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8272A - 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8272A
CN101138272A CNA2006800075711A CN200680007571A CN101138272A CN 101138272 A CN101138272 A CN 101138272A CN A2006800075711 A CNA2006800075711 A CN A2006800075711A CN 200680007571 A CN200680007571 A CN 200680007571A CN 101138272 A CN101138272 A CN 101138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adhesive linkage
vibrating membrane
dynamic planar
planar loudspeak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75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田宏
樋上俊哉
西胁利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8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8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有长期稳定性,可靠性高,且可得到平稳的声压频率特性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一种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了线状导体的音圈(2);夹着所述音圈(2)的两层粘接层(3、3′);以及贴合于所述两层粘接层(3、3′)的与所述音圈(2)相反侧的基材(4、4′)。一种平面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

Description

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压大的要求长期可靠性的薄型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采用了该振动膜的平面扬声器。
背景技术
图6表示现有的薄型平面扬声器的一个例子。该扬声器在轭50上并列配置有多个棒状磁铁52,相对于这些棒状磁铁52的磁极面平行配置有振动膜54,在振动膜54上的与棒状磁铁52对置的位置配置有多个线圈56。该线圈56被配置于在内部流动的电流与由棒状磁铁52生成的与振动膜54面平行的磁场正交的方向。如此构成的平面扬声器,通过在线圈56中流通交流电流,在线圈56产生遵从弗来明左手定律的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振动膜54在板面垂直方向上振动。即,通过按照规定的电信号在线圈56流通交流电流,该电信号被变换为音响信号。
但是,在上述的平面扬声器中,由于与棒状磁铁52对置配置的线圈56具有细长的长方形的形状,且在与棒状磁铁52的磁极面对置的位置集中配置线圈56,所以在与振动膜54面正交的磁场的影响下产生沿着振动膜54面的方向的力,存在产生振动膜54扭曲杂音等问题。
另外,作为对图6的平面扬声器的上述问题实施了改良的方案,提出有图7所示的结构的平面扬声器。在该结构的平面扬声器中,多个磁铁62以相对于振动膜64平行且相邻的磁极面相互相反的方式配置于轭60。进而,以涡旋的内周位于振动膜64上的面对磁铁62的一侧,且与所述磁极面的外缘对置的部位附近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涡旋状线圈66。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平面扬声器,线圈66从与振动膜64正交的磁场受到的力减少,产生的杂音减少,并且与平行于振动膜64面的磁场正交的线圈66的面积增加,音响变换效率提高,作为该尺度的声压变大。
但是,由于在图7所示的平面扬声器中,在杂音或声压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作为对其进行改善的技术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利用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布线技术形成了音圈的平面扬声器。
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布线技术是如下的方法,即,沿着在至少一面具有粘结层的薄片状基材(以下称为粘结性薄片)的表面,使可以相对移动的布线头间歇性地点接触于所述粘结性薄片的表面上,同时抽出线状导体,由此在所述粘结性薄片的表面上顺次粘贴所述线状导体。
利用所述布线技术在所述粘结性薄片的粘结层上设置涡旋状音圈,夹着该音圈使具有与所述粘结性薄片同样的粘结层的另外的薄片以各自的粘结面粘结的方式进行贴合而形成振动膜。专利文献1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由如上所述形成的振动膜、和设置在与所述音圈对置的位置上的磁铁构成。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84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55856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平面扬声器,只是用粘结剂使驱动源的涡旋状音圈贴合于薄片基材或绝缘性基底膜,在长期使用时,存在形成涡旋状音圈的线状导体的温度上升,所述粘结剂的粘结性下降的问题。如果所述粘结剂的粘结性下降,则所述涡旋状音圈从薄片基材或绝缘性基底膜剥离,产生异常声音,在可靠性上有很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长期稳定性,可靠性高,且可得到平稳的声压频率特性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具有:音圈层,其平面状排列有一个以上的通过卷绕线状导体而形成的音圈;引出线,其用于向外部引出所述音圈的两端;一层或二层粘接层,其形成于所述音圈层的一面或两面上;基材,其贴合于所述一层或二层粘接层的与所述音圈层相反侧的面上。
第二方面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层或二层粘接层的成分含有环氧系树脂,或者一粘接层的成分含有环氧树脂、另一粘接层的成分含有丙烯酸系树脂。
第三方面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层或二层粘接层的成分含有丙烯酸系树脂。
第四方面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是以至少一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为坯料,且由平均气泡直径(φ)为50μm以下的微细气泡形成的单一层或多层发泡层所制成的树脂发泡薄片。
第五方面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是以塑料薄膜或金属箔、或纤维为坯料,且呈织物、无纺布或纸的形态的均匀的薄片,或者,是使将热硬化性树脂预先浸渍或涂敷于所述均匀的薄片而成的结构硬化而成的薄片,或者,是将丙烯酸系树脂预先浸渍或涂敷于所述均匀的薄片而成的薄片。
第六方面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和外部配线的接合部,与所述音圈一体地密接于所述一层粘接层或者夹在二层粘接层之间。
第七方面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特征在于,具有二层所述粘接层以及基材,从一所述粘接层以及基材的具有所述引出线的端部,将另一所述粘接层以及基材缩短规定宽度。
第八方面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特征在于,所述规定宽度在不超过与保持周围的边缘粘接的粘接糊材料宽度的范围。
第九方面是一种平面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长期使用,也没有夹着音圈的二层粘接层剥离的顾虑,且可得到平稳的声压频率特性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另外,在从所述二层粘接层以及基材中的一粘接层以及基材的具有所述音圈的引出线的端部将另一粘接层以及基材缩短规定宽度时,即使在余长处理中在所述端部弯折所述引出线,也不会有断线的顾虑,可以得到能够提高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的可靠性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剖面图;
图2A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平面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2B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平面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2C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平面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3是对音圈进行了布线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俯视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4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4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4E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的声压频率特性的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的声压频率特性的图;
图5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的声压频率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薄型平面扬声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薄型平面扬声器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余长处理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俯视图;
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余长处理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俯视图。
图中:
1、20—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2—音圈;3—粘接层;4、21—基材;5—轭;6—磁铁;7-UV带;10—平面扬声器;22—引出线;23—端部;24—开口部;25—硬化部;26—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形成的构造是,在两层粘接层3、3'之间夹着卷绕了线状导体的音圈2,进而将基材4、4'分别贴合于粘接层3、3'的外面。
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形成。首先,在两层粘接层3、3'之中的任一方、例如粘接层3的粘接面上,形成卷绕了线状导体的音圈2。作为粘接层3、3',可以使用紫外线硬化型UV带、环氧树脂、混合了环氧树脂和橡胶成分的环氧带、丙烯酸树脂带、或者由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组成制成的带、中的任一种。尤其粘接层3、3'的至少一方优选以环氧系树脂为主成分。
通过以环氧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或者它们的复合系树脂作为粘接层3、3'的主成分,可以提高粘接层3、3'的粘接力,可以抑制粘接面的粘接性的下降。
另外作为基材4,可以使用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酯、液晶聚合物、聚苯硫醚、尼龙、全芳香族聚酰胺(以下称为芳族聚酰胺)等各种高分子薄膜。或者,还可以使用将所述的各种高分子薄膜贴合于纸、玻璃纤维布、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芳族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等而成的基材,进而可以使用使热硬化性树脂浸渍于所述织布或无纺布中而成的预成型料等。
在上述的粘接层3的粘接面上形成卷绕了线状导体的音圈2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布线技术。即,通过使沿着粘接层3的表面能够相对移动的布线头间歇地点接触于粘接层3的表面上,同时抽出线状导体进行粘贴,从而可以在所述粘接层3的表面上形成音圈2。
接着,在形成有音圈2的一粘接层3的粘接面上,贴合另一粘接层3'的粘接面,由此在两层粘接层3、3'之间夹入音圈。为了降低因振动膜1的热过程引起的翘曲,优选设另一粘接层3'与一粘接层3相同。
如上所述,通过在音圈2的两面贴合粘接层3、3'使音圈2不会脱落,从而保持音圈的粘接强度提高,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有两层粘接层3、3'剥离的顾虑。
进而,在粘接层3、3'的夹着音圈2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外侧面)的一方或双方上,粘贴基材4或基材4'或基材4和4'。基材4或基材4'或基材4和4'保护在粘接层3、3'之间夹入的音圈2,并且起到提高振动膜1整体的刚性的作用。
基材4或基材4'优选是以至少一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为坯料,且由平均气泡直径(
Figure A20068000757100091
)在50μm以下的微细气泡形成的单一层或多层发泡层所制成的树脂发泡薄片。另外,更优选所述平均气泡直径(
Figure A20068000757100092
)在l0μm以下,进而在5μm以下。
基材4、4′可以是以由耐热树脂构成的薄膜或纤维为坯料、且呈织物、无纺布或纸等的形态的均匀的薄片,或者是在所述均匀的薄片中预先浸渍了热硬化性树脂而成的预成型料状的薄片、或者是在所述均匀的薄片上预先涂敷了丙烯酸系树脂而成的薄片。不管选定上述哪一种作为基材4、4′,通过使振动膜1整体热硬化,或者通过用粘接层3、3′固定音圈2,都能够确保振动膜1的可靠性。
通过用所述树脂发泡薄片形成基材4、4′,与将现有的无发泡薄片用于基材的情况相比,刚性提高,且每单位面积的重量减轻,因此可以同时提高振动变形特性和声压。另外,在所述发泡层形成有多层的情况下,刚性进一步增加,并且可以进一步改善因振动引起的变形特性。进而,在将至少一种以上的热塑性聚酯树脂所构成的树脂发泡薄片用于基材4、4′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耐热性和耐水性高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
为了将音圈2与外部配线接合,预先设有从音圈2的两端延伸的两根引出线,在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中,形成的构造是将所述引出线和外部配线的两个接合部夹入两层粘接层3、3′之间。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形成为上述的构造,所述接合部附近被固定,没有断线等不良情况,相对长期驱动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而且,作为形成音圈2的线状导体,在使用了表面层上至少具有一层绝缘层的绝缘被覆导体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重叠所述线状导体来布线,所以可以高密度地对线状导体进行布线,或可以交叉布线。由此,可以提高振动膜l的音响变换效率,另外可以提高形状设计的自由度。
图2A~图2C表示采用了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的一实施方式。图2A~图2C所示的平面扬声器10,将多个磁铁6以相对于振动膜1平行且相邻的磁极面相互相反的方式配置于轭5上。在振动膜上形成的音圈2被配置成音圈2的涡旋的内周位于与所述磁极面的外缘对置的部位附近。图3表示音圈2的配置。
实施例1
以下参考图2A~图2C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以及采用了该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平面扬声器10的实施例。
在图2A~图2C中,平面扬声器10由如下部分构成,即:由平板状的金属构成的轭5;以使磁轴垂直的方式安装于轭5的单面上的多个磁铁6;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振动膜1。
磁铁6在轭5的平面方向上相隔规定的间隔而排列,被安装成磁铁6的极性在相邻的彼此之间为相反的极性。作为磁铁6,例如可以使用长7mm×宽7mm×高2.5mm的大小的钕磁铁,图2A~图2C中将所述大小的磁铁6在轭5上配置成2列×4行(8个)。
振动膜1配置于与磁铁6对置的位置,如使用图1说明的那样,由如下部分构成,即:卷绕有线状导体的音圈2、夹着该音圈2的两层粘接层3、3'以及该两层粘接层3、3'的与音圈2相反侧上贴合的基材4、4'。
以下利用图4A~图4E说明制造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实施例1。
作为形成音圈2的线状导体例如采用直径为0.19mm的铜包层铝线,通过将其以图3所示的图案的线圈状布线密接在例如紫外线硬化型UV带7上,从而形成音圈2(图4A)。如果音圈2形成在紫外线硬化型UV带7上,则接着将尺寸和紫外线硬化型UV带7相同的粘接层3粘贴于音圈2(图4B)。作为粘接层3,例如可以使用由环氧树脂制成的带。
如图4B所示如果将粘接层3粘贴于音圈2,则音圈2密接于粘接层3的粘接面。之后,通过从UV带7的背面照射紫外线,使UV带7从音圈2分离,从而将音圈2转印于粘接层3(图4C)。
接着,在粘接层3的与音圈2的粘接面相反侧的面上粘贴尺寸和粘接层3相同的基材4(图4D)。作为基材4使用PEN树脂发泡薄片。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将不同于转印了所述音圈2的粘接层3的另一粘接层3'夹着音圈2贴合于粘接层3。在粘接层3'上预先将另一基材4'粘贴在与和上述粘接层3贴合的面相反的面上。而且,使用与粘接层3相同的环氧树脂带作为粘接层3',使用与基材4相同的PEN树脂发泡薄片作为基材4'。
如上所述,通过将夹着音圈2粘贴两层粘接层3、3'以及在其外侧粘贴基材4、4'而成的结构例如以150℃热压1小时,使其热硬化,从而完成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图4E)。而且,图3所示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音圈2各自的匝数为7周,各外周尺寸为10mm×10mm,内周尺寸为5mm×5mm。
在本实施例使用的基材4、4'是均匀形成有微细的气泡的树脂发泡薄片,可以如下制造。首先,将0.3mm厚的PEN成形薄片放入高压力容器,封入60kg/cm2的碳酸气体,通过在室温下静置7天,使气体浸透、饱和。之后,释放压力从高压力容器中取出所述薄片,放入设定成180℃的热风循环式发泡炉中发泡1分钟,从而可以制造所述树脂发泡薄片。
实施例2
以下利用图4A~图4E说明制造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直径0.19mm的铜包层铝线作为线状导体,通过将其在紫外线硬化型UV带7上布线成图3所示的图案的线圈状并密接,从而形成音圈2(图4A)。若音圈2形成在紫外线硬化型UV带7上,则接着将尺寸和紫外线硬化型UV带7相同的粘接层3粘贴于音圈2(图4B)。作为粘接层3例如可以使用由环氧树脂制成的带。
若如图4B那样将粘接层3粘贴于音圈2,则音圈2密接于粘接层3的粘接面。之后,从UV带7的背面照射紫外线,使UV带7从音圈2分离,从而将音圈2转印于粘接层3(图4C)。
接着,在粘接层3的与音圈2的粘接面相反侧的面上粘贴尺寸和粘接层3相同的基材4(图4D)。作为基材4使用聚酯酰亚胺薄膜(25μm)。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将不同于转印了音圈2的粘接层3的另一粘接层3'夹着音圈2贴合于粘接层3。在粘接层3'上预先将另一基材4'粘贴在与和上述粘接层3贴合的面相反的面上。而且,使用与粘接层3相同的环氧树脂带作为粘接层3',使用与基材4相同的聚酯酰亚胺薄膜(25μm)作为基材4'。
如上所述,通过将夹着音圈2粘贴两层粘接层3、3'以及其外侧粘贴基材4、4'而成的结构例如以150℃热压1小时,使其热硬化,从而完成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图4E)。而且,图3所示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音圈2各自的匝数为7周,各外周尺寸为10mm×10mm,内周尺寸为5mm×5mm。
为了和上述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进行比较,以下说明现有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一个例子(以下称为比较例)。本比较例是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在规定的薄片上布线有线状导体的布线式振动膜,在PEN薄膜上涂敷由硅系制成的粘结剂,在该粘结剂的粘结面上将直径为0.19mm的铜包层铝线布线成线圈状而形成音圈。
而且,通过将尺寸与所述PEN薄膜相同的预先涂敷有由硅系制成的粘结剂的PEN树脂制发泡薄片,以由硅系粘结剂彼此夹着所述音圈的方式和所述PEN薄膜贴合,从而制造本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如此制作的本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样,所述音圈的各自的匝数为7周,各外周尺寸为10mm×10mm,内周尺寸为5mm×5mm。
以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平面扬声器10和采用了所述比较例的振动膜的现有的平面扬声器为对象进行了音响试验,以下利用图5A~图5C说明试验结果。该音响试验将平面扬声器10以及所述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分别固定在宽270mm×长380mm×高10mm的木板上的中央,将其设置在简易无声室内来进行测定。
在测定功率1W、测定距离50cm的条件下测定声压频率特性,结果如图5A~图5C所示。图5A表示所述实施例1的平面扬声器10的声压频率特性,图5B表示所述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的声压频率特性。另外,图5C表示所述实施例2的平面扬声器10的声压频率特性。通过图5A~图5C可以看出,在所述实施例1、2的平面扬声器10中,与所述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相比,f0附近的峰值的声压下降,Q值减少,扬声器要求的声压频率特性变得平稳。
如上所述,与所述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相比,所述实施例1、2的平面扬声器10可以得到平稳的声压特性,这是因为在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中粘接层3、3'使用环氧树脂,相对于此,在所述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中,使用硅系粘结剂作为粘接层,所以平面扬声器10的刚性高,活塞运动卓越。
进而,以所述实施例1、2的平面扬声器10和所述比较例的平面扬声器为对象,作为可靠性试验在规定的环境温度(60℃,-10℃)下进行额定1000小时连续驱动试验。图5A~图5C总括表示1000小时连续驱动试验的结果。若对实施该试验前后的声压频率特性进行比较,则在采用了所述比较例的振动膜的平面扬声器中,看出声压的下降和f0的变化等音响特性的变化,并且所述PEN薄膜从所述振动膜基材剥离而产生异常声音。相对于此,在采用了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实施例1、2的平面扬声器10中,在所述试验前后音响特性基本没有发现变化,也看不到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劣化等。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其他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中,夹着音圈2粘接的粘接层3、3'以及基材4、4'的平面形状以及尺寸都相同。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了基材4、4'中任一方的平面形状以及尺寸。图8A以及图8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俯视图以及剖面图。
图8A是表示基材4'以及粘接层3'和改变了平面形状以及尺寸的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层3以及基材21的俯视图,图8B是表示平面形状以及尺寸和粘接层3、3'相同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材4、4'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20中,如图8A所示,粘接层3以及基材21的平面形状以及尺寸与基材4'以及粘接层3'不同。即,粘接层3以及基材21,距离具有来自音圈2的引出线22的粘接层3'的端部23比粘接层3'小规定宽度的开口部24的量。
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20都在热硬化之后进行了引出线22的余长处理。在引出线22的余长处理中,在将引出线22在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或20的端部弯折之后,进行与外部配线的连接。进行了余长处理之后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20和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1的俯视图分别如图9A、9B所示。
在将基材4、4'均形成为与粘接层3、3'相同的平面形状以及尺寸并贴合于粘接层3、3'的整个面的图8B的情况下,在粘接层3、3'的硬化时,该粘接剂因引出线22的毛细管现象而渗出,其硬化而形成图8B、图9B所示的硬化部25。如果在引出线22形成硬化部25,则为了引出线22的余长处理而在端部23弯折引出线22就变得困难,也成为引出线22断线的原因。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20中,如图8A所示,通过使粘接层3以及基材21的尺寸比粘接层3'以及基材4'小所述规定宽度而设置开口部24,从而粘接剂不会渗出,在引出线22的余长处理时可以不会施加大的负荷而弯折引出线22(图9A),从而具有可以避免断线的效果。
而且,为了避免上述硬化部25的产生,开口部24的所述规定宽度优选为不超过所述振动膜和用于保持所述振动膜的周围的边缘之间的粘接糊材料宽度的范围。如果比所述规定宽度大,粘接层3以及基材21越过与边缘粘接的粘接糊材料部而变得过短,则只是与边缘直接粘接的基材4'以及粘接层3'成为和边缘的接触面。此时,只是引出线侧的振动膜的刚性下降,不仅与剩余三边的振动膜刚性的平衡变差,而且夹着音圈层的上下层的粘接剂以及基材的形状差变大,有损于作为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的均匀性。
本说明书基于2005年3月9日申请的特愿2005-065682以及2006年3月6日申请的特愿2006-059974。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9)

1.一种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具有:
音圈层,其平面状排列有一个以上的通过卷绕线状导体而形成的音圈;
引出线,其用于向外部引出所述音圈的两端;
一层或二层粘接层,其形成于所述音圈层的一面或两面上;
基材,其贴合于所述一层或二层粘接层的与所述音圈层相反侧的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层或二层粘接层的成分含有环氧系树脂,或者一粘接层的成分含有环氧树脂、另一粘接层的成分含有丙烯酸系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层或二层粘接层的成分含有丙烯酸系树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是以至少一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为坯料,且由平均气泡直径(φ)为50μm以下的微细气泡形成的单一层或多层发泡层所制成的树脂发泡薄片。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是以塑料薄膜或金属箔、或纤维为坯料,且呈织物、无纺布或纸的形态的均匀的薄片,
或者,是使将热硬化性树脂预先浸渍或涂敷于所述均匀的薄片而成的结构硬化而成的薄片,
或者,是将丙烯酸系树脂预先浸渍或涂敷于所述均匀的薄片而成的薄片。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出线和外部配线的接合部,与所述音圈一体地密接于所述一层粘接层或者夹在二层粘接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二层所述粘接层以及基材,从一所述粘接层以及基材的具有所述引出线的端部,将另一所述粘接层以及基材缩短规定宽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宽度在不超过与保持周围的边缘粘接的粘接糊材料宽度的范围。
9.一种平面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
CNA2006800075711A 2005-03-09 2006-03-09 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Pending CN1011382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5682/2005 2005-03-09
JP2005065682 2005-03-09
JP059974/2006 2006-03-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8272A true CN101138272A (zh) 2008-03-05

Family

ID=3916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75711A Pending CN101138272A (zh) 2005-03-09 2006-03-09 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827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683A (zh) * 2013-08-30 2014-02-2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振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54659A (zh) * 2016-10-31 2017-02-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18924A (zh) * 2018-08-20 2019-01-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声装置的振膜、发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2237011A (zh) * 2018-06-26 2021-01-15 花田昭人 音圈振动板
CN112770231A (zh) * 2020-12-21 2021-05-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声装置的振动板及发声装置
CN113873405A (zh) * 2021-09-02 2021-12-31 头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耳机
CN113949970A (zh) * 2021-09-16 2022-01-18 头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性镀膜的水下可用平板耳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683A (zh) * 2013-08-30 2014-02-2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振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07683B (zh) * 2013-08-30 2017-12-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振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54659A (zh) * 2016-10-31 2017-02-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37011A (zh) * 2018-06-26 2021-01-15 花田昭人 音圈振动板
CN112237011B (zh) * 2018-06-26 2021-12-10 花田昭人 音圈振动板
US11297435B2 (en) 2018-06-26 2022-04-05 Akito Hanada Voice coil diaphragm
CN109218924A (zh) * 2018-08-20 2019-01-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声装置的振膜、发声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2770231A (zh) * 2020-12-21 2021-05-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声装置的振动板及发声装置
CN113873405A (zh) * 2021-09-02 2021-12-31 头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耳机
CN113949970A (zh) * 2021-09-16 2022-01-18 头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性镀膜的水下可用平板耳机
CN113949970B (zh) * 2021-09-16 2024-04-26 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性镀膜的水下可用平板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8001B2 (ja) 平面スピーカ用振動板
CN101138272A (zh) 平面扬声器用振动膜以及平面扬声器
US7283636B2 (en) Planar speaker
US6978032B2 (en) Piezoelectric speaker
US8300875B2 (en) Speaker diaphragm and speaker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6140060A (ja) 万能スピーカ
CN210157382U (zh) 扬声组件以及磁性组件
JP2010268033A (ja) スピーカー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CN110691305A (zh) 一种超薄导电振膜和扬声器
KR101043525B1 (ko) 평판 진동판과 이를 이용한 평면 스피커
JP4652882B2 (ja) 薄型スピーカ
JP3456819B2 (ja) 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820167B (zh) 一种带式扬声器高音振膜及其张紧装置
JP3693174B2 (ja) 圧電スピーカ
CN207978121U (zh) 动圈结构及扬声器
TW200406132A (en) Entertainment sound panels
TWI255148B (en) A diaphragm for ribbon type planar speak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6339836A (ja) 音響振動板の製造方法
JPH10210594A (ja) スピーカのボイスコイル
KR20120022277A (ko) 평판 진동판과 이를 이용한 평면 스피커
CN214675657U (zh) 音圈骨架
WO2016117665A1 (ja) ボイスコイル、磁気回路、アクチュエータ、並びに万能スピーカ
CN218920602U (zh) 一种复合层音膜及音响
CN111405434B (zh) 一种扬声组件
US20050185818A1 (en) Voice coil bobbin and spea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