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0940A -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 Google Patents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0940A
CN101270940A CN 200810030558 CN200810030558A CN101270940A CN 101270940 A CN101270940 A CN 101270940A CN 200810030558 CN200810030558 CN 200810030558 CN 200810030558 A CN200810030558 A CN 200810030558A CN 101270940 A CN101270940 A CN 101270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temperature condenser
pipe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305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克里
宁一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8100305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0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0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0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由制冷压缩机、水浸冷却装置、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过滤装置、节流减压元件、蒸发余热回收器、电辅预热器及管路与电控元件组成;压缩机整体冷却、系统工质分级冷凝和废热水余热回收,节流工效高,循环工况显著改善,安全可靠性高,降低了极限能耗;电辅加热系统工质,水电分离,简便可靠;槽形散热片采用标准的槽形铝型材拼合,结构紧密,高度超薄而刚性好,导热金属管用量少,成本低廉;流道延长数十倍,废热水降温后及时排放,热交换温差高,余热回收效能高;开放的废热水流道使清除沉积废热水的污垢非常方便,装修时蒸发余热回收器可方便地嵌入建筑地面,与现行工业标准兼容。

Description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和液体的热交换调节技术,具体涉及热泵型热水调节器,特别是一种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销售的、家庭常用的洗浴热水加热方式是燃气式、电加热式和太阳能式。虽然简便,但是因为燃气式的废气因安装或使用不当危及人体安全性,水压低时难以点火;电加热式因水电难以分离也影响安全,体积大,挂墙载荷高,加热时间长;二者突出的缺陷是能耗高。太阳能式虽然能耗低一些,但是售价高,功率太小,安装占地条件受限制,阴雨天气仍然需要电加热,节能并不显著。而公共澡堂、洗浴中心使用燃煤、燃气、燃油、电加热锅炉集中供热,不同方式的自来水加热效率和升温35℃的吨热水成本,燃煤热效率:70%,吨热水成本:10元,污染环境趋于淘汰;燃气热效率:85%,吨热水成本:46元;燃油热效率:80%,吨热水成本:21元;电加热热效率:95%,吨热水成本:26元,太阳能/电辅加热热效率:95%,吨热水成本:9元;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家庭小规模加热方式使用成本更高。
另一方面,日常居家生活、洗浴中心、餐饮行业使用热水的温度为36---42℃,设定自来水,从15℃加热至42℃,升温27℃,用后废水直接排放的温度测定为31---35℃,平均利用温差为5.5℃,则废水直接排放的余热占加热水消耗总能量的80%,可供利用的80%的能量都白自流失。
由于热泵系统的循环方向可以的改变,可以灵活地实现制冷同时制热,水电分离,节能显著,业界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于采用热泵方式。从1924年最初发明到近年研究的相关方案分为以下类型:1、普通制冷循环系统逆运行制热,空气源吸热;2、普通制冷循环系统逆运行制热,空气源吸热,有的电辅预热,废水余热回收;3、普通制冷循环系统逆运行制热,增设复杂的各类控制阀类和管路调节能量;4、专用的冷却、预热、集热、冷凝蒸发热交换装置,压缩机冷却,双蒸发器、控制阀和管路调节能量、废水余热回收;5、普通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制热,空气源吸热、加热洗浴水和调节空气,为节能而采用蓄冷蓄热材料和复杂的各类控制阀类和管路,实现对供电系统的移峰填谷作用。
以上的类型方案,都因存在各种技术缺陷,难以市场化,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第1类型,如中国专利CN 2322086Y公开了一种家用热泵型热水器,采用普通制冷循环系统逆运行,来加热自来水,系统工况难以适应季节变化,压缩机没有过热保护,出水温度低,热水量小,废水余热直接排放,能耗高。
第2类型,如中国专利CN 1916510A公开了一种公共浴池使用的较大容量的余热回收热泵型加热系统,水量和水温符合要求,余热在废水池中得到了回收,但是废水由水泵压出,流经一个换热器和一个蒸发器的内部管路,污垢积聚,难以清理。
第3类型,如中国专利CN 1219178C公开了一种即热式热泵淋浴器,采用普通制冷循环系统逆运行,废水余热回收,没有设置电辅加热,而在集水器旁不能设置风扇,不能从空气吸热,达不到快速制热目的;其构想从复杂的各类控制阀类和管路中,循环调节出热量来,初始水温上不来,结果没有余热可供利用,反而增加成本且降低了系统可靠性。
第4类型,如中国专利CN 1373330A公开了一种带冷却和能量调节的热泵型热水器,设计了与现有工业标准不兼容,专用的冷却、预热、集热、冷凝蒸发热交换装置,克服了上述缺陷,废水余热得到了回收,具有较高的COP制热系数,具有较低的能耗。但是电辅加热对蒸发器预热之后的半温水进行再升温,安全性差,电辅加热效率低;而且,其制造成本高昂,需要二台蒸发器,其冷却、余热吸收效能低,特别是废水流经封闭的蒸发器内部的复杂管路和阀体内腔,需要水泵耗电压出,污垢不断沉积而阻塞,需要拆卸、放氟、注入清洗剂、吹烘烤干、抽真空、注氟等工序,维护成本高昂,因此系统提前报废,也难以推广应用。另外如中国专利CN1948852A公开了一种即热式热泵热水器,废水余热通过水泵、热交换器得到了回收;但是,电辅发热丝缠绕于压缩机的裙部,加快了升温,但增加了压缩机过热风险,减少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第5类型,如中国专利CN 2482652Y目前处于试验阶段,受电费计价政策限制,实用性不强,节能性价比不高。
然而,目前公知的变频压缩机及能量调节方式很好地适应了季节变化,很快淘汰了通过各类控制阀类和管路来调节系统输出功率的各种方案。
一方面,要改善热泵系统的循环工况,提高系统的COP制热系数,在系统工质的冷凝阶段液化愈完全充分,放热也愈完全充分,温度愈低,随后节流减压的工效愈高,流出的系统工质的降温也愈多,在进入蒸发器阶段吸热而气化也就愈完全充分;另一方面,由于淋浴时蒸发器不能用风扇从浴室里吸收空气热能,多增设一个室外蒸发器及风扇必然增加可观的成本,而且在气温低于4℃时,效能非常低,不如前述的公知方案采用电辅预热方式简洁;但是对水进行电辅预热不便电水分离,安全性差,电辅加热效率低;而中国专利CN1948852A电辅发热丝缠绕于压缩机裙部,增加了压缩机过热风险。
废水余热回收的效能决定于提高热交换温差、延长废热水的流道而增加热交换时间、流体相对逆向流动、避免被吸热而降温的低温废热水与新导入的较高温的废热水混合再进行换热这4个主要因素;而推广应用决定于其结构足够薄、能否装修时嵌入建筑地面,与现行工业标准和建筑地面结构兼容。
几乎未来新能源都与热泵相关,地冷源和地热源的开发,大功率太阳能、海洋冷源与热源的开发,都依赖高性能的热泵、热交换装置,核心技术不限于系统的集成方式的变化,阀体管路的复杂化,而在于系统的极限能耗、成本、可靠性和与现行工业标准的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公知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最大限度地与现行工业标准兼容的、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维护方便的、全方位降低系统的极限能耗的“二次冷凝水浸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由制冷压缩机、水浸冷却装置、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过滤装置、节流减压元件、蒸发余热回收器、电辅预热器及管路与电控元件组成;所述水浸冷却装置呈罐状,其上部的水管出口与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相联接,下部的水管入口与高温冷凝器的另一个水管出口相联接;制冷压缩机设置在罐状的水浸冷却装置中,周围充满循环水;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与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相联接,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联接自来水管,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供给待用热水;系统工质从制冷压缩机的管路出口依次流经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过滤装置、节流减压元件、蒸发余热回收器、电辅预热器的管路回到制冷压缩机,完成一个循环;洗浴废热水通过蒸发余热回收器所设定的流道和流向,其余热被低温的系统工质连续吸收后连续排放;
所述水浸冷却装置、高温冷凝器的壳体外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电辅预热器其管道入口与蒸发余热回收器的管道出口联接,其管道出口与制冷压缩机的管路入口联接;
所述蒸发余热回收器由蛇形导热管、U形槽铆条、槽形散热片、二个导流槽板、漏水垫板所组成,蛇形导热管贴合放置于U形槽铆条的槽口中,U形槽铆条的槽口两侧由许多的直槽而分割成众多的舌部,舌部向上穿过槽形散热片众多的槽形通孔,折边铆接联接在一起;二个导流槽板分别设置于槽形散热片的两端头的两侧;漏水垫板上设有垂直的漏水孔,漏水垫板安放于槽形散热片、导流槽板的上面;洗浴废热水流过漏水垫板的漏水孔,在槽形散热片、导流槽板的上面蛇形流动和连续排出的同步过程中,废热水的余热被蛇形导热管内的系统工质连续吸收;
所述槽形散热片由许多单槽或双槽形的小槽条拼接组成,其侧面相互帖合,每个小槽条开口向上,其底面设有横向的众多的槽形通孔;
所述导流槽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许多垂直的、与槽形散热片槽口对应的挡水导流围堰;其端面上设有供槽形散热片端头插入的凹槽,凹槽的横截面轮廓与槽形散热片的横截面轮廓相同;
所述的二个导流槽板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形状,移位1个小槽条宽度的位置,构成对应的蛇形流道而对称安装;或者具有近似的结构和不同的形状,而构成对应的蛇形流道;
所述漏水垫板上的漏水孔集中对应设置于中心轴线附近;
所述的槽形散热片、导流槽板通过联接件与支架紧固或者与之成为一整体结构;
所述的浸冷却装置、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的通水管路结构,所述的水浸冷却装置上部的水管出口与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相联接,下部的水管入口与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相联接;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联接自来水管,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供给待用热水。
本设计人基于二十余年丰富的务实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反复试作样品和改进而得到本发明。
本发明本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压缩机整体浸入水中,节能完全彻底,安全、寿命延长;分级冷凝,节流减压的工效高,工质循环的工况显著改善;电辅加热系统工质,水电分离,简便可靠;其中蒸发余热回收器核心设计只增加三种构件:U形槽铆条、槽形散热片、导流槽板;槽形散热片采用标准的槽形铝合金型材拼合,结构紧密,高度超薄而刚性好,装修时可方便地嵌入建筑地面,最大限度地与现行工业标准兼容;流道超长而不增加导热金属管用量,成本低廉;左右对称的流道与复合的流向数十倍地延长了吸热时间,低温废热水与高温废热水分流,低温废热水及时连续排放,保持热交换时的高温差,提高极限换热效能,适应不同的热交换温差要求;开放的废水热交换流道清除沉积污垢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水浸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蒸发余热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视图;
图6是U形槽铆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右视图;
图8是槽形散热片的小槽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U形槽铆条、蛇形导热管与槽形散热片的单个小槽条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拼接的小槽条与若干个U形槽铆条、蛇形导热管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蒸发余热回收器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流道结构俯视图;
图13是蒸发余热回收器的漏水垫板的漏水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
图15是双槽形小槽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是对本示例的说明,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表述内容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限定范围之内。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优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特征、工作过程及其功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至图14所示的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由制冷压缩机1,水浸冷却装置2,高温冷凝器3,低温冷凝器4,过滤装置5,节流减压元件6,蒸发余热回收器7,电辅预热器8,混水双控阀门9及管路与电控元件组成;除蒸发余热回收器7外,其余各部件都用标准联接件紧固在不锈钢支架、壳体上。
上述的制冷压缩机1,为全封闭的旋转式、涡旋式等结构型式的制冷压缩机,市售的典型型号如YZG35、YZG39、YZG35(B)等,表面经磷化防锈处理,制冷压缩机1的引出电缆14与配备的变频调速器、温控器联接和控制,制冷压缩机1的引出电缆14周围用发泡聚氨酯密封防水;温控器采用普通压力式温控器TR(TW)711/N,也可以采用型号如WT-1226等,控制电路为公知的通用技术,这里不做具体说明。
上述的水浸冷却装置2,外形呈罐状,壳体21用钢板制作,表面经磷化防锈处理,也可以用聚四氟乙烯等工程塑料注塑成形;其上部设有水管出口22,下部设有水管入口23,壳体21外部周围设有保温层24,保温层24采用发泡聚氨酯喷射制成,制冷压缩机1上的消声器12设置于水浸冷却装置2的外部,接口、引出管口周围都用发泡聚氨酯密封;制冷压缩机1的本体11设置在罐状的水浸冷却装置2中,用弹性垫块和联接件预紧,制冷压缩机1的本体11的周围预留充填循环冷却水的空隙。
上述的高温冷凝器3和低温冷凝器4,采用壳管式热交换结构,用铜管和钢板制作,高温冷凝器3的壳体外设置有水浸冷却装置2上相同的保温层24,采用发泡聚氨酯喷射制成。
上述的过滤装置5,采用市售的通用的干燥过滤器。
上述的节流减压元件6,采用市售的通用的膨胀阀,如热力膨胀阀;也可以采用市售的通用的毛细管。
上述的蒸发余热回收器7,由U形槽铆条71、蛇形导热管72、槽形散热片73、二个导流槽板74、漏水垫板75所组成,蛇形导热管72贴合放置于U形槽铆条71的槽口中,U形槽铆条71用铝板制作,其槽口两侧由许多的直槽712而分割成众多的舌部711,舌部711向上穿过槽形散热片73众多的槽形通孔732,折边铆接联接在一起,槽形通孔732中余下的缝隙用树脂浸涂后,干燥后防止渗漏;二个导流槽板74分别设置于槽形散热片73的两端头的两侧;漏水垫板75上设有垂直的漏水孔751,漏水垫板75安放于槽形散热片73、导流槽板74的上面;槽形散热片73、导流槽板74通过联接件与支架紧固。典型高度为22--25mm,直接在地面装修时,嵌入地面瓷砖中;增设支架后的高度也不超过38mm,不影响与地面瓷砖一起装修。二个实施例的吸热区面积为0.288平方米,吸热流道长度高达13.5米,流道长度与吸热区面积之比为47米/平方米,空间与材料的利用率都非常的高,所对应的热交换效能比极高。
所述的蛇形导热管72,采用¢10mm紫铜管TP1M(GB/T 17791-1999-4.5.10.1)或铝管(GB/T 4436-1995-5.6.1.2)弯制;
所述的槽形散热片73,采用市售的单槽或者双槽形的标准铝合金的小槽条731裁切制作,单槽10*11*360/双槽20*11*360,将76个单槽小槽条731/38个双槽小槽条731拼接,其侧面相互帖合,帖合的缝隙用树脂浸涂后,干燥后防止渗漏;每个小槽条731开口向上,其底面设有横向的众多的槽形通孔732,小槽条731的侧面壁构成挡水壁733。
所述的导流槽板74,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形,其上平面上设置有许多垂直的、与槽形散热片73槽口对应的挡水导流围堰741;其端面上设有供槽形散热片73端头插入的凹槽742,其缝隙用树脂浸涂后,干燥后防止渗漏;凹槽742的横截面轮廓与槽形散热片73的横截面轮廓相同。
所述的二个导流槽板74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形状,移位1个小槽条宽度B的位置,构成对应的蛇形流道而对称安装;或者具有近似的结构和不同的形状,而构成对应的蛇形流道。
所述漏水垫板75,用不锈钢板制作,或者用陶瓷制作,其上的漏水孔751集中对应设置于中心轴线752附近。
上述的电辅预热器8,采用通用的600w/220v内热套管式电加热器;其管道入口与蒸发余热回收器7的管道出口联接,其管道出口与制冷压缩机1的管路入口13联接。
水浸冷却装置2上部的水管出口22与高温冷凝器3的水管出口相联接,下部的水管入口23与高温冷凝器3的另一个水管出口相联接;低温冷凝器4的水管出口与高温冷凝器3的水管入口相联接,低温冷凝器4的水管入口联接自来水管,高温冷凝器3的水管出口,向混水双控阀门9供给待用热水。
如图2所示的结构,是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适合南方地区的实施例,水浸冷却装置2上部的水管出口22与高温冷凝器3的水管入口相联接,下部的水管入口23与低温冷凝器4的水管出口相联接,低温冷凝器4的水管入口联接自来水管,高温冷凝器3的水管出口,向混水双控阀门9供给待用热水。
请参阅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功效如下:
1.预热:
当环循境温度在4℃以下时,制冷压缩机1启动困难;或者长时停机后初开机,洗浴废水还没产生,没有余热供利用;为减少等待时间,低于温控器设定的温度时,电辅预热器8启动,在流回制冷压缩机1之前,对流经的系统工质F22直接进行预热。
2.热泵循环:系统工质F22从制冷压缩机1的管路出口15排出高温高压气体,依次流经高温冷凝器3并与待加热自来水换热,逐步冷却液化;再流入低温冷凝器4,完全冷却成为高压液体;流经过滤装置5,隔离水份杂质;高压液体经节流减压元件6,转化为-36℃以下的低温气体;经蒸发余热回收器7,吸收废热水的余热升温;流过电辅预热器8,经制冷压缩机1的管路入口13和消声器12,回到制冷压缩机1,完成一个循环;分级冷凝其液化充分完全,随后的节流减压效能进一步提高,转化的低温气体温度进一步降低,系统的COP值大幅升高。
3.热水循环:开机前通入自来水,排出管道及内腔各处空气,热水循环有以下二种方式:
方式一:流入的自来水经低温冷凝器4预热,吸收低温系统工质F22的热量第一次升温,再流入高温冷凝器3再次加热,吸收高温系统工质F22的热量第二次升温,然后分开二路;一路经混水双控阀门9供给待用热水,另一路经水浸冷却装置2,与制冷压缩机1进行热交换和热平衡,再经混水双控阀门9供给待用热水,适合北方地区使用。
方式二:流入的自来水经低温冷凝器4预热,吸收系统工质F22的热量第一次升温,再流入水浸冷却装置2,与制冷压缩机1进行热交换和热平衡,再经混水双控阀门9供给待用热水,适合南方地区使用。
4.废热水循环:洗浴废热水通过漏水垫板75上设有的垂直的漏水孔751导入到中心轴线752附近,沿槽形散热片73的挡水壁733之间形成的流道,流向导流槽板74的挡水导流围堰741而折回,到达相邻的挡水壁733之间形成的流道;如此反复,其余热被-20℃以下的系统工质F22连续充分吸收后,在二个排泄口排放;流道延伸长度达到13.5米,单边流道长度达到6.75米,而没有增加蛇形导热管72的长度。
5.自来水的冷却与预热:流入的自来水经低温冷凝器4预热或再次在高温冷凝器3预热,当环循境温度在4℃以下时,制冷压缩机1启动困难,经预热的自来水则流入水浸冷却装置2对制冷压缩机1预热而改善启动工况;当环循境温度在30℃以上时,制冷压缩机1工作时间长易于过热,表面温度高达85℃以上,既减少了制冷压缩机1的寿命也浪费了能源,这时经低温冷凝器4的自来水则对制冷压缩机1进行冷却和热平衡,长时间工作保持制冷压缩机1温度平衡在45-65℃,系统COP值进一步提高。
6.能量调节:虽然制冷压缩机1,高温冷凝器3,低温冷凝器4,过滤装置5,节流减压元件6,蒸发余热回收器7,电辅预热器8的型号,技术参数和结构一旦确定,则系统的制热量、水流量和COP值的变动范围也随之确定。自来水的温度随环境温度,季节和地区纬度而变化,输入的自来水在5--28℃范围变化,输出的洗浴热水为32-42℃,流量为200-350L/h,而本发明的分级冷凝、系统工质直接电辅加热、制冷压缩机变频调速控制、自来水的冷却与预热、废热水的余热回收的几个分项技术为系统的能量调节提供良好的条件,结合变频调速控制、南北地区分型设计、混水双控阀门9,方便地实现了系统的能量调节;而当夏季高温天气35℃以上,系统不需开机启动,自来水温度达到32℃以上,直接使用。
7.污垢清理:废热水放热流道设计为开放的蛇形结构,本发明只需揭开漏水垫板75,对废热水降温沉积在流道的污垢,很方便地直接冲刷;蛇形导热管72位于流道底面,不用担心受到损伤。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与公知技术方案的比较:
Figure A20081003055800121
附图中标记列表:
制冷压缩机1,本体11,消声器12,管路入口13,引出电缆14,管路出口15;
水浸冷却装置2,壳体21,水管出口22,水管入口23,保温层24;
高温冷凝器3,
低温冷凝器4,
过滤装置5,
节流减压元件6,
蒸发余热回收器7,
U形槽铆条71,舌部711,直槽712;
蛇形导热管72,
槽形散热片73,小槽条731,槽形通孔732,挡水壁733;
导流槽板74,挡水导流围堰741,凹槽742;
漏水垫板75,漏水孔751,中心轴线752;
电辅预热器8,
混水双控阀门9。

Claims (10)

1、本发明公开的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由制冷压缩机、水浸冷却装置、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过滤装置、节流减压元件、蒸发余热回收器、电辅预热器及管路与电控元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浸冷却装置呈罐状,其上部的水管出口与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相联接,下部的水管入口与高温冷凝器的另一个水管出口相联接;制冷压缩机设置在罐状的水浸冷却装置中,周围充满循环水;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与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相联接,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联接自来水管,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供给待用热水;系统工质从制冷压缩机的管路出口依次流经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过滤装置、节流减压元件、蒸发余热回收器、电辅预热器的管路回到制冷压缩机,完成一个循环;洗浴废热水通过蒸发余热回收器所设定的流道和流向,其余热被系统工质连续吸收后连续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冷却装置、高温冷凝器,其特征是:壳体外设置有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辅预热器,其特征是:其管道入口与蒸发余热回收器7的管道出口联接,其管道出口与制冷压缩机1的管路入口13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余热回收器由蛇形导热管、U形槽铆条、槽形散热片、导流槽板、漏水垫板、引水管、支架以及联接件所组成;其特征是:蛇形导热管贴合放置于U形槽铆条的槽口中,U形槽铆条的槽口两侧由许多的直槽而分割成众多的舌部,舌部向上穿过槽形散热片众多的槽形通孔,折边铆接联接在一起;导流槽板分别设置于槽形散热片的两端头的两侧;漏水垫板上设有垂直的漏水孔,安放于槽形散热片、导流槽板的上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槽形散热片,其特征是:槽形散热片由许多单槽或双槽形的小槽条拼接组成,其侧面相互帖合,每个小槽条开口向上,其底面设有横向的众多的槽形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槽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槽板上平面上设置有许多垂直的、与槽形散热片槽口对应的挡水导流围堰;其端面上设有供槽形散热片端头插入的凹槽,凹槽的横截面轮廓与槽形散热片的横截面轮廓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槽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二个导流槽板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形状,移位1个小槽条宽度的位置,构成对应的蛇形流道而对称安装;或者具有近似的结构和不同的形状,而构成对应的蛇形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水垫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漏水垫板漏水孔集中对应设置于中心轴线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余热回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槽形散热片、导流槽板通过联接件与支架紧固或者与之成为一整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冷却装置、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的通水管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浸冷却装置上部的水管出口与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相联接,下部的水管入口与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相联接;低温冷凝器的水管入口联接自来水管,高温冷凝器的水管出口供给待用热水。
CN 200810030558 2008-01-30 2008-01-30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Pending CN101270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30558 CN101270940A (zh) 2008-01-30 2008-01-30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30558 CN101270940A (zh) 2008-01-30 2008-01-30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0940A true CN101270940A (zh) 2008-09-24

Family

ID=4000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30558 Pending CN101270940A (zh) 2008-01-30 2008-01-30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094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2697A (zh) * 2014-10-15 2015-02-1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免抛光的薄膜型磷化方法及其应用
CN106628698A (zh) * 2016-11-21 2017-05-10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双层油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3493A (zh) * 2018-10-11 2019-01-08 武汉巨力鼎兴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秤采用丙二醇循环加热的高低温冷库
EP3453235B1 (en) * 2016-05-03 2021-04-21 Bitfury Group Limited Immersion cooling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2697A (zh) * 2014-10-15 2015-02-1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免抛光的薄膜型磷化方法及其应用
EP3453235B1 (en) * 2016-05-03 2021-04-21 Bitfury Group Limited Immersion cooling
CN106628698A (zh) * 2016-11-21 2017-05-10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双层油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8698B (zh) * 2016-11-21 2018-11-23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双层油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3493A (zh) * 2018-10-11 2019-01-08 武汉巨力鼎兴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秤采用丙二醇循环加热的高低温冷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6169U (zh) 回收利用洗浴废水余热加热洗浴热水装置
CN201246891Y (zh) 热泵式快速热水器
CN102269484B (zh) 太阳能辅热地源空调热水一体机
CN101270940A (zh)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CN104315751B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结合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的供热与制冷系统
CN102853603B (zh) 多源热泵调温装置及节能控制方法
CN207893830U (zh) 一种太阳能和燃气壁挂炉组合采暖热水系统
CN104748415B (zh) 一种圆环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2879027Y (zh) 节能快速式热泵热水器
CN102519135A (zh) 多功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
CN201196513Y (zh) 整体冷却和分级冷凝热泵型余热回收淋浴器
CN201628392U (zh) 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CN104676928B (zh) 一种盘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208059044U (zh) 双源热泵多层建筑双水箱分置分层供水的热水系统
CN207180025U (zh) 热泵热水器及组合式热水器
CN201221820Y (zh) 中央空调-热水锅炉两用一体机系统
CN203008146U (zh) 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
CN201129864Y (zh) 全效式热泵热水器
CN211400341U (zh) 一种自给型水源热泵热水节能系统
CN209116442U (zh) 典型北方农村独栋建筑能源节能供给系统
CN208059299U (zh) 一种双极水环耦合双源热泵热能梯级利用热水机
CN102062432A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自循环供热系统
CN101566364B (zh) 一种用于油田的封闭式采暖系统
CN201193880Y (zh) 环保节能无风无室外机的家用热泵热水机系统
CN201229130Y (zh) 带废热水余热回收装置的洗浴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