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9048A - 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9048A
CN101139048A CNA2007101481085A CN200710148108A CN101139048A CN 101139048 A CN101139048 A CN 101139048A CN A2007101481085 A CNA2007101481085 A CN A2007101481085A CN 200710148108 A CN200710148108 A CN 200710148108A CN 101139048 A CN101139048 A CN 101139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layer
feed roller
sheet feed
groov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81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木庆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9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9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纸用辊,该送纸用辊即使在对撒落有扑粉的纸张进行运送时,也可以使送纸性能的维持时间增长。在毂套(1)的外周面上形成弹性层(2),在弹性层(2)的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21),同时,上述弹性层(2)的表面形成为由山状部和谷状部组成的绉纹表面,凹槽(21)的底面的面积相对于上述弹性层(2)中凹槽(21)以外部分的外周面积的比例设定在10~20%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的进纸辊、输送辊等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复印机等的送纸用辊要求长时间地维持摩擦系数。可是,反复送纸时,由纸产生的纸粉滞留在送纸用辊的表面上,由此引起摩擦系数下降,存在送纸性能下降的问题。
因而,现有技术中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即,作为送纸用辊,在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与轴向平行的凹槽,或通过绉纹形成而形成凹部和凸部,从而将纸粉取入到这些凹槽或凹部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6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744337号公报
另一方面,作为印刷方法,有对进行过彩色印刷的纸张进行增印印刷(多层印刷)的印刷方法。此时,在增印印刷之前,在纸张的表面铺撒上扑粉以防止重叠的纸张彼此紧密贴合在一起。可是,在撒落有扑粉的状态下进行增印印刷时,由于扑粉附着在送纸用辊上,所以,即使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2的送纸用辊(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凹槽或绉纹的辊),送纸性能也要比通常的印刷降低得快。因此,送纸用辊的更换周期变短,维修费用变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即使在输送铺撒了扑粉的纸张时,也可以使送纸性能的维持时间增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要点是这样一种送纸用辊,其是由毂套和在该毂套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组成的送纸用辊,在上述弹性层的外周面上在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同时,上述弹性层的凹槽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和凹槽的底面及侧壁面形成为由山状部和谷状部组成的绉纹表面,相对于上述弹性层中凹槽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积,凹槽的底面的面积的比例设定在10~20%的范围内;第二要点是这样一种送纸用辊的制造方法,其在使用成形金属模形成圆筒状的弹性层后,通过把毂套内嵌到该弹性层的中空部中,在该毂套的外周面上形成弹性层而制造上述送纸用辊,其中,作为上述成形金属模使用以下这样的金属模,即,在金属块中形成构成成形空间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使在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的圆柱状电极一边伴随摆动及按压动作一边进入,向贯通孔的内周面施加放电加工,形成凹槽和与绉纹表面对应的粗面,从而形成模面。
即,本发明的送纸用辊在弹性层的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设定该凹槽的形成比例(凹槽的底面的面积相对弹性层中的凹槽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积的比例)在10~20%的范围内。由此,当送纸用辊的弹性层与纸触接时,弹性层的外周面部分适当地变形,把纸适当地夹持。而且,由于通过将弹性层的表面(凹槽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以及凹槽的底面及侧壁面)形成为绉纹表面,夹持也变得容易,所以,这些按特定的比例形成的凹槽和绉纹表面互起作用,提高了纸张的输送能力。另外,按上述特定的比例形成的凹槽和绉纹表面互起作用,扑粉或纸粉被取入至凹槽内,进而,借助在凹槽内形成的绉纹表面,不会蓄积在凹槽内,而被排出到凹槽外。由此,送纸性能的维持时间大大加长。
作为本发明的送纸用辊,由于在弹性层的外周面上在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同时,上述弹性层的表面形成为由山状部和谷状部组成的绉纹表面,相对上述弹性层中凹槽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积,凹槽的底面的面积的比例设定在10~20%的范围内,所以,这些按特定的比例形成的凹槽和绉纹表面互起作用,可以提高纸张的搬运能力,同时,扑粉或纸粉不会蓄积在凹槽内,而是向凹槽外排出。由此,送纸性能的维持时间可以飞跃性增长。
特别是,在上述山状部的面积(S1)和谷状部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设定在0.25~0.70的范围内时,扑粉或纸粉变得更加难以附着在弹性层的表面(绉纹表面)上,可以得到适宜的摩擦系数。
另外,在上述弹性层的JIS-A硬度设定在30~60°的范围内时,弹性层的成形性好,而且弹性层的摩擦系数合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送纸用辊的实施方式,(a)是切断一部分的正视图,而(b)是侧视图。
图2是放大了上述送纸用辊的外周面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进一步放大并示意性表示上述送纸用辊的表面部分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表示测量绉纹表面上的山状部的面积(S1)和谷状部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的方法,(a)是在其中使用的墨水转印夹具的说明图,(b)是利用该墨水转印夹具转印有墨水的墨水转印纸的说明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上述送纸用辊的弹性层的外周面的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毂套
2   弹性层
21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a)、(b)表示本发明的送纸用辊的一个实施方式。该送纸用辊由圆筒状的毂套1和在该毂套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弹性层2构成。而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弹性层2的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21。该凹槽21的形成比例(以下称为“凹槽面积比例”)设定成:凹槽21的底面面积的比例相对弹性层2中的凹槽21以外的部分(毗邻的凹槽21和凹槽21之间的凸条22的部分)的外周面积处在10~20%的范围内。另外,如图3所示,上述弹性层2的表面(凸条22的外周面以及凹槽21的底面及侧壁面)形成为由山状部23和谷状部24组成的绉纹表面。
在此,上述凹槽面积比例可由下式(1)算出。另外,如图2所示,在下式(1)中的凹槽21的宽度W1及数量和凸条22的宽度W2及数量可以通过在厚度方向切断弹性层2,用显微镜等放大其剖面来进行测量而得到。
式1
凹槽面积比例(%)=(凹槽21的宽度W1×凹槽21的数量)/(凸条22的宽度W2×凸条22的数量)×100......(1)
若更详细地说明,作为上述弹性层2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可以举出聚氨酯、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降冰片烯橡胶(NOR)等。特别是在耐久性及可靠性优良这一点上,聚酰胺最理想。另外,从作为送纸用辊最适合的观点出发,上述弹性层2的尺寸通常设定成外径在10~40mm的范围内,厚度(凸条22的部分的厚度)在2~10mm的范围内。进而,从弹性层2的成形性好且摩擦系数适合的观点出发,上述弹性层2的硬度最好设定在JIS-A硬度30~60°的范围内,更理想的是JIS-A硬度45~55°的范围内。该JIS-A硬度的调整可以通过上述形成材料内的成分调整进行。例如,作为上述形成材料,在使用含有聚醚多元醇[聚丙二醇(PPG)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混合而成的材料]、多异氰酸酯、增链剂、可塑剂等各种成分的材料时,为了把JIS-A硬度设定在理想的范围(30~60°的范围),把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和聚丙二醇(PPG)按PTMG/PPG=95/5~60/40的重量比混合;为了把JIS-A硬度设定在更理想的范围(45~55°的范围),按PTMG/PPG=80/20~70/3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
而且,上述凹槽21的尺寸和数量适当被设定,以使按上述式(1)算出的凹槽面积比例处在5~30%(最好为10~20%)的范围内。即,上述凹槽21的尺寸虽也根据弹性层2的外径等,但通常宽度W1设定在0.2~1.0mm(最好为0.4~0.7mm)的范围内,深度设定在0.2~1.5mm(最好为0.4~1.0mm)的范围内。另外,上述凹槽21的数量也根据凹槽21的尺寸等,但通常设定在10~30根(最好为15~25根)的范围内。另外,只要上述凹槽21的尺寸和数量被确定的话,则上述凸条22的尺寸和数量就可以自动确定。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上述弹性层2的表面上形成的绉纹表面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把山状部23的面积(S1)和谷状部24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设定在0.25~0.70的范围内。这是由于,若上述面积比(S1/S2)若在0.25以下的话,则弹性层2和纸张的接触面积变小,其结果,存在弹性层2的摩擦系数变小的倾向,而若上述面积比(S1/S2)若超过0.70的话,则扑粉或纸粉变得容易附着,其结果,存在弹性层2的摩擦系数变小的倾向。即使因为,当山状部23和谷状部24的面积比(S1/S2)处在上述范围以外时,弹性层2的摩擦系数变小,存在容易发生不送纸张的倾向。在此,对于山状部23的面积(S1)和谷状部24的面积(S2),在弹性层2的表面(绉纹表面)上附着墨水等,施加负荷2.9N而将其转印到纸张上,将此后的转印到纸张上的墨水附着部分的面积作为山状部23的面积(S1),把没有墨水附着的部分的面积作为谷状部24的面积(S2),这些面积(S1、S2)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装置测量求出。
进而,上述山状部23的高度H最好设定在20~70μm的范围内,另外,相邻的山状部23的顶部间的距离D最好设定在30~100μm的范围内。其理由是,若山状部23的高度H和顶部间的距离D都脱离上述范围的话,则弹性层2表面中的扑粉或纸粉等变得难以移动,由此,扑粉或纸粉就难以进入凹槽21,或排到凹槽21外,存在扑粉或纸粉容易在弹性层2的表面蓄积的倾向。另外,上述山状部23的高度H及顶部间的距离D可以通过在厚度方向切断弹性层2,用显微镜等放大测量其剖面而得到。
作为上述圆筒状的毂套1(参照图1),没作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通常的部件。即,作为毂套1的形成材料,可以举出聚缩醛(PO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体(ABS)、聚碳酸酯、尼龙等合成树脂、或者铁、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另外,从作为送纸用辊合适的观点出发,上述毂套1的尺寸通常设定在外径7~30mm的范围内,厚度设定在1.0~3.0mm的范围内。
下面,对本发明的送纸用辊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制造用于成形弹性层2的成形金属模。即,在长方体状的金属块上形成贯通孔,使用比该贯通孔直径稍大的圆柱状的电极,进行放电加工。在该圆柱状的电极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利用放电加工机(例如三菱电机公司制、DIAX VX10)在金属块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同时,使金属块和电极相对摆动、垂直按压。由此,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被施加放电加工,其内周面的内径变得比上述电极的直径稍大,且其内周面形成为与电极的外周面形状对应的形状,同时,其内周面的表面形成为粗面(通过转印而将弹性层2的表面形成为绉纹表面的面)。这样,制造以形成有上述凹槽和粗面的内周面作为模面的成形金属模。
下面,把模芯同轴地放置在上述成形金属模的贯通孔中,同时,用罩模闭塞两端开口部。之后,在上述模芯和贯通孔内周面之间的空间中填充作为弹性层2的形成材料的未交联的橡胶,而后,放入干燥箱等中,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由此,在上述模芯的外周面上形成交联硬化成圆筒状的上述弹性层2。此后,在脱模的同时,从上述模芯拔出上述弹性层2。使上述成形金属模的贯通孔的内周面转印在该弹性层2的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多个在轴向延伸的凹槽21,上述凹槽面积比例在10~20%的范围内,同时,弹性层2的表面形成为绉纹表面。
而且,在把上述弹性层2切断成规定的长度后,通过把预先准备的毂套1加压内嵌在其中空部中,从而可以制造上述送纸用辊。
在这样的送纸用辊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弹性层2,在要获得外径为32mm、凹槽21的宽度W1为0.5mm、凹槽21的深度为0.5mm、凹槽21的数量为24条、凸条22的宽度W2为3.5mm、凸条22的数量为24条这样的弹性层的时候,只要把在上述金属块上形成的贯通孔的直径设为30.5mm、把圆柱状的电极的外径设为31.9mm、把在该电极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凹槽的宽度设为0.9mm、将深度设为0.5mm、将凹槽的间距设为15°、作为放电条件把放电加工机的表面粗度指定设为十点平均粗度[Rz:JIS B 0601(1994年)]40μm即可。
另外,在复印机等设备中,在本发明的送纸用辊的使用中,也可以在毂套1的外周面上涂布粘接剂或底漆等,以使弹性层2在毂套1的外周面上不沿周向空转;另外,作为毂套1也可以使用在其外周面上沿轴向形成条槽的部件。
而且,本发明的送纸用辊适合作为用于复印机等送纸装置中的捡拾辊、供给辊、分离辊等进纸辊、以及把由进纸装置送出的纸张按顺序搬运到出口的输送辊,但也可以作为自动售货机、自动检票机、自动提款装置、货币兑换机、读数器、高速缓冲存储分配器等的送纸用辊使用。
下面,将实验例、比较例及现有例合并在一起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1、2、2′、2″以及实验例1、2及比较例1、2]
[弹性层的形成材料(未交联的热硬化性聚氨脂橡胶)的调制]
将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70重量份、聚丙二醇(PPG)[旭硝子公司制PREMINOL S 3005(一元醇含有量:0.8重量%、Mn:5000、官能团数:3、总不饱和度:0.0048meq/g)]30重量份,在80℃真空脱泡、脱水一小时后,适量混合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使之在氮气氛围下在80℃进行反应三小时,调制成在末端具有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NCO含有率:3.0重量%、NCO指数:105)。并且,将该聚氨酯预聚物在90℃真空脱泡30分钟后,配合增链剂[1,4-丁二醇(1,4-BD)]1.8重量份、增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1.5重量份、催化剂(DBU-蚁酸盐)0.01重量份,在减压条件下搅拌混合两分钟,调制成为弹性层的形成材料的未交联的热硬化性聚氨脂橡胶。通过这样调制,成形的弹性层的JIS-A硬度会就成为45°。
[弹性层成形金属模的制作]
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利用放电加工机(三菱电机公司制、DIAXVX10)制作成形金属模。成形金属模的模面的凹槽的宽度和表面粗度根据各实施例和各实验例及各比较例适当地设定,所成形的弹性层的凹槽面积比例及绉纹表面的状态如下述表1、2所设定那样。
[送纸用辊的制作]
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首先,把模芯(外径17mm)同轴地放置在弹性层成形金属模的贯通孔中,同时,用罩模闭塞两端开口部,在其成形空间中充填作为弹性层的形成材料的上述未交联的热硬化性聚氨脂橡胶后,把该成形金属模放入干燥箱内进行交联(150℃×60分钟)。然后,在上述模芯的外周面上形成经交联硬化的热硬化性聚氨脂橡胶的弹性层,此后,进行脱模,并且从模芯拔出弹性层。然后,把该弹性层按长度30mm切断后,在其中空部中加压内嵌圆筒状的聚缩醛(POM)制的毂套(长度为32.5mm、外径为18mm)。这样,得到各实施例和各实验例及各比较例的送纸用辊。任一所得到的送纸用辊的弹性层都是JIS-A硬度45°、外径32mm、凹槽的深度0.5mm、凹槽的数量24根、凸条的数量24根,凹槽的宽度及凹槽面积比例在下述的表1、2中表示。上述凹槽的宽度的测量用显微镜(奥林巴斯公司制、PV10-CB)放大弹性层的剖面进行,根据其测量值和上述弹性层的外径(32mm)及凹槽的数量(24根)算出上述凹槽面积比例。
另外,上述送纸用辊的弹性层表面形成为由山状部和谷状部组成的绉纹表面,测量其山状部的面积(S1)和谷状部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山状部的高度、相邻的山状部的顶部间的距离,在下述的表1、2中表示。其中,山状部的高度及顶部间的距离的测量由显微镜(日立公司制、S-3000N)放大弹性层的剖面进行,面积比(S1/S2)的测量如下所述进行。
首先,准备图4(a)中所示的墨水转印夹具。该墨水转印夹具从沿长方形台座41的长边方向的一侧边(纸面的里侧)立设支承柱42,从该支承柱42的顶部起,轴体43延伸到纸面的近前侧,细长状支承板44的旋转筒45转动自如地与该轴体43卡合,细长状支承板44成为以轴体43为中心上下移动自由。保持板46从该细长状支承板44的前端侧的里面垂下,在保持板46的下端,设置相对于纸面延伸到近前侧的支承轴47,送纸用辊48的中空状芯件49转动自由地与该支承轴47嵌合。而且,在细长状支承板44的前端侧施加质量300g的重物(负重2.9N)50。
接着,在墨水转印夹具的支承轴47上,在转动自由地安装的送纸用辊48的下面配置平板状的墨水标记台(未作图示),如图所示,在施加质量300g的重物50的同时使墨水标记台向图的左方移动。由此,送纸用辊48连转。而且,在送纸用辊48的、作为外周层的弹性层2的表面上赋予转一周量的墨水。接着,在带墨水的送纸用辊48的下面放置复印用纸(NBS理光公司制、MY PAPER A4)51,一边把复印用纸51向图示的箭头方向慢慢拉出一边使送纸用辊48在复印用纸51上连转一圈,使墨水[SHACHIHATA公司制、标记台专用墨水、颜料系:SG-40(色)]转印在复印用纸51的表面上,得到如图4(b)所示的墨水转印用纸。
之后,把所得到的墨水转印用纸用图像处理装置(日本AVIONICS公司制、スピカII)进行二值化处理,求出在复印用纸51上转印的墨水部61的面积(S1:图示的圆内的面积的总合),并算出与没有附着墨水的部分62的面积(S2)的比(S1/S2)。
[实施例3~6]
在上述实施例1、2、2′、2″和实验例1、2的弹性层的形成材料的调整中,通过如下述的表3所示那样获得混合的PTMG和PPG的重量比(PTMG/PPG),在各实施例中改变所成形的弹性层的JIS-A硬度。除此之外,和上述实施例1一样。在下述表3中还一并表示了该实施例1。
[现有例1]
把作为已有产品的、弹性层是聚氨甲酸酯制、外周面形成为绉纹表面、不形成凹槽的送纸用辊作为现有例1。绉纹表面的山状部的面积(S1)和谷状部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山状部的高度、相邻的山状部的顶部间的距离的测量与上述一样进行,其结果示于下述的表1、2。
[现有例2]
把作为已有产品的、弹性层是EPDM制、外周面形成为绉纹表面、不形成凹槽的送纸用辊作为现有例2。不进行绉纹表面的山状部的面积(S1)和谷状部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等的测量。
[摩擦系数的测量]
关于这样得到的实施例1~6、实验例1、2、比较例1、2及现有例1、2的各送纸用辊,在进行下述的耐久试验前(初期)和进行后测量弹性层的外周面的摩擦系数(其中,实施例3~6的各送纸用辊只测量初期的摩擦系数)。该测量方法如图5所示那样进行。即,送纸用辊30从其下方借助特氟隆(注册商标)片材32用平板33[按压负荷(W)2.94N]按压PPC用纸31。上述平板33使与上述送纸用辊30的轴平行的一端边缘33a绕轴转动自由,上述特氟隆(注册商标)片材32固定在上述平板33另一端侧33b的表面上,起到使PPC用纸31滑动的作用。另外,使PPC用纸31的一端部与负载传感器34连接,使上述送纸用辊30转动(送纸用辊30的弹性层的外周面的周速度为180mm/秒),以使PPC用纸31远离上述负载传感器34。之后,用上述负载传感器34测量送纸用辊30在PPC用纸31上滑动时施加在PPC用纸31上的拉力(F:单位N),算出摩擦系数(μ=F/W),将其结果一并表示在下述的表1~3中。另外,耐久试验后的摩擦系数的测量(实施例3~6除外),在送纸用辊30达到寿命(发生不送纸状况)时,在那一刻进行,在即使送纸20万页也没达到寿命时,在所述送纸20万页之后进行。
[耐久试验]
把实施例1、2、2′、2″、实验例1、2、比较例1、2及现有例1、2的各送纸用辊作为捡拾辊,组入到三辊FRR(Feed and ReverseRoller)进纸方式台式试验机中,进行送纸。即,使上述捡拾辊与层积的大量纸张的上面接触,通过该捡拾辊的转动送出最上面的纸张,使其通过在其前方互相压接并转动的供给辊和分离辊之间,如此进行试验。用于该送纸的纸张做成在OK外涂层纸(王子纸公司制)上进行了彩色印刷后、在其表面上铺撒了扑粉的纸张。之后,测量发生不送纸时的纸张的页数。而在进行送纸20万页时没有发生不送纸的场合,在该时刻中断耐久试验。将其结果一并表示在下述的表1、2中。
[弹性层的成形性]
对上述实施例1、3~6的弹性层的成形性进行评价。即,在成形金属模内硬化规定时间后,聚氨酯硬化物(带模芯的弹性层)脱模容易的评价为◎,聚氨酯硬化物(带模芯的弹性层)脱模可能有些困难的评价为○,一并表示在下述的表3中。
[对耐久试验和其后的摩擦系数的综合评价]
在下述的表1、2中,耐久试验后的摩擦系数也有1.6、进而在送纸20万页时没有发生不送纸的评价为◎、耐久试验后的摩擦系数低于1.6、且在送纸20万页时没有发生不送纸的评价为○、耐久试验后的摩擦系数低于1.2、且在送纸达到10万页前发生不送纸的评价为×,一并表示在下述的表1、2中。
[对弹性层的成形性和成形后的摩擦系数的综合评价]
在下述表3中,初期的摩擦系数也有1.8且弹性层的成形性比较合适(◎的评价)的评价为◎,初期的摩擦系数低于1.8或弹性层的成形性合适(○的评价)的评价为○,一并标示在下述的表3中。
表1
  实验例   实施例   实验例
  1   1   2   2′   2″   2
  弹性层的形成材料   聚氨酯
  JIS-A硬度(°)   45
  凹槽宽度(mm)   0.2   0.4   0.7   0.4   0.4   1.0
  凹槽面积比例(%)   5   10   20   10   10   30
  S1/S2   0.50   0.25   0.70   0.50
  山状部  高度(μm)   50   70   20   50
 顶部间距离(μm)   70   100   30   70
  摩擦系数   初期   1.8
  耐久后   1.5   1.6   1.5
  耐久试验结果   输送20万页截止耐久试验
  综合评价   ○   ◎   ◎   ◎   ◎   ○
表2
  比较例  现有例
  1  2  1  2
  弹性层的形成材料  聚氨酯  EPDM
  JIS-A硬度(°)  45
  凹槽宽度(mm)  0.1  1.2  -
  凹槽面积比例(%)  2  40  0
  S1/S2  0.50  -
  山状部  高度(μm)  50  -
 顶部间距离(μm)  70  -
  摩擦系数   初期  1.8  1.4  1.8
  耐久后  1.1  1.0  0.8
  耐久试验结果  8万页寿命  7万页寿命  7万页寿命  5千页寿命
  综合评价   ×   ×   ×   ×
表3
  实施例
  3   (1)   4   5   6
  弹性层的形成材料   聚氨酯
  PTMG/PPG   65/35   70/30   75/25   80/20   90/10
  JIS-A硬度(°)   30   45   50   55   60
  凹槽面积比例(%)   10
  摩擦系数   初期   1.8   1.7
  弹性层的成形性   ○   ◎   ◎   ◎   ◎
  综合评价   ○   ◎   ◎   ◎   ○
由上述表1、2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2、2′、2″的送纸用辊与实验例1、2、比较例1、2及现有例1、2的送纸用辊比较,送纸用辊性能的维持时间大大加长。而且,可知实施例1、2、2′、2″的送纸用辊即使长时间使用,摩擦系数也难以进一步下降。另外,根据上述表3的结果可知,弹性层的JIS-A硬度只要在30~60°的范围内,弹性层的成形性就好,而且,摩擦系数大。特别是,可知实施例1、4、5(弹性层的JIS-A硬度为45~55°)的送纸用辊的弹性层的成形性和摩擦系数都更加合适。

Claims (8)

1.一种送纸用辊,其由毂套和形成在该毂套的外周面上的弹性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层的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而且,上述弹性层的凹槽以外部分的外周面和凹槽的底面及侧壁面形成为由山状部和谷状部组成的绉纹表面,凹槽的底面面积相对于上述弹性层中凹槽以外部分的外周面积的比例设定在10~20%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用辊,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绉纹表面的山状部的高度设定在20~70μm的范围内,相邻的山状部的顶部间的距离设定在30~100μm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纸用辊,其特征在于,上述山状部的面积(S1)和谷状部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设定在0.25~0.70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纸用辊,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层的JIS-A硬度设定在30~60°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纸用辊,其特征在于,凹槽的宽度W1是0.4~0.7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纸用辊,其特征在于,送纸用辊使用于进行彩色印刷的纸张的进纸。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纸用辊,其特征在于,弹性层由热硬化性聚氨酯橡胶的交联体构成,该交联体通过使聚氨酯预聚物和增链剂反应而成,而该聚氨酯预聚物是按如下比例使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和聚丙二醇(PPG)并使它们和多异氰酸酯反应而成的化合物,所述比例为PTMG/PPG=70~80/30~20。
8.一种送纸用辊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在使用成形金属模形成圆筒状的弹性层后,将毂套内嵌到该弹性层的中空部内,由此在该毂套的外周面上形成弹性层而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用辊;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成形金属模使用以下这样的金属模,即,在金属块中形成作为成形空间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使在外周面上沿周向按规定的间距形成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凹槽的圆柱状电极一边伴随摆动及按压动作一边进入,对贯通孔的内周面施加放电加工,形成凹槽和与绉纹表面对应的粗面,从而形成为模面。
CNA2007101481085A 2006-09-08 2007-08-28 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1390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4542 2006-09-08
JP2006244542 2006-09-08
JP2007135621 2007-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9048A true CN101139048A (zh) 2008-03-12

Family

ID=39191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81085A Pending CN101139048A (zh) 2006-09-08 2007-08-28 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904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1280A (zh) * 2009-12-09 2011-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输送单元、输送辊以及输送辊的制造方法
CN103253535A (zh) * 2012-02-16 2013-08-2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送纸辊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10066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佳能株式会社 树脂制辊轴的制造方法、成型模具和树脂制辊轴
CN105934398A (zh) * 2013-10-30 2016-09-0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送纸辊
CN106573742A (zh) * 2014-08-29 2017-04-19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弹性体辊
CN106608552A (zh) * 2015-10-23 2017-05-03 株式会社Pfu 馈送辊
CN109850619A (zh) * 2019-03-29 2019-06-07 河南桐裕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胶印机套印偏差的装置
CN111511568A (zh) * 2017-12-20 2020-08-07 康蒂泰克弹性体涂料有限公司 提供图像的印版和生产印版的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1280A (zh) * 2009-12-09 2011-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输送单元、输送辊以及输送辊的制造方法
CN103253535A (zh) * 2012-02-16 2013-08-2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送纸辊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10066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佳能株式会社 树脂制辊轴的制造方法、成型模具和树脂制辊轴
US9289958B2 (en) 2013-06-03 2016-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sin-made roller shaft, molding die, and resin-made roller shaft
CN105934398B (zh) * 2013-10-30 2018-02-2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送纸辊
CN105934398A (zh) * 2013-10-30 2016-09-0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送纸辊
CN106573742B (zh) * 2014-08-29 2018-10-12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弹性体辊
CN106573742A (zh) * 2014-08-29 2017-04-19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弹性体辊
CN106608552A (zh) * 2015-10-23 2017-05-03 株式会社Pfu 馈送辊
CN106608552B (zh) * 2015-10-23 2018-05-18 株式会社Pfu 馈送辊
CN111511568A (zh) * 2017-12-20 2020-08-07 康蒂泰克弹性体涂料有限公司 提供图像的印版和生产印版的方法
CN109850619A (zh) * 2019-03-29 2019-06-07 河南桐裕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胶印机套印偏差的装置
CN109850619B (zh) * 2019-03-29 2021-01-22 河南桐裕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胶印机套印偏差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9048A (zh) 送纸用辊及其制造方法
JP4042806B1 (ja) 紙送り用ローラ
US6736500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orm and transfer image of liquid drops of increased viscosity
CN1789095A (zh) 送纸辊
CN103253535B (zh) 送纸辊及其制造方法
EP0919371B1 (en) Coating device, print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method
US20070257424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380213A (zh) 调色剂供给辊的制造方法及调色剂供给辊
CN87101868A (zh) 关于加压型卷捆机的改进
CN105934398B (zh) 送纸辊
CN106573742A (zh) 弹性体辊
JP3744337B2 (ja) 紙送り用ローラ
CN1368475A (zh) 给纸辊
SE518429C2 (sv) Tampodyna samt förfarande vid tampotryckning
EP1199273A2 (en) Retard roller and sheet feeder
CN106904478A (zh) 送纸辊和具备该送纸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762779A (zh) 供纸辊
US8146493B2 (en) Ink fountain of a printing press, ink fountain roll and printing press
CN114488731A (zh) 驱动辊、驱动辊制造方法及印刷装置
JP5662748B2 (ja) 紙送り用ローラ
US6101941A (en) Printing unit cylinder of a rotary printing press and bent printing form fastenable on a printing form cylinder of a rotary printing press
JP2008273200A (ja) 枚葉輪転印刷機における爪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84552A (en) Ink roller for rotary press
JP2004299842A (ja) 給紙装置の重送防止機構用給紙ローラ
DE102007059335A1 (de) Auftragsvorrichtung mit einem Formzylinder und wenigstens einer Auftragwalze in einer Verarbeitungsmas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48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12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148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