为150~160g,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基质对照组、肤轻松软膏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试验前每鼠左后足踝关节处用记号笔作一清晰横线,用毛细管放大法测量大鼠足趾容积。然后每天涂药1次(给药前一天用8%硫化钠脱毛),空白对照组涂等量的基质,连续3天,末次给药1h后每鼠左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分别于1、2、3、4、5小时各测鼠足趾容积1次,计算足肿胀度,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见表4。
足肿胀度(ml)=肿胀后各时间点足容积(ml)-肿胀前足容积(ml)
表4  本发明对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091
n=10)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092
注: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5,**P<0.01
表4结果表明:本发明低剂量组可显著抑制2~3小时的足肿胀度(P<0.05),中、高剂量可显著抑制2~4小时时间点的足肿胀度(P<0.05~0.01);肤轻松亦可显著抑制2~4小时各时间点的足肿胀度(P<0.01)。提示本发明具有抗炎消肿作用。
2.2.3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NIH小鼠60只,体重18~22g,雄性,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基质对照组、肤轻松软膏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然后每天涂药1次(给药前一天用8%硫化钠脱毛),空白对照组涂等量的基质,连续3天,末次给药1h后,将二甲苯50μl滴于小鼠右耳两面,左耳不涂作为对照,0.5h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用直径6mm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精密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见表5。
表5  本发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n=12)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094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101
注: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5,**P<0.01
表5结果表明:本发明低、中、高剂量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致炎小鼠的耳廓肿胀度(P<0.05~0.01)。肤轻松亦能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提示本发明具有抗炎消肿作用。
2.2.4 本发明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50只雄性SD大鼠,体重140~160g,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基质对照组、肤轻松软膏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在乙醚浅麻醉下,腹部去毛消毒,将两个灭菌棉球(每个棉球重20±1mg,高压灭菌,各加入氨苄青霉素每个1mg/0.1ml,50℃烘干)分别植入大鼠两侧腹股沟皮下,而后缝合。术后当天开始涂药1次,空白对照组涂等量的基质,连续7天,第八天脱臼处死,取出棉球,在60(C烘干12h后称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重量,并计算抑制率,结果见表6。
表6  本发明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X(SD n=10)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102
注: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5;**P<0.01
表6结果表明:本发明能显著减轻肉芽组织重量,并呈剂量依赖性,提示本发明能抑制炎症增殖期肉芽组织的形成。
五、祛瘀消肿实验
3.1 试验材料
3.1.1 受试药物:本发明:0.54g生药/g软膏;批号:20040301;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阳性对照药:正骨水: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030913;空白对照药:空白基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提供;肝素:徐州万邦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06108;硫化钠:上海联试化工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30302。
3.1.2 试验剂量:本发明(0.54g生药/g),成人临床每日4-6次,一次2g,即每天最大用量为6.48g生药/d,以成人体重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08g生药/kg/d。本试验小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设为1.08、2.16、4.32g生药/kg,上述剂量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0、20、40倍(按体重计算);大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设为0.54、1.08、2.16g生药/kg,上述剂量为临床用药剂量的5、10、20倍(按体重计算)。
3.1.3 动物:NIH小鼠(合格证号2003A021);SD大鼠(合格证号2003A013),均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符合清洁级标准,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3.2 方法和结果
3.2.1 本发明对大鼠创伤性瘀斑的影响
取SD大鼠50只,体重180(200g,雌雄兼用,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基质对照组、正骨水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中、低剂量组。实验前一天将大鼠背部用8%硫化钠脱毛,然后用老虎钳夹皮肤,造成皮下出血(面积4(4cm2),一小时后出现瘀斑,随即将药液均匀地涂于瘀斑处,每天两次,每天观察瘀斑消退情况,结果见表7。
表7  本发明对大鼠创伤性瘀斑的影响((X(SD n=10)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111
注: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5,**P<0.01
表7结果表明:本发明能显著缩短瘀斑消散天数,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本发明具有祛瘀消肿作用。
3.2.2 本发明对小鼠血瘀模型实验
参照文献方法,作适当改进,制备皮下血斑模型:用脱毛剂(8%硫化钠)将各鼠背部脱毛2cm×3cm,1天后,眼眶取血0.4ml,用50u/ml肝素生理盐水0.1ml抗凝,皮下注射于背部脱毛处,形成皮下血斑。将制成皮下血斑模型的60只NIH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均分5组,即空白基质组、本发明低、中、高剂量组三个剂量组、正骨水阳性组。4小时后,测定血斑面积,作为给药前血斑面积。立即给药,每日在血斑上部涂药,一天两次,连续7天。并每天测定血斑面积1次,直至血斑消失,7天仍未消失者,按7天计。第3天开始即有部分小鼠的血斑消失。故只比较血斑消失时间和第1、第2、第3天的血斑面积,结果见表8。
表8  本发明对小鼠皮下血斑吸收的影响(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121
n=12)
Figure G061C2108320060929D000122
与空白基质组比较:*p<0.05;**p<0.01;t检验
从表8可见,本发明能显著减少血斑面积并缩短血斑消失时间。并呈剂量依赖性。提示本发明具有祛瘀消肿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对热刺激以及醋酸腹腔注射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亚急性炎症模型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小鼠皮下血斑吸收,显著减少血斑面积并缩短血斑消失时间,并能缩短大鼠创伤性瘀斑消褪时间。可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且能明显扩张小鼠耳廓静脉血管口径,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小鼠转棒实验也显示本发明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本发明以上药理作用为其临床用于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起的肿胀疼痛、腰肌劳损提供了实验依据。
实施例六:毒理研究
(一)急性毒性实验
应用大鼠、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大鼠正常皮肤、损伤皮肤给予最高浓度的本发明局部用药21.6g生药/kg,一天3次(最大给药量为64.8g生药/kg/d,是临床成年人用量的600倍),连续观察七天。结果表明各组动物全身反应均无异常,体重增长、摄食、饮水、活动均正常,无一动物死亡。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LD50为16.17g生药/kg(95%可信限为14.97~17.48g生药/kg),口服灌胃本发明后5分钟开始出现中毒症状,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步态不稳、翻正反射消失、抽搐,中毒程度与剂量相关,动物最后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死亡时间多数在25~60分钟内,少数在24小时内,尸检未发现组织器官有明显异常。存活小鼠在观察期间内饮食、摄水、活动正常。本品临床应用为外用局部给药,给药量以及可吸收至全身的量极少,故可认为本品临床外用安全。
(二)慢性毒性实验
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62、4.86、14.58g生药/kg)的本发明,每天背部皮肤涂搽一次,连续3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0只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0只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体重变化,给药后3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CT、MCV、MCH、MCHC、HB、PLT、CT、WBC及分类、网织红细胞、凝血时间)和血清生化(AST、ALT、ALP、Glu、BUN、Crea、TP、T.BIL、ALB、GLOB、A/G、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病理学变化。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5、45、135倍,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低、中、高三个剂量(1.62、4.86、14..58g生药/kg)连续3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品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三)局部给药毒性试验
选用新西兰家兔和豚鼠,研究了本发明对正常及破损皮肤刺激试验、过敏试验。结果表明:新西兰家兔给予本发明,未发现组织异常,证明本发明对家兔正常及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同时豚鼠过敏实验结果也显示皮肤用药不引起过敏反应,提示本发明临床用药安全。

Claims (5)

1.一种消肿止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两面针 100~300    红花   50~150
三七   50~150     牡丹皮 5~15
川乌   50~150     松节油 5~15
樟脑   2.5~7.5    薄荷脑 1.75~3.75
冰片   2.5~7.5    肉桂油 2.5~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两面针 200    红花   100
三七   100    牡丹皮 10
川乌   100    松节油 10
樟脑   5      薄荷脑 2.5
冰片   5      肉桂油 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备成药剂学上所述的任何一种外用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剂型为软膏剂。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肿止痛的药物在制备治疗跌打损伤、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起的肿胀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06101221083A 2006-09-13 2006-09-13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21083A CN101143166B (zh) 2006-09-13 2006-09-13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21083A CN101143166B (zh) 2006-09-13 2006-09-13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166A CN101143166A (zh) 2008-03-19
CN101143166B true CN101143166B (zh) 2011-02-02

Family

ID=39206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210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166B (zh) 2006-09-13 2006-09-13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3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368365B (es) * 2009-12-22 2019-09-30 Avon Prod Inc Composiciones estimuladoras de paxilina y usos cosmeticos de las mismas.
CN104208635A (zh) * 2014-09-16 2014-12-17 马昆阳 一种用于缓解疼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9243A (zh) * 2016-05-31 2016-10-26 罗丁华 一种中药足贴
CN107468594A (zh) * 2017-09-26 2017-12-15 广东德丝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肩颈疏通的植物按摩精华及制备方法
CN108498600A (zh) * 2018-05-25 2018-09-07 佛山汇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外伤瘀肿疼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0438A (zh) * 2018-11-07 2019-01-25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祛风湿中药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8985A (zh) * 2021-03-24 2021-08-24 李涌泉 一种风湿跌打透骨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529A (zh) * 1997-04-07 1998-10-14 谢朝云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39417A (zh) * 2003-01-30 2003-09-03 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59574A (zh) * 2004-03-12 2005-01-05 刘瑞华 外用痛症止痛中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529A (zh) * 1997-04-07 1998-10-14 谢朝云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39417A (zh) * 2003-01-30 2003-09-03 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59574A (zh) * 2004-03-12 2005-01-05 刘瑞华 外用痛症止痛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其馨等.红花牡丹膏的活血化瘀抗疲劳作用研究.《中医药通报》.2005,第4卷(第4期), *
曾惠芳等.红花牡丹膏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研究.《中医药通报》.2006,第5卷(第4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166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3166B (zh) 消肿止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61636B (zh)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51663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33B (zh) 一种活血化瘀止痛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661B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84270A (zh) 一种消肿止痛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0015B (zh)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058673A (zh) 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4788A (zh) 一种治疗妇女肝火湿热型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3996C (zh) 一种用于治疗筋腱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341135B (zh) 一种治疗痹病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12B (zh)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78877A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6380B (zh) 复方痤疮净乳膏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26037B (zh) 一种含天然成分提取物的跌打损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2377A (zh) 一种复方骨炎巴布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8896C (zh) 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的外用舒筋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0097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CN104706953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制剂
CN102038778A (zh) 一种舒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010B (zh) 具有止血止痛及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4339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外伤的中药组合物、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629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褥疮的中药凝胶剂
CN101940652B (zh) 治疗牛皮癣、各种顽癣、瘙痒症的中药擦剂
CN105106461A (zh) 一种治疗蕴毒腐溃型压疮的中药凝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