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885A - 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6885A
CN101136885A CNA2007101481314A CN200710148131A CN101136885A CN 101136885 A CN101136885 A CN 101136885A CN A2007101481314 A CNA2007101481314 A CN A2007101481314A CN 200710148131 A CN200710148131 A CN 200710148131A CN 101136885 A CN101136885 A CN 101136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ption
modulation system
quality
frame
bur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81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尾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6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以及程序,能够不受各个突发的突发调制方式判定的差错的影响而提高帧调制方式判定的性能,并提高接收装置的吞吐量。接收机(100)包括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该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由测量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的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的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构成,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使整个帧的接收质量成为最高的帧调制方式。

Description

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和程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06年8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31116,其说明书、附图、摘要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和调制方式判定程序,详细地说,涉及在切换多种调制方式而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和调制方式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EDGE(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通信方式采用两种不同的调制方式(GMSK和8PSK)。由于接收机不知道从发送机发送的信号以哪种调制方式被发送,所以接收机必须确定调制方式。此外,作为EDGE通信方式的特征,发送机将1帧分割为4个突发而发送。接收机分别判定每4个突发各自的调制方式,并以其结果为依据判定整个帧调制方式。以往,对所判定的4个突发调制方式采用多数制来判定调制方式。
图1是表示帧调制方式的判定例的图。基站将1帧分割为4个突发后发送。
如图1所示,接收机对每4个突发,在此分别判定解调后的第1接收突发数据11、解调后的第2接收突发数据12、解调后的第3接收突发数据13、以及解调后的第4接收突发数据14的各自的调制方式。
在图1的判定例中,接收机判定第1~第3接收突发数据11~13是8PSK调制方式,第4接收突发数据14是GMSK调制方式,接收机从该结果判定整个帧调制方式是8PSK调制方式。接收机对解调后的第1~第4接收突发数据11~14基于所判定的调制方式进行变换处理(参照图1中的序号15~18)。所变换后的数据成为第1~第4接收突发数据19~22。
由于现有的判定方法采用多数制方式,所以该例中的帧判定调制方式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出的接收质量无关而被判定为8PSK调制。
在判定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通信等所采用的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方式的帧调制方式的接收系统中,用时分方式以多个突发接收1帧(例如,GSM时为4个)时,通过在构成1帧的多个突发所判定的调制方式的多数制,来判定帧调制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400,928B1号说明书)。而且,在以往的接收系统中,在以多数制不能决定时(以偶数突发判定时),通过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来判定该帧的调制方式。
此外,在TDMA通信方式的GSM(EDGE)中,由于以时分方式接收4个突发,接收机必须实时地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并解调。由此,在帧所包含的解调结果中有时会混杂错误的调制方式。
但是,这样的现有的多数制判定方法,由于帧调制方式判定而出现较多的差错。例如,4个突发调制方式分别判定是GMSK调制方式、GMSK调制方式、8PSK调制方式和GMSK调制方式时,与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的好坏无关,帧调制方式成为GMSK调制方式。
而且,在取在各个突发所判定的调制方式的多数来判定由多个突发构成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装置中,有时在帧调制方式判定中出现差错。例如,在图1的情况下,接收机通过多数制判定帧调制方式是8PSK调制方式。但是,在接收质量差的状况下由多数制判定时,有时多数制的可靠性较低,调制方式判定出现差错。一旦调制方式出错,几乎不可能解调,并是引起由于请求重发等而使吞吐量恶化的原因。
在具有HARQ(混合重发请求系统)的GSM(EDGE)中,这种帧调制方式判定对接收性能非常重要。原因是将以前所接收的帧与新接收的帧合成。即使由HARQ对用错误的调制方式解调的接收数据进行合成,也难以获得正确的结果。因此,能够判定正确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装置不仅提高接收机的性能,也提高包含接收装置的通信系统整体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以及调制方式判定程序,能够不受由各个突发所引起的调制方式判定的差错的影响而提高帧调制方式判定的性能,并提高接收装置的吞吐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包括:接收质量测量单元,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以及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接收装置包括:接收质量测量单元,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解调单元,基于由所述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将接收数据解调;以及信道解码单元,基于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进行信道解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包括: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步骤;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的帧调制方式判定步骤;以及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的突发调制方式判定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例的图;
图2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具有上述实施方式1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GSM系统的发送格式的图;
图4是表示具有上述实施方式1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信道解码装置的处理例的图;
图5是说明具有上述实施方式1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结果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结果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以及
图1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具体而言,该方框结构图是包含了具有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帧解调装置的解码装置的结构例。本实施方式是适用于EDGE通信方式的数字移动通信的接收机的例子。
在图2中,具有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100包括: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解调装置104,基于由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将接收数据解调;以及信道解码装置105,基于由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进行包含纠错或检错的信道解码。
上述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构成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此外,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和解调装置104整体构成帧解调装置107。
接收数据111被输入到与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对应的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以及解调装置104。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测量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并将第1解调方式中的接收质量信号112以及第2解调方式中的接收质量信号113分别输出到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由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所判定的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4被输入到解调装置104。而且,由解调装置104所解调的数据115被输入到信道解码装置105。另外,由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6被输入到信道解码装置105。信道解码装置105根据帧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6,对已解调的数据115进行解码,并输出已帧解码的解码数据117。
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测量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作为接收质量有BER(Bit Error Rate)、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以及天线端的输入功率电平的测量。例如,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从由传输路径估计单元设定的已知信号(GSM时,称为训练序列码的已知信号)和包含在接收数据中的已知信号来估计SNR。或者,作为测量接收质量的其他方法,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将由均衡单元计算出的软判定值(似然)作为接收质量输出。此时,为了从解调后的数据计算似然的绝对值,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采用从解调装置104输入解调后的数据的似然的结构。
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从在多个突发(GSM时为4个突发)所测量的多个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特别是,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以使整个帧的接收质量成为最高。
此外,根据由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类型,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的帧调制方式判定稍有不同,但基本上,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将构成帧的多个突发的接收质量以每种调制方式分别相加,通过该综合评价判定帧调制方式。例如,(1)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通过接收质量信号112、113而将软判定值(似然)作为接收质量输出时,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对该软判定值的绝对值进行合计,将合计值高的调制方式判定为帧调制方式。此外,(2)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将在多个突发以各种调制方式估计出的SNR按每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输出时,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比较各种的调制方式的SNR的合计值,将合计值高的调制方式判定为帧调制方式。在基于上述(1)、(2)的其中一个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时,通过采用以下的方法(3)、(4),能够仅留下精度更高且简单地选择出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而判定帧调制方式。也就是说,(3)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将未选择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置换为“0”而计算合计值。(4)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仅计算在各个突发以各种调制方式所估计出的SNR较大的一方的合计值。
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对多种调制方式(GSM时,有GMSK调制和8PSK调制两种)分别比较从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获得的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判定接收质量高的调制方式作为各个突发调制方式。有关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测量方法,与上述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的情况相同。
以下,说明具有如上述那样被构成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的接收机100的调制方式判定动作。
首先,说明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的测量,接着,描述包括了帧解调装置107的接收机100的整体动作。
为了判定多种调制方式,帧解调装置107对每个突发测量将接收数据通过各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所得的接收质量。接收质量的测量,例如在为GSM时,能够从称为训练顺序的已知信息和接收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在有三种调制方式时,如Q1(K)、Q2(K)、Q3(K)那样,管理各种调制方式的各自的接收质量。K是突发序号。
而且,帧解调装置107比较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将接收质量最高的调制方式判定为突发调制方式。例如,假设Q1(K)=11、Q2(K)=20、Q3(K)=8,因为Q2(K)最大,帧解调装置107判定是第2调制方式。在该例中,帧解调装置107评价为“接收质量的值大”=“接收质量高”。
接着,解调装置104以各个突发被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
因为1帧由多个突发构成,所以需要从多个突发判定帧调制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帧判定是通过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例如,假设1帧由4个突发构成,如S1=∑(Q1(K))、S2=∑(Q2(K))、S3=∑(Q3(K))K=0~3那样,帧解调装置107对每种调制方式计算接收质量之和。而且,帧解调装置107将S1、S2和S3中值为最大的调制方式设定为帧调制方式。作为测量接收质量的方法,有从解调后的数据取似然的绝对值之和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不是如现有例那样由在突发所判定的调制方式的多数来判定调制方式,例如,即使判定4个突发中的3个为某一种调制方式,如果接收质量之和小,有时也判定为不同的调制方式。
最后,信道解码装置105从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和多个已解调的接收数据,对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下面说明包括帧解调装置107的接收机100的整体动作。
(接收机100的整体动作)
在包含图2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的信道解码装置105中,接收数据111被输入到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首先,通过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测量各个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所测量的接收质量作为第1解调方式中的接收质量信号112以及第2解调方式中的接收质量信号113被输入到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例如,所测量的接收质量的调制方式为GMSK调制方式和8PSK调制方式两种(有时为三种以上)。
在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基于第1解调方式中的接收质量信号112以及第2解调方式中的接收质量信号113,比较各自的接收质量。在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中,将接收质量高的调制方式判定为解调用的调制方式。所判定的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4被输出到解调装置104。
所判定的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4和接收数据111被输入到解调装置104,解调装置104以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数据111进行解调,并将各个突发的解调数据115输出到信道解码装置105。
另一方面,在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中,从在多个突发(GSM时为4个突发)所测量的多个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将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6输出到信道解码装置105。
在信道解码装置105,从帧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6和已解调的数据115进行解码(纠错或差错检查),并输出解码数据117。
图3是表示GSM系统的发送格式的图。
如图3所示,发送数据首先以帧单位被编码,成为要发送的第1帧数据201和第2帧数据202。以帧单位被编码的第1帧数据201和第2帧数据202被分割为突发,成为用于无线发送而被分割的各个突发数据203。在GSM系统中各个帧被分割为4个突发。若着眼于在用于无线发送而被分割的各个突发数据203中的、第1突发数据204,则经由无线传输路径的发送突发205作为由终端接收的接收时隙206而被发送。对于某一个接收时隙206(参照图3空白框),有多个用户的接收时隙207。各个突发数据203的动作也与上述的情况相同。
TDMA帧208在GMSK中以8时隙为1TDMA帧。将由终端接收的接收时隙206以及多个用户的接收时隙207映射到TDMA帧208,并通过发送机发送。在GSM系统中由8个时隙构成1TDMA帧。
图4是表示上述信道解码装置105的处理例的图。与所述图1的现有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例不同,已由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判定的正确的调制方式。因此,信道解码装置105对基于该正确的调制方式的判定而由解调装置104所解调的数据115,基于由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06进行解码。
如图4所示,具有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100判定解调后的第1接收突发数据301、解调后的第2接收突发数据302、解调后的第3接收突发数据303、以及解调后的第4接收突发数据304的各个突发调制方式。在本例中,所判定的调制方式为,8PSK是3个,GMSK是1个。对解调后的第1~第4接收突发数据301~304根据所判定的调制方式进行变换处理(参照图6的序号305~308),成为变换过的第1~第4接收突发数据309~312。
在图4中,所判定的调制方式为,8PSK是3个,GMSK是1个,如果是现有例,则通过多数制而将帧调制方式判定为8PSK,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制方式判定装置从构成帧的多个突发的接收质量判定调制方式,因而将GMSK判定为帧调制方式。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对构成帧的多个突发的接收质量综合地评价,如果某个突发的接收质量高,则将该突发调制方式判定为帧调制方式。
在图4的帧中,假设将帧调制方式判定为GMSK,以变换处理(参照序号305~308)进行处理。将经变换的第1~第4接收突发数据309~312作为GMSK数据来处理。此时,在突发调制方式与帧调制方式不同时,调制方式判定装置能够通过将似然置换为“0”而提高接收性能。此时,由于帧调制方式被判定为GMSK,使在突发时的判定中被判定为与GMSK不同的8PSK调制方式的第1~第3接收突发数据309~311的似然为“0”。此外,即使不进行使似然为“0”的处理,也能够进行解码。
参照图5更加具体说明上述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
(帧调制方式的判定)
图5是说明具有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的接收机100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的图。
在EDGE通信方式中,采用两种不同的调制方式(GMSK和8PSK)。接收机100由于不知道来自基站的信号是以哪种调制方式被发送,所以需要确定调制方式。此外,作为EDGE通信方式的特征,基站将一帧分割为4个突发后发送。
如图5所示,基站此时将第1帧以8PSK调制方式、第2帧以GMSK调制方式分别分割为4个突发后发送。
接收机100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接收数据111(图2),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这里,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判定第1帧的各个突发(1st、2nd、3rd、4th)以及第2帧的各个突发(1st、2nd、3rd、4th)依次是8PSK、GMSK、GMSK、GMSK、8PSK、GMSK、GMSK、8PSK调制方式。
此外,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从接收数据111测量各个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Q。这里,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测量出上述8PSK、GMSK、GMSK、GMSK、8PSK、GMSK、GMSK、8PSK的接收质量为“66”、“8”、“11”、“9”、“34”、“55”、“15”、“6”(数值单位为软判定值(似然)的绝对值,0~255的标度)。
对上述进行补充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测量各个突发的GMSK的接收质量和8PSK的接收质量,看两者的相关。将接收质量更高的调制方式判定为该突发调制方式。此时的接收质量成为该突发的接收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将在各个突发所判定的调制方式与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Q(k)>0(k=1,2,3,4)综合地组合,采用接收质量高的调制方式。例如,有关判定为8PSK的接收质量,将该接收质量Q(k)变成负号,从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之和判定调制方式。
从所测量的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来看,在第1帧的第1突发(1st)所判定的8P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是“66”为最高,此外,与在其他的突发所判定的GM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相比高一个等级。由此,将在第1突发(1st)所判定的8PSK调制方式判定为第1帧的调制方式。
同样,在第2帧的第2突发(2nd)所判定的GM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是“55”为最高,接着随其后的是在第1突发(1st)所判定的8P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34”。此时,虽然在第2突发(2nd)所判定的GM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是“55”为最高,但并不是立即将GMSK调制方式判定为第2帧的调制方式,而是将在各个突发所判定的调制方式与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综合地组合,采用接收质量高的调制方式。在此,评价第3突发(3rd)的GM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为“15”,第4突发(4th)的8P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为“6”,并基于各种调制方式的合计值的比较,将GMSK调制方式判定为第2帧的调制方式。
在现有例中,由于基于所判定的4个突发调制方式采用多数制(即“1”、“0”的信息)来判定调制方式,以上述第1帧的突发的调制判定的情况为例,则将在多数制下占优势的GMSK调制方式判定为第1帧调制方式。但是在此,基于接收质量高的接收数据(判定信息的质量高)所判定的调制方式没有纳入判定基准。由于基于从接收质量低的接收数据(接收状况恶劣时等)获得的质量差的信息进行判定,从而帧调制方式判定中出现差错。也就是说,在接收质量较低时所判定的按多数而判定的结果,有时可靠性较差。在具有HARQ的EDGE中,在帧调制方式判定中出现差错时,即使对解调后的接收数据以HARQ进行合成也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并增加请求重发的可能性,从而引起通信吞吐量恶化的原因。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3个突发(2nd、3rd、4th)被判定为GMSK调制,也由于被判定为8PSK的1个突发(1st)的接收质量高,而选择8PSK调制作为第1帧的调制方式。此外,在第2帧的突发的调制判定时,基于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的合计值的比较而将GMSK调制方式判定为第2帧的调制方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测量各个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来看两者的综合的相关,从而采用接收质量高的调制方式。具体而言,从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的和判定1帧的调制方式。作为其方法采用以下(1)和(2)。
(1)将在4个突发中被判定为错误的调制方式的突发的似然的输出设为“0”而使其无效。由此,提高具有后级的似然的接收信号的Viterbi解码器的性能。
(2)仅留下所选择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从多个突发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本处理与将未选择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置换为“0”时有相同的结果。在调制方式为2种时,更能够削减相加处理次数。
图6是表示帧调制方式的判定方法的流程图。在图中,S表示流程的各个步骤。此外,图7是表示帧调制方式的判定结果例的图。
由基站生成发送数据(步骤S1),将发送数据分割为多个(在此为4)突发(步骤S2),对各个突发进行编码,并以某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后发送(步骤S3、S4)。
发送数据经由无线传输路径而被接收机100接收(步骤S5)。由接收机100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接收数据(步骤S6)。
在步骤S7,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测量各个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将GMSK解调时的接收质量设为Qg(k),将8PSK解调时的接收质量设为Q8(k)(k=0、1、2、3),如图7的a.所示,突发的接收质量例如分别为第1帧的各个突发(Qg=9、Q8=10)、第2帧的各个突发(Qg=15、Q8=18)、第3帧的各个突发(Qg=4、Q8=6)、以及第4帧的各个突发(Qg=40、Q8=5)。
在步骤S8,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从上述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M(k)表示各个突发调制方式(k=0、1、2、3),这里M(k)=-1是8PSK、M(k)=1是GMSK。接着,在步骤S9,解调装置104进行基于所判定的调制方式的解调。
在步骤S10~步骤S13,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从在多个突发(GSM时为4个突发)所测量的多个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也就是说,在步骤S10,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将各个突发的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Qg(k)、Q8(k)累计相加,求各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评价值Fg和F8,并在步骤S11比较Fg和F8。在为Fg>F8时,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判断以GMSK解调时的接收质量高于以8PSK解调时的接收质量,在步骤S12判定该帧调制方式是GMSK调制,并进入步骤S14。在为Fg≤F8时,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判断以8PSK解调时的接收质量高于以GMSK解调时的接收质量,在步骤S13判定该帧调制方式是8PSK调制,从而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14,解调装置104以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后,结束本流程。例如,将在图7的a.中,将1帧的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累计相加,则获得如图7的b.所示的∑Qg=68、∑Q8=39的结果。因为GMSK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的累计相加值∑Qg(k)大于8PSK调制方式的累计相加值∑Q8(k),所以判定帧调制方式为GMSK调制。根据该判定结果,以GMSK调制方式对数据进行解调后,帧调制方式的判定后的帧数据为图7的c.所示,并能够通过GMSK方式获得有效的Softbit。如图7的d.所示,突发调制方式判定结果的结果是,8PSK调制为多数。在现有例中,由于判定为在多数制下占优势的8PSK调制,所以帧调制方式判定中出现差错。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不受各个突发调制方式判定的差错的影响,正确判定帧调制方式。
如以上详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接收机100包括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该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由测量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的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的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构成。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使整个帧的接收质量成为最高的帧调制方式。由于以整个帧判定接收质量,所以不受各个突发调制方式判定的差错的影响。通过提高帧调制方式判定的性能,能够提高接收机100的吞吐量。由于以更加正确的调制方式进行解调,所以特别是提高在HARQ的接收性能。由此,因为能够减少重发请求次数,所以能够实现系统整体的高效率,并对通信成本和通信机的低功耗化作出贡献。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硬件的结构与图2相同。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方法的流程图。对表示与图6的流程相同的处理的步骤赋予相同的步骤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9,解调装置104进行基于所判定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后,在步骤S21判别是否是各个突发调制方式M(k)=1,在M(k)=1时,在步骤S22将GMSK方式的接收质量Qg(k)作为该突发的接收质量Q(k)进入步骤S24。此外,在不为M(k)=1时,在步骤S23将8PSK方式的接收质量Q8(k)作为该突发的接收质量Q(k)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将各个突发调制方式M(k)与接收质量Q(k)相乘所得的值累计相加,求接收质量评价值Fm,在步骤S25判别Fm是否大于“0”(Fm>0 ?)。在Fm>0时,在步骤S12判定该帧调制方式是GMSK调制,并进入步骤S14。在Fm≤0时,在步骤S13判定该帧调制方式是8PSK调制,从而进入步骤S14。
图9是表示基于图8的流程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结果例的图。
例如,将在图9的a.中,将1帧的各个突发的接收质量累计相加的结果,则获得如图9的b.所示的突发调制方式判定结果。如图9的c.所示,将各个突发调制方式M(k)与接收质量Q(k)相乘所得的值累计相加,求接收质量评价值Fm,判别Fm大于“0”时,能够判定帧调制方式是GMSK调制。根据该判定结果,以GMSK调制方式对数据进行解调后,帧调制方式判定后的帧数据为图9的d.所示,并能够通过GMSK方式获得有效的Softbit。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一样,能够不受各个突发调制方式判定的差错的影响,而正确判定帧调制方式。
(实施方式3)
图10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对于与图2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0中,具有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100A包括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解调装置104、以及信道解码装置105。
上述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构成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A,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6A和解调装置104作为整体构成帧解调装置107A。
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将作为判定结果的突发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8输出到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解调装置104。
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基于突发调制方式识别信号118判定帧调制方式时,屏蔽未选择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而判定帧调制方式。该屏蔽处理与置换为“0”有相同的结果。能够更加简洁地进行处理,与图2的判定方法比较能够削减相加处理次数。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是使用似然的帧调制方式的判定方法的适用例。图1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的结构的方框图。对于与图2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1中,具有调制方式判定装置的接收机400包括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402、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解调装置104、似然计算单元403、以及信道解码装置105。
上述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402、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以及似然计算单元403构成调制方式判定装置406,调制方式判定装置406和解调装置104作为整体构成帧解调装置407。
似然计算单元403计算各个突发似然的绝对值的积分∑|Softbit(i)|(i为码元序号),并将其输出到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402。比特似然与比特差错率特性有相关关系,比特差错率特性(BER)与接收质量相关。因此,也能够通过使用似然来判定帧调制方式。
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402将计算出的各个突发似然作为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的相关值,来判定帧调制方式。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一样,能够不受各个突发调制方式判定的差错的影响,而正确判定帧调制方式。
为了检测在接收端的维特比解码器或特播解码器等的软输出解码器中有无传输差错,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计算似然。因为本实施方式使用现有的似然值进行帧调制方式的判定,所以可期待不增加电路规模而能够容易实施的效果。
以上说明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证,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调制方式判定装置以及调制方式判定方法的名称,但这是为了便于说明,当然也可以称为调制方式识别电路及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等。
进而,构成上述接收机的各个电路单元,例如接收质量测量装置以及解调装置的种类、其数目以及连接方法等、而且调制方式等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是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以及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构成1个调制方式判定电路的形态,也可以是将接收质量测量装置101、帧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2或突发调制方式判定装置103组装到解调装置104的形态。
上述已说明的调制方式判定方法也可通过用于执行该调制方式判定方法的程序来实现。将该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帧调制方式判定差错,并用正确的调制方式来解码。其结果,当然能提高接收机的性能,并减少重发请求次数,从而实现通信系统整体的高效率。
因此,本发明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以及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可作为移动通信用移动电话的接收处理的一部分来使用。特别是在以欧洲为中心的GSM方式和作为其第3代版本的EDGE(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方式中,可以减少后级的均衡处理的处理量、电路规模,有助于实现低成本的移动电话或者延长连续待机时间或连续通话时间。

Claims (19)

1.一种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包括:
接收质量测量单元,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
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以及
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从BER、SNR、或天线端的输入功率电平测量接收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从包含在接收数据中的已知信号或训练序列码测量接收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从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后的数据的软判定值的绝对值测量接收质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其中,所述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对多种调制方式基于所述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其中,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使整个帧的接收质量成为最高的帧调制方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其中,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对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进行合计,判定合计值高的调制方式作为帧调制方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装置,其中,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对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进行相对比较,对接收质量高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进行合计,判定合计值高的调制方式作为帧调制方式。
9.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质量测量单元,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
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
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
解调单元,基于由所述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以及
信道解码单元,基于由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进行信道解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从BER、SNR、或天线端的输入功率电平测量接收质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从包含在接收数据中的已知信号或训练序列码测量接收质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从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后的数据的软判定值的绝对值测量接收质量。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突发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对多种调制方式基于所述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使整个帧的接收质量成为最高的帧调制方式。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对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进行合计,判定合计值高的调制方式作为帧调制方式。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帧调制方式判定单元对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进行相对比较,对接收质量高的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进行合计,并判定合计值高的调制方式作为帧调制方式。
17.一种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包括:
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步骤;
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的帧调制方式判定步骤;以及
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的突发调制方式判定步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其中,还包括:
基于所判定的调制方式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判定的帧调制方式进行信道解码的步骤。
19.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测量将1帧分割为多个突发而发送的各个突发的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步骤;
基于在各个突发所测量的多种调制方式的接收质量判定帧调制方式的帧调制方式判定步骤;以及
基于接收数据的接收质量判定各个突发调制方式的突发调制方式判定步骤。
CNA2007101481314A 2006-08-28 2007-08-28 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011368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1116A JP2008054235A (ja) 2006-08-28 2006-08-28 変調方式判定装置、受信装置、変調方式判定方法及び変調方式判定プログラム
JP231116/06 2006-08-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885A true CN101136885A (zh) 2008-03-05

Family

ID=3882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81314A Pending CN101136885A (zh) 2006-08-28 2007-08-28 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49821A1 (zh)
EP (1) EP1895699A2 (zh)
JP (1) JP2008054235A (zh)
CN (1) CN10113688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4876B2 (en) * 2009-02-20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odulation detection
JP5159673B2 (ja) * 2009-03-09 2013-03-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変調方式推定装置
US10505597B2 (en) * 2016-05-09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s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massive MIMO
PL3836442T3 (pl) * 2018-08-08 2024-05-0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zwracania hybrydowego, automatycznego powtarzania żądań (HARQ)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928B1 (en) * 1999-11-19 2002-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ind detection of modulation
JP3567833B2 (ja) * 1999-11-29 2004-09-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
SE521246C2 (sv) * 2001-06-12 2003-10-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Blinddetektion
US7406139B2 (en) * 2003-06-16 2008-07-29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identify a modulation format of a data frame within a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US7203461B2 (en) * 2003-06-16 2007-04-10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channel quality estimation algorithm to support link adaptation
KR100611507B1 (ko) * 2005-02-07 2006-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수신기에 있어서의 블라인드 디텍션 방법 및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수신기
US7590197B2 (en) * 2005-12-20 2009-09-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rrection circuit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a channel deco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54235A (ja) 2008-03-06
EP1895699A2 (en) 2008-03-05
US20080049821A1 (en) 2008-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15656B2 (ja) チャネル特性に基づく適応符号化を用いた送信方法及び送信システム
US5771226A (en) Data rate detector for terminal station receiver
CN100461785C (zh) 用于确定在可变速率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04375B1 (ko) 고속 공유 제어 채널의 신뢰 가능한 디코딩
US7170928B1 (en) Determination of data rate, based on power spectral density estimates
CN101207457B (zh) 通信装置和输入数据的处理方法
RU2005129102A (ru) Эффективные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роса повторения
RU2005132304A (ru) Выбор режима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в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01136885A (zh) 调制方式判定装置、接收装置、调制方式判定方法和程序
US20060034399A1 (en) Decod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iver
CN1973472A (zh) 利用星座子集映射的数据流调制
RU214116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коэффициента ошибок в битах с помощью декодера витерби
CN100438391C (zh) 传输链路的盲传送格式检测
KR19990001410A (ko) 제로 상태 평가량을 이용한 비터비 복호 데이터의 품질 평가장치
US200601983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reliability of a flag value
CN104509017A (zh) 取决于信号接收情况的改进的传输格式盲检测
US69011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terative parameter estimation
JP2006229318A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KR100944298B1 (ko) 포맷 검출 방법
KR100438745B1 (ko) 무선전화에서의시그널링신호들을교환하기위한프로토콜
JP2005051713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0355761B1 (ko) 비터비복호기의메트릭값임계치결정방법및그장치
KR10120194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코딩을 이용한 제어 신호 및 데이터 신호 전달 장치 및 방법
CN101719814B (zh) 确定带内信令译码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KR20050072438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