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0607A -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0607A
CN101130607A CNA2007100446544A CN200710044654A CN101130607A CN 101130607 A CN101130607 A CN 101130607A CN A2007100446544 A CNA2007100446544 A CN A2007100446544A CN 200710044654 A CN200710044654 A CN 200710044654A CN 101130607 A CN101130607 A CN 101130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 compound
compound film
polyphenol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446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礼华
沈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0446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0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0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0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膜是含有茶多酚的聚乙烯醇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和可降解性,制备方法包括:(1)室温下聚乙烯醇于去离子水中溶胀2-3小时,85±2℃水浴加热溶解2.5小时,并回流,得聚乙烯醇溶液;(2)茶多酚样品溶于去离子水中,过滤,得茶多酚溶液;(3)茶多酚溶液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水浴并搅拌回流反应,利用流延法制成膜状,真空干燥,得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该制备方法简单而且成本低,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其性能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是目前已发现的少数工业合成高聚物中具水溶性者之一。聚乙烯醇应用非常广泛,其用途可分为纤维用和非纤维用两大类。纤维用主要用来生产纤维,可用作民用衣料和工业服,工业用帘子线、滤布、渔网等;非纤维用主要用作化纤织物浆料、涂料、胶粘剂、乳化剂、造纸加工助剂、包装薄膜、石油钻井凝固剂、土壤改良剂、高频淬火剂等。并且根据我国“十五”发展规划,聚乙烯醇已列入塑料包装材料之一。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含有多个羟基的酚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存在广泛,我国茶叶年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约100万吨(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7-05/18/content 6117205.htm),开发茶叶的新用途,开展茶叶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利用低档茶叶或茶叶加工的下脚料来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或利用茶多酚开发出新型功能化材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国内外研究表明,茶多酚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及药理学性质的化合物,主要性质有:
①茶多酚的抗氧化及清除体内自由基作用
由于其结构中富含酚羟基,可提供活泼氢使自由基灭活,本身被氧化形成含有邻苯二酚结构的自由基而具有较高稳定性,因此茶多酚是一种能提供氢的自由清除剂;茶多酚对无机自由基·OH、1O2(单线态氧)和H2O2等活性氧以及有机自由基包括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起着较强抗氧化作用(陈裕盛等,茶多酚抗氧化自由基作用,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65-67)。
②茶多酚的抗癌抗肿瘤作用
目前认为茶多酚的抗癌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信号传导通路的选择型阻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以及抑制亚硝化反应和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1、Jankun J.,Selman S.H.,Swiercz R.,et al.Why drinking green tea could prevent cancer,Nature,1997,387:561;2、朱爱芝等,茶多酚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1,37:496-501)。
③茶多酚的抗菌除臭作用
茶多酚含有α-苯并吡喃的苯基骨架,具有很强的广普、抑菌、消毒性能,对自然界的多种细菌如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乳酸杆菌、肉毒杆菌、变形链球菌、口腔变形链球菌等均有优异的抑菌和杀菌活性,显示出抗菌的广普性;将茶多酚添加到牙膏中使用,制成抗龋齿牙膏或做成漱口水,能起到杀灭、抑制口腔细菌的作用。将茶多酚添加到口香糖、清凉糖中使用,具有去除口臭功能,且效果明显(Z.Zdunczyk,S.Frejnagel,I.Estrella,et al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olyphenol extracts from different plantsources,Food Res.Int.,2002,35:183-186)。
④茶多酚具有抗紫外线、抗辐射功能
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在270-280nm处有较强的吸收峰(Rajesh Krishnan and GirishB.Maru.Isolation and analyses of polymeric polyphenol fractions from black tea.FoodChemistry,2006,94:331-340)。因而,茶多酚在化妆品领域获得了“紫外线过滤器”的美称,被广泛用作防紫外线化妆品,可有效预防和减轻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的损伤,对皮肤细胞有保护作用。
茶多酚中都含有丰富的酚羟基,可以通过氢键、疏水键或者共价键与高分子化合物接枝、共聚或共混而制备出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利用茶多酚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共混而制备出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改性基体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茶多酚的多种生理及药理学作用、具有生物易降解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膜具有优异抗紫外性能和生物降解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成膜性良好,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本发明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是含有茶多酚的聚乙烯醇复合膜,其中聚乙烯醇∶茶多酚的质量百分比为100∶5~100∶20,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且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为310.51~443.37,紫外透过率TUVA和TUVB分别为:1.54%~0.32%和0.30%~0.28%;
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利用土埋法进行天然降解,60天后降解率为:5.8%-18.6%。
本发明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室温下聚乙烯醇于去离子水中溶胀,水浴中加热溶解,并回流,得聚乙烯醇溶液;
(2)茶多酚样品溶于去离子水中,过滤,得茶多酚溶液;
(3)茶多酚溶液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水浴并搅拌回流反应,利用流延法制成膜状,真空干燥,得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
所述的溶胀是指溶胀2-3小时;
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溶解是指85±2℃,溶解2.5小时;
所述的聚乙烯醇溶液浓度为15%-18%;
所述的茶多酚样品是指茶多酚含量≥90%的样品;
所述的茶多酚溶液浓度为20%-25%;
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是指90±2℃,反应3±0.5小时;
所述的真空干燥是指45℃真空干燥时间为36-4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制备出的聚乙烯醇高分子材料,可降解并具有优异抗紫外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所用溶剂为水;
(2)本发明所添加的抗紫外剂为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比一些传统的合成类抗紫外添加剂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易降解性;
(3)本发明所用茶多酚可以利用低档茶叶或茶叶加工的下脚料进行提取而得,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产品的波长与紫外透过率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产品降解前的SEM(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产品利用土埋法降解60天后的SEM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产品的波长与紫外透过率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产品降解前的SEM照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产品利用土埋法降解60天后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具有优异抗紫外性能的聚乙烯醇可降解高分子复合膜,其中复合膜中各组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为:聚乙烯醇∶茶多酚为100∶10;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为362.41,紫外透过率TUVA和TUVB分别为:0.98%和0.28%;利用土埋法进行天然降解60天后的降解率为12.3%。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10g聚乙烯醇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置于250ml两颈圆底烧瓶中室温溶胀2.5h,然后置于水浴中加热溶解,并搅拌;水浴温度为85±2℃,保温2.5h,使聚乙烯醇充分溶解,并回流;
(2)、将茶多酚含量为95%的茶多酚样品1g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其过滤,得到澄清的茶多酚水溶液;
(3)、然后将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到溶解完全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并将水浴温度升至90±2℃,搅拌回流3h;反应完成后立即将反应液利用流延法制成膜状,然后放入45℃的真空烘箱干燥,干燥时间为48h。
其测试方法包括如下:
(1)、抗紫外性能测试:利用美国Labsphere公司的UV-1000F型织物紫外透过率测试仪,根据澳大利亚/新西兰织物抗紫外测试标准(AS/NZS 4399-1996)进行测试。测试波长范围为250-450nm,测试紫外透过率与波长的关系参照附图1,计算290-400nm波长范围的UPF平均值为362.41,紫外透过率TUVA和TUVB分别为:0.98%和0.28%。
(2)、降解性能测试:根据土埋法进行测试,将样品埋于离地表距离10cm左右的土壤中,埋藏地点为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一花圃中,进行天然降解的时间为60天,然后根据降解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降解率为12.3%;其中降解前的SEM照片参照附图2,降解后的SEM照片参照附图3。
实施例2
一种具有优异抗紫外性能的聚乙烯醇可降解高分子复合膜,其中复合膜中各组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为:聚乙烯醇∶茶多酚为100∶20;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为423.65,紫外透过率TUVA和TUVB分别为:0.29%和0.28%;利用土埋法进行天然降解60天后的降解率为18.6%。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10g聚乙烯醇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置于250ml两颈圆底烧瓶中室温溶胀2.5h,然后置于水浴中加热溶解,并搅拌;水浴温度为85±2℃,保温3h,使聚乙烯醇充分溶解,并回流;
(2)、将茶多酚含量为95%的茶多酚样品2g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其过滤,得到澄清的茶多酚水溶液;
(3)、然后将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到溶解完全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并将水浴温度升至90±2℃,搅拌回流3.5h;反应完成后立即将反应液利用流延法制成膜状,然后放入45℃的真空烘箱干燥,干燥时间为48h。
其测试方法包括如下:
(1)、抗紫外性能测试:利用美国Labsphere公司的UV-1000F型织物紫外透过率测试仪,根据澳大利亚/新西兰织物抗紫外测试标准(AS/NZS 4399-1996)进行测试。测试波长范围为250-450nm,测试紫外透过率与波长的关系参照附图4,计算290-400nm波长范围的UPF平均值为423.65,紫外透过率TUVA和TUVB分别为:0.29%和0.28%。
(2)、降解性能测试;根据土埋法进行测试,将样品埋于离地表距离10cm左右的土壤中,埋藏地点为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一花圃中,进行天然降解的时间为60天,然后根据降解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降解率为18.6%;其中降解前的SEM照片参照附图5,降解后的SEM照片参照附图6。

Claims (10)

1.一种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膜是含有茶多酚的聚乙烯醇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茶多酚的质量百分比为100∶5~10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为310.51~443.37,紫外透过率TUVA和TUVB分别为:1.54%~0.32%和0.30%~0.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利用土埋法进行天然降解,60天后降解率为:5.8%-18.6%。
5.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室温下聚乙烯醇于去离子水中溶胀2-3小时,85±2℃水浴加热溶解2.5小时,并回流,得聚乙烯醇溶液;
(2)茶多酚样品溶于去离子水中,过滤,得茶多酚溶液;
(3)茶多酚溶液加入聚乙烯醇溶液中,水浴并搅拌回流反应,利用流延法制成膜状,真空干燥,得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溶液浓度为15%-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样品是指茶多酚含量≥90%的样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多酚溶液浓度为20%-2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是指90±2℃,反应3±0.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干燥是指45℃真空干燥时间为36-48小时。
CNA2007100446544A 2007-08-07 2007-08-07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130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46544A CN101130607A (zh) 2007-08-07 2007-08-07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46544A CN101130607A (zh) 2007-08-07 2007-08-07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0607A true CN101130607A (zh) 2008-02-27

Family

ID=3912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446544A Pending CN101130607A (zh) 2007-08-07 2007-08-07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060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779A (zh) * 2011-03-04 2011-08-1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高分子材料防老化的方法
CN102660907A (zh) * 2012-04-28 2012-09-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茶香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654A (zh) * 2012-05-09 2012-10-03 江苏申乾食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4491A (zh) * 2014-09-30 2015-02-18 浙江理工大学 儿童画笔
CN108395549A (zh) * 2018-03-27 2018-08-14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抗菌型聚乙烯醇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233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抗氧化、抗紫外功能pva基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CN110669234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耐水型pva膜制备方法
CN113172970A (zh) * 2021-04-26 2021-07-2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装材料及包装袋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779A (zh) * 2011-03-04 2011-08-1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高分子材料防老化的方法
CN102660907A (zh) * 2012-04-28 2012-09-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茶香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907B (zh) * 2012-04-28 2014-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茶香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654A (zh) * 2012-05-09 2012-10-03 江苏申乾食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用聚乙烯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4491A (zh) * 2014-09-30 2015-02-18 浙江理工大学 儿童画笔
CN104354491B (zh) * 2014-09-30 2016-08-24 浙江理工大学 儿童画笔
CN108395549A (zh) * 2018-03-27 2018-08-14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抗菌型聚乙烯醇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233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抗氧化、抗紫外功能pva基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CN110669234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耐水型pva膜制备方法
CN113172970A (zh) * 2021-04-26 2021-07-2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装材料及包装袋
CN113172970B (zh) * 2021-04-26 2022-06-1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装材料及包装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0607A (zh) 聚乙烯醇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1391B (zh) 一种天然抗菌竹纤维袜子
CN100462486C (zh) 具有茶叶抗菌防臭功能的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7029B (zh) 一种含纳米银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14927A (zh) 一种含纤维素纤维纺织品抗菌整理方法
KR20190087959A (ko) 항박테리아, 항진드기 및 항진균 기능을 갖는 재생 셀룰로오스 섬유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용도
CN104225669A (zh) 生物活性细菌纤维素-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75328B1 (ko) 축합형탄닌을 함유하는 천연염료 제조방법
CN102114265A (zh) 一种含纳米银和羧甲基壳聚糖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1591A (zh) 一种高紫外防护性能的木质素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03178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dried bio cellulose
CN108754653A (zh) 一种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6093A (zh) 一种迷迭香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8168A (zh) 天然抗菌保健、防紫外线聚丙烯纤维
CN107761372A (zh) 一种纺织品长效抗菌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8564A (zh) 一种含艾草/板蓝根/茶提取物的Lyocell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1270A (zh) 木质素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32096A (zh) 一种功能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无纺布
KR20180015975A (ko) 해조류 섬유 및 천연 항균제를 이용한 항균 물티슈
CN112251835A (zh) 一种含橄榄的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12504B1 (ko) 황련추출물을 이용한 항균 하이드로겔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11379B1 (ko) 화장품에 사용하기 위한 천연 항산화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841002B (zh) 一种纯天然驱蚊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35305A (zh) 一种芦荟保湿抗菌养颜被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10906A (zh) 一种含橄榄的es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Donghua University

Document name: Written notice of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application for patent for inven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