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7228A - 利用多个无线资源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中的切换方式 - Google Patents

利用多个无线资源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中的切换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7228A
CN101137228A CNA2007101270417A CN200710127041A CN101137228A CN 101137228 A CN101137228 A CN 101137228A CN A2007101270417 A CNA2007101270417 A CN A2007101270417A CN 200710127041 A CN200710127041 A CN 200710127041A CN 101137228 A CN101137228 A CN 101137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se station
terminal
soft handover
carrier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70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7228B (zh
Inventor
高田芽衣
高桥阳介
真泽史郎
片山伦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7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7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7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7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MC-CDMA中也具有足够的性能、并高效的终端移动性保证方式。根据从终端对各无线资源的接收状态通信信息,以在网络侧全部资源合计所得的数据通信率是否满足期望通信率为基准,判断软切换结束,强制结束软切换。通过进行该处理,可缩短软切换期间,在终端上保持所需要的足够接收强度,保证终端的移动性,并且可以将网络传输负荷、终端处理负荷、无线资源占有时间控制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内。

Description

利用多个无线资源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中的切换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支持移动电话及无线LAN等终端的移动性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采用MC-CDMA(Multi Carrier Code Divislon MultipleAccess)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终端、基站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电话等的无线通信系统,以“何时、何地”都能通信、在移动中通信也不间断(即保证终端的移动性)为目标,实现了通信区域的扩大及基站间切换技术的支持。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附加照片及动态图像文件的邮件、TV电话等动态图像数据等,一个用户交换信息的数据量飞速增加,要求通信容量更加增强。
无线LAN及WiMAX等,虽然终端移动性低,但可以进行与有线相当的大容量通信的新的无线通信系统正迅速台头,作为今后的移动电话系统,探讨平衡实现保证终端的移动性和大容量化是当务之急。
作为大容量化的措施,通过使现有终端只用1个载波频率与基站进行通信时,可以同时在多个载波上进行通信,使通信容量增加N倍的方法。例如,作为采用1个载波的CDMA方式的通信规格,有3GPP2的1xEV-DO方式(3GPP2C.SOO24-A_v2.0)(8、7、6、1、6、3 Active Set Maintecance)(非专利文献1),但是,当将其扩充到N条载波,将每个终端的通信容量增强到N倍时,在与现有同样的软切换方式中,存在效率和稳定性的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详细进行说明。
为了理解该问题,需要对软切换方式进行理解,首先,对于采用1个载波时,从终端移动性保证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现有的1xEV-DO方式的系统中,采用被称为基站间软切换的方式,即使终端在通信过程中从一个基站的通信区域向邻接的其他基站的通信区域移动,通信也不会间断,保证终端的移动性。所谓软切换,是指通信区域邻接的2个以上基站相配合,对于一个终端分担传输一系列下行发送数据的方式。虽然从终端的各基站接收的导引信号强度因衰减及终端的移动而时时刻刻发生变化,但是,从多个备选中依次选择接收状态最好的基站,发送数据,终端可以总是保持良好接收状态(通信不间断)在通信区域间移动。下面利用非专利文献1和图4,详细说明软切换方式。在图4中,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实施软切换时的时序。
时序(401)
终端和基站,将终端能以一定以上强度接收下行(基站→终端)导引信号的附近基站清单作为该终端的Active Set进行管理。ActiveSet的管理,在通信开始前由终端侧,而通信开始后由基站侧网络上连接的控制装置(ANC)进行。终端(AT)在与某基站(ANTS-A)通信开始后,当检测出从别的新基站(ANTS-B)接收的导引信号强度在阈值以上时,发送Route Uptate消息(401),请求在ANC管理的该终端的Active Set中加ANTS-B。
时序(402)
ANC通过ANTS-A接收该请求(401),进行对ANTS-B也分配发给该终端的下行发送数据(即,开始软切换)的准备,指示在ANTS-B中进行与该终端的发送接收时所需要的无线通道的资源分配。当可以分配时,更新终端的Active Set,并通过ANTS-A将这一意思通知给终端(402)。ANTS-B开始向终端的通信。
时序(403)
终端在本终端的Active Set中所登录的基站中,选择接收状态最好的基站,由上行(终端→基站)控制通道中所包含的DRCCover或DSC的信号指定其ID。
时序(404)
由DRCCover或DSC指定的基站,在经过一定补偿时间后,向终端开始发送下行数据。
时序(405)
终端对Active Set中所包含的各基站监视导引信号的接收强度,如果检测出低于阈值超过一定时间的基站(ANTS-A)时,则发送Router Update消息,请求从ANC管理的该终端的Active Set中删除ANTS-A。
时序(406)
如果ANC通过ANTS-A或ANTS-B接收该请求(405)时,则结束软切换处理,在更新Active Set的基础上,指示终端切断与ANTS-A的通信。接受该指示,ANTS-A切断与终端的连接。
下面说明为了大容量化而扩充到多个载波时的软切换方式。图1表示作为第1网络构成例,1个终端同时用3个载波的频率,与基站进行通信时的图。载波频率f1~f3的下行线路发送数据,从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101经过基站控制节点的ANC(AccessNode Controller)102,从ANTS(Access Node Transmitting System)-A103发送给AT(Access Terminal)105。此处,上述基站相当于ANTS,终端相当于AT。AT(使用的用户)105从ANTS-A103的通话区域向ANTS-B104的通话区域移动。由于电波具有根据传播的距离而衰减的性质,从而从ANTS-A103接收的信号功率逐渐减弱。随之,在各载波上发生上述的软切换处理,最后如图2中所示,3个载波都转移到在与ANTS-B104之间进行通信的状态。软切换,在上述2状态的中间,AT在存在于双方ANTS的通信区域的过渡状态时进行。
从图1的状态向图2的状态的转移,最简单的方法是全部载波一齐进行切换的方法。但是,当全部载波一齐切换时终端的接收特性恶化,最坏的情况是通信有可能间断。其原因是当存在多路总线时,传输通路具有频率的选择性。这是指在频率不同的各载波上传输通路不同。从而,终端上的导引接收强度变动在每个载波是各不相同的(在某个频率f1、f2上,ANTS-B比ANTS-A接收强度高,而其他频率f3在相同定时上ANTS-B并不一定高)。在无线系统中,也可能存在每个载波上从基站的发送强度不同的情况、及附近基站的频率重复图形不同的情况。从以上看出,全部载波一齐切换,接收特性恶化,通信有可能间断。
那么,是否各载波独立进行软切换处理就可以了呢,并不如此。切换状态,将在多个无线站消耗无线资源及装置资源。例如如图3中所示,当在3个载波上处于与2个基站切换状态时,AT105最大需要共6个载波的控制处理,根据处理的多少电池持续时间缩短。另外,由于一台终端使用共计6个载波的无线通道资源,所以当该软切换处理时间增长时,在多个用户之间应进行的资源共享的结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使系统整体的利用效率下降。
下面,利用图8对第2网络构成例中的软切换进行说明。在本构成例中,ANC设置在各AP内部,AP之间由CR(Router)连接。载波频率f1~f3的下行线路发送数据,从PDSN(Packet Date ServingNode)801经过CR-A(Roucer)802,开始从AP(Access Roint)-A803发送给AT(Access Terminal)805。AP803(804)包括相当于图1~3的ANC102和ANTS103两个功能。在本构成中,当进行软切换时,AP-A803中的ANC是主体,经过CR-A802和CR-B806向AP-B804传输数据,在终端805的Active Set中所包含的AP-A803和AP-B804之间进行软切换,本构成中同样当长期为软切换状态时,由于AP-A803和AP-B804之间的数据传输等要消耗网络的资源,所以缩短软切换处理时间成为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MC-CDMA中也具有足够的性能、并高效的终端移动性保证方式。本发明,不仅是MC-CDMA,而且,只要是1台终端利用多个无线资源,与基站进行通信的功能,并在多个基站间具有进行软切换功能的系统,则在采用OFDMA、OFDM、OFCDMA等多路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也发挥同样的效果。
(非专利文献1)3GPP2 C.S0024-A_v2.0(8、7、6、1、6、3 ActiveSet Maintenance)
根据从终端发出的对各无线资源的接收状态通知信息,以在网络侧全部资源所得到的数据通信率是否满足了所期望通信率为基准,判断软切换结束,强制结束软切换。
根据本发明,可以缩短一台终端使用多个载波同时进行通信时的软切换处理时间,在终端上保持所需足够的接收强度,保证终端的移动性,并且可以将网络传输负荷、终端处理负荷、无线资源占有时间控制在所需最低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第1网络构成例中,用3个载波同时通信进行软切换时的通信结构图;
图2是表示在第1网络构成例中,用3个载波同时通信进行软切换时,使全部载波一齐切换时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在第1网络构成例中,用3个载波同时通信进行软切换时,根据本发明从网络侧强制软切换结束时的通信结构图;
图4是现有的1个载波的系统中的软切换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一网络构成例中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方法中的软切换结束判断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网络构成例中,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在第二网络构成例中,用3个载波同时通信进行软切换时的通信结构图;
图9是表示在第二网络构成例中,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二网络构成例中,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在第一网络构成例中的ANC构成图;
图12是在第一网络构成例中的ANTS构成图;
图13是在第二网络构成例中的AP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利用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以图3中所示的第1网络构成例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重点是周期性进行软切换的结束判断、保持稳定性、避免冗余的软切换状态。为此,根据下面的时序,结束软切换。
时序(500)
假定在3个频率(f1、f2、f3)上是软切换状态。记载了该步骤。这些步骤既可以同时处于软切换状态,也可以根据传输情况依次处于软切换状态。各终端的Active Set,以各载波为单位进行管理。详细情况与图4中记载的时序(401)~(404)一致。时序(501)之前的f1-3的各消息,表示了在载波f1及f2上,由于来自ANTS-B的接收信号质量良好,所以从ANTS-B接收数据,而在载波f3上,由于来自ANTS-A的接收信号质量良好,所以从ANTS-A接收数据的情形。
时序(501)
在多个载波间的软切换状态,在ANC上周期性进行后述的软切换结束判断。
时序(502)
表示在ANC中,即使终端AT在f1~f3的载波上只与ANTS-B进行通信,也判断了整体可得到足够好的通信质量的情况。这时ANC,对于载波f3来说还是ANTS-A的接收信号质量好,即使是从终端还未接收由Route Update消息产生的ANTS-A切断请求的阶段,也对ANTS-A指示对全部载波f1~f3切断与终端的连接。接受这些指示的ANTS-A向AT发送指示通信结束的Connection Close消息,接收该消息的AT返回Acknowledgement后,切断与ANTS-A的连接。另外,ANC对载波f1~f3从分别管理的Active Set中删除ANTS-A,通过ANTS-B对终端通知更新。
软切换强制结束后,在规定期间内即使从终端再次对ANTS-A发送Route Update消息,ANC也不会向Active Set进行增加,或者在终端侧,在规定期间内,来自ANTS-A的接收强度即使在阈值以上也不发送Route Update消息。后者不会因无用的消息交换而消耗无线资源,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由现有技术构成的软切换结束条件,只限于各载波,而对多个载波并未规定软切换的结束条件。但是,由本专利构成的实施例,在ANC上周期性进行软切换的结束判断,而且如果适合特定的条件,则不管各载波的状况如何,从网络侧强制结束软切换,可以缩短软切换期间,提高无线资源的运用效率,降低终端的电池消耗量。
图6表示上述实施例中的ANC的软切换结束判断流程图的例子。作为前提条件,全部载波f1~f3的发送接收数据属于相同数据流(即,将原来一个数据流分配给3个载波进行发送接收)。另外,ANC具有终端对上述的数据流所期望的接收通信率的信息,或者具有对应于预先估计的期望通信率的判断阈值。
步骤600
进行有关期望通信率的判断。如果判断对象的数据流是保证规定的QoS的QoS呼叫,则转到步骤603,如果不是QoS呼叫,则转到步骤604。
步骤601
当判断为QoS呼叫时,对于上述的数据流,将应由QoS保证的通信率作为该终端全部载波合计的期望合计通信率。
步骤602
如果不是QoS呼叫,则是尽力呼叫,对于尽力呼叫将预先确定的应最低限度保证的通信率作为该终端全部载波合计的期望合计通信率。
步骤603
ANC对于各载波,可以从终端取得通过基站ANTS-A或ANTS-B所通知的DRCCover或DSC及由此附带的DRCRate(终端可接收的最大传输通信率和通信格式的指定)。DRCCover或DSC,是在终端的Active Set中所登录的基站中,指定接收状态最好基站的上行控制信息。ANC根据这些信息,对于切换目标基站(ANTS-B)推测对全载波进行合计的可接收的通信率。推测方法,例如使DRCCover或DSC指定切换目标基站(ANTS-B)时的DRCRate保持特定的时间,进行时间平均,计算推测通信率的方法等是有效的。本专利的特征是从所推测的各载波可接收的通信率,推测该终端全部载波量的合计值,只要附合该目的可采用种种方法,是本专利的范畴。然后判断将推测的全部载波进行合计的可接收通信率是否超过了期望合计通信率。
步骤604
步骤603的结果,即使瞬时超过了期望合计通信率,也可能由于传输通路的变动立刻变成期望合计通信率以下。但是,结束切换后,再立刻开通与ANTS-A的通信,返回软切换状态(将该动作称为“切断回归”)时,在基站和终端间需要多次交换控制消息,需要很长处理时间。不仅终端上的接收信号质量恶化,而且网络传输负荷、终端处理负荷增大,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会降低。为此,只在某种程度上只要与ANTS-B的通信确认满足期望合计通信率的基础上,即使停止从切换源(ANTS-A)的发送,也可判断已经得到足够的接收质量。测量确实性的方法,有以603的判断结果连续规定次数以上成立作为条件的方法,及将603的判断结果在时间方向上平均,以一定期间内规定次数以上成立作为条件的方法。
步骤605
对切换源ANTS-A指示软切换结束(即通话断)。
在ANC中,下行线路的调度程序工作。调度程序根据对该终端的传输是否保证QoS,改变通道分配的方法。从而ANC预先知道有关QoS的信息,利用该信息,也可判断软切换的结束条件。
上述中,对于步骤602中的尽力呼叫,保证通信率也可以根据无线的状况及终端的优先级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根据基站的装置资源改变保证通信率。当在装置资源中有余量时提高保证通信率,对终端来说可以确保高的用户通信率,从而可提高系统的服务水平。另外,也可以根据由基站测量的干扰功率信息改变保证通信率。在干扰功率大时,可以预测无线资源很紧张。这时,变更系统以便降低保证通信率,可以连接更多的终端。另外,只要是应该优先的终端,也可以将保证的通信率设定的较高。这样,例如可以按收费体系提供服务水平。
另外,在步骤601上,也可以对软切换源的ANTS-A的合计可接收通信率和期望合计通信率进行比较,判断软切换目标(以后在Active Set中增加的)ANTS-B的软切换强制结束。
在实施例1中,由于可以使终端的全部载波一起进行软切换的结束,所以除了对每个载波管理Active Set的方法之外,也可以不对每个载波管理Active Set,而是以一个终端整体管理一个Active Set的方法。另外,在实施例1及其他实施例中,以一个例子说明了载波是3个时的情况,但是只要是载波为多个,不管载波数量多少都可以实施本发明。
(实施例2)
图9表示在上述的第2网络构成例中使用上述第1实施例时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也与实施例1一样,重点是周期性进行软切换的结束判断,保持稳定性,避免冗余的软切换状态。为此,根据以下的时序结束软切换。
时序(900)
假定在3个频率(f1、f2、f3)上是软切换状态。记载了该步骤。这些步骤既可以是同时处于软切换状态,也可以是根据传输情况依次变成软切换状态。详细情况与图4中所记载的时序(401)~(404)相同。不同点是由于图4中的ANC分成多个,所以在软切换结束之前从PCF/PDSN向软切换源的ANC-A发送数据,软切换结束的时刻转换到软切换目标的ANC-B。在软切换过程中,终端请求向软切换目标的ANTS-B发送数据时,从ANC-A向ANC-B传输数据,从ANC-B通过ANTS-B向终端发送数据。采取这种形式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在ANC-A和ANC-B之间发生上述的“切断回归”。
时序(902)
以AP-A内部的ANC-A901为主体,判断软切换可否结束。
时序(904)
当对AP-A判断强制结束软切换时,从ANC-A向AP-B内部的ANC-B903和PCF/PDSN,发送请求对该终端的数据流继续控制的切换请求消息。接收切换请求的ANC-B从PCF/PDSN接收数据,进行向ANTS-B传输的准备。PCF/PDSN也进行将发送给现有AP-A的数据,向AP-B进行路由的准备。
时序(906)
当从ANC-B返回通知接受切换请求的ACK905时,ANC-A对ANTS-A指示对全部载波f1~f3切断与终端间的连接。接受通信切断指示的ANTS-A及AT的操作,与实施例1时相同。
(实施例3)
下面,利用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多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以从终端接收(相当于时序405)软切断结束的Route Update消息为契机,进行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软切换结束判断(701)。例如如图5的500,当对于载波f1-3全部处于软切换状态时,从终端接收了对f1结束软切换意思的通知时,对于还处于软切换状态的载波f2、3也指示结束软切换。
这时,也能通过缩短软切换期间,提高无线资源的运用效率,降低终端的电池消耗量。另外,与从软切换开始一直周期性判断可否进行ANTS-A的切换的实施例1相比,通过等待1个载波的软切断结束,可以将上述的“切断回归”发生的危险性控制到很低。另外,由于判断实施期间短,所以也可抑制ANC的处理负荷。
(实施例4)
图10表示在上述第2网络构成中,适用与上述第3实施例同样的软切换结束的判断基准时的流程图。与图9一样,AP-A的ANC-A1001是主体,根据从终端接收的某一个载波的软切换结束通知,判断该终端对于全部载波的软切换可否结束(1002),对AP-B内部的ANC-B1003和PCF/PDSN,发送请求对该终端继续进行数据流控制的切换请求消息(1004)。当从ANC-B返回通知接受切换请求的ACK905时,ANC-A对ANTS-A指示对全部载波f1~f3切断与终端间的连接。接受通信切断指示的ANTS-A及AT的操作,与实施例3情况相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为了避免使用多个载波的软切换,对软切换结束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从软切换状态结束,也由于接收强度关系,立刻从终端产生新的Route Update消息,再次恢复到多个载波的软切换状态,可以预测本专利的效果骤减。为此,对于图5的500中所示的部分也必须下功夫。以下的2个方法就成了本专利的第5实施例。
第1,抑制Route Update消息。当终端变为软切换状态时,根据连接的载波数量,变更在新的载波上发送Route Update消息的导引接收功率判断式中的阈值。例如当现在不是软切换状态时,在第1载波上新的基站的导引接收功率超过阈值1时,开始第1载波上的软切换。接着当在第2载波上新的基站的导引接收功率超过阈值2时,开始在第2载波上的软切换。接着当在第3载波上新的基站的导引接收功率超过阈值3时,开始在第3载波上的软切换。这时的阈值关系设定为阈值1<阈值2<阈值3。由于只由终端不能推测适当值的阈值,所以从基站广播指示阈值1、阈值2、阈值3的消息。这样,通过阈值操作可以同时在多个载波上控制软切换的概率。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QoS或者尽力呼叫改变上述阈值也属该范畴。尽力呼叫的阈值,通过阈值1<<阈值2<<阈值3(使各阈值的差很大)保证最低通信率,而对于QoS呼叫可以通过阈值1<阈值2<阈值3(使各阈值之差很小),构成容易进行QoS保证的系统。
第2,对Route Update消息进行拒绝(废弃)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从终端频繁发出Route Update消息,但是切换目标的ANTS对其予以拒绝。ANTS在时间限制内存储软切换的终端的ID,在一定时间以内废弃与再次请求软切换的终端的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具有滞后的软切换,例如通过与实施例1的组合,课题可以得到解决。
(实施例6)
下面,利用图11说明第一网络构成例中的ANC构成。ANC,具有在与PCF/PDSN之间进行控制消息及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接口部1101、在与各ANTS之间进行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接口部1102、控制部1103、及进行通信数据处理的数据处理部1104。控制部1103进行Active Set的管理,在软切换开始时及结束时根据控制消息的接收进行相应的终端Active Set信息的改写。除了进行图6中说明的软切换结束判断之外,还进行软切换开始、结束控制所需要的各控制消息的发送接收控制。另外,在软切换过程中及其前后,进行将终端的通信数据分配给ANTS的通信数据发送控制。
(实施例7)
下面,利用图12说明第一网络构成例中的ANTS构成。ANTS,具有在与ANC之间进行控制消息及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接口部1201、在与AT之间进行控制消息及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无线部1202、控制部1203、及进行通信数据处理的数据处理部1204。控制部1203具有根据上述图6说明的软切换结束判断所需要的使每个载波的终端可以接收的通信率信息对ANC进行通信的消息接口。
(实施例8)
第二网络构成例中的AP,具有将图11的ANC和图12的ANTS的功能合在一个机箱中的构成。具体地说,如图13中所示,具有在与CR之间进行控制消息及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网络接口部1301、在与AT之间进行控制消息及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无线部1302、担当与图11的ANC控制部及数据处理部同样功能的ANC控制部1303及ANC数据处理部1304、担当与图12的ANTS控制部及数据处理部同样功能的ANTS控制部1305及ANTS数据处理部1 306。1303-1306各部的操作功能与图11、12对应各部大体相同。不过,当该AP是对切换源时,ANC控制部通过CR向切换目标AP的ANC进行传输发给终端的通信数据的控制,当该AP是对切换目标时,通过CR进行从切换源AP的ANC接收发给终端的通信数据传输的控制。另外,ANC控制部还进行AP间切换的控制消息处理。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连接在网络上,具有用多个载波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在该多个基站之间进行上述终端的软切换,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终端处于第1及第2基站间的软切换状态时,第1基站及第2基站从上述终端接收有关上述多个载波的通信质量信息;
从上述第1或第2基站向上述终端通知网络侧软切换结束消息,该网络侧软切换结束消息是根据该接收的至少有关第1载波的通信质量信息而判断的、指示至少第2载波的软切换结束的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在上述多个基站和通信网络之间的控制节点;
上述通信质量信息是各载波的从某个基站所得到的通信率的信息;
该控制节点,当从上述第1或第2基站所得到的该终端的全部载波的通信率超过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时,判断为对全部载波结束有关上述第2或第1基站的软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是该终端的QoS比率或由各基站所确定的尽力而为保证比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在上述多个基站和通信网络间的控制节点;
当上述第1基站从上述终端接收到对上述第1载波结束软切换的终端侧软切换结束消息时,上述控制节点判断为对上述第2载波也结束软切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质量信息是各载波的从某个基站所得到的通信率信息;
上述第1基站,当本站是切换源的基站时,将从网络接收的发往终端的通信数据传输给上述第2基站;
当从该第1或第2基站得到的该终端的全部载波的通信率超过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时,判断为对全部载波结束有关上述第2或第1基站的软切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是该终端的QoS比率或由各基站所确定的尽力而为保证比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基站,当本站是切换源的基站时,将从网络接收的发往终端的通信数据传输给上述第2基站;
当上述第1基站从上述终端接收到对上述第1载波结束软切换的终端侧软切换结束消息时,判断为对上述第2载波也进行结束软切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将有关上述第1或第2基站的上述网络侧软切换结束消息通知给上述终端后,根据规定的条件,拒绝该终端将上述第1或第2基站增加到Active Set中的请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开始该终端的软切换的导引接收功率判断式中,具有作为在第1载波上软切换开始条件的第1阈值、作为在第1载波上已经在软切换过程中在第2载波上开始软切换的条件的第2阈值、以及作为在第1载波及第2载波上已经在软切换过程中在第3载波上开始软切换的条件的第3阈值,其大小关系设定为阈值1<阈值2<阈值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可以变更上述阈值1、阈值2、阈值3的值,并将该值从该基站向该终端连络的消息的接口。
11.如权利要求9及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该终端是以QoS呼叫进行通信,还是以尽力呼叫进行通信,来区别上述阈值1、阈值2、阈值3的值,并设定不同值的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开始该终端的软切换的导引接收功率判断式中,具有作为第1载波上的软切换开始条件的第1阈值、作为第2载波上的软切换开始条件的第2阈值、及作为第3载波上的软切换开始条件的第3阈值,根据各载波所属频带的频率特征、所使用的区域所属的连接者数量及通信容量、所使用的区域的QoS优先级,设定上述阈值的大小关系。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节点,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用多个载波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及连接在上述多个基站和网络之间的控制节点,并在该多个基站之间进行上述终端的软切换,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节点包括:
与上述网络进行上述终端的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第1网络接口部;
在第1及第2基站之间进行上述终端的通信数据发送接收的第2网络接口部;以及
控制部;
上述第2网络接口部,当上述终端处于上述第1及第2基站间的软切换状态时,通过上述第1或第2基站,接收有关该第1或第2基站和该终端间的多个载波的通信质量信息,上述控制部根据该接收的至少有关第1载波的通信质量信息,判断至少第2载波的软切换结束,并将指示该至少第2载波的切换结束的网络侧软切换结束消息,通过上述第1或第2基站通知给上述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质量信息是各载波的从某个基站得到的通信率信息;
上述控制部,当从上述第1或第2基站所得到的该终端的全部载波的通信率超过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时,判断为对全部载波结束有关上述第2或第1基站的软切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是该终端的QoS比率或由各基站所确定的尽力而为保证比率。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当从上述终端接收到通知在上述第1载波上结束有关上述第1基站的软切换的终端侧软切换结束消息时,判断为在上述第2载波上也结束有关上述第1基站的软切换。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当将有关上述第1或第2基站的上述网络侧软切换结束消息通知给上述终端后,根据规定的条件,拒绝该终端将上述第1或第2基站增加到Active Set中的请求。
1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连接在网络上、用多个载波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多个基站,并在该多个基站之间进行上述终端的软切换,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站包括:
与网络之间、及与其他基站之间进行上述终端的通信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接口部;
与上述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无线部;以及控制部;
当上述终端处于该基站和其他基站间的软切换状态时,
上述网络接口部,当该基站是切换源的基站时,将从网络接收的发往终端的通信数据传输给上述第2基站;
上述控制部,将网络侧软切换结束消息,通知给上述终端,上述网络侧软切换结束消息是根据该接收的至少有关第1载波的该基站或上述其他基站对上述终端的通信质量信息所判断的、指示至少第2载波的软切换结束的消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质量信息是各载波的从某个基站所得到的通信率信息;
上述控制部,当从该基站或上述其他基站所得到的该终端的全部载波的通信率超过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时,判断为对全部载波结束有关上述其他基站或该基站的软切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期望通信率,是该终端的QoS比率或由基站所确定的尽力而为保证比率。
CN2007101270417A 2006-08-31 2007-06-28 利用多个无线资源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中的切换方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7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4897/2006 2006-08-31
JP2006234897A JP4797888B2 (ja) 2006-08-31 2006-08-31 複数の無線リソースを用いて通信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ノード、および基地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7228A true CN101137228A (zh) 2008-03-05
CN101137228B CN101137228B (zh) 2011-05-11

Family

ID=3915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704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7228B (zh) 2006-08-31 2007-06-28 利用多个无线资源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中的切换方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894817B2 (zh)
JP (1) JP4797888B2 (zh)
CN (1) CN10113722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207A (zh) * 2009-04-28 2012-04-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CN10384160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6537984A (zh) * 2014-07-11 2017-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空对地无线通信中的切换管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7888B2 (ja) * 2006-08-31 2011-10-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複数の無線リソースを用いて通信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ノード、および基地局
US20110261786A1 (en) * 2008-04-22 2011-10-27 Chandra Bontu Restrict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KR101633202B1 (ko) * 2008-06-19 2016-06-2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최적화된 서빙 듀얼 셀 변경
KR101136135B1 (ko) * 2008-11-21 2012-04-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반송파 집합 환경에서의 기지국간 핸드오버 장치
ATE512556T1 (de) * 2009-04-20 2011-06-15 Alcatel Lucent Weiterreichungsverfahren
CN102318231B (zh) * 2009-04-21 2013-08-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的方法及其装置
US8274908B2 (en) * 2009-07-24 2012-09-25 Intel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packet processing without explicit control negotiations
US8942209B2 (en) * 2009-08-12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an enhanced serving cell change when moving among different cell types
WO2011117764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nk assessment before terminating alternate connection dur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handovers
WO2013047952A1 (ko) * 2011-09-26 2013-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액세스 포인트에 최소 보장 자원량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132624B1 (ko) * 2011-10-04 2012-04-02 국방과학연구소 다중 주파수 환경에서의 기지국 제어 방법 및 기지국 제어 시스템, 기지국 제어를 위한 원격 통제 장치 및 통신 단말
CN108199999B (zh) * 2011-11-04 2021-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控制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491633B (zh) * 2016-01-29 2019-05-31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无线网络垂直切换方法和装置
EP3556126B1 (en) * 2016-12-13 2021-11-10 Deutsche Telekom AG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enhance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to user equipment
US11304109B1 (en) * 2020-11-10 2022-04-12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to prevent and/or minimize user equipment service disruptions in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8198B2 (ja) * 1996-05-22 2002-08-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ソフトハンドオーバ開始/終了処理実行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と移動局装置
KR100259846B1 (ko) * 1997-08-22 2000-06-15 윤종용 다수개의공통주파수를이용한세미-소프트핸드오프방법
KR100248405B1 (ko) * 1997-11-05 2000-03-15 정선종 다중 반송파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 전력효율이 높은 소프트 핸드오프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FI106518B (fi) * 1998-06-26 2001-02-15 Nokia Networks Oy Kanavanvaihtomenetelmä
US6356528B1 (en) * 1999-04-15 2002-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leaver and deinterleaver for use in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96531B1 (en) * 1999-09-02 2002-12-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forward transmit power in a wireless system
US6606485B1 (en) * 1999-10-06 2003-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ndidate system search and soft handoff between frequencies in a multi-carri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1258057A (ja) * 2000-03-13 2001-09-21 Nec Commun Syst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無線通話路のハンドオフの方法
US6615044B2 (en) * 2001-06-06 2003-09-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of WCDMA coverage based handover triggering
US6708036B2 (en) * 2001-06-19 2004-03-16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sectors across coverage cells
US20030039818A1 (en) * 2001-08-24 2003-02-27 Rood Leonard D. Treatment for improving cellulose insulation
JP4267956B2 (ja) * 2002-04-18 2009-05-2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無線データ通信カード、電子機器、基地局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4188639B2 (ja) * 2002-08-07 2008-11-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5101930A (ja) * 2003-09-25 2005-04-14 Kyocera Corp 携帯通信端末
US7548752B2 (en) * 2004-12-22 2009-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o support restrictive reuse
US7542448B2 (en) * 2005-09-30 2009-06-02 Alcatel-Lucent Usa Inc. Providing handoff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US7668518B2 (en) * 2006-03-16 2010-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and load combination based carrier assignment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97888B2 (ja) * 2006-08-31 2011-10-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複数の無線リソースを用いて通信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ノード、および基地局
US8179903B2 (en) * 2008-03-12 2012-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multiple levels of ser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ommunicating with a small coverage access point
US8856387B2 (en) * 2008-04-24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l IP access scheme
US8340667B2 (en) * 2008-06-26 2012-12-25 Lemk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214340A1 (en) * 2009-01-30 2010-08-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HARQ operation for macro-diversity transmissions in the downlink
US20110134833A1 (en) * 2009-12-08 2011-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access point functionality
US8989025B2 (en) * 2010-11-12 201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E timing adjustment in a multi-RAT, carrier aggregation community system
EP3668181A1 (en) * 2012-08-02 2020-06-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sub-set of bearers to enable multiple connectivity of a terminal towards several base station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207A (zh) * 2009-04-28 2012-04-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US8953523B2 (en) 2009-04-28 2015-0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38390B2 (en) 2009-04-28 2016-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15207B (zh) * 2009-04-28 2016-12-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US9705648B2 (en) 2009-04-28 2017-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10356B2 (en) 2009-04-28 2018-10-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384160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3841602B (zh) * 2012-11-20 2017-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6537984A (zh) * 2014-07-11 2017-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空对地无线通信中的切换管理
CN106537984B (zh) * 2014-07-11 2020-01-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空对地无线通信中的切换管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7228B (zh) 2011-05-11
JP2008060878A (ja) 2008-03-13
US20080057970A1 (en) 2008-03-06
US20110142007A1 (en) 2011-06-16
US8831609B2 (en) 2014-09-09
US7894817B2 (en) 2011-02-22
JP4797888B2 (ja)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7228B (zh) 利用多个无线资源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中的切换方式
JP686257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v2x端末により行われるv2x通信遂行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CN104170493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分配调度请求资源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1094523A (zh) 无线电网络系统、无线电基站及所使用的切换控制方法
EP210144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mission control for service flow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scheme
JP2001251658A (ja)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690380B (zh) 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EP2952031A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haring resources between multiple network operators
US99928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CN102282890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越区切换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JP2010028816A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処理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
WO2012070045A4 (en) Various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s for dynamic multi-hop backhauling cellular network and system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CN101730181A (zh) 小区间干扰抑制信令方法和设备
CN106105379A (zh) 异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277521A (zh) 会话准入控制方法和网络系统
CN100514938C (zh) 无线网络中Iub接口带宽资源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1562890B (zh) 接纳控制及确定资源分配优先级的方法、相关设备
KR10090277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 관리 방법
US7453860B2 (en) Scheduling method for supplemental channel resource
JP3889966B2 (ja) リソース割当制御装置、リソース割当制御方法、及びリソース割当制御システム
CN101483820A (zh) 数据传输方法
JP200821944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及び端末
CN114079871B (zh) 信息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3596912B (zh) 基于ran切片的无线异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
JP464533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制御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サービス変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3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