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8051A - 发光单元、具有该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单元、具有该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8051A
CN101118051A CNA2007101402187A CN200710140218A CN101118051A CN 101118051 A CN101118051 A CN 101118051A CN A2007101402187 A CNA2007101402187 A CN A2007101402187A CN 200710140218 A CN200710140218 A CN 200710140218A CN 101118051 A CN101118051 A CN 101118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s section
luminescence unit
power line
component
insula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02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8051B (zh
Inventor
南映周
罗东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8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8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80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包括电源线和接地构件,电源线向光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接地构件使光源部分接地,在其上设置有电源线的层不同于在其上设置有接地构件的层。可在背光组件中包括本发明的发光单元,可在显示设备中包括该背光组件。

Description

发光单元、具有该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8月3日提交的第2006-7345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各种目的的引用而被包含于此,就像被完整地在此提出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单元、一种背光组件和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减小的发光单元、一种包括该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和一种包括该发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设备将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处理的数据转换为图像。液晶显示器(它是一种显示设备)通过利用液晶的电学和光学特性来显示图像。液晶显示器可以尺寸小、重量轻且功耗低,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仪器。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基底和置于这两个基底之间的液晶层。
在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中,背光组件主要采用发射白光的灯(例如冷阴极荧光灯或平面荧光灯)作为其光源。然而,近来,为了降低功耗并增强颜色再现性,已经开发了使用发光二极管的背光组件。
通常,发光二极管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并邻近于导光板的侧表面设置。向发光二极管提供电源电压的电源线和使发光二极管接地的地线形成在具有发光二极管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上。为了获得用于电源线和地线的空间,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尺寸随着电源线和地线的数量增多而增大。由于柔性印刷电路板被设置成对应于液晶显示器的非有效显示区(例如,边框区(bezelarea)),所以柔性印刷电路板限制了液晶显示器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尺寸减小的发光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附加的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进行阐述,部分地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了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包括绝缘构件、光源部分、电源线和接地构件。光源部分安装在绝缘构件上,接收电源电压以产生光。电源线设置在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光源部分,用于向光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接地构件设置在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光源部分,用于使光源部分接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导光板和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导光板改变来自发光单元的光的路径。发光单元包括绝缘构件、光源部分、电源线和接地构件。光源部分安装在绝缘构件上并邻近于导光板的侧表面设置,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并产生光。电源线设置在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光源部分,向光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接地构件设置在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光源部分,使光源部分接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发光单元和光学片的背光组件。发光单元包括绝缘构件、光源部分、电源线和接地构件。光源部分安装在绝缘构件上,接收电源电压以产生光。电源线设置在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光源部分,向光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接地构件设置在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光源部分,用于使光源部分接地。光学片设置在发光单元上,用于增强光的光学特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显示面板组件和发光单元的显示设备。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部分,显示面板利用光显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驱动电路部分向显示面板施加图像信号。发光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方,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光。发光单元包括绝缘构件、光源部分、电源线和接地构件。光源部分安装在绝缘构件上,接收电源电压以产生光。电源线形成在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光源部分,用于向光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接地构件设置在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光源部分,用于使光源部分接地。
要明白,前面的大体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意图提供对所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附图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发光单元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了图2中的第一光源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2中的补偿器和光源之间的连接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的发光单元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了图7中的第一光源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发光单元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液晶显示器的下表面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是彻底的,这些实施例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应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该另一元件或层、直接结合到该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或层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如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的所列项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和全部组合。
应该理解,尽管在这里会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不同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别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在这里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面的”、“在…上方”、“上面的”等。应该理解,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随后会位于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含“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并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这里所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意图来限制本发明。如这里所用的,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外指明,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应该理解,术语“包括”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应该进一步理解,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术语例如在通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环境中它们的意思相一致的意思,而不应理想地或过于正式地解释它们的意思。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1的发光单元的平面图。
参照图1和图2,发光单元100包括基膜(base film)110、多个光源部分120、连接到光源部分120的多条电源线131和接地构件140。
基膜110包含绝缘材料例如聚酰亚胺。
光源部分120安装在基膜110上。光源部分120从外部装置接收电源电压,从而发光。光源部分120包括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n为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具有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将详细描述第一光源部分120_1作为代表性示例。
图3是示出了图2中的第一光源部分的平面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光源部分120_1包括第一光源120_1a、第二光源120_1b、第三光源120_1c和第四光源120_1d。虽然已经在图3中示出了四个光源,但是光源的数量可按需要而增多或减少。
具体地讲,第一光源120_1a、第二光源120_1b、第三光源120_1c和第四光源120_1d包括发光二极管,线性排列且彼此分隔开。第一光源120_1a、第二光源120_1b、第三光源120_1c和第四光源120_1d通过第一子连接线SL1、第二子连接线SL2和第三子连接线SL3串联地互相连接,并利用导电构件150安装在基膜110上。导电构件150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ACF)或焊接构件(soldering member)。焊接构件可通过利用热和压力的焊接工艺使第一光源120_1a附着到基膜110。
参照图2和图3,电源线131包括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电源线131的数目等于光源部分120的数目。
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分别连接到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并向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提供来自外部源的电源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与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因此,将详细描述第一光源部分120_1和第一电源线131_1之间的连接结构作为代表性示例。
具体地讲,第一电源线131_1连接到第一光源部分120_1的第一光源120_1a,第一光源部分120_1的第二光源120_1b、第三光源120_1c和第四光源120_1d分别通过第一子连接线SL1、第二子连接线SL2和第三子连接线SL3接收电源电压。
类似地,第二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2、...、131_n连接到对应的第二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2、...、120_n的第一光源。
接地构件140设置在基膜110的下方。接地构件140包含柔性金属材料,并连接到光源部分120,以使光源部分120接地。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接地构件140可具有大致的矩形形状,并覆盖基膜110的下表面。然而,接地构件140可部分覆盖基膜110的下表面,并具有窄的条纹状。
如上所述,由于接地构件140设置在基膜110的下方,所以基膜110可具有比传统基膜(在传统基膜上,在基膜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地线)的宽度窄的宽度W1。此外,接地构件140可覆盖基膜110的下表面,从而可快速地释放发光单元产生的热。
发光单元100还包括使接地构件140附着到基膜110的粘合构件。粘合构件160设置在基膜110和接地构件140之间,并包含导电材料例如ACF。
发光单元100还包括连接接地构件140和光源部分120的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
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分别连接到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
参照图2和图4,第一连接线132_1连接到第一光源部分120_1的第四光源120_1d。类似地,第二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2、...、132_n分别连接到第二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2、...、120_n的第四光源。
基膜110设置有通过其使粘合构件160局部暴露的第一通孔至第n通孔111_1、111_2、...、111_n。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分别通过第一通孔至第n通孔111_1、111_2、...、111_n连接到粘合构件160,从而将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连接到接地构件140。
基膜110还包括形成在其上的保护构件170。保护构件170覆盖基膜110的上表面,从而保护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和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从基膜110部分地去除保护构件170,以暴露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与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的焊盘。
发光单元100还包括补偿器(compensator)180,补偿器180用来控制用于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光源的电源电压。补偿器180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并连接到外部线133,外部线133向补偿器180传输来自外部装置的电源电压。外部线133形成在基膜110上,并包括第一外部线至第n外部线133_1、133_2、...、133_n。
第一外部线至第n外部线133_1、133_2、...、133_n通过多条反馈线134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反馈线134包括第一反馈线至第n反馈线134_1、134_2、...、134_n,第一反馈线至第n反馈线134_1、134_2、...、134_n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
在下文中,将描述利用补偿器180对光源120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方法。
图5是示出了图2中的补偿器和光源之间的连接的框图。
参照图2和图5,第一反馈线至第n反馈线134_1、134_2、...、134_n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用于分别接收输入到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第一光源120_1a、120_2a...、120_na的电流。通过第一反馈线至第n反馈线134_1、134_2、...、134_n及第一外部线至第n外部线133_1、133_2、...、133_n向补偿器180反馈用于第一光源120_1a、120_2a、...、120_na的电流,从而补偿器180控制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电流,并向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提供被控制的电流。
如上所述,补偿器180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向补偿器180反馈输入到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电流。因此,补偿器180可利用输入到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电流控制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电流。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图6的发光单元的平面图。在图6和图7中,除了绝缘构件210和接地构件220之外,发光单元具有与图1的发光单元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因此,在图6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1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6和图7,发光单元200包括绝缘构件210、接地构件220、多个光源部分120和多条电源线131。
绝缘构件210包含绝缘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并形成在接地构件220上。绝缘构件210可包含绝缘膜材料,或者可通过在接地构件220上涂覆绝缘材料而在接地构件220上形成绝缘构件210。
光源部分120安装在绝缘构件210上,并接收电源电压而发光。光源部分120包括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n为等于或大于1的自然数。
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具有相同的构件,因此,将描述第一光源部分120_1作为代表性示例。
图8是示出了图7中的第一光源部分的剖视图。
参照图7和图8,第一光源部分120_1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第一光源120_1a、第二光源120_1b、第三光源120_1c和第四光源120_1d。虽然已经在图8中示出了四个光源,但是光源的数量可按需要而增多或减少。
第一光源120_1a、第二光源120_1b、第三光源120_1c和第四光源120_1d通过第一子连接线SL1、第二子连接线SL2和第三子连接线SL3彼此串联连接,并通过导电构件150安装在绝缘构件210上。
电源线131包括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连接到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并向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提供电源电压。
具体地讲,第一电源线131_1连接到第一光源部分120_1的第一光源120_1a,第一光源部分120_1的第二光源120_1b、第三光源120_1c和第四光源120_1d分别通过第一子连接线SL1、第二子连接线SL2和第三子连接线SL3接收电源电压。
类似地,第二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2、...、131_n连接到对应的第二光源至第n光源部分120_2、...、120_n的第一光源。
接地构件220包含硬金属(hard metal)材料,以使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接地。
具体地讲,接地构件220包括底部221和侧壁222以提供容纳空间,在底部221上容纳绝缘构件210,侧壁222从底部221的端部延伸。
发光单元200还包括: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形成在绝缘构件210上;粘合构件240,置于底部221和绝缘构件210之间。
具体地讲,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连接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与接地构件220。粘合构件240包含导电粘合材料(例如ACF),并将绝缘构件210固定到接地构件220的底部221。
绝缘构件210设置有通过其部分暴露粘合构件240的第一通孔至第n通孔211_1、211_2、...、211_n。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分别通过第一通孔至第n通孔211_1、211_2、...、211_n连接到粘合构件240,从而将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连接到接地构件220。
如上所述,由于接地构件220设置在绝缘构件210的下方,所以绝缘构件210可具有比传统基膜(在传统基膜上,在绝缘构件上形成有地线)的宽度窄的宽度W2。此外,接地构件220可快速地释放发光单元200产生的热。
发光单元200还包括保护构件170,保护构件170形成在绝缘构件210上,用来保护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及第一连接线至第n连接线132_1、132_2、...、132_n。
发光单元200还包括连接器(connector)250,连接器250连接到外部装置,用于接收电源电压。连接器250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用于向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提供电源电压。
如上所述,由于发光单元200包括具有硬金属材料的接地构件220,所以连接器250可安装在绝缘构件210上,并且发光单元200可利用连接器250和连接到外部装置的线缆(cable)(未示出)连接到外部装置。因此,可以不需要单独的导线用来将发光单元200连接到外部装置,并且可不必延长绝缘构件210的长度,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发光单元200还包括补偿器180、第一外部线至第n外部线231_1、231_2、...、231_n,以及第一反馈线至第n反馈线134_1、134_2、...、134_n。
补偿器180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及第一外部线至第n外部线231_1、231_2、...、231_n。第一外部线至第n外部线231_1、231_2、...、231_n连接到连接器250,并向补偿器180提供来自连接器250的电源电压。第一反馈线至第n反馈线134_1、134_2、...、134_n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源线至第n电源线131_1、131_2、...、131_n及第一外部线至第n外部线231_1、231_2、...、231_n,通过第一反馈线至第n反馈线134_1、134_2、...、134_n向补偿器180反馈输入到光源部分120的电流。
补偿器180利用从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反馈的电流控制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电流。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平面图,图10是示出了图9的发光单元的剖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发光单元300包括绝缘构件310、多个光源部分320、多条电源线330和接地构件340。
绝缘构件310包含绝缘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并设置在接地构件340上。
光源部分320和电源线330形成在绝缘构件310上。即,光源部分320按矩阵构造布置,并彼此分隔开。
光源部分320中的每个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第一光源321、第二光源322、第三光源323和第四光源324。虽然已经在图10中示出了四个光源321、322、323和324,但是光源的数量可按需要增多或减少。
光源321、322、323和324包括近似的点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并利用导电构件360安装在绝缘构件310上。作为本发明的示例,光源321、322、323和324可包括发射白光的发光二极管。
电源线330分别连接到光源部分320。即,连接到光源部分320的电源线330向光源部分320提供来自外部装置的电源电压。电源线330分别连接到光源部分320的第一光源321。
接地构件340设置在绝缘构件310的下方。接地构件340连接到光源部分320,以使光源部分320接地。
发光单元300还包括连接光源部分320和粘合构件370的多条连接线,粘合构件370使绝缘构件310附着到接地构件340。连接线350形成在绝缘构件310上,粘合构件370设置在绝缘构件310和接地构件340之间。绝缘构件310设置有通过其使粘合构件370部分地暴露的通孔311。连接线350通过通孔311连接到粘合构件370。粘合构件370包括与ACF一样的导电粘合构件,并连接连接线350和接地构件340。
如上所述,由于发光单元300包括设置在绝缘构件310下方的接地构件340,所以发光单元300可具有比传统的发光单元(具有在绝缘构件上形成的地线)的空间大的空间。因此,可在绝缘构件310上安装更多的光源部分,从而可增强发光单元300的亮度。
发光单元300还可包括用来控制光源部分320的电流的多个补偿器38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单元300包括多个补偿器380,但是可选择地,发光单元300可只包括一个补偿器。
每个补偿器380连接到光源部分320中的若干光源部分,并控制与之连接的光源部分的电流。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补偿器380邻近于光源部分320设置,并控制布置在相应行上的光源部分320的电流。
补偿器380连接到电源线330,并且还连接到外部线395,来自外部的电源电压被施加到外部线395。外部线395连接到外部装置(未示出),以接收电源电压。
反馈线390连接到电源线330和外部线395,并向外部线395提供输入到光源部分320的电流。补偿器380通过反馈线390接收输入到光源部分320的电流以控制电流,并通过电源线330向光源部分320提供被控制的电流。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在图11和图12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1和图12,液晶显示器1000a包括背光组件400和显示面板组件500。
背光组件400包括发光单元100、导光板410、光学片420、反射板430和容纳容器440。
发光单元100邻近于导光板410的侧表面设置,并发光。导光板410改变从发光单元100入射的光的路径,以输出作为平面光源的光。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导光板410具有楔形形状,使得导光板410的厚度逐渐变薄。导光板410在对应于发光单元100的一侧最厚,而在与发光单元100相对的一侧最薄。然而,导光板410可以是平坦的。在导光板410具有均匀厚度的情况下,背光组件400包括两个发光单元,这两个发光单元分别邻近于导光板410的每个相对的侧表面设置。
光学片420设置在导光板410上,并改进来自导光板410的光的光学特性例如亮度增强和亮度的均匀性。为了增强亮度并改进亮度的均匀性,光学片420可包括会聚光的棱镜片(prism sheet)和使光漫射的漫射片。反射板430设置在导光板410的下方,用于反射从导光板410泄漏的光。
容纳容器440容纳发光单元100、导光板410、光学片420和反射板430。容纳容器440包括底部441和从底部441的端部延伸的侧壁442,以提供容纳空间。将反射板430、导光板410和光学片420顺序地容纳到底部441上,将显示面板组件500设置到侧壁442上。容纳容器440还包括对显示面板组件500的位置进行导向的导向部分(guide portion)443。导向部分443从侧壁442的上部向上延伸。
发光单元100的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位于容纳容器440的侧壁442和导光板410之间,发光单元100的基膜110的一部分设置在导光板410的下方。固定构件470可安装在导光板410和基膜110之间,以使基膜110附着到导光板410的下表面。
发光单元100可包括设置在基膜110下方的接地构件140,从而可使发光单元100的宽度W1(见图2)最小化,并减小了液晶显示器1000a的尺寸。
换言之,液晶显示器1000a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区DA和在其上不显示图像并环绕显示区DA的边框区BA。由于发光单元100位于边框区BA中,所以可根据发光单元100的宽度W1的减小来减小边框区BA的宽度。因此,可以能够减小液晶显示器1000a的边框区BA而不减小显示区DA的尺寸。
背光组件400还包括位于容纳容器440外部的后盖(back cover)450。后盖450包括:第一部分451,在其上容纳发光单元100;第二部分452,从第一部分451延伸,以局部覆盖容纳容器440的侧壁442。后盖450包含金属材料,第一部分451与发光单元100的接地构件140接触,从而快速地释放发光单元100产生的热。
另外,后盖450设置有穿过第一部分451形成的接合孔(engaginghole)451a和451b。后盖450通过螺钉(screw)460a和460b与容纳容器440结合,螺钉460a和460b在分别穿过接合孔451a和451b之后与容纳容器440接合。
显示面板组件500设置在背光组件400上。显示面板组件5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510,在其上显示图像;数据印刷电路板520,向液晶显示面板510施加数据驱动信号;栅极印刷电路板530,向液晶显示面板510施加栅极驱动信号;数据载带封装540,连接数据印刷电路板520和液晶显示面板510;栅极载带封装550,连接栅极印刷电路板530和液晶显示面板510。
液晶显示器1000a还包括顶部支架600,顶部支架600将液晶显示面板510固定到容纳容器440。顶部支架600对液晶显示面板510的位置进行导向,并与容纳容器440结合,从而将液晶显示面板510固定到容纳容器440。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了图13的液晶显示器的下表面的平面图。在图13和图14中,除了发光单元和后盖之外,液晶显示器1000b具有与图11和图12中的液晶显示器1000a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因此,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3和图14,液晶显示器1000b包括背光组件700和显示面板组件500。
背光组件700包括发光单元200、导光板410、光学片420、反射板430和容纳容器44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00具有与图6、图7和图8中的发光单元的构造相同的构造,从而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的元件,并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6和图13,发光单元200的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位于导光板410和容纳容器440的侧壁442之间。发光单元200的绝缘构件210被部分地暴露在导光板410的下方。发光单元200的接地构件220覆盖容纳容器440的外部。即,接地构件220的底部221支撑反射板430的端部,接地构件220的侧壁222部分地覆盖容纳容器440的侧壁442。
参照图7和图14,发光单元200的连接器250通过线缆480连接到显示面板组件500的数据印刷电路板520。
换言之,数据印刷电路板520包括连接到线缆480的子连接器521。线缆480包括在其两个端部形成的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分别插入到发光单元200的连接器250和数据印刷电路板520的子连接器521。因此,发光单元200可通过线缆480连接到数据印刷电路板520。发光单元200通过线缆480从数据印刷电路板520接收各种信号(例如,用于第一光源部分至第n光源部分120_1、120_2、...、120_n的电源电压、控制信号等)。
如上所述,由于发光单元200的接地构件220包含硬金属材料,所以连接器250可安装在接地构件220上。因此,可利用连接器250和线缆480将发光单元200连接到数据印刷电路板520,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由于线缆480可具有各种长度,所以线缆480可连接数据印刷电路板520和发光单元200,而与数据印刷电路板520和发光单元200之间的距离无关。因此,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发光单元200可连接到数据印刷电路板520。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5和图16,液晶显示器1000c包括背光组件800、显示面板组件500和顶部支架600。
背光组件800包括发光单元300、漫射板810、漫射片820、反射板830和容纳容器840。
在图15和图16中,发光单元300具有与图9和图10中的发光单元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因此,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的元件,并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发光单元300包括在其上安装有光源部分320的绝缘构件310,绝缘构件310设置在接地构件340上。因此,对于形成在绝缘构件310上的光源部分,发光单元300可具有比传统的具有地线的发光单元的空间大的空间。结果,可在绝缘构件310上安装更多的光源部分,从而可增强液晶显示器1000c的亮度,并提高液晶显示器1000c的显示品质。
漫射板810和漫射片820顺序地设置在发光单元300上,用于使发光单元300发射的光漫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获得用于混合来自发光单元300的光的空间,漫射板810与发光单元300的光源部分320分隔开。
反射板830设置在发光单元300的绝缘构件310上,用于反射从发光单元300入射的光。反射板830设置有穿过其形成的多个孔831,将第一光源321、第二光源322、第三光源323和第四光源324中的每个插入到每个孔831中。
容纳容器840容纳发光单元300、漫射板810、漫射片820和反射板830。
显示面板组件500设置在背光组件800上。显示面板组件500被容纳在容纳容器840中,并利用背光组件800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
根据上文,发光单元包括设置在绝缘构件下方的接地构件,光源部分安装在绝缘构件上。因此,绝缘构件可以不需要额外的地线来使光源部分接地,从而减小了液晶显示器的边框区和发光单元的宽度。因此,液晶显示器的尺寸可以减小。
另外,由于发光单元的接地构件具有基本的板状形状,所以可快速地释放光源部分产生的热。可以使液晶显示器的内部温度保持均匀。
此外,发光单元可包括位于去除地线的区域中的附加的光源部分,从而增强了发光单元的亮度并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特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只要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落入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本发明就意图覆盖这些修改和变化。

Claims (27)

1.一种发光单元,包括:
绝缘构件;
至少一个光源部分,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并产生光;
至少一条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用于向所述光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
接地构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用于使所述光源部分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所述光源部分和所述接地构件的连接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单元,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通孔,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到所述接地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部分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光源,所述电源线连接到所述光源中的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单元,其中,所述接地构件连接到所述光源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还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连接到所述电源线,用于接收输入到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以控制用于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其中,有多个光源部分和多条电源线,每条电源线连接到对应的光源部分,每个光源部分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所述接地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单元,还包括:
粘合构件,置于所述绝缘构件和所述接地构件之间,用于使所述绝缘构件附着到所述接地构件;
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在外部装置和所述电源线之间,用于从所述外部装置向所述电源线传输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部分。
10.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导光板,用于对光进行导向;
发光单元,包括:
绝缘构件;
至少一个光源部分,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并产生光,所述光源部分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邻近于所述导光板的侧表面设置;
至少一条电源线,用于向所述光源部分提供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电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
接地构件,用于使所述光源部分接地,所述接地构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通孔,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光源部分和所述接地构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连接到所述电源线,用于接收输入到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以控制用于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在外部装置和所述电源线之间,用于从所述外部装置向所述电源线传输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部分,其中,所述接地构件包括底部和侧壁以提供在其中容纳所述导光板的容纳空间,所述绝缘构件设置在所述底部上,所述侧壁从所述底部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包含金属材料的盖构件,所述盖构件设置在所述接地构件的下方,用于覆盖所述接地构件。
15.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发光;
光学片,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上,用于增强光的光学特性,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绝缘构件;
至少一个光源部分,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并产生光,所述光源部分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
至少一条电源线,用于向所述光源部分提供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
接地构件,用于使所述光源部分接地,所述接地构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通孔,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光源部分和所述接地构件。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连接到所述电源线,用于接收输入到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以控制用于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在外部装置和所述电源线之间,用于从所述外部装置向所述电源线传输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包含金属材料的盖构件,所述盖构件设置在所述接地构件的下方,用于覆盖所述接地构件。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光源部分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反射构件,所述反射构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用于反射来自所述光源部分的光,所述反射构件包括所述光源部分插入到其中的通孔。
22.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部分,所述显示面板利用光显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向所述显示面板施加所述图像信号;
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绝缘构件;
至少一个光源部分,用于接收电源电压并产生光,所述光源部分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
至少一条电源线,用于向所述光源部分提供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
接地构件,用于使所述光源部分接地,所述接地构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的下面并连接到所述光源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绝缘构件上并连接在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和所述电源线之间,用于从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向所述电源线传输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部分。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连接在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和所述连接器之间,用于向所述连接器传输从所述驱动电路部分输出的控制信号。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通孔,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光源部分和所述接地构件。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连接到所述电源线,用于接收输入到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以控制用于所述光源部分的电流。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包含金属材料的盖构件,所述盖构件设置在所述接地构件的下方,用于覆盖所述接地构件。
CN200710140218.7A 2006-08-03 2007-08-03 发光单元、具有该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8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73454 2006-08-03
KR1020060073454A KR101318372B1 (ko) 2006-08-03 2006-08-03 발광 유닛,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장치
KR10-2006-0073454 2006-08-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8051A true CN101118051A (zh) 2008-02-06
CN101118051B CN101118051B (zh) 2015-09-16

Family

ID=3902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021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8051B (zh) 2006-08-03 2007-08-03 发光单元、具有该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30645A1 (zh)
JP (1) JP2008041641A (zh)
KR (1) KR101318372B1 (zh)
CN (1) CN10111805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771A (zh) * 2008-11-27 2010-06-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CN102667591A (zh) * 2009-10-23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
US8319429B2 (en) 2010-09-08 2012-11-2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having a ground lead
TWI401509B (zh) * 2010-07-23 2013-07-1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
TWI574087B (zh) * 2016-06-21 2017-03-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塊及背光模塊
CN106968392A (zh) * 2016-10-27 2017-07-21 厦门腾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建材
CN107219678A (zh) * 2016-03-22 2017-09-2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US10488580B2 (en) 2016-03-22 2019-11-26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module
WO2021016808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绑定背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0496B1 (ko) 2007-11-08 2014-06-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원모듈,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표시장치
KR101535064B1 (ko) * 2008-01-17 2015-07-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2257313A (zh) * 2008-12-18 2011-11-23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KR101583828B1 (ko) * 2009-06-11 2016-01-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US8434884B2 (en) * 2009-07-24 2013-05-07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KR101607211B1 (ko) 2009-08-12 2016-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TWI394916B (zh) * 2009-09-28 2013-05-01 Hannstar Display Corp 發光單元、背光模組及顯示器裝置
US20110090259A1 (en) * 2009-10-16 2011-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emitting modul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4875773B2 (ja) * 2009-10-23 2012-0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1084201B1 (ko) * 2010-05-13 2011-11-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944668B2 (en) 2010-08-17 2015-02-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JP2012109055A (ja) * 2010-11-15 2012-06-0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器具
KR20120110284A (ko) * 2011-03-29 2012-10-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3287651B (zh) * 2013-05-31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的托盘
KR102096038B1 (ko) 2013-07-16 2020-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원 전달 배선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CN110703500A (zh) * 2019-10-25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922197T2 (de) * 1988-12-23 1995-08-10 Fujitsu Ltd Methode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ieb einer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US5731633A (en) * 1992-09-16 1998-03-24 Gary W. Hamilton Thin multichip module
US5457450A (en) * 1993-04-29 1995-10-10 R & M Deese Inc. LED traffic signal light with automatic low-line voltage compensating circuit
JP4737575B2 (ja) * 2001-01-30 2011-08-03 ハリソン東芝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及び光源装置
US7084583B2 (en) * 2001-06-25 2006-08-01 Mirae Corporation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 back light unit using the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 LCD back light equipment using the back light unit and driving device thereof
JP3864862B2 (ja) * 2002-04-04 2007-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991358B2 (ja) * 2003-01-07 2007-10-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17964A (ja) * 2003-06-30 2005-01-20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付液晶表示装置
US7591563B2 (en) * 2004-01-15 2009-09-2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device for display system providing enhanced peripheral illumination
JP2005283852A (ja) * 2004-03-29 2005-10-13 Kyocer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32449A (ja) * 2004-07-13 2006-02-02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ビデオカセットレコーダ一体型dvdレコーダおよび発光ダイオード点灯装置
JP4558417B2 (ja) * 2004-09-01 2010-10-06 有限会社シマテック 照明制御装置
DE102005063433B4 (de) * 2004-10-29 2009-11-26 Lg Display Co., Ltd. Hintergrundbeleuchtungseinheit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US7303315B2 (en) * 2004-11-05 2007-12-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llumination assembly using circuitized strips
US7182499B2 (en) * 2004-11-12 2007-02-27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conductive board and a rear light module using the light-conductive board
US7324080B1 (en) * 2004-12-03 2008-01-29 Sysview Technology, Inc. Backlighting in liquid crystal flat panel display
JP2006313834A (ja) * 2005-05-09 2006-11-16 Nitto Denko Corp 配線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US7293906B2 (en) * 2005-05-23 2007-11-13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Light source adapted for LCD back-lit displays
US20070114951A1 (en) * 2005-11-22 2007-05-24 Tsen Chia-Hung Drive circuit for a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US7470034B2 (en) * 2006-03-29 2008-12-3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Light guide with indirect light source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771A (zh) * 2008-11-27 2010-06-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CN101750771B (zh) * 2008-11-27 2015-07-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2667591A (zh) * 2009-10-23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667591B (zh) * 2009-10-23 2015-07-0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
TWI401509B (zh) * 2010-07-23 2013-07-1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
US8319429B2 (en) 2010-09-08 2012-11-2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having a ground lead
US10488580B2 (en) 2016-03-22 2019-11-26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module
CN107219678A (zh) * 2016-03-22 2017-09-2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CN107219678B (zh) * 2016-03-22 2020-01-24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TWI574087B (zh) * 2016-06-21 2017-03-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塊及背光模塊
CN106968392A (zh) * 2016-10-27 2017-07-21 厦门腾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建材
WO2021016808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绑定背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561431B2 (en) 2019-07-29 2023-01-2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inding backpla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8051B (zh) 2015-09-16
US20080030645A1 (en) 2008-02-07
KR20080012519A (ko) 2008-02-12
KR101318372B1 (ko) 2013-10-16
JP2008041641A (ja) 200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8051A (zh) 发光单元、具有该发光单元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US7909480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module
EP2077464B1 (en) Backlight assemble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backlight assembly
EP1947490B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cover for a compact display apparatus
KR100945990B1 (ko) 디스플레이를 직접 백라이팅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1858533B (zh) 背光组件
KR101277750B1 (ko) 반사 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장치
US20080084520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149532A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KR20060131382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90273919A1 (en) Backlight unit
CN101230969A (zh) 光源单元、发光装置和具有该发光装置的显示装置
US7838898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3629597A (zh) 背光组件
KR10217665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2086452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2010003386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72014B1 (ko) 백라이트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146288B1 (ko) 엘이디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68470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8006505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19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Suwon Qu Mei Tan Dong 416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