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8810A - 横推型推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横推型推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8810A
CN101118810A CNA200710138374XA CN200710138374A CN101118810A CN 101118810 A CN101118810 A CN 101118810A CN A200710138374X A CNA200710138374X A CN A200710138374XA CN 200710138374 A CN200710138374 A CN 200710138374A CN 101118810 A CN101118810 A CN 101118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e
metallic plate
shaped metallic
press element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83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8810B (zh
Inventor
续木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285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325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71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05996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920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5709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18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8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8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作为可动触点的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一级动作类型和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设置了按压元件(9),该按压元件(9)包括倾斜部(9a)、关节部(9b)、对圆顶状金属板(6,7)进行压下的推压部(9c)。倾斜部(9a)将推动按钮(11)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方向上,关节部(9b)具有挠性且能够使倾斜部(9a)沿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方向移动。而且圆顶状金属板(6,7)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二层设置。

Description

横推型推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唱机等的侧面操作用的操作开关而使用的小型·薄形横推型推动开关。
背景技术
对于这种横推型推动开关,为了实现小形、薄形而以面安装方式安装在基板上,很常见的是使用使可动触点保持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的开关,将其横向操作力变换到与其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传递到圆顶状金属板上,向下压该圆顶状金属板使其动作。
作为这种现有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例如特开2005-122989号公报所示那样的开关是众所周知的,即将一个圆顶状金属板设置在壳的内底面上,推动按钮由壳支撑,伴随着从壳侧部突出的操作部的推压操作而沿与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垂直的方向引导移动。包括在推动按钮上与操作部一体形成在一条直线上的具有挠性的关节部、与安装在壳上的罩一体形成并将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变换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的倾斜部。通过关节部的前端在倾斜部上滑动,伴随着操作部的推压操作,将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变换到与推动按钮移动方向垂直方向的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
由于这种现有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包括:分体的、将横向操作力变换到与其操作方向垂直的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的部件(倾斜部)、和使该部件沿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移动的部件(关节部),因而不能原封不动地将操作力传送到圆顶状金属板上,此外由于不能高精度地对圆顶状金属板的大致中心部进行推压,从而难以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的动作特性。
除了使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唱机等小型·薄形化之外,在使其多功能化的进程中,由于现有横推型推动开关属于使用一个圆顶状金属板,在一个阶段对一种开关电路进行开闭操作的一级动作类型,因而强烈需求一种将两个圆顶状金属板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段设置,分两阶段对两种开关电路进行开闭操作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但是由于在二级动作类型场合下,关节部的动作行程(圆顶状金属板的下压行程)比一级动作类型的长,因而更难以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除此之外,由于增大了关节部的动作行程,因而必须增大倾斜部,产生制品厚度增厚的致命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目的的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推动按钮的操作部从侧部突出,可动触点使用具有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将伴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推压操作的所述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与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设置了按压元件,该按压元件包括倾斜部、关节部、对所述圆顶状金属板进行压下动作的推压部,倾斜部将所述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关节部具有挠性且能够使倾斜部沿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移动。因为能够原封不动地将操作力传送到圆顶状金属板上,因而能够高精度地对圆顶状金属板的大致中心部进行推压,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
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目的的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将所述圆顶状金属板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层设置,获得二级动作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此外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如果采用所述按压元件由所述关节部被连接并一体地形成在导向体上,该导向体沿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对所述推动按钮进行导向支撑的结构,则推动按钮和倾斜部的位置精度良好,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即所述按压元件形成为具有两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且具有挠性的T字状,在按压元件的自由端上形成有所述倾斜部,由推动按钮的推压,使按压元件的两个固定端之间产生扭转变形,由按压元件的自由端将圆顶状金属板压下,由于能够减少按压元件的整体变形量,使在按压元件上产生的应力减少,因而,不增大按压元件的外形,能够提高按压元件的耐久性,从而能够获得可取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寿命长的横推型推动开关或二级动作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即按压元件的两个固定端与导向体相连而一体地形成在导向体上,该导向体以使推动按钮沿横向可往复自由移动的方式对推动按钮进行支撑,则通过高精度地控制推动按钮的过度推压(超行程),能够防止由推动按钮的过度推压所引起的按压元件或圆顶状金属板的耐久性低下,同时在开关达到寿命之前,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
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采用了所述推动按钮和所述按压元件的接触面中任一个面带圆角,并使所述推动按钮与所述按压元件线接触的结构,因此能够减少推动按钮和按压元件的自由端(倾斜部)的滑动摩擦,遏制推动按钮和按压元件的自由端的滑动部的磨耗,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稳定压下行程,从而在开关达到寿命之前,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
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采用了下述结构,即可动限制部一体形成在所述推动按钮上,在所述导向体上一体形成了固定限制部,该固定限制部对所述可动限制部进行阻挡,伴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推压操作,将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控制在规定位置,因此,通过精度良好地对导致圆顶状金属板的过度压下的推动按钮的过度移动进行控制,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能够防止由推动按钮的过度推压所引起的按压元件或圆顶状金属板的耐久性低下,同时在开关达到寿命之前,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
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采用了所述按压元件自身具有比所述倾斜部缓和的倾斜度的结构,因此,在一级动作类型中,倾斜部既变小了,又获得按压元件所必需的动作行程,在二级动作类型中不增大倾斜部,就能增大按压元件的动作行程。
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采用了下述结构,即在所述可动限制部和所述固定限制部对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进行控制时,所述按压元件变得与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设置面大致平行,因此,按压元件以与该设置面大致平行的姿势保持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状态,能够获得高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采用了所述按压元件的推压部由树脂形成,关节部由金属板簧形成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由关节部金属化引起的耐久性提高和特性稳定化。
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采用了下述结构,即所述推动按钮设置了与所述操作部一体具有的按压元件压下部,同时所述倾斜部使该按压元件压下部接触后滑动并将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操作力转换到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所述按压元件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与所述倾斜部连续地形成,通过变形来对由所述推动按钮的过度推入行程所引起的过大操作力进行吸收,因此,由按压元件的弯曲部的变形来吸收由所述推动按钮的过度推入行程所引起的过大操作力,能够防止按压元件的倾斜部和关节部的初始形状变形,能够获得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俯视图;
图2是显示图1的横推型推动开关操作前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图;
图4A是图1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导向体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A-A线剖视图;
图5A是将推动按钮安置在图1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导向体上状态的俯视图;
图5B是图5A的仰视图;
图5C是图5A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显示图1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在一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显示图1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在二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9是显示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10是显示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内部结构且罩被除去后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显示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图;
图13是从下方观看设置在图8横推型推动开关上的推动按钮的立体图;
图14是显示设置了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按压元件结构的导向体的俯视图;
图15是显示设置了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按压元件结构的剖视图;
图16是显示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一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显示图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二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符合本发明第三施形态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俯视图;
图19是显示图1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操作前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图;
图21A是图1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状态的导向体和按压元件的俯视图;
图21B是图21A的A-A线剖视图;
图22A是图1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状态的推动按钮和导向体以及按压元件的俯视图;
图22B是图22A的仰视图;
图22C是图22A的A-A线剖视图;
图23是显示图1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一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24是显示图18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二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25是显示符合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动作前状态的剖视图;
图26是显示图25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一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显示图25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二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28是显示图25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推动按钮被过度按压并变为超行程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图1~7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符合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俯视图,图2是该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剖视图;图3是该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图。
如图1~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属于分两阶段对两种开关电路进行开闭操作的二级动作类型,包括:通过嵌入成形等方法与第一、第二、第三固定接点端子2、3、4一体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具有绝缘性的壳5;作为第一和第二可动触点使用的具有弹性的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与固定限制器8和按压元件9一体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具有绝缘性的导向体10;从横向被推压操作的、合成树脂制的、具有绝缘性的推动按钮11;由壳5一起形成开关盒体的罩12。
壳5形成为上面开口的箱型,在其内底面形成带台阶的凹部5a,在该带台阶凹部5a的外周台阶面上,第一固定接点2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一固定接点的公用接点2a。在该带台阶凹部5a的底面外侧部上,第二固定接点3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二固定接点的第一选择接点3a。在该带台阶凹部5a的底面中心部上,第三固定接点4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三固定接点的第二选择接点4a。
通过对导电性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各个固定接点2、3、4。各个固定接点2、3、4的一端部被引到壳5的外部,形成面安装横推型推动开关1用的未图示的外部连接端子。该外部连接端子由钎焊固定并连接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上。
此外,在壳5的4个侧壁中的1个侧壁(左侧壁)的中央上部上形成了推动按钮突出用的凹状的切口5b。此外,在壳5的上面侧的四个角上,形成了罩定位用的向上方突出的突起5c,同时在壳5的4个侧壁上形成有罩固定用的卡定爪5d和卡定槽5e。卡定爪5d向外方突出地形成在形成有切口5b的侧壁两端上部和与该侧壁相向的侧壁外面的中央上部上。卡定槽5e形成在其它两个相向的侧壁的外面中央部上。卡定槽5e的下端部沿着壳5的外底面在内侧弯曲地形成。在壳5的外底面上,形成相对未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定位用的突起5f。
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由导电性金属薄板(弹簧用金属材料)构成,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支撑在带台阶凹部5a的外周部台阶面上,
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支撑在带台阶凹部5a的底面上,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分上下两段设置在壳5的带台阶凹部5a上。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的外侧部始终与公用接点2a接触。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的外侧部始终与第一选择接点3a接触,中心部与第二选择接点4a相向。
图4A是导向体的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A-A线剖视图,图5A是将推动按钮安置在导向体上状态的俯视图,图5B是图5A的仰视图,图5C是图5A的A-A线剖视图。
如图1~图5C所示,导向体10由俯视呈コ字状的底座板部10a、和从该底座板部10a的两端边部的外侧缘立起的导向壁部10b一体形成,底座板部10a的中间边部的外侧面与壳5的形成有切口5b的侧壁下部内面接触,底座板部10a的两端边部的外侧面和导向壁部10b的外侧面与和壳5的形成有切口5b的侧壁毗邻的两个侧壁内面接触,在底座板部10a两端边部的端面与和壳5的形成有切口5b的侧壁相向的侧壁内面接触状态下,配置在位于壳5的带台阶凹部5a周围的内底面上,由罩12推压而固定在导向壁部10b的上侧面上,从而不覆盖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
在各个导向壁部10b的中央上部上形成有限制推动按钮11移动用的凹状的切口10c,该切口10c的一侧(右侧)的侧端面成为对推动按钮11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固定限制器8。
按压元件9是将倾斜部9a、关节部9b、对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进行压下的推压部9c一体形成的部件。倾斜部9a将推动按钮11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方向上,关节部9b具有挠性并能够使倾斜部9a沿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方向移动。该按压元件9由关节部9b连接在底座板部10a的中间边部的中央部上,从底座板部10a的中间边部的中央部至导向壁部10b之间,从倾斜部9a以缓缓倾斜的倾斜角θ突出呈悬臂梁状,倾斜部9a设置在壳5的切口5b的内侧,同时推压部9c配置在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上。
推动按钮11是将俯视呈コ字状的基板部11a、从该基板部11a的中间边部的中央外侧面突出的操作部11b、由基板部11a的中间边部的两端外侧面形成的肩部11c一体形成而得到的产品,操作部11b从壳5的切口5b向外方突出,同时肩部11c与位于壳5的形成有切口5b的侧壁的切口5b两侧的内面相向,基板部11a的下表面与底座板部10a的上表面接触,在基板部11a两端边部的外侧面与导向壁部10b的内表面接触状态下,推动按钮11由导向体10支持,罩12可自由滑动地在基板部11a的上表面进行推压,沿着操作部11b的推压操作方向被导向移动。
此外,在基板部11a的内侧,按压元件9的倾斜部9a从下侧突出,与该倾斜部9a相向的基板部11a中间边部的中央内侧面成为在与倾斜部9a接触滑动的同时将按压元件9压下的按压元件压下部11d。
而且在基板部11a两端边部的端部外侧面上一体形成了可动限制部11e,可动限制部11e向外方突出并嵌入形成在导向体10的导向壁部10b上的切口10c内,在推动按钮11伴随着操作部11b的按压操作而移动时,通过固定限制部8使其停住,从而将推动按钮11的移动控制在确定位置上。
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罩12,罩12包括:对壳5的上面进行覆盖的平板状的上侧板12a;形成在该上侧板12a的四个角上并与壳5的突起5c嵌合的罩定位用的切口12b;从上侧板12a的相向的两侧缘向下延伸,使下端部从下侧与壳5的卡定爪5d卡定从而对罩12进行固定的第一卡定部12c;从上侧板12a的其它相向两侧缘向下延伸,在嵌合在壳5的卡定槽5e内状态下,使下端部从下侧卡定在壳5的外底面上从而对罩12进行固定的第二卡定部12d。
如图3所示,在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1进行组装时,将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分上下两层设置在壳5的带台阶凹部5a上后,将一体形成有固定限制器8和按压元件9的导向体10设置在位于带台阶凹部5a的周围的内底面上,使推动按钮11的操作部11b嵌合在壳5的切口5b内,同时使推动按钮11的可动限制部11e嵌合在导向体10的切口10c内,将推动按钮11的基板部11a重叠配置在导向体10的底座板部10a上,最后从上方安装罩12,使罩12定位并卡定在壳5上,由此完成装配。
图6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在第一级开关动作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动作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显示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在第二级开关动作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动作后)的状态的剖视图。根据图2、图6和图7,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显示横推型推动开关1在动作前的状态,在没有对推动按钮11进行操作的动作前的状态,由于推动按钮11的肩部11c与位于壳5的形成有切口5b的侧壁的切口5b两侧的内面抵接,同时可动限制器11e位于形成在导向体10的导向壁部10b上的切口10c内的左端部上,按压元件压下部11d保持在不对按压元件9的倾斜部9a进行压下的位置上,因而按压元件9保持在其关节部9b几乎不承受弹性变形的大致自由状态下的倾斜姿势。
而且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在分别向上膨胀状态下分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与第二选择接点4a离开。在此,按压元件9的推压部9c由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的上面大致中心部被向上方推压。伴随此,按压元件9保持倾斜角比其自由状态的倾斜角θ稍小的倾斜姿态,推压部9c的下端和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的上面大致中心部保持接触。
当从此状态,向图2的右方推压推动按钮11的操作部11b,则如图6所示,按压元件压下部11d向右方移动,向右方向对按压元件9的倾斜部9a进行推压,同时在倾斜部9a的表面上滑动。伴随此,由于按压元件9在关节部9b弯曲,一边弹性变形一边向下方被压下,因而,推压部9c将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的上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向下反转动作,与下侧的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接触,因而公共接点2a和第一选择接点3a通过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导通,从而第一级的第一开关开启。
从此状态,如果继续向右方推压推动按钮11的操作部11b,则如图7所示,按压元件压下部11d继续向右方移动,继续向右方向对按压元件9的倾斜部9a进行推压,同时在倾斜部9a的表面上继续滑动。伴随此,由于按压元件9在关节部9b继续弯曲,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进一步向下方被压下,因而,该推压部9c通过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将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的上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向下反转动作,与第二选择接点4a接触,因而公共接点2a和第二选择接点4a通过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导通,从而继第一级的第一开关,开启第二级的第二开关。
此时,推动按钮11的可动限制部11e移动到形成在导向体10的导向壁部10b上切口10c内的右端部,通过导向体10的固定限制部8使其停住,对伴随着推压部11b的推压操作的推动按钮11的移动进行限制,同时对导致过度压下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的推动按钮11的过度移动(超行程)进行限制。伴随此,按压元件9以与其设置面相对大致平行的大致水平姿势保持该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状态。而且,操作部11b被推压操作,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和第二选择接点4a接触期间,保持第一、第二开关的开启状态。
当从此状态解除操作部11b的推压操作力时,由关节部9b的弹性复原力将按压元件9恢复到图6的开关动作前状态,同时推动按钮11也恢复到图6的开关动作前的状态。此时,伴随着按压元件9的复位,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也在其弹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上反转动作,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离开第二选择接点4a,第二开关关闭,然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7分开,第一开关关闭。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1是这样一种横推型推动开关,也就是推动按钮11的操作部11b从侧部突出,同时使用在可动触点具有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6、7,伴随着所述操作部11b的推压操作,将所述推动按钮11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与所述推动按钮11移动方向垂直的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方向上。通过设置了由倾斜部9a、关节部9b和推压部9c一体形成的按压元件9,能够将操作力原封不动地传递到圆顶状金属板6、7上,除此之外,由于能够高精度地按压圆顶状金属板6、7的大致中心部,因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7良好的动作特性,其中,倾斜部9a将所述推动按钮11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方向上,关节部9b具有挠性并能够使倾斜部9a沿所述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方向移动,推压部9c对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7进行压下。
由于所述按压元件9由关节部9b将其连接到沿移动方向对所述推动按钮11进行导向支撑的导向体10上地与导向体10形成为一体,能够使推动按钮11和倾斜部9a的位置精度良好,因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7良好的动作特性。
而且在所述推动按钮11上一体形成有可动限制部11e,通过在所述导向体10上一体形成固定限制部8,能够高精度地限制导致过度压下圆顶状金属板6、7的推动按钮11的过度移动(超行程),因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7良好的动作特性,其中固定限制部8对所述可动限制部11e进行阻挡并使其停住,并对伴随着推压部11b的推压操作的推动按钮11移动进行限制。
通过使所述按压元件9自身具有比倾斜部9更缓和的倾斜程度,在一级动作类型中能够在缩小倾斜部9的同时获得按压元件9所必需的动作行程,另一方面,在二级动作类型中能使按压元件9的动作行程增长而无需增大倾斜部9。
通过在由所述可动限制部11e和所述固定限制部8对所述推动按钮11的移动进行限制时,所述按压元件9与所述圆顶状金属板6、7的设置面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由于按压元件9以与圆顶状金属板6、7的设置面相对大致平行的大致水平姿势保持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状态,因而能够接触可靠性很高。
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1通过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层设置所述圆顶状金属板6、7,能够在不增大制品的厚度的情况下获得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从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特性好的、又小又薄且接触可靠性高的横推型推动开关1。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特性好的、又小又薄且接触可靠性高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1。
下文将参考图8~17对符合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是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外观的俯视图,图9是显示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外观的侧视图,图10是显示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内部结构的、罩被除去后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显示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12是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图,图13是从下方所见的、设置在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上的推动按钮的立体图,图14是显示设置在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上的导向体的俯视图,图15是显示设置在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上的导向体的剖视图。
在图8~15中,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按钮21属于分两阶段对两种开关电路进行开闭操作的二级动作类型,包括:壳25,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绝缘性,且在其上通过嵌入成形等方法一体形成有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固定端子22、23、24;罩26,其与壳25一起形成横推型推动按钮21的盒体;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其具有弹性,并作为第一、第二可动触点使用;推动按钮29,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绝缘性、并从横向推压来进行开关操作;导向体30,其以使所述推动按钮29可自由移动地在横向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对该推动按钮29进行支撑,同时在预定位置制止该推动按钮29的推压;按压元件31,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绝缘性、并与导向体30一体形成,该按压元件31将来自推动按钮29的横向推压变换到直角向下的方向上并传送到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上,压下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而使横推型推动按钮21分二级动作。
壳25形成为上面开口的箱型,在其内底面形成带台阶的凹部25a,第一、第二、第三固定接点端子22、23、24通过对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并在绝缘状态下埋设在壳25的底部。第一固定接点端子22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在带台阶的凹部25a的外周台阶面上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一固定接点的公用接点22a。在该带台阶的凹部25a的底面外侧部上,第二固定接点端子23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二固定接点的第一选择接点23a。在该带台阶的凹部25a的底面中心部上,第三固定接点端子24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三固定接点的第二选择接点24a。第一、第二、第三固定接点端子22、23、24的一部被引到壳25的外部,形成横推型推动开关21的外部连接端子。该外部连接端子由钎焊安装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上。安装时定位用的多个突起25b向下方突出地设置在壳25的外底面上。
在壳25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左侧壁)上设置了推动按钮突出用凹状切口25c,在上部的四角上,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有罩定位用的突起25d。在左右侧壁外表面上向外侧突出地设置了罩固定用的第一卡定爪25e,从前后侧壁外表面至外底面侧部设置了罩固定用的卡定槽25f。
罩26覆盖壳25的敞开的上面,形成了横推型推动开关21的盒体。而且,罩26通过对导电性良好金属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且在罩26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罩定位用的切口26a,罩固定用的具有弹性的第一卡定片26b从左右侧缘向下方突出地设置,罩固定用的具有弹性的第二卡定片26c从前后侧缘突出地设置。在组装横推型推动按钮21的最后阶段,用罩26对壳25的敞开上面进行覆盖时,通过使罩26的切口26a与壳25的突起25d嵌合,将罩26定位在壳25的敞开上面上。而且,第一卡定片26b的下部由壳25的第一卡定爪25e上部带有的锥面向外侧推压并变宽,跨到第一卡定爪25e的外面,在跨越第一卡定爪25e后复原,一边对壳25的左右侧壁外面进行推压,一边从下侧卡定在第一卡定爪25e上。此外,第二卡定片26c的下部由壳25的卡定槽25f上部带有的锥面向外侧推压并变宽,且嵌合在卡定槽25f垂直部内,在跨越壳25的前后侧壁后,嵌合在卡定槽25f的水平部内并复原,全体嵌合在卡定槽25f内,一边在上部对壳25的前后侧壁外面进行推压,一边下部从下侧卡定在壳25的外底面侧部上。从而,将罩26固定在壳25的敞开上面上。
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通过对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将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的外周部支撑在带台阶的凹部25a的外周台阶面上,将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的外周部支撑在带台阶的凹部25a的底面外周部上,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分上下两层设置在带台阶的凹部25a上。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的外周部始终与公用接点22a接触。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的外周部始终与第一选择接点23a接触,中心部与第二选择接点24a相向。
推动按钮29是将俯视呈コ字状的推压板29a、从推压板29a中间片部的外侧面中央部突出的板状的操作部29b、使推压板29a中间片部的内侧面斜向下倾斜的平坦倾斜面组成的压下部29c、由推压板29a中间片部的外侧面两端部组成的复位时的限制部29d、由从推压板29a两端边部的前端部外侧面向外侧突出的突起组成的推压时的可动限制部29e一体形成的产品。由导向体30将推压板29a大致水平地支撑在壳25的内侧上部,使操作部29b通过切口25c而在壳25的左外侧大致水平地突出,通过从横向对操作部29b进行推压,推动按钮29向右方向被推入。复位时的限制部29d与位于壳25的切口25c两侧的左侧壁内面相向。
导向体30,以不覆盖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的方式,将俯视呈コ字状的、与位于壳25的带台阶的凹部25a外侧的内底面重合的底座板部30a、和从该底座板部30a的两端边部的外侧缘立并与壳25的前后侧壁内侧重合的一对导向壁部30b一体形成。在使底座板部30a和导向壁部30b的外周面与壳25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内面接触的同时,底座板部30a的下面由位于壳25的带台阶的凹部25a外侧的内底面支撑状态下,由罩26对导向壁部30b的上部进行推压,从而导向体30被收容固定在壳25内。
此外,在导向体30的导向壁部30b上设置了对推动按钮29的推入行程(开关的操作行程)进行确定的凹状的切口30c,沿着推动按钮29的推压方向位于里侧的切口30c的侧端面成为阻止推动按钮29的推压继续进行的固定限制器30d。
通过由罩26对推动按钮29的推压板29a上面进行推压,使推动按钮29的可动限制器29e嵌合在切口30c内,同时将推动按钮29的推压板29a夹在导向壁部30b之间,由底座板部30a上面对推动按钮29的推压板29a下面进行支撑,由导向壁部30b内面对推动按钮29的推压板29a两外侧面进行支撑,沿着推压方向在横向上使推动按钮29可自由往复移动地推动按钮29进行支撑。此外,在推动按钮29的推入行程终端,使推动按钮29的可动限制器29e与固定限制器30d接触,阻止推动按钮29的推压动作。
按压元件31一体连接固定在导向壁部30b上,其中,导向壁部30b的两端与导向体30的切口30c相比,位于沿推动按钮29的推压方向更靠里侧的位置,由架设在该导向壁部30b之间且具有挠性的可扭转变形的薄板状摆动支点部31a、和一端部一体连接在摆动支点部31a的内面中央部上且从摆动支点部31a的内面中央部朝向推动按钮29的压下部29c地大致直角状延伸且具有挠性并能上下弯曲变形的悬臂梁状的关节部31b,与导向体30一体地形成为T字状,并具有两个固定端(摆动支点部31a的两端)和一个自由端(关节部31b的前端)。
在关节部31b的前端部上一体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山形的上部突起31c和向下突出的半球状的下部突起31d,使从上部突起31c的顶部朝向关节部31b的前端下降的倾斜面从下侧与推动按钮29的压下部29c接触,同时使下部突起31d的下部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的上面大致中心部抵接,与推动按钮29的压下部29接触的上部突起31c的倾斜面成为与按压元件31的自由端一体形成且将推动按钮29的推压转化为直角向下方向的倾斜部31e。
在倾斜部31e上设置了圆角,从而针对推动按钮29的平坦的(直线状)压下部29c,非面接触而是线接触地滑动。
如图12所示,在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21进行组装时,将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分上下两层设置在壳25的带台阶的凹部25a上后,将一体形成有固定限制器30d和按压元件31的导向体30配置在位于带台阶的凹部5a外侧的内底面上,使推动按钮29的操作部29b嵌合在壳25的切口25c内,同时使推动按钮29的可动限制部29e嵌合在导向体30的切口30c内,将推动按钮29的推压板29a嵌合在导向体30的导向壁部30b之间,安装推动按钮29,最后从上方嵌合罩26,使罩26定位并卡定在壳25上,从而完成装配。
图16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在第一级开关动作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动作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7是显示符合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在第二级开关动作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动作后状态)的状态的剖视图。下文将根据图11、图16和图17,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2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显示横推型推动开关21在动作前的状态,在没有对推动按钮29进行操作的动作前的自由状态,由于推动按钮29复位时限制部29d与位于壳25的切口25c两侧的左侧壁内面接触,同时推压时可动限制器29e位于导向体30的切口30c内的左端部上,与固定限制部30d分开,压下部29c保持在不对按压元件31的倾斜部31e进行压下的位置上,因而按压元件31保持在其摆动支点部31a和关节部31b几乎不承受外力的大致自由状态下。
而且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在分别向上膨胀自由状态下分开,同时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的中心部与第二选择接点24a相向地分离。
当从该自由状态,从横向向图11的右方推压推动按钮29的操作部29b,则如图16所示,推动按钮29的压下部29c向右方移动,向右方向对一直接触的按压元件31的倾斜部31e进行推压。伴随此,来自推动按钮29的横向推压被转换到直角向下的方向上并传送到按压元件31的自由端。按压元件31首先使摆动支点部31a沿逆时针方向扭转变形,从而以摆动支点部31a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向下推压自由端,由其自由端的下部突起31d,将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的上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向下进行反转动作,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接触,因而公共接点22a和第一选择接点23a通过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电导通,从而开启第一级的第一开关。
然后,如果继续从横向向右方推压推动按钮29的操作部29b,则如图17所示,推动按钮29的压下部29c继续向右方移动,继续向右方向对一直接触的按压元件31的倾斜部31e进行推压而使该倾斜部31e滑动。伴随此,按压元件31使摆动支点部31a沿逆时针方向扭转变形,从而以该摆动支点部31a为中心继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除此之外,使关节部31b弯曲变形,向下推压自由端,由其自由端的下部突起31d,将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向下反转动作,与位于其中心部下侧的第二选择接点24a接触,因而公共接点22a和第二选择接点24a通过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电导通,继第一级的第一开关之后,开启第二级的第二开关。
此时,推动按钮29的可动限制部29e移动到导向体30的切口30c内的右端部,与导向体30的固定限制器30d接触并被阻挡,阻止来自推动按钮29的横向推压,高精度地限制导致按压元件31、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耐久性低下的推动按钮29的过度推压(超行程)。而且,在推动按钮29的操作部29b被推压,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和第二选择接点24a接触的期间,保持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启状态。
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启状态下,当解除来自推动按钮29的横向推压时,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分别在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反转动作并返回初始的自由状态,同时按压元件31也分别在关节部31b和摆动支点部31a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下返回初始的自由状态,伴随此,推动按钮29也返回初始的位置,返回到图11所示的开关动作前的自由状态。当向该自由状态复位时,在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和第二选择接点24a的接触断开时,第二开关关闭,在第一圆顶状金属板27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8的接触断开时,第一开关关闭。
根据所述内容能够明白,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21是将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分上下两层设置,通过来自推动按钮29的横向推压,压下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虽然开关的操作行程比一个一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长,但是,配置了具有两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且具有挠性的T字状的按压元件31,按压元件31的自由端与推动按钮29接触,在按压元件31的自由端上形成了将推动按钮29的推压变换到直角方向上的倾斜部31e,由推动按钮29的推压,在按压元件31的两个固定端之间,使按压元件31的摆动支点部31a扭转变形,由按压元件31的自由端,压下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因而能够减少按压元件31整体的变形量(与简单的悬臂梁结构的按压元件相比),使在按压元件31上产生的应力减少。由此,能够在不增大按压元件31的外形的前提下,提高按压元件31的耐久性。
而且由于使按压元件31的倾斜部31e带有圆角,与推动按钮29线接触地滑动,因而能够减少推动按钮29和按压元件31的自由端的滑动摩擦(与面接触相比),遏制推动按钮29和按压元件31的自由端的滑动部的磨耗,能够获得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的稳定的压下行程(开关的操作行程),从而,能够在开关达到寿命之前,获得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的良好的动作特性(开关的良好的操作行程)。
而且由于由按压元件31的两个固定端将按压元件31一体连接形成在导向体30上,因而能够容易地确保推动按钮29和按压元件31的位置精度,能够获得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的稳定的压下行程,其中,导向体30以使推动按钮29沿横向可往复自由移动的方式对该推动按钮29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在开关达到寿命之前,获得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的良好的动作特性。
而且在推动按钮29上一体形成可动限制部29e的同时,通过在导向体30上一体形成固定限制部30d,使推动按钮29的可动限制部29e与固定限制部30d抵接,从而在预定位置对推动按钮29的推压进行阻挡,因而能够高精度地限制推动按钮29的过度推压(超行程),从而能够防止由推动按钮29的过度推压所导致的按压元件31、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耐久性低下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在开关达到寿命之前,获得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27、28的良好的动作特性。
从而第二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21能够轻易地实现高寿命化,同时成为能够在开关达到寿命之前获得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21。
下文将参考图18~图19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进行说明。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俯视图,图19是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剖视图,图20是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的装配图。
如图18~图2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41属于分两阶段对两种开关电路进行开闭操作的二级动作类型,包括:壳45,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绝缘性、并通过嵌入成形等方法与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固定接点端子42、43、44一体形成;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其具有弹性,作为第一和第二可动触点使用;导向体49,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绝缘性、并与固定限制器48一体形成;推动按钮50,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绝缘性、并从横向被推压操作;按压元件54;与壳45一起形成开关盒体的罩55。按压元件54包括将推动按钮50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动作方向上的倾斜部51、具有挠性的能够使倾斜部51沿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动作方向移动的关节部52、以及将圆顶状金属板46、47压下的推压部53。
壳45形成为上面开口的箱型,在其内底面形成有带台阶的凹部45a,第一固定接点端子42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在带台阶的凹部45a的外周台阶面上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一固定接点的公用接点42a。在该带台阶的凹部45a的底面外侧部上,第二固定接点端子43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二固定接点的第一选择接点43a。在该带台阶的凹部45a的底面中心部上,第三固定接点端子44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三固定接点的第二选择接点44a。
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各个固定接点端子42、43、44。各个固定接点端子42、43、44的一端部被引到壳45的外部,形成横推型推动开关41在面安装中使用的未图示的外部连接端子。该外部连接端子由钎焊固定并连接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上。
此外在壳45的四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左侧壁)的中央上部形成有推动按钮突出用的凹状的切口45b。此外,在壳45的上面侧的四个角上,形成有罩定位用的向上方突出的突起45c,同时在壳45的四个侧壁上形成有罩固定用的卡定爪45d和卡定槽45e。卡定爪45d向外方突出地形成在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两端上部以及和该侧壁相向的侧壁外面的中央上部上。卡定槽45e形成在其它两个相向的侧壁的外面中央部上。卡定槽45e的下端部沿着壳45的外底面弯曲地形成在内侧上。在壳45的外底面上,形成与未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相向的定位用的突起45f。
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由导电性的金属薄板(弹簧用金属材料)制成,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支撑在带台阶的凹部45a的外周部台阶面上,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支撑在带台阶的凹部45a的底面上,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分上下两层设置在壳45的带台阶的凹部45a内。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的外侧部始终与公用接点42a接触。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的外侧部始终与第一选择接点43a接触,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的中心部与第二选择接点44a相向。
图21A是装配状态下的导向体和按压元件的俯视图,图21B是图21A的A-A线剖视图,图22A是装配状态下的推动按钮和导向体以及按压元件的俯视图,图22B是图22A的仰视图,图22C是图22A的A-A线剖视图。
如图18~图22C所示,导向体49是由将俯视呈コ字状的底座板部49a、从该底座板部49a的两端边部的外侧缘立起的导向壁部49b一体形成的,底座板部49a的中间边部外侧面与形成了壳45的切口45b的侧壁下部内表面接触,底座板部49a的两端边部外侧面和导向壁部49b的外侧面与和壳45的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毗邻的两个侧壁内面接触,在底座板部49a的两端边部端面与和壳45的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相向的侧壁内面接触的状态下,以不覆盖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的方式,配置在位于壳45的带台阶的凹部45a周围的内底面上,由罩55推压而固定在导向壁部49b的上侧面上。
在各个导向壁部49b的中央上部形成有确定推动按钮50的压入行程的凹状的切口49c,该切口49c的一侧(右侧)的侧端面成为对推动按钮50的过度推入行程(超行程)进行限制的固定限制器48。
推动按钮50是将俯视呈コ字状的基板部50a、从该基板部50a的中间边部中央外侧面突出的操作部50b、由基板部50a的中间边部两端外侧面形成的肩部50c一体形成的产品,操作部50b从壳45的切口45b向外方突出,同时肩部50c与壳45的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的位于切口45b两侧的内面相向,基板部50a的下表面与导向体49的底座板部49a的上表面接触,在基板部50a两端边部外侧面与导向体49的导向壁部49b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由导向体49支撑推动按钮50,罩55可在基板部50a的上表面自由滑动地推压,沿着操作部50b的推压操作方向被导向移动。
此外,按压元件54的倾斜部51从下侧在基板部50a的内侧突出,与该倾斜部51相向的基板部50a的中间边部中央内侧面变为与倾斜部51接触滑动并将按压元件54压下的按压元件压下部50d。
而且,在基板部50a的两端边部外侧面上一体形成有可动限制部50e,可动限制部50e向外方突出并嵌入形成在导向体49的导向壁部49b上的切口49c内。在伴随着操作板50b的按压操作而推入推动按钮50时,可动限制部50e在切口49c内移动,在推动按钮50的推入行程终端,通过由切口49c一侧(右侧)的侧端面组成的固定限制部48阻挡,对推动按钮50的过度推入行程(超行程)进行限制。
按压元件54的倾斜部51和推压部53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形成,按压元件54的关节部52由金属板簧形成。倾斜部51为侧面是三角形、底面为矩形的横倒的三角柱形元件。推压部53是从倾斜部51的平坦底面向下方突出的半球状元件。在推压部53的基端部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槽53a。关节部52俯视大致呈T字状,コ字状的卡定部52a从关节部52的固定端部向两侧突出,在自由端侧形成有圆形的安装孔52b。此外,关节部52的固定端部水平地形成时,通过从其水平固定端部开始,前端经由Z形弯曲的弯曲部52c,向斜上方延伸,从而具有倾斜角θ。
在装配按压元件54时,将从倾斜部51的平坦的矩形底面向下方突出的半球状的推压部53从上方压入开口形成在关节部52的自由端侧上的安装孔52b内,使其从关节部52的下表面侧突出,将关节部52的安装孔52b的周边部嵌入形成在推压部53的基端部外周面上的环状的槽53a内,使倾斜部51在上方突出地安装在关节部52的上表面上,同时将推压部53向下方突出地安装在关节部52的自由端侧下表面上,从而完成安装。此外,由粘结剂等将倾斜部51的平坦的矩形底面和关节部52的上表面进行粘接,能够遏制倾斜部51和推压部53的转动。
通过将关节部52的固定端部和在其两侧突出地形成的コ字状的卡定部52a夹持在,位于壳45上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和带台阶的凹部45a之间的内底面以及与该内底面相向的导向体49的底座板部49a的中间边部外底面之间,将按压元件54固定,关节部52被悬臂状地支撑。从而利用具有倾斜角θ的关节部52,而将倾斜部51设置在推动按钮50的基板部50a的内侧。更靠近倾斜部51的顶部一侧,沿推动按钮50的推入方向呈向上倾斜的倾斜面51a与由推动按钮50的基板部50a的中间边部中央内侧面组成的按压元件压下部50d相向,同时推压部53配置在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之上,推压部53的下端大致中心部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抵接。此外,倾斜部51和推压部53由悬臂状支撑的关节部52支撑,在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和罩55之间能够上下自由摆动。而且,在夹持关节部52的固定端部和在其两侧突出形成的コ字状的卡定部52a的两个面中的任一个面上,也就是在位于壳45的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和带台阶的凹部45a之间的内底面上、或在导向体49的底座板部49a的中间边部外底面上,通过形成埋入关节部52的固定端部和在其两侧突出地形成的コ字状的卡定部52a的未图示的槽,该槽具有与关节部52的板厚相同的深度,将壳45或导向体49的树脂嵌入コ字状的卡定部52a的内侧,从而能够对按压元件54进行定位。此时,也可以由粘结剂对关节部52和壳45以及导向体49的接合面进行粘接。
由按压元件54自身具有倾斜角θ的关节部52,按压元件54具有比倾斜部51的倾斜面51a更缓倾斜的倾斜角度θ。
在图中显示了将倾斜部51与树脂的推压部53侧一体形成的两件结构的按压元件54,但是也可以为将倾斜部51一体形成在由金属板簧组成的关节部52侧上的两件结构的按压元件,或具有单件的倾斜部51的三件结构的按压元件。此时,两件结构比三件结构的生产效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外,所述两件或三件结构的按压元件也可以由嵌入成型方法形成。
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罩55,罩55包括:覆盖壳45的上面的平板状的上侧板55a;形成在该上侧板55a的四个角上并与壳45的突起45c嵌合的罩定位用的切口55b;从上侧板55a的相向的两侧缘向下延伸,使下端部从下侧卡定在壳45的卡定爪45d上从而对罩55进行固定的第一卡定部55c;从上侧板55a的其它相向两侧缘向下延伸,在嵌合在壳45的卡定槽45e内状态下,使下端部从下侧卡定在壳45的外底面上,从而固定罩55的第二卡定部55d。
如图20所示,在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41进行组装时,将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分上下两层设置在壳45的带台阶的凹部45a上后,将按压元件54的关节部52的固定端部和在其两侧突出形成的コ字状的卡定部52a载置在位于壳45的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和带台阶的凹部45a之间的内底面上,将一体形成有固定限制器48的导向体49配置在位于壳45的带台阶的凹部45a周围的内底面上,使推动按钮50的操作部50b嵌合在壳45的切口45b内,同时使推动按钮50的可动限制部50e嵌合在导向体49的切口49c内,将推动按钮50的基板部50a重叠地设置在导向体49的底座板部49a上,最后从上方将罩55嵌合在壳45上,使罩55定位并卡定在壳45上,从而完成装配。
图23是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在一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第一圆顶状金属板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图24是显示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在第二级的开关动作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动作后)的状态的剖视图。根据图19、图23和图24,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9显示横推型推动开关41在动作前的状态,在没有对推动按钮50进行操作的动作前状态下,由于推动按钮50的肩部50c与位于壳45的形成有切口45b的侧壁在切口45b两侧的内表面抵接,同时可动限制器50e位于形成在导向体49的导向壁部49b上的切口49c内的左端部上,按压元件压下部50d保持在不对按压元件54的倾斜部51的倾斜面51a进行压下的位置上,因而按压元件54保持在其关节部52几乎不承受弹性变形的大致自由状态下的倾斜姿势。
而且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在分别向上膨胀状态下分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与第二选择接点44a离开。在此,按压元件54的推压部53由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被向上方推压。伴随此,按压元件54保持在倾斜角度比其自由状态的倾斜角度θ稍小的倾斜姿势,推压部53的下端大致中心部和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保持接触。
当从此状态,向图19的右方推压推动按钮50的操作部50b时,则如图23所示,按压元件压下部50d向右方移动,与按压元件54的倾斜部51的倾斜面51a接触并向右方向进行推压,同时在倾斜部51的倾斜面51a上滑动。伴随此,由于按压元件54在关节部52的弯曲部52c弯曲,一边弹性变形一边向下方被压下,因而,推压部53的下端大致中心部将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向下反转动作,与下侧的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接触,因而公共接点42a和第一选择接点43a通过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导通,从而第一级的第一开关开启。
从此状态,如果继续向右方推压推动按钮50的操作部50b,则如图24所示,按压元件压下部50d继续向右方移动,继续向右方向对按压元件54的倾斜部51的倾斜面51a进行推压,同时在倾斜部51的倾斜面51a上继续滑动。伴随此,由于按压元件54在关节部52的弯曲部52c继续弯曲,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进一步向下方被压下,因而,该推压部53通过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将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向下反转动作,与第二选择接点44a接触,因而公共接点42a和第二选择接点44a通过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导通,继第一级的第一开关之后,开启第二级的第二开关。
此时,推动按钮50的可动限制部50e移动到形成在导向体49的导向壁部49b上的切口49c内的右端部,由导向体49的固定限制部48阻挡,对伴随着推压部50b的推压操作的推动按钮50的推入进行限制,同时对导致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过度压下的推动按钮50的过度推入(超行程)进行限制。伴随此,按压元件54以与其设置面相对大致平行的大致水平姿势保持该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动作状态。而且,操作部50b被推压操作,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和第二选择接点44a接触的期间,保持第一和第二开关的开启状态。
当从此状态,解除操作部50b的推压操作力,由关节部52的弹性复原力将按压元件54恢复到图19的开关动作前的状态,同时推动按钮50也恢复到图19的开关动作前的状态,此时伴随着按压元件54的复位,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也在其弹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上反转动作,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离开第二选择接点44a,从而第二开关成为关闭状态,然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46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7分开,从而第一开关成为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41是这样一种横推型推动开关,也就是推动按钮50的操作部50b从侧部突出,同时使用在可动触点具有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46、47,伴随着所述操作部50b的推压操作,将所述推动按钮50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与所述推动按钮50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就是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动作方向上。通过设置了具有倾斜部51、关节部52、对第一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和47进行压下的推压部53的按压元件54,能够将操作力原封不动地传送到圆顶状金属板46、47,其中倾斜部51将所述推动按钮50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所述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动作方向上,关节部52具有挠性且能够使倾斜部51沿所述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动作方向移动,除此之外,由于能够对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大致中心部进行高精度地推压,因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46、47良好的动作特性,同时,关节部52能够金属化,能够提高关节部52的耐久性并使特性稳定。
通过由树脂形成所述按压元件54的推压部53,关节部52由金属板簧形成,能够由关节部52的金属化而实现耐久性的提高和特性的稳定化。
此外,通过使所述按压元件54自身持有比所述倾斜部51的倾斜面51a更缓和的倾斜角度0,在一级动作类型中能够减少倾斜部51并获得按压元件54所必需的动作行程,另一方面,在二级动作类型中不增大倾斜部51,就能增大按压元件54的动作行程。
通过在所述推动按钮50的推入行程终端,所述按压元件54与所述圆顶状金属板46、47的设置面大致平行,由于按压元件54以与设置面相对大致平行的姿势保持圆顶状金属板6、7的动作状态,因而能够获得高接触可靠性。
第三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41通过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层设置所述圆顶状金属板46、47,因而能够不增大制品的厚度,而获得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从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46、47动作特性良好的、又小又薄且寿命长、接触可靠性高的横推型推动开关41。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46、47动作特性良好、又小又薄且寿命长、接触可靠性高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41。
下文将参考图25~图28对符合本发明横推型推动开关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5是显示符合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动作前状态的剖视图。
在图中,61表示由嵌入成形而与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不同的固定接点端子62、63、64一体形成且与未图示的金属罩一起构成开关盒体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的壳。在壳61的内底面上形成带台阶的凹部61a,在该带台阶的凹部61a的外周台阶面上,第一固定接点端子62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一固定接点的公用接点62a。在该带台阶凹部61a的底面外侧部上,第二固定接点端子63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二固定接点的第一选择接点63a。在该带台阶的凹部61a的底面中心部上,第三固定接点端子64的一部分大致齐平面地露出,并形成作为第三固定接点的第二选择接点64a。
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各个固定接点62、63、64。各个固定接点62、63、64的一端部被引到壳61的外部,形成横推型推动开关在面安装中使用的未图示的外部连接端子。该外部连接端子由钎焊固定并连接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上。
此外在图中,65表示作为第一可动触点使用并持有弹性的第一圆顶状金属板。该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设置在壳61的带台阶的凹部61a的外周部台阶面上,外侧部始终与公用接点62a接触。
而且在图中,66表示作为第二可动触点使用并持有弹性的第二圆顶状金属板。该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设置在壳61的带台阶的凹部61a的底面上,外侧部始终与第一选择接点63a接触,中心部与第二选择接点64a相向。
而且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分上下两层设置在壳61的带台阶的凹部61a内。
此外在图中,67表示从横向被推压操作且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的推动按钮。在推动按钮67上一体形成了从壳61的一侧部(左侧部)向壳61的横外方突出的操作部67a、和在壳61内与后述按压元件的倾斜部相向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而且,该推动按钮67由嵌合固定在壳61内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具有绝缘性的未图示的导向部件沿横向在规定范围内往复自由移动地被支撑。
此外在图中,68表示一体具有倾斜部69、关节部70、对第一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和66进行压下的推压部71、弯曲部72c的按压元件。倾斜部69使推动按钮67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接触后滑动并将推动按钮67的移动方向(横向)操作力转换到第一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和66的动作方向(下方向)上,关节部70具有挠性且能够使倾斜部69沿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66的动作方向移动,弯曲部72通过变形而对由推动按钮67的过度推入行程(超行程)所引起的过大操作力进行吸收。
按压元件68的倾斜部69、关节部70和弯曲部72由悬臂梁状金属板簧一体形成。该金属板簧连续一体地形成了水平的固定端部、臂部和大致半圆形的自由端部。水平的固定端部位于推动按钮67的下侧并固定在壳61的内底面上,臂部从该固定端部朝向推动按钮67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的前侧斜向上延伸,自由端部从该臂部的前端延伸到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上方并向上隆起。自由端部以固定端部为支点上下移动,从固定端部至臂部的下部,形成有关节部70。在与推动按钮67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相向的臂部的上部,形成有倾斜部69,在自由端部上,形成了向上隆起的大致半圆形的弯曲部72。
在按压元件68上的弯曲部72的下侧,固定了由架设在倾斜部69和弯曲部72的前端部之间且由金属平板组成的推压部安装板73,按压元件68的推压部71由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是将上部固定在推压部安装板73上并向下方突出的半球状元件,下端大致中心部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心部抵接。
图26是显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在第一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图27是显示同一个横推型推动开关在第二级开关动作后状态的剖视图。接着,下文将根据图22~图27,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在没有对推动按钮67进行操作的动作前状态,由于推动按钮67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对按压元件68的倾斜部69没有进行推压,而后退到初始位置,因而,按压元件68保持在其关节部70几乎不承受弹性变形的大致自由状态(初始状态)。
而且,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在分别向上膨胀状态下分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与第二选择接点64a分离开。在此,按压元件68的推压部71的下端大致中心部由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向上方推压。推压部71的下端大致中心部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保持接触。
当从此状态,向图25的右方推压推动按钮67的操作部67a,则如图26所示,推动按钮67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向右方移动,与按压元件68的倾斜部69接触后在其上滑动。伴随此,由于按压元件68在其关节部70弯曲,一边弹性变形一边使推压部71向下方移动,因而,推压部71的下端大致中心部将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向下反转动作,与下侧的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接触,因而公共接点62a和第一选择接点63a通过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66导通,第一级的第一开关开启。
从此状态,如果继续向图26的右方推压推动按钮67的操作部67a,则如图27所示,推动按钮67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继续向右方移动,继续在按压元件68的倾斜部69上滑动。伴随此,由于按压元件68在其关节部70继续弯曲,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进一步使推压部71向下方移动,因而,该推压部71c通过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将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的上表面大致中心部压下。
从而,由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向下反转动作,与第二选择接点64a接触,因而公共接点62a和第二选择接点64a通过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66导通,继第一级的第一开关之后,开启第二级的第二开关。
在推动按钮67的操作部67a被推压操作,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和第二选择接点64a接触期间,保持第一和第二开关的开启状态。
当从此状态,解除推动按钮67的操作部67a的推压操作力,由关节部70的弹性复原力,按压元件68返回到图25的开关动作前的初始状态,同时推动按钮67也返回到图25的开关动作前初始位置,此时伴随着按压元件68的复位,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66也在其弹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上反转动作,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和第二选择接点64a分离开,第二开关关闭,然后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分离开,第一开关关闭。
图28是显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推动按钮被过度推压并变为超行程状态的剖视图。
例如因为构成部件的尺寸误差和组装时的尺寸误差重叠等,在第二开关开启时,不能高精度地控制推动按钮67的过度推入行程,如图28所示,在推动按钮67被过度压入并变为超行程时,按压元件压下部67b利用推动按钮67的推入行程的过度部分A而通过按压元件68的倾斜部69,到达从倾斜部69连续形成的弯曲部72,对弯曲部72进行推压,使关节部70进一步继续挠曲弹性变形,继续使推压部71向下方移动,但是由于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已经向下反转动作,并与第二选择接点64a接触,因而推压部71不能向下方移动,关节部70也不能挠曲。
在此状态下,通过由推动按钮67的推入行程的过度部分A而由按压元件压下部67b对按压元件68的弯曲部72进行推压,弯曲部72前端部由推压部安装板73连接到倾斜部69上,不能躲避由推入行程的过度部分A所引起的过大的操作力,因而在与按压元件压下部67b接触部分上产生凹陷变形72a,由该凹陷变形72a,吸收由推入行程的过度部分A所引起的过大的操作力(负荷),能够防止由推入行程的过度部分A引起的过大的操作力使按压元件68的倾斜部69和关节部70的初始形状变形。
从而,按压元件68对应于推动按钮67的操作部67a的推压操作,将横向的操作力变换到与其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向下),并传送到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66,将该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66压下,使其反转动作,使第一级、第二级的第一、第二开关开启动作,同时确保第一圆顶状金属板65和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6的接触压以及第一、第二圆顶状金属板65、66和各个固定接点2a、3a、4a的接触压。因而,能够获得高的接触可靠性。
此外,当解除推动按钮67的操作部67a的推压操作力,伴随着推动按钮67返回初始位置,发生凹陷变形72a的弯曲部72也由自身弹性复原力而返回初始形状(向上隆起的半圆形状)。
如上所述,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61是这样一种横推型推动开关,也就是推动按钮67的操作部67a从侧部突出,同时使用在可动触点具有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65、66,伴随着所述操作部67a的推压操作,将所述推动按钮67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与所述推动按钮67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就是圆顶状金属板65、66的动作方向上。通过在推动按钮67上设置与所述操作部67a一体具有的按压元件压下部67b,同时设置具有倾斜部69、关节部70、对所述圆顶状金属板65和66进行压下的推压部71、弯曲部72的按压元件68,能够将操作力原封不动地传送到圆顶状金属板65、66。其中,倾斜部69使所述按压元件压下部67b接触后滑动并将推动按钮67的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所述圆顶状金属板65、66的动作方向上,关节部70具有挠性且能够使倾斜部69沿所述圆顶状金属板65、66的动作方向移动,弯曲部72与所述倾斜部69连续形成,通过凹陷变形72a而吸收由推动按钮67的过度推入行程所引起的过大操作力,由于能够对圆顶状金属板65、66的大致中心部进行精度良好地推压,因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5、66良好的动作特性,同时由按压元件68的弯曲部72的凹陷变形72a来吸收由所述推动按钮67的过度推入行程所引起的过大的操作力,能够防止使按压元件68的倾斜部69和关节部70的初始形状变形,能够获得高的接触可靠性。
此外,由于所述按压元件68的关节部70由金属板簧形成,因而与树脂的关节部相比,能够实现耐久性提高和特性稳定化。
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横推型推动开关61通过将所述圆顶状金属板65、66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层设置,能够获得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61。
从而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5、66动作特性良好的、又小又薄且接触可靠性高的横推型推动开关61。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65、66动作特性良好的、又小又薄且接触可靠性高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61。
虽然第一~第四实施方式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其实质精神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1)

1.一种横推型推动开关,该横推型推动开关的推动按钮的操作部从侧部突出,并且可动触点使用具有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将伴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推压操作的所述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与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其特征在于:设置了按压元件,该按压元件包括倾斜部、关节部、对所述圆顶状金属板进行压下动作的推压部,所述倾斜部将所述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所述关节部具有挠性且能够使该倾斜部沿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元件通过所述关节部与导向体连接而与所述导向体一体形成,其中该导向体沿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对所述推动按钮进行导向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元件形成为具有两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且具有挠性的T字状,在该按压元件的自由端上形成着所述倾斜部,通过推动按钮的推压,使按压元件的两个固定端之间产生扭转变形,并且由按压元件的自由端将圆顶状金属板压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按压元件通过该按压元件的两个固定端与导向体相连而一体地形成在导向体上,其中该导向体以使推动按钮沿横向可进行往复自由移动的方式对该推动按钮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按钮和所述按压元件的接触面中的任一个面带圆角,使所述推动按钮与所述按压元件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可动限制部一体形成在所述推动按钮上,在所述导向体上一体形成有固定限制部,该固定限制部对可动限制部进行阻挡,从而在规定位置对伴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推压操作的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进行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元件自身具有比所述倾斜部缓和的倾斜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限制部和所述固定限制部对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进行限制时,所述按压元件与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设置面近似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元件的推压部由树脂形成,关节部由金属板簧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按钮设置有与所述操作部一体具有的按压元件压下部,并且所述倾斜部与该按压元件压下部接触后使该按压元件压下部滑动动作而将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所述按压元件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与所述倾斜部连续地形成,该弯曲部通过变形来对由所述推动按钮的过度推入行程所引起的过大操作力进行吸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状金属板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层设置。
CN200710138374XA 2006-08-01 2007-08-01 横推型推动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88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9466 2006-08-01
JP2006209466A JP4280761B2 (ja) 2006-08-01 2006-08-01 横押し型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06-209466 2006-08-01
JP2006228537 2006-08-25
JP2006-228537 2006-08-25
JP2006228537A JP4332543B2 (ja) 2006-08-25 2006-08-25 横押し型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06237118A JP2008059962A (ja) 2006-09-01 2006-09-01 横押し型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06-237118 2006-09-01
JP2006237118 2006-09-01
JP2006292068 2006-10-27
JP2006-292068 2006-10-27
JP2006292068A JP4457097B2 (ja) 2006-10-27 2006-10-27 横押し型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8810A true CN101118810A (zh) 2008-02-06
CN101118810B CN101118810B (zh) 2012-11-28

Family

ID=39054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83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8810B (zh) 2006-08-01 2007-08-01 横推型推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80761B2 (zh)
CN (1) CN10111881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0480A (zh) * 2008-02-13 2009-08-19 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钮开关
CN102208292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按键结构
CN103779122A (zh) * 2012-10-26 2014-05-07 崧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点远离式的按压开关结构
CN110471506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开关按钮的电子装置及其开关按钮
CN111316392A (zh) * 2017-10-30 2020-06-19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3057B2 (ja) * 2008-06-13 2012-1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03428B1 (fr) * 1999-12-30 2002-02-08 Itt Mfg Entpr S Inc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actionnement lateral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0480A (zh) * 2008-02-13 2009-08-19 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钮开关
CN101510480B (zh) * 2008-02-13 2013-05-01 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钮开关
CN102208292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按键结构
CN103779122A (zh) * 2012-10-26 2014-05-07 崧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热点远离式的按压开关结构
CN111316392A (zh) * 2017-10-30 2020-06-19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111316392B (zh) * 2017-10-30 2022-02-22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110471506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开关按钮的电子装置及其开关按钮
CN110471506B (zh) * 2018-05-11 2021-01-29 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开关按钮的电子装置及其开关按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80761B2 (ja) 2009-06-17
JP2008034329A (ja) 2008-02-14
CN101118810B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0915C (zh) 按钮开关
JP3960783B2 (ja) 3つの作動位置を有するアクチュエータ部材
CN101118810B (zh) 横推型推动开关
US6257782B1 (en) Key switch with sliding mechanism and keyboard
CN101345151B (zh) 按钮开关
JP3489651B2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並びにそのキーボード装置を使用した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KR100298920B1 (ko) 키보드장치
CN100429730C (zh) 推压式开关用可动触点以及推压式开关
US20110036696A1 (en) Electrical switch comprising a pushbutton fixed between a film and a contactor
US20030029707A1 (en) Rocker/pushbutton switch
CN102403150B (zh) 可动触点部件及开关装置
US6833522B1 (en) Key swit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256685B2 (ja) 多方向入力キーおよびキー入力装置
CN1186317A (zh) 多向开关
EP2363872B1 (e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a dual action tactile effect
CN202948844U (zh) 按键装置及应用此的电子装置
KR20100007489U (ko) 키패드용 메탈돔스위치
JP2007200737A (ja) 押釦スイッチ
CN105518583A (zh) 输入装置和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JP2003151408A (ja) 4方向スイッチ
KR20080074040A (ko) 스위치 장치
CN100501890C (zh) 按压接通开关
JPH11152U (ja) キ―スイッチ
JP2001291450A (ja) スイッチ構造
JP2005026129A (ja) スイッチ用接点バ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