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8045A -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8045A
CN101128045A CNA2006101153902A CN200610115390A CN101128045A CN 101128045 A CN101128045 A CN 101128045A CN A2006101153902 A CNA2006101153902 A CN A2006101153902A CN 200610115390 A CN200610115390 A CN 200610115390A CN 101128045 A CN101128045 A CN 101128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ity
target
source
network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15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4093C (zh
Inventor
李庆禹
郭小龙
孙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15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4093C/zh
Priority to PT07800968T priority patent/PT2053871E/pt
Priority to AT07800968T priority patent/ATE515131T1/de
Priority to EP11153335A priority patent/EP231779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07/070492 priority patent/WO2008019631A1/zh
Priority to EP21203590.1A priority patent/EP3962033A1/en
Priority to EP18150680.9A priority patent/EP3328126B1/en
Priority to EP07800968A priority patent/EP2053871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128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8045A/zh
Priority to US12/371,174 priority patent/US850920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40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4093C/zh
Priority to US13/662,419 priority patent/US8670426B2/en
Priority to US14/161,407 priority patent/US9215625B2/en
Priority to US14/933,936 priority patent/US9894576B2/en
Priority to US15/859,048 priority patent/US10412646B2/en
Priority to US16/547,242 priority patent/US11012907B2/en
Priority to US17/246,098 priority patent/US1167824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04L47/765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end-points
    • H04L47/767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end-points after changing the attachment point, e.g. afte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04W36/385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UE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A.源核心网CN实体判决要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向UE发送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B.UE根据接收到的转移指示携带的限制信息发起转移请求,接入网为UE选取非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任何通信网络中CN实体间用户的转移,比如:演进网络、UMTS网络、演进网络之后的网络、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网络、或其它形式的共存网络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由网络侧实体主动发起的,并根据一定的机制为用户选取更佳的服务CN实体,从而给使用UE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管理用户设备(UE)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UE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基于的标准主要有宽带码分多址(WCDMA)通信系统以及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把UMTS称为WCDMA通信系统。UMTS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无线接入网络(RAN,Radio Access Network)和核心网络(CN,Core Network)。RAN即为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RAN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而CN处理UMTS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功能。CN从逻辑上分为电路交换域(CS,Circuit Switched Domain)和分组交换域(PS,Packet Switched Domain)。
UTRAN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含一个或几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一个RNS由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一个或多个节点B(NodeB)组成。RNC与CN之间的接口是Iu接口,NodeB和RNC通过Iub接口连接。在UTRAN内部,RNC之间通过Iur接口互联,RNC针对UE来说可以划分为源RNC(SRNC)和目标RNC(TRNC)。RNC用来分配和控制与之相连或相关的NodeB的无线资源。NodeB则将从Iub接口传输过来的数据流通过Uu接口传送给UE或者将从Uu接口传输过来的数据流通过Iub传输给RNC,NodeB同时也参与一部分无线资源管理。
图1和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是3GPP版本6以前版本的网络架构,考虑到未来网络的竞争能力,3GPP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演进网络架构以满足未来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内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需求,包括系统架构演进(SAE)和接入网的长期演进(LTE),其中演进的接入网称为E-UTRAN。演进网络的目标是希望提供一种低时延、高数据速率、高系统容量和覆盖以及低成本的完全基于网际协议(IP)的网络。由于演进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因此图1和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所有节点、功能和流程都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目前在3GPP中包括SAE和LTE,其中,LTE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时延、提高用户数据速率、改进的系统容量和覆盖的低成本的网络,LTE只使用分组交换(PS)域业务,承载网络为IP承载。图3为目前的演进网络的架构示意图,其中,LTE RAN为演进网络的无线接入网,其中的节点不做限定,可能具有演进节点(eNodeB)、控制面服务器(CPS),在逻辑上将其作为长期演进接入网实体(LTE-RAN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MME/UPE)也是逻辑实体,MME的功能是保存UE的移动管理上下文,如用户的标识、移动性状态和跟踪区(TA)信息等,并对用户进行认证;UPE的功能是空闲状态的UE终结下行数据的实体,同时触发寻呼,保存UE的上下文,如UE的IP地址和路由信息等。用户面的锚点(User PlaneAnchor)在UE的会话时间内是不变的。MME/UPE是否分离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受限制。
在UMTS向演进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将存在UMTS和演进网络共存的阶段,如图4所示:在UMTS和演进网络之间增加了S3和S4接口,S3接口用以实现3GPP接入系统间空闲或/和激活状态下的UE的承载信息交换,S4接口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核心网和3GPP锚点(3GPP Anchor)之间的用户面提供相关的控制和移动性支持。
目前,在3GPP协议TS23.236-630中第4.5a.1节给出了第三代(3G)或第二代(2G)网络中将源CN实体的所有UE转移到其他CN实体的方法,该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转移那些在规定时限内发起周期性RAU的UE,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方法,涉及的网络实体包括UE、接入网、源CN实体以及目标CN实体,具体步骤为:
步骤501、UE进入空闲状态后,启动一个周期性路由区更新(RAU)定时器。
步骤502、周期性RAU定时器超时,UE向源CN实体发起RAU请求。
步骤503、源CN实体接收到UE发起的RAU请求时,如果其已接收到操作维护通知,需要将其上的UE负载全部转移到其他CN实体,则源CN实体向UE发送RAU接受消息,携带重新给UE分配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以及一个非常小的周期性RAU定时器值(如4秒),其中,TMSI中的网络资源标识(NRI)字段将被置为空。
步骤504、UE接收到RAU接受消息,启动新的周期性RAU定时器。
步骤505、步骤504启动的周期性RAU定时器超时,UE发起RAU请求,该请求携带在步骤503为UE分配的TMSI,接入网接收到该RAU请求后,由于该请求携带的TMSI中的NRI为空,接入网使用非接入层节点选择功能为UE选择一个目标CN实体后将该RAU请求转发给目标CN实体。
步骤506、目标CN实体接收到该RAU请求后,向UE发送RAU接受消息。
但是,图5所述的方法存在着缺点:该方法只是应用在转移源CN实体中所有服务的UE场景中;该方法是源CN实体被动的等待UE发起周期性RAU过程,而不是源CN实体主动发起的令当前所服务的所有或部分UE进行转移过程。另外,该方法仅限于2G或3G网络,而不能应用在其它网络中,比如:演进网络、演进网络与UMTS网络共存的网络、或post-SAE网络。
目前,在演进网络中,3GPP协议TR23.882-130中第7.13节提出了采用重新附着方法使UE从源MME/UPE转移到目标MME/UPE的过程,如图6所示,涉及的网络实体包括UE、演进接入网络(eRAN)、目标MME/UPE、源MME/UPE、接入系统间锚点(IASA,Inter AS Anchor)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601、源MME/UPE由于负载过重、收到操作和维护(O&M)请求或路由不优化等原因,向UE发送重新附着请求。
步骤602、UE通过与eRAN之间交互发现可选的演进网络接入系统,并进行接入系统和网络的选择。
步骤603、UE发送附着请求到所选择的目标MME/UPE,该请求携带UE的注册信息,如分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P-TMSI)等,如果UE没有保存注册信息则该请求携带永久用户标识。
在网络共享情况下,附着请求中将携带所选择的目标MME/UPE的信息,由eRAN来选择目标MME/UPE。附着请求中还可能携带缺省IP接入承载方面的信息,如UE选择的IP地址和接入点名称(APN)。
步骤604、目标MME/UPE接收到附着请求后,如果该请求携带了UE的注册信息,则根据P-TMSI确定源MME/UPE,向源MME/UPE发送获取UE相关用户信息的消息。
步骤605、源MME/UPE将UE相关用户信息,如永久用户信息等发送到目标MME/UPE。
步骤606、目标MME/UPE通过HSS对UE进行鉴权。
步骤607、目标MME/UPE向HSS发送注册消息,表明其当前正在服务于UE。
步骤608、HSS指示源MME/UPE删除所保存的UE相关用户信息,或者HSS指示源MME/UPE标识UE不存在。
步骤609、HSS向目标MME/UPE发送确认注册消息,授权给缺省IP接入承载的用户签约数据将被同时发送,缺省IP接入承载的策略计费控制信息也会被同时发送到目标MME/UPE上。
步骤610、目标MME/UPE选择IASA。
步骤611、IASA使用已经确定的UE IP地址配置IP层,新的用户面被建立,应用缺省策略计费规则对UE进行计费。
步骤612、目标MME/UPE向eRAN提供缺省IP接入承载的服务质量(QoS)配置,比如数据传输速率上限。
步骤613、目标MME/UPE接受UE的附着请求,分配P-TMSI给UE,向UE发送确认附着消息,携带已经确定的UE IP地址。
步骤614、UE向目标MME/UPE发送附着确认消息。
图6所述的方法只能适用于演进网络中,而对于UMTS网络、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情况如何进行UE的CN实体间的转移没有涉及。图6还存在一个缺点: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则存在接入网在选取核心网实体时选到源核心网实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UE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适用范围广,且由网络侧实体主动发起,并根据一定机制选择一个更佳的CN实体作为目标CN实体,从而给使用UE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UE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源核心网CN实体判决要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向UE发送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
B、UE根据接收到的转移指示携带的限制信息发起转移请求,接入网为UE选取非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上。
步骤A所述源CN实体判决要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是根据源CN负载过重、接收到操作和维护O&M请求、UE到源CN的路由不优化或业务需求确定的。
步骤A所述对UE进行转移为更换UE的接入技术RAT,
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限制UE接入原RAT的信息或源CN实体为UE选择的一或多个RAT;
步骤B所述发起转移请求的过程为:
UE根据转移指示所携带的RAT信息选择一个RAT,在所选择的该RAT中发起转移请求;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目标CN实体。
步骤A所述对UE进行转移为将UE转移到非源CN实体上,
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转移UE到非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的转移请求携带限制UE转移到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不为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
对于待转移UE,所述源CN实体存在关联CN实体且可转移UE到其上,
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指示UE转移到关联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携带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转移请求携带的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选择相应的目标CN实体。
所述源CN实体存在与其有接口的CN实体,
步骤A所述源CN实体从与其有接口的CN实体中根据设定机制选择一个CN实体作为目标CN实体,并获取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携带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转移请求携带的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选择相应的目标CN实体。
所述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为目标C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目标CN实体为UE分配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或目标CN实体的网络资源标识NRI等。
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接入网认为UE为新接入的UE的信息;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携带接入网认为UE为新接入的UE的信息,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该请求携带的信息判定UE为新接入的UE,按照设定机制选择目标CN实体。
所述接入网认为UE为新接入的UE的信息为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置空的TMSI、NRI字段置空的TMSI或UE当前所在区域CN实体以外的CN实体标识码。
步骤A所述的转移指示是通过广播需转移到非源CN实体的UE的列表来发送的,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限制所述列表中的UE接入其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UE发送转移请求的过程为:
UE监听广播,判断自身是否在广播的列表中,如果是,发送携带限制UE接入源CN实体信息的转移请求;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不为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
步骤A所述转移指示为位置区更新指示,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为位置区更新请求,步骤B所述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是通过位置区更新过程进行的。
所述位置区更新为路由区更新RAU指示或跟踪区更新TAU指示。
步骤A所述转移指示为重新附着请求,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为附着请求,步骤B所述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是通过附着过程进行的。
步骤A所述对UE进行转移为更换UE的RAT,所述转移指示为分离请求,并指示UE随后重新附着,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限制UE接入原RAT的信息或源CN实体为UE选择的一或多个RAT信息;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为附着请求,携带RAT信息,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附着请求携带的RAT信息判断该接入网是否指定的RAT,如果是,则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目标CN实体,通过附着过程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上,否则,拒绝该接入并令UE发起新的附着流程。
所述选取目标CN实体的设定机制为负荷分担。
所述转移指示单独作为一条消息发送,或者将其作为一个信息单元IF携带在消息中发送。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UE的系统,该系统包括UE、源CN实体、目标CN实体和接入网,其中,
源CN实体,用于判决对所服务的UE转移后,向UE发送所构造的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
UE,用于接收CN实体发送的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根据其中携带的限制信息构造发起的转移请求;
接入网,用于获取UE发起的转移请求,根据接收到的请求选取非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且将UE发起的转移请求转发给目标CN实体;
目标CN实体,接收接入网转发的转移请求,并转移UE到其上。
所述源CN实体还包括判决模块以及与判决模块相连接的构造转移指示模块,其中,
判决模块,用于判决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后,发送转移指令给构造转移指示模块;
构造转移指示模块,用于接收到转移指令后,构造携带所述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发送给UE。
所述UE还包括接收解析转移指示模块和构造转移请求模块,其中,
接收解析转移指示模块,用于接收源CN实体发送的携带所述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并解析后,将该限制信息发送给构造转移请求模块;
构造转移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限制信息,构造发起的转移请求。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侧发起UE在CN实体间的转移,并且采用多种方式避免使UE重新接入到源CN实体上。本发明适用范围较广,可以是现有网络、也可以是以后的网络,比如:演进网络、UMTS网络、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网络、甚至以后的post-SAE网络或其它形式的共存网络等等。此外,本发明中所给出的为核心网实体转移用户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SGSN、MME和UPE等实体发起的转移用户的流程,而是适用于所有上述适用网络中所有属于核心网的实体发起的转移用户的流程,比如:还可以适用于OMC、GGSN、IASA甚至post-SAE网络中的核心网实体触发的转移用户到其它CN实体的流程等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由网络侧实体主动发起的,并根据一定的机制为用户选取更佳的服务CN实体,从而给使用UE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UMTS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UTRAN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目前的演进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UMTS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在3G网络或2G网络中将源CN实体的所有UE转移到其他CN实体的过程流程图;
图6为现有技术在演进网络中采用重新附着方法使UE从当前MME/UPE转移到其他MME/UPE的过程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UE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一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二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三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四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五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六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演进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UMTS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为UE更换IASA实体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一流程图;
图20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二流程图;
图21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三流程图;
图22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四流程图;
图23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五流程图;
图24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六流程图;
图25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6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27为本发明进行分离Detach并重新附着的过程转移UE的方法流程图;
图28为本发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UE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给使用UE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本发明提供了由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实体主动发起UE转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根据一定的机制为用户选取更佳的服务CN实体。其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涉及的网络实体包括源CN实体、目标CN实体、接入网和UE,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701、源CN实体判决要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向UE发送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
步骤702、UE接收到转移指示后,根据其中所携带的UE转移限制信息发起转移请求。
步骤703、接入网为UE选取目标CN实体,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上。该目标CN实体为非源CN实体的CN实体。
在步骤703中,接入网如何选取目标CN实体具有多种方法,以下分别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中,转移UE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位置区更新技术进行转移,另一种是采用附着技术进行转移,以下分别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采用位置区更新技术对UE进行转移
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中都规定了位置区更新流程,在UMTS网络中称为RAU,在演进网络中称为跟踪区更新(TAU),位置区更新包含但不限于RAU和TAU。为简便起见,以下采用RAU为例举例说明。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基于RAU技术转移UE,需要增加一条消息指示UE进行RAU过程,本发明可以通过发送单独的一条消息或者通过现有的消息中的信息单元(IE)携带RAU指示到UE上,使UE进行RAU过程。如:通过发送RAU指示消息(RAU Indication)由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侧指示UE进行RAU过程,或者在寻呼(Paging)消息中携带具有RAU指示的IE,在寻呼UE的同时指示UE进行RAU过程。
源CN实体在发给UE的RAU指示消息时还可以携带一个定时器,指示UE在定时器超时之后发起RAU请求,目的是等待接入网中的实体与CN之间的接口释放后再发起RAU请求,该定时器并不是必须的,也存在UE接收到RAU指示后立即发起RAU请求的可能。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基于RAU技术转移UE适用的网络较广,不再仅局限于UMTS网络,还可以适用于演进网络,演进网络和UMTS网络共存的网络,甚至演进网络之后的网络和其他形式的共存网络等。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为核心网实体转移UE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SGSN、MME和UPE等实体发起的转移用户的流程,而是适用于所有上述适用网络中属于核心网的实体发起的转移用户的流程,比如:还可以适用于OMC、GGSN、IASA甚至post-SAE网络中的核心网实体触发的转移用户到其它CN实体的流程等。
与基于附着技术转移UE的方法相比,基于RAU技术转移UE具有目标CN实体不需要重建上下文,不会导致UE业务中断的优点。基于RAU技术转移UE,目标CN实体会到源CN实体请求UE上下文信息,不需重建UE上下文信息,而且不像附着过程会删除激活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从而保证UE业务的连续性。举一个例子说明:浏览网页时UE好久没有动作,虽然UE的移动管理状态为空闲,但会话管理状态为激活,如果此时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侧发起重新附着过程转移UE,则CN实体会清除所保存的UE的上下文,造成UE当前会话的终止;但是,如果采用RAU技术来转移UE,则不存在该问题。此外,如果不使用位置区更新技术,而是通过设定某些标志位或发送其它消息,使得转移用户过程中不删除源CN实体的上下文,并由目标CN实体到源CN实体取UE的上下文,同时也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该法同样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虽然其形式上同本发明不一,但实质是一样的,所以亦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图8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一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8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所服务的UE更换无线接入技术(RAT),判决的原因可以为负载过重、接收到O&M请求或业务需要等原因。
步骤802、源CN实体向UE发送RAU指示,指示其转移到其他RAT中。
转移指示携带的RAT信息可以是限制UE接入原RAT的信息,也可以是源CN实体为UE选择的一或多个RAT,若为后者则可以将备选RAT按照优先级排序后以RAT列表的形式发送给UE,UE据此进行RAT选择。
步骤803、UE根据接收到RAU指示携带的RAT信息选择一个RAT,在该RAT中发起RAU请求,接入网根据设定的机制,如负载分担为UE选择目标CN实体,将该RAU请求发送给目标CN实体。
步骤8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RAU流程。
当UE转移到其他RAT时,需要切换接入网设备,比如:从UMTS网络转移UE到演进网络,则接入网设备由原来2G/3G网络中的RAN更改为演进网络中的eRAN,在图8中统一采用接入网来表示。
图8所述的方法适用于需要为UE转移RAT的场景下,比如:第一,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的一种CN实体负载过重需要将UE转移到另一个负载较轻的CN实体中;第二:接收到O&M请求为UE转移RAT;第三,业务需要,如附着到GPRS业务支持节点(SGSN)中的UE有QoS要求较高的下行数据到来,当前为UE服务的UMTS网络无法满足,而演进网络可以满足,则需要将UE转移到演进网络中。
图9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二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9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所服务的UE转移CN实体。
步骤902、源CN实体向UE发起RAU指示,指示其转移到其他CN实体上。
步骤903、UE接收到RAU指示后,发起RAU请求,该请求携带限制其RAU到源CN实体的信息,接入网根据接收到的RAU请求携带的限制信息采用设定的机制,如负载分担为UE选择目标CN实体,将该RAU请求转发到目标CN实体上。
步骤9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RAU流程。
图9所述的方法为一个普遍的方法,适用场景较广,比如:为UE服务的CN实体负载过重、O&M请求、路由不优化等情况,在该方法中,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个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网络。
图10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三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0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1002、对于待转移UE,源CN实体判断其存在关联CN实体,并可以转移UE到该关联CN实体上。
步骤1003、源CN实体向UE发送RAU指示,指示UE转移到关联CN实体。
步骤1004、UE发起RAU请求,携带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接入网根据该请求携带的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将该RAU请求发送到关联CN实体上。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是任何可以唯一确定关联CN实体的标识,比如:关联C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关联CN实体的NRI或关联CN实体为UE分配的TMSI。
步骤1005、UE和网络之间进行RAU过程。
图10所述的方法适用于UE同时附着在两个CN实体上,且两个CN实体间建立了关联关系,并选择一种网络作为驻扎网络的场景,比如:第一,在一个CN实体负载过重的情况下转移UE到另一个CN实体;第二,业务需要,如驻扎在SGSN中的UE有QoS要求较高的下行数据到来,UMTS网络无法满足,而演进网络可以满足,则需要转移UE到所关联的演进网络中的MME/UPE实体上。
图11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四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1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1102、源CN实体从与其有接口的CN实体中根据设定的机制,如负载分担,为UE选择一个负载较轻的目标CN实体,并获取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
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是任何可以唯一确定该实体的标识,如目标C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目标CN实体的NRI或者目标CN实体为UE分配的TMSI等,其中,TMSI是CN为UE分配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码,比如,在UMTI网络中是U-TMSI,在演进网络中是S-TMSI等。
步骤1103、源CN实体向UE发起RAU指示,携带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
步骤1104、接收到RAU指示的UE发起RAU请求,携带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接入网根据接收到该请求携带的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将RAU请求转发给目标CN实体。
步骤1105、UE和网络之间进行RAU过程。
图11所述的方法适用于源CN实体可以通过设定的机制为UE获取目标CN实体的场景,比如:源CN实体负载过重时在同池区为UE选择另外一个CN实体;或者路由不优化时为UE选择另一个路由更优的CN实体;或者O&M操作:比如操作维护中心(OMC)判断需转移部分SGSN实体上的UE到MME/UPE实体,则OMC通过与MME/UPE实体交互,获取其相关标识,然后通过O&M命令向SGSN实体发送转移某些UE的命令,并告知SGSN实体目标MME/UPE实体相关标识,SGSN实体接收到该命令后向UE发起路由区更新指示;或者业务需求:如驻扎在SGSN实体中的UE有QoS要求较高的下行数据到来,UMTS网络无法满足,而SGSN实体可以从其有接口的演进网络中获得一个可转移UE到其上的MME/UPE实体,且该MME/UPE实体可以满足QoS要求,则可通过该方法将UE转移到该MME/UPE实体上。
图11所述的方法中的目标CN实体可以是与UE的源CN实体关联在一起的关联CN实体,此情况可以认为是图10的特例。该方法中的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
图12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五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2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1202、源CN实体向UE发起RAU指示,要求UE使用接入网会认为该UE是新接入的UE的标识发起RAU请求。
该指示所指示的UE再次接入时会使接入网认为该UE为新接入的UE的标识可能有多种,比如:置空的TMSI、NRI字段置空的TMSI或UE当前所在区域CN实体以外的CN实体标识码等,如果是后两者,则需要在源CN实体生成;如果是置空的TMSI,则源CN实体只需向UE发送相关指示消息即可。
步骤1203、UE发送RAU请求,携带步骤1202所指示的标识,接入网根据接收到该消息携带的标识确定UE是一个新接入的UE,采用设定的机制,如负荷分担选择目标CN实体后将RAU请求发送给目标CN实体。
步骤12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RAU过程。
在图12的步骤1203中,步骤1202所指示的标识将作为RAU请求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字段的IE存在,但相关标识不必作为RAU请求的NAS字段的IE存在。
图12所述的方法适用于源CN实体负载过重需要转移UE到负载较轻的CN实体场景下,该方法中的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
图13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转移UE的方法六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3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1302、源CN实体广播需要基于RAU转移到其他CN的UE的列表,同时广播限制这些UE接入其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1303、UE监听到广播消息,判断自身是否在广播的列表中,如果是,发起RAU请求,该请求携带限制其接入源CN实体的信息,接入网根据接收到该请求携带的信息采用设定的机制,如负荷分担,为UE选择目标CN实体,向目标CN实体发送RAU请求。
步骤13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RAU过程。
图13所示的实施例适用于源CN实体负载过重,O&M操作、CN实体即将停机维修或升级等场景,该方法中的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
以下举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4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演进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当源MME/UPE实体负载过重时,其检测到与其接口的某个MME/UPE实体负载较轻,采用该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401、源MME/UPE实体判决需要为UE更换CN实体。
步骤1402、源MME/UPE实体从与其有接口的MME/UPE实体中根据负载分担的机制选取一个负载较轻的MME/UPE实体作为目标MME/UPE实体,获取目标MME/UPE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目标MME/UPE实体为UE分配的S-TMSI。
步骤1403、源MME/UPE实体向UE发起RAU指示,携带目标MME/UPE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MME/UPE实体为UE分配的S-TMSI。
步骤1404、UE通过接入网发起RAU请求,携带目标MME/UPE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MME/UPE实体为UE分配的S-TMSI,接入网根据RAU请求携带的信息确定目标MME/UPE实体,转发该RAU请求到目标MME/UPE实体。
步骤1405、目标MME/UPE实体向源MME/UPE实体请求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406、源MME/UPE实体向目标MME/UPE实体反馈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407、目标MME/UPE实体对UE进行鉴权。
步骤1408、目标MME/UPE实体向源MME/UPE实体回复上下文确认消息。
步骤1409、源MME/UPE实体向目标MME/UPE实体发送UE的相关用户数据。该步骤可选。
步骤1410、更新目标MME/UPE实体与IASA间的默认IP承载,使用的消息可以为更新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响应,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411、目标MME/UPE实体向HSS发送更新位置消息,可以使用Update Location,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412、HSS删除源MME/UPE实体中UE的相关上下文信息。
步骤1413、HSS在目标MME/UPE实体中插入UE签约数据。
步骤1414、HSS向目标MME/UPE实体发送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可以使用Update Location Ack,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415、如果该UE同时还附着在UMTS网络,则在目标MME/UPE实体和在UMTS网络中的SGSN实体间建立关联关系。该步骤可选。
步骤1416、目标MME/UPE实体向UE发送RAU接受消息,如果TMSI/RA有变化,则将该信息同时携带在该消息中。
步骤1417、UE向目标MME/UPE实体发送RAU完成消息。
源MME/UPE需要停机进行操作维护、或因为UE的运动导致路由不优化时,也可使用上述流程进行SAE网络内用户的转移,但是选取目标MME/UPE实体的机制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源MME/UPE需要停机维护时,由OMC判决需要转移的用户设备,并为其选取目标MME/UPE实体,然后通过O&M命令通知源MME/UPE向用户设备发起RAU指示;如果是路由不优化时,由源MME/UPE为用户设备选取一个路由优化的目标MME/UPE。
图15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UMTS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UE同时附着到SGSN实体以及MME/UPE实体,且在SGSN实体与MME/UPE实体之间建立了关联关系,当源SGSN实体负载过重时,若此时关联MME/UPE实体因负载过重或对UE路由不优化等原因不适合将UE转移到其上,则源SGSN实体从其有接口的SGSN实体中选择一个负载较轻的SGSN实体转移UE,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500、源SGSN实体和目标MME/UPE实体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步骤1501、源SGSN实体判决UE需要更换CN实体。
步骤1502、源SGSN实体获取目标SGS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SGSN实体为UE分配的U-TMSI。
步骤1503、源SGSN实体向UE发起RAU指示,携带目标SGS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SGSN实体为UE分配的U-TMSI。
步骤1504、UE通过接入网发起RAU请求,携带目标SGS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SGSN实体为UE分配的U-TMSI,接入网根据RAU请求中携带的信息确定目标SGSN实体,向目标SGSN实体转发RAU请求。
步骤1505、目标SGSN实体向源SGSN实体请求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506、源SGSN实体向目标SGSN实体反馈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507、目标SGSN实体对UE进行鉴权。这个步骤可选。
步骤1508、目标SGSN实体向源SGSN实体回复上下文确认消息。
步骤1509、源SGSN实体向目标SGSN实体发送UE的相关用户数据。该步骤可选。
步骤1510、更新目标SGSN实体与MME/UPE间的默认IP承载,使用的消息可以为更新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响应,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511、目标SGSN实体向HSS发送更新位置消息,可以使用UpdateLocation,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512、HS S删除源SGSN实体中UE的相关上下文信息。
步骤1513、HSS在目标SGSN实体中插入UE签约数据。
步骤1514、HSS向目标SGSN实体发送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可以使用Update Location Ack,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515、在目标SGSN实体和在演进网络中的MME/UPE实体间建立关联关系。
步骤1516、目标SGSN实体向UE发送RAU接受消息,如果TMSI/RA有变化,则将该信息同时携带在该消息中。
步骤1517、UE向目标SGSN实体发送RAU完成消息。
在图15中,设置UPE实体位于2G/3G网络的数据路径上,即用户面数据经过图3所示的S3接口在SGSN实体、UPE实体和IASA实体间传送,所以步骤1510更新UE的用户面上下文消息发生在目标SGSN实体和MME/UPE实体之间。如果用户面数据经过图3所示的S4接口在SGSN实体和IASA实体间传送,则步骤1510更新的用户面UE上下文消息发生在目标SGSN实体和IASA实体间。
当源SGSN实体需要停机进行操作维护或因为UE的移动导致路由不优化,也可以使用图15所示的方法进行UE在UMTS网中CN实体间的转移,但是选取目标SGSN实体的机制可能有所不同,如:在源SGSN需要停机维护时,由OMC判决是否需要转移UE,并为其选取目标SGSN实体,然后通过O&M命令通知源SGSN实体向UE发起RAU指示,如果是UE的路由不优化时,由源SGSN实体为UE选取一个路由优化的目标SGSN实体进行转移。
图16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一流程图,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如果UE同时附着在这两个网络,并驻扎在UMTS网络,此时有一个QoS要求很高的下行业务要发送给UE,UMTS网络无法满足该业务的QoS要求,而演进网络可以满足该业务的QoS要求且可以转移UE到其网络中,则将UE转移到关联CN实体,令UE驻扎到演进网络中并使用演进网络进行通信,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600、源SGSN实体与目标MME/UPE实体存在关联关系。
步骤1601、源SGSN实体判决UE要更换CN实体。
步骤1602、对于待转移UE,源SGSN实体判决存在关联CN实体,且可以将UE转移到其上。
步骤1603、源SGSN向UE发送Paging,携带RAU指示,指示UE转移到关联MME/UPE实体上。
步骤1604、UE通过接入网发起RAU请求,携带关联MME/UPE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关联MME/UPE实体为UE分配的T-TMSI,接入网根据该请求携带的信息确定目标MME/UPE实体,向目标MME/UPE实体转发该RAU请求。
步骤1605、目标MME/UPE实体向源SGSN实体请求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606、源SGSN实体向目标MME/UPE实体反馈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607、目标MME/UPE实体对UE进行鉴权。
步骤1608、目标MME/UPE实体向源SGSN实体回复上下文确认消息。
步骤1609、源SGSN实体向目标MME/UPE实体发送UE的相关用户数据。该步骤可选。
步骤1610、更新目标MME/UPE实体与IASA间的默认IP承载,使用的消息可以为更新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响应,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611、目标MME/UPE实体向HSS发送更新位置消息,可以使用Update Location,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612、HSS在目标MME/UPE实体中插入UE签约数据。
步骤1613、HSS向目标MME/UPE实体发送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可以使用Update Location Ack,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614、目标MME/UPE实体和源SGSN实体间建立关联关系。
步骤1615、目标MME/UPE实体向UE发送RAU接受消息,如果TMSI/RA有变化,则将该信息同时携带在该消息中。
步骤1616、UE向目标MME/UPE实体发送RAU完成消息。
图17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CN实体间转移UE的具体实施例二流程图,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如果UE附着并驻扎在演进网络,如果演进网络中MME/UPE池区负载过重,则通过该实施例使UE转移到UMTS网络,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700、可能存在旧SGSN实体,且旧SGSN实体与源MME/UPE实体可能存在关联关系。
步骤1701、源MME/UPE实体判决UE要转移到其他RAT上。
步骤1702、源MME/UPE向UE发送Paging,携带RAU指示,指示UE转移到UMTS网络中。
步骤1703、UE通过在UMTS接入网发起RAU请求,UMTS接入网根据设定机制选择一个SGSN实体作为目标SGSN实体,将RAU请求发送给所选择的目标SGSN实体。
步骤1704、目标SGSN实体向源MME/UPE实体请求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705、源MME/UPE实体向目标SGSN实体反馈UE的相关上下文。
步骤1706、目标SGSN实体对UE进行鉴权。
步骤1707、目标SGSN实体向源MME/UPE实体回复上下文确认消息。
步骤1708、源MME/UPE实体向目标SGSN实体发送UE的相关用户数据。该步骤可选。
步骤1709、更新目标SGSN实体与MME/UPE间的默认IP承载,使用的消息可以为更新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响应,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710、目标SGSN实体向HSS发送更新位置消息,可以使用UpdateLocation,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711、HSS删除旧SGSN实体中UE的相关上下文信息。
步骤1712、HSS在目标SGSN实体中插入UE签约数据。
步骤1713、HSS向目标SGSN实体发送更新位置确认消息,可以使用Update Location Ack,但不限于该消息。
步骤1714、目标SGSN实体和源MME/UPE实体间建立关联关系。
步骤1715、目标MME/UPE实体向UE发送RAU接受消息,如果TMSI/RA有变化,则将该信息同时携带在该消息中。
步骤1716、UE向目标MME/UPE实体发送RAU完成消息。
在图17中,如果存在旧SGSN实体,则目标SGSN实体还可能触发到旧SGSN实体取UE的上下文过程,如在位于步骤1705之后进行,在图中未示出。图17所示的方法假定UPE实体位于2G/3G的数据路径上,即用户面数据经过图3所示的S3接口在SGSN实体、UPE实体和IASA实体间传送,所以步骤1709更新UE上下文消息发生在目标SGSN实体和源MME/UPE实体之间。如果用户面数据经过图3所示的S4接口在SGSN实体和IASA实体间传送,则步骤1709更新UE上下文消息发生在目标SGSN实体和IASA实体间。
图18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RAU技术为UE更换IASA实体的实施例流程图,A区域和B区域有不同核心网,A区域开户的UE在A区域发起通信过程后向B区域移动,移动过程中因为RA的变化会引起UE发起RAU过程,从而导致MME/UPE实体发生迁移,协议规定在通信过程中不能进行IASA实体迁移,所以处于通话状态的A区域开户的该UE移动到B区域后,尽管当前IASA实体已经导致UE的路由不优化,但是还是不能从A区域的IASA转移到B区域的IASA实体,只有等到通信结束后才能进行IASA实体的转移,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801、源IASA实体判决UE需要更换IASA实体。
步骤1802、源IASA实体通知当前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向UE发起RAU指示,为UE更换IASA实体。
步骤1803、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向UE发送RAU指示,指示更换IASA实体。
步骤1804、UE通过接入网向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发送RAU请求,请求更换IASA实体。
步骤1805、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和UE之间进行安全认证,该步骤可选。
步骤1806、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释放其与源IASA实体之间的IP承载。
步骤1807、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建立到目标IASA实体之间的IP承载。
步骤1808、为UE到HSS中注册目标IASA实体,该步骤可选。
步骤1809、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向UE发送RAU确认。
步骤1810、UE向为UE服务的MME/UPE实体发送RAU完成消息。
在图18中,更换IASA实体的判决是在源IASA实体,也存在由MME/UPE实体进行判决为UE更换IASA实体的情况,并触发RAU进行IASA实体的更换。在步骤1806中,释放服务MME/UPE到源IASA实体之间的IP承载也可能位于RAU指示之前,但这样不是很安全,一旦UE没有收到后续RAU指示而未发起RAU流程,将导致UE暂时没有IP承载。在步骤1808中,向HSS注册新的IASA实体的步骤为可选步骤,其有可能是MME/UPE实体触发的,也可能是目标IASA实体触发的。
从采用RAU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式可以看出,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网络侧主动发起RAU过程转移UE的方法,并给出了六种方法避免接入网重新为UE选择的CN实体为源CN实体,有效地解决了移动通信系统转移用户的问题,由于这种采用RAU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式不需要重建上下文,从而不会导致UE业务中断。
第二种方式,采用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
该方式适用的网络较广,不再仅局限于演进网络,还适用于UMTS网络、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甚至以后演进网络和其他形式网络共存的网络等等。
该方式涉及转移UE的CN实体不仅仅适用于SGSN、MME/UPE实体,还适用于所有上述适用网络中的CN实体,比如,还可以适用于OMC实体、GGSN实体和IASA实体,甚至是以后演进网络中的CN实体。
图19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一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9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所服务的UE更换RAT,判决的原因可以为负载过重、接收到O&M请求或业务需要等原因。
步骤1902、源CN实体向UE发送重新附着请求,指示其转移到其他RAT中。
转移指示携带的RAT信息可以是限制UE接入原RAT的信息,也可以是源CN实体为UE选择的一或多个RAT,若为后者,则可以将备选RAT按照优先级排序后以RAT列表的形式发送给UE,UE据此进行RAT选择。
步骤1903、UE根据接收到重新附着请求携带的RAT信息选择一个RAT,在该RAT中发起附着请求,接入网根据设定的机制,如负载分担为UE选择目标CN实体,将该附着请求发送给目标CN实体。
步骤19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附着流程。
当UE转移到其他RAT时,需要切换接入网设备,比如:从UMTS网络转移UE到演进网络,则接入网设备由原来2G/3G网络中的RAN更改为演进网络中的eRAN,在图19中统一采用接入网来表示。
图19所述的方法适用于需要为UE转移RAT的场景下,比如:第一,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的一种CN实体负载过重需要将UE转移到另一个负载较轻的CN实体中;第二:O&M请求为UE转移RAT;第三,业务需要,如附着到SGSN中的UE有QoS要求较高的下行数据到来,当前为UE服务的UMTS网络无法满足,而演进网络可以满足,则需要将UE转移到演进网络中。
图20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二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0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所服务的UE转移CN实体。
步骤2002、源CN实体向UE发起重新附着请求,指示其转移到其他CN实体上。
步骤2003、UE接收到重新附着请求后,发起附着请求,该请求携带限制其接入到源CN实体的信息,接入网根据接收到的附着请求携带的限制信息采用设定的机制,如负载分担为UE选择目标CN实体,将该附着请求转发到目标CN实体上。
步骤20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附着流程。
图20所述的方法为一个普遍的方法,适用场景较广,比如:为UE服务的CN实体负载过重、O&M请求、路由不优化等情况,在该方法中,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种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网络。
图21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三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1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2102、对于待转移UE,源CN实体判断其存在关联CN实体,并可以转移UE到该关联CN实体上。
步骤2103、源CN实体向UE发送重新附着请求,指示UE转移到关联CN实体。
步骤2104、UE发起附着请求,携带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接入网根据该请求携带的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将该附着请求发送到关联CN实体上。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是任何可以唯一确定关联CN实体的标识,比如:关联C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关联CN实体为UE分配的TMSI。
步骤2105、UE和网络之间进行附着过程。
图21所述的方法适用于UE同时附着在两个CN实体上,且两个CN实体间建立了关联关系,并选择一种网络作为驻扎网络的场景,比如:第一,在一个CN实体负载过重的情况下转移到另一个CN实体;第二,业务需要,如驻扎在SGSN中的UE有QoS要求较高的下行数据到来,UMITS网络无法满足,而演进网络可以满足,则需要转移UE到所关联的演进网络中的MME/UPE实体上。
图22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四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2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2202、源CN实体从与其有接口的CN实体中根据设定的机制,如负载分担,为UE选择一个负载较轻的目标CN实体,并获取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
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是任何可以唯一确定该实体的标识,如目标C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目标CN实体的NRI或者目标CN实体为UE分配的TMSI等,其中,TMSI是CN为UE分配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码,比如,在UMTI网络中是U-TMSI,在演进网络中是S-TMSI等。
步骤2203、源CN实体向UE发起重新附着请求,携带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
步骤2204、接收到重新附着请求的UE发起附着请求,携带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接入网根据接收到该请求携带的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将附着请求转发给目标CN实体。
步骤2205、UE和网络之间进行附着过程。
图22所述的方法适用于源CN实体可以通过设定的机制为UE获取目标CN实体的场景,比如:源CN实体负载过重时在同池区为UE选择另外一个CN实体;或者路由不优化时为UE选择另一个路由更优的CN实体;或者O&M操作:比如OMC判断需转移部分SGSN实体上的UE到MME/UPE实体,则OMC通过与MME/UPE实体交互,获取其相关标识,然后通过O&M命令向SGSN实体发送转移某些UE的命令,并告知SGSN实体目标MME/UPE实体相关标识,SGSN实体接收到该命令后向UE发起重新附着请求;或者业务需求:如驻扎在SGSN实体中的UE有QoS要求较高的下行数据到来,UMTS网络无法满足,而SGSN实体可以从其有接口的演进网络中获得一个可转移UE到其上的MME/UPE实体,且该MME/UPE实体可以满足QoS要求,则可通过该方法将UE转移到该MME/UPE实体上。
图22所述的方法中的目标CN实体可以是与UE的源CN实体关联在一起的关联CN实体,此情况可以认为是图21的特例。该方法中的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
图23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五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3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2302、源CN实体向UE发起重新附着请求,要求UE使用接入网会认为该UE是新接入的UE的标识发起附着请求。
该请求所指示的UE再次接入时会使接入网认为该UE为新接入的UE的标识可能有多种,比如:置空的TMSI、NRI字段置空的TMSI或UE当前所在区域CN实体以外的CN实体标识码等,如果是后两者,则需要在源CN实体生成;如果是置空的TMSI,则源CN实体只需向UE发送相关指示消息即可。
步骤2303、UE发送附着请求,携带步骤2302所指示的标识,接入网根据接收到该请求携带的标识判定UE是一个新接入的UE,采用设定的机制,如负荷分担选择目标CN实体后将附着请求发送给目标CN实体。
步骤23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附着过程。
在图23的步骤2303中,步骤2302所指示的标识将作为附着请求的RRC字段的IE存在,但相关标识不必作为附着请求的NAS字段的IE存在。
图23所述的方法适用于源CN实体负载过重需要转移UE到负载较轻的CN实体场景下,该方法中的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
图24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法六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4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转移CN实体。
步骤2402、源CN实体广播需要重新附着到其他CN的UE的列表,同时广播限制这些UE接入其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2403、UE监听到广播消息,判断自身是否在广播的列表中,如果是,发起附着请求,该请求携带限制其接入源CN实体的信息,接入网根据接收到该请求携带的信息采用设定的机制为UE选择目标CN实体,向目标CN实体发送附着请求。
步骤24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附着过程。
图24所示的方法适用于源CN实体负载过重、O&M操作、CN实体即将停机维修或升级等场景,该方法中的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可以属于同一网络,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
以下举两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5为本发明采用网络侧触发的基于附着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实施例一流程图,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UE附着在SGSN实体上,但当有一个QoS要求较高的下行业务到来时,UMTS网络无法满足其需求,此时SGSN实体从与其有接口的演进网络中选取一个可以满足该QoS要求的MME/UPE实体,此时需要将UE转移到演进网络中,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501、源SGSN实体判决需要将UE重新附着到演进网络中,以满足高QoS的需求。
步骤2502、源SGSN实体根据设定的机制,如负载分担,获取目标MME/UPE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MME/UPE实体为UE分配的S-TMSI。
步骤2503、源SGSN实体向UE发起重新附着请求,要求UE重新附着到演进网络,携带目标MME/UPE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MME/UPE实体分配的S-TMSI。
步骤2504、UE通过接入网发起附着请求,携带目标MME/UPE实体的身份标识码或者目标MME/UPE实体分配的S-TMSI,接入网通过附着请求携带的信息确定目标MME/UPE实体,向目标MME/UPE实体转发附着请求。
步骤2505、如果附着消息中还包括了源SGSN实体为UE分配的U-TMSI等,则目标MME/UPE实体向源SGSN实体请求用户信息,如:永久用户标识等。该步骤可选。
步骤2506、如果目标MME/UPE实体无法从源SGSN实体获取用户信息,则目标MME/UPE实体向UE请求相关用户信息。该步骤可选。
步骤2507、目标MME/UPE实体对用户进行鉴权。
步骤2508、目标MME/UPE实体向HSS进行注册,表明其当前正在服务于UE。
步骤2509、HSS确认目标MME/UPE实体注册成功,授权给缺省IP接入承载的用户签约数据将被同时发送,缺省IP接入承载的策略计费控制信息也会同时被发送到目标MME/UPE实体。
步骤2510、源SGSN实体和目标MME/UPE实体间建立关联关系。
步骤2511、目标MME/UPE实体选择IASA。
步骤2512、IASA使用已经确定的用户IP地址配置IP层,用户面被建立,并应用缺省策略计费规则。
步骤2513、目标MME/UPE实体向eRAN提供缺省IP接入承载的QoS配置,比如数据传输速率的上限。
步骤2514、目标MME/UPE实体接受UE的网络附着,并分配临时标识给UE,同时已经确定的用户IP地址也将被发送到UE。
步骤2515、UE确认网络附着成功。
在图25中,步骤2510有可能后移,比如:移至用户面建立之后。在本发明中,还有可能会有其他场景需要将UE从UMTS网络转移到演进网络中,比如SGSN实体负载较重,将附着在其上的UE转移到MME/UPE实体上,图25所述的实施例同样适用。
图26为本发明采用附着技术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的CN实体间转移UE的实施例二流程图,在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UE同时附着到UMTS和演进网络中,且驻扎在MME/UPE实体上,但是当MME/UPE实体负载过重而关联SGSN实体负载较轻时,因此产生了将部分MME/UPE实体上的UE转移到关联SGSN实体的需求,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601、MME/UPE实体判决UE需要更换CN实体。
步骤2602、对于待转移UE,MME/UPE实体判决其存在关联SGSN实体,并可转移UE到其上。
步骤2603、MME/UPE实体向UE发起重新附着请求,要求UE重新附着到关联SGSN实体。
步骤2604、UE通过接入网向关联SGSN实体发起附着请求,携带关联SGSN实体相关标识,接入网根据关联SGSN实体相关标识将UE转移到关联SGSN实体。
步骤2605、如果附着消息中包含了源MME/UPE实体为UE分配的U-TMSI等,则关联SGSN实体向源MME/UPE实体请求用户信息,如:永久用户标识等。该步骤可选。
步骤2606、如果关联SGSN实体无法从源MME/UPE实体获取用户信息,则关联SGSN实体向UE请求永久用户标识。该步骤可选。
步骤2607、关联SGSN对用户进行鉴权。该步骤可选
步骤2608、关联SGSN实体向HSS进行注册,表明其当前正在服务于UE。
步骤2609、HSS确认关联SGSN实体注册成功,授权给缺省IP接入承载的用户签约数据将被同时发送,缺省IP接入承载的策略计费控制信息也会同时被发送到关联SGSN实体。
步骤2610、关联SGSN实体重新建立关联SGSN实体与源MME/UPE实体间的关联关系,该步骤可选。
步骤2611、关联SGSN实体选择IASA。该步骤可选。
步骤2612、IASA实体使用已经确定的用户IP地址配置IP层,用户面被建立,并应用缺省策略计费规则。
步骤2613、关联SGSN实体向eRAN提供缺省IP接入承载的QoS配置,比如数据传输速率的上限。
步骤2614、关联SGSN实体接受UE的网络附着,并分配临时标识给UE,同时已经确定的用户IP地址也将被发送到UE。
步骤2615、UE确认网络附着成功。
在图26中,步骤2612所示的用户面从关联SGSN实体建立到源MME/UPE实体,即假定UPE位于2G/3G网络的数据路径之上,用户面数据经过图3所示的S3接口在SGSN实体、UPE实体和IASA实体间传送;如果用户面数据经过图3所示的S4接口在SGSN实体和IASA实体间传送,步骤2612所示用户面建立在SGSN实体和IASA实体间。
从采用采用附着技术对UE进行转移的方式可以看出,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网络侧主动附着过程转移UE的方法,并给出了六种方法避免接入网重新为UE选择的CN实体为源CN实体,有效地解决了移动通信系统转移用户的问题。
本发明还给出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由网络侧主动发起让UE进行分离Detach并重新附着的过程转移UE的方式。
相比较本发明给出的上两种方式而言,由网络侧从主动发起让UE进行分离Detach并重新附着的过程转移UE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主要适用于和UMTS网络相关的RAT间的UE转移。因为UMTS网络规定了让UE进行分离Detach并重新附着的过程,采用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兼容UMTS网络中的UE,即具有UMTS网络接入能力的UE不需要进行任何更改。
图27为本发明进行分离Detach并重新附着的过程转移UE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2701、源CN实体判决需要为UE更换RAT。
步骤2702、源CN实体向UE发起分离请求,并在该消息中指示UE随后发起附着到其他CN实体的请求。
步骤2703、UE发起附着请求,接入网根据设定的机制,如负荷分担为UE选择目标CN实体。
步骤2704、UE和网络之间进行附着流程。
在图27中,为使UE重新附着到其他RAT,可以在分离请求中携带某些特殊标识,随后UE携带该特殊标识发起附着请求,接入网根据该特殊标识判断该接入网是否指定RAT,如果是,则进行正常的附着流程;否则,拒绝该接入并令UE发起新的附着流程。举例说明:该特殊标识可以是TMSI中的NRI字段,NRI字段长度为10字节,如果NRI等于二进制的1111111111,则表示需要将UE接入演进网,如果NRI等于二进制1111111110则表示需要将UE接入UMTS网络,接入网根据TMSI中的NRI字段判断该接入网是否指定RAT,并进行相应操作。
图27所示的方法应用在需要为UE更换RAT的场景下,比如:UMTS网络和演进网络共存的网络中一种CN实体负载过重需要更换到另外一种负载较轻的CN实体中;接收到O&M请求为UE更换RAT;业务需要,如附着到SGSN中的UE有QoS需求较高的下行数据到来,UMTS网络无法满足,而演进网络可以满足,则需要转移UE到演进网络中。
在本发明中,演进网络可以为SAE。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UE的系统,该系统包括UE、源CN实体、目标CN实体和接入网,其中,源CN实体,用于判决对所服务的UE转移后,向UE发送所构造的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UE,用于接收CN实体发送的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根据其中携带的限制信息构造发起的转移请求;接入网,用于获取UE发起的转移请求,根据接收到的请求选取非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且将UE发起的转移请求转发给目标CN实体;目标CN实体,接收接入网转发的转移请求,并转移UE到其上。
在本发明中,源CN实体还包括判决模块以及与判决模块相连接的构造转移指示模块,其中,判决模块,用于判决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后,发送转移指令给构造转移指示模块;构造转移指示模块,用于接收到转移指令后,构造携带所述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发送给UE。
在本发明中,UE还包括接收解析转移指示模块和构造转移请求模块,其中,接收解析转移指示模块,用于接收源CN实体发送的携带所述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并解析后,将该限制信息发送给构造转移请求模块;构造转移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限制信息,构造发起的转移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源CN实体和目标CN实体的功能可以构造在一个CN实体上,使其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可以作为不同UE的源CN实体或目标CN实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UE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源核心网CN实体判决要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向UE发送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
B、UE根据接收到的转移指示携带的限制信息发起转移请求,接入网为UE选取非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源CN实体判决要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是根据源CN负载过重、接收到操作和维护O&M请求、UE到源CN的路由不优化或业务需求确定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对UE进行转移为更换UE的接入技术RAT,
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限制UE接入原RAT的信息或源CN实体为UE选择的一或多个RAT;
步骤B所述发起转移请求的过程为:
UE根据转移指示所携带的RAT信息选择一个RAT,在所选择的该RAT中发起转移请求;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目标CN实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对UE进行转移为将UE转移到非源CN实体上,
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转移UE到非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的转移请求携带限制UE转移到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不为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待转移UE,所述源CN实体存在关联CN实体且可转移UE到其上,
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指示UE转移到关联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携带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转移请求携带的关联CN实体相关标识选择相应的目标CN实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CN实体存在与其有接口的CN实体,
步骤A所述源CN实体从与其有接口的CN实体中根据设定机制选择一个CN实体作为目标CN实体,并获取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携带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转移请求携带的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选择相应的目标CN实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CN实体相关标识为目标CN实体的身份标识码、目标CN实体为UE分配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或目标CN实体的网络资源标识NRI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接入网认为UE为新接入的UE的信息;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携带接入网认为UE为新接入的UE的信息,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该请求携带的信息判定UE为新接入的UE,按照设定机制选择目标CN实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认为UE为新接入的UE的信息为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置空的TMSI、NRI字段置空的TMSI或UE当前所在区域CN实体以外的CN实体标识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转移指示是通过广播需转移到非源CN实体的UE的列表来发送的,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限制所述列表中的UE接入其源CN实体的信息;
步骤B所述UE发送转移请求的过程为:
UE监听广播,判断自身是否在广播的列表中,如果是,发送携带限制UE接入源CN实体信息的转移请求;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不为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
11.如权利要求1、3、4、5、6、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转移指示为位置区更新指示,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为位置区更新请求,步骤B所述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是通过位置区更新过程进行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区更新为路由区更新RAU指示或跟踪区更新TAU指示。
13.如权利要求1、3、4、5、6、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转移指示为重新附着请求,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为附着请求,步骤B所述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是通过附着过程进行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对UE进行转移为更换UE的RAT,所述转移指示为分离请求,并指示UE随后重新附着,步骤A所述限制信息为限制UE接入原RAT的信息或源CN实体为UE选择的一或多个RAT信息;
步骤B所述转移请求为附着请求,携带RAT信息,
步骤B所述接入网根据附着请求携带的RAT信息判断该接入网是否指定的RAT,如果是,则根据设定机制为UE选取目标CN实体,通过附着过程将UE转移到目标CN实体上,否则,拒绝该接入并令UE发起新的附着流程。
15.如权利要求3、4、6、8、10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目标CN实体的设定机制为负荷分担。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指示单独作为一条消息发送,或者将其作为一个信息单元IE携带在消息中发送。
17.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UE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UE、源CN实体、目标CN实体和接入网,其中,
源CN实体,用于判决对所服务的UE转移后,向UE发送所构造的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
UE,用于接收CN实体发送的携带UE转移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根据其中携带的限制信息构造发起的转移请求;
接入网,用于获取UE发起的转移请求,根据接收到的请求选取非源CN实体的目标CN实体,且将UE发起的转移请求转发给目标CN实体;
目标CN实体,接收接入网转发的转移请求,并转移UE到其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CN实体还包括判决模块以及与判决模块相连接的构造转移指示模块,其中,
判决模块,用于判决对所服务的UE进行转移后,发送转移指令给构造转移指示模块;
构造转移指示模块,用于接收到转移指令后,构造携带所述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发送给UE。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E还包括接收解析转移指示模块和构造转移请求模块,其中,
接收解析转移指示模块,用于接收源CN实体发送的携带所述限制信息的转移指示并解析后,将该限制信息发送给构造转移请求模块;
构造转移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限制信息,构造发起的转移请求。
CN200610115390A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058409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5390A CN100584093C (zh)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PT07800968T PT2053871E (pt) 2006-08-15 2007-08-15 MÉTODO E SISTEMA PARA TRANSFERjNCIA DE EQUIPAMENTO DE UTILIZADOR N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AT07800968T ATE515131T1 (de) 2006-08-15 2007-08-15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transfer von benutzergeräten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EP11153335A EP2317796A1 (en) 2006-08-15 2007-08-15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CN2007/070492 WO2008019631A1 (fr) 2006-08-15 2007-08-15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transfert de matériel d'utilisateur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P21203590.1A EP3962033A1 (en) 2006-08-15 2007-08-15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150680.9A EP3328126B1 (en) 2006-08-15 2007-08-15 Transferring a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07800968A EP2053871B1 (en) 2006-08-15 2007-08-15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371,174 US8509200B2 (en) 2006-08-15 2009-02-13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3/662,419 US8670426B2 (en) 2006-08-15 2012-10-27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4/161,407 US9215625B2 (en) 2006-08-15 2014-01-22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4/933,936 US9894576B2 (en) 2006-08-15 2015-11-05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5/859,048 US10412646B2 (en) 2006-08-15 2017-12-29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6/547,242 US11012907B2 (en) 2006-08-15 2019-08-21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7/246,098 US11678240B2 (en) 2006-08-15 2021-04-30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5390A CN100584093C (zh)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8045A true CN101128045A (zh) 2008-02-20
CN100584093C CN100584093C (zh) 2010-01-20

Family

ID=3908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5390A Active CN100584093C (zh) 2006-08-15 2006-08-15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7) US8509200B2 (zh)
EP (4) EP3328126B1 (zh)
CN (1) CN100584093C (zh)
AT (1) ATE515131T1 (zh)
PT (1) PT2053871E (zh)
WO (1) WO200801963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9710A1 (zh) * 2008-04-25 200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重选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1541050B (zh) * 2008-03-17 2011-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在系统间切换后默认连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56257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感知技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12152130A1 (zh) * 2011-07-21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69890A (zh) * 2010-08-12 2013-04-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网络装置
CN106465214A (zh) * 2014-06-24 2017-02-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节点、移动终端、基站和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11213352A (zh) * 2017-10-17 2020-05-29 奥兰治 用于在电信网络中切换管理实体的方法
CN111586760A (zh) * 2020-04-28 2020-08-25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终端附着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4093C (zh) 2006-08-15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72614B (zh) * 2007-03-20 201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GB2449629A (en) 2007-05-01 2008-12-03 Nec Corp Buffering numbered unsegmented PDCP SDUs in 3GPP system to assist efficient hard handover
CN101365230B (zh) 2007-08-07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切换/改变时的用户分离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511079B (zh) * 2007-11-01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演进网络临时标识接入旧有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EP2250833B1 (en) * 2008-01-30 2016-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class restriction implemented in radio access node for core network processing load reduction
CN101459907B (zh) 2008-03-26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服务网关承载管理的方法
US8165068B2 (en) * 2008-04-18 2012-04-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User equipment detach with multiple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vity
CN102821382B (zh) 2008-06-18 2015-09-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接入的装置
CN101640878B (zh) 2008-07-29 201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漫游用户终端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ES2426773T3 (es) * 2009-03-17 2013-10-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ñalización de enlace descendente mediante ángulo de llegada
WO2010112037A1 (en) * 2009-03-31 2010-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istribution of terminals
EP2416606A4 (en) * 2009-03-31 2012-11-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WCDMA MOBILE STATIONS IN THE MANNER OF THE LOWEST PACKAGE LOSS
US9480099B2 (en) * 2009-08-25 2016-10-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ity anchor relocation
US10334483B2 (en) * 2009-11-11 2019-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ng GW triggered relocation
EP2323436A1 (en) * 2009-11-16 2011-05-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Load re-distribution with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ntrol
CN102123375B (zh) * 2010-01-11 2014-04-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方法、gprs服务支持节点或移动管理实体、终端
ES2657263T3 (es) 2010-05-03 2018-03-02 Alcatel Lucent Control de sobrecarg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de paquetes
ES2540991T3 (es) * 2010-05-11 2015-07-15 Nec Europe Ltd. Método para manejar el fallo de una MME en un sistema de paquetes evolucionado
JP4892084B2 (ja) * 2010-06-16 2012-03-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
CN102378146B (zh) * 2010-08-25 2014-12-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MSI Paging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421198B (zh) * 2010-09-28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更新信息通知核心网的方法及系统
US9204290B2 (en) * 2010-11-03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a domain name for a radio network nod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52707B1 (ko) * 2011-01-03 2017-07-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혼잡 제어 방법
US20130324128A1 (en) * 2011-02-24 2013-12-05 Nec Corporation Sleeping core network nodes for energy saving in 3g networks
CN102740268B (zh) * 2011-04-07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及终端移动性管理的系统
GB2493508B (en) * 2011-07-27 2014-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acket data network
KR101573156B1 (ko) 2011-08-12 2015-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들 모드 시그널링 감소에 관련된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ES2694175T3 (es) * 2011-09-30 2018-12-18 Nec Corporatio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método y aparato
US20130336283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Overload control in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US9288717B2 (en) * 2013-01-29 2016-03-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rat systems access network (AN) load balance and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KR102092556B1 (ko) * 2013-04-11 2020-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GB2516837B (en) * 2013-07-31 2015-12-09 Ip Access Ltd Network elemen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for
US9277462B1 (en) * 2013-11-06 2016-03-0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rving context records
CN104661205B (zh) * 2013-11-22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更新信息通知方法及控制器
KR102205907B1 (ko) * 2014-02-07 2021-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WO2015133955A1 (en) * 2014-03-03 2015-09-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mproving access steering between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15131926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Gmbh Ran based gateway functions
EP3142414B1 (en) * 2014-05-30 2018-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path chang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145244B1 (en) * 2014-06-17 2020-0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mme reselection and mme
EP3163943B1 (en) 2014-06-24 2020-01-08 Nec Corporation Control node an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carried out using these
KR20160014382A (ko) * 2014-07-29 2016-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앵커 게이트웨이를 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706437B2 (en) * 2014-09-19 2017-07-11 Affirmed Network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directed UE relocation within an MME/SGSN flex pool
US9544940B2 (en) 2014-11-25 2017-01-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Updating connectivity with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855645B2 (en) 2015-01-09 2020-12-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PC node selection using custom service types
CN107432053B (zh) * 2015-03-12 2021-08-0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设备、节点设备和通信方法
US10334640B2 (en) * 2015-03-18 2019-06-25 Nec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467843B1 (en) * 2015-05-15 2016-10-11 Rivada Networks, Ll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dynamic spectrum arbitrage with a mobility load balancer gateway
US9622067B1 (en) * 2015-11-20 2017-04-11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ling device connection based on whether device provides wireless relay backhaul connectivity
CN107295610B (zh) * 2016-04-01 2019-12-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WO2017181353A1 (zh) * 2016-04-20 2017-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专用核心网迁移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7197359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cking user equipment at radio access network level
WO2018000457A1 (zh) * 2016-07-01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548140B2 (en) 2017-05-02 2020-01-28 Affirmed Networks, Inc. Flexible load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in an MME pool
JP7178365B2 (ja) 2017-05-05 2022-11-25 マイクロソフト テクノロジー ライセンシング,エルエルシー サービス能力公開機能(scef)ベース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オブシングス(iot)通信の方法とシステム
JP7234141B2 (ja) 2017-05-31 2023-03-07 マイクロソフト テクノロジー ライセンシング,エルエルシー Ipsecの地理的冗長性のための分離した制御プレーンおよびデータプレーンの同期
US10856134B2 (en) 2017-09-19 2020-12-01 Microsoft Technolgy Licensing, LLC SMS messaging using a service capability exposure function
WO2019164864A1 (en) 2018-02-20 2019-08-29 Affirmed Networks, Inc. Dynamic selection of network elements
WO2019166837A1 (en) * 2018-03-01 2019-09-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irecting user equipment to another mobility control node
SG11202008717SA (en) 2018-03-20 2020-10-29 Affirmed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licing
EP3827577B1 (en) 2018-07-23 2023-09-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ly managing sessions in a mobile network
CN110831253B (zh) * 2018-08-08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重建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958651B (zh) * 2018-09-26 2022-06-1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核心网重选方法和装置
TWI674808B (zh) * 2018-11-01 2019-10-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無線通訊系統及控制平面之管理之切換方法
US11140618B1 (en) * 2020-11-04 2021-10-0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data service based on geographic data network nam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6906A (en) * 1990-09-27 1994-01-04 Motorola, Inc. Radiotelephone system incorporating two thresholds for handoff
CN1221110C (zh) * 1998-07-17 2005-09-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其网关、无线信息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FI107674B (fi) * 1999-08-30 2001-09-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tiedonsiirron optimoimiseksi pakettikytkentäisessä langattomassa tiedo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CA2376962A1 (en) * 2001-04-02 2002-10-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mts packet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on uplink channels
US8145228B2 (en) * 2001-05-10 2012-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all reques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NO20014064D0 (no) * 2001-08-21 2001-08-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ate for handtering av en mobil abonnent i et telekommunikasjonssystem
EP1419661B1 (en) * 2001-08-24 2011-04-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means for redistribution of subscriber information in umts networks where the nodes are arranged in pools
NO20014865D0 (no) 2001-10-05 2001-10-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Optimalisering av handover-prosedyrer i GPRS
NO20020667D0 (no) * 2002-02-11 2002-02-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åte for å unngå unödig okkupering av ressurser i pakkesvitsjede mobilnett
WO2004084572A1 (en) * 2003-03-20 2004-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mobile terminal in e.g. an umts-network from one server node in a pool to another server node in the same pool
US7539186B2 (en) * 2003-03-31 2009-05-26 Motorola, Inc. Packet filtering for emergency service access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15471A1 (en) * 2003-07-18 2005-01-20 Zhang Pu Paul Secure cluster configuration data set transfer protocol
US20080092511A1 (en) * 2003-12-30 2008-04-24 Chang Min Jeong Double covered lycra soft yarn
EP1702480A1 (en) 2003-12-30 2006-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relating to mobilit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785002B1 (en) 2004-08-28 2008-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1838125B1 (en) * 2004-08-31 2009-06-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Efficient rise over thermal (RoT) control during soft handover
GB0422192D0 (en) * 2004-10-06 2004-11-03 Nokia Corp Transfer of a user equip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60098630A (ko) * 2005-03-03 2006-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무선 접속 네트워크 간 네트워크 선택 방법
EP1708423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ter-domain context transfer using context tranfer managers
EP1864543A1 (en) * 2005-03-30 2007-12-12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devices, methods and programs for reducing service interruption during routing area change
US8228917B2 (en) * 2005-04-26 2012-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iphering and re-ordering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66790C (zh) * 2005-06-15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核心网络节点负载的方法
US8792902B2 (en) * 2005-06-21 2014-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services with short-circuited message flows
US8553643B2 (en) * 2005-07-19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system handover using legacy interface
US20070064948A1 (en) * 2005-09-19 2007-03-22 George Tsirtsi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mobile nodes for state transfer
US20070076715A1 (en) 2005-09-30 2007-04-05 Bauer Markus G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ulticast service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7079771A1 (en) * 2006-01-09 2007-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handover within mobile communication
JP4715521B2 (ja) * 2006-01-10 2011-07-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呼制御サーバ
US8149771B2 (en) * 2006-01-31 2012-04-03 Roundbox, Inc. Reliable event broadcaster with multiplexing and bandwidth control functions
CN101039506B (zh) * 2006-03-15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迁移方法
US20070291695A1 (en) * 2006-05-01 2007-12-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ossless handover in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US8160025B2 (en) * 2006-05-02 2012-04-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a hando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664467B2 (en) * 2006-06-19 2010-02-16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coordinated control of radio resources for multicasting in a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
US7912004B2 (en) * 2006-07-14 2011-03-22 Kineto Wireless, Inc.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US20080019320A1 (en) * 2006-07-18 2008-01-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embedded status information in handover control signaling
CN100584093C (zh) 2006-08-15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US7940735B2 (en) * 2006-08-22 2011-05-10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JP4848890B2 (ja) * 2006-08-23 2011-1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
EP2104245B1 (en) * 2006-12-07 2013-08-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EP2127459A4 (en) * 2006-12-21 2013-06-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RECT TUNNE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RANSF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237672B (zh) * 2007-01-29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演进网络中建立s1信令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773991B2 (en) * 2007-04-02 2010-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access latency while protecting against control signaling data processing overload
US8402147B2 (en) * 2007-04-10 2013-03-19 Apertio Limited Nomadic subscriber data system
US8483174B2 (en) * 2007-04-20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gateway relocation
FI20075387A0 (fi) * 2007-05-29 2007-05-29 Nokia Corp Lähetysresurssin varauksen hallinta langattomassa verkossa
US8521194B2 (en) * 2007-07-10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ing paging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
CN101374341B (zh) * 2007-08-21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接入网及利用其实现业务的方法
MX2010003422A (es) * 2007-10-01 2010-08-04 Motorola Inc Un metodo para asignar un identificador de solicitud de recursos temporal para tener acceso a una estacion base objetivo.
CN101933350B (zh) * 2008-01-31 2016-01-2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网关和无线通信方法
US8111712B2 (en) * 2008-04-10 2012-02-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US20110261786A1 (en) * 2008-04-22 2011-10-27 Chandra Bontu Restrict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US8121052B2 (en) * 2008-05-15 2012-02-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ramework for internetworking between WMAN and WLAN networks
JP5178368B2 (ja) * 2008-07-18 2013-04-1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CN101635962B (zh) * 2008-07-24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时获取承载状况的方法和mme
US8891441B2 (en) * 2008-09-04 2014-11-18 Intel Corporation L2 tunneling-based low latency single radio handoffs
CN101765094B (zh) * 2008-12-2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设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042248B2 (ja) * 2009-01-22 2012-10-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呼制御サーバ及びアクセ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BRPI0924130B1 (pt) * 2009-01-23 2021-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étodos e arranjos para executar controle de acesso para um nó móvel e para auxiliar um nó de controle de rede em executar controle de acesso a um nó móvel
WO2010105422A1 (zh) * 2009-03-18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00291941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Te-Ming Chen Method for improving cell load balance in cellular network and associated user equipment
KR20110020161A (ko) * 2009-08-21 2011-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제어 평면(Control Plane)을 담당하는 서버 및 SIPTO 기반의 세션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2036325B (zh) * 2009-09-28 2013-06-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或修改本地ip接入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56138B (zh) * 2009-11-05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地ip访问连接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US8477724B2 (en) * 2010-01-11 2013-07-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ession context continuity of local service availability in local cellular coverage
CN102123394B (zh) * 2010-01-11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向封闭用户组小区切换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38282A (zh) * 2010-09-29 2012-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88727A1 (zh) * 2010-12-31 2012-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606274B2 (en) * 2011-04-01 2013-12-10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load-aware dynamic handover in cellular networks
US9277456B2 (en) * 2011-08-24 2016-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ateway device for handling UE context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03002521B (zh) * 2011-09-08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递上下文的方法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WO2013058687A1 (en) * 2011-10-19 2013-04-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riving a permanent ue identifier
CN106255092B (zh) * 2012-02-24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源sgsn的方法和装置
US9619540B2 (en) * 2012-09-07 2017-04-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ubscription order generation for cloud services
WO2015045296A2 (en) * 2013-09-27 2015-04-02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1050B (zh) * 2008-03-17 2011-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在系统间切换后默认连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568162B (zh) * 2008-04-25 201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重选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WO2009129710A1 (zh) * 2008-04-25 200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重选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2256257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感知技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256257B (zh) * 2010-05-17 2016-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感知技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069890B (zh) * 2010-08-12 2016-06-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网络装置
US10098046B2 (en) 2010-08-12 2018-10-09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device, and network apparatus
CN103069890A (zh) * 2010-08-12 2013-04-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移动台以及网络装置
WO2012152130A1 (zh) * 2011-07-21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92210A (zh) * 2011-07-21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92210B (zh) * 2011-07-21 2018-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65214A (zh) * 2014-06-24 2017-02-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节点、移动终端、基站和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06465214B (zh) * 2014-06-24 2019-11-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节点、移动终端、基站和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11213352A (zh) * 2017-10-17 2020-05-29 奥兰治 用于在电信网络中切换管理实体的方法
CN111213352B (zh) * 2017-10-17 2023-06-16 奥兰治 用于在电信网络中切换管理实体的方法
CN111586760A (zh) * 2020-04-28 2020-08-25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终端附着方法及装置
CN111586760B (zh) * 2020-04-28 2021-03-16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终端附着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19631A1 (fr) 2008-02-21
US9894576B2 (en) 2018-02-13
US8670426B2 (en) 2014-03-11
US20210250829A1 (en) 2021-08-12
EP3328126B1 (en) 2021-11-24
EP2053871B1 (en) 2011-06-29
EP2317796A1 (en) 2011-05-04
EP2053871A1 (en) 2009-04-29
EP3328126A1 (en) 2018-05-30
US10412646B2 (en) 2019-09-10
US9215625B2 (en) 2015-12-15
US20090176496A1 (en) 2009-07-09
US20140133464A1 (en) 2014-05-15
CN100584093C (zh) 2010-01-20
US20160066230A1 (en) 2016-03-03
US11678240B2 (en) 2023-06-13
EP2053871A4 (en) 2009-12-09
US20190379611A1 (en) 2019-12-12
EP3962033A1 (en) 2022-03-02
ATE515131T1 (de) 2011-07-15
US8509200B2 (en) 2013-08-13
PT2053871E (pt) 2011-08-25
US20130053041A1 (en) 2013-02-28
US11012907B2 (en) 2021-05-18
US20180124663A1 (en) 2018-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4093C (zh)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转移用户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72614B (zh) 一种选择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CN101500213B (zh) 一种用户设备紧急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212810B (zh) 无线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方法
US20180255501A1 (en) Network controlled extended access barring for user devices
CN101742452B (zh) 承载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114928B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14927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686520A (zh) 支持家用基站上下文管理的方法
CN101459907A (zh) 一种指示服务网关承载管理的方法
CN101969634A (zh) 一种用户数据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1330425B (zh) Sgsn到服务网关的隧道的建立方法
CN100527872C (zh) 一种无线演进网络中重新附着的实现方法
CN102014434B (zh) 一种服务网关的负载重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12152130A1 (zh)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88795A (zh) 实现sipto的方法、移动管理控制节点设备
CN101166296A (zh) 一种重附着方法、系统及用户设备
GB2412548A (en) Resouce sharing between several User Plane Servers in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CN101448328B (zh) 默认承载建立方法
CN101959209B (zh) 一种部分故障处理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02387606A (zh) 一种实现承载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WO2008113300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pour sélectionner des dispositifs de résea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and system transferring user de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