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8041A -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8041A
CN101128041A CNA200610115276XA CN200610115276A CN101128041A CN 101128041 A CN101128041 A CN 101128041A CN A200610115276X A CNA200610115276X A CN A200610115276XA CN 200610115276 A CN200610115276 A CN 200610115276A CN 101128041 A CN101128041 A CN 101128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ggsn
user
sgs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152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8041B (zh
Inventor
胡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08195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12804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to CN200610115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804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S07800951T priority patent/ES2373998T3/es
Priority to PCT/CN2007/070475 priority patent/WO2008019627A1/zh
Priority to EP07800951A priority patent/EP2037633B1/en
Priority to AT07800951T priority patent/ATE531164T1/de
Publication of CN101128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8041A/zh
Priority to US12/369,431 priority patent/US812588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128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804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riority to US13/357,366 priority patent/US8867339B2/en
Priority to US14/484,133 priority patent/US9848450B2/en
Priority to US15/831,631 priority patent/US1072178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接收来自接入网用户面的数据隧道错误指示,在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后,通知相关的核心网控制面请求恢复下行数据隧道;核心网控制面命令对应的接入网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再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用户面信息,恢复下行数据隧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系统。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在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不释放对应PDP上下文,而通知核心网控制面重新建立下行数据隧道,加快了在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恢复数据传输的速度。

Description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中单隧道(One Tunnel/Direct Tunnel)架构下,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的用户面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恢复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分组数据接入(HSPA)和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引入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网络,未来几年用户面数据流量会有比较大的增长,为提高3GPP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和减少运营商的网络投资,3GPP组织在研究一种称作单隧道,规范称作“One Tunnel”或者“Direct Tunnel”的网络架构,本文以下简称为One Tunnel,即通过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之间直接建立用户面隧道,取代现有的RNC和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以及SGSN和GGSN之间的两段隧道,剥离SGSN节点的用户面功能,以节省运营商为应对HSPA带来的网络用户面流量增长对SGSN用户面扩容的投资。简而言之,One Tunnel可以概括为用户面层次的扁平化,核心网保留一层用户面节点,接入网和核心网的用户面实体之间建立一段隧道。
3GPP系统内部,接入网和核心网用户面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的是GPRS隧道协议(GTP)技术。当GTP隧道一端收到对端发来的分组数据,会根据分组数据外层的GTP头中的隧道端标识信息(TEID),定位到用户面的上下文,再根据上下文中保存的路由信息,将数据转发。如果因为节点复位或者其他异常,GTP隧道一端的节点可能释放了用户面上下文,这样当其接收到从GTP隧道对端发来的数据,就无法定位到对应的用户面上下文,因此无法正常转发收到的分组数据,只能将收到的数据丢弃。根据GTP协议要求,收到GTP数据包却无法定位用户面上下文,丢弃数据包同时,还要向对端发送错误提示(Errors Indication)消息,通知对端隧道已经失效了,不要再向本隧道发送数据了。
在One Tunnel的架构下,用户面的数据隧道只有一段,建立在RNC和GGSN之间。当RNC因为异常,如复位,释放了用户的空口资源和上下文,会导致相关的RNC和GGSN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如果GGSN通过失效的下行数据隧道下发数据给RNC,必然收到RNC返回错误提示消息应答,即错误指示,按照目前的处理机制,GGSN此时去激活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导致整个IP承载被释放,后续用户要恢复数据传输,必须重新激活PDP以建立IP承载。
上述处理过程中,在RNC和GGSN间的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用户需要重新激活PDP建立IP承载来恢复数据传输,影响了用户恢复数据传输的速度;并且有悖于3GPP支持用户永久在线的思想;此外,由于重新激活PDP建立的IP承载的IP地址无法保证不变,应用程序也将因为IP地址的改变而中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能够在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提高恢复数据传输的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A、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接收来自接入网用户面的数据隧道错误指示,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通知相关的核心网控制面请求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B、核心网控制面命令对应的接入网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再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用户面信息,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所述步骤B可以包括:
B1、核心网控制面向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发送重建无线接入承载请求,请求中包含核心网用户面锚点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
B2、接入网设备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将自身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返回给核心网控制面,由核心网控制面再以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
B3、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根据接收的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更新对应的PDP上下文,恢复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所述核心网中可以包括SGSN和GGSN,所述SGSN中包括用户面和所述核心网控制面,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为GGSN,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则所述步骤B1之前进一步包括:
B01、SGSN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并以所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通知GGSN更新PDP上下文;
B02、GGSN根据所述SGSN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将下行数据隧道更新至GGSN与SGSN之间。
较佳地,所述步骤B02后,GGSN将接收到的下行用户数据通过GGSN与SGSN之间的隧道发送给SGSN,SGSN缓存接收到的下行用户数据;
则所述步骤C中,SGSN接收到所述RNC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后,根据该隧道资源信息向RNC发送所述SGSN缓存的下行用户数据。
较佳地,所述步骤B01中,SGSN在通知GGSN更新PDP上下文的消息中通知GGSN用户面不采用单隧道建立。
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
a1、在激活用户上下文过程中,GGSN向SGSN返回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中包括该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
b1、所述SGSN根据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确定是否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正常建立用户面流程;
c1、SGSN通过无线承载指派请求向RNC发送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
d1、SGSN通过更新PDP上下文请求通知GGSN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并将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GGSN;
el、GGSN接收到所述更新PDP上下文请求后,根据该请求中的信息更新PDP上下文,记录对应用户面采用单隧道技术,并建立GGSN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较佳地,所述步骤b1中,SGSN进一步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和漫游状态确定是否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
所述核心网中可以包括SGSN和GGSN,所述核心网控制面为SGSN,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为GGSN,所述接入网设备为RNC;
则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
a2、在激活用户上下文过程中,SGSN向GGSN发送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中包括该S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
b2、GGSN根据自身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和S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确定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后,记录对应用户面采用单隧道技术,并向SGSN返回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中包括该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
c2、所述SGSN根据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和自身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确定是否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d2;否则执行正常建立用户面流程;
d2、SGSN通过无线承载指派请求向RNC发送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
e2、SGSN通过更新PDP上下文请求将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GGSN;
f2、GGSN接收到所述更新PDP上下文请求后,根据该请求中的信息更新PDP上下文,并建立GGSN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较佳地,所述的隧道资源信息包括:用户面的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
所述方法应用于演进的3GPP技术时,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为移动性管理实体;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odeB)。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核心网控制面和核心网用户面锚点;
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数据隧道失效的信息,向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发送数据隧道错误指示,并根据来自核心网控制面的命令进行无线接入承载重建,以及向核心网控制面发送无线接入承载完成的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中用户面的数据隧道错误指示,并在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时,通知相关的核心网控制面,请求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用于命令对应的接入网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并根据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完成的信息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用户面信息,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可以为SGSN,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为GGSN,则所述接入网设备为RNC;
所述SGSN用于通过将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RNC,以及将来自RNC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GGSN;
所述GGSN用于根据来自RNC的错误指示和确定出的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的信息,根据来自SGSN的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更新PDP上下文,恢复GGSN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所述RNC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的来自SGSN的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并将自身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SGSN。
所述SGSN进一步可以用于根据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中保存的GGSN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并建立与GGSN之间的数据隧道;以及根据来自RNC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将通过SGSN与GGSN之间的数据隧道接收并缓存的数据发送给RNC。
所述系统应用于演进的3GPP技术,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为移动性管理实体,则所述接入网设备为E-NodeB。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接收来自接入网用户面的数据隧道错误指示,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通知相关的核心网控制面请求恢复下行数据隧道,核心网控制面命令对应的接入网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再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用户面信息,恢复下行数据隧道,在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不释放对应PDP上下文,而是通知核心网控制面重新建立下行数据隧道,加快了在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恢复数据传输的速度,避免了PDP需要重新激活对数据传输恢复的不利影响。并且由于本发明在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不释放对应的PDP上下文,则PDP上下文中为用户分配的用户面IP地址没有变化,从而防止了应用程序因为IP地址的改变而发生中断。
附图说明
图1为One Tunnel架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在现有的3GPP系统中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用户激活PDP上下文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中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中用户激活PDP上下文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中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在One Tunnel技术中,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根据接收的来自接入网的用户面错误指示,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时,通知相关的核心网控制面请求恢复下行数据隧道,核心网控制面命令对应的接入网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再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用户面信息,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现有的3GPP系统以及演进的3GPP系统中。
现有的3GPP系统涉及到的One Tunnel技术包括两种方案,一种方案为SGSN仍然保留用户面的功能,如漫游用户、预付费用户等场景下,为减少对核心网用户面锚点,即GGSN的改动,不采用One Tunnel方式建立用户面,继续采用传统的方式建立用户面。如图1中所示,用户面大部分流量采用One Tunnel技术的隧道在RNC与GGSN之间直接传输,如图1中粗实线所示;小部分仍然从经过SGSN在RNC和GGSN之间传输,如图中的细实线所示。以下将这种方案简称为SGSN保留用户面的One Tunnel方案。
在单隧道技术中,另外一种方案彻底地把SGSN用户面功能剥离掉,所有场景都采用RNC和GGSN之间的隧道传输数据,采用此方案则在图1中RNC-SGSN-GGSN之间的GTP用户面(GTPU)隧道不在存在。以下将这种方案简称为完全的One Tunnel方案。
在演进的3GPP系统中,One Tunnel技术的实现与上述完全的OneTunnel方案基本相似,只是其中的具体实体与现有的3GPP系统略有差别,如其中核心网控制面的功能,即上述完全的One Tunnel方案中SGSN实现的功能由移动性管理实体实现;而上述RNC的功能由E-NodeB来实现。
以下通过应用在现有的3GPP系统中为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应用在现有的3GPP系统时,其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01、GGSN根据接收的来自RNC的错误指示,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后,通知相关的SGSN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步骤202、SGsN向对应的RNC发送重建无线接入承载请求,请求中包含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
步骤203、RNC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并将自身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返回给SGSN,由SGSN再以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通知GGSN更新PDP上下文;
步骤204、GGSN根据接收的RNC分配的所述隧道资源信息更新对应的PDP上下文,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此外,在用户激活PDP上下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SGSN、GGSN是否支持One Tunnel的信息确定是否采用One Tunnel技术,如果确定采用则在GGSN的PDP上下文中记录采用了One Tunnel技术。
在上述SGSN保留用户面的One Tunnel方案中,在RNC与GGSN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GGSN可以在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恢复前,通过SGSN向RNC发送下行数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下行数据传输的恢复速度,并降低了对GGSN缓存数据的要求。
以下分别通过具体实施例针对上述两种One Tunnel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采用SGSN保留用户面的One Tunnel方案。本实施例中,用户激活PDP上下文建立IP承载的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移动用户的终端发送激活PDP上下文请求给SGSN。
步骤302a、SGSN选择GGSN,并发送创建PDP上下文请求给选择的GGSN,消息包含用户的永久身份标识、手机号码、用户请求的QoS、要求激活的接入点名称APN、SGSN分配的接收下行数据用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等。
步骤302b、GGSN创建PDP上下文,返回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SGSN,该响应消息包含协商后的QoS、GGSN为接收上行数据分配的用户面IP地址、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以及GGSN是否能支持One Tunnel的指示信息,SGSN根据GGSN返回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更新对应的PDP上下文。
步骤303、SGSN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漫游状态、GGSN是否能支持One Tunnel等信息决定是否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
步骤304a、SGSN下发RAB指派请求给RNC,如果是采用One Tunnel,则请求消息中包括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隧道端标识信息,否则如果不采用One Tunnel,执行正常建立用户面流程,在RAB指派请求消息中包括S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隧道端标识信息。
步骤304b、RNC为新建立的上下文分配资源,返回RAB指派响应消息,消息包含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许可的QoS。
步骤305a、如果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用户面,或者SGSN确定出RNC通过RAB指派响应消息发送的QoS,相对GGSN通过对应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上报的QoS有变化,SGSN需要再向GGSN发起更新PDP上下文的请求。如果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用户面,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包含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和用户面采用One Tunnel的指示,即单隧道标识;如果QoS有变化,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包含RNC返回的QoS。
步骤305b、GGSN根据收到的请求信息,更新PDP上下文中的相应信息,并返回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SGSN接收到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中根据其中的信息更新对应的PDP上下文。这里如果用户面采用OneTunnel建立,则GGSN在创建成功的PDP上下文中也保存了信息标记以指示用户面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
步骤306、SGSN下发激活接受消息通知移动用户的终端,消息包含GGSN分配的IP地址和最终协商确定的QoS。
本实施例中,在建立IP承载后,用户面的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GGSN收到用户的下行数据报文后,定位相应的PDP上下文,并根据保存的PDP上下文中的路由信息,将数据报文进行GTP封装后,发往对应的GTP隧道。
步骤402、RNC收到下行的GTP数据包,定位用户面上下文失败,向发送该GTP数据包的GTP隧道源端,返回错误提示消息。
步骤403、GGSN收到RNC返回的错误提示消息,确定出对应的PDP上下文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用户面后,根据该PDP上下文中的保存的控制面信息中包含的SGSN信息,发送用户面建立请求给相应的SGSN。这里,如果GGSN收到RNC返回的错误提示消息,确定出对应的PDP上下文不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用户面后,直接释放PDP上下文。
步骤404a、SGSN接收到用户面建立请求后,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并将分配的信息包含于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通知给GGSN,同时消息中指示PDP上下文不采用OneTunnel建立用户面。
这里,S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给GGSN的目的是,建立SGSN和GGSN间的GTP隧道,故消息中指示PDP上下文是不采用OneTunnel建立的用户面。
步骤404b、GGSN根据请求消息中的信息更新对应的PDP上下文,将下行的用户面GTP隧道从GGSN和RNC之间更新到GGSN和SGSN之间,并向SGSN返回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此后,GGSN把收到的下行用户数据,通过更新后的GGSN和SGSN之间的GTP隧道,转发给SGSN,SGSN缓存GGSN转发的下行数据。
步骤405a、SGSN可以在收到GGSN的建立用户面请求后,或者在通过更新后的GTP隧道收到GGSN转发的下行数据后,向RNC发起RAB指派过程,即向RNC发送RAB指派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SGSN的PDP上下文中记录的、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
步骤405b、RNC返回RAB指派响应消息,该消息包含RNC为接收下行数据分配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或进一步包括QoS等的隧道资源信息。如果SGSN有缓存数据,则SGSN通过上述RNC返回的信息指定的隧道资源信息,下发给RNC。
步骤406a、SGSN向GGSN发起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以及用户面采用了One Tunnel的指示。另外,如果RNC返回的服务质量QoS相对来自GGSN的对应QoS有变化,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还包含RNC返回的服务质量QoS。
步骤406b、GGSN根据收到的请求信息,更新PDP上下文中的相应信息,将GGSN和SGSN之间的隧道又更新到GGSN和RNC之间,并向SGSN返回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
在执行完图4所示的流程后,就恢复了GGSN和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则可以通过该下行数据隧道向用户发送数据。
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采用完全的0ne Tunnel方案。本实施例中,用户激活PDP上下文建立IP承载的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移动用户的终端发送激活PDP上下文请求给SGSN。
步骤502a、SGSN选择GGSN,并发送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给选择的GGSN,消息包含用户的永久身份标识、手机号码、用户请求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激活的接入点名称APN、SGSN分配的接收下行数据用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以及SGSN是否能支持One Tunnel的指示信息等。
步骤502b、GGSN根据接收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的信息为用户创建PDP上下文,并返回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SGSN,消息包含协商后的服务质量QoS、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以及GGSN是否能支持One Tunnel的指示信息。
步骤503、如果SGSN确定出自身和GGSN都能支持One Tunnel,则决定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否则不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
步骤504a、SGSN下发RAB指派请求给RNC,如果SGSN决定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则RAB指派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是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隧道端标识信息;否则执行正常建立用户面流程,在RAB指派请求消息中包括S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隧道端标识信息。
步骤504b、RNC接收到RAB指派请求后,为新建的PDP上下文分配资源,并向SGSN返回RAB指派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包含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以及许可的服务质量QoS。
步骤505a、如果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或者RNC返回的服务质量QoS相对来自GGSN的对应QoS有变化,则SGSN需要再向GGSN发起更新PDP上下文的请求。如果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用户面,消息中包含RNC为接收下行数据分配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如果RNC返回的服务质量QoS相对GGSN返回的有变化,消息包含RNC返回的服务质量QoS。
步骤505b、GGSN根据收到的更新PDP上下文请求信息,更新PDP上下文中的相应信息,并返回响应消息。由于GGSN能够根据自身是否支持One Tunnel的信息,和通过步骤502中SGSN通过创建PDP上下文请求中包括的该SGSN是否支持One Tunnel的信息,确定是否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因此这里如果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则创建成功的PDP上下文中保存了信息标记以指示用户面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
步骤506、SGSN下发激活接受消息通知移动用户的终端,消息包含GGSN为该用户分配的IP地址和最终协商确定的QoS。
本实施例中,在建立IP承载后,用户面的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GGSN收到用户的下行数据报文后,定位到相应的PDP上下文,并根据保存的PDP上下文中的路由信息,将数据报文进行GTP封装后,发往对应的GTP隧道。
步骤602、RNC收到下行的GTP数据包,定位用户面上下文失败,向发送该GTP数据包的GTP隧道源端,返回错误提示消息。
步骤603、GGSN收到RNC返回的错误提示消息,确定出对应的PDP上下文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用户面后,根据该PDP上下文中的保存的控制面信息中包含的SGSN信息,发送用户面建立请求给相应的SGSN。
这里,如果GGSN收到RNC返回的错误提示消息,确定出对应的PDP上下文不是采用One Tunnel建立的用户面后,直接释放PDP上下文。
步骤604a、SGSN向RNC发起RAB指派过程,即向RNC发送RAB指派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SGSN的PDP上下文中保存的、GGSN分配的接收上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
步骤604b、RNC返回RAB指派响应消息,该消息中包含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以及许可的QoS。
步骤605a、SGSN向GGSN发送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包含RNC为接收下行数据分配的用户面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TEID信息。如果RNC返回的服务质量QoS相对来自GGSN的QoS有变化,则该消息还包含RNC返回的服务质量QoS。
步骤605b、GGSN根据收到的更新PDP上下文请求信息,更新PDP上下文中的相应信息,将GGSN和SGSN之间的数据隧道又更新到GGSN和RNC之间,并返回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接入网和核心网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RNC、SGSN和GGSN,这三个实体之间的交互,以及三个实体具体所执行的功能与上述对方法的阐述相同。这里再简要说明如下:
本发明系统中,RNC根据下行数据隧道失效的信息向GGSN发送错误指示,以及根据接收的来自SGSN的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并将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SGSN;
SGSN通过重建无线接入承载请求将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RNC,以及将来自RNC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GGSN;
GGSN根据来自RNC的错误指示和确定出的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的信息,根据来自SGSN的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更新PDP上下文,恢复GGSN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在SGSN保留用户面功能的One Tunnel方案中,SGSN可以进一步根据PDP上下文中保存的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建立与GGSN之间的数据隧道;以及根据来自RNC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将通过SGSN与GGSN之间的数据隧道接收并缓存的数据发送给RNC。
SGSN还可以进一步在用户激活PDP上下文的流程中,在SGSN保留用户面功能的One Tunnel方案中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漫游状态、GGSN是否能支持One Tunnel等信息决定是否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或在完全的One Tunnel方案中根据自身和GGSN是否都能支持One Tunnel的信息决定是否采用One Tunnel建立用户面。
在后续演进的3GPP系统中,核心网的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核心网的用户面只有一层,包括核心网用户面实体(User Plan Entity,UPE)和不同接入系统的锚点(InterAccessSystemAnchor,IASA),在未来演进网络架构中合为同一网络实体,可称为核心网用户面锚点,其具体执行的功能与上述GGSN所执行的功能基本相同;而核心网的控制面,在规范中称为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独立为一个实体,其具体执行的功能与完全的One Tunnel方案中SGSN所执行的功能基本相同;此外,在后续演进的3GPP系统中,E-NodeB实现上述RNC的功能;因此本发明以上所述方法和系统不仅适用于Rel7以前的3GPP系统的One Tunnel架构,而且适用于上述演进的3GPP系统。则本发明应用于3GPP系统后,包含UPE和IASA功能的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所执行的关于下行数据隧道恢复的功能与GGSN类似,而核心网的控制面所执行关于下行数据隧道恢复的功能与SGSN类似,E-NodeB所执行的关于下行数据隧道恢复的功能与RNC类似,相对于上述第二实施例只是具体的信令名称可能不同,其具体的处理实现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以上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具体情况的具体需要。因此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起示范作用,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接收来自接入网用户面的数据隧道错误指示,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通知相关的核心网控制面请求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B、核心网控制面命令对应的接入网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再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用户面信息,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1、核心网控制面向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发送重建无线接入承载请求,请求中包含核心网用户面锚点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
B2、接入网设备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将自身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返回给核心网控制面,由核心网控制面再以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
B3、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根据接收的所述接入网设备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更新对应的PDP上下文,恢复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中包括SGSN和GGSN,所述SGSN中包括用户面和所述核心网控制面,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为GGSN,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则所述步骤B1之前进一步包括:
B01、SGSN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并以所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通知GGSN更新PDP上下文;
B02、GGSN根据所述SGSN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将下行数据隧道更新至GGSN与SGSN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02后,GGSN将接收到的下行用户数据通过GGSN与SGSN之间的隧道发送给SGSN,SGSN缓存接收到的下行用户数据;
则所述步骤C中,SGSN接收到所述RNC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后,根据该隧道资源信息向RNC发送所述SGSN缓存的下行用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01中,SGSN在通知GGSN更新PDP上下文的消息中通知GGSN用户面不采用单隧道建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
a1、在激活用户上下文过程中,GGSN向SGSN返回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中包括该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
b1、所述SGSN根据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确定是否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正常建立用户面流程;
c1、SGSN通过无线承载指派请求向RNC发送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
d1、SGSN通过更新PDP上下文请求通知GGSN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并将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GGSN;
e1、GGSN接收到所述更新PDP上下文请求后,根据该请求中的信息更新PDP上下文,记录对应用户面采用单隧道技术,并建立GGSN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SGSN进一步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和漫游状态确定是否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中包括SGSN和GGSN,所述核心网控制面为SGSN,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为GGSN,所述接入网设备为RNC;
则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
a2、在激活用户上下文过程中,SGSN向GGSN发送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中包括该S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
b2、GGSN根据自身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和S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确定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后,记录对应用户面采用单隧道技术,并向SGSN返回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中包括该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
c2、所述SGSN根据GGSN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和自身是否支持单隧道的信息确定是否采用单隧道建立用户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d2;否则执行正常建立用户面流程;
d2、SGSN通过无线承载指派请求向RNC发送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
e2、SGSN通过更新PDP上下文请求将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GGSN;
f2、GGSN接收到所述更新PDP上下文请求后,根据该请求中的信息更新PDP上下文,并建立GGSN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资源信息包括:用户面的IP地址和GTP隧道端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演进的3GPP技术时,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为移动性管理实体;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演进的基站E-NodeB。
11.一种接入网和核心网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核心网控制面和核心网用户面锚点;
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数据隧道失效的信息,向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发送数据隧道错误指示,并根据来自核心网控制面的命令进行无线接入承载重建,以及向核心网控制面发送无线接入承载完成的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中用户面的数据隧道错误指示,并在确定出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时,通知相关的核心网控制面,请求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所述核心网控制面用于命令对应的接入网完成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并根据无线接入承载重建完成的信息通知核心网用户面锚点更新用户面信息,恢复下行数据隧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控制面为服务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SGSN,所述核心网用户面锚点为网关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GGSN,所述接入网设备为RNC;
所述SGSN用于通过将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RNC,以及将来自RNC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GGSN;
所述GGSN用于根据来自RNC的错误指示和确定出的所述错误指示对应的用户面采用了单隧道技术的信息,根据来自SGSN的RNC分配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更新PDP上下文,恢复GGSN与RNC之间的下行数据隧道;
所述RNC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的来自SGSN的GGSN分配的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并将自身分配的隧道资源信息发送给SGS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GSN进一步用于根据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中保存的GGSN用于接收上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分配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并建立与GGSN之间的数据隧道;以及根据来自RNC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资源信息,将通过SGSN与GGSN之间的数据隧道接收并缓存的数据发送给RNC。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演进的3GPP技术,所述的核心网控制面为移动性管理实体;所述接入网设备为E-NodeB。
CN200610115276A 2006-08-15 2006-08-15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1128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5276A CN101128041B (zh) 2006-08-15 2006-08-15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ES07800951T ES2373998T3 (es) 2006-08-15 2007-08-14 Método de proceso para la invalidación del túnel de datos del enlace descendente entre redes,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y dispositivo.
PCT/CN2007/070475 WO2008019627A1 (fr) 2006-08-15 2007-08-14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invalidation d'un tunnel de données inter-réseaux en liaison descendante
EP07800951A EP2037633B1 (en) 2006-08-15 2007-08-14 A processing method,system and device of invalidation of downlink data tunnel among networks
AT07800951T ATE531164T1 (de) 2006-08-15 2007-08-14 Verfahren, system und gerät zum abbruch eines downlinkdatentunnels zwischen netzwerken
US12/369,431 US8125889B2 (en) 2006-08-15 2009-02-11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invalid downlink data tunnel between networks
US13/357,366 US8867339B2 (en) 2006-08-15 2012-01-24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invalid downlink data tunnel between networks
US14/484,133 US9848450B2 (en) 2006-08-15 2014-09-11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invalid downlink data tunnel between networks
US15/831,631 US10721780B2 (en) 2006-08-15 2017-12-05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invalid downlink data tunnel between network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5276A CN101128041B (zh) 2006-08-15 2006-08-15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8041A true CN101128041A (zh) 2008-02-20
CN101128041B CN101128041B (zh) 2010-05-12

Family

ID=3908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5276A Active CN101128041B (zh) 2006-08-15 2006-08-15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8125889B2 (zh)
EP (1) EP2037633B1 (zh)
CN (1) CN101128041B (zh)
AT (1) ATE531164T1 (zh)
ES (1) ES2373998T3 (zh)
WO (1) WO2008019627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889B2 (en) 2006-08-15 2012-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invalid downlink data tunnel between networks
CN10285800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2857905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直接隧道的实现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3548413A (zh) * 2011-03-24 2014-01-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直接隧道释放中死锁的系统和方法
WO2015018194A1 (zh) * 2013-08-08 2015-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00081A (zh) * 2016-08-23 2017-06-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接入网节点粒度的用户面数据隧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41017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Ue上下文信息恢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95570A (zh) * 2016-04-12 2017-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和核心网设备
US10893404B2 (en) 2015-08-14 2021-01-12 Zte Corporation Gateway recovery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8223B2 (en) 2005-04-08 2010-07-2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amp having outer shell to radiate heat of light source
CN100486381C (zh) * 2006-08-18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域中ggsn获知sgsn启用单隧道信息的方法
CN101094152B (zh) * 2006-11-07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域单隧道无线网络控制器错误的处理方法
CN101409951B (zh) * 2007-10-11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JP4569683B2 (ja) 2007-10-16 2010-10-27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ランプ及び照明器具
JP5353216B2 (ja) 2008-01-07 2013-11-27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Led電球及び照明器具
CA2719249C (en) 2008-06-27 2013-04-1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element lam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CN102171664B (zh) * 2008-08-06 2014-12-03 莫维克网络公司 无线电接入网(ran)中的内容高速缓存
KR101593913B1 (ko) * 2009-01-23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미디어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333758B2 (ja) 2009-02-27 2013-11-06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5348410B2 (ja) 2009-06-30 2013-11-20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口金付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1049527A (ja) 2009-07-29 2011-03-1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Led照明装置
CN102577458B (zh) * 2009-08-12 2016-07-06 黑莓有限公司 适应混合ipv4v6网络支持
JP2011071242A (ja) 2009-09-24 2011-04-0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11091033A (ja) 2009-09-25 2011-05-0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発光モジュール、電球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US8324789B2 (en) 2009-09-25 2012-12-0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lf-ballasted lam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US8678618B2 (en) 2009-09-25 2014-03-25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lf-ballasted lamp having a light-transmissive member in contact with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and lighting equipmen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2032481B (zh) 2009-09-25 2014-01-08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附带灯口的照明灯及照明器具
US8112062B2 (en) * 2009-12-22 2012-02-07 Cellco Partnership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threshold notification in real time
WO2011100518A2 (en) * 2010-02-12 2011-08-18 Movik Networks, Inc. Charging-invariant and origin-server-friendly transit caching in mobile networks
JP5257622B2 (ja) 2010-02-26 2013-08-07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球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CN102598628A (zh) 2010-03-15 2012-07-18 莫维克网络公司 用于多媒体传送的自适应分块和内容感知同步设备及方法
US8565076B2 (en) 2010-09-24 2013-10-22 Movik Networks Destination learning and mobility detection in transit network device in LTE and UMTS radio access networks
KR101791533B1 (ko) * 2011-04-28 2017-10-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예약 방법 및 시스템
PT2727431E (pt) * 2011-07-01 2015-09-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3gdt baseado na frequência de serviço
US9204329B2 (en) 2011-07-21 2015-12-01 Movik Networks Distributed RA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consolidation and RAN-analytics
US8908507B2 (en) 2011-07-21 2014-12-09 Movik Networks RAN analytics, control and tuning via multi-protocol, multi-domain, and multi-RAT analysis
US9001682B2 (en) 2011-07-21 2015-04-07 Movik Networks Content and RAN aware network selection in multiple wireless access and small-cell overlay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EP2557890B1 (en) * 2011-08-12 2019-07-17 BlackBerry Limited Simplified ue + enb messaging
CN103369592B (zh) * 2012-03-27 2016-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组域中的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439996B2 (en) 2014-02-11 2019-10-08 Yaana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tadata analysis and collection with privacy
US9693263B2 (en) 2014-02-21 2017-06-27 Yaana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flow manag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a tunneling packet data network
US10447503B2 (en) 2014-02-21 2019-10-15 Yaana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flow manag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a tunneling packet data network
US10334037B2 (en) 2014-03-31 2019-06-25 Yaana Technologies, Inc. Peer-to-peer rendezvous system for minimizing third party visibility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6050673A1 (en) * 2014-10-03 2016-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 mobility management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gtp tunnel failur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285038B2 (en) 2014-10-10 2019-05-07 Yaan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ing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WO2016060483A1 (en) * 2014-10-16 2016-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e-rab switch problem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42426B2 (en) 2014-11-21 2020-01-21 Yaana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ecure message over a signaling network
US9572037B2 (en) * 2015-03-16 2017-02-14 Yaana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fending a mobile network from a fraud
WO2016154804A1 (zh) * 2015-03-27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6176661A1 (en) 2015-04-29 2016-11-03 Yaana Technologies, Inc. Scalable and iterative deep packet inspection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0135930B2 (en) 2015-11-13 2018-11-20 Yaana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 bindings
CN106961748B (zh) * 2016-01-08 2022-07-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控制ue上下文和ue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BR112019010990A2 (pt) * 2016-11-30 2019-10-15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sistema de processamento de indicação de erro, e dispositivo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4266B1 (en) 1999-06-25 2003-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se-station-assisted terminal-to-terminal connection setup
FI108491B (fi) * 2000-02-11 2002-01-31 Nokia Corp Palvelevan verkkoelementin uudelleen sijoitus
US8218535B1 (en) * 2000-07-04 2012-07-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ttaching a user equipment to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03002B2 (en) * 2000-07-12 2006-09-05 Telefon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 networks having split control planes and user planes
US7054945B2 (en) * 2001-04-09 2006-05-30 Nokia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announcements in mobile-originated calls
KR100389819B1 (ko) * 2001-07-09 2003-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 전송방법
US6766482B1 (en) * 2001-10-31 2004-07-20 Extreme Networks Ethernet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JP3903826B2 (ja) * 2002-04-01 2007-04-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Gprsシステム、在圏ノード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ベアラ設定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0827136B1 (ko) * 2002-05-17 2008-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시그널링 연결 설정방법
US8289937B2 (en) * 2002-06-06 2012-10-16 Thomson Licensing Internetworking between WLA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4095779A1 (ja) * 2003-04-24 2004-11-04 Fujitsu Limited リング間接続装置、及び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
WO2004102853A2 (en) * 2003-05-06 2004-11-25 Overture Networks, Inc. Protected switching ring
US7558205B1 (en) * 2003-08-01 2009-07-07 Foundry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isolating a remote loop
US7440459B2 (en) * 2004-02-02 2008-10-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detecting protocol sup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671119A (zh) * 2004-03-15 2005-09-21 阿扎尔网络公司 用于透明、安全地将wlan无线电接入网与gprs/gsm核心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JP2005269059A (ja) * 2004-03-17 2005-09-29 Fujitsu Ltd データ中継装置、データ中継方法およびデータ中継プログラム
US7898942B2 (en) * 2005-03-31 2011-03-01 Nec Corporation Ring network system,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failure detection method, node and program for node
EP1727313A1 (en) * 2005-05-25 2006-11-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ing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CN101502166B (zh) * 2005-06-07 2012-08-22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在接入网关节点中提供一种数据功能
CN1941730A (zh) * 2005-09-26 2007-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rpr桥冗余保护的方法
US8817696B2 (en) * 2006-05-22 2014-08-26 Cisco Technology, Inc. Enhanced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01128041B (zh) 2006-08-15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0512564C (zh) * 2006-08-21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域网关支持节点错误的处理方法
CN101617515B (zh) * 2006-12-22 2013-03-1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涉及通信网络服务请求激活的方法和装置
US8638660B2 (en) * 2006-12-29 2014-01-28 Nokia Corporation Direct tunnel error handling
FI20075062A0 (fi) * 2007-02-01 2007-02-01 Nokia Corp Menetelmä, laite, järjestelmä, tietokoneohjelmatuote ja tietokoneohjelman jakeluväline
US8630315B2 (en) * 2010-02-17 2014-01-14 Ciena Corporation Ethernet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8908533B2 (en) * 2010-06-10 2014-12-09 Infinera Corporation Supporting OAM on protecting connections in shared mesh protection environment
US8467363B2 (en) * 2011-08-17 2013-06-18 CBF Networks, Inc. Intelligent backhaul radio and antenna system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889B2 (en) 2006-08-15 2012-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invalid downlink data tunnel between networks
US8867339B2 (en) 2006-08-15 2014-10-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invalid downlink data tunnel between networks
CN103548413A (zh) * 2011-03-24 2014-01-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直接隧道释放中死锁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48413B (zh) * 2011-03-24 2017-02-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直接隧道释放中死锁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57905B (zh) * 2011-06-28 2017-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直接隧道的实现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2857905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直接隧道的实现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2858008B (zh) * 2011-06-28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285800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WO2013000425A1 (zh) * 2011-06-28 2013-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直接隧道的实现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10446274A (zh) * 2013-08-08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018194A1 (zh) * 2013-08-08 2015-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46274B (zh) * 2013-08-08 2023-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US11323289B2 (en) 2013-08-08 2022-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unnel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87431B2 (en) 2013-08-08 2020-03-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unnel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893404B2 (en) 2015-08-14 2021-01-12 Zte Corporation Gateway recovery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7041017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Ue上下文信息恢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95570B (zh) * 2016-04-12 2019-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和核心网设备
CN107295570A (zh) * 2016-04-12 2017-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和核心网设备
CN106900081B (zh) * 2016-08-23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接入网节点粒度的用户面数据隧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00081A (zh) * 2016-08-23 2017-06-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接入网节点粒度的用户面数据隧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7633A1 (en) 2009-03-18
US20090147670A1 (en) 2009-06-11
EP2037633A4 (en) 2009-07-29
US20120120788A1 (en) 2012-05-17
US8125889B2 (en) 2012-02-28
WO2008019627A1 (fr) 2008-02-21
US20180098365A1 (en) 2018-04-05
US10721780B2 (en) 2020-07-21
US20140376506A1 (en) 2014-12-25
CN101128041B (zh) 2010-05-12
ES2373998T3 (es) 2012-02-10
ATE531164T1 (de) 2011-11-15
US9848450B2 (en) 2017-12-19
US8867339B2 (en) 2014-10-21
EP2037633B1 (en) 201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8041B (zh) 接入网和核心网间下行数据隧道失效后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366391B (zh)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KR102325344B1 (ko) 신규 무선 통신 아키텍쳐에서 듀얼-커넥티비티를 성립하여 데이터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48182B (zh) 建立双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22064B (zh) 无线网络的快速切换支持
US8054782B2 (en) Delivering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677470B (zh)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583905C (zh) 一种移动终端ip地址分配方法
US816058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alled party recovery in mobile switch center pool
GB2559840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QoS flow mobility
CN101115292B (zh) 寻呼并连接终端的方法及快速激活数据传输的终端和系统
CN1859728B (zh) 网络中激活态an之间软切换及会话迁移的实现方法
CN105706387A (zh) 用于重新配置承载的方法及设备
CN101026861A (zh) 一种移动台与演进分组核心网间连接建立的方法
CN101582777A (zh) 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246173B (zh) 会话操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588548A (zh) 通信数据接入方法和系统及接入网关
CN101384015A (zh) 一种分布式电信设备及分布式电信设备处理业务的方法
CN101442715B (zh) 一种gprs网络扁平化架构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625405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关节点及核心网络
EP2061264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that sgsn has started single tunnel by ggsn in a packet domain
CN103731816B (zh) 一种用户设备地址管理方法
CN108289306A (zh) 一种流程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04008592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connection of a mobile element to a network
CN101583123B (zh) 分组域系统间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