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6527A -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6527A
CN101126527A CNA2007101005549A CN200710100554A CN101126527A CN 101126527 A CN101126527 A CN 101126527A CN A2007101005549 A CNA2007101005549 A CN A2007101005549A CN 200710100554 A CN200710100554 A CN 200710100554A CN 101126527 A CN101126527 A CN 101126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conditioner
pump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0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A20061009528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987228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1005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6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6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6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不使用能源制冷,用江水与环境空气的温度差,对房间降温的空调系统。设计进出水温度差2-3℃度,空调水系统多分区,采用将水系统抽真空,在排水管部分产生虹吸现象,增加系统流量。采用专门设计的末端空调器。水泵出口端安装电磁阀,用反方向的倒向水流冲洗Y型过滤器和潜水泵滤网。换热器多排管并联工作,降低换热管内水流速度,减少污垢系数高的水流对铜管壁的磨损。部分房间设计江水降温与水源热泵空调器降温双系统,解决高端用户需求。水源热泵空调器安装卫生热水加热器,解决卫生热水需求。

Description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采用江水降温的中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空气降温调节系统,是由能源制冷实现降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能源制冷能耗高的缺点,发明一种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降温的中央空调系统,该系统是利用江水与环境空气的温度差进行热交换降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江水与环境空气的温度差值小,空调系统进出水温度差值设计为:空调低区2℃度,空调高区2.5-3℃度。空调系统分为4个区,低区、中区、次高区,高区。4个区中又分低区与高区,分别采用不同扬程的加压水泵独立供水,分别下排水,排水在底层汇流管集中排向江中。采用空调水系统抽真空,产生虹吸现象,增加系统流量。在每个分区排水管的最高位置处、安装连接真空泵,系统排水立管上端负压工作。
专门设计适宜江水冷源工作的吊顶卧式明装轴流式风机盘管末端空调器,专门设计适宜江水冷源工作的吊顶卧式暗装离心式风机盘管末端空调器。增加末端空调器的换热面积,采用大管径铜换热管,加大末端空调器换热管内水流通截面积,降低铜管内水流速度,减小污垢系数高的水流对铜管壁的磨损。多采用吊顶卧式明装轴流式风机盘管空调器,优化风量能耗比,提高空气流量,降低能耗,提高热交换效率。
制冷量的调节;采用增减投入水泵运行数量与关闭和打开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电磁阀数量的方法、调节流量来控制制冷量。
具体实施方式;
1:采用专门设计吊顶卧式明装轴流式风机盘管空调器,分单风机与双风机盘管空调器2种,采用350-500mm轴流式风机。具有换热管内水流速度低空气流量大,能耗低,热交换效率高,不占用地面积的特点。
2:专门设计吊顶卧式暗装离心式风机盘管空调器,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管内水流速度低,出风压力高,不占用地面积的特点。
3:系统采用潜水泵取水,混流泵,订制:转速970转/分。空调系统低区、中区、次高区,高区,根据不同楼层高度确定水泵扬程和设计需要的流量、选择不同扬程和流量的加压泵供水,提高水泵运行效率。部份水平楼层采用4-5米低扬程、大流量管道泵保证水平楼层流量。竖向楼层、采用安装竖向管道泵接力加压送水,增加高区水压,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所有管道泵,进水立管,排水立管分别安装在建筑物不同的卫生间排水管道井内。
4:在空调水系统每个分区排水管的最高位置处、安装连接真空泵,系统工作前启动真空泵,对系统进一步抽真空。系统工作时、处于低位的水泵向处于高位的末端空调器供水,排水立管内水流为自由落体运动,流速远大于进水管,排水管内为负压,产生虹吸现象,增加系统流量,降低了水泵能耗,提高了能效比。
5:河水有悬浮物,本系统采用潜水泵上安装钢筋防护网与滤网,系统中安装2级水过滤器解决。水过滤器与滤网的排污,采用在潜水泵和加压水泵出口端安装防水电磁阀,水泵停机时,首先关闭水泵,利用反方向的倒向水流冲洗水过滤器和潜水泵滤网,最后关闭电磁阀。
6:河水污垢系数高的解决办法;房间末端空调器,采用φ14-φ16换热管,6排管到10排管并联工作、加大水流通截面积,降低水流速度,设计换热管内最大水流速度0.8米/秒,减小污垢系数高的水流对铜管壁的磨损。
7:末端空调器的清洁排污:末端空调器采用上进水、下出水,有利于末端空调器排污。系统设计清水池(兼消防池),安装清水冲洗泵、系统停机后,采用经过澄淀的清水置换各分区楼层系统留存混水。
8:部份房间设计江水降温与水源热泵空调器双系统,解决高端用户需求。
9:水源热泵空调器安装卫生热水加热器,解决用户卫生热水需求。
10:系统制冷量的增减;采用增减启动潜水泵和分区加压水泵数量实现,分区加压泵其中一台采用变频控制器细调节流量。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对水平楼层流量作细调节(开与关流量调节组件电磁阀)。
空调系统需要的水流量计算公式为;X÷Y=T。
X、空调系统设计制冷量(千大卡/小时),
Y、系统设计进出水温度差值(℃度),T、系统需要的水流量(吨/小时)。
例;某空调系统设计需要制冷量1000万大卡/小时(11600KW/小时)。
系统设计进出水温度差平均2.5℃度。
空调系统需要的水流量为;1000万大卡/小时÷2.5℃度=4000吨/小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采用江水降温的中央空调原理图,图2是;采用江水降温的中央空调楼层系统图,图3是;江水冷源空调器与水源热泵空调器双系统房间空调器大样图,图4是;江水冷源吊顶卧式明装、轴流式风机盘管空调器图,图5是;江水冷源吊顶卧式暗装、离心式风机盘管空调器图,图6是;风机盘管进水电磁阀双向控制电路图,图7是;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电磁阀控制电路图,图8是;水源热泵空调器安装压缩机带热水腔的卫生热水加热器原理图,图9是;压缩机加装热水腔图,图10是;2台水源热泵空调器卫生热水系统串联使用图。
图1,采用江水降温的中央空调原理图;在图1中,潜水泵(1),潜水泵滤网(2),防水电磁阀(3),橡胶软管(4),水过滤器(5),分水器(6),清水池加水电磁阀(7),分区系统加压水泵组件(8),清水池(9),系统冲洗泵(10),倒向水流冲洗电磁阀(11),流量计(12),系统冲洗阀(13),进水温度计(14),风机盘管空调器(15),风机盘管空调器进水电磁阀(16),风机盘管空调器出水阀(17),水平楼层出水温度显示器(18),135度排水弯管(19),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20),加压管道泵组件(21),真空泵截止阀(22),负压空气罐(23),抽空电磁阀(24),真空泵(25),水平楼层其它风机盘管空调器进水管(26),水平楼层其它风机盘管空调器排水管(27),另外2分区排水管(28),另外2分区供水管(29),水泵变频控制箱(30),供水管(L1),排水管(L2),其中有楼层空调系统插入(垂直虚线),其中有末端空调器插入(水平虚线),流动方向(箭头)。
图1附图说明;采用潜水泵(1)取水。因管道损失的因素,启动一台潜水泵为35%空调设计流量,启动2台为69%,启动3台为100%流量。潜水泵安装防水电磁阀(3),空调系统停机时首先关闭潜水泵利用系统停机时的倒向水流冲洗系潜水泵滤网。分区系统加压水泵组件(8),启动一台泵为35%空调分区设计流量,启动2台为69%,启动第3台变频泵为100%,分区流量进出水温度差值变化超过设计值时、启停水泵台数与调节变频泵转速对流量调节。清水池(9),在河水很浑浊时,空调系统停机用户关机后、重新启动一台潜水泵和分区系统加压水泵(8),在集中控制室分层轮流打开水平楼层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空调器进水电磁阀(该电磁阀设计为双向控制开与关)用高速水流冲洗可能沉淀在系统中的泥浆30-60秒。冲洗完各系统后关闭潜水泵和加压泵。启动系统清水冲洗泵(10),轮流打开各分区系统冲洗阀(13),用经过沉淀处理的清水置换掉系统内浑浊水。空调水流量显示器(12)显示该支路水流量。末端空调器(15)采用专门设计的吊顶明装轴流风机式与吊顶暗装离心风机式。其特点是:江水温度较高,末端空调器的换热面积设计为;常规相同制冷量末端空调器换热面积的3-4倍、见图4、图5。设计使用原则为;餐厅、商场、大厅、楼道等噪声要求不高的公共场所、优选吊顶明装轴流风机式,具有订购末端空调器成本低、风量能耗比优的特点。
江水有时泥浆重、对换热器铜管磨损大,末端空调器采用大口径、多排管并联的设计,降低换热管内水流速度,减少水流磨损,克服不利因素。
水平楼层排水温度显示器(18)采用发光二极管数字显示屏品种,精度±0.1℃度显示等级,安装时将机芯拆下安装在另外加工的一个机芯盒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安装在集中控制室中,机芯盒与感温器安装在各水平楼层排水管测温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与机心用细多芯软导线对应焊接连接,安装在集中控制室。将数字显示温度计发光二极管亮度调高,补偿长距离细多芯软导线造成的电压损失。通过进出水温度差值控制流量调节组件(20)。
第2种远距离观测水平楼层排水温度显示器(18)温度的方法为;采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将摄象头安装在排水温度显示器(18)旁边,空调操作员通过电视屏幕观察各水平楼层排水温度,从而控制(20)调节水平楼层流量。
第3方法为数字温度显示器安装在集中控制室中,感温器安装在测温点,感温器长距离导线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该安装方法误差显示较大。
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20)用于调节水平楼层流量,在集中控制室、空调操作员可方便的观察水平楼层排水温度与进水温度的差值,从而判断该楼层空调工况、决定是否开启与关闭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电磁阀、调节该楼层流量。
流量调节电磁阀的开与关可由集中控制室控制。当某一水平楼层用户因集中外出、风机盘管空调器开得少,造成水压增高,少数开启的风机盘管空调器流量增大、超过设计值,造成风机盘管换热器水流磨损加剧,过大的水流也造成能源浪费。集中控制室空调操作员观察到该水平楼层排水温度与进水温度的差值减少,说明流量过大,操作员便关闭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20)其中的一只流量调节电磁阀,减少流量。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20)其中3只流量调节电磁阀均关闭时、流量为本楼层25%设计流量,打开其中的1只为本楼层50%设计流量,打开其中的2只为本楼层75%,3只全打开为本楼层设计流量。电磁阀与流量调节阀的通径截面积为本楼层排水管截面积的4分之1。当系统总进出水温度差值增加或减少,操作员便增加或减少潜水泵与分区加压泵的运行台数。3台潜水泵与3台分区加压泵流量调节范围35%,69%,100%。
加压管道泵组件(21)安装在管道井中、提高上面楼层水压。负压空气罐(23)的容量和真空泵(25)的排气量根据空调系统大小选择。抽空电磁阀(24)与真空泵联动。真空泵安装在各分区排水立顶端,安装高度要大于真空泵吸水高程。另外2分区排水管(28),另外2分区供水管(29),为另外2个分区的空调系统,只有分区高程与水泵扬程、流量不同,工作原理相同。
图1共设计4个空调分区,分别采用不同扬程水泵供水。每个分区的供水管与排水管安装在建筑物不同的卫生间管道井内,楼层水平排水总管与排水立管相接处安装45度弯头,减少水阻。各分区排水立管在底层集中于水平汇流管排向江中,排水管出口没于江中水位线下,出口朝向下游。
按设计图安装,进、排水管封堵,作系统试压,检漏合格后恢复。做12小时抽真空,观察真空表,启动一台潜水泵5分钟后停机,再做24小时抽真空。启动系统全部水泵、作空调系统调试与试运行。
图2:采用江水降温的中央空调楼层系统图:
在图2中:供水主管Y型过滤器(1),分水器(2),清水池加水电磁阀(3),清水池(4),分区加压水泵组件(5),系统清水冲洗泵(6),系统倒向水流冲洗电磁阀(7),系统清水冲洗阀(8),空调分区流量计(9),水源热泵机组螺旋管水冷冷凝器(10),氟过滤器(11),房间温度控制器(12),节流管(13),氟盘管风机(14),制冷压缩机(15),卫生热水热交换器(16),卫生热水进出水管(17),电磁四通阀(18),楼层水平系统流量计(19),楼层水平系统流量调节组件(20),水盘管风机(21),其它3个分区系统供水管(22),其它3个分区系统排水管(23),数字显示温度计(24),供水管(L1),排水管(L2),制冷剂管(F),表示其中有楼层空调系统插入(垂直虚线),表示其中有末端空调器插入(水平虚线),流动方向(箭头)。
图2附图说明;供水主管Y型过滤器(1)接潜水泵主供水管。采用分区加压水泵组件(5)对分区流量作3级调节。系统采用2级Y型过滤器,过滤河水杂质。部份高要求房间采用江水降温与水源热泵机组空调器双系统,满足高端用户需求。水源热泵机组增加安装小型铝翅片套装铜管卫生热水加热器,满足用户卫生热水需求。采用楼层水平系统流量调节组件(20)调节水平楼层流量。图3;双系统房间空调器大样图:在图中;江水冷源风机盘管与水源热泵盘管双配置房间(1),单配置江水冷源风机盘管房间(2),水源热泵机组箱(3),压缩机带热水腔的卫生热水热交换器(4),制冷压缩机(5),紫铜螺旋管冷凝器(6),紫铜螺旋管冷凝器制冷剂储液腔(6-1),紫铜螺旋管冷凝器制冷剂进出管(7),螺旋管冷凝器进出水外丝管接头(8),楼层水平系统流量计(9),截止阀(10),江水冷源风机盘管(11),风机盘管电磁阀(12),电磁四通阀(13),水源热泵机组卫生热水循环进出管(14),氟过滤器(15),节流管(16),水源热泵机组风机盘管(17),水源热泵机组吊构固定件(18),水源热泵机组氟进出气管(19),水源热泵机组吊构固定件(20),电子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21),靶式流量计(22),微型热水泵(23),制冷剂管(F)。
图3附图说明;部份房间作江水冷源空调器与水源热泵机组空调器双配置。制冷剂储液腔(6-1)增加了制冷剂储量,达到了与氟盘管风机的匹配。紫铜螺旋管冷凝器制冷剂储液腔(6-1)进出液体管均为下面,利于压缩机回油,制冷剂储液腔(6-1)与冷凝器水侧的密封采用电焊密封。冷凝管用φ12×1紫铜管,在模具上绕4层,圈间距5mm,层间距6mm,长度250mm。壳体采用φ200×8无缝钢管加工,长度400mm,其中100mm为储液腔。储液腔水侧密封板上电焊1.2毫米厚铁板作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与储液腔进出液管垂直,增加冷凝面积。该紫铜螺旋管冷凝器可配制冷量3-5KW制冷压缩机。冷凝器采用上进水下出水,有利于泥浆水排出。
控制方式为;当用户将空调器设置为高冷时,江水冷源空调器与水源热泵机组空调器同时工作,当达到用户设置温度时、水源热泵机组空调器停止工作,江水冷源空调器继续工作。当用户设置为中冷或低冷时,水源热泵机组空调器不运转工作,河水冷源空调器运转工作,。当用户设置为中冷时江水冷源空调器风机高速运转,当用户设置为低冷时江水冷源空调器风机中速运转。电子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的整定值;温度控制器的整定范围值为;制冷27℃度-32℃度,制热;制热15℃度-20℃度,由用户自己调节。制冷;温度低于27℃度只有江水冷源空调器工作,水源热泵机组不工作。江水冷源空调器不作温度设定,只设定风机高速、中速与低速运转和开关。氟风机盘管与水风机盘管在房间中的布置应该远一点,防止两台空调气流短路循环。
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在图三所示实施例中安装了水源热泵机组卫生热水热交换器(4),压缩机制冷时外壳温度为95℃度-110℃度,该温度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热卫生热水,方法为;加工一只外径比压缩机大20毫米的热水腔焊接在压缩机上即可作为卫生热水热交换器。由温度控制器控制卫生热水强制循环与对流循环。热水泵功率在10-20W即可。冬天水源热泵机组制热时将卫生热水热交换器水排空,并关闭进出水阀。靶式流量计(22)常开触点串接在制冷压缩机控制电路中,无水流动时压缩机不工作。
图4江水冷源吊顶卧式明装轴流式风机盘管空调器图;
在图中,热交换器(1),换热面积120平方米,8排管并联热交换器(2),换热面积60平方米,6排管并联热交换器(3),轴流式风机(4),双轴流式风机空调器透视图(5),空调器吊杆安装固定件(6),冷水进出管孔(7),轴流式风机空调器透视图(8),双轴流式风机空调器背视图(9),轴流式风机空调器背视图(10),吊顶明装双轴流式风机盘管空调器(11),吊顶明装轴流式风机盘管空调器(12),空气滤网(13)。
图4附图说明;设计铜管内最大水流速度0.8米/秒。φ14-φ16换热管、液压涨管,防腐亲水铝翅片热交换器,铝翅片间距2mm,厚度0.15mm。空调器分顶左进水,顶右进水,后左进水,后右进水,4种进出水方式。空调器内表面粘贴0.2mm厚聚脂薄膜防水、防锈,再粘贴10mm厚聚安脂开孔软泡沫板吸声降噪。空调器配350-500mm轴流式风机。具有空气流量大,能耗低,热交换效率高的特点。
图5:江水冷源吊顶卧式暗装离心式风机盘管空调器图。
在图中;热交换器(1),换热面积73平方米6排管并联热交换器(2),换热面积125平方米,10排管并联热交换器(3),离心式风机(4),双离心式风机空调器透视图(5),冷凝水出孔(6),冷水进出管孔(7),吊顶卧式暗装双离心式风机空调器立面图(8),空调器出风口(9),空调器吊杆安装固定件(10),空气滤网(11)。
图5附图说明;设计铜管内水流速度0.8米/秒。φ14-φ16紫铜管铝翅片热交换器、液压涨管,防腐亲水铝翅片间距2mm,厚度0.15mm。
图6:风机盘管电磁阀双向控制电路图。
在图中;风机盘管进水电磁阀线圈(1),用户端风机盘管进水电磁阀控制继电器(2),集中控制室端风机盘管电磁阀控制隔离继电器(3),本楼层到集中控制室端风机盘管电磁阀控制连线(4),本楼层全部风机盘管进水电磁阀控制开关(5),电源保险管(6),用户端风机盘管控制器(7),本楼层所有双向控制风机盘管进水电磁阀隔离继电器线圈并联(8)。
图6附图说明;风机盘管电磁阀控制隔离继电器(3)所有控制线圈并联,电磁阀控制开关(5)安装在集中控制室。系统做本楼层泥浆冲洗排污时、打开开关(5)实现用户与集中控制室双向控制风机盘管电磁阀开启。
系统停机后对一个分区冲洗排污时、首先启动一台潜水泵和该分区加压泵,在集中控制室按顺序分层打开清洗楼层风机盘管电磁阀,用高速水流冲洗系统可能澄淀的泥浆,冲洗时间30到60秒。该分区所有楼层冲洗完毕,关闭该分区加压泵,启动清水冲洗泵,用清水置换掉该分区浑水。重复该步骤完成其它分区清洗。
图7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控制电路图;
在图中,流量调节电磁阀线圈(1),集中控制室电磁阀控制连接线(2),集中控制室单刀电磁阀开关(3),电源保险管(4)。
图7附图说明;当集中控制室空调操作员通过数字显示温度表发现本楼层排水温度偏离设计值时,通过控制电磁阀开关(3)的开与关电磁阀数量,调节该楼层流量达到设计值。电磁阀开关(3)调节该楼层流量范围25%,50%,75%,100%4级。
图8水源热泵空调器安装卫生热水加热器原理图,在图中;带热水腔的压缩机(1),压缩机回气腔(2),热水腔进出水接头(3),微型热水泵(4),放水阀(5),空调系统制冷剂排气与回气接管(6),双金属温度控制器(7),截止阀(8),家用燃气热水器(9),自来水接管(10),数字温度控制器(11),热水使用阀(12),电磁阀(13)溢流与呼吸管(14),浮球阀(15),热储水桶(16)。
图8附图说明;
在水源热泵空调器安装卫生热水加热器,利用压缩机的高温外壳与加工的热水腔内表面形成热交换器,最大限度的节约了热交换器材料。为了防止铁锈污染热水,在热水腔焊接完成后,通过热水腔进出水接头泵电镀液的方法镀锌0.06-0.1毫米厚度。向空调压缩机生产厂订货时提出加工组装热水腔订货要求。水限制了压缩机温升,降低了排压,降低了压缩机轴功率,提高能效比。
双金属温度控制器(7)检测到水温度65℃度,常闭触点断开,热循环水泵停止运转,热水转为对流循环,减少水泵电耗与磨损。数字温度控制器(11)检测到水温度48℃度,常开触点接通电磁阀(13),40%的热水通过电磁阀进入低温热储水桶,逐渐提高另外2只热储水桶水温。高、中、低3个分区缩短了可供应热水升温时间。浮球阀(15)管径为3-5毫米,采用小口径减少了水温度波动,节约了材料费用。3只热储水桶(16)吊装在厨房吊顶层内。图9是;压缩机加装热水腔图,在图9中,焊接有热水腔的制冷压缩机(1),制冷压缩机回气腔(2),制冷压缩机热水腔进水接头(3),热水腔出水接头(4),薄钢板加工热水腔(5),制冷压缩机排气管(6),制冷压缩机电源接线盒(7),制冷压缩机固定脚(8)。
图10是;2台水源热泵空调器卫生热水系统串联使用图。在图10中;空调器(1),进出水接头(2),用户水系统接管(3)。
图10附图说明:两台两用家用空调器热水器串联使用示意图,满足大热水流量家庭需要。
设计应用举例;
某江景高层建筑,层数32层,房间总高度96米,每层高度3米,座落在重庆滨江公路大堤边,地面距长江175米水位线垂直高度16米,气象条件为;夏天当地最高气温42℃度,最高地表温度56℃度,中午平均气温35℃度,因山区和雪山的来水,长江水温度21-25℃度。
该栋高层建筑设计需要空调制冷量;1000万大卡/小时(11600KW/小时)。
按图1设计;空调分为4个区,空调1区1-12层,用途、商用。设计进出水温度差2℃度。空调2区13-22层,设计进出水温度差2.5℃度。空调3区23-28层,设计进出水温度差2.8℃度。空调4区29-32层,设计进出水温度差3℃度。
制冷量每层平均分配;1000万大卡/小时÷32层=31.2万大卡/小时(每层)。
1区制冷量为;31.2万大卡/小时×12层=375万大卡/小时。
2区制冷量为;31.2×10=312万大卡/小时。
3区制冷量为;31.2×6=187.2万大卡/小时。
4区制冷量为;31.2×4=124.8万大卡/小时。
确定每个分区空调水流量;
空调1区1-12层水流量;375万大卡/小时÷2℃度=1875吨/小时。
空调2区13-22层水流量;312万大卡/小时÷2.5℃度=1248吨/小时。
空调3区23-28层水流量;187.2万大卡/小时÷2.8℃度=668吨/小时。
空调4区29-32层水流量;124.8万大卡/小时÷3℃度=416吨/小时。
4个分区总流量;1875+1248+668+416=4207吨/小时。
确定潜水泵每台的流量;潜水泵采用3台,4200÷3台=1400吨/小时。
确定扬程;地面距长江175米水位线高度16米,175米水位线为长江库区夏天重庆市最低水位线。潜水泵的扬程为;16米。
确定空调1区加压水泵流量;1区加压水泵采用3台。
1875÷3台=625吨/小时。
确定空调1区加压水泵扬程:空调1区分为;1区低区1-7层,1区高区8-12层。1区低区加压泵扬程为;7层×3米层高=21米。
空调1区高区8-12层共5层,每层制冷量31.2万大卡/小时。安装接力加压管道泵2台、流量为;31.2万大卡/小时×5层÷2℃度÷2台=390吨/小时。确定空调1区高区接力加压管道泵扬程;5层×3米=15米。
1区第7层安装水平楼层加压管道泵2台,对7层空调水平加压,每台流量为;31.2万大卡/小时÷2℃度÷2台=78吨/小时。
第7层水平楼层加压管道泵扬程选择;考虑管道与设备水程阻力选择5米。在1区第12层安装水平楼层加压管道泵2台每台流量为;
31.2万大卡/小时÷2℃度÷2台=78吨/小时。扬程选择;5米。
其它3个空调分区流量与扬程计算方法与1区相同。
潜水泵转速选择;为了降低河水对水泵轴密封的磨损、3台潜水泵选970转/分,流量与扬程按设计要求向水泵生产厂订制。
分区加压泵转速选择;低区、中区1450转/分,高区2950转/分,所有管道泵1450转/分,流量与扬程按要求订购,水泵轴密封要求高、订货时提出高要求。潜水泵安装;潜水泵安装角钢支架、钢筋防护网、滤网,防水电磁阀、钢筋橡胶软管、防水电缆,用铁链悬吊装在长江175米水位线下,潜水泵用角钢支撑离开滨江公路混凝土大堤1.5米,3台潜水泵间距2米,安装与维修使用吊车。空调供水管设计最大流速2米/秒,所有水平排水管2.2米/秒,排水立管6层及以下3米/秒,6层以上5米/秒。根据流量确定管径。
4个空调分区8根进排水立管分别安装在8个卫生间排水管道井内。真空泵安装在排水立管顶端,安装高度大于真空泵吸水高程。
末端空调器按图4、图5设计要求向末端空调器生产厂家订制。其中高层建筑重要房间和提出高要求的住宅用户、安装江水与水源热泵空调双系统,安装有水源热泵空调的用户、按图3安装卫生热水加热器,作到能源利用最大化。卫生热水加热器给换热器生产厂加工,水源热泵主机箱交机械厂加工,购买空调压缩机自己组装。水源热泵主机箱与热储水箱吊装在卫生间吊顶层内。
购买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一套,每个水平楼层安装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每层排水数字温度计与水平楼层流量计旁,让摄像头同时记录2台设备数字,方便集中控制室空调操作员观察每个水平楼层排水温度与流量,操作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调节流量,节约能源。
保温工程;江水温度高,采用6毫米厚橡塑闭孔泡沫管或板保温,埋在地下的主管道做防腐施工,不必保温。其它控制电路参照国标控制电路图集。施工按《通风空调工程验收规范》执行。
中央空调系统调试;
系统安装检测合格,调试时首先启动1台潜水泵和每个分区的1台加压泵与所有管道泵,打开全部末端空调器电磁阀,末端空调器出水阀全开,关闭所有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图1(20)中电磁阀,从第1层开始,调节所有水平楼层未安装流量调节电磁阀的1个支路的阀门,观察该楼层流量计,达到该楼层设计流量的25%。启动第2台潜水泵和每个分区的第2台加压泵,开启所有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图1(20)的1只电磁阀,调节该支路流量调节阀门,达到该楼层设计流量的50%,开启所有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图1(20)的第2只电磁阀,调节该支路流量调节阀门,达到该楼层设计流量的66%,启动第3台潜水泵和每个分区的第3台加压泵,开启所有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图1(20)的第3只电磁阀,调节该支路流量调节阀门,达到该楼层设计流量。流量调节完毕。开启所有末端空调器风机,转速开最大值,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末端空调器进出水阀处进出水温度差值,将末端空调器进出水温度差值小的出水阀适当关小、使所有末端空调器进出水温度差值接近一致。水系统调试完毕。
系统水平楼层流量由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图1(20)完成,分区流量调节由3台分区加压泵和启闭管道泵完成,其中1台分区加压泵由变频器控制流量。潜水泵滤网的排污;开启2台潜水泵出水电磁阀,启动其中1台潜水泵,互相轮流冲洗。检查所有数字显示温度计是否正常,各水泵运转电流是否正常,空调系统作24小时运转,无异常为合格。
启动水泵的注意事项;水泵轴密封不可避免的要泄露空气,为了防止水随着空气进入真空泵,水泵启动前30分钟要首先开启各分区真空泵和各分区最高水平楼层末端空调器进水电磁阀,首先对系统抽真空。
水泵启动顺序为,1;启动1台潜水泵3分钟,并观察电流。2;开启其它楼层末端空调器进水电磁阀并关闭最高水平楼层末端空调器进水电磁阀。启动各分区1台竖向加压泵3分钟,将系统空气排出。3;启动各分区1台加压管道泵。4;启动水平楼层加压管道泵。5;将集中控制室控制末端空调器进水电磁阀开关关闭转由用户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能源制冷,采用江水冷源降温。节约了能源制冷产生的能耗与空调主机投资。江水温度高、保温工程要求低,减少了保温工程投资。系统制冷功率的增减,调节方便,结构简单。没有能源制冷主机投资与维修问题,特别适用船用中央空调,与传统空调相比可为社会节约大量能源,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长江山峡库区是一个特别巨大的冷量源,该系统为沿江河附近的建筑物房间,提供了一种廉价的降温途径。

Claims (4)

1.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江水作冷源对建筑物房间降温,多台潜水泵取水,每台潜水泵出口端安装倒向水流冲洗电磁阀,竖向与水平接力加压组合泵提高水压,竖向与水平组合泵调节流量,在水平楼层排水管上安装水平楼层流量调节组件,利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观察每个水平楼层排水温度,电视屏集中显示所有楼层进排水温度,每个分区底层其中一台竖向加压泵出口端安装倒向水流冲洗电磁阀,空调系统多分区,各分区用独立的供水与排水立管,各分区排水立管在底层汇流管集中排向江中,在每个空调分区的排水管最高位置处安装真空泵,排水立管负压工作,设计适合以江水为冷媒工作的吊顶明装与吊顶暗装末端空调器,末端空调器采用上进水下出水,所有末端空调器进水电磁阀开与关由集中控制室与用户双向控制,竖向加压泵对系统澄淀的泥浆水轮流分分区分楼层冲洗,用冲洗泵与清水池澄淀后的清水置换系统混水,在部份房间中配置江水冷源空调器与水源热泵空调器双系统,在水源热泵空调器中安装压缩机带热水腔的卫生热水加热器,由安装在空调器主机箱内的微型热水泵强制热循环,温控器控制强制循环与对流循环转换,卫生热水由电磁阀与温控器控制储水箱高、中、低水温分区,大热水流量用户2台空调热水器系统串联运行,在水源热泵空调器中安装带制冷剂储液腔的螺旋管水冷冷凝器。
2.如权利要求1所叙吊顶明装末端空调器,其特征是;热交换器大口径多排管并联,换热器上端进水下端出水,冷媒为江水,采用轴流式风机,末端空调器4个吊装固定件安装在外壳顶面,进出水方式为,上左进出水,上右进出水,后左进出水,后右进出水,4种进出水方式,末端空调器内部粘贴聚脂薄膜防锈,粘贴开孔聚安脂泡沫吸收风机噪声,末端空调器内部不安装冷凝水接水盘。
3.如权利要求1所叙吊顶暗装末端空调器,其特征是;热交换器大口径多排管并联,换热器上端进水下端出水,冷媒为江水,采用离心式风机,末端空调器内部粘贴聚脂薄膜防锈,粘贴开孔橡塑泡沫吸收风机噪声,末端空调器内部不安装冷凝水接水盘。
4.如权利要求1所叙带热水腔的空调制冷压缩机,其特征是;利用压缩机工作时的高温外壳与焊接的热水腔内表面形成热交换器,热水腔上焊接进出水接头。
CNA2007101005549A 2006-12-13 2007-04-10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Pending CN101126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005549A CN101126527A (zh) 2006-12-13 2007-04-10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5285.7 2006-12-13
CNA2006100952857A CN1987228A (zh) 2006-12-13 2006-12-13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CNA2007101005549A CN101126527A (zh) 2006-12-13 2007-04-10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6527A true CN101126527A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05549A Pending CN101126527A (zh) 2006-12-13 2007-04-10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65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4085A (zh) * 2014-02-28 2015-09-02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机的氧电磁阀的自检方法及呼吸机
CN10676595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新智能源系统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分区供水变流量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4085A (zh) * 2014-02-28 2015-09-02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机的氧电磁阀的自检方法及呼吸机
CN106765953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新智能源系统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分区供水变流量控制系统
CN106765953B (zh) * 2016-12-23 2019-02-22 新智能源系统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分区供水变流量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13284U (zh) 一种热电循环水或工业废水余热利用系统
CN101975412A (zh) 建筑一体储热储冷室温调整装置
CN103486765B (zh) 地板辐射供暖风盘制冷的风源热泵装置
CN201713817U (zh) 混凝土温控冷却水双向回水装置
CN101235991A (zh) 采用虹吸原理的自然冷源中央空调系统
CN101900376A (zh) 冷热面板与风机复合式空调末端
CN101825308A (zh) 地热铺设采暖装置
CN103046655A (zh) 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
CN207163013U (zh) 空气源地暖空调热水系统
CN101126527A (zh)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CN1987228A (zh) 采用虹吸原理用江水作冷源的中央空调系统
CN102829520B (zh) 多用户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3884067B (zh) 一种可提供室内供暖和制冷的水空调系统
CN2932211Y (zh) 空气源热水机组
CN203008146U (zh) 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
CN101270940A (zh)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CN202769857U (zh) 一种户式地能热泵空调机组
CN1603716A (zh) 不抽井水的超低能耗井水中央空调
CN201359411Y (zh) 空调分水器
CN215570932U (zh) 地暖中央空调系统水力平衡器组合装置
Chenghu et al. Design generalization of urban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CN100432577C (zh) 组合式水源热泵中央空调
CN110925864A (zh) 一种高效利用楼房收集分散洗浴废水热制取热水的系统
CN219367912U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侧送式热风幕机
CN215444538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鼓风机机房降温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